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集装箱常用技术规范-船用

合集下载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G1413《GB/T 1413-2008 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1835《GB/T 1835-2006 系列1集装箱角件》G1836《GB/T1836-1997 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1992《GB/T 1992-2006 集装箱术语》G2934《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3716《GB/T3716-2001 托盘术语》G4995《GB/T 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G4996《GB/T4996-1996 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G5338《GB/T5338-2002 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用集装箱》G7392《GB/T7392-1998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保温集装箱》G10454《GB/T10454-2000 集装袋》G11601《GB/T11601-2000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流要求》G11602《GB 11602-2007 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12418《GB/T12418-2001 钢制通用集装箱修理技术要求》G12419《GB/T 12419-2005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G15140《GB/T 15140-2008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G15419《GB/T 15419-2008 国际集装箱货运交接方式代码》G15846《GB/T 15846-2006 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16299《GB/T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6470《GB/T 16470-2008 托盘单元货载》G16561《GB/T16561-1996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G16563《GB/T16563-1996 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564《GB/T16564-1996 平台式、台架式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956《GB/T16956-1997 船用集装箱绑扎件》G17271《GB/T17271-1998 集装箱运输术语》G17272.1《GB/T17272.1-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箱位座标代码》G17272.2《GB/T17272.2-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电传数据代码》G17273《GB/T 17273-2006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一般通信代码》G17273.1《GB/T17273.1-1998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通信代码》G171274《GB/T17274-1998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382《GB/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G17423《GB/T17423-1998 系列1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的接口》G17448《GB/T17448-1998 集装袋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17769《GB/T17769-1999 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G17770《GB/T17770-1999 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894《GB/T17894-1999 集装箱自动识别》G18156《GB/T18156-2000 海上国际集装箱货物交付单证》G18227《GB/T18227-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228《GB/T18228-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网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354《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G18433《GB/T18433-2001 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G18768《GB/T18768-2002 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G18769《GB/T18769-2002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18832《GB/T18832-2002 箱式、立柱式托盘》G18982《GB/T18982-2003 集装箱用耐腐蚀钢板和钢带》G19211《GB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G19450《GB/T19450-2004 纸基平托盘》G19536《GB/T 19536-2015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G19920《GB/T 19920-2005 船用集装箱支撑件》G20077《GB/T 20077-2006 一次性托盘》G22430《GB/T 22430-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进/出门报告报文》G22431《GB/T 22431-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船舶离港报文》G22432《GB/T 22432-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挂靠信息报文》G22433《GB/T 22433-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堆存报告报文》G22434《GB/T 22434-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运输计划及实施信息报文》G23678《GB/T 23678-2009 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G23679《GB/T 23679-2009 集装箱机械箱封》G26933《GB/T 26933-2011 钢制通用集装箱封闭槽型顶板》G26934《GB/T 26934-2011 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G26935《GB/T 26935-2011 集装箱钢材表面处理和涂料施工规范》G26936《GB/T 26936-2011 集装箱自粘标贴》G26937《GB/T 26937-2011 统计集装箱量的换算单位》GJ3229《GJB 3229-1998 空投集装用具规范》GJ4361《GJB 4361-2002 军用集装箱类型、尺寸和额定质量》GJ4362《GJB 4362-2002 军用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J5688《GJB5688-2006 Z 军用集装箱运输技术规程》BB0020《BB/T0020-2001 组合型塑木平托盘》J3773《JB/T3773.1~3-1999 托盘搬运车》J4780《JB/T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J4781《JB/T 4781-2005 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含标准释义)》J4782《JB/T 4782-2007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J4783《JB/T 4783~4784-2007 低温液体汽车罐车、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J11270《JB/T 11270-2011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条件》JT397《JT 397-2007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门作业安全规程》JT466《JT/T 466-2001 集装箱船装/卸报告报文》JT623《JT/T 623-2005 集装箱吊具》JT672《JT/T 672-2006 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JT725《JT/T 725-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的装/卸报告报文》JT726《JT/T 726-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的舱单报文》JT727《JT/T 727-2008 集装箱吊具全回转装置》JT810《JT/T 810-2011 集装箱涂料》JT811《JT T 811-2011 集装箱密封胶》JTJ282《JTJ/T 282-2006 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G1413《GB/T 1413-2008 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1835《GB/T 1835-2006 系列1集装箱角件》G1836《GB/T1836-1997 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1992《GB/T 1992-2006 集装箱术语》G2934《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3716《GB/T3716-2001 托盘术语》G4995《GB/T 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G4996《GB/T4996-1996 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G5338《GB/T5338-2002 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用集装箱》G7392《GB/T7392-1998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保温集装箱》G10454《GB/T10454-2000 集装袋》G11601《GB/T11601-2000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流要求》G11602《GB 11602-2007 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12418《GB/T12418-2001 钢制通用集装箱修理技术要求》G12419《GB/T 12419-2005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G15140《GB/T 15140-2008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G15419《GB/T 15419-2008 国际集装箱货运交接方式代码》G15846《GB/T 15846-2006 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16299《GB/T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6470《GB/T 16470-2008 托盘单元货载》G16561《GB/T16561-1996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G16563《GB/T16563-1996 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564《GB/T16564-1996 平台式、台架式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956《GB/T16956-1997 船用集装箱绑扎件》G17271《GB/T17271-1998 集装箱运输术语》G17272.1《GB/T17272.1-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箱位座标代码》G17272.2《GB/T17272.2-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电传数据代码》G17273《GB/T 17273-2006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一般通信代码》G17273.1《GB/T17273.1-1998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通信代码》G171274《GB/T17274-1998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382《GB/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G17423《GB/T17423-1998 系列1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的接口》G17448《GB/T17448-1998 集装袋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17769《GB/T17769-1999 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G17770《GB/T17770-1999 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894《GB/T17894-1999 集装箱自动识别》G18156《GB/T18156-2000 海上国际集装箱货物交付单证》G18227《GB/T18227-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228《GB/T18228-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网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354《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G18433《GB/T18433-2001 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G18768《GB/T18768-2002 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G18769《GB/T18769-2002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18832《GB/T18832-2002 箱式、立柱式托盘》G18982《GB/T18982-2003 集装箱用耐腐蚀钢板和钢带》G19211《GB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G19450《GB/T19450-2004 纸基平托盘》G19536《GB/T 19536-2015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G19920《GB/T 19920-2005 船用集装箱支撑件》G20077《GB/T 20077-2006 一次性托盘》G22430《GB/T 22430-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进/出门报告报文》G22431《GB/T 22431-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船舶离港报文》G22432《GB/T 22432-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挂靠信息报文》G22433《GB/T 22433-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堆存报告报文》G22434《GB/T 22434-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运输计划及实施信息报文》G23678《GB/T 23678-2009 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G23679《GB/T 23679-2009 集装箱机械箱封》G26933《GB/T 26933-2011 钢制通用集装箱封闭槽型顶板》G26934《GB/T 26934-2011 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G26935《GB/T 26935-2011 集装箱钢材表面处理和涂料施工规范》G26936《GB/T 26936-2011 集装箱自粘标贴》G26937《GB/T 26937-2011 统计集装箱量的换算单位》GJ3229《GJB 3229-1998 空投集装用具规范》GJ4361《GJB 4361-2002 军用集装箱类型、尺寸和额定质量》GJ4362《GJB 4362-2002 军用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J5688《GJB5688-2006 Z 军用集装箱运输技术规程》BB0020《BB/T0020-2001 组合型塑木平托盘》J3773《JB/T3773.1~3-1999 托盘搬运车》J4780《JB/T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J4781《JB/T 4781-2005 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含标准释义)》J4782《JB/T 4782-2007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J4783《JB/T 4783~4784-2007 低温液体汽车罐车、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J11270《JB/T 11270-2011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条件》JT397《JT 397-2007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门作业安全规程》JT466《JT/T 466-2001 集装箱船装/卸报告报文》JT623《JT/T 623-2005 集装箱吊具》JT672《JT/T 672-2006 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JT725《JT/T 725-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 的装/卸报告报文》JT726《JT/T 726-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 的舱单报文》JT727《JT/T 727-2008 集装箱吊具全回转装置》JT810《JT/T 810-2011 集装箱涂料》JT811《JT T 811-2011 集装箱密封胶》JTJ282《JTJ/T 282-2006 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船舶舾装标准

船舶舾装标准
船用窗斗
CB* 3101-81
潜水员舷梯
CB* 3105-81
工程船索具卸扣
CB* 3110-84
船用电灶
CB* 3115-82
钢质栅拉门
CB* 3116-82
铝质跳板
CB* 3118-82
工程船液压绞车系列
CB/T 3120-92
船用顶索定位绞车
CB/T 3121-1999
电动稳索绞车
CB* 3122-82
蓄电池装载平车
CB* 875-78
接岸电缆卷车
CB* 877-84
掣锚器
CB 887-77
水密螺旋弃锚器
CB 888-80
潜艇手术台
CB 889-78
信号浮标抛出装置
CB 896-79
浮标索卷车
CB 903-79
坦克固定装置
CB 958-80
铝质埋入式水密舱口盖
CB 959-80
埋入式人孔盖
CB 963-80
索具羊角
CB/T 60-1999
船用眼板
CB/T 73-1999
船用钢质直梯
CB/T 74-1999
船用钢质踏步
CB/T 81-1999
船用钢质斜梯
CB/T 139-1999
船用小五金通用技术条件
CB/T 144-1999
船用脱钩索具螺旋扣
CB 152-76
吊货钢索滑车及重型滑车转环吊架
CB/T 153-95
船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CB* 3302.1-87
双千斤索单吊杆装置技术要求
CB* 3302.2-87
双千斤索单吊杆装置吊货杆
CB* 3302.3-87
双千斤索单吊杆装置吊货杆承座

集装箱船检验规范

集装箱船检验规范

第 4节
证书与条件
1.4.1 本社签发的证书仅表示证书所覆盖的项目,通过设计评估和检验,确认符合本 规范和/或设计依据标准的要求,适合于预定用途。 1.4.2 本社规范是集装箱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及检验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 据。 本规范不能替代制造厂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 也不能减轻、 替代或解除制造厂的责任。 1.4.3 本社对集装箱签发的证书是在所涉及的设计方、制造方、拥有方、修理方、营 运方及其他方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进行的。 1.4.4 本社签发的任何报告、文件和证书中所包含的内容,均不意味是减轻或解除上 述任何方应承担的任何责任。 1.4.5 本社签发的与检验有关的任何文件,只反映检验当时的状况。
1.4.6 本社按 1.2.1 提供服务,在任何情况下,本社均不对与其无直接合同关系方的 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2
第2章
第 1节


一般规定
2.1.1 对集装箱检验的目的是验证和确认集装箱是否符合本规范和法定的或申请者 确定的适用标准的要求。 2.1.2 经检验并符合下列条件的集装箱,本社应签发相应的证书: 2.1.2.1 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2.1.2.2 满足本社认为适用的与安全、可靠性有关的本社接受的标准或要求。 2.1.3 本社可接受申请方申请,进行如下检验: 2.1.3.1 集装箱制造厂的工厂认可,合格者签发工厂认可证书。 2.1.3.2 定型设计的批准,合格者签发集装箱样箱认可证书。 2.1.3.3 集装箱制造检验,合格者签发集装箱证书。 2.1.3.4 集装箱营运检验,合格者签发集装箱检验证书。 2.1.4 本社接受政府授权, 可依据本规范和法定要求进行相关检验, 并签发相应证书。
专用集装箱 35 专用集装箱……………………………………………………………………… 集装箱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1 目的1.1 为规范集装箱码头的配载操作流程,使配载人员的工作及有关技术处理有所依据,保证合理、有序、高效地对集装箱在船上的积载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减少中途港的倒箱,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保证班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证集装箱船舶配载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集装箱船舶配载和有关技术文件处理所依据的标准。

2.2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的全体成员。

3 集装箱码头配载应具备的条件3.1 外贸集装箱码头配载应具备相对独立和完善的计算机配载操作系统,具有电子数据交换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EDI)收发功能,并具备必要监控及通迅设备。

3.2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符合码头保安计划监管要求。

3.3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有足够的集装箱专用机械设备。

3.4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4 配载职责4.1 港区配载的主要职责:航线及船舶维护;特种箱维护;倒箱和中转箱维护;进、出口集装箱积载维护及策划;出口船图确认;加载和退关管理;现场作业跟踪调整等。

5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及要求5.1 集装箱船舶配载名词基本定义5.1.1 集装箱船舶箱位标识5.1.1.1 行位:指在纵剖面图上船舶横剖面的序列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2位的用“0”补足2位。

由船首向船尾按顺序排列,编号时对于40ft型集装箱用双数,20ft型集装箱用单数,如“02”,“06”,“10”等均为40ft型集装箱。

5.1.1.2 列位:是从船舶横剖面图上排列的序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2位的用“0”补足2位。

由船中向左右两边按顺序编号,中列为“00”号,左边为双号,即“02”,“04”,“06”……;右边为单号,即“01”,“03”,“05”……。

5.1.1.3 层位:是在船舶横剖面上,上下排列的序号,从船底第1层算起,对高度为2591mm 的ISO标准集装箱从“02”开始用双数表示,对于半高集装箱用单数表示;甲板上用“8”字头编号,从甲板上底层开始往上编号。

300TEU技术规格书(船、机、电完整版)

300TEU技术规格书(船、机、电完整版)

300TEU技术规格书(船体、轮机、机电齐全)仅供大家参考目录第一部分船体部分 (2)1. 航区及用途 (2)2. 主要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规范、公约及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体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主推进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船员铺位 (3)10. 集装箱装载: (4)8. 船体结构 (4)9. 甲板机械及舾装设备 (4)第二部分轮机部分 (8)1. 概述 (8)2. 主要动力机械设备 (8)3. 动力管系简要说明 (10)4. 其他简要说明 (13)第三部分电气部分 (15)1. 总述 (15)2. 电制 (15)3. 电源设备 (15)4. 配电设备 (16)5. 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 (17)6. 照明 (17)7. 助航设备 (18)8. 航行设备 (18)9. 无线电通讯设备 (19)10. 安全设备 (19)11. 自动化 (19)12. 电缆 (19)13. 其它 (20)第一部分船体部分1. 航区及用途本船为一艘300TEU无舱盖敞口江海型集装箱船。

集装箱技术规范概况(DOC)

集装箱技术规范概况(DOC)

集装箱技术规范概况1. 总则1.1适用范围一般技术规范概括了图纸、结构、材料、验收指南及通用干货集装箱的试验方法等。

此批箱制造厂是在有着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的顺安达集装箱制造厂( SSCMC ) 生产。

该厂已得到诸如美国船级社( ABS ) 法国船级社( BV ) 德意志劳氏船级社( GL )等国际船级社的认可1.2 运输环境本集装箱的设计制造适用于国际间海运( 甲板上或甲板下)公路,铁路的通用货物运输集装箱所使用的材料在低于零下40℃至80℃的环境下,不致影响箱的基本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1.3 标准及准则除非本规范中有特殊说明,集装箱应适用于下列最新的标准和规则1.3.1 I.S.O / TC—104ISO 668—系列1 集装箱分类,外部尺寸和重量定额ISO 830—集装箱名词术语ISO 1161—系列1集装箱—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ISO1496/1—系列1集装箱—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货物集装箱ISO3874/1979(E)—系列1集装箱—起吊及紧固ISO1894/—通用货物系列1集装箱—最小内部尺寸ISO 6346—集装箱代号,识别和标记1.3.2 海关通关牌照(TIR.)所有集装箱必须符合“国际海关货物运输公约”或1982年集装箱公约的主要条款,并获得通关认可牌照1.3.3 集装箱安全公约认可牌照(CSC.)所有集装箱必须符合“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的规定并获得“集装箱安全牌照”( CSC 铭牌)1.3.4 木材处理标记(TCT.)集装箱所用地板必须按澳大利亚卫生部制定的“免疫防虫处理方法”处理并获得公证机关认可,再将这块标志着免疫处理的铭牌订在每个箱门上1.3.5 国际铁联认可(UIC 592-1 OR))所有集装箱符合国际铁路联盟的要求并予以注册(不包括45′等超长箱或超宽箱)1.3.6 船级社认可所有集装箱必须获得船级社的型式认可和检验证书注:以上所有牌照均通过船级社办理1.4 起卸集装箱的构造在下列条件下装卸应不至出现永久变形a ) 用装有钩、卸扣或旋锁的装运架垂直起吊时b ) 用吊索扣住底角件起吊空箱或满箱,吊索与水平线夹角度应大于或等于30°( 40' 和45′箱) 对20′集装箱此角度为45°c ) 用叉车通过叉槽起吊空箱或满载箱1.5 运输集装箱应适用于下列运输方式a ) 海运—放置船舱可堆9层(即基于24,000 kg,如果30,480 kg指可堆7层)—放置甲板上用钢丝绳固定后可堆5层(基于24,000 kg,如果30,480 kg 指可堆4层)b ) 公路—平板车或有底盘的车,用旋锁或与其相类似的锁固定在底角件上c ) 铁路—用平板车或集装箱专用车,用旋锁或与其相类似的锁固定在底角件上2. 尺寸和重量定额2.1 尺寸2.1.1 外部尺寸( mm )--指最大外部尺寸20′40′GP 40′HC 45′HC长6058 +0/-6 12192 +0/-10 12192 +0/-10 13716 +0/-10宽2438 +0/-5 2438 +0/-5 2438 +0/-5 2438 +0/-5高2591 +0/-5 2591 +0/-5 2896 +0/-5 2896 +0/-5集装箱各部分尺寸不得超出上述各标准尺寸允许箱角表面两对角线最大差值20′40′45′顶、底和侧板对角线13mm 19mm 19mm后、前框对角线10mm 10mm 10mm2.1.2 内部尺寸( mm )20′40′GP 40′HC 45′HC 长5900 +0/-6 12034 +0/-6 12034 +0/-10 13556 +0/-10 宽2352 +0/-5 2352 +0/-5 2352 +0/-5 2352 +0/-10 高2395 +0/-5 2395 +0/-5 2700 +0/-5 2700 +0/-52.1.3 箱门开口尺寸( mm )20′40′GP 40′HC 45′HC 宽2340 +0/-5 2340 +0/-5 2340 +0/-5 2340 +0/-5高2280 +0/-5 2280 +0/-5 2585 +0/-5 2585 +0/-52.1.4 箱内体积20′40′GP 40′HC 45′HC33.2 m3 67.8 m3 76.4 m3 85.9 m32.1.5 鹅颈槽( 对40′和45′集装箱) ( mm )长3150-3500 (45’箱例外)宽1029 +3/-0高120 +0/-32.1.6 叉槽( 适用于20′) ( mm )宽度360(底纵梁冲口)高度116(115为最小值)中心距2050+502.2 额定重量( kg )20′40GP 40HC 45′HC 额定总重量30480 30480 30480 30480空箱重量(+2%) 2250 3740 3900 4690载重28230 26740 26580 25790一.尺寸及公差的检查-如果焊接前, 每个零部件在夹具里装配时,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有多余的间隙.-任可部分, 都不能出现尺寸超出公差范围, 否则将被拒收. 如果两个零(部)件的焊接间隙超过3mm, 将会导致拒收. 但是, 如果调整其中一个零件的位置使相互间的间隙不超过3mm, 那么这一零(部)件将被允许使用.原则上, 装配间隙不能超出3mm或不超过装配材料小于6mm时的厚度一半.-对于板料,将按以下标准执行:a. 侧板,顶板对角线之差不能超过2mm ( <2mm )b. 端壁板对角线之差不能超过2mm ( <2mm )c. 鹅颈板对角线之差不能超过5mm ( <5mm ) , 并且不能扭曲-角柱,底横梁,底纵梁的支承(撑)面要控制弯曲角度,偏差不能超过2°.侧板,顶板的自动焊必须检查板的平直, 顶板焊接边的平直度的公差必须在–2/+5mm内, 如果顶板实际焊接边中心的平直度超过5mm (例如6mm), 焊接后将超出顶角件上表面.-对接(驳)口两端的长度必须检查,不能有有任何一端突出, 允许的标准是: 材料厚度的0.1t. (0.1 倍)焊接过程的检查1.边缘的予处理下列部件的端部要予开斜角(坡口)(t>=6mm):-前角柱单面坡口: 2mm min.x45°-后角柱内缘材(槽钢) 单面坡口: 4mm min.x45°-后角柱内缘材单面坡口: 2mm min.x45°-扁钢(t=12~16mm) 侧上梁双面坡口: 5mm min.x45°2.焊接操作-没有对齐的拼接焊间隙不能超过下列条件的最小值:a. 最薄的板b. 0.2t+0.5 mm * “ t”指板厚注:顶板,侧板及前壁板拼接焊的间隙一般不能超过1mm;最好介于0.5-0.8mm之间-部装夹具要经常检查, 任何缺少或松动的夹具必须立即安装或固定好. 夹具的水平和直线(度)必须常常核对. 任何定位或输送用的气缸(油缸)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必须到位.-任何部件在夹具中装配时的位置要使间隙大约相等(即工件放在夹具中间).-角柱,端构件(端梁)或侧梁(侧上梁,侧下梁) 与之相对应角件表面的垂直偏差,将不允许.-后框内、外角柱的组合焊接的平直度将要控制在以下允许标准内:a.内弯变形不超过2mmb.外弯变形不超过1mm-角柱与角件的外表面及角柱的外表面的焊接夹具要检查, 以保证有较准确的3~4mm偏移量. 如果固定夹具内衬的3~4mm偏移量的定位已经磨损,必须更新.-门顶梁与角件的焊缝, 门底横梁与角件的焊缝要有适当与充分的焊脚及熔宽. 门顶梁与门角柱(内缘材)的表面,门底梁与角柱的外表面和门胶条接触处要打磨光滑以便防水.-门顶梁(楣板) 要保持拱度以防积水. 门顶梁与角件上表面要保持6mm 的台阶.-装配及焊接后,顶端梁不能变形或弯曲而超出角件的表面.-对自动拼接焊, 名义上焊缝宽度大约为: 4~5mm. 在日常的生产中作为质量控制,焊脚不能少于2mm 并且连续没有渗透的长度不能超过100mm .缺陷及修理-焊缝要避免开裂, 咬边,焊脚不够高, 渗透不够, 大量的气孔及烧穿等等.-焊渣, 飞溅及粗糙的地方将会因为碎屑的去掉而开始腐蚀.-麻坑(点蚀), 气孔等缺陷如果在焊缝背后(箱的内侧)可以不用修补.但是如果弧坑,气孔的直径超过1mm 或者严重孤立的弧坑,呈直线分布的气孔就必须补焊.-弧坑, 气孔等缺陷如果在箱的外侧焊缝,必须补焊.-焊接修补要在喷漆之前进行, 如果是个别的补焊,要小心进行表面处理及检查.(补焊后应) 立即补富锌底漆.二.集装箱的常见缺陷备注:仅供参考,它不可能囊括干货箱制造过程中所有缺陷.材料方面的缺陷原材料的损伤将会明显影响到零件的装配及机械强度.部分材料的缺陷发生在表面处理之前即由钢厂造成,另外一些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比如冲剪,成型及运输过程.1.点蚀(麻坑)通常麻坑产生在钢板的表面,在冲剪,成型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有时候,明显的麻坑会在钢卷暴露的外层观察到,这种情况在露天对方没有遮盖的钢卷及型钢管中出现.板厚为t1.6 或t2.0的钢板表面出现的明显麻坑严重影响到强度.2.刮痕刮痕在建造过程中可以见到,特别是在零件材料移动或运输过程中,钢材边缘或拉棒碰撞导致表面损伤. 深的刮痕会影响强度同时对油漆产生负面影响.3.压痕在表面予处理阶段,卷钢表面发现的压痕产生于不正确的辊压或成型过程.通常,它呈直线状,贯穿整个零件. 在最坏的情况下,就是不幸地在角柱发现压痕,将会导致堆码试验失败.顺便提及,如果你在一个箱上见到上述压痕,毫无疑问将会在更多的箱上同样的地方见到同样的问题(通常2-3个箱).4.变形与扭曲已成型的波浪板如果产生扭曲变形,将会导致装配时的尺寸/公差超出控制范围,进一步影响到焊接成型.5.撞击的痕迹这种损坏假设是由固定部分碰撞造成的。

《各国材料标准-船级社规范简介》

《各国材料标准-船级社规范简介》

船级社规范简介从十八、十九世纪世界航海事业日益兴旺以来,船舶、海上设施的制造及航海中的安全、保险等事项要求对船舶及其相关行业建立统一的组织及有效的标准和管理。

航海事业发达的英国首先成立了英国船级社。

发布了劳埃德船级社规范(LR),之后各国也都成立了本国的船级社。

各国船级社的性质、主要业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相同所以也都大同小异。

现以中国船级社(CCS)为例作简单介绍:中国船级社是一个“为社会利益服务的专业技术团体”,它的服务宗旨是“通过对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提供合理和安全可靠的入级规范和/或技术标准,并通过本社的检验工作和技术咨询,为航运、海上开发及相关的制造业和保险业服务,为促进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与保护海洋环境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

”它的主要业务有:“制订各种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的入级规范和/或技术标准”;“对各种船舶、海上设施、船用产品和集装箱进行检验,并签发相应的证书和必要的文件”;“参与有关标准的实施”等(其它业务因与我们基本无关故略)。

中国船级社所制订的最主要的规范是《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涉及船舶的设计、材料、船用电器、焊接等全部制造过程,成为船舶及其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的依据。

规范的制订是由船级社专家、船东及海上设施的业主、保险商、制造业、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船级社技术委员会进行审议的。

《规范》的第9篇为材料篇,它的通则中规定“用于船体、机械、锅炉和受压容器等的材料和产品的制造、试验和检验,应符合本篇有关规定,并应具备完整的合格证件”;“所有经本社认可或检验合格的材料和产品均应标上本社的标志”;“造船或造机工厂应向本社认可的工厂订购船用材料和产品”;“工厂及其生产的船用材料和产品,应按本社认为适用的程序,进行型式认可或工厂认可。

”在材料篇第3章《钢板、扁钢与型钢》中,详细规定了船体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厚度公差、一般强度钢和高强度钢的等级(牌号)、化学成分、交货状态、力学性能、取样、组批等技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