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汇总
中集半挂车技术标准

中集车辆半挂车技术标准Q/CHVC001-2015半挂车技术标准2015-01-1发布 2015-01-1实施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设计标准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350-1998 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Q/ZJV001-2008 车辆型号编制规则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GB/T 2977-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GB/T4606-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4607-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15088-94 汽车半挂车牵引座牵引销强度试验GB/T 5053.1-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GB/T 5909-1995 载货汽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GB/T12677-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 4185-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T 3137.2-89 半挂车牵引座通用技术条件JT 3139.2-89 挂车车轴通用技术条件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B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310- 1999 半挂车支承装置JT 3138.1-89 半挂车支承装置基本参数系列QC/T 486- 1999 汽车标牌GB 7063-94 汽车护轮板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TS/CTR/Q01-2004 中集车辆产品油漆标准GB 9417-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Q/ZJV002-2008 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技术要求3.1半挂车应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半挂车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物流、货运和运输行业。
为了确保半挂车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必须满足一系列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制造标准、安全性能和环保要求等方面,对半挂车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要求1.载荷能力:半挂车必须具备足够的载荷能力,以满足不同货物的运输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挂车的结构强度、轴重分配和悬挂系统等因素,确保挂车在不同路况和载荷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适应性:半挂车必须具备良好的道路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及乡村道路的行驶需求。
设计时需考虑轮胎规格、悬挂系统、离地高度等因素,以确保挂车在各种路况下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3.空气动力学性能:为了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效率,降低油耗,半挂车的设计应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
通过优化车身形状、降低车身高度、使用流线型部件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阻系数,提高挂车的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4.便于维修:半挂车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易于更换的零部件等,可简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二、制造标准1.材料选用:半挂车的制造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钢材、铝材、橡胶等。
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满足挂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要求。
2.制造工艺:半挂车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工艺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例如,焊接工艺、涂装工艺、装配工艺等应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质量缺陷。
3.检测与试验:制造过程中应对半挂车进行各项检测和试验,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例如,对车身结构进行强度测试、对制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对电气系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等。
三、安全性能1.制动系统:半挂车必须配备可靠的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等。
制动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制动力矩和稳定性,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并避免事故发生。
2.灯光与信号装置:半挂车必须配备齐全的灯光与信号装置,如转向灯、刹车灯、示廓灯等。
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

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在现代物流行业中,汽车运输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运输方式。
国内汽车货物运输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保证货物安全和运输效率的同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
一、装载及运输要求1. 货物装载:在装载车辆之前,货物应经过分类、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对于易碎、易漏、易腐蚀等货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货物的重量和体积应符合车辆的承载能力,并且装载过程中要保证稳定性。
2. 运输工具选用: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如低平板车、集装箱卡车等。
运输工具应具备相关的运输工具资质,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运输路线选择:在规划运输路线时,应综合考虑道路状况、运输距离、交通流量、天气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路线。
此外,在涉及特殊货物运输时,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选择适当的路线,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二、司机及工作人员要求1. 司机资质: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证明和运输证件。
同时,驾驶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经验和相关职业道德素养,熟悉交通法规和运输操作流程,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安全意识培养:司机及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司机在行驶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的维护保养,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素质要求:司机及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货主和其他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他们应保持身体健康,遵守工作纪律,不得在工作时间内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三、安全管理要求1. 车辆安全装备:运输车辆应配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装备,如防撞设施、紧急疏散工具、消防设备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2. 货物跟踪与管理: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实行货物跟踪和管理,确保运输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半挂车是指由牵引车和拖车两部分组成的运输车辆,具有前部支撑在牵引车上,后部支撑在地面上的特点。
在中国,半挂车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安全性和合格性检验十分重要。
1.车辆外观和尺寸:半挂车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车身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车辆外观应平整、无裂缝和变形等缺陷,涂装应均匀、无掉漆现象。
2.车辆结构和安全性:半挂车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车架、连接件、钢板等。
车架应均匀、无明显的变形或断裂,连接件应可靠、无松动。
钢板应无明显的疲劳或开裂现象。
3.制动系统:半挂车的制动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制动器、制动盘、制动总泵等。
制动器应反应灵敏,制动盘应无磨损和裂纹。
制动总泵应工作正常,制动系统应无泄漏和气泡现象。
4.灯光和电气系统:半挂车的灯光和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等。
灯光应亮度均匀、无闪烁和短路现象。
电气系统应无漏电和短路现象。
5.轮胎和悬挂系统:半挂车的轮胎和悬挂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轮胎花纹、胎面情况、悬挂轮胎间距等。
轮胎应有足够的胎纹深度,胎面应平整无磨损。
悬挂轮胎间距应均匀,悬挂系统应无松动和异响。
6.燃油系统和底盘:半挂车的燃油系统和底盘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燃油箱、燃油管路和底盘防护等。
燃油箱应无渗漏和变形,燃油管路应无漏油和杂物堵塞。
底盘防护应完好,无裂纹和松动现象。
7.半挂车配件:半挂车的配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拖把、牵引钩、安全锁等。
拖把应无明显变形或断裂,牵引钩应可靠无松动。
安全锁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正常使用。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确保半挂车的安全性和合格性,避免潜在的事故风险。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半挂车存在的问题,保障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并提升行业整体的安全水平。
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可以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因此,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非常必要。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1整车1.1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以下简称“半挂车”)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1.2半挂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应符合GB1589的规定。
1.3半挂车整车性能应符合GB/T23336的规定。
1.4半挂车运行安全要求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1.5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应符合GB4785的规定。
1.6半挂车应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和尾部标志板,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B23254的规定,尾部标志板应符合GB25990的规定。
1.7半挂车应使用50号牵引销,基本尺寸和安装应符合GB/T4606的规定。
1.8牵引销座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900mm,承载面高度不应大于1000mm。
1.9半挂车宜采用空气悬挂。
2车厢2.1车厢承载面左右两侧应设置对称布置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464mm,车厢内部高度不应小于2997mm。
2.2厢体结构宜选用侧帘式结构,结构应符合JT/T389、QC/T××××的规定。
2.3厢体侧墙、前墙及后墙强度应满足JT/T389—2022中附录A的要求。
2.4车厢应具备良好的防雨密封性能,车厢内不应有渗漏现象。
2.5车厢承载面应承受1.33倍的额定载荷。
2.6车厢应设置传送辊系统、挡货/限位装置。
2.7车厢尾部应设置导入滚筒,用于引导航空集装器在装卸过程中进出车厢。
2.8宜设置便于海关铅封的绳索结构、门式结构。
2.9顶部宜采用滑动顶或升降顶结构,且应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滑动顶处于闭合位置,升降顶恢复原位。
3传送辊系统3.1传送辊系统宜采用升降式结构;升降高度不应小于13mm,运输过程中应处于下降状态,下降后辊子上端应落于车厢地板下方。
3.2传送辊系统应铺满车厢承载面,面积载荷不应小于13kN/m2。
3.3单个辊子的直径与轴径应符合JB/T7012的规定,直径宜为76mm,轴径宜为20 mm。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在货物运输领域,集装箱运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作为集装箱运输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标准对于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全面评估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要求,以及其在货物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1】技术标准的深度评估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作为运输装备,其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在车辆结构方面,骨架式半挂车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在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方面,也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以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在安全防护和紧固装置方面,更是有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充分保障货物和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另在装载和运输效率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在半挂车与集装箱的连接方式、装载方式和卸载方式方面,需要与国际通用的标准相一致,以确保能够适配各类货物和不同类型的集装箱。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货物运输需求。
从深度上来看,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涵盖了车辆结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紧固装置、连接方式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技术要求都直接关系到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2】技术标准的广度评估除了技术标准的深度评估外,我们还需要对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进行广度评估,即考虑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在这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在适用性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道路和工况,包括平原、山区、高原、沿海等多种路况,以确保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运输。
在通用性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需要考虑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适用性,包括对国际通用集装箱的适配性和通用性。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 4185—8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行驶在各级公路及城市道路上由半挂牵引车牵引的各种半挂车。
1 技术要求1.1 整车要求1.1.1 半挂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1.1.2 半挂车中具有专用功能的部件及总成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部(专业)标准。
1.1.3 半挂车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 1589—7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
1.1.4 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 4785—84《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的规定。
1.1.5 电气设备应符合JB 2361—77《汽车、拖拉机用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电线接头应符合JB 1450~1456—74《汽车用电线接头》的规定。
1.1.6 恒接件应按JB/ZQ 3011—83《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施焊。
1.1.7 油漆涂层应符合JB/Z 111—86《汽车油漆涂层》的规定,漆膜应能自然干燥。
1.1.8 半挂汽车列车产生的噪声应符合GB 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的规定。
1.1.9 半挂车的结构应保证半挂汽车列车满载时以半挂牵引车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正常行驶。
1.1.10 半挂车应具有与半挂牵引车一致的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
1.1.11 半挂车应设置支承装置。
该装置离地间隙不得小于320mm。
若为手驱动时,在半挂车满载情况下,施于手柄的力不得超过196N(特重型半挂车由用户与制造厂另行商定)。
1.1.12 半挂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不得小于半挂牵引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特重型半挂车和特种半挂车由用户与制造厂另行商定)。
1.1.13 半挂车使用的润滑油和工作液应与半挂牵引车一致。
1.1.14 半挂车前口转半径(见图1)R=2040mm (最大值)对一般方头半挂车S=1600mm(最大值)对于通道式集装箱半挂车,S的最大值为914mm,不包括安装集装箱闭锁装置或类似装置的前横梁。
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5年8月一、项目背景与任务来源车辆运输车是乘用车(部分商用车)生产企业与各经销商和用户之间进行商品车运送的载体,也是专用汽车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车型之一。
随着我国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车辆运输车来运送商品车。
但最近几年来超载超限运输成为车辆物流行业的恶疾。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我国现有的5万余辆商品车运输列车中约99%的长度在25m以上,最长的超过了40m,部分车辆装车后宽度达 3.3m,远远超出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和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铰接式、封闭厢式、中置轴商品车运输汽车列车16.5m、18.1m和20.0m的长度限值要求,也远远超出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限值,出现了“大怪”、“二怪”和“气死怪”等超限运输车辆。
为提高我国车辆运输车的整体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整合了JT/T 427-2000《轿车运输挂车通用技术条件》和QC/T 679-2002《车辆运输车》两项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标准发布后,围绕着标准的实施,在汽车物流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车辆的外廓尺寸是争议焦点。
2012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下达《专用校车系列型谱》等58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2]37号),下达了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20120010-T-339),负责起草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编制过程为了确保标准制修订内容准确、充分反映车辆实际情况、能够真正指导实际生产,且使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协调、可行,以及在技术先进性、适用性、连续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时既要考虑能够满足公路交通运输设施要求,还应考虑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实际,更要积极与国际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TDP东风征梦(十堰)专用车辆公司专用车技术标准 TS/TDP/Q01-2011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2011-4-19发布 2011-4-30实施东风征梦专用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版本A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TS/TDP/C01-2011目录前言Ⅲ1.范围(1)2.引用标准(1)3.技术要求(1)3.1一般要求(1)3.2车架(2)3.2.1车架变形控制要求(2)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2)3.2.3车架与接口要求(4)3.3 支撑装置(6)3.4车轴与悬挂装置(6)3.4.1车轴与悬挂部件的组装(6)3.4.2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7)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8)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8)3.5 制动系统(8)3.5.1安装要求(9)3.5.2 调试要求(10)3.6 电器系统(10)3.6.1安装要求(10)3.6.2测试要求(11)3.7车轮安装调整(11)3.8 油漆(11)4. 试验方法(11)5. 检测规则(12)5.1 出厂检验(12)5.2 型式试验(12)5.3 定型试验(12)6. 标注、包装、运输及贮存(13)6.3包装、运输(13)6.4贮存(13)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东风征梦专用车半挂车(包括骨架车平板车)系列产品通用技术要求,从而提供了改系列产品在设计阶段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
在编写要求和表达方法上按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原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本标准指导中国集装箱半挂车系列产品设计。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经理批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口管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张良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1-4-1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集装箱半挂车产品(包括骨架车和平板车)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注、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公路铁路运输用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2.引用标准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GB/T4606-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尺寸。
GB/T5053.1-19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
GB/T5909-1995 载货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测定方法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4185-19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JB/T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QC/T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310-1999 半挂车支撑装置QC/T486-1999 汽车标牌CMVDR258 关于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273 关于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635 关于机动车互轮板的设计规则ISO1161:1984—附录C集装箱运输车辆转锁固定装置的位置和要求TS/TDP/P01-2006 半挂车产品油漆标准TS/CTR/G03-2002半挂车产品型号编号规则TS/CTR/G04-2002 车辆识别代码(VIN)编码规则3.技术要求3.1一般要求3.1.1半挂车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
3.1.2 所有原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进行入厂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其中,16Mn钢板材入厂检验应包括化学成分检验与机械性能检验;CORTENA 钢板材入厂检验按集装箱产品要求进行装配。
3.1.3所有外购件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进行入厂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装配。
3.1.4所有零件不得有毛刺、尖角、锐角。
未注加工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253.1.5挂车焊接件焊缝应牢固、均匀,无焊穿、咬边、漏焊、裂缝、夹渣、气孔等缺陷,药皮溅渣应清除干净3.2 车架3.2.车架变形控制要求a.车架单条纵向大梁上平面允许呈上凸拱形,单条纵向大梁最大拱度5-10mm,车架全长范围内拱度8-12,严禁大梁下面凹呈碗底行或波浪形。
b.纵向鹅颈梁为钢板组焊的工字梁,其上下翼板平面度公差1.5mmc.车架鹅颈梁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3mm,其对车架大梁上平面的平行度为3mm.d.纵向鹅颈梁、大梁在任意截面上,上下翼面对腹板的垂直度公差为1mm.e.纵梁腹板的纵向直线度公差,在任意1000mm长度内为1.5mm,在全长上为其长度的千分之一。
f.纵梁中心距公差控制范围(-3,0)mmg.车架只允许冷校正。
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a.牵引销与牵引板焊接尺寸及公差要求见下图:b.牵引销及牵引板焊接变形控制要求(见下图):牵引销中心与牵引板面(以牵引销为中心、482.6mm范围为半径范围内)夹角在任意方向上不大于6.35,并在距254mm范围内不大于3.05mm;牵引板在以牵引销为中心、965.2mm为直径的范围内最大上拱量不大于1.52mm;c.检查3.2.3车架与集装箱接口要求采用四角旋锁连接、固定集装箱的半挂车(骨架车和平板车)必须满足下图及下表所示与与集装箱接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对于40,和20,两用半挂车,中间旋锁20,的接口尺寸及公差要求进行。
鹅颈式集装箱半挂运输车车架必须满足下表及下图所示与集装箱接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3.3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支腿总成(包括左、右支腿,传动管,摇把等)和支腿安装组件(包括支腿安装座、斜撑管、横撑管等)。
其作用是在牵引车与半挂车脱离后对半挂车起支撑作用,而在牵引车与半挂车连接后升降支腿能收齐离开地面足够高度,避免与地面碰撞。
支撑装置的安装要求如下:a.所有焊缝严格按照本产品的焊接要求实施;b.左边支腿与右边支腿的传动轴应对中良好,传动管能自如套入两传动轴。
安装完成后,摇动摇把,应传动平稳,无偏载、卡滞现象;c.两升降支腿的支撑板底部到支腿传动管中心高度差不得超过5mmd.升降支腿摇把在不使用时可靠性固定,使其不会产生晃动和超出车架宽度;e.当第五轮处于水平状态时,升降支腿完全收起后,最低点离地面距离不能小于320mm;当升降支腿伸长到使第五轮高度达到水平状态时,支腿还应有至少25mm富余伸长量,见下图:3.4车轴与悬挂装置该部分的组装内容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3.4.1车轴与板簧的组装该部分的内容是将板簧座、下托板、上盖板、U型螺栓(螺母)、钢板弹簧与车轴组装成一个整体,座位一个部件总成进入整车装配线。
必须严格执行如下要求:○1先将板簧座和下托板与车轴焊接,焊接要求如下:a.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焊丝直径1mm;b.图纸中禁焊区域绝对不能施焊,包括任何形式的点焊;c.焊缝在零件的拐角处不能断开,需要保持圆滑。
焊条走动到焊缝末端时,要往回走动一点,以保证收尾处焊缝饱满;d.焊接零件要保证温度在15℃以上,如果不能满足要求,要对焊接区域预热,预热温度为93℃;e.必须保证板簧座、下托板和车轴按图纸的要求,正确配合,不正确的配合将影响车轴的使用寿命;f.所有板簧座和下托板的平行度为1mm○2板簧座、下托板与车轴焊接完成后,将钢板弹簧、上盖板通过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
U形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
为了方便定位,允许在未焊接前先将钢板弹簧、上盖板、板簧座、下托板用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但U行螺栓螺母不能完全拧紧,只能预紧,预紧力矩不能超过100 FT-LBS,U形螺栓螺母的拧紧必须在焊接完成后进行。
各悬挂配件相对于钢板弹簧纵向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为1mm.3.4.2 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该部分的安装要求如下(以FUWA三轴为例,两轴类似):a.支架间的距离以两支架中心线距离为准,其距离不超过图纸标注尺寸±1.5mmb.第一中支架的定位由通过平衡梁销控的心轴进行,芯轴中心刻度线与车架中心线对零,两端到牵引销的距离|A-B|不大于3mm.第二中支架通过第一中支架进行定位;c.前后支架的定位可以参考上图方案进行:一是利用芯轴代替前后支架的连接管对前(后)支架进行定位,要求摆杆外侧与中支架外侧壁接触,前(后)支架外侧壁与摆杆接触;d.左边支架与右边对应支架相比超前或缩后的距离不能大于1.5mme.所有支架放置在纵梁底面上不能有翘起或倾斜的现象;f.各支架的位置调校完毕后先夹紧后点焊固定,再次校核准确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施焊;g.用CO2气保焊焊接,焊丝直径1mm;h.支架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5mm。
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该部分的类容是将以组装好的车轴——板簧组件与焊好在车架上的悬挂支架装配,组要是对螺纹拧紧力矩的要求,各螺纹要按供应商提供的拧紧力矩拧紧。
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该部分内容在车辆调试阶段进行。
车轴轴线的校直效果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不适当的校直将会大大的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车轴的校直按以下步骤进行:a.车辆以空载的状态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车辆向前、向后沿直线移动几次并确保最后一次朝前,以保证需要调整的相关部位没有处于咬死状态;b.释放车辆的刹车,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c.保证悬挂中支架的摆臂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钢板弹簧和相应的滑板接触良好;保证车轴纵向中心线与车辆纵向纵向中心线的偏差不超过6mm;d.通过拧动可调拉杆的链接螺杆来前后移动前轴的位置,是到Max|A-B|=3mm,见下图;f.所有的调整完成之后,拧紧可调拉杆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
3.5制动系统本产品采用双管路ABS气动系统,系统包括以下两部分:○1气路部分:包括各种气管、接头、贮气筒、气阀和制动器室;○2制动部分:主要是指车轴上的制动元件,包括制动鼓、制动蹄、。
安装及调试要求如下。
3.5.1安装要求a.制动管路需用管夹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不能有松散的现象;气管应避免与车架钢结构的棱边接触,气管穿过横梁的过线孔上安装过线胶圈,避免钢件棱边刺伤气管。
b.安装制动气室。
安装制动器室的关键是根据车轴和间隙调整器的类型确定制动推杆的长度,下面分别为JSAF和FUWA车轴气室安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