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
显微镜种类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配合,因而可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对物体的细微结构进行放大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 倍(最大的分辨力为0.2μm)。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附图1)1.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和光源等。
(1)目镜通常由两组透镜组成,上端的一组又称为“接目镜”,下端的则称为“场镜”。
两者之间或在场镜的下方装有视场光阑(金属环状装置),经物镜放大后的中间像就落在视场光阑平面上,所以其上可加置目镜测微尺。
在目镜上方刻有放大倍数,如10×、20×等。
按照视场的大小,目镜可分为普通目镜和广角目镜。
有些显微镜的目镜上还附有视度调节机构,操作者可以对左右眼分别进行视度调整。
另有照相目镜(NFK)可用于拍摄。
(2)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于转换器上,又称接物镜。
通常每台显微镜配备一套不同倍数的物镜,包括:①低倍物镜:指1×~6×;②中倍物镜:指6×~25×;③高倍物镜:指25×~63×;④油浸物镜:指90×~100×。
其中油浸物镜使用时需在物镜的下表面和盖玻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 左右的液体(如香柏油等),它能显著地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其他物镜则直接使用。
观察过程中物镜的选择一般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便于查找待检的具体部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粗略视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聚光器由聚光透镜和虹彩光圈组成,位于在载物台下方。
聚光透镜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于视场范围内;透镜组下方的虹彩光圈可开大缩小,以控制聚光器的通光范围,调节光的强度,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
使用时应根据观察目的,配合光源强度加以调节,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4)光源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借助镜座上的反光镜,将自然光或灯光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作为镜检光源。
体视显微镜与金相显微镜的区别是什么

体视显微镜与金相显微镜的区别是什么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仪器,在材料科学、生物学、药物研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常用的显微镜有体视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体视显微镜体视显微镜也称为“放大镜”,是指通过一个系统将物体放大,并将其呈现在人眼前,从而使人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它的特点是:1.放大倍数较小。
一般放大倍数为5-20倍,最高放大倍数也只有40倍左右。
2.观察距离较近。
观察时需要将目光放在镜头中心,距离物体较近,一般只有1-2厘米。
3.观察深度较浅。
由于观察距离较近,因此观察深度也较浅,一般只能观察到物体的表面或表面下的一层结构。
4.成像清晰。
由于放大倍数小,因此成像清晰,颜色真实。
体视显微镜适用于对物体表面的检查和观察,比如对于金属、塑料、纸张等物体表面的检查,以及对于昆虫、昆虫卵等体积较小的生物体的观察和研究。
此外,体视显微镜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指对金属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显微镜。
它的特点是:1.放大倍数较大。
一般放大倍数在100-1000倍之间,最高可以达到近10000倍。
2.观察距离较远。
观察时不需要将目光放在镜头中心,因此可以观察到较远距离的物体。
3.观察深度较深。
观察距离较远,因此可以观察到较深的物体结构。
4.成像较清晰。
由于放大倍数较大,因此成像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分辨率,成像清晰度因此也更高。
金相显微镜适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分析和观察。
它可以观察到材料的组织结构、金相组织、晶粒大小、孔隙等信息,以及金属材料中的裂纹、缺陷等问题。
此外,金相显微镜还可以进行取样、切割、腐蚀等加工操作,以便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总结体视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都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仪器,它们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体视显微镜适用于对物体表面的检查和观察,而金相显微镜则适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放大倍数、观察距离、观察深度和成像清晰度上。
显微镜的四大光学原理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的四大光学原理显微镜操作规程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亮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与透亮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亮物体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亮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与透亮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亮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更改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二.透镜的性能透镜是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构成。
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
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间的焦点,称“像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像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像差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
1.色差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
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构成,各种光的波长不同,所以在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不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
光学系统最紧要的功能就是消色差。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
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察看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
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带有彩色边缘。
2.球差球差是轴上点的单色相差,是由于透镜的球形表面造成的。
球差造成的结果是,一个点成像后,不在是个亮点,而是一个中心亮边缘渐渐模糊的亮斑,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一、显微镜的分类

显微镜的主要分类、功能及应用领域一、显微镜的分类(一)、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单目、双目和三目显微镜。
单目价格比较便宜,可以作为初学爱好者的选择,双目稍贵点,观察的时候两眼可以同时观察,观察得舒适些,三目又多了一目,它的作用主要是连接数码相机或电脑用,比较适合长时间工作的人员选用。
(二)、根据其用途以及应用范围分为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
1、生物显微镜是最常见的一种显微镜,在很多实验室中都可以见到,主要是用来观察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养、流质沉淀等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可以观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
生物显微镜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养、悬浮体、沉淀物等的观察,可连续观察细胞、细菌等在培养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
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2、体视显微镜又称为实体显微镜、立体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正像立体感的目视仪器,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农林等。
它具有两个完整的光路,所以观察时物体呈现立体感。
主要用途有:①作为动物学、植物学、昆虫学、组织学、考古学等的研究和解剖工具。
②做纺织工业中原料及棉毛织物的检验。
③在电子工业,做晶体等装配工具。
④对各种材料气孔形状腐蚀情况等表面现象的检查。
⑤对文书纸币的真假判断。
⑥透镜、棱镜或其它透明物质的表面质量,以及精密刻度的质量检查等。
3、金相显微镜主要是用来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是金属学研究金相的重要仪器,是工业部门鉴定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
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不仅可以鉴别和分析各种金属、合金材料、非金属物质的组织结构及集成电路、微颗粒、线材、纤维、表面喷涂等的一些表面状况,金相显微镜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化工和仪器仪表行业观察不透明的物质和透明的物质。
显微镜分类简介

显微镜分类简介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
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1.双目体视显微镜双目体视显微镜又称"实体显微镜"或"解剖镜",是一种具有正象立体感地目视仪器。
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在工业中用于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
它利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体视角(一般为12度--15度),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它实质上是两个单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两个镜筒的光轴构成相当于人们用双目观察一个物体时所形成的视角,以此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视觉图像。
目前体视镜的光学结构是:由一个共用的初级物镜,对物体成象后的两光束被两组中间物镜----变焦镜分开,并成一体视角再经各自的目镜成象,它的倍率变化是由改变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而获得的,因此又称为"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Zoom-stereomicroscope)。
随着应用的要求,目前体视镜可选配丰富的选购附件,如荧光,照相,摄象,冷光源等等。
2.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组织的显微镜。
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在金相显微镜中照明光束从物镜方向射到被观察物体表面,被物面反射后再返回物镜成像。
这种反射照明方式也广泛用于集成电路硅片的检测工作。
3.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microscope)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
显微镜的种类及使用

显微镜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时间:2010-5-13 10:38:37来源:中国材料显微镜网作者:admin点击:1688次一、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配合,因而可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对物体的细微结构进行放大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 倍(最大的分辨力为0.2μm)。
(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附图1)1.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和光源等。
(1)目镜通常由两组透镜组成,上端的一组又称为“接目镜”,下端的则称为“场镜”。
两者之间或在场镜的下方装有视场光阑(金属环状装置),经物镜放大后的中间像就落在视场光阑平面上,所以其上可加置目镜测微尺。
在目镜上方刻有放大倍数,如10×、20×等。
按照视场的大小,目镜可分为普通目镜和广角目镜。
有些显微镜的目镜上还附有视度调节机构,操作者可以对左右眼分别进行视度调整。
另有照相目镜(NFK)可用于拍摄。
(2)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于转换器上,又称接物镜。
通常每台显微镜配备一套不同倍数的物镜,包括:①低倍物镜:指1×~6×;②中倍物镜:指6×~25×;③高倍物镜:指25×~63×;④油浸物镜:指90×~100×。
其中油浸物镜使用时需在物镜的下表面和盖玻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 左右的液体(如香柏油等),它能显著地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其他物镜则直接使用。
观察过程中物镜的选择一般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便于查找待检的具体部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粗略视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聚光器由聚光透镜和虹彩光圈组成,位于在载物台下方。
聚光透镜的功能是将光线聚焦于视场范围内;透镜组下方的虹彩光圈可开大缩小,以控制聚光器的通光范围,调节光的强度,影响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
使用时应根据观察目的,配合光源强度加以调节,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体视显微镜的应用领域及使用方法

体视显微镜的应用领域及使用方法体视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用于对物体进行放大观察。
它由一个双筒直立的观察系统和一个支撑物体的台座组成。
体视显微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并提供透视的视觉效果,使观察者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物体的细节。
体视显微镜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和领域,包括生物学、医学、工程、材料科学等。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体视显微镜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
体视显微镜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组织和生物标本,对生物结构和细胞组织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体视显微镜,生物学家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等过程进行研究。
此外,体视显微镜还常用于观察和鉴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在医学领域,体视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病理学研究。
它可以用来观察病变组织、肿瘤细胞、病理标本等,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除了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体视显微镜在工程和材料科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体视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缺陷、尺寸等。
它常常用于材料表面处理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材料科学中,体视显微镜可以用来观察和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相变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材料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特点,为材料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1.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台座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对准物镜。
2.调节物镜的焦距,使物体清晰可见。
通常可以通过旋转调焦轮或移动物镜管来调节焦距。
3.调节照明系统,使样品得到足够的光照。
可以通过开关灯源或调节光源亮度来实现。
4.观察物体时,可以通过调节眼镜距离、瞳孔直径和眼镜调焦等方式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5.使用体视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干净和稳定。
定期清洁物镜、目镜和台座,确保光线通过的正常。
总结来说,体视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显微镜。
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放大图像,并具有透视的视觉效果,使观察者能够更准确、更清晰地观察物体的细节。
体视显微镜原理

体视显微镜原理
体视显微镜原理
体视显微镜(Stereo Microscope)也称为放大镜,是一种用于观察物体表面微观结构的光学仪器。
它与普通显微镜不同,可以同时观察物体两个不同的侧面,因此也叫二目立体显微镜。
本文将讲解体视显微镜的原理。
一、放大原理
体视显微镜多采用倒置放大原理,即物镜在物体上方,目镜在物体下方。
物体所在的工作台在光路中正好是物距,并且工作台是透明的。
物镜使物体的二维图像放大后,同时显示出视差效应,从而呈现出物体的三维结构。
二、光路结构
体视显微镜的光路分为两大部分:目镜光路和物镜光路。
1. 目镜光路:目镜光路是由目镜透镜组而成的,透镜组使得眼睛可以在近距离下清晰地观察物体。
2. 物镜光路:物镜光路由放大镜主体、物镜、照明系统和距离数显尺组成。
物镜出射的光线与目镜的视线夹角不同,形成视差效应,同时显示出物体的三维结构。
三、照明系统
体视显微镜的照明系统包括反光式和透光式。
反光式照明系统通过反
射镜反射光线,直接照射物体,适用于观察无法通过透明的物体。
透光式照明系统则通过照射穿过物体的光线,适用于观察透明的物体。
四、应用
体视显微镜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仪器、金属、塑料、陶瓷、纺织、印刷、制药、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涉及材料的检验和分析、科研实验、生产检测等多个方面。
总之,体视显微镜采用的放大原理、光路结构和照明系统,使得观察者可以直观地观察物体表面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好地了解物体的内部构造和性质,为现代生产与研究提供了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
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点区别:
一、成像效果:
1.体视显微镜之所以叫体视是因为其可以观察立体样品,成立体的像;而生物显微
2.镜只能观察平面样品。
原因是体视显微镜的景深比生物显微镜大的多。
二、放大倍数及分辨率:
1.体视显微镜物镜倍数最常规的为0.65X~4.5X,好点的有0.75X~7.5X,
2.进口的产品可以到十几倍,体视可以连续变倍;生物显微镜物镜一般为
3.4X\10X\40X\100X倍数固定。
同等倍数下生物显微镜的分辨率要高的多,特殊的除外
三、应用领域:
1.体视显微镜应用非常广泛,生物、医学、农业等;电子电路、微电子、芯片等;
2.金属配件、热处理等。
生物一般只用于生物、医学、农业等方面。
因为体视可以
3.观察透明半透明样品,生物只能观察透明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