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使至塞上》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使至塞上》附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6分,每小题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C【解析】颈联描写塞外奇特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雄壮之感。

1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B【解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对偶手法分析正确;但诗人写的不是实景,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振翮北飞的“归雁”、随风而去的飞蓬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不是实写大雁和蓬草。

20.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2分)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D【解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秦岭”和“蓝关”不是指的边塞,而是诗人被前往潮州途经的地方。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

古诗阅读(7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4分)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
2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
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2.D。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年间,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1、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

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点明出塞的季节是。

(2分)2、古诗中多用征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本诗中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

(2分)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试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

(4分)参考答案1、春天2、激情和抑郁3、这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相关试题】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字以内)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⑹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诗歌欣赏《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诗歌欣赏《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诗歌欣赏《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能潜移地影响人的气质、陶冶人的修养。

多做阅读
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

为您整理了中考诗歌欣赏,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中考诗歌欣赏《使至塞上》
写作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叛塔巴出来汉塞,归雁进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可逢祗骑著,都群牧在燕然。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
是:,。

(1分)
【答案】单车欲反问边,属国过居延。

10.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首尾故事情节,中间写景,融写景、故事情节、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就是颈联及,它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答案】b。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丽”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美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访一事。

【知识考点】边塞征战诗.【思路分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怪壮美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秀丽壮丽。

翻译: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知我都护已在燕然。

【解题过程】A.有误,首联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BCD.正确。

应选:A。

【总结归纳】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此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技能和体会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

鉴赏古诗词,一般从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说明等几方面鉴赏。

7.古诗文默写。

〔8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二章》〕〔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难过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四周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非常清亮的句子是:,。

【知识考点】名篇名句默写.【思路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篇一」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3分)答案:9、(2分。

语言生动形象给2分,只是陈述诗句内容得1分)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

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10、(3分。

修辞1分,赏析2分)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训练附答案「篇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4.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5.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为什么却以“蓬”、“雁”自比?(2分)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2分)7.“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8.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9.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联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分)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12.你能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13.这里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说说它的意境吗?14.《使至塞上》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娄底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5.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解析::这种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有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本题中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景物,通过“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16.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解析: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的题。

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语言,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篇二: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诗歌赏析及练习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使至塞上》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

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

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

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征蓬”喻诗人,是正比。

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

“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以事作结,顺其自然。

这首诗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工夫,它只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2021 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
参考答案:
2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分)
2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意思对即可,2分)
23.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题材特点。

(2分)
24.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2分)
参考答案:
23.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分)
24.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情感:兴奋欣喜,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言气势;
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两个字既写出自然之景,而且融入诗人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2分)(1).此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________,________。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王维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