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形双向搅拌桩试桩归纳
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试桩准备工作 (2)1、试桩地点 (2)2、试桩地点地质情况 (2)3、试桩材料 (3)三、施工准备 (3)1 、场地平整 (3)2、机械组装与调试 (4)3 、水泥进场保存 (4)4、测量放样 (4)四、施工工艺方法 (4)1 、水泥浆制备 (4)2、钻机就位 (5)3、喷浆钻进 (5)4、喷浆搅拌提升 (5)5、复搅、复喷 (5)6、移位 (5)7、施工参数 (5)五、质量控制方法及手段 (7)六、成桩检测 (7)七、试桩结果总结 (9)1 、试桩确定的水泥用量 (9)2、试桩确定的工艺及施工参数 (9)、编制依据1、《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相关规:(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程》(JTG F10-2006 )(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程》(JTJ/T 019-98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JGJ 076-95)(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JGJ462005)3、《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5、省有关地方政策、法规。
6、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二、试桩准备工作1、试桩地点施工围在K89+567-K89+591 ,水泥搅拌桩直径0.5m ,桩间距1.3m, 正方形布置。
2、试桩地点地质情况(1)耕植土,棕黄色,可塑,主要以粘粒为主,层厚0.7m 。
(2)淤泥质土,深黄色,软塑,层厚0.8m 左右。
(3)粉质粘土,灰,青灰色,湿,软塑,层厚2.1m 。
(4)砂质粘性土,棕黄,青灰色,可塑,层厚3.4m 左右。
(5)砂质性粘土,棕黄色,硬塑,层厚5.3m3、试桩材料1 )、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 、地表水。
3) 、施工用电:自发电。
4、试桩施工布置根据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水灰比0.45-0.5,每米水泥用量》50kg 试桩水泥掺量采用 51kg/m,55kg/m,60kg/m,65kg/m,70kg/m,75kg/m,试桩共布设18根,每种用量三根。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1、施工准备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开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场地平整,满足施工需要。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样确定桩位。
(2)根据试桩结果,确定钻进及提升速度、工作压力、最佳灰浆稠度等技术参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措施。
1.2 工艺性试桩为严格控制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更为科学地指导施工,在正式开工前,必须进行试桩,其目的:(1)确定水泥浆液比重和输浆量,选择合适的输浆泵;(2)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难易程度,确定钻头进入土层的电流变化;(3)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水灰比和配合比是否符合;(4)合理选择喷浆口的位置及大小;(5)掌握搅拌机提升、下沉、复搅的速度,确定水泥浆到达喷浆口的时间等参数;(6)验证成桩的均匀度及桩径大小。
2、施工工艺根据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试桩结果,本项目钉形水泥土双向深层搅拌桩下部采用二搅一喷施工工艺、上部扩大头部分采用四搅三喷工艺。
参数选择设计要求水灰比0.45-0.55,我部选择水灰比0.5进行试桩,水泥掺量20%,土体天然密度1.554×10kg/m每米双向搅拌桩土体用量为:G0=ρV=1.554×π×0.35×1000=598.05kg;每米双向搅拌桩水泥用量为:Gg= G0×20%=598.05×20%=119.61kg;每米双向搅拌桩水用量为:Gw= Gg×0.5=119.61×0.5=59.81kg;2.1 工艺流程(1)双向深层搅拌桩机就位:放线、定位,安装打桩机,并移至指定桩位对中;(2)扩大头部位切土下沉:开启搅拌机,并使叶片伸展至上部扩大头设计直径,双向深层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启动水泥灰浆泵向软土层喷水泥浆液,搅拌设备的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内外钻杆同时双向切割搅拌土体,直到上部扩大头设计深度(上部一搅一喷);(3)搅拌桩下部缩径切土下沉: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使叶片收缩到桩体下部设计直径,搅拌设备的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和切割搅拌土体,达到设计规定的深度,并在桩底处持续喷射浆液搅拌不少于10秒(下部一搅一喷);(4)双向深层搅拌桩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设备,使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下部两搅);(5)扩径部位提升搅拌:改变钻杆的旋转方向,使搅拌机叶片伸展至上部扩大头直径,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面(上部两搅两喷);(6)上部扩大头再次下沉搅拌: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设计深度(上部三搅三喷);(7)上部提升再次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搅拌机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面(或桩顶以上50cm),完成搅拌作业(上部四搅三喷);(8)桩顶处理:桩顶人工修整,完成、移机。
钉型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钉型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心情随着这温暖的阳光明媚起来。
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梳理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准备写下这篇“钉型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我们得了解这个项目。
这是一项关于钉型水泥搅拌桩的试桩工程,目的是为了验证该桩型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我们要确保这批试桩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二、试桩方案设计1.试桩类型及规格钉型水泥搅拌桩,桩径500mm,桩长15m,桩身强度大于15MPa。
这种桩型具有较高的承载力,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
2.试桩布置本项目共需布置10根试桩,分为两组,每组5根。
每组试桩中,第一根为静载试验桩,用于检测桩的承载力;其余4根为动力触探试验桩,用于检测桩身质量。
3.试桩施工工艺(1)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桩径、桩长和桩身强度。
(2)桩身施工: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桩身施工,确保桩身搅拌均匀、密实。
(3)桩顶处理:桩顶露出地面0.5m,并进行桩顶加固处理。
(1)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桩的承载力。
(2)动力触探试验:采用动力触探仪进行试验,检测桩身质量。
(3)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三、试桩施工及检测流程1.施工前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了解试桩工程的技术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1)桩基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确保桩径、桩长和桩身强度。
(2)桩身施工: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桩身施工,确保桩身搅拌均匀、密实。
(3)桩顶处理:桩顶露出地面0.5m,并进行桩顶加固处理。
3.检测过程(1)静载试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桩的承载力。
(2)动力触探试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桩身质量。
(3)桩身完整性检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低应变法检测,评估桩身完整性。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是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开发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410065862,200410065861)。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市政工程,其科学性、先进性和经济性已在工程中得到证明。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过程中,由动力系统分别带动安装在同心钻杆上的内、外两组搅拌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通过搅拌叶片的伸缩使桩身上部截面扩大而形成的类似钉子形状的水泥土搅拌桩。
H图一、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构造图复合地基指部分土体被增强或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及其周围土体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
水泥土由水泥浆液和地基土充分搅拌后,经水化和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增强体。
双向搅拌工艺采用同心双轴钻杆,在内钻杆上设置正向旋转叶片并设置喷浆口,在外钻杆上安装反向旋转叶片,通过外杆上叶片反向旋转过程中的压浆作用和正反向旋转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的作用,阻断水泥浆上冒途径,把水泥浆控制在两组叶片之间,保证水泥浆在桩体中均匀分布和搅拌均匀,确保成桩质量的施工方法。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型号、规格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设备主要有a底盘、b支架、c箱体、d 同心双轴钻杆、e自动伸缩钻头等组成,见图2。
c立面图剖面图图二、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设备图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设规格应,一般情况下,当水泥土搅拌桩的桩体强度大于1.5MPa时,应选用强度等级在42.5以上的水泥;桩体强度小于1.5MPa时,选用强度等级32.5以上水泥;当需要水泥土搅拌桩桩体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时,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波特兰水泥。
2、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通过试验确定选用的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外加剂种类主要有木质素磺酸钙、石膏、三乙醇胺等。
3、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水泥土强度标准值,宜采用90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
施工准备1、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前应具备如下资料:1.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钉形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a f o r m o fm i x i n g a n e w p r o c e s s a n d n e w s t uc r t u r e o f p i l e s b a s e d o n t h e c on v e n t i o n a l c e me n t s o i l . A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wr i t —
的直 径 ,而 检 查 频 率 为 1 ‰ ,且 不 少 于 3根 。最 后 是钉 形与双向搅拌桩成形 2 8 天后 就要进行标准 的 贯入 试验与取芯 ,以进行室 内无侧 限抗压强度的系 统试 验。而系统专业仪器 的检测标 准为钻孔直径应
5 . 布 桩 形 式
e r ’ s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 t h e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s u p e r s —
长。
浆液不得离析或停滞时间过长 , 超过2 h 应停止使用 。 在此提到的时间 以内, 复 打重叠 长度必须大于1 . 0 m 。 五 、 质量检验
1 视的工序及质量 的控制 方法 做 了一一的阐述 ,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 【 关键 词】 钉形 双 向 水泥土搅拌桩 质量
■ 何红 兵 ■ H e Ho n g b i n g
【 摘 要】钉形与双 向水泥土搅拌桩是在常规水泥土搅拌桩
基础 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兴工艺与新结构 的一种形 式。本 文根据笔者在钉形水泥土双 向搅拌桩在工程施工 与监 理中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及应用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及应用摘要:首先分析了常规水泥土搅拌桩产生桩身质量问题的原因,然后介绍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机械、成桩原理及施工工艺,给出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并探讨了该技术的优点、存在问题,同时对其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软基处理Abstract: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onventional water soil mixing pile produce pile quality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nail form water soil two-way mixing pile construction machines, the principle of pil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ives the nail form water soil two-way mixing piles in highway of soft ground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Discuss the technology advantag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o carry out its promotion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 nail form water soil two-way mixing pil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inspection,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1 概述由于水泥搅拌桩可以明显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小软弱地基的沉降量,以及缩短工期、工效高、无污染和成本低等优点,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软弱地基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施工工法(2)

软弱地基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施工工法软弱地基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软弱地基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软弱地基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工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是以水泥浆为胶凝材料,通过旋转搅拌钻杆、注浆钻杆和钉桩桨叶的作用,对软弱地层进行加固。
2. 该工法采用双向施工,即由上到下与由下到上一次性实现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期。
3.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土方运输和处置问题,减小了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好,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抗剪切性和变形能力。
三、适应范围软弱地基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加固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软弱地基的承载力、抗剪切性和变形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地方。
2. 对地基加固要求较高且施工期限紧迫的项目。
3. 河道、桥梁、道路等需要加固地基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旋转搅拌钻杆与注浆钻杆的配合作用,将软弱地层与水泥浆彻底混合,并通过钉桩桨叶的搅拌作用,形成钉形状的搅拌桩体。
这种搅拌桩体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剪切性,有效减少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紧密,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加固的效果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1. 基坑准备:清除基坑内的杂物和水,确保基坑干燥清洁。
2.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桩位,通过旋转搅拌钻杆和注浆钻杆的配合作用,钻孔、搅拌,同时注入水泥浆。
3. 结构设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临时结构,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桩顶处理:在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桩顶进行修整和处理,以确保连接梁和基础的质量。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引言水泥搅拌桩是道路、桥梁和工程建筑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认搅拌桩工艺的可行性及其优化方案,通常会进行工艺性试桩。
本文就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试验过程1. 试验位置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实际工程环境,选取了试验场地的一个特定位置进行试验。
该位置地质条件比较典型,是一片相对软弱的黏土层。
这种地质条件较为常见,因此试验结果具有普适性。
2. 试验参数及步骤试验参数如下:•桩径:0.8m•桩高:8m•搅拌深度:15m•搅拌直径:2m•每个试验点施工时间:2小时试验步骤如下:1.按照先前确定的搅拌方案进行施工,直至达到所设定的搅拌深度。
2.将固化的搅拌桩进行取样,进行实验室试验,例如强度试验、密度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3.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出各桩的技术参数,并对比分析,确定优化方案。
4.根据优化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水泥搅拌桩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试验结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以下结果:•水泥搅拌桩施工施工效率高;•搅拌桩质量与工艺优化方案密切相关;•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搅拌桩施工后,对周边地基产生的影响较小;•试验经验表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的关键;三、结论综上所述,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木质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其施工效率快、工艺优化灵活、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等优点,使其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够为搅拌桩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站前工程LYZQ-Ⅱ标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验总结编制:复核:批准:XX铁路项目经理部2014年3月3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地质资料 (1)三、工艺试验目的 (2)四、人员及机械设备组织 (3)1、主要管理人员及组织机构框图 (3)2、工班人员组织情况 (3)3、机械设备组织情况 (3)五、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原理及施工工艺流程 (5)1、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原理 (5)2、施工工艺流程 (4)3、施工顺序 (10)六、工艺试验技术参数 (7)1、室内配合比选定 (7)2、试桩技术参数记录 (8)七、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 (8)1、质量控制措施 (8)2、质量验收标准 (10)八、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施工注意事项 (10)九、试桩质量检测 (10)1、取芯检测 (10)1、荷载试验 (12)十、工艺试验评价及总结 (12)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验总结一、工程概况新建XX工程全长33.47Km,我分部负责施工XXXWD1K8+610-XWDK33+ 470.58,管区段路基全长11.659km,均属于软土路基,设计主要采取钉形双向水泥粉喷桩的方式进行处理。
本段路基钉形双向水泥粉喷桩设计按正三角型布置,间距1.5或1.6m,桩长15~21m,上部扩大头直径0.90m,长4.0m,下部直径0.50 m。
XX年1月23~25日,我部在XWDK29+580~+600段路基右侧坡脚外按照工艺试验方案在监理、设计单位相关人员的见证下,完成12根钉形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桩。
本次工艺试验根据室内选定三个配比,根据工艺试验相关规定,每种配比试桩4根,共计12根,工艺试验桩长为19 m,桩间距为1.5m ,正三角形布置。
图1: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验布桩图XWDK29+580徐圩方向徐新路15-1#15-2#15-3#15-4#18-1#18-2#18-3#18-4#20-1#20-2#20-3#20-4#二、地质资料1、本段线路地质情况如下:⑴、(1)-2人工填筑粉质粘土(Q4all ):层厚1.3~4.4m,杂色。
⑵、(3)-4-1淤泥(Q4mll ):层厚12.4~16.5m,深灰色,流塑,Ⅱ级普通土σ0=40kPa,(Ⅱ)。
⑶、(5)-3-1粉土(Q3al+pl2):层厚2.2~4.1m,褐黄色,饱和,密实,Ⅱ级普通土σ0=140kPa 。
⑷、(5)-2-1粉质粘土(Q3al-pll ):层厚2.5~4.6m,褐黄色,硬塑,Ⅱ级普通土σ0=150kPa。
⑸、(5)-1-1黏土(Q3al-pll):层厚11.5m,灰褐色,软塑,Ⅱ级普通土σ0=130kPa。
⑹、(5)-2-2粉质粘土(Q3al-pll):层厚4.8m,褐灰色,硬塑,Ⅱ级普通土σ0=160kPa。
⑺、(5)-10-1细砂(Q3al+pl4):层厚4.3m,灰褐色,饱和,密实,I级松土σ0=200kPa。
2、试桩选取有代表性的横断面XWDK29+580被加固区域地层从上往下分布如下:⑴、(1)-2人工填筑粉质粘土厚度2.0m ;⑵、(3)-4-1淤泥厚度13.9m;⑶、(5)-3-1粉土厚度1.4m;⑷、(5)-2-1粉质粘土厚度1.7m;三、工艺试验目的为了更科学的指导施工,获取最适合场地地质条件的施工参数,严格控制钉型双向搅拌粉喷桩的施工质量,优化工程施工工艺,总结出确信可靠的方案,在全线推广应用。
在施工前,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工艺性试验,主要确定以下性能:1、掌握满足设计单桩粉喷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杆钻进和提升速度、喷粉压力、进入持力层电流大小等。
2、掌握钻进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钻头形式、电机功率等。
3、确定水泥最佳用量,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是否便于施工,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等。
4、验证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顺序。
四、人员及机械设备组织1、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验试桩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及组织机构框图如下:2、粉喷桩工艺试验工班人员组织情况如下:3、粉喷桩工艺试验机械设备组织情况如下:五、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原理及施工工艺流程1、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原理改装普通粉喷桩机传动系统,增加圆形内钻杆和内钻杆驱动电机;内钻杆底部装一层平刀片,方形外钻杆改一层螺旋刀片为两层平刀片;刀片水平方向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夹角的度数根据土层破碎情况现场试验确定。
施工中利用高压风将水泥粉送入地下,通过桩机内外钻杆的叶片旋转、切削作用,强制搅拌、破碎充分混合水泥粉和原位地基土,使两者之间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短期内使原来的软土地基变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桩,其与桩间原位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双向搅拌粉喷桩是指在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过程中,由动力系统带动分别安装在内、外嵌套同心钻杆上的两组搅拌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而形成的水泥土搅拌桩。
钉形双向搅拌粉喷桩是指在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力传递规律和土拱效应的基础上,改装固定平刀头为可自动伸缩的平刀头。
通过平刀头的自动伸缩使桩身上部截面扩大而形成的类似钉子形状的水泥土搅拌桩。
2、施工工艺流程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流程图3、施工顺序:c d e fd e f g ha、桩基就位:钉形双向搅拌机桩机定位,移动到指定桩位并对中;b、喷粉下沉:启动双向搅拌桩施工机械,调整搅拌叶片完全展开至扩大头直径(0.9m),机械沿导向架向下触土,下面一组叶轮旋转强制切土,同时启动自动记录仪,空压机送气,开始钻进。
通过固连在叶片上的喷嘴向土体中高压喷水泥粉,促使固化材料就地黏附在旋转产生空隙的土中旋转到半周,上面一组叶轮旋转搅拌,把土与粉搅拌混合一起,保证搅拌均匀。
这样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桩机持续下沉完成扩大头端的“搅、喷、拌”过程,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b步骤)。
送灰时,压力保持在0.5~0.7Mpa。
c、施工下部柱体:在扩大头底部位置处,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通过反向旋转外钻杆,调整搅拌机叶轮工作半径,搅拌叶片调整为桩下部直径(0.5m),搅拌桩机沿导向架再次向下触土,叶轮被带动反向旋转强制切土,调整喷粉速度和喷粉量,向土体中旋喷水泥粉。
下面叶轮旋转切土并喷粉,上面叶轮旋转搅拌保证喷粉均匀,搅拌桩机持续下沉至根部桩底设计标高,完成根部桩的“搅、喷、拌”过程。
送灰时,压力保持在0.5~0.7Mpa。
d、提升搅拌:关闭送粉装置,准备桩机提升,搅拌叶片保持下部桩成桩时的旋转方向,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下部的外钻杆叶片位于扩大头端标高以下0.5m左右处,开启送粉闸,固连在叶片上的喷嘴向该处土体中复喷水泥粉,逐步提升至扩大头端,保证应力集中作用下变截面薄弱环节的安全。
在钻杆提升过程中,应送气,压力保持在0.2~0.3Mpa。
主要目的是防止喷灰口堵塞。
e、伸展叶片:保持送粉闸开启状态,改变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外钻杆搅拌叶片打开到扩大头端桩体直径,喷嘴复喷水泥粉,搅拌桩机提升,两组叶片同时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
f、下沉复搅:钻杆上钻头沿导向架向下切土,保持叶片展开大桩直径状态钻头上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f步骤),完成“复搅”过程。
g、提升复搅:保持旋转方向,钻头上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在大桩桩底面处提升搅拌桩机的导向架,再次提升“复搅”,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完成单桩施工(g、h步骤)。
h、步骤八:关闭搅拌机械移位至下一桩位。
当内钻杆钻头提离原地面10cm后,先将外钻杆停止转动,然后将内钻杆停止转动。
六、工艺试验技术参数1、室内配比选定我部已于2013年12月25日委托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室内配比试验,按照设计要求范围确定三个配比参数,分别是15%、18%、20%,每个配合比水泥掺量如下表所示:2、试桩技术参数记录根据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工艺试验,现场试桩的各项技术参数记录如下表所示:试桩技术参数记录表七、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1、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质量控制措施⑴、粉喷桩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验工艺试验,以掌握对该场地的成桩工艺及各项技术参数,在确认原定施工工艺和水泥配合比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工艺试验完毕,否则应将再试,直至达到要求。
成桩工艺试验应达到下列要求:A、成桩工艺试验桩数量12根(设计要求不少于3根)满足要求。
B、满足设计要求的掺灰量和工艺要求的各项参数。
C、采用2喷4次搅拌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搅拌的均匀程度。
D、掌握各种土质条件下:钻进下沉、钻杆提升的速度及困难程度情况,以确保合适的技术措施。
⑵、控制。
成桩七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和搅拌均匀程度,并可检验桩身直径,作好记录,检查频率为1‰。
同时可采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根据轻便触探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
成桩28天后在监理工程师指定桩体的不同部位(桩头、桩身及桩底)钻孔取芯,为保证试块的尺寸,钻孔直径不小于108mm,检验桩数应随机抽取2‰,且不少于3根,对于扩大头部分宜在小直径桩外取芯,通过芯样对桩长、扩大头长度、强度、均匀性等综合评价。
其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5MPa。
取芯应有良好设备和技术,保证芯样完整性和原状强度,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时,可视取样对桩芯的损坏程度将上述设计指标乘以0.7~0.9的折减系数。
其他质量检测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a、桩径不小于设计值,采用钢尺量测,检查频率≥2%。
b、桩长不小于设计值或电流、钻进速度控制值,采用钻芯取样结合施工记录检查,检查频率100%。
c、扩大头高度不小于设计值,采用钻芯取样结合施工记录检查,检查频率0.5%。
d、水泥掺入量不小于设计值,采用施工记录检查,检查频率100%。
e、粉喷量控制,每台机器应配置电子计量仪,确保准确控制计量。
f、水泥质量须符合国家标准,采用送检方式,每2000m3检测一次。
g、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
桩位定位平面偏差<50mm。
h、为保证桩体的垂直度,应将钻机平面调平以使钻杆导向对地面保持垂直。
使其垂直度偏差<1%,钻头直径磨损量小于1cm。
2、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质量验收标准钉型双向搅拌水泥粉喷桩质量验收标准八、钉型双向搅拌钉型粉喷桩施工注意事项1、在尚未喷粉的情况下进行钻进作业,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粉量及空气压力,确保成桩质量。
要保证喷粉的均匀性,关键是掌握好钻头的提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