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解读

第八章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解读

l


设钢梁的长度为l,其制造限差为1/5000, 支座的安装限差为δ,则桥轴线长度中误 差为: 单跨:
1 l 2 ml 2 5000
2
当桥梁为N 跨时,则桥轴线长度L的中误差为
mL
2 ml1

2 ml2

2 ml N
当桥梁为N 跨且每跨相等时,则桥轴线长度L 的中误差为
方法二:调整切线方向,使转向角恢复到原设计值 整个桥梁布设在始端缓和曲线-圆曲线-末端缓和曲 线区间内,或回头曲线转向角在180°左右时,如果桥 梁前后相邻曲线没有施工或无重大建筑物,可以调整 切线方向,使转向角恢复到原设计值,以保证桥梁原 设计不变。


第九章: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测量
桥梁施工测量中,主要的工作是准确地测设出 桥梁墩、台的中心位置,即所谓的墩、台中心 定位,简称墩台定位。
B
βi
C
B C 根据控制点坐标和墩台坐标,反 算交会放样元素αi、βi ,在相应 P2 控制点上安置仪器并后视另一已 P P1 γ 知控制点,分别测设水平角 αi、 P3 βi ,得到两条视线的交点,从而 A 确定墩台中心的位置。 D
i
A
αi
D
图 6前方交会示意图
图 6示误三角形示意图




二、桥梁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各水准点应沿桥轴线两侧以400 m左右的间距 均匀布设,并构成连续水准环。 • 水准点应与相邻的线路水准点联测,以保证桥 梁与相邻线路在高程位置上的正确衔接。 • 水准测量的等级、精度、限差应符合相应的规 定。 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施工地 点附近设立若干个施工水准点。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应符合规定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1. 2. 3. 4. 5. 6.
对于河道较宽、桥跨度较大的桥梁,一般用三角测量或导 线测量来布设控制网,其中三角测量用得较普遍。 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如下: 控制点应选在便于施工控制及永久保存的地方。 桥轴线应作为控制网的一条边,并与基线一端相连并尽量 正交。 基线不小于桥轴线长度的0.7倍,困难地段不小于0.5倍。 基线一般不少于两条,最好分布于河两岸。 控制网力求简单,网中所有角度应在30°~120 °之间。 每岸至少埋设三个高程控制点,并与国家水准点联测。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前提除了要有内业计算资料外,一个满足施工放样精度要求,控制点密度适当,图形结构良好的施工控制网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精度等级更直接影响桥墩放样点位的精度,从而更构成了桥梁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更科学地设计与布设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桥梁施工控制网显得极为重要。

对一般的中小桥梁可通过在导线点的基础上增设施工控制点,构成简单的四边形网,并加测四边形两对角线从而提高图形强度,再按一级三角网施测要求测量平差后即可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

对大型桥梁的控制网精度要求需要作具体分析。

图形结构宜简单,常见的有单三角锁、双四变形以及不规则的多个三角形构成的三角网(常用于互通式立交桥梁)。

下面就控制网具体精度的确定作一些分析。

桥梁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要求主要体现在相临桥墩的相对精度要求。

目前桥墩放样通常采用全站仪在施工控制点上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放出位置,规范要求的桥墩位置允许偏差值可作为桥梁控制网设计精度确定的基础。

在确定了桥梁控制网精度设计的基础数据后还应遵循另一原则:即应该使控制点位本身的误差所引起的放样点的误差,相对与施工防样时产生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以便为以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这一原则,现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分析如下: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本身误差所引起的误差M2为放样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则根据误差的传播规律有:M = ±√(M12+M22)= ±M2 √(1+M12/M22) (1) 显然M1 < M2故M1 / M2< 1将(1)式的二项式展开为级数并略去高次项,有M = M2×(1 + M12 / (2×M22 ))(2) 若使(2)式中M12 /(2×M22)=0.1即使控制点本身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0%,则有M12 = 0.2×M22(3) 将(3) 式和(2)式联合解算,可求得M1 ≈0.4M (4)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控制点所引起的误差为总误差的0.4倍时它使放样点的总误差仅增加10%,这一影响可忽略不计。

桥梁GPS控制网的布设研究

桥梁GPS控制网的布设研究
关 键 词 : P ; 梁控 制 网 ; 面控 制 网 ; G S桥 平 高程 拟 合
1 桥 梁 GP S控制 测量
f j i j
桥梁 G S施工控制网是一种施工控制测量网, P 有其 自己的特点 :) 1施工 1 ~ l 2 控 制网多采 用独 立坐标 系 。2 )工程 控制 网的 基准 面为某 一高 程 的重力 水准 q l 2 盯 面, 而不是椭球面。 由于控制网的范围较小, 实际应用中一般将控制网的基准 1 2 盯 I - H j 面视为平面。3水平角和距离测量均是以垂线为准 , ) 而不是 以椭球的法线为 准。由于我们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高程系统 比 其中 )【 + ( ( xo ) 2】 z  ̄ 较简单且较易获得。所以在桥梁工程施工控制时更关心的是平面坐标 的精 度。 2 桥梁 GP S控制网的布设 ) _/ ) 大跨径桥梁平面控制网的作用主要是为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测量提供一 个统一的控制基准, 以利于大跨径桥梁的施工放样及桥梁的变形观测。由于 我们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 高程系统比较简单且 洲 ( 】 ) 一 较易获得。所以在桥梁工程施工控制时更共 l的是平面坐标的精度。 桥梁平 面控制网的布测范围:纵向一般在 0 ~O k 2 l ̄ m之间 ,横向一般在 012 k . . m -0 式中: xA 为坐标差 ,为边长, F为横向和纵向相关函数。 A ,y s F和 . 之间, 且有许多控制点位于桥轴线上, 精度要求高。 为了保证控制网具有足够 用下式求出横向和纵向相关函数 : 的强度和精度, 在跨河部分—般布设成大地四边形 , 岸上部分布设成三角锁。 虽然 G S测量时无需点间通视 ,但桥梁控制网应至少保证每个控制点与 1 P 个相邻点间 通视, 以利于施工测量应用。 i ¨: 一 ( 卜 4 ' l z ( 2 S 0 ) 2 桥梁 G S 1 P 控制点的布设。G S平面控制网的所有控轴线的里程起算点 P L. } J =O () () 州, O = 0=1。 及桥轴线方向存在着精密的相对关系。 对大跨径桥梁来说 ,P 控制网一般 GS 应由—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 以三角形和大地 四边形组成的混合网的 式中K( ,。 分别 形贝 S) ( , K }) 为变 塞尔函 d 特征 丁 数,为 距离, P 控 取G ¥ 形式布设 。由于大跨径桥梁的实测边长在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不容忽视 , 应 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 , 把投影的中央子午线设定在桥梁 中轴线处 , 实测边长 制 网 中最短边 的长 度 。 根据设计要求 , 用下式反求出各观测量的观测精度: 归算至测区的抵偿高程面上。在选定这些控制点时 , 应注意下列问题:) P 1G S ( A) Qx Ap 一 x = 控制网的控制点必须能控制全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附属工程。 ) 2桥轴线一般 其中: A为设 计矩 阵。 是控制网中的一条边。3所有控制点都必须选定在开阔 、 、 ) 安全 稳固的地方 , 求 出最 优权 解后 , 为观 测方案 。 转化 便于安置 G S P 接收机和卫星信号的接收, 高度角 l 度以上不能有障碍物阻 5 - P 3 P S 挡卫星信号, 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4G S控制网的图形 2 G 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G S所测量的高程是沿法线方向到WG M )P 即以简单的数学曲面为基准面 , 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但缺乏 应力求简单、 刚强 , 以利于提高精度。 并应保证控制网的扩展和墩台定位的精 椭球面的高度 , 物理意义,而工程测量中要求的正常高是沿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 即 度。 同时还应 注意 边长要 适 中 , 长度 不宜 相差过 大 。 各边 具有严格的物理意义 , 这两种基 2 桥梁 G S平面控制网的网形设计及优化。施工控制网的合理布设既要 以不规则的有起伏的重力等位面为基准面, . 2 P 它们之间的差距称为高程异常, 其关系式如下: H h g - = 保证桥梁主轴线准确放样的要求,又要保证具体部件施工放样的方便性需 准面是不一致的, 式中: 为高程异常,表示似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 ( H为大地 要。 常规建立的大桥平面施工控制网多数布置成以桥轴线为公共边的双大地 高 ; 为正常高。 亍 P 测量后, P 三维平差可得到各点的大地高 h 在i G S 由G S 四边形作 为基本 网形 ( 1。 图 )

第五章_桥梁控制网布设及平差知识补充

第五章_桥梁控制网布设及平差知识补充

单三角形 中 点 多 边 形
大地四边形
8
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极条件是一种边长条件,一般见于中点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中。先看中点 多边形的情况 。如图3-12所示,中心P点为顶点,有五条边,从其中任一 条边开始依次推算其它各边的长度,最后又回到起始边,则起始边长度的 平差值应与推算值的长度相等。
测量平差知识补充
1、条件平差模型
三角网(测角)条件平差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 观测内容的不同,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 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自由三角网。自由 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 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 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 角),根据数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数据,再结合 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 如果三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 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 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无论多么复杂 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 3
18 /8 6
1 2 3
19 /8 6
1 2 3
20 /8 6
1 2 3
21 /8 6
1 2 3
22 /8 6
1 2 3
23 /8 6
1 2 3
24 /8 6
1 2 3
25 /8 6
在图3-12所示的三角网中,我们应用正弦定理, 以BP边为起算边,依次推算AP、EP、DP、CP, 最后回到起算边BP、,得到下式:
为得到其改正数条件方程形式,可用泰勒级数对上式左边展开并取 至一次项: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教案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机制和运营第一章碳排放交易市场简介
碳排放交易市场是一种协调气候变化对策的机制,它可以通过赋予碳排放额度的财产权,促使企业在国家政策规定的目标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章碳排放配额的来源与分配
碳排放配额的来源包括国外新能源项目、国内新能源建设、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森林碳汇等。

分配方法有政府指定、第三方销售给企业、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等。

第三章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
碳排放市场的运作方法主要包括:碳排放证书的发行和注册→碳排放配额的交易→碳排放权人的监管。

第四章碳排放市场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碳排放市场的挑战包括政治层面的变化、市场监管的不规范、金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等。

未来展望则需要重视碳排放市场的组织、监管以及运营方式的创新。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教案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教案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按桥式确定控制网精度的方法是根据跨越结构的架设误差(它与桥长、跨度大小及桥式有关)来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一般分为简支梁和连续梁。

简支梁在一端桥墩上设固定支座,在其余桥墩上设活动支座,如图4-2所示。

在钢梁的架设过程中,它的最后长度误差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杆件加工装配时的误差;二是安装支座的误差。

图4-2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根据《铁路钢桥制造规则》的有关规定,钢衍梁节间长度制造容许误差为mm2±,两组孔距误差为mm5.0±,则每一节间的制造和拼装误差为mml12.225.022±=+±=∆。

当杆件长16m时,其相对容许误差为754711600012.2==∆ll由n根杆件铆接的桁式钢梁的长度误差为2lnL∆±=∆设固定支座安装容许误差为δ,则每跨钢梁安装后的极限误差为2222δδ+∆±=+∆±=∆lnLd (4-1)根据《铁路钢轨拼装及架设施工技术规则》,δ值可根据固定支座中心里程的纵向容许偏差大小以及梁长和桥式来确定,目前一般取mm7±=δ。

由上分析,即可根据各桥跨求得其全长的极限误差22221...NdddL∆++∆+∆±=∆(4-2)式中 N——桥的跨数。

当等跨时,有NdL∆±=∆取21的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LLLmL∆⋅=21表4-1是根据上述铁路规范列举出的以桥式为主结合桥长来确定控制。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公路桥梁的建设逐渐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施工控制网的设计与布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设计和布设两个方面进行浅谈,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首先,施工控制网的设计要考虑多重因素。

在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桥梁施工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包括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等。

根据这些要求,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控制网结构和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监控和控制,也可以结合使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监控设备的种类和布设位置,以及监控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方式等。

其次,施工控制网的布设要科学合理。

在布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控点和监控设备。

一般来说,桥梁的主要构件和关键部位是需要重点监控的对象,例如主梁、桥墩和桥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如脚手架的搭建、拆除和使用过程,以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

根据这些情况,可以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在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设计和布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数据采集与分析:应该有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采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温度、应力、位移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2. 远程监控与控制: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应该建立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施工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桥梁施工的各项参数和状态,并能够远程控制相应的设备和机械。

3. 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设计和布设施工控制网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因此,在设计和布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

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可以通过系统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B B C
A C D
A
D
双三角形
(a)双三角形控制网
图 6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大地四边形
(b)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D D B F B F
A C
E C
A E
(a)双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b)加强型双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双大地四边形
图 6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 在满足桥轴线长度测定和墩台中心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力
求图形简单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减少外业观测工作和内业
计算工作。
• 根据桥梁的大小、精度要求和地形条件,桥梁施工平面
控制网的网形布设有以下几种形式。
加强型大地四边形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B E
D
C
FA图 6Fra bibliotek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大地四边形加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