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大班)24次课

1.10以内数的认识、

2.10以内数的组成、

3.比较10以内的大小

4.按规律填数字

5.复习

6.考试

7.认识图形

8.图形代数

9.分类

10.数轴的认识

11.复习

12.期中考试

1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1简单认识掌握10以内的数。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以内个数的实际意义。

3练习按物计数,按范例画圆,按数画圆。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同时教师在白板写上10以内的数字让幼儿认读。

1、幼儿一起数。

2、请个别幼儿数。

二、观察桃子图(教师出示教具)

1、教师提问:“盘子里装着什么?数一数有几盘?每盘有几个?(要求幼儿自己独立数)。

2、让幼儿读一读果盘下面这一排数字:

每个数字各表示哪盘桃子的数量,找出来给他们画上连接线。

3、抽幼儿上前重新排列盘子的位置,和下面一排数字相对应。

三、数一数:画上与图中数目同样多的圆。

1、教师示范一图:在白板上画上五支铅笔(让幼儿准确的说出数量词),同时画上相同数量的个圆圈。

2、让幼儿依次说出剩下各图的数量:

4个卷笔机,

5只铅笔盒,

3 本书。

3、让幼儿独立为物体画上相应的圆圈。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看图片写出相应的数字

二、数一数并画○

三、连一连

★★★★★

★★★★★

四、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六、数一数,在○里涂色

○○○○○○○○○○

○○○○○○○○○○

○○○○○○○○○○

○○○○○○○○○○

姓名: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习目标:1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理解10以内个数的实际意义。

2理解数的分于合,动手将10做分合练习。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从10倒数到1。同时教师在白板画上10个苹果让幼儿认读。

1、幼儿一起数。

二、观察苹果(教师出示教具)

1、教师提问:“白板上画了10个苹果,现在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动脑经思考有几种分法?(先思考)。

2、10的分成有那些数字

在白板上写上1~9的数字找到那些可以组成10的变成好朋友

3、做游戏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编号,让他们寻找自己的找朋友

三、做一做认识人开号。

1、教师示范一图:10可以分成9和1

2、让幼儿依次说出剩下的分成:

8和2

7和3

6和4

5和5

4、让幼儿独立为能够变成10的数字连线。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数的分解

8

4()

6

2()

4

3()

7

4()

6

3()

5

3()

7

2()

9

5()

10

6()

7

3()

9

5()

6

4()

8

3()

10

3()

4

2()

10

5()

7

4()

10

8()

9

4()

8

5()

6

5()

10

7()

9

8()

9

6()

7

2()

4

3()

5

4()

8

2()

9

2()

10

9()

8 5

( ) 9 4 ( ) 7 5 ( ) 10 2 ( ) 9 3 ( ) 9

6 ( ) 5

2 ( ) 10

1 ( ) 8

4 ( ) 6

3 ( )

二、请把能够组成10的数字连起来

4 8 3

5 1

7 9 2 6 5

三、把这些卡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0 □6 □3 □7 □4 □10 □5 □9 □8 □2 □1

姓名: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比较10以内的大小

教学习目标:1、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感受物体的个数有多有少。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3、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

小于号和等号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复习。

复习从1数到10 。在背出10的组成部分

二、观察苹果(教师出示教具)

黑板画出两组苹果分别是4个苹果和5和苹果

然后提出问题:那边的苹果多?

引入:那边谁多谁比较大

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9 ○ 8 6○10 3○3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一、看图写数。

( ) ( ) ( ) ( )

( ) ( ) ( ) ( )

三、画一画,看数接着画。 (3分)

三、填空。

1.6前面一个的数是( ),6后面一个数是( )。

2.比3大比8小的数有( )。

3.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7后面连续三个数是( )、( )、( )。

5.(3分)

(1)一共有( )把

(2)从左数,涂色的是第( )把;从右数,涂色的是第( )

把。

(3)把右边4把圈起来。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在○里填上“>”或“<”

10

○ 8

0 ○ 10 9 ○ 5 4

○ 7 5 ○ 10

2 ○ 1 6 ○ 10

8 ○ 9

四、比一比,填一填,画一画。

1.

1 5 8 7 3 9 10 6 4

2 大于5的数 小于5的数

2. ☆☆☆☆☆☆☆☆☆☆ ○○○○○○○

☆一共有( )个, ○一共有( )个。

☆比○ , ○比☆ 。 3.画△,比☆少4个。

☆ ☆ ☆ ☆ ☆ ☆ ☆ ☆ ☆

4.画□,比☆多6个。

☆ ☆ ☆

5.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

( ) ( ) (2)3离10远,还是7离10远?

( ) ( )

(3)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8和9,还是8和10呢?

( ) ( )

五、试试看。 (8分)

1.按顺序填数。

—○—○—○4— —○—○7—○—

1 4 8

—○5—○—○——○—○3—○—2.按顺序连一连,看看像什么?

六、请写出数的分与合

8 9 10

姓名: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按规律填数字

教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2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

4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并能按规律填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开始部分:

一、静定音乐,让幼儿安静入座。

二、检查上课所需的教具作好上课的准备。

基本部分:

1 .按要求数数.

(1) 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二十.

(2) 两个两个地数,从二数到二十.

(3) 五个五个地数,从五数到五十.

(4) 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2 .在横线上填数.

(1)3 连续加 3 ,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2)6 连续加 6 ,每次加得的和写在横线上.

(3)36 连续减 4 ,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 二 ) 学习新课

1 .谈话.

师:今天动物园里召开运动会,有7 ( 此时学生十分兴奋,都想参与猜号码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

2 1 .

(1) 出示: 1 4 7 10 13 □□

师:像这样几个数按次序排列起来的,称它为数列.

请学生跟读“数列”.

(2)

师:从整体看,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师:每相邻两个数是怎样变化的?(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前面的数加上3

师: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几?

生: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师:刚才我们从整体和相邻的两数变化看,发现了这个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这个数列的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3 ( 边说边白板表示)

师:先听老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哪位同学能学老师说一遍.( ) (3) 填数.

师:谁知道迟到的两只小兔子的号码是多少呢?

生:( ) 是 16 , 19 .

(4) 尝试练习

找规律填数:

a 3 7 11 15 19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

□里填( ) .

b . 15 12 9 □□

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 .

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 ) .

□里填( ) , ( ) .

结束部分:

一、教师向家长展示整节的内中讲述重点。

二、教师布置回家作业。

三、发奖花

回家作业

找规律填数(一)(1)2、3、4、5、6、()

(2)3、6、9、12、()

(3)19、17、15、13、()

(4)1、3、2、6、3、9、()、()

(5)12、5、13、5、14、5、()、()

(6)1、4、7、10、13、()

(7)10、1、9、2、8、3、7、4、()、()(8)5、10、15、20、()

(9)2、6、10、14、18、()

(10)5、50、6、51、7、52、8、53、()、()(11)5、8、11、14、17、()

(12)2、3、5、8、13、()

(13)4、8、12、16、()

(14)1、6、2、7、3、8、4、9、()、()(15)1、2、3、5、8、13、()

(16)3、4、7、11、18、()

(17)20、3、19、6、18、9、17、12、()、()(18)*1、2、4、7、11、16、()

二、数一数,在横线上画出相应的“○”

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了?

你这一小组有几个同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喜欢上的课有几节?

拓展题(接着画,再画6个)

△●△●●△●●●

○○○□□□□

三、口算

11-5= 14-6= 13-6= 12-3= 12-7=

14-5= 12-6= 11-4= 11-3= 15-7=

12-5= 16-9= 12-8= 15-7= 7+6=

3+9= 4+9= 12-4= 15-6= 16-8=

姓名: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复习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1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1、 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 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 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 友。 ( )+( )-( )=( ) 5、 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 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 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 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1、4、3、6、5、( )、( ) 1、 2、4、8、( )、( ) 8 、 □ □ ()个 □ □ 正方形 □ □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 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 13秒,小林用了 12秒,小红用了 11秒。那 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2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1、 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 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 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 )、60、( )、50、( )、( )、( )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 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 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 )个长方形

综合实践活动实习教案——创新思维训练

科技活动一创新思维训练(活动课) 一、教学背景: 教材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实习教材——科技活动篇》贵州省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背景:小学五年级(城市学生) 学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 2.同伙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并把扩散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 (2)、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使学生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将扩散性思维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1、创新思维的训练2、将创新思维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四、教学用具: 1.火柴或牙签、硬币(10枚)、硬纸片、剪刀、直尺、胶泥、纸和笔 2.准备图片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引入。出题:“1+2+3+4+5+……+99+100=?” 故事讲述,高新的计算技巧。突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创造性思维等一些概念的引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创造性思维和扩散思维 2.创造性思维和集中思维 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扩散——集中——在扩散——在集中”螺旋上升(三)学生趣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四)总结,新课伏笔

【广州市】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一)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 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二)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 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先标出图

二年级上册数学思维教案

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二年级上册) 本册教学内容 1.测量计算 (2) 2.少走弯路 (4) 3.找规律 (7) 4.巧算连加、连减 (10) 5.巧算加减混合 (13) 6.巧算加减应用 (16) 7.有趣的角 (19) 8.摆摆、移移、变变 (21)

9.切西瓜 (23) 10.一笔画问题 (26) 11.巧算乘加乘减 (29) 12.巧安排 (32) 13.巧解倍数应用题 (35) 14.图解和倍、差倍应用题 (38) 1. 测量计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能用不同的直尺、卷尺(尤其是有残缺的尺)等以厘米、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进而培养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过程: 1.在生活中经常用赤字来测量,巧用直尺、卷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 ⑴一般测量方法:“0”刻度线对着所量物体的一端,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是在什么刻度上,它的长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⑵残缺尺量方法:最后的刻度数减去“0”刻度线那端的刻度数就等于实际长度。 2. 例1.小明与小青拿了一个开头断了一截的卷尺量一根木材的长度,木材的一端在2米的刻度上,另一端在6米80厘米的刻度上,这根木材长多少? 解:6米80厘米-2米= 4米80厘米

答:这根木材长4米80厘米。 3. 思考:如何计算有关接头的问题? 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常常把两条绳子,两根铁条连(焊)接为一条,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接头问题。 算法:⑴ 把“两端”接头的长度都减去; ⑵ 只减去“一端”接头的长度。 4. 例2.把两根长都是45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如图)都用 去5厘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厘米? 解:45 + 45 - 5 = 85(厘米) 答:焊接后铁条长85厘米。 5. 例3.把三个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如图),拉紧后长是多少? 解:12+12+12-1-1 = 34(厘米) 答:拉紧后长是32厘米。 三、拓展练习: 1.填空题: ① 3米 + 2厘米 =( )米( )厘米 3米 - 2厘米 =( )米( )厘米 ② 用卷尺量一根钢管的长度,钢管的一端在1米刻度上,另一端在10米 的刻度上,这根钢管长是( )米。 2.解答题: ① 把长都是85厘米的两条布线接为一条,每条的接头都用去5厘米,连接后布线长多少厘米? ② 有两根铁条,一根长3米50厘米,另一根为2米40厘米,焊为一根, 焊接部分长20厘米,焊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 3.探究题:

一年级逻辑思维练习题

一年级逻辑思维练习题 1. 用1,2,3,4,5,6 六个数字完成下面的算式: ( )+ ( )= ( )+ ( )= ( )+ ( ) 2. 计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3. 用3、0、8 这三个数可以组成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4.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本笔记本,如果只卖1支钢笔,还剩6元钱。请问1本笔记本多少钱? 答:1本笔记本元钱。 5.2个苹果之间有2个梨,5个苹果之间有个梨。 6. 篮子里有10个红萝卜,小灰兔吃了其中的一半少两个,小白兔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 7找规律填空: 8. 3只猫同时吃3只老鼠用7分钟,6只猫同时吃6只老鼠用 分钟。 9. 美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喜羊羊要去灰太狼家救美羊羊。喜羊羊从羊村出发,走了5米突然想到自己没有带村长给的隐性药水,又返回羊村去取,然后再去救美羊羊。从羊村道灰太狼家一共20米的路,那喜羊羊要把美羊羊成功带回羊村,一共要走多少米的路?

10. 有2盒糖果,第一盒里有20颗糖果,从第二盒里拿出8颗放到第 一盒里,两个盒子里面一样多,请问第二盒里面原来有多少糖果?11. 找规律填数字: 20, 1,19,3, 18, 5,(),() 12. 一本书的页码从1到9,也就是这本书一共有9页。灰太狼在把 这本书每一页的页码累加起来时,有一个页码被错误的多加了一次。 结果,得到的和是50。这个被多加了一次的页码是()。 13. 兔宝宝很聪明,答对了邮票商人的问题。商人奖励了他一张邮票。这张邮票图案如下, 图中共有()个3角形。 14. 1只猫=( )只鸭子 15 数一数,一共有()个长方形。 16 接着画: 17 弟弟今年8岁,哥哥今年15岁,7年后,哥哥比弟弟大()岁。 18 小林参加比赛,她和其他选手握了7次手,参加比赛的一共有()个人。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39602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与方法 英文名称: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Method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0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创新思维与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自主创新,思维带路,方法先行。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授创新方法,重点讲述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通过探索创新思维过程,揭示创新思维本质,对国内外已有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方法的训练性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选择、策划、创意、设计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创新的理论、规律、途径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以学生创新能力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思维、方法为基本模块构建本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通过对创新知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系统讲解与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突破思维障碍的方法,创造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做三体结合,使学生熟练常见的创新技法,激发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模块创新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基本内容 2.认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引入创造、创新的基本概念并进行讨论。详细介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学习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通过理论的梳 理,介绍国内外创新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创新的基本概念 2)创新方法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历史 3)因果法、资源法、思维定势法、理想化法等方法介绍 4)国内外创造理论、学科与教育的发展 2.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无 (三)思考与实践 通过第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了解创造、创新的基本定义、结构与特征;并了解在知识经济浪潮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兴起的原因;掌握与了解创造学发展的历程与主题理论框架,并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教育发展沿袭的阐述与对比,了解我国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差距。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 第二模块创新方法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创新实质、原理、原则 2)熟悉创新能力自我开发的环节和步骤 3)掌握创造型人才个人创造力的测评方法及工具,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引入创新的概念与内涵。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总结出创新的类型。介绍创新的原则、原理与过程。从创造型人才的支持系 统对创造型人才内涵提出解析,分析创造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四维度结构。 在对创造型人才与个人创造力内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创造型 人才个人创造力测评的四个测评工具。 创造环境、创造动机和创造教育是创造型人才思维潜能开发的基础条

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的题目

三年级数学思维拓展题 第一大部分:填空 1、根据下列数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 (1)17、2、14、2、11、2、()、()。 (2)54321 、 43215 、 32154 、 ( )、 15432 (3)1,3,7,15,( ),63, ( ) (4)1、4、9、16、()、() 2、△+○=9 △+△+○+○+○=25 △=()○=() 3、□+□+▲=16 □+▲+▲=14 □=()▲=() 4、在“A÷9=B……C”算式里,其中B、C都是一位数,那么A最大是()。 5、锯一小段木材用4分钟,如果把一根长木材锯成6小段,共用()分钟。 6、有一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5,这个数最大是()。 7、夏令营基地小买部规定:每三个空汽水瓶可一瓶汽水。李明如果买6瓶汽水,那么他最多可以让()位小伙伴喝到汽水。 8、三个人吃3个馒头,用3分钟才吃完;照这样计算,九个人吃9个馒,需要( )分钟才吃完。 9、环形跑道上正在进行跑步比赛。每位运动员前面有8个人在跑,每位运动员后面也有8个人在跑。跑道上一共有( )个运动员。 10、把15只鸡分别装进4个笼子里,要使每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装的最多的一个笼子最多装了()只鸡。

第二大部分:解决问题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50,甲数48,乙数与丙数相同,那么乙数是多少? 2、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 个,问一共有多少人? 3、甲乙二人买同一种杂志,甲买一本差2元 8角,乙买一本差2元6角,而他俩的钱合起来刚好买一本,那么这种杂志每本价钱是多少钱? 4、一次数学测试,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题的有30人,做对第二道题的有25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问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5、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一年级奥数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 一、计算题。 1.一个钟9点时敲了9下,用了8秒钟,那么他5点时敲了()下,用了()秒。 2.小朋友在公路的一边载了10棵梨树,老师让他们在每两棵梨树之间再载一棵苹果树,那么一共还能载()棵苹果树。 3.写出45到58中间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有:( ) 双数有:( ) 4.三个人吃3个馒头,用3分钟才吃完;照这样计算,九个人吃9个馒,需要()才吃完? 5.在10米长的一段马路的一侧种树,每隔1米种一棵,两头都种,共种11棵,如果把三块“爱护树木”的小牌任意挂在三棵树上,然后再把每两棵挂牌的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6、三点钟,挂钟打响三下,用了12秒。到六点钟时,挂钟打响六下, 要用几秒钟? 7.小老虎参加舞蹈表演,小狮子数了数,两只小老虎的左边有两只小老虎,两只小老虎的右边也有两只只小老虎,两只小老虎的中间还有两只小老虎,想想看,到底有几只小老虎? 8.一根绳子不折叠,要想剪成10段,需要剪多少次? 9.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10.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 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11.小明拍皮球,第一次拍35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7下,第二次拍多少下? 二、简答题。 ( 共1题) 1.小华买了一支铅笔、2块橡皮、2个练习本,付了1元钱,售货员

找给他5分钱。小华看了看1支铅笔的价钱是8分,就说:"叔叔,您把账算错啦。"想一想,小华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账算错了? 答案 一、 (1)5 4 (2)9棵 (3)单数:45、47、49、51、53、55、57 双数:46、48、50、52、54、56、58 (4)3 (5)8 (6)30 (7)4 (8)9 (9)60 (10)7680 (11)28

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docx

《大学生创新思维拓展系列活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207E 学分:2 总学时:34 课程类型:专业实践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课程性质] 《大学生创新思维拓展系列活动》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塑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在讨论中思考”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得到提高。同时以此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工作中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与社会实践技能。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七次传授式授课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应变思维等思维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大纲制定依据与教学总要求 [大纲制定依据] 在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初步的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培养目标、《晋中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专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要求而制定本大纲。 [教学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实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其创新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创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启迪,增强大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实践和探索,提高自身的学习和锻炼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 模块一逻辑思维训练 [要求] 了解什么是逻辑思维,掌握逻辑思维训练的要点,以及学会运用几种逻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内容] 1、什么是逻辑思维 2、逻辑思维训练要点 3、抽象和概括 4、逻辑推理法 5、归纳推理法 6、三段论法 7、两难问题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数图形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数图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决数线段的问题,掌握有序分类图形的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养成善于和同学合作,共同讨论和探索问题的习惯。 【重点】学会数线段的方法。 【难点】学会数线段的简捷方法。 【教学方法】 1、教法:师生互动,引导发现。 2、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1、附表(一)、直尺等 2、多媒体课件设计 【活动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大胆尝试 刚上课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附表(一),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教师不断巡视)两分钟后,教师指名两个学生说一说。紧接着师说:“你们两个同学谁填的对呢?我们现在不做肯定,等我们上完今天的新课你们就知道了到底谁填的对。”下面我们上新课,多媒体

幻灯片出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巧数线段》这节活动课,希望同学们能积极配合! 二、探究新知(谈话引入例题) 人们都说:“我们兰州好,兰州的建筑好,兰州的黄河大桥好,”那么,你们去过兰州吗?你们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幻灯片出示:(动动你的脑子,肯定有收获)一列火车从兰州到打柴沟的途中要停靠永登、天祝2个车站,按照两站间的地名不同设置票价,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1、大胆猜测。 2、说说想法。 3、可以画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标出4个点,数数共有几条线段? └──┴──┴──┘ A B C D 4、独立数,小组讨论交流。 5、成果汇报。(指名代表发言) (1)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 D三条,以B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 D两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一条,共有3+2+1=6(条)。 (2)AB、BC、CD都是只含有一段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基本线段,有3条;AC和B D是含有两段的线段,有两条;A D则是含有三小段的线段,只有一条,所以共有3+2+1=6(条)。 6、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优化组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第三单元年、月、日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应用题 第五单元平移和旋转 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七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应用题 第八单元认识千米 第九单元认识吨 第十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十一单元认识分数(一) 第十二单元认识分数(二) 第十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 第十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二) 第十五单元统计与平均数 第十六单元认识小数(一) 第十七单元认识小数(二) 第十八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要使□36÷4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36÷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2□8÷8的商是三十多,□里可能填()。 2、一个三位数除以7商是75,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 被除数是()。 3、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中间有0? 6)6□2 4、在□÷7=9……□中,被除数可能有几个?其中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5、 3 □ □)3 □□ □□ □□ □ 3 8 6、 7 □ 5)□□□ □ 5 □□ 4 5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应用题 8、养殖场有300只鸡,鸡的只数是兔的3倍,把兔放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里有多少只兔? 9、两个水桶共盛水60千克,如果第一桶水倒出4千克则两个桶中的水同样多,求第一桶里原来盛水多少千克? 10、小明与小华共有图书160本,已知小明图书的本数是小华的3倍,求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11、王庄有小麦、水稻田共180亩,小麦的亩数是水稻的2倍。王庄有小麦、水稻各多少亩? 1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240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13、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5岁,又知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爸爸与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第三单元年、月、日 14、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经过()。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1、小红有15本书,小东有7本书,小红给小东几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 2、一头猪换2只羊,一只羊换4只兔,2只羊换几只兔,1头猪换几只兔 3、3个小朋友下棋,每人都要与其他两人各下一盘,他们共要下几盘 4、林林前面有12人,后面有9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 5、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13人,这一行一共有几个人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二: 1、15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东的前面有9人,小东后面有几人 2、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面数他是第几个 3、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4、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5、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 苹果数相等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题三: 1、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 2、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 3、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题,大林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 4、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5、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的一些逻辑思维训练题,不知道各位小朋友做对了没有呢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事关以后的数学学习。各位家长不妨报名参加至慧学堂的Junior(7-9岁小学生)数学培训班,轻松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逻辑思维, 帮助学生步步领先,取得好的成绩。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哦。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上

第一讲和倍问题 (一)知识要点 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此类题我们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答。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找倍数关系,通过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在图上根据题意标出俩个数的倍数与俩个数的和。于是根据图产生这样的思路:相对小的数自己是自己的一倍,而相对大的数是相对小的数的几倍,当然俩个数相等时这个几就是1),那么就有大数和小数的和就是小数的几+1倍,又因为大数和小数的和已知,于是这个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的简单除法题。从而可以求出相对较小的也就是自己是自己一倍的数,我们简称为1倍数. (二)例题选讲 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精妙解答] 160÷(3+1)=40(本)-------作为一倍数的乙班的 40×3=120(本)----------根据题意关系求的甲班的 或者:160-40=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精彩思路] 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由题意知两辆车2时共行360千米,故1时共行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精妙解答] 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汇总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分类试题 一.看图数一数 1、根据数字接着继续画。 数字9 :△△△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4 :☆☆☆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8 :□□□□□_______________ 2. 根据以下图片写出数字 ()()()()3、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 7,+= 10,+= 9 =()=()=() 4、 1).已知:☆+☆+☆=6,△+△+△+△=20,则△-☆=( ) 2).已知:△+○=14,△-○=2 ,则△=( ) ○=( ) 3).已知:▲=●+●+●,▲+●=12,则●=(),▲=() 4).已知:△ + ○ = 5,○ + ☆ = 9,△ + ○ + ☆ = 13 △ =( ) ○= ( ) ☆=( ) 5). 已知如下图形,请确认括号中的数字是多少?

6)如下图,可以看出“?”处代表几? 7). 如下图,可以看出“?”外代表几? 8).根据下图填空。 5、四种球,谁重谁轻? >>>6、填空。 第一行有()把伞, 第二行有()把伞,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把, 从第二行移()把到第一行,两行的伞就同样多。 7.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17-△=13 17-□=12 ,比较大小:△○□ △-☆=10 □-☆=8 ,比较大小:△○□

二.数的排列以及找规律 1、下面各组数中,交换哪两个数字的位置,数的排列顺序就正确了?(1)1、 2、5、4、3 (2)29、28、27、25、26 (3)64、67、66、65、68 2. 根据以下数据和规律,在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数字 (1)2,4,6,(),10,12; (2)1,2,4,7,(),16,22,29; (3)1,2,3,5,(),(),21。 (4)1、2、4、5、7、8、10、()、() (5)2、3、5、8、13、() (6)15、10、13、10、11、10、()、()、7、10 (7)3、4、7、11、18、()、() (8)8、8、10、6、12、4、()、() 3. 找出规律,“?”处应填几? 4. 找出规律,空白处的数字处应填几? 5、根据规律填出○里的数字,试试看。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课程方案设计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紧紧围绕创业学院培养“多维度复合型应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在进行创业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思维素质,为今后创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力开发》就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课程的宗旨,通过介绍创新思维的技巧和方法,阐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并为学生构筑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力开发的平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线,学生在本课程中学习创新的基本方法,重点在于将其尝试应用于企业的运营中,从而令学生重视创新,激发其对创新的兴趣,助其积累创新的经验,提高创新的能力。 四、重、难点章节 (一)第三章商业模式创新 通过学习商业模式图,令学生了解并建立系统化的思考模式,掌握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二)第四章组织与制度创新 令学生了解企业业务的并购、剥离的原因和意义,思考自己商业计划书中的业务是否有在组织与制度方面创新的必要,并通过SWOT方法分析(不)必要的原因。 (三)第五章产品与技术创新 从商业模式图中的“价值主张”出发,训练学生运用SCAMPER创新技巧,养成有“方向”地进行创新思考的习惯。 (四)第六章市场与营销创新 训练学生在商业模式图的右半边——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方面,应用创新技巧。引导学生分析、思考SK-II如何创新地进行了市场营销,使自己跻身高端品牌,并通过模拟市场,让学生对自己商业计划中的产品进行班内/小范围推广营销。 五、课程内容学时分布

六、整体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前教学准备的要求 1、关注学生知识水平 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可通过查阅学生的班级平均成绩和班级及学生的社会活动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意识有初步的了解。 2、熟悉教材、教案 授课前充分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预先设定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和应具有的实践技能。 3、准备好充分的教具 本课程为实践课,上课前须准备好所需的各种物料。如PPT、视频、案例等。 (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最新二年级思维训练教案(校本)

目录1 2 第1讲第2讲第3讲第4讲第5讲第6讲第7讲第8讲第9讲第10讲第11讲第12讲第13讲第14讲第15讲第16讲 ……………………………………比比眼力……………………………………火眼金睛……………………………………规律填数……………………………………比比分分一……………………………………趣味数学一……………………………………间隔趣谈一……………………………………趣味数学二……………………………………比比分分二……………………………………移移变变……………………………………数字游戏……………………………………巧填竖式……………………………………余数妙用一……………………………………余数妙用二……………………………………简单推理一……………………………………简单推理二……………………………………年龄问题 ( 1 ) ( 5 ) ( 9 ) ( 12 ) ( 15 ) ( 18 ) ( 21 ) ( 25 ) ( 28 ) ( 31 ) ( 35 ) ( 38 ) ( 40 ) ( 44 ) ( 47 ) ( 50 ) 3

第1讲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比比眼力 思维碰碰碰 例1 小朋友,如果给你一组图形, 其中一个与其他图形的特征不 一样,你能很快辨认出来吗? 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与其他不同,你 1

2 我来想想噢。 图①、②、③、⑤是完全相同的两个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所以,这一组图形中,图( )与其他的不同。 35 36 37 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与其他不同,你能找出来吗? 38 39 2.找出与其他图形不同的那组图。 40 41 42 图④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半圆拼成一个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 2、4、8、( )、( ) 8、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 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班级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 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里填上“+”或“-”,使算式成立。 1=1 1=21 1=11 1=9 1=15 6、你能把0、1、2、3、7、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7、6()3()2()7() +5-7+57-48 ()3()48()2() ()8()8()8()() +1()-3()-8()-()7 7664926

【强烈推荐】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草地上,白兔和花兔共17只,白兔和黑兔共25只,黑兔和花兔共18只,三种兔子各多少只?(两种方法会其中一种即可) 白+黑+花(17+25+18)÷2=30(只) 黑:30-17=13(只) 花:30-25=5(只) 白:30-18=12(只)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65+60)×2=250(cm) 250+45×2=340(cm) 答:它的周长是340cm. 一、我会填。 1、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前面是(),右面是()。 2、我每天早上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小时。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一棵大树高6 () 4、 2平方米=()平方分米 4平方千米=()公顷 5、比较大小。 3.12厘米○3.13厘米 6. ▲=●+●+●,▲+●=40 则●=(),▲=() 二、我会判断。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小明说“我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5、3角是0.33元。() 三、我会选。 1、下午面对太阳,你的影子在()方。 ① 西 ② 南 ③ 东 ④ 北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①8 ②16 ③32 3、三(1)班有40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23名同学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的有()人。 ①8 ②15 ③17 4、下面的年份中, ()是闰年。 ①2007年 ②2000年 ③2009年 5、下午3时4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 ①3:40 ②14:40 ③15:40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20÷9= 900÷9= 320÷8= 40×11= 50×20=

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一)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 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二)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会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

小学数学三年级思维训练

桃园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竞赛试卷 2015.12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1.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种不同的拼法,周长最大是(),最小是()。 ÷ 4中,要使商的中间有 0里可以填()。 3.800克比()千克少200克,()克比5千克多1千克。 4.要使×4里最小填(),最大填()。 5.从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最多能剪下()个这样的正方形,剩下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6.8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4元,这些矿泉水一共可以卖()元。

7.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58×()< 4000 1000 > 8×() 8. 有一根铁丝,围成了8个边长为25厘米的正方形后还剩200厘米,这根铁丝原来一共长()米。 9. 在一个圆形花坛的四周每隔2米栽一棵芍药花,共栽了20棵芍药花,两棵芍药花之间栽一棵月季花,一共栽了()棵月季花。 10.3件上衣和3条裤子一共420元,买一套衣服要()元。 11.62÷6商的个位是(),800÷7商的末尾有()个0,502÷5商的末尾有()个0。 12. 小明做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6看成了8,把十位上的3看成了5,结果得800,这道加法实际应得()。 13. 老师布置会场,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挂了42个气球,红气球挂了()个。 14. 请你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两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9×5+2=47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把60支铅笔分成几堆,下面哪种分法得到的堆数最少。() A.每3支一堆 B.每4支一堆 C.每6支一堆 2.360÷3÷3的结果与下面哪道算式的得数相同。() A.360 ÷ 6 B. 360 ÷ 9 C. 360 ÷ 4 3. 某超市一天卖出的花菜500千克,卖出的土豆是花菜的4倍。卖出的花菜比土豆少()千克。 A.125 B. 1500 C. 375 4. 下面()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完整一年级小学生逻辑思维100题

1.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

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