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博物馆介绍

广东博物馆介绍
广东博物馆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建于1959年,是中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与展示单位之一。
广东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古代文化艺术品、历史文物、自然科学标本等,展览内容涵盖广东地区的历史、人文、文化等多个方面。
广东博物馆的馆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路,占地面积约为42,75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8,062平方米。
馆内共设有11个常设展厅和临时展厅,包括珠江文化展区、广州历史展区、岭南古代陶瓷展区、海上丝绸之路展区、非遗展区等。
这些展区通过文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广东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广东博物馆还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和保护团队,致力于对广东地区的历史遗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挖掘和保护工作。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教育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公众教育活动,吸引着大量的观众和学术界人士参与。
广东博物馆作为广东省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广东省的文化生活,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广东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
广东博物馆的介绍

广东博物馆的介绍
广东博物馆是广东省的一座重要文化场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
博物馆于1959年建成,是广东省内最早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广东博物馆以收藏、保护和展示广东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品为主要任务,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广东的历史文化。
广东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庄重大气,内部设施先进完备。
博物馆的展览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分为七个主题展厅,展示了广东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为著名的展览是广东历史文化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展板,生动地展示了广东自古以来的发展历程,让人们更加了解广东的历史。
广东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包括陶瓷、绘画、书法、雕塑、古代文物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广东的陶瓷艺术品,广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精美的瓷器作品,展示了广东陶瓷艺术的独特风采。
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示了广东地区的艺术成就。
除了展览和藏品,广东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博物馆还设有教育活动中心,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培训课程。
通过举办讲座、讲解和互动活动,博物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广东的历史和文化。
广东博物馆作为广东省内最早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扮
演着传承和弘扬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角色。
博物馆的建筑和藏品都体现了广东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广东博物馆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广东的文化生活,也为广东的文化交流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广东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展示和保护广东的历史文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优秀作文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优秀作文你要是想找个又能涨知识又特别好玩的地方,那广东省博物馆可真是个超棒的选择!那天我一到博物馆门口,就被它那大气又独特的建筑给吸引住了。
那外观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盒,里面似乎藏着无数的秘密,等着我去揭开呢。
走进博物馆,那感觉就像一下子掉进了历史和文化的大漩涡里。
我首先冲向了自然馆,一进去就看到了那些巨大的恐龙骨架。
哇塞,它们高高地立在那里,感觉像是随时都会复活过来,然后对着我大吼一声呢。
我仰着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想象着这些恐龙当年在地球上称霸的模样,那可真是威风凛凛啊。
旁边还有一些恐龙蛋化石,小小的蛋,却孕育过那么巨大的生命,大自然可真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
那些鸟儿的羽毛五彩斑斓的,就像它们刚刚从一个时尚的化妆舞会飞过来一样。
它们站在树枝上,眼睛亮晶晶的,要不是周围有玻璃罩着,我都差点以为它们会突然拍拍翅膀飞走了。
还有那些小松鼠,毛茸茸的尾巴卷起来,小爪子紧紧地抓着树干,那机灵的小模样真是太可爱了。
我当时就想,要是能把它们变成真的小动物,这博物馆可就热闹喽。
从自然馆出来,我又钻进了历史馆。
这里就像是一台时光穿梭机,带着我从古代一步步走到现代。
那些古老的陶器、瓷器可真是精美绝伦。
我看到一个青花瓷瓶,瓶身上的花纹细腻得就像姑娘绣花一样,每一笔都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耐心。
我就在想,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用他们粗糙的手创造出这么精致的宝贝的呢?说不定他们也有什么魔法吧。
还有那些古老的钱币,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从这些钱币上就能看出不同朝代的繁荣与衰落。
我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钱币,就像看到了历史的车轮在它们身上碾过的痕迹。
在民俗馆里,那可真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看到了一些传统的岭南民居模型,那小巧的房子,弯弯的屋檐,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老头戴着斗笠在晒太阳。
里面还有一些展示岭南传统服饰的地方,那些衣服上的刺绣和图案可真是讲究。
我都能想象到以前的岭南姑娘们穿着这些漂亮衣服走在大街小巷,肯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广东博物馆介绍

广东博物馆介绍广东博物馆是广东省的一座重要的博物馆,位于广州市中心的越秀山麓。
作为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它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藏品,是了解广东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广东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独特,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整座博物馆分为主馆和陈列馆,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主馆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外观雄伟大气。
陈列馆则以中式园林风格为主,庭院景观相当美丽。
整体建筑设计既展现了广东地域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化的风格。
广东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展示了广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陶瓷艺术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精美的陶瓷器物,包括唐代的三彩陶俑、宋代的青瓷、明代的景德镇瓷器等。
这些陶瓷器物不仅造型精美,而且烧制工艺高超,展示了广东在陶瓷艺术方面的独特魅力。
除了陶瓷艺术馆,广东博物馆还设有历史馆、文物馆、艺术馆等多个展览区域。
历史馆展示了广东地区的历史演变,从远古时期的文化遗址到现代的城市发展,展现了广东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文物馆则展示了广东地区的文物珍品,包括青铜器、玉器、书画等。
艺术馆则展示了广东地区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
这些展览区域的藏品丰富多样,让人们可以全面了解广东的历史和文化。
广东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活动,使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广东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展览和活动包括临时展览、学术讲座、文化讲座等,内容涉及广东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这些展览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广东博物馆的内容,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广东博物馆还注重教育功能,设有教育活动中心和多个教育教学区域。
这些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包括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公众教育等。
广东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使观众能够在参观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
总的来说,广东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不仅展示了广东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Guangdong Province museum)位于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215号的广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
广东省博物馆大院原是清代广东的贡院,占地面积4.3万m2,院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文台,并辖有广州鲁迅纪念馆。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备,馆址定在文明路6号(今215号)中山大学旧址(即旧贡院)。
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形的建筑物,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楼,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
南副楼于1959年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
主楼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拨款完成。
1959年10月1日,广东省博物馆及其管理的广州鲁迅纪念馆对外开放。
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牙雕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广东省博物馆决定在原址上建设新的陈列大楼。
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其中新建大楼12300平方米,陈列面积达6000平方米,为原楼1500多平方米的4倍。
几十年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了许多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大型展览,如《广东历史文物展览》、《广东出土文物展览》、《广东省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商承祚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览》、《刘少奇光辉业绩展览》等。
目前,馆内的基本陈列有:《广东历史大观》、《漆木精华——潮州木雕艺术展览》、《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珍稀动物展览》、《鲁迅生平与纪念》、《国民党“一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史料陈列》等。
这些根据广东历史文化特点和馆藏优势推出的展览,反映了岭南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此外,每年还不定期地推出一些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
从开馆到现在,累计举办陈列展览300多个,从1985年至2004年近二十年间,平均每年举办8-9个陈列展览。
广东十大著名博物馆介绍

广东十大著名博物馆介绍
1.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华西路,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也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馆。
该馆始建于1928年,新馆于1994年落成,新馆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
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广东美术馆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18号,是一座大型
现代化艺术博物馆。
该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由主展馆、藏品库和多功能厅三大部分组成。
该馆于1987年建成开放,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艺术专业博物馆。
广东省地质博物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国内唯一的集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
该馆设有“地球家园”、“矿物晶体”、“岩石世界”三个常设展厅和“广东省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专题展厅。
—— 1 —1 —。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一、引言在近期的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
这次的观展让我对广东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更深的了解。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对各个展览区的观感和感受。
二、展览区一、广东历史展示区广东历史展示区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广东自古以来的历史变迁。
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现代化的发展,每一个时代的重要事件和文化成果都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我对广东历史的了解有限,但通过这个展区,我真正意识到广东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展览区二、广东的自然景观广东作为一个滨海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个展区通过丰富多样的模型和样本,展示了广东的山川、河流、湖泊和海洋。
参观者可以通过仿真的方式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这让我对广东的自然美景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四、展览区三、广东的艺术与手工艺品广东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艺术和手工艺品闻名于世。
这个展区展示了广东独特的陶瓷、雕塑、丝织品等艺术品,让人们领略到了广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
我尤其对广东的陶瓷艺术深感兴趣,其中的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五、展览区四、广东的民间文化广东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如粤剧、潮剧、龙舟赛等。
这个展区生动地展示了广东民众生活中的各种抒发情感的方式和娱乐活动。
观看了这个展区后,我对广东的传统文化更加喜爱和敬佩。
六、总结与收获参观广东省博物馆的这次经历让我对广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广东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令人难以忘怀。
我相信这次参观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广东历史文化的兴趣,也期待广东省博物馆能够继续保护和展示广东的珍贵文化遗产。
附件:- 广东省博物馆观展照片(可选)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物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2年颁布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主要用于规范和保护我国珍贵文物的合法权益。
2:知识产权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用于保护创造性工作的知识产权,包括文物中蕴含的艺术、创新和专有权益。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一、引言广东省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机构之一,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庞大的博物馆,它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藏品,并通过精美陈列向公众传递知识与智慧。
二、建筑特色广东省博物馆以其独特而现代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我的注意。
整个建筑群由主楼和辅助设施组成,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光芒。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通道清晰明确,并配备了舒适便捷的电梯系统。
三、常设展厅1. 原始社会展区:这里生动再现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起源及演变过程。
2. 古代中国展区:该区域集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等杰出人士及相关事件。
3. 珠江流域民族考古专题陈列:详尽记录珠江流域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珠江三角洲城市展示:通过模型与图片,全面介绍了广东省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变迁。
四、临时特展广东省博物馆还定期推出精彩纷呈的临时特别展览。
这些主题多样而有趣,包括艺术品收藏家捐赠作品陈列、国外重要文物巡回等内容。
每次参观都能带给我新鲜感和惊喜。
五、教育项目1. 博物馆讲座系列: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学术演讲,并提供互动交流机会。
2. 少儿科普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开设寓教于乐的科普课程,激发他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3. 外来游客导览服务:为境外游客提供中英双语解说员服务,在向他们传递知识同时也增进跨文化交流。
六、本文档涉及附件:1)照片文件夹:“广东省博物馆建筑风貌”、“常设展厅部分展品照片”、“临时特展精彩图片集锦”2)教育项目手册:“博物馆讲座系列时间表及内容介绍”、“少儿科普课程安排与简介”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文化遗产保护:指对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文化财富进行合理有效地保存和传承。
2. 博物馆:是一种专门从事收藏、鉴赏和研究各类珍贵文物,并向公众提供相关知识服务的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馆藏“饕餮纹蟠螭纽铜”
• 饕餮纹蟠螭纽铜 西周。1974年出土。纹饰繁密、精细,制作工艺精湛,是广东出土青铜器中的 精品。
•
陈容《墨龙图轴》 南宋。陈容为福建长乐人,1235年(端平二年)进士,官国子监主簿,
善画墨龙。此图风格雄奇,笔法雄健,是传世珍品。 国宝级文物。
•
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元代。瓶底书釉下青花“又”字款。器形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人物纹
建筑结构: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采用巨型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在中部 沿边长67.5米的方形四周布置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剪力墙上端设置8榀跨度为 67.5米且两端各悬挑23米、高6.5米的大型空间钢桁架,沿悬臂桁架外端设4榀封 口桁架,再在封口桁架下伸边长6米的箱型钢吊杆,悬吊3~4层楼面体系。这种悬 吊结构体系,在国内尚属罕见,在境外也只有德国宝马汽车大厦、香港汇丰银行 等极少个案。
新广东省博物馆 (Guangdong Province museum)位于广州市东山 区文明路215号的广东省博物 馆成立于1959年,是一座省 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广 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 会实践基地。广东省博物馆 大院原是清代广东的贡院, 占地面积4.3万m2,院内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一大”旧址(含革 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 单位——红楼、中山大学天 文台,并辖有广州鲁迅纪念 馆。
博物馆建筑外墙材料采用拉丝和穿孔金属板材、与玻璃和饰面屏风相结合, 利用金属的黑灰色与内凹处的大红色形成对比,隐约显露中国特色。外墙 内凹和 外凸部分错落有致,结合照明,使象牙雕的镂空样式得到体现。结 构设计上,采用的钢桁架对挑悬挂结构这一种较为新颖的结构体系,为目 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挂式结构。
• 珍贵藏品 :
饰的玉壶春瓶非常稀有,本器堪称镇馆之宝。
•
广彩方罐双耳花插 清代。广彩瓷是将景德镇制的白瓷坯运至广州,施加彩绘,以供应外商,
是对外贸易的产物,为清代广东所特有。
•
千金猴王砚 清代。为清代广东制砚名家郭兰祥以著名的端溪老坑石精制而成,因砚面有名贵
石品鱼脑冻酷似猴王而得名。此砚石质优良、雕工精绝、流传有序,居广东三大著名端砚之首。本
四座文化设施并列于广州新城 市中轴线上,与中央林荫大道、滨 江绿化带共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 场,将构成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
设计特点
博物馆新馆的造型彷佛一件雕通的宝盒,这一设计意念源于广东传统的工 艺品—象牙球,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就像象牙球镂空的工艺,内部功能层层 相 扣,展厅、回廊、中庭与整体结构紧密结合,由内向外逐层展开,利用 虚实变换 的隔断吸引观众层层而进,功能流线自然而生,使形式和功能形 成统一的有机整 体。
筹建之初,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大楼设计原是“U” 形的建筑物,主楼向东,右为南副楼,左为北副 楼,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南副楼于1959年 上半年落成,楼高三层,面积3500平方米。主楼 和北副楼后因经济困难,没有拨款建设。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 求,广东省博物馆在原址上建设了新的陈列大楼。 1992年10月新陈列大楼落成,总建筑面积18700 ㎡,其中新建陈列大楼12300㎡,陈列面积达 6000㎡,为原楼1500㎡的4倍。
自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广东省博物馆通过 考古发掘、调拨、购买、接受捐赠等方式征集了大量珍贵文 物,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举办各种形式和题材 的陈列展览,努力向社会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藏品收藏保管与科技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教育推 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丰硕的成果,并于2008年 5月获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国外,后本馆专家在英国将其高价购回,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
鎏金腰带 南宋,著名沉船遗址“南海一号”第一批出水文物之一。长约1.7米左右,制作工艺
即为精良,是南宋时期外销精品,镇馆之宝。州窑即湘阴窑(湘阴窑历汉至明,在唐、五代时称岳州窑),唐
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把岳州窑青瓷排在第四位,可见岳州窑在唐代显赫
馆最老资格镇馆之宝
•
(从1959年国庆向公众开放,此砚即为镇馆之宝)
•
镂雕人物柱花卉纹十五层象牙球 清代。集圆雕、浮雕、剔地隐起、镂空通雕多种技法于一体,
工巧艺高,有“鬼工球”之称,是清代广东牙雕的代表性作品。[1]
•
景德镇官窑胭脂红釉罐 清代,胭脂红釉瓷器因为釉料的关系传世不多,而馆藏胭脂红釉罐乃是
国内馆藏胭脂红釉瓷器中最大的一件。堪称本馆的骄傲,镇馆之宝之一。
•
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 明代,张寿山乃明代德化窑雕塑名家,但是其传世作品极其稀少,
全球仅存8件,而该负书罗汉像是国内馆藏的仅有一件(国内两件,一件在本馆,一件在香港私人
收藏,其余皆流失国外)带有张寿山款的德化窑雕塑,国宝级文物。
•
广州港全景图 清末(约1845年)十三行常驻画师煜呱所创大型布本外销油画,此画曾经流失
的地位。
•
几十年前,这件文物曾经出现在广州市文物总店的拍卖会上,当时文物总店的专家无法准确鉴定,
认为是宋代窑口瓷器,省博物馆的老专家花了较少的钱将它收回省博物馆,后来北京的著名文物专家
耿宝昌来视察,一眼就看中这件器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他认为,这是全国省级博物馆现存最完整、
最大的岳州窑瓷器之一。镇馆之宝。
建筑风格: 标志以“植根于粤, 寓意于博,蕴形于馆,凝神于藏”
为设计原则(藏尾:“粤博馆 藏”),以汉字为设计依托。标志 隐含“广东”之字形、“博”之字 韵,点明广东博物馆的地域属性和 行业特点。融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大胆、现代、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并以归形于“藏”的点睛之笔,体 现粤博的职能属性和粤博人专精于 藏得精神气质,点出粤博标志及广 东省博物馆海纳百川、古今并包的 风格气度。
馆藏类别: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瓷之国度”的美称。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独具魅力。
广东省博物馆的陶瓷器收藏,经过四十余年的积累,不仅成为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主要项目之一,而且以其品种丰富、窑口较齐 全、精品较多而居于全国博物馆的前列。
在馆藏陶瓷器中,从新石器时代本地出土的陶器,到甘肃、青 海出土的彩陶;从青翠的原始青瓷到极具地方特色的汉代陶冥器; 从汉代、六朝的青瓷到隋唐的“南青北白”;从五代至宋、元的著 名窑口,到明清官窑、民窑多姿多彩的产品;还有独特的紫沙陶、 广东石湾陶、广州织金彩瓷等等。林林总总,令人目不暇接。这些 丰富的藏品,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当时的工艺、技术,也包括了 当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状况。 杂项类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中,木雕、家具、竹刻、牙角雕、漆器、织 绣等文物亦不乏精品,且多为广东本地所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