三盘区掘进工作面区域瓦斯治理方案报告
基于防突的煤巷掘进瓦斯防治方案设计

斯压力 大,瓦斯 涌出较为异常 ,瓦斯 突出危 险性相 对较高的 实际, 按 照 国 家相 关规 定 制 定 了比 较 详 细 的煤 巷 掘 进 瓦 斯 治 理 和 验 证 的 方
案设突;钻孔 ;方案 ;验证
保德煤矿 是神 东煤炭集 团所属 的大型石炭 二叠纪出 口煤配煤基 地 ,位于 山西省 保德 县境 内,晋北大型煤炭基地河保 偏矿 区,地处 黄河东岸 ,河 东煤田的北部 。2 0 1 2年矿井瓦斯等 级鉴定为绝对涌出 量1 2 9 . 0 3 m / m i n ,相对 涌出量 l 1 . 0 7 I I l 3 / t ,属高瓦斯矿井。近年来, 随着采掘作业逐 步向深部区延伸 ,瓦斯压力逐渐增大 ,瓦斯涌 出较 为异常 ,局部 区域存在瓦斯突 出的隐患 。8 1 3 0 9 顺槽 掘进工作面掘 进 9 0 0 m后 ,实测 原煤 瓦斯压 力最大 1 . 7 2 M P a( 表压 ) ,实测掘进工 作面 1 0 0 m巷道 回风流 瓦斯 涌出不均衡 系数 2 . 8( 平均瓦斯涌出量为 2 . 1 m 。 / m i n ,最大为 6 m 。 / a r i n ) ,为确保矿 井安全生产,依据防突规 定必须采取 瓦斯 综合治理措施 ,制定切 实可行 的掘进 工作面瓦斯防
煤 矿 技 术
基于 防突 的煤巷掘 进瓦斯 防治 方案设计
杨 晓 东
( 神华神 东煤炭 集团有限公 司保德 煤矿 ,山西 保德 0 3 6 6 0 0)
【 摘 要】 针对保德煤矿 目 前 三盘区 8 1 3 0 9顺槽掘 进工作 面瓦
域 预抽 的防突措 施。 2 . 3 . 2 区域 防 突 措 施 根据 《 防突规定》第 四十九条 ,区域 防突措施顺层预抽钻孔 的 控制范围为巷道轮廓线外两侧各不小于 1 5 m ,预 抽 条 带沿 工 作 面 掘 进方向长度不小于 6 0 m。 针对保德煤矿 8 1 3 0 9巷道布置和抽采钻进 装备实际情况 , 8 1 3 0 9 区 域 防 突 措 施 区 域 预抽 钻 孔布 置 分 以 下 方 式 : ( 1 )工 作 面 停 头 至 掘 进 前 方 3 0 0 m施 工 区 域 预 抽钻 孔 在8 1 3 0 9一号 回顺施工 2个千米钻孔预抽,钻孔长度 8 0 0 m ,覆 盖8 1 3 0 9一号 回顺下侧 1 5 m ,钻孔 间距 1 0 m ,分别距 8 1 3 0 9一回巷道 轮廓线 5 m和 1 5 m 。在 8 1 3 0 9二回上侧施工 3个千米钻孔 ,钻孔长度 8 0 0 m 。钻 孔 间距 ] 0 m ,分 别 距 8 1 3 0 9二 回巷道 轮 廓 线 1 0 、2 0 、3 0 m 。 在8 1 3 0 9一、 二回正头分 别施工 9 个常规钻孔, 钻孔孔径 7 5 m m , 孔口8 m扩成 中9 4 m m ,利用 8 m长 的中6 3 m m封孔管进行封孔 ,钻孔开 孔距巷道底板 1 ~2 m, 钻孔倾 角 3 ~5 。。钻孔均匀布置于 8 1 3 0 9一、 二 回巷道最小控制范围之 内, 钻孔沿掘进方向长度 3 0 0 m呈扇形布置 区域防突措施 区域预抽钻孔布置示意 图如 图 1 所示: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最新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最新一、背景介绍。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理,将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全面有效地治理煤矿瓦斯,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
2. 原则,科学规划、严格执行、持续改进、全员参与。
三、实施方案。
1. 瓦斯监测,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瓦斯抽放,采用先进的瓦斯抽放技术,将瓦斯抽放到安全区域进行处理,减少瓦斯在矿井内的积聚。
3. 瓦斯利用,开发瓦斯利用技术,将瓦斯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通风系统优化,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瓦斯治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6. 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提高矿工在瓦斯事故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实施效果。
经过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矿井瓦斯治理效果显著。
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瓦斯利用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矿井内瓦斯的排放,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五、总结。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的最新进展,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瓦斯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
瓦斯治理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瓦斯治理情况汇报材料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瓦斯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瓦斯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特性,瓦斯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市积极开展了瓦斯治理工作。
现将我市瓦斯治理情况进行汇报。
一、瓦斯治理政策与法规为了规范瓦斯的使用和加强瓦斯事故的预防工作,我市制定了一系列瓦斯治理政策与法规。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企业的监管。
我市对瓦斯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瓦斯生产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并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和评估。
2.瓦斯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我市要求瓦斯使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建设瓦斯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并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瓦斯事故的处理。
我市要求瓦斯使用单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瓦斯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瓦斯治理的宣传与教育。
我市开展了广泛的瓦斯治理宣传与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册、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瓦斯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瓦斯治理的工作进展1.瓦斯安全监测与评估。
我市成立了瓦斯安全监测与评估中心,对瓦斯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瓦斯设施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瓦斯设施的改造与更新。
我市通过政府投资和引导资金,对老旧的瓦斯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瓦斯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我市加强了对瓦斯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了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瓦斯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4.瓦斯治理宣传与教育活动的开展。
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瓦斯治理宣传与教育活动,包括瓦斯安全知识讲座、瓦斯安全宣传日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瓦斯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瓦斯治理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在瓦斯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煤矿瓦斯治理体系达标方案汇报材料模版(三篇)

新煤矿瓦斯治理体系达标方案汇报材料模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其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且造成严重损失。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产物,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数据,目前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占所有煤矿事故的比例超过80%。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煤矿瓦斯治理体系对于保障矿工安全和推动煤矿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____年,实现新煤矿瓦斯治理体系达标,具体目标如下:1. 明确瓦斯治理责任主体,确保瓦斯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 源头控制:使瓦斯产生、释放、扩散的环节受到有效控制,降低瓦斯浓度水平;3. 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预警体系,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预报瓦斯异常情况;4. 排放治理:确保排放的瓦斯处于安全范围内,避免瓦斯泄漏造成事故;5. 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能迅速、科学地应对瓦斯事故。
三、策略和措施1. 明确责任主体:成立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组成的煤矿瓦斯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
2. 瓦斯治理技术研发:加大瓦斯治理技术的研发投入,完善瓦斯抽采、瓦斯灭火、瓦斯分拣利用等关键技术,提高瓦斯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3. 源头控制措施:加强矿井通风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减少煤与瓦斯接触、吸附瓦斯,降低瓦斯产生量;加强瓦斯抽采设备的安装和运维,及时有效地抽除矿井内的瓦斯。
4. 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的煤矿瓦斯监测预警体系,配备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瓦斯监测设备,实施远程监控,及时发现和预警瓦斯异常情况。
5. 排放治理:建立瓦斯排放监管和治理机制,制定瓦斯排放标准,要求各煤矿进行瓦斯排放治理,减少瓦斯泄漏,防止瓦斯事故发生。
6. 应急措施:建立煤矿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程序和要求;配备齐全的应急装备和设施,组建专业化应急消防队伍,提高瓦斯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果。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投入:国家加大对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资金支持,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鼓励煤矿企业加大投入,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需求。
瓦斯治理汇报材料

瓦斯治理汇报材料瓦斯治理汇报材料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汇报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汇报通常是对工作的总结报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总结了哪些经验,那么,汇报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瓦斯治理汇报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基本情况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是资源整合后的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山西煤销集团大同分公司,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小京庄乡李家窑村南,井田面积14.644,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计划于20xx年10月1日联合试生产。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相对瓦斯涌出量2.58m/t,绝对瓦斯涌出量6.25m/min。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xx年)第133条,本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m/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m/min,故属低瓦斯矿井。
二、矿井瓦斯治理工作1、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能力为确保矿井顺利投产,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有足够的通风能力。
强化通风系统的日常管理,根据《规程》要求公司在井下主要巷道建立测风站,并对井下巷道每旬进行风量测定,确保了巷道风量充足。
巷道布置设计到施工与维护、通风系统调控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有效风量率,提高通风系统的运行质量。
进一步提高局部通风的安全保障,加大对旋式局部通风机的.投入,淘汰11kW及以下的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具有闭锁功能”,确保掘进巷道的风速、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瓦斯管理,实现瓦斯零超限①树立正确的理念。
大力宣传“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预防与控制”、坚持“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测有效、管理到位”,等瓦斯治理理念,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
②加强业务培训和现场管理。
开“一通三防”知识普及,健全全员培训制度,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一通三防”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严格现场管理,我们对井下瓦斯探头、风筒吊挂进行强化管理。
对瓦斯检查、巷道贯通、电氧焊管理、尾巷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专项措施,保证了现场关键环节的安全管控。
瓦斯防治攻坚方案总结汇报

瓦斯防治攻坚方案总结汇报瓦斯防治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也是一项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防治瓦斯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组制定了瓦斯防治攻坚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汇报。
一、问题分析我国瓦斯防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 瓦斯防治技术水平不高,瓦斯治理设备陈旧,设备更新换代缓慢;2. 矿井在瓦斯预测和监测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较大;3. 煤矿生产管理不规范,安全意识薄弱,瓦斯防治工作推进缓慢;4. 瓦斯防治经费不足,投入力度不够,防治措施不够全面;5. 瓦斯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相关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二、总体目标根据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如下瓦斯防治攻坚方案的总体目标:1. 提高瓦斯防治技术水平,加快瓦斯治理设备的更新换代;2. 加强矿井瓦斯预测和监测能力,降低瓦斯爆炸事故风险;3. 加强煤矿生产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瓦斯防治工作推进;4. 增加瓦斯防治经费投入,全面推进瓦斯防治措施;5. 健全瓦斯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三、具体措施为达到总体目标,我们拟定了以下具体措施:1. 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瓦斯防治技术水平。
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投入,重点推进瓦斯治理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换代。
2. 建立健全矿井瓦斯预测和监测体系。
完善瓦斯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率;加强矿井瓦斯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加监测频次和精度。
3. 强化煤矿生产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煤矿瓦斯防治管理规定,增加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4. 加大瓦斯防治经费投入,加强瓦斯防治设备建设和维护。
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支持瓦斯防治工作。
同时,鼓励企业自主投入,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5. 加强瓦斯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修订和完善瓦斯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瓦斯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大政策导向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瓦斯防治政策。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为了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本次瓦斯防治专项整治的目标是全面排查煤矿瓦斯治理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有效运行;加强对瓦斯超限、瓦斯涌出等危险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处理;全面整治煤矿井下瓦斯治理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二、整治内容。
1. 排查瓦斯治理设施。
对煤矿井下的瓦斯治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设施完好有效运行,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设施。
2. 加强瓦斯监测预警。
加强对瓦斯超限、瓦斯涌出等危险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处理,确保矿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生产作业。
3. 整治瓦斯治理设施问题。
针对煤矿井下瓦斯治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三、整治措施。
1.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矿工进行瓦斯治理设施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矿工对瓦斯治理设施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完善煤矿瓦斯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矿工的安全生产。
3. 强化设施管理。
加强对瓦斯治理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四、整治效果。
通过本次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将有效提升煤矿瓦斯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总结。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保障矿工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全力以赴,确保瓦斯防治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新煤矿瓦斯治理体系达标方案汇报材料范文

新煤矿瓦斯治理体系达标方案汇报材料范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矿井瓦斯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善煤矿瓦斯治理现状,提高矿井安全运行水平,确保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本煤矿制定了新的瓦斯治理体系达标方案。
二、问题分析1. 煤矿瓦斯治理现状目前,本煤矿存在以下问题:(1) 设备陈旧落后:煤矿瓦斯治理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水平低,无法满足瓦斯治理的需要。
(2) 缺乏科学管理:煤矿瓦斯治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流程,难以有效监测和预防瓦斯事故。
(3) 矿工安全意识不强:部分矿工对瓦斯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不足,存在随意操作和违章作业现象。
2. 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性(1) 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加强煤矿瓦斯治理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2) 提高矿井产能和效益:良好的瓦斯治理体系能够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增加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目标设定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瓦斯治理体系,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煤矿瓦斯治理设备水平:引进先进的瓦斯治理设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处理能力。
2. 建立科学的瓦斯管理体系:制定瓦斯管理制度,建立瓦斯监测、报警和事故处理的流程,提高瓦斯管理水平。
3.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矿工瓦斯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对瓦斯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四、具体措施1. 更新瓦斯治理设备(1) 引进新型瓦斯检测仪器:购置新型瓦斯检测仪器,提高检测精度和响应速度,提高对瓦斯的监测能力。
(2) 升级瓦斯抽放设备:更新瓦斯抽放设备,提高排放效率和处理能力,达到瓦斯安全控制要求。
(3) 安装瓦斯抽放管网: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管网,将瓦斯安全输送至瓦斯站集中处理,避免瓦斯外泄。
2. 建立科学的瓦斯管理体系(1) 制定瓦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瓦斯管理制度,规范瓦斯监测、报警和事故处理的流程,明确责任和要求。
(2) 加强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瓦斯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监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公司安顺煤矿掘进工作面区域瓦斯治理方案可行性报告二○一八年十月一、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安顺煤矿于2008年9月开始托管,矿井设计能力90万t/a,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t/a,井田南北走向长14km,东西倾向宽3~5km,井田面积18.5km2。
矿井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两个开采水平。
一水平标高为+1340m,开采上组煤M0;二水平标高为+1145m,开采下组煤M8、M9。
可采煤层为M0、M8、M9三层,平均煤厚分别为2.05m、1.21m、1.65m,倾角2°~6°。
1、煤层及煤质井田可采煤层3层,即M0、M8、M9煤层。
M0煤层:俗称毛坡煤,产于P2L5地层中部,上距S1标志灰岩平均9.45ra,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底板为深灰色粘土岩。
倾角一般在2~6º左右。
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小于0.05m夹矸一层或不含夹矸。
煤层厚度Om~4.81m,平均2.05m,厚度变化系数为46%,且规律性不明显,为不稳定煤层。
井田内有八个大小不等的不可采薄化区,薄化面积占井田勘探面积的7%。
M0煤层属粉粒状暗亮煤,裂隙发育,结构较松软,机械强度低,易碎裂揉皱镜面极为发育,煤层的顶底部黄铁矿含量较高。
M8煤层:俗称高煤,产于P2L3地层中部,大部分地区煤层与S3标志层灰岩直接接触。
井田西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段,煤层与S3标志层灰岩之间夹有0.19m~3.43m灰黑色炭质粘土岩或灰色粘土质粉砂岩,煤层底板为灰黑色炭质粘土岩或灰色粘土岩,倾角一般在2~6º左右。
煤层结构一般较简单,含夹矸l~2层,夹矸厚度在0.1m~1.61m之间变化。
在井田中部煤层具分岔现象而出现薄化区(O.7m~0.8m)。
井田内煤层厚度0.03m~1.98m,平均1.2lm,厚度变化系数33%,属较稳定型煤层。
M8煤层属块状暗亮煤,微细裂隙发育,机械破碎多沿裂隙面裂开。
煤层中见有细脉状、条纹状黄铁矿。
M9煤层:俗称二层煤,是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
产于P2L3中部,上距S4标志层灰岩平均5.36m。
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或灰黑色炭质粘土岩。
底板为灰色粘土岩及浅灰色粉砂岩。
倾角一般在2~6º左右。
煤层结构简单,基本上为单一煤层。
煤层厚度Om~1.97m,平均厚度1.53m。
厚度变化小,厚度变化系数16%,属稳定型煤层。
井田西部由于沉积相变,煤层尖灭,其尖灭区占井田勘探面积的20%,仍属于大部可采煤层。
M9煤层属块状暗亮煤,结构较致密,仅见少量微细闭合状裂隙。
可采煤层特征表见表1。
煤种:本井田三层可采煤层均为三号无烟煤。
灰分:M0、M8、M9层煤的钻孔样平均灰分分别为20.79%、21.19%、19.86%均为中灰煤。
硫分:各煤层的钻孔样硫分M0为1.67~11.32%平均为4~27%,属于高硫煤,M8为1.61~7.32%平均为3.85%,属于富硫煤,M9为O.38~4.98%平均硫分为1.48%,一般属于低硫煤。
煤中硫分的赋存形态一般以黄铁矿的形式为主,占全硫量的85%~95%。
挥发分:三层可采煤层原煤挥发分均在10%以下。
发热量:三层町采煤层原煤可燃物发热量一般都超过34.75MJ/kg。
M0煤层为低~特低强度煤;M8、M9煤层为中~高强度煤。
2、煤层开采顺序本矿井上组煤M0煤层与下组煤M8、M9煤层层间距达155m,采用分煤组设置开采水平,M0煤层已经由监狱方回采了一个工作面。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M0煤层暂停止开采,首先开采下组煤层,留待矿井的中后期再开采M0煤,其主要理由及优点如下:(1)M0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严重,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发生过多次突出事故。
M0下距M8平均155m,距M9平均173m,间距较大,一方面具备上行开采的条件。
另一方面间距与下部煤层厚度之比分别为128和113,均在130以内。
开采下组M8、M9煤层对M0煤层均具有一定的开采下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治M0煤层突出事故最经济且具有一定效果的区域性措施。
待下组煤开采后再开采M0煤层,矿井安全生产将有更可靠保证。
(2)M0煤层厚度极其不稳定,加之瓦斯涌出不均衡和突出等原因,产量难以提高,成本高、效率低。
按目前产量计算,如果继续保留上组煤开采,开采M0煤层完全是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3)M0煤层硫分高,煤质松软、块煤率低,初期开采经济效益差。
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4)上下组煤同时回采,难以避免重叠开采影响,安全性差。
如需错开,工程量大、初期开采块段勘探程度低。
而下组煤层一个采区完全能够保证矿井60万t/a 的核定生产能力。
(5)上、下组煤同采即为两个水平同时生产,生产分散,管理复杂,不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
而一个煤组单水平开采,实现合理集中生产,简化运输、通风、排水等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是矿井生产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经营风险,社会效益明显。
(6)M0煤层中后期开采。
随着技术的发展,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瓦斯治理技术和脱硫等技术将有所进步,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符合资源保护政策。
3、下组煤层开采顺序根据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2006年9月提交的《贵州省安顺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M8煤层在一盘区大部分不可采;矿井在该区域内优先开采M9煤层;M9、M8煤层间,对于在M8煤层可采的区域,采用先采M8煤层后采M9煤层的下行开采顺序。
表2 下组煤(+1145m水平)采区特征表(二)M9煤层瓦斯参数、自燃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2005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39.8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55.4m/min。
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56553~0.11062㎡/MPa·d,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024~0.069 d-1,原煤瓦斯压力为0.45~2.25Mpa,原煤瓦斯含量平均12.5m³/t。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
表3 M9煤层瓦斯基础参数表(三)开拓开采布局矿井目前回采煤层为M9煤,有2个生产采区(一盘区、三盘区),1个准备采区(四盘区)。
目前共安排1个回采工作面生产(9111采面),1个工作面备采(9302采面);3个开拓掘进区队,共布置3个开拓掘进工作面(9303进风巷、9303回风巷、四盘区胶带运输大巷)。
(四)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主斜井风量为2356m³/min,副斜井风量为3948 m³/min,回风井回风风量为6350m³/min,由于矿井通风线路短,通风系统简单,井筒断面设计施工和维护较好,井巷通风设施设计布置合理,矿井负压为1920pa,等积孔为2.73㎡,矿井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风井安装2台型号为2K56-2N-24防爆轴流式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型号为Y450-8,功率为400kw。
(五)瓦斯抽放系统矿井现有高、低负压两套地面瓦斯抽放系统。
高负压抽采系统选用2BEF-67型瓦斯抽放泵两台,配套电机功率500kW,额定抽气量为425m³/min。
高负压系统用于抽采工作面回采区域本煤层瓦斯、掘进工作面条带瓦斯。
低负压抽采系统使用2台2BEP-52型瓦斯抽放泵,配套电机功率250kw,额定抽气量为172m³/min;2台2BE3-400型瓦斯抽放泵备用,配套电机功率160kw,额定抽气量126m³/min。
低负压抽采系统用于抽采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高位孔、专排巷埋管、采空区埋管。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顺煤矿目前使用的是由中煤科工重庆煤科院研发生产的KJ90NB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2014年进行过升级改造。
该系统全面满足AQ6201-2006新的煤矿监控系统行业标准,国内首家完全按新标准取得安标证的煤矿监控系统。
采用主副井两条光缆进行数据传输,其容量最大能接入128台分站,其中包含1024个输入量和512个控制量。
能将井下各种环境参数传输到中心站,方便管理者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及各项指标。
能实现远程传输,控制,本地显示,报警,控制等功能。
按相关规定,安顺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将在2018年9月再次进行升级,现升级设备线缆基本到位,9月开始进行安装。
升级后的系统采用总线制传输,掘进采煤头面使用激光瓦斯探头,使瓦斯监控数据更加真实稳定可靠。
二、目前掘进工作面区域瓦斯治理整体方案2016年10月份《煤矿安全规程》修订下发后,矿井针对《规程》中对区域防突措施新规进行了验证,确定了我矿目前采取的顺层钻孔作为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的可行性。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第二百一十条规定有下列条件之一的突出煤层不得将在本巷道施工顺煤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1、新建矿井的突出煤层。
2、历史上发生过突出强度大于500t/次的。
3、开采范围内煤层坚固性系数小于0.3的;或者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3-0.5,且埋深大于500m的;或者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5-0.8,且埋深大于600m的;或者煤层埋深大于700m的;或者煤巷条带位于开采应力集中区的。
安顺煤矿的现有条件如下:1、安顺煤矿1996年12月26日正式开始动工建设,2001年2月9日开始试生产,因此我矿不属于新建矿井。
2、安顺煤矿M9煤层中历史上共发生过7起突出事故,最大的一次突出事故为2008年3月20日在9100切眼内,突出煤量为200t小于500t。
3、根据贵州煤炭地质局2018年3月测定西翼三盘区M9煤层煤样坚固性系数为1.0~1.2,且该区域无较大的地质构造,属于同一瓦斯地质单元。
4、我矿地面标高为+1415m,9303工作面的最低点标高为1110m,高差为305m,即9303工作面的最大埋深为305m。
综上所述,矿井M9煤层掘进工作面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一)区域瓦斯治理技术路线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重庆煤科院所做瓦斯等级鉴定,M9煤层鉴定为突出煤层,采掘区域均按突出煤层管理。
(1)掘进工作面每60m区域瓦斯治理循环在20m、40m、60m位置共取三个煤样,测定其原煤瓦斯压力及原煤瓦斯含量,该数据作为抽采达标评判依据。
图1 掘进工作面区域预测取样孔布置图(2)采煤工作面不再进行区域预测,直接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2、区域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措施作为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控制掘进前方60m,巷道左、右轮廓线外各20m范围,最多掘进40m,保留不低于20m的超前距,抽放半径2.5m。
图2 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钻孔设计图3、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掘进工作面每60m循环每间隔20m布置一组检验点,且循环测点不少于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