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原因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原因、意义、依据类

原因、意义、依据类

原因、意义、依据类主观题答题方法总结原因类:【题型特点】在原因(理由)型主观题中,原因(理由)一般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在试题中往往直接表现为“为什么”,也可以表现为“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必要性”、“理由”、“这样做的依据”等。

【解题技巧】解答原因(理由)型主观题有以下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适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

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远及近,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2008宁夏卷38)(16分)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7分)○1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生物原因分析题答题模板

生物原因分析题答题模板

生物原因分析题答题模板此类问题的答题依据是逻辑推理的“三段论”,“三段论”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是演绎推理的第一个逻辑体系,是由三个命题组成的逻辑推理形式,这三个命题被称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例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则小鼠的细胞代谢会增强。

上述的三个命题中,“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是大前提,“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是小前提,“小鼠的细胞代谢会增强”是结论。

在生物学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大前提一般是生物学概念、原理或规律,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结论是基于大前提到小前提所推导的推论。

根据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在考试试题中,分别可以对结论、小前提、大前提进行考查。

如果考查结论,则题目一般会省略大前提的内容,并以“科学判断”的形式呈现,如:小鼠注射了甲状腺激素,则小鼠的细胞代谢会________在此类型的考查中,作为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大前提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必备知识,通常是会省略的。

如果考查小前提,则题目一般以判断题目所需的条件形式呈现,如:对小鼠注射某物质后,其细胞代谢增强,其可能的注射物质是________如果考查大前提,则题目就会以“原因解释”的形式呈现,如:小鼠注射了甲状腺激素,则小鼠的细胞代谢增强,原因是________对于此类问题,需要考生理解其逻辑推理过程,掌握相应的作答模式。

根据逻辑推理的三段论,从论述的完整性上来说,此类问题的作答需要囊括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方面。

在原因解释类问题的答案中,大前提一般是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如:给小鼠注射胰岛素,其血糖浓度下降,原因是________。

该问题的答案为“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但若从三段论的逻辑推理角度来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也可以解释该原因。

这样就会使考生纠结哪一种答案才较为恰当。

一般来说,依据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作答是较为稳妥的,对于上述问题,“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便是稳妥的答案,当此问题的分值较小,作答空格较短时,“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此答案也可能是满分的。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长句作答类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长句作答类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长句作答类高考中生物强调能力立意。

全国卷尤其注重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长句表达表面上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其实质是对思维推理的逻辑性、科学性及全面性的考查。

长句表达是考生的弱项,往往失分严重。

长句作答类试题可以分为原因类试题和依据类试题,原因类试题从题干事实出发,利用科学思维进行合理推断,依据类试题先作判断,再给出判断依据、理由。

【题型1】原因分析类【典例分析1】(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

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

为探究TMEM175蛋白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

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

TMEM175蛋白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为4.6.据图2分析,TMEM175蛋白变异将影响溶酶体的功能,原因是。

(5)综上推测,TMEM175蛋白变异是引起α-Synuclein蛋白聚积致病的原因,理由是。

【答案】(4) 磷脂双分子层主动运输TMEM175蛋白结构变化使其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氢离子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溶酶体的消化功能,(5)TMEM175蛋白结构的改变导致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即使得溶酶体中的氢离子无法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导致溶酶体中的pH下降,影响了溶酶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中α-Synuclein 蛋白无法被分解,进而聚积致病。

【详解】(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

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维持其中pH的相对稳定,TMEM175蛋白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为4.6,图中显示,,TMEM175蛋白结构改变将不能把溶酶体中多余的氢离子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使溶酶体中的pH下降,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溶酶体作为消化车间的功能。

高三生物考试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高三生物考试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

高三生物考试题目分析及答题技巧高三生物考试的题目就像一位复杂而深奥的智者,它考察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对生物学概念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

因此,准备这类考试时,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面对生物考试题目时,我们需要学会对题目进行精准的分析。

生物考试中的题目通常会涵盖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

每个题目背后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和考察目标。

细致的题目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出题目的核心要求,从而针对性地准备和答题。

对于选择题,我们可以采取排除法和关键词分析法。

首先,排除法可以帮助我们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从而缩小选择范围。

其次,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能够更好地理解题意,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在解答填空题时,要注意每个空格的填充不仅要正确,还要符合逻辑。

我们应当深入理解相关概念,确保每个填空的内容与题目要求高度匹配。

同时,掌握一定的公式和定理,并在平时复习中加以练习,可以大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结构化的回答是关键。

首先,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的核心内容,其次,再进行详细的解释或例证。

简答题的答案要尽量包括定义、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论述题则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围绕题目提出全面的观点,并用相关的知识和实例来支持这些观点。

实验题部分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类题目中,我们不仅要准确描述实验步骤,还要清楚地说明实验目的、现象及结论。

掌握常见实验的操作步骤,并理解实验原理,是答好实验题的基础。

综合应用题则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面对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模拟练习是提升考试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我们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掌握答题的时间管理技巧,并找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改进。

模拟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考试经验,还能提高我们在真实考试中的应变能力。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汇总

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汇总高考生物科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科目,涉及到了生物的各个方面知识,而且题型也相对较多。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下面将对高考生物题型解题技巧进行汇总。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解题技巧如下:1. 分析题干关键词:仔细阅读题干,分析出题的关键词汇,如“主要原因是”、“最可能是”的词语,从而明确问题的要求。

2. 排除干扰项: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干扰项会涉及到生物知识的其他方面,对于干扰项出现的选项,需要仔细分析其与问题要求的关联性,一般都可以排除。

3. 关联上下文:有些选择题需要通过阅读上下文进行推理,关联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一些涉及概念定义和实验现象解释的题目,需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背景材料,了解相关情况。

二、判断题解题技巧判断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解题技巧如下:1.理解题干:仔细阅读题干,分析所给陈述的真实性与否。

通常来说,判断题的题干陈述比较简单明了,如“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等。

2.查找关键信息:针对判断题的题干,找出其中涉及到的关键词汇和核心概念,通过对比自己掌握的知识,判断是否与题干陈述相符。

3.排除干扰项:判断题的干扰项通常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在涉及到具体数字和概念解释的题目中,需要仔细对比干扰项,找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选项。

三、应用题解题技巧高考生物试卷中也常常出现应用题,这类题目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题技巧如下:1.理解题意:应用题通常给出一个生物学实际问题,需要将所学知识理解并运用到解答中。

因此,需要仔细读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思路。

2.分析核心信息:应用题中常常会给出大量的背景材料,需要从中筛选出跟问题相关的核心信息,排除非关键信息。

3.组织合理结构:应用题的解答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和结构进行,需要将所给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和步骤。

高三生物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三生物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三生物答题技巧和方法
高三生物答题技巧和方法如下:
1、充分理解题目:在答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如果不理解,可以多读几遍,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

2、精读题干: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关键词,例如“解释”、“说明”、“比较”、“分析”等,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

3、分析题目:在理解题目后,要分析题目,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于复杂的题目,可以先画图或列出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更好地理清思路。

4、注意答题顺序:在答题时,要注意答题顺序。

可以先做自己擅长的题目,再做难度适中的题目,最后再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样可以提高答题效率,避免时间不够而丢分。

5、用图解释:在解答问题时,可以用图表、草图等形式来解释,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6、确认答案:在答题结束后,一定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答案正确无误。

可以再次阅读题目,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提高应试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

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这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基础。

巧用答题模板回答原因类综合题

巧用答题模板回答原因类综合题
践 证 明 效果 很 好 。
【 关键 词】答题模板
原因
综合题
每年 的高考结束后 , 多数学生感觉 自己精心 钻研学 习到的知识没 能完 江 荆 江 段 ) , 容易泛滥。 全转化 为高考分数 。一个重要 的原 因是 没有完全理解 试题的设 问要求 , 答
9 . 内流 河 下 游 径 流 最 减 小 的 原 因 : 沿途生产生活 用水量大 ; 下 渗严重 ;
1 6 . 水资源短缺的原 因: 降水 少 ( 气候 干旱或气候 异常 ) ; 无河 流流经 ,
蒸发旺盛 ; 下渗严重 ( 干旱 区、 石灰岩地 区) , 地 表 水 不 夜长短 的季 节变化 越大 , 气温 的年较 差越大 , 低 纬相反 ) : 海 陆位 置 ; 海拔高 区外 流 入 的径 流 少 ;
工矿交通建设等原 因引起植被破坏。 生桉 的原 因( 2 0 1 3年课标全国卷 Ⅱ) 。常见的原 因类综合题及 其应 该回答 当、
的 内容 如 下 :
1 3 . 土地盐碱化的原因 : 地势低平 , 地 下水水位高 ; 蒸 发旺盛 ; 不 合理灌
1 . 影 响气温 高低 的原 因: 纬度位 置 , 海陆位 置 , 地形 { 海拔 高度 、 阴 阳 溉 导 致 地 下 水 水 位 上 涨 。 坡) , 洋流 、 天气状况 ( 影响短时 间内的气温高低 ) 、 人类活动等。
侵蚀强 ; 不合理开发破坏植被等。 1 2 . 土地荒漠化 ( 多沙尘天气 ) 的原 因: 气候 干旱 , 植被 稀疏 ; 地 表 覆 盖
原 因” 等 。如 简 述 该 国气 候 特 征 , 并 分 析 该 国淡 水 资 源 严 重 不 足 的 主 要 原 着 深 厚 而 疏 松 的沙 质 沉 积 物 ; 大 风 日数 多 且 集 中 ; 冬春季节土壤缺 水 , 容 易 因( 2 0 1 1年 全 国 卷 ) ; 就 降 水 条 件 简 述 我 国 西 南 地 区 不 适 宜 大 面 积 种 植 速 起沙 ( 多沙尘天气的原因 ) ; 过度樵 采、 过度 农垦、 过度放 牧、 水资源 利用不

高考生物试题中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生物试题中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策略

第37卷第3期2021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7No.32021文件编号:1003一7586(2021)03-0051-03高考生物试题中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策略王有为黎伟莉(贵州遵义市第一中学贵州遵义563000)摘要高考命题中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常见考查方式之一是原因类主观题。

统计和分析2018—2020年全国卷生物试题中的原因类主观题,发现在每套试卷中原因类主观题均占主观题小题总数的20%以上,其常见类型主要有两类:①解释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②没有对应的外界条件,直接解释某一生理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题策略以及在课本知识应用、含量或速率变化、对比分析、信息获取等情境下的应用。

关键词高考生物题原因类主观题解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2020年高考生物命题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注重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在考查内容上聚焦学科关键能力,引导中学生物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通过对比2018—2020年理综全国卷生物试题,发现生物学试题的试题风格和难度相对稳定,注重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呈现往往以丰富的信息作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助力增长知识见识。

高考命题中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常见的考查方式之一是原因类主观题,主要通过特定的情境呈现出生物学现象,要求学生分析试题后作出合理解释,其设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合理的解释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其机理是_______”等。

这些题目的设置旨在立足生物学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必备知识,同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性。

原因类主观题题目的分值大、难度高,在回答时要注意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规范作答,相关参考答案都是由长句子组成,对于学生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应在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基础上,对原因类试题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学生在此类试题解答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题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类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原因类试题的答题技巧近几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的命题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填空式作答改为问答式作答,增加了很多原因类试题,其设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合理的解释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其机理是______”等。

这些试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019年、2018年、2017年和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中原因类试题的数量分别为4道、5道、7道和4道,这些试题分值大(2~6分)、难度高,相关参考答案都是由几个长句子组成,是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

1. 原因类试题的类型原因类试题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解释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该类试题一般已知某一特定外界条件的改变,然后要求考生回答某一生理过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最后要求考生回答该生理过程发生改变的原因。

例如,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29题第(2)问: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类是没有对应的外界条件,要求考生直接解释某一生理现象出现的原因。

例如,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0题第(1)问: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类试题比较简单,考生只需要用教材中的相关叙述回答即可。

第一类原因类试题所占比重更大,分值也更大,难度也更高,考生往往不知道如何组织文字,很难把要点答全,也会因为答案不准确、不规范而失分。

下面分别分析此类试题的答题模板和不同情境下的具体答题策略。

2. 解释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逻辑关系一一原因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

在解释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原因)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条件是什么,在该条件下指向结果是什么,相关的逻辑推理关系和过程是什么等。

其答题模板可归纳整理为“因为……导致……,于是……,所以……”其中“因为……”照抄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所以……”照抄题干中的结果,“导致……,于是……”是用教材知识回答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

该答题模板的优点是能够使答案既准确又规范,难点是要运用教材知识把已知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层一层地分析清楚。

根据上述答题模板,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29题第(2)问可以回答为:因为干旱处理导致气孔开度减小,于是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所以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

又如,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1题第(1)问可以回答为:因为注射垂体提取液导致抗利尿激素增加,于是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所以尿量减少。

当然,不能机械地照搬这一答题模板,而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试题情境适当修改,使语句通顺,既简洁又规范。

例如,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0题第(2)问可以回答为:因为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从图中可知光照强度减弱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比乙大,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甲。

3. 不同情境的答题策略下面结合经典的高考试题来强化上述答题模板的灵活运用,并且给岀不同试题情境下的具体答题策略。

3.1 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分析比例变化例1[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7(2)题]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数学角度岀发,比例变化的原因需要从分子和分母两方面去分析。

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下降的原因,部分考生只回答“不能降解X的细菌减少”,该答案有两个缺陷:一是没有回答不能降解X的细菌减少的原因是缺乏碳源不能增殖;二是没有回答能降解X的细菌能够增殖。

因为该比例由不能降解X的细菌的数量和能降解X的细菌的数量共同决定,所以两种细菌的数量变化都要回答。

运用上述答题模板可以回答为:因为缺乏碳源导致不能降解X的细菌不能增殖,而能降解X 的细菌能够增殖,所以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下降。

【答案】下降不能降解X的细菌因缺乏碳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X的细菌能够增殖3.2 从来源和去路两方面分析物质含量变化例2[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0(1)题]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

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重点是分析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O2,从来源即呼吸作用释放CO2和去路即光合作用吸收CO2两个方面分析CO2浓度降低的原因。

运用上述答题模板可以回答为:因为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导致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于是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所以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

【答案】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3.3 要从正面回答而不要从反面回答例3[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7(2)题]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 应选择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 + 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应该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不能从反面回答,如“培养基中应该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而应该从正面回答选择其他两组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因为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导致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所以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答案】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3.4 答清楚逻辑关系,知识点一层层地呈现例4[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0(2)题]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 ______。

【解析】该题首先需要从O2的来源和去路两方面分析照光培养导致密闭小室中O2增加,然后回答O2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

运用上述答题模板可以回答为:因为照光培养导致甲种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O2大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于是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个阶段,所以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

【答案】甲种植物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AD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3.5 既要解释前者又要解释后者例5[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8(3)题]目前在PCR反应中使用Taq酶而不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部分考生只回答了使用酶的原因“Tag酶热稳定性高”,而没有回答不使用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的原因“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

当解释“不是……而是……”“只能……而不能……”“用……而不用……”等原因时,既要解释前者又要解释后者。

【答案】Taq酶热稳定性高,而大肠杆菌 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3.6 运用“只有……才能……”的方式解释原因例6[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2(1)题]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根据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有眼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中有眼雌:有眼雄:无眼雌:无眼雄= 1:1:1:1,这对亲本可能为Aa×aa,X A X a×X a Y或X A X a×X a Y a,所以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位于X染色体上,则母本的无眼性状是显性性状。

但判断的依据学生很难组织文字,此时可以运用“只有……才能……”的方式来进行原因解释,即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中才能出现有眼雌:有眼雄无眼雌:无眼雄=1:1:1:1。

【答案】不能无眼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3. 7 不要答非所问,要回答题目要求回答的原因例7[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29(3)题]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很多考生只回答“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该答案有两个缺陷:一是没有点到2/n 即没有把2/n的原因解释清楚,二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只能解释含有的DNA所占比例为 2/n,而没有解释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回答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中。

【答案】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 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3.8 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说,解释问题例8[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2(2)题]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种基因型。

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基因型为Aa的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正常情况下应该有AA、Aa 和aa3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现在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说明AA致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