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

合集下载

中外文学作品精读自学考试辅导笔记

中外文学作品精读自学考试辅导笔记

中外文学作品精读自学考试辅导笔记●张荣生【内容提要】本文既是作者个人学习研讨中外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也是辅导自学考试考生的知识要领。

以2006-2013年有关试卷为依据,以类相从,去其繁复。

共有单项选择题55道,多项选择题40道,填空题48道,名词解释34道,简答题31道,论述题17道,补充题13道,合共230余道。

以钩玄提要的知识点为核心,以花样翻新的考试题型为形式。

内容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面,对于自学考试者具有直接的实用的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中外文学作品精读辅导笔记题型答案分类汇总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卷15题,共15分)(共55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神话见于(B)。

[教材第14页,第658页] (3次考到)A.《淮南子》;B.《山海经》;C.《穆天子传》;D.《楚辞》。

2.《氓》是一首(A)。

[教材第40页] (2次考到)A.弃妇诗;B.爱情诗;C.离别诗;D.闺怨诗。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C)。

[教材第7页] (3次考到)A.《尚书》;B.《战国策》;C.《春秋》;D.《诗经》。

4先秦诸子散文中,影响最大的四大家是(D)[教材第10-11页]A.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B.老子、荀子、孟子、韩非子;C.孔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D.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5.《逍遥游》的作者是(A)。

[教材第12页,第73页]A.庄子;B.孟子;C.孔子;D.墨子。

6.《过秦论》的作者是(C)。

[教材第16页,第90页] (4次考到)A.司马迁;B.晁错;C.贾谊;D.枚乘。

7.钟嵘在《诗品》中称誉的“建安之杰”是(C)。

[教材第26页]A.曹操;B.曹丕;C.曹植;D.王粲。

8.“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作者是(B)。

[教材第128页]A.陆机;B.左思;C.潘岳;D.班固。

吐血整理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简答题答题模板与选择题汇总

吐血整理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简答题答题模板与选择题汇总

吐血整理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简答题答题模板与选择题汇总一、简答题答题模板1.请分析某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①写出身份:底层妇女/劳动人民/贵族/爱国主义者;②写出性格:坚强勇敢/单纯善良/诚实友善/奸诈狡猾/懦弱胆小;③写出代表当时社会的哪一类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创作意图。

2.人物(不提作品,但是作品中的人物)?①写出人物:比如作品中的主人公;②写出代表:描述+人文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古典主义者形象;③写出与其相关的内容:根据作品本身描述即可。

3.作家?①写出某一时期某个国家的某一流派;比如:莫里哀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接触代表。

②写出作品传递的精神,批判的对象;比如:莫里哀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批判了封建贵族。

③代表作品。

如:莫里哀的代表作品《伪君子》。

4.分析某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①情节上: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平白无奇;②人物上: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性格的描写/人物心理复杂变化的描写;③手法上:“三一律”/人物在现法/象征/注重抒情/注重叙事/现实主义;④特色上:烘托环境氛围/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内心独白/幻想与现实的结合。

Ps:如果是东方文学作品,加上一条受西方XX文学流派的影响。

5、某某作品?①时期:古代/中古/近代/现代/当代;②流派: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③风格:客观真实,揭露现实/奇幻想象,反映现实/荒诞不经;④代表作家及作品,至少写一个人+作品。

5.某某文学流派①又称?时间?解释?;②题材:神话、故事、圣经、诗歌、散文;③目的:反映社会/宣传宗教思想/代表了一类人;④艺术:梦幻/现实/象征/荒诞/抒情。

二、选择题易考题汇总1.外国文学之分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众神之父——宙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人文主义之父——皮特拉克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奥斯特洛夫斯基2.东西方文学巨星戏剧艺术荷马——索福克勒斯舞台艺术家,心理系鼻祖——欧里庇得斯法国的“莎士比亚”——缪塞印度的月亮——金德尔“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20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威廉·叶芝印度“小说之王”——普列姆昌德天才预言家——雪莱被柏拉图成为“第一位文艺女神”——萨福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被马克思誉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普罗米修斯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维吉尔被马克思称为“朝气蓬勃叱咤世界的大胆诗人”——卢克莱修欧洲的良心之称——罗曼·罗兰英国现代小说先驱——笛福《鲁宾逊漂流记》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波德莱尔》开启象征主义的先河《恶之花》阿拉伯“旅美派”文学的旗手——纪伯伦散文集《先知》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百科全书的领袖——狄德罗存在主义的领袖——萨特自然派的领袖——果戈里3.东西方文学的“巨作”被亚士里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俄狄浦斯王》被称为古典主义艺术法典的理论着作——布瓦洛《诗的艺术》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被称为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被称为希伯来抒情诗中“歌中之歌”——《雅歌》被称为阿拉巴古代“民间文学的一座丰碑”——《一千零一夜》被称为“令人惊讶的作品”——马哈福兹《我们街区的孩子们》被誉为阿拉伯地区现代文学的典范——塔哈侯赛因的自传《日子》4.东西方文学“第一”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维吉尔《埃涅阿斯记》第一部表现乌托邦思想的作品——阿里斯托芬的《鸟》唯一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鸟》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的是查理逊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西班牙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高乃衣《熙德》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信体小说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与人”形象——奥涅金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驿站长》维林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新人”形象——屠格涅夫-《前夜》莫沙罗夫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席勒《阴谋与爱情》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着——《古兰经》5.东西方的“诺贝尔文学奖”亚洲(印度)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泰戈尔 1913年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川端康成阿拉伯(埃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马哈福兹俄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蒲宁1986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索因卡1969 凭借《等待戈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是——贝克特(完)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中外文学史 简答题

中外文学史 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春秋笔法,什么是微言大义?微言大义指字面简单但含义深沉,文字简洁严谨,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

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和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2、举例说明屈赋当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3、结合《九辩》开头一段景物描写.简谈宋玉对比兴艺术手法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一连用了十多个排句,以极其铺张的形式,交错写出了悲秋的情与景,而且二者交相融合,互为映衬。

情因景而发,景因情而写;情因景而生色,景因情而增衰。

同时,作者又采用典型化手法,捕捉了人生中最动人的感受和生活境头,把萧瑟冷落的秋景、远行游子的哀愁、登高怀远者的惆怅、失职贫士的孤寂,组合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强烈地唤起读者的想象,激起他们的共鸣,显得色淡而情浓,笔简而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透过这短短几十个字,人们几乎能体味到唐诗宋词中的写景名句所描绘的种种意境:这里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惆怅”,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憭慄”秋怀,有“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的“憯恻”情思……难怪游国恩先生赞为“已能摄‘秋’字的神魄”。

写景物以抒怀,宋玉是借景抒情,屈原是为情设景。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是摹写现实披露黑暗的写生画,一个则是臆写理想追求光明的写意画。

总而言之,只有宋玉,才第一次那么真切细腻地描写出自己精心观察到的客观事物,真实地展示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

自考英语本科英美文学简答题汇总

自考英语本科英美文学简答题汇总

C.What idea does the quoted passage express? Here,Prufrock‟s inability to do anything against the society he is in is made him st rikingly clear by using a sharp comparison.Prufrock imagines himself as a kind of insect pinned on the wall and struggling in vai n to get free.This image vividly shows Prufrock‟s current predicament.9.“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Idenfity the poem and the poet.Robert Lee Frost‟s The Road Not Taken.B.What does the phrase “ages and ages hence”mean? Many many years later.C.What idea does the quoted passage express? The speaker is telling his experience of making the choice of the roads.But he is co 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his choice will have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his life.He seems to be giving a suggestion to the reade r “make good choice of your life”.D.What additional meaning do the two roads have? Life is here compared to a journey.The two roads stand for the choice one has to make at a critical moment in his life.E.What dilemma is the speaker facing? Since where the road leads to is uncertain,one has to wait to see the result of the choice until one‟s life is coming to an end.Then it will be too late.The speaker acknowledges the limits of life,yet he indulges himself in the notion that we could be really different from what we have become,because life is unpredictable.18.“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Identify the poem and the poet.Robert Lee Frost,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B.What does the word“sleep”mean? dieC.What idea do the four lines express? When facing the still and lovely forest,the speaker cannot stay,because of his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27.“I cannot rub the strangeness from my sight I got from looking through a pane of glass…A.Identify the poet and the poem from which the quoted lines are taken.—Robert Lee Frost,After Apple-PickingB.what does the word “strangeness‟‟ refer to?— the “essence of winter sleep”?C.What do the quoted lines imply?10.“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 -Fair as a star,when only one Is shining in the sky.”A.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 of the poem from which this stanza is taken.William Wordsworth,“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 n Ways”B.Pick out the metaphor used in this stanza.The flower (violet) is used as a metaphor.C.What quality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show by using the metaphor?By comparing a country girl (Lucy) to a violet,the author int ends to show her quality of beauty and her virtues which are often neglected by the common people just like a wild flower blooming by an untrodden road.12.“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r,valley,rock,or hill; Ne‟er saw I,never felt,a calm so deep! (Wil liam Wordsworth‟s sonnet: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A.What does the word “glideth”in the fourth line mean? The word “glideth”means “flows”B.What kind of figure of speech is used by wordsworth to describe the “river”? Wordsworth uses personification to describe the “riveC.What idea does the fourth line express? The 4th line expresses the idea that the river is flowing happily as a living things,wh ich implies the beauty of the nature.D.What does this sonnet describe? It describes a vivid picture of a beautiful morning in London.E.What does the word “mighty heart”refer to? LondonF.The sonnet follows strictly the Italian form.What is the feature of the Italian form of sonnet? It follows strictly the Italian form,with a clear division between the octave and the sestet,the rhyme scheme is abbaabba,cdcdcd..13.“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from William Wordsworth‟s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A.What figure of speech is used in the quoted lines? Italian formB.What does “that mighty heart‟‟ refer to? LondonC.What does the poem describe?— It describes a vivid picture of a beautiful morning in London.23.“For oft,when on my couch I lie In vacant or in pensive mood,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A.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title.William Wordsworth,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B.What does the phrase “inward eye”mean? Human soulC.Write 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n plain English.The poet expressed his love for the daffodils.11.“We passed The School,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in the Ring…A.Who is the author and the poem Emily Dickinson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B.What do the underlined parts symbolize? It stands for three stage of life: “the school”--youth,“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mature period,“the setting sun”—end of lifeC.Where were “we”heading toward? “We”are riding in a carriage,heading towards Eternity.D.What figure of speech is used in the poem? SymbolismE.What are Dickinson‟s unique writing features in relation to the quoted lines? Dashes are used as a musical device to create cad ence and capital letters as a means of emphasis.14.“With Blue—uncertain stumbling Buzz— Between the light—and me—A.Identify the poem and the poet.I heard a Fly buzz-when I died by Emily Dickinson.B.What do “Windows”symbolically stand for? Eyes,for they are considered as the window of human soul.C.What idea does the quoted passage express? The last thing the dying person saw and heard was the flying and its buzz.When the e yes failed,the human soul was closed and the person died.(The speaker could not see any of the afterlife or God or angels she exp ected to see.)15.“Is dying hard,Daddy?‟ No,I think it‟s pretty easy,Nick,It all depends.”A.Identify the work and the author.Earnest Hemingway,Indian CampB.What was Nick preoccupied with when he asked the question? Nick was preoccupied with the pain and the violence of death./life a nd deathC.Why did the father add “It all depends”after he answered his son‟s question? By adding “It all depends”the father meant that death means differently to different people.To such weak persons like the husband of the Indian woman it‟s a pretty easy,while strong-willed person will not easily commit suicide.21.“…only Miss Emily‟s house was left,lifting its stubborn and coquettish decay above the cotton…A.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work.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B.What is the meaning of “an eyesore among eyesores”? The meaning of “an eyesore among eyesores”is the most unpleasant thing to look at.C.What does this quoted passage indicate?The house is a perfect mirror image of the owner who is stubborn and coquettish and deli berately detaches herself from the communal life in this small town.25.“Do you think,because I am poor,obscure,plain,and little,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A.Identify the author and the novel from which the quoted part is taken.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B.To whom is the speaker speaking? Jane Eyre is speaking to Rochester.C.What does the quoted part imply about the speaker? Jane Eyre loves Rochester but she values her basic rights and equality as a human being.26.“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And water‟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A.Identify the poet and the poem from which the quoted lines are taken—William Blake‟s “The Tyger”B.Whom does the “he‟‟ refer to?— the GodC.What does the “Lamb”symbolize?— The “Lamb”symbol of peace and purity.。

中外文学导读简答题

中外文学导读简答题

1神话传说的共同特征:内容上反映了上古之初人同自然斗争的业绩,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恢弘气魄和坚强意志,形式上幻想丰富,具有浪漫主义精神.2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思想内容表现在(1)周部族的史诗,(2)反映社会矛盾的讽刺诗,(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4)关于劳动生产的诗歌,(5)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6)反映社会风俗礼节宴会祭奠的诗歌,诗经的艺术成就反映在(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2)首创了赋比兴及其他一系列艺术手法,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树立了特有的民族特色,(3)复杂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4)丰富的语汇和谐的韵律.3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表现在:(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善于抓取典型细节以表现场面,表现人物的思想,善于描绘任务的口吻神情,故事性突出,(2)形式自由,句式篇章变化多样,(3)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真实生活,直接表达人民的爱憎,同时有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彩,(4)语言深情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4古诗19首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汉末政治黑暗,外戚宦官把持政权,下层知识分子身处乱世,坎坷不遇,痛感前途渺茫,这种种原因,使人生无常,生命苦短,及时行乐成为诗歌抒发的中心,他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的真实反映,同时,两汉乐府歌辞和民间歌谣中出现的五言诗,引起了文人的注意和模仿,试作,到东汉末年,逐渐成熟,<古诗19首>代表了这一时期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5陶渊明的诗歌主要包括:(1)描写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歌颂田园生活的自然淳朴,反映诗人的情趣,(2)表现诗人自己参加劳动,接近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3)反映农村的凋零和农民贫困的生活,(4)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12简析陈子昂的诗歌复古运动?初唐时期,陈子昂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文风的大旗,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批判齐梁诗歌”采丽竟繁,兴寄都绝”的诗风,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主要体现于感伤诗38首. 6(诗经-卫风-氓)是怎样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全诗首章二章在叙事中,表现出女子对感情的执着忠诚,第3章未继续叙说婚后的生活如何,转而抒发了自己的感叹,从中表现着女子悔恨交织的心态,情感又推动着事件的发展,第4’5章中,接着叙述了她在夫家保守虐待,含辛茹苦的事实和无端被遣归的经过,同时穿插怨愤悲伤之词,从心灵深处表现出女子的思想情感,末章以议论作结,即点出她被抛弃后孤苦凄凉的生活,又将决裂时的心情写得十分细微,感情丝缕触手可及,全诗将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震撼了读者的内心.11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在上层建筑领域内,哲学,宗教,艺术和文化得到全面发展,唐代帝王大力提倡,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7(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怎样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本文第二段是烛之武与郑文公的一段重要对话, 烛之武的推辞使用了反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先谦虚的说自己壮年不如人,实则对郑文公提出尖锐的批评,其中蕴含着愤概不平,后说自己年老,更加无能为力,断然拒绝为郑文公效死力,郑文公的回答也很中肯:首先批评自己不识英杰的过错,并以”国家将亡,匹夫受害”的危机感来说服烛之武,在富有冲突力量的对话中,表现烛之武的机智,刚正,放弃个人私怨,以国家为重的爱过精神和郑文公的谦虚诚恳的性格特征. 第3段是全文的中心, 烛之武的多智善辩集中体现在这段说秦的言辞中, 烛之武先说郑已是将亡之国,无抗争之意,再说郑亡无益于秦,却有利于晋,因秦郑不是邻国,秦不能越国以”鄙远”,三说郑亡有害于秦,因晋得郑地更强大,后必危及于秦,四说保全郑国有利于秦,可供其困乏,最后列举事实,说明晋贪得无厌,不守信用,亡郑于前,必撅于后,这段话紧扣秦晋矛盾,晓之以厉害,层层剖析,很有舒服力,以至秦伯马上心服而退兵.14花间词的特点是什么?总的特点是”香而软”,内容上多写女性的妖娆,柔情的相思以及充满脂粉气的生活,但在艺术上讲究简练含蓄,轻盈婉约,典雅华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奠定了词的发展史上婉约派的基本风格.8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为例,简析(论语)在记言中记事特点本文记录了孔子同他的四个学生的一次谈话,可分为孔子问志,四个学生分别言志,孔子评志三个层次,孔子俨然一派良师长者风度,子路好勇猛而少谦虚,冉有知规守礼有谦和之风,公西华更为恭谨谦虚,曾皙从容洒脱,又把气氛带入闲适飘逸,令人神往的境界中,这段文字通过对话与动作的描写,以间洁而又贴切戏迷的笔触,将人与事描绘的栩栩如生,富有情趣,从中可见(论语)的记言记事的艺术.9谈谈离骚的抒情技巧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他吸取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不是完全写实,而是以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呈现出来,诗人更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借助于神话并把神话素材加以重新改造,结攥成新的情节.10(陌上桑)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罗敷的形象?(1)全诗采用侧面烘托,铺陈夸张的手法写才桑女子的美貌,(1)先用铺陈的手法写她的服饰与才桑用具之美,衬托出罗敷的外貌美,再通过周围的行人,劳动者的种种表现进行烘托和夸张,反衬罗敷的貌美动人,(2)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描写太守的无礼要求和罗敷的婉言拒绝,从中表现了罗敷磊落机智,不慕富贵,纯洁高尚的人格与品德,从而塑造了一个从外貌到精神光彩夺目,完美无缺的美丽形象.13中唐诗歌的总体特点是什么?中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以反映民生疾苦为诗歌内容,以浅显平易的语言和乐府形式为其重要艺术特征,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通过个人的悲苦遭遇来反映现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险怪僻.15苏轼词作有什么意义?(在宋朝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 苏轼的词作,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泥潭,引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开创的豪放派词风,代表着宋代词坛最有生机的流派,与婉约派相抗衡,苏词的出现,标志着宋代词坛的一次大解放,使宋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6(春江花月夜)主要意思?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写和望月怀人情绪的抒发,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向往,对青春年华的无限珍惜和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17杜牧(泊秦淮)的主要思想?这首七绝诗写夜泊秦淮,听到歌声而牵动情思,念及国运,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唐的现实,寄寓着无限的悲概与辛辣的讽刺.18(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地位和影响有哪些? 唐五代以来,以(花间词)为代表,多着眼于宫廷闺阁,楼台庭院和细致柔媚的景象,事物,跳不出艳情,闲情的主题,本篇却将视野扩展到塞下孤城,千嶂万壑,着眼于军旅生活,与盛唐边塞诗相近,以悲凉苍茫的意境体现出崇高的壮美感,开宋代豪放词的先声,因此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内容是什么?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件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叛逆者们的斗争和奴隶为维护人身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反抗,以及一大批女性所代表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之美及这种美的被毁灭,写出了一出彻底的人生悲剧,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经过深入研究之后而得到的启示.20(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艺术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真亦幻的梦游图,奇瑰恍惚,缤纷多彩的艺术境界,寄托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句式参差,以七言为主,兼用四五六九言,参用(楚辞)句法,造成波澜不惊起伏收纵自如的气势,虽篇目为”吟留别”而全文无一处抒别意,旨在借别抒情,另有寄托。

全国自考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卷及答案解释

全国自考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卷及答案解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卷(课程代码00415)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l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譬喻对应的《诗经》中的艺术手法是A.赋 B. 比 C.兴 D.雅2.屈原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是A.《九歌》 B.《天问》 C.《楚辞》 D.《离骚》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中“采采”的意思是A.采撷 B. 有神采C.色彩缤纷 D.茂盛众多的样子4.主张顺应自然,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境界的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5.成语“既来之则安之”出自A.《荀子》 B.《南华真经》 C.《论语》 D. 《孟子》6.下列史书属于国别史的是A.《春秋》 B.《国语》 C.《左传》 D.《史记》7.《烛之武退秦师》的作者是A.班固 B.左丘明 C.司马迁 D.班彪8.曹丕的《燕歌行》是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 散文9.《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表达的是A.母子离别之苦 B.父子离别之痛C.兄弟离别之恩 D.思妇与游子的离别之情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的下面两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1.诗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自鹿青崖问,须行即骑访名山。

外国文学简答题

外国文学简答题

外国文学简答题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①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1)、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2)、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寓言和抒情诗。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伊索的《伊索寓言》,阿那克里翁、萨福等人的抒情诗。

(3)、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阿卡奈人》、《鸟》;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论著《诗学》。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米南德的喜剧《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②罗马文学继承并模仿希腊文学,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1)、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普劳图斯的喜剧《孪生兄弟》、《一罐金子》,泰伦提乌斯的喜剧《婆母》。

(2)、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散文与诗歌都有新的成就,文艺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维吉尔的《牧歌》、《农事诗》、史诗《埃涅阿斯纪》,奥维德的长诗《变形记》,贺拉斯论著《诗艺》。

(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开始衰落,仅讽刺诗和小说较有成就。

2020年10月自考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文学作品导读试卷(课程代码004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诗歌被称为(A)A.风B.雅C.颂D.赋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B)A.《左传》B.《史记》C.《汉书》D.《后汉书》3.在学术上继承孔子思想并提出“性善论”的是(C)A.老子B.庄子C.孟子D.荀子4.下列不属于《论语》所反映的孔子思想的是(D)A.仁B.礼C.忠D.道5.“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出自(B)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6.东汉班固所著的史书是(B)A.《战国策》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7.下列著作被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言”的是(C)A.《春秋》B.《战国策》C.《史记》D.《左传》8.下列作品属于七言诗的是(D)A.《短歌行》B.《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C.《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D.《燕歌行》9.下列不属于两汉乐府的是(A)A.《古朗月行》B.《东门行》C.《病妇行》D.《孤儿行》10.与李商隐齐名的晚唐诗人是(C)A.王勃B.杜甫C.杜牧D.杜荀鹤11.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D)A.王维B.李白C.柳宗元D.白居易12.《泊秦淮》中暗含前人作品的诗句是(D)A.烟笼寒水月笼沙B.夜泊秦淮近酒家C.商女不知亡国恨D.隔江犹唱后庭花13.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A)A.《江城子》B.《雨霖铃》C.《声声慢》D.《破阵子》14.王国维说:“词至南唐后主而眼界始大。

”这里的“南唐后主”指的是(B)A.李環B.李煜C.李贺D.李商隐15.下列不属于词集的作品是(D)A.《东坡乐府》B.《草堂诗余》C.《稼轩长短句》D.《昌黎先生集》16.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B)A.曹丕与《又与吴质书》B.郦道元与《水经》C.韩愈与《张中丞传后叙》D.袁宏道与《虎丘记》17.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文人是(B)A.李白B.王安石C.张岱D.方苞18.下列不属于明代小品文的是(C)A.《晚游六桥待月记》B.《西湖七月半》C.《石钟山记》D.《让马瑶草》19.、下列属于“志人小说”的是(C)A.《搜神记》B.《博物志》C.《世说新语》D.《幽明录》20.下列属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是(A)A.《三国演义》B.《醒世姻缘传》C.《宝剑记》D.《红楼梦》21.下列不属于巴金作品的是(A)A.《上海的早晨》B.《家》C.《寒夜》D.《爱情三部曲》22.下列不属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是(C)A.音乐美B.绘画美C.形体美D.建筑美23.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是(B)A.“湖畔诗社”B.“新月派”C.“九叶派”D.“朦胧诗"24.夏衍的《包身工》属于(D)A.戏剧B.小说C.诗歌D.报告文学25.“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说的是(A)A.林语堂B.费孝通C.冯至D.鲁迅26.陈白露是曹禺哪部戏剧中的人物?( B )A.《雷雨》B.《日出》C.《北京人》D.《原野》27.阿喀琉斯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人公?( A )A.《伊利亚特》B.《奥德赛》C.《罗兰之歌》D.《尼伯龙根之歌》28.《普罗米修斯》三部曲是下列哪位剧作家的作品?(A)A.埃斯库罗斯B.欧里庇得斯C.索福克勒斯D.阿里斯托芬29.希腊神话中的日神是(D)A.波塞冬B.宙斯C.伊阿宋D.阿波罗30.日本最早的抒情诗集是(C)A.《古事记》B.《源氏物语》C.《万叶集》D.《日本书记》31.《罗兰之歌》属于(B)A.教会文学B.英雄史诗C.骑士文学D.城市文学32.下列不属于狄更斯的作品是(A)A.《白痴》B.《双城记》C.《艰难时世》D.《大卫.科波菲尔》33.“湖畔派”诗人除了柯勒律治、骚塞,还有(D)A.拜伦B.雪莱C.济慈D.华兹华斯34.提出“返回自然”观点的是法国的(B)A.伏尔泰B.卢梭C.狄德罗D.孟德斯鸠35.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 A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36.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D)A.“揭发黑幕”小说B.战地小说C.“长河小说”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37.下列不属于意识流小说的是(B)A.《喧哗与骚动》B.《百年孤独》C.《追忆逝水年华》D.《尤利西斯》38.卡夫卡的《城堡》是一部(A)A.表现主义小说B.存在主义小说C.未来主义小说D.黑色幽默小说39.提出“真正的人的自我究竟是什么”这-哲学命题的小说是(C)A.《静静的顿河》B.《约翰.克利斯朵夫》C.《人性的枷锁》D.《查泰菜夫人的情人》40.形成自己独特的“新感觉派”创作风格的日本作家是(B)A.大江健三郎B.川端康成C.小林多喜二D.井上靖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4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4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2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
第四章:简答题
1、先秦歌谣有何文学价值?
原始歌谣标识着中国诗歌的起源,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间的歌谣急富创造性,对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存的、比较可靠的先秦歌谣广泛而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示了人民的喜怒哀乐。

艺术表现上也是丰富多彩,如铺陈、对比、比兴、夸张等形式和手法的运用,形式的自由灵活等都表现了人民的创造性。

2、神话与传说的区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区别:神话以神为中枢,即故事的主人公为神。

传说是以人为中枢,即故事的主人公为人。

共同特征:内容上:反映了上古人民同自然斗争的业绩,歌颂了先民战天斗地的恢弘气魄、坚毅意志。

形式上:富于幻想、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精神。

3、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1)周部落的史诗(2)反映社会矛盾的讽刺诗(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4)关于劳动生产的诗歌(5)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6)反映社会风尚、礼节、宴会、祭祀的诗歌
艺术成就:(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2)首创赋比兴及其一系列艺术手法,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特色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3)复沓(ta\)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4、简述《左传》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全书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春秋时代周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
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以及诸侯衰落、卿大夫专国的历程。

艺术成就:(1)叙事详尽完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布局(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注意描写各种人物的动态和细节。

(3)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文辞简练含蓄、有文采、多用歌谣人民群众的口语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很高的成就。

5、《庄子》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善于运用寓言、神话和各种比喻说理,寓深奥的哲理于形象之中
(3)语言尖锐泼辣,流畅自然
6、概述孟子对于施政治国有哪些主张?
(1)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
(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仁政思想: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7、谈谈楚辞的浪漫主义特色?
(1)始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追求,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精神斗争精神,塑造了超出现实之上的抒情主人公崇高俊洁的自我形象。

(2)糅合进神话传说
(3)想象丰富,感情强烈。

辞采瑰丽
(4)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8、《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1)《诗经》以四言形式为主,句式比较整齐
《楚辞》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样
(2)《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
《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
(3)《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
《楚辞》文采华茂,多用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9、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艺术成就:(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善于选取典型细节以表现场面、表现人物的思想,善于描摹人物的口吻神情,故事性突出。

(2)形式自由,句式篇章变化多端
(3)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生活,直接表示人民的爱憎,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4)语言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

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深刻影响。

汉乐府中的五言体,对后来五言诗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的语言,以及各种具体的叙述描写方法,都让后人学习效仿。

10、《史记》的历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可贵的“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
(2)进步的历史观,反映了某些历史发展的规律
(3)无谓的批判精神。

统治者内部的权利倾轧
(4)对人性本质的探索,有了较大的深入和发展
11、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结构宏大,场面壮观
(2)堆砌繁复,肆意炫夸
(3)文字上重铺排,重夸饰,讲究声音美,辞采华丽
12、《古诗十九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中下层知识分子。

汉末政治黑暗,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

她们结党营私。

中下层知识分子处于乱世,在游宦和游学中,奔波仕途,坎坷不遇,痛感前途渺茫,惋惜时光流逝。

这种种原因,使人生无常,生命极短,及时行乐成为诗歌抒发的主题。

13、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感情深刻强烈,格调凄婉。

(2)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情于景,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
(3)善于经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理
(4)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烘托气氛,表示感情
(5)语言浅近自然,凝练生动。

音韵缠绵连环。

14、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唐朝国力强大,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经济繁荣,增强了人们的民
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思想文化方面对内对外都很开放。

(3)统治阶级上层重视并提倡文学艺术
(4)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宫廷贵族与世族的权利集中的局面。

(5)唐代正处于中国古典艺术的成熟期。

15、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初唐时,诗坛上正是“上官体”风行一时之际。

诗歌创作几乎无法摆脱奇梁绮丽之风的影响。

陈子昂不满这种状况。

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艳文风旗帜。

振臂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以与齐梁诗歌“采丽竞繁,兴雅都绝”的风气相抗衡,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而且在自己的诗歌创造创作中身体力行。

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更为关阔的社会生活,树立了质朴刚健的诗风,将诗歌创作引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16、中唐诗歌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中唐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背景与盛唐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盛唐那种积极浪漫主义精神锐减了,代之以对社会现实的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

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力倡以反映民间疾苦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以浅险平易的语言和乐府精神为其艺术追求,代表了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总体方向。

同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则经过个人遭遇的悲苦来反映现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诡,于险怪中见苦涩I。

中唐浪漫主义诗歌则以李贺为代表,其诗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另外,刘禹锡诗风的雄奇精醇,柳宗元诗风的俊深邃,都使这一时期的诗坛丰富多彩。

17、晚唐诗歌有哪些特点?
晚唐诗歌出现了衰弱之势,不但没有“盛唐之音”那种博大深厚的气象,甚
至连中唐时期那种执着的追求以及诗坛呈现的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也不复存在。

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等诗人,继承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写出了一些关心民生的作品。

但在艺术上缺乏独创性,成就不高。

这一时期影响比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与杜牧。

此二家生当末世,有忧患意识,深感盛世不再,生不逢时,作品中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意绪与悲凉情调,便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沐之感。

虽在艺术上各有追求,但过于凄凉。

这一时期诗人的特点是:对个人生活的关注超过了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故表现为爱情主题、抒发主观意绪的作品多,且在艺术上表现为唯美主义倾向。

李商隐的诗还有过于晦涩之弊。

18、唐传奇较六朝志怪小说有哪些发展?在小说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
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相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唐传奇是作家有意识进行的小说创作。

2.六朝志怪小说所记神鬼怪异之事,离现实生活很远,唐传奇的内容则扩
展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唐传奇具有完备的文体形式。

散韵结合,篇末有论赞褒贬,便是所谓体
现作家的史才、诗才、议论之才:而六朝志怪只是粗陈梗概,往往只是
谈片式的。

总之,唐传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文学性大大增强。

正如鲁迅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曲,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19、简诉苏轼词作的意义。

苏词突破了“词为艳料”以及“诗庄词媚”的樊篱,主张“以诗为词”,认为词与诗都能够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将词从“花间”、“樽前”的“剪红刻绿”、中解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