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物化习题(下)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9.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0.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二、单选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水溶液; (B) 0.001M HCl水溶液;(C) 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A) 电导; (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A) κ增大,Λm增大; (B) κ增大,Λm减少;(C) κ减少,Λm增大; (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A) CuSO4 ; (B) H2SO4 ; (C) NaCl ; (D) HCl 。
电解质溶液-完整PPT课件

(1)水的离子积
①定义式:KW= ②说明
高考导航
a.在稀溶液中,KW只受 关。
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
b.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W
,反之则减小。
c.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
水电离产生的c(OH-)。
d.计算KW时,c(OH-)、c(H+)指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 (2)溶液的pH
pH>7 ( )
考点一
栏目索引
(8)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 )
(9)常温下pH=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
高考导航
(10)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 mol·L-1 ( )
(11)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
c.相关离子:加入无水CH3COONa抑制电离,加入浓盐酸抑制电离,加入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
原理。
(2)电离平衡常数(K)
①计算方法 对于一元弱酸:HA
H++A-,K=
高考导航
。
对于一元弱碱:MOH M++OH-,K=
。
②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
,相应酸(或碱)
的酸性(或碱性)越强。
H2O
(2)②指示剂
(3)①检漏 润洗 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
考点一
栏目索引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3.4 ( (2)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为中性溶液 (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

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等。
02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平衡
离子平衡的概念
离子平衡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浓度之间达 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离子平衡状态下,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相等, 溶液中不存在宏观电流。
离子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 状态会发生改变。
离子平衡的建立
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正负离 子会受到水分子偶极的吸引,
02
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K=σS/L ,其中K为电导率,σ为电导, S为横截面积,L为长度。
03
电导率的大小反映了电解质溶 液中离子迁移的速率和数量, 是电解质溶液的重要物理常数 之一。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离子浓度也相应增加,导致电导 率增大。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可 以用Arrhenius公式表示:K=K0exp(-Ea/RT),其中K0为 常数,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202X-12-30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
汇报人:
目 录
• 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 •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平衡 •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反应 • 电解质溶液的电化学性质
01
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概念
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的化合物。
导电原理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自 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 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使 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
02
酸碱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快慢程度,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得出。
03
酸碱反应的速率与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通 过改变这些因素来调控反应速率。
第七章__电解质溶液

cH cOH KwΘ = 1.15×10-15
KwΘ称质子自递平衡常数,又称水的离子积 0℃ 时
25℃时
100℃时
KwΘ = 1.01×10-14
KwΘ = 5.44×10-13
二、溶液的pH值 定义
pH lgcH
pOH lgcOH
由于25℃时 所以
KwΘ = 1.01×10-14
第五节
溶解沉淀平衡
严格讲: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与沉淀的速率相等时,体
系达到平衡,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平衡。 平衡关系:
AgCl (s) Ag Cl
K sp 溶度积常数
K sp ( AgCl ) c( Ag )c(Cl )
已水解了的盐浓度 h 100% 盐的起始浓度
h
K c盐
θ h
以NaAc水解为例,设醋酸钠的起始浓度为c盐,水解平衡时cOH-
为x,则:
Ac- + H2O 起始浓度 c盐
HAc + OH0 x 0 x
平衡浓度 c盐– x
θ h
K
cHAc cOH cAc
x
2
c盐 x
因为c盐/Kh≥500 ,所以c盐-x ≈c盐
观察现象:pH的变化
NaCl溶液中加入HCl到 0.010 mol· L-1 ,溶液的 pH由7变为2,改变了5 个pH单位。
0.10 mol· L-1 NaCl溶液
0.10mol· L-1 HAc — 0.10mol· L-1 NaAc溶液 溶液中加入HCl到0.010 mol· L-1 ,溶液的pH由 4.75变为4.74,改变仅 0.01pH单位。 0.10mol· L-1 HAc — 0.10 mol· L-1 NaAc溶液
电解质溶液课件

电导的定义与测量
总结词
电导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测量方法包括 电导率仪直接测量和电导池法。
详细描述
电导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量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 电导池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与电位差的比值。电导率则是 指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值与其截面积和长度之比。
电导率与电导的关联
详细描述
在工业上,电导可用于监测和控制电解、电镀等工业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在环保领域, 电导可用于水质监测,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医疗领域,电导可用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如监测病人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等。
PART 05
电极过程动力学
REPORTING
电极过程动力学基础
定义
电极过程动力学是研究电极反应 速度以及影响电极反应速度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总结词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主要包括导电性、离子反应和渗透压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电解质溶液最基本的性质,其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种类、浓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 液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结合、交换和分离等。渗透压是指电解质溶液对于半透膜的 压强,与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对于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解离平衡常数(Ka或Kb)是描述解离平衡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解离程度越大。
解离常数
解离常数是平衡常数的一种,表 示电解质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平
衡状态。
解离常数的大小取决于电解质的 性质和温度,是判断电解质强弱
的重要依据。
解离常数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 计算电解质的浓度、比较不同浓
度电解质溶液的解离程度等。
温度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一 般来说,温度越高,电极反应速率越快, 但也有例外情况。
电化学之电解质溶液PPT课件

弱电解质: (1)随着浓度下降,m也缓慢升高,但变化
不大。等稀到一定程度,
迅速增大。
m
(能2用) 外m推与法得c 到不。呈现线形关系。m 也不
7.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完全电离,每种离子独立移动
,忽略离子间相互作用,每种离子对电解质的无限稀
释摩尔电导率都有贡献 Cv Av vC z v Az
n(后) n(前) n(迁移) n(电解)
(2)界面移动法 (3)电动势法
t
Vc n
tB
n迁移 n电解
8
毫安培计
Pt
开关
b b'
HCl a
a'
电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dCl2 Cd
可变电阻
电量 计
界面移动法测定迁移数的装置
9
Hittorf 法中必须采集的数据:确定某一区域的某一离子
1. 通入的电量,由库仑计中称重阴极质量的增加而得,计算时必
Au
6
(二)离子迁移数
1.离子电迁移率
(离子淌度)uB
vB
uB
dE dl
或vB
uB
E l
2.离子迁移数
tB def
IB QB IQ
单位:m2/V·s
tB
IB I
AscB zBvB F AscB zBvB F
tB 1
t
v v v
u u u
t
v v v
u u u
7
(二)离子迁移数
3.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1)Hittorf 法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无限稀释溶液中完全电离每种离子独立移动忽略离子间相互作用每种离子对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都有贡献溶液中完全电离每种离子独立移动忽略离子间相互作用每种离子对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都有贡献???zmzmmacac三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zzvvavcvac158
第7章电解质溶液解析

第7 章电解质溶液从本章开始,分三章讨论电化学问题。
电化学是研究电现象与化学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平衡和不可逆电极过程等,既有热力学问题,又有动力学问题,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现象与化学现象之间的联系,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都必须经过电化学装置才能实现。
电化学装置有电池和电解池两类。
在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对外提供电流,结果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电解池中情况相反,外界提供电流使化学反应发生,结果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无论是电池还是电解池,除了都包含两个电极外,还必须包含电解质溶液,也就是说电解质溶液是电化学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将专门讨论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7.1 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特性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完全或部分解离为离子的溶液。
相应溶质即为电解质。
某物质是否为电解质并不是绝对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
例如HCl 在水中是电解质,但在苯中则为非电解质;葡萄糖在水中是非电解质,而在液态HF中却是电解质。
因此在谈到电解质时决不能离开溶剂。
一般把完全解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部分解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这种分类方法只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并没有反映出电解质的本质。
原因是电解质的强弱随环境而变。
例如乙酸在水中为弱电解质,而在液氨中则为强电解质。
LiCl 和KI 都是离子晶体,在水中为强电解质,而在醋酸或丙酮中都变成了弱电解质。
目前,在电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解质溶液是电解质水溶液,本节主要讨论电解质水溶液的基本特性。
1. 正、负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之间,除了具有像中性分子之间的那种相互作用之外,根据库仑定律,还存在着静电相互作用,即同性离子相互排斥,异性离子相互吸引。
由分子运动论,两个中性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近似地与两粒子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而两个异性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却与两离子间距离的2次方成反比。
电解质溶液课件

欢迎来到本节课程,今天我们将会深入学习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基础知识,从 而更好地理解这一科学领域。
什么是电解质溶液
1
定义
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能够导电的溶液,其中电解质通过在水中能够完全离解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不完全电离电解质。
3
性质
电解质溶液具有比非电解质溶液更加复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比热、密度和折射率等。
电解质在应用于医疗保健、 能源和化工领域时,表现出 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电解质溶液的实验 方法
通过电导率测量、浓度计算 和化学反应等实验方法,可 以更好地观察和学习电解质 溶液的性质。
通过多种不同的布局方式, 可以使演示课程内容更具吸 引力和趣味性。
许多日常消费品,如清洁剂、口腔漱口液 和浴室用品等,也都含有电解质溶液成分。
总结和要点
电解质溶液的基础 知识
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导电的溶 液,其中的电解质以离子的 形式存在。
电解质溶液具有一些独特的 物理化学性质,如电导率、 密度和比热等。
电解质溶液的多重 分类
电解质可以按照离子浓度、 电荷、半径和完全离解部分 等因素进行分类。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计算
摩尔浓度
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摩尔数与溶液体积 的比值,通常用mol/L来表示。
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 的比值,通常用mL/L或mL/mL来表示。
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的 比值,通常用g/L或mg/mL来表示。
百分浓度
百分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 的比值,通常用%来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应用
1 医疗保健
2 能源领域
许多医用溶液都是电解质溶液,如盐水和 葡萄糖溶液等,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水分和 电解质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aC12
CLaC13
DNaC1
7.
1.0molkg−1的K4Fe(CN)6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ID:109]
A15mol·kg−1
B10mol·kg−1
C7mol·kg−1
D4mol·kg−1
8.
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FeC13溶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其平均活度系数为,则FeCl3的活度a为( )[ID:110]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比较
11.
ZnCl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ID:676]
A
B
C
D
12.
( )[ID:677]
A
B
C
D
13.
( )[ID:678]
A
B
C
D
14.
在温度、溶剂的种类一定的条件下,某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变大,摩尔电导率则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 )[ID:679]
窗体顶端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单项选择题]
1.
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上析出128 g铜(摩尔质量为64g•mol−1),需要通过的电量(库仑)为( )[ID:100]
A96500
B48250
C19300
D386000
2.
用金属铂作电极在希托夫管中电解HC1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2508 g银析出,阴极区溶液在通电前后含C1−的质量分别为0.177 g和0.163g,则H+的迁移数为( )[ID:101]
A强电解质
B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
C弱电解质
Ddm−3的溶液浓度为1 mol
5.
m与的直线关系外推法求出(下列哪种物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值不能通过 )[ID:105]
ACuSO4
BHCl
CHAc
DNH4Cl
6.
下列四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设浓度都为0.001mol·kg-1)( )[ID:106]
C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越大。
D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与外电场强度。
20.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ID:690]
AHCl与CuSO4
BHCl与CdCl2
CCuCl2与Cu
D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17.
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ID:686]
A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Cl-离子的迁移数相同
CCl-离子的摩尔导电率相同
D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一定变化规律
15.
( )[ID:682]
A0.27
B0.37
C0.79
D0.73
16.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ID:684]
A电解质溶液中各个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B电解池通过1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C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A0.1697
B0.9776
C0.8303
D0.4652
3.
使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dm−3和0.1mol•dm−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与500 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是( )[ID:103]
A1:5
B5:1
C1:20
D20:1
4.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子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ID:104]
A
B
C
D
9.
对于0.002mol·kg-1的Na2SO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mol·kg-1)是( )[ID:113]
A3.175×10−3
B2.828×10−3
C1.789×10−3
D4×10−3
10.
298 K时,相同浓度的Na2SO4(1)和CuSO4(2)溶液,两种溶液的离子强度I1与I2之间的关系为( )[ID:115]
18.
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 )[ID:687]
A离子迁移数
B难溶盐溶解度
C弱电解质电离度
D电解质溶液浓度
19.
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ID:689]
A离子运动的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B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