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说明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任务书一、实训意义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实训项目,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模块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工作过程及操作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编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PLC实训目的1、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工作过程及操作方法。
2、熟悉自动化生产线的编程。
3、掌握FX2N型PLC的通讯。
4、掌握PLC控制步进电机。
三、实训准备预习是实训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是保证实训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训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要求做到:1、实训前应复习有关课程的教材,熟悉有关理论知识。
2、认真阅读实训指导及有关实训设备介绍。
3、实训预习分组进行,每组4人,每人都要预习。
四、实训时间 1周五、实训地点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六、实训总结实训总结要求每人写一份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训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实训日期。
2、列出实训主要设备名称。
3、实训目的和主要内容。
(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气路图、I/O分配、梯形图)4、写出调试的全部程序5、总结实践技能方法。
6、分析实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7、必须手写七、实训内容及安排星期一实习动员,分组,讲实训安排及要求,熟悉实训设备,了解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完成对自动生产线的供料站、搬运站、加工站、装配站、装配搬运站、分拣站装置组成、工作原理、控制要求及结构功能的培训星期二气路图、气动符号、传感器、电路图、电工符号化整为零,主要完成各分站单站的机械、气动、电气等部件的拆卸与安装及软件编程等培训工作星期三组装气路、机械部分星期四设计加工站程序(PLC控制换刀步进电机)并验证设计加工站、装配站、装配搬运站联动程序(PLC通讯)星期五验证三站联动程序完成实训报告八、考核及评分标准考核占70%1.硬件安装20分(机械、气动、电气等部件的拆卸与安装;组装气路)2.程序设计及验证50分(加工站程序20分;三站联动程序30分)纪律及考勤10%平时成绩10%实习报告10%九、实训指导教师十、实训班级、人数、周次机电一体化教研室2016.6.15。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模板及范文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模板及范文一、实训目的。
这机电一体化实训啊,就是为了让咱把那些书本上干巴巴的知识给整活了。
就像把一堆零件拼成个能跑能跳的小机器人一样酷。
主要就是想让咱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构造、原理,学会咋操作那些设备,还有就是提高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以后要是真遇到个机器不听话的情况,咱就能像个超级英雄一样,三两下就把它搞定。
二、实训时间和地点。
[实训开始日期] [实训结束日期],在咱学校那超酷的机电实训中心。
一走进那个地方,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机械的魔法世界,到处都是奇奇怪怪的机器设备,每个都像是等待被唤醒的巨兽。
三、实训设备与工具。
那设备可老多了,就说那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台吧,上面各种线路、传感器、控制器啥的,看起来眼花缭乱的,就像电路板上的城市一样,每个小零件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
还有万用表、螺丝刀这些小工具,别看它们不起眼,那可都是咱的“魔法棒”,靠着它们就能把那些大设备摆弄明白。
四、实训内容与步骤。
(一)设备认知。
1. 第一天刚进去,老师就像个导游一样,带着我们逛这个机电“大观园”。
给我们介绍那些设备的名字、功能啥的。
我当时就感觉像是在认识一群来自外太空的新朋友,每个设备都有着独特的本领。
比如说那个传感器,就像是设备的小耳朵和小眼睛,能敏锐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
2. 然后我们就自己开始探索了,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把那些设备的样子、接口啥的都记在心里,就像记住自己好朋友的模样一样。
(二)简单电路连接。
1. 接下来就是实战啦。
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让我们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让一个小灯亮起来。
这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得先搞清楚电源、导线、开关和小灯之间的关系。
我就像个电工新手一样,小心翼翼地拿着导线,按照电路图一点一点地连接。
有时候接错了,小灯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怎么都不亮。
不过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听到旁边的小伙伴喊:“亮了,亮了!”那一刻,心里可美了。
2.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学会了用万用表来检测电路是否连通,就像给电路做个体检一样。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方向)专业(专科)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学生姓名:范澍萱学号:1461101451464指导老师:万宏强分校:莲湖分校时间:2016年5月20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表面粗糙度测量计实习一、任务目的与要求1.1目的1.1.1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组成,建立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概念1.1.2 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机械结构和传动原理1.1.3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接线1.1.4学习各单元之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调试1.1.5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2要求1.2.1 熟悉机械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1.2.2 绘制机械部分的工作原理图1.2.3 绘制所研究系统的图1.2.4了解各模块控制信号的类型1.2.5熟悉各模块所用传感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1.2.6正确分析传感器信号与其它传感器信号的传送过程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绪论1.1前言机械加工中,表面特征的研究是控制机械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内容,而表面粗糙度是表面特种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对零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凹凸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1.2题目背景和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它的大小对零件表面的摩擦磨损、疲劳强度、冲击强度、耐腐蚀性、接触刚度和抗震性、配合性质、测量精度和密封行等有很大的影响。
粗糙度测量有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大类方法。
触针式接触测量粗糙度参数的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该课题就是针对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测量系统进行改造。
1.3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情况表面粗糙度与零件表面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一、实训背景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次实习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实训目标1.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和调试。
3.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学习了传感器的原理和种类、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为之后的实训打下了基础。
2. 设备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学习了其操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不同传感器的使用方式以及其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连接。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逐步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和控制。
3. 系统调试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实践。
我们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参数,通过观察和测试,调整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模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技术操作能力,也加深了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
4. 故障分析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故障情况。
我们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排除。
这一部分实训对我们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团队合作机电一体化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的操作和调试。
我们在小组内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
这样的团队合作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机电方向)的必修实践课之一。
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时数和学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开设一学期。
根据该实训环节的特点,建议采取集中方式进行,各办学点根据自己的生源情况和设备情况,总实训周数为4周。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机电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以《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器控制》等课程为理论基础。
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为专业基础;并为《综合实训(机电)》的先行综合实践环节。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3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理解:对与本教学环节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达到理解程度。
运用:对本实训环节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掌握程度。
六、实训条件1、实训场地各办学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按照本实训的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培养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人才,我们学院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并在课程中加入了综合实训实习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我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中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实训背景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是我们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CAD绘图: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绘制,掌握了CAD绘图的基本技巧。
2. 电路设计与实验:在电路设计与实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电路的设计和实验操作。
3. 机械制造:通过机械制造课程,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了解了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技术。
4. PLC编程:在PLC编程课程中,我们学习了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指令,能够利用PLC实现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控制。
5.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在传感器与控制系统实验中,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常用的传感器类型,了解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三、实训成果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习中,我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实训,我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的技能,如CAD绘图、电路设计、机械加工等。
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如电路连接错误、零件加工精度不足等。
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与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训中,我们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工作。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协调各自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中的表面粗糙度测量计实。
实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组成和机械结构,研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接线,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要求学生熟悉机械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绘制工作原理图和系统图,了解各模块控制信号的类型,熟悉各模块所用传感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并能正确分析传感器信号与其它传感器信号的传送过程。
在实内容及过程中,文章首先介绍了表面特征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表面粗糙度作为表面特征之一的重要技术指标。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接着,文章介绍了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的摩擦磨损、疲劳强度、冲击强度、耐腐蚀性、接触刚度和抗震性、配合性质、测量精度和密封行等方面的影响。
粗糙度测量有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大类方法,触针式接触测量粗糙度参数的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因此,该课题就是针对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测量系统进行改造。
最后,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情况。
___ signal pass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___ contacts。
completing the switching een high and low levels。
Due to the elastic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contacts。
___ of a key switch。
as shown in the waveform diagram 3.2.The length of the jitter process is ___ of the key and is generally 10-20ms.___ that the CPU only confirms one keystroke n at a time。
the ___.1) ______.① Filtering debouncing circuit___ absorb interference pulses。
综合实训(机电)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加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我们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四周的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并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3. 学会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操作;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我们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硬件我们学习了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选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这些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3. 机电一体化系统软件我们学习了PLC编程、运动控制、通信协议等软件知识。
通过实际编程,我们掌握了PLC编程的基本技巧,并实现了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
4. 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我们以自动送料专车控制系统为例,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际应用。
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到调试运行,我们亲身体验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过程。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为实训奠定了基础;2. 实训中期,我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训任务;3. 实训后期,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并撰写了实训报告。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学会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2. 团队合作精神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实施细则
2014.01.08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科)(机电方向)的必修实践课之一。
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时数和学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开设一学期。
根据该实训环节的特点,建议采取集中方式进行,各办学点根据自己的生源情况和设备情况,总实训周数为4周。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机电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以《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器控制》等课程为理论基础。
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为专业基础;并为《综合实训(机电)》的先行综合实践环节。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3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理解:对与本教学环节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达到理解程度。
运用:对本实训环节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掌握程度。
六、实训条件
1、实训场地
各办学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按照本实训的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
2、实训设备
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繁多,相关的教学、实训设备各异。
本实训必须按照教学要求,以生产型、教学型的产品(实训平台)为实训设备。
七、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以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检测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实训。
可按项目化单元组织实训,具体实训项目的内容及基本要求见表1。
各教学点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两项以上(包括两项)的实训项目,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实训内容。
并以此为据,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
表1 主要实训项目及教学要求
八、地方电大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针对电大开放式教育的特点,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电大及各办学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地方电大应根据此实训大纲组织实施各办学点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环节。
2、各办学点应根据此教学要求,制定出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地方电大审核备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实训条件:实训场地,主要实训设备及台套数,师资配置等;
(2)实训内容:根据实训条件确定具体的实训模块、实训项目及具体的实训内容;
(3)具体实训安排及主要措施等。
3、各办学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单位,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地方电大要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4、凡可免修实践环节的学生,各办学点根据相应的免修条件进行初审,将学员名单及相关证书复印件上报地方电大。
免修部分实践环节的学生必须提交综合实训报告。
九、考核说明
1、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的考核包括实训表现、操作技能和实训报告3部分。
其中实训表现(出勤、安全文明操作等)占10%、操作技能占60%、实训报告成绩占30%。
2、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依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大纲和考核说明,由各地方电大自主命题,报中央电大备案。
3、学员在综合实训结束时,要撰写实训总结报告一份,采用电子文档打印稿,实训报告不少于3000字。
4、凡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取得与本实训项目相关的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者,可免修操作技能实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