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水质监测断面分布与监测参数

合集下载

黄河水质监测报告

黄河水质监测报告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发布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资料提供单位:青海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宁蒙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中游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三门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山东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目录前言一、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综述二、各类水功能区达标情况三、各省区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四、重要水事附表1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一览表附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附表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附图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断面图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落实水利部《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加强流域内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使流域内有关单位、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决定自2005年开始正式发布《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发布频次为三个月一期,按季度发布。

《公报》根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和水文局制定的《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评价暂行规定》(试行)(资源保〔2004〕7号)和流域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需要,在黄委监测站网和流域八省(区)现有监测站网基础上,选择了170个重点水功能区(监测断面181个),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中国水功能区划(试行)》水质目标进行水质评价和达标分析。

评价基本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BOD518项。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

柳 长河,再经 八里湾 泵站提水进入东平湖 ,通过 东平湖分两路 ,分别 向鲁 北和 胶东地区供水 。
鲁 北 供 水 线 路 由 东平 湖 鲁 北 出湖 闸 出湖 , 经
鲁 北、河北东部及天津地 区;另一路 向东 ,通过 胶 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 水到烟台、威海 。 该 工程 穿越长、淮 、黄 、 海 四大 流域 , 经过 苏、鲁、 京 、津 四省( 市) 。沿途河流 、湖 泊众多 ,水 网复 杂 ,大部分支流承担着一定 的点源 、面源污染 。 为 了 保 证 工 程 的供 水 安 全 , 充 分 发 挥 工 程 效 益 , 需要在输 水干线 建立 水质监测 站 网, 以便及 时 、 全面 掌握 输水干线 的水质状况 , 为水资源管理和
域大 部 分河流 污染 严重, 超 出地 表水 V类 标准 ; 济 宁 市 只 有 南 四 湖 下 级 湖 和 上 级 湖 湖 心 区 基 本
达 到 了地 表 水 I I I 类水质 标准 , 其 他 河 流 断 面 水 质
等 水 质 敏 感 地 点 布 设 水 质 监 测 站 点 ,并按 其 功 能 和 重 要 性 的 不 同实 行 分 级 管 理 ,突 出 重 点 ,满 足 工 程 水 资源 管 理 与 保 护 的 需要 。 4 . 5 多 种 监 测 方 式 相 结 合 的原 则
保护 服务 。
穿黄 隧洞过黄河 ,自流进入小运河至 临清 ,向北
经 七 一 、 六 五 河 进 入 大 屯水 库 。 胶 东供 水 线 路 由东 平 湖 东 北 渠 首 闸 引水 ,经
济平干渠进入小清河 ,至济南市西部的小清河源 头睦里庄 闸,通过暗涵 穿过济南市区 ,再经过济 南一 引黄济青工程沿小清河新建渠道至引黄济青 上 节制 闸,进入 引黄济青输水渠道,至引黄济 青 下节制 闸进入引黄济青输水河 , 再至 双王城水库 。

黄河流域省界水体

黄河流域省界水体

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2012年2月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发布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资料提供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青海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目录前言一、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二、省界水体水质状况三、干流水源地水质状况附表1: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水质状况一览表附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附图: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评价断面图前言黄委水质监测工作始于1958年,主要监测水化学项目。

20世纪70年代,由于水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增加了水污染项目的监测。

根据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1998年开展了省界水体水质监测。

目前水利部门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黄河流域水质监测体系,基本覆盖了流域地表水体。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布黄河水质信息。

目前发布的《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每月一期。

《通报》综合反映黄河流域省界水体及重点河段水质状况。

2012年,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对部分水功能区监测断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41个省界断面,共实施监测断面146个。

《通报》基于当月监测成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水资源质量评价,评价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氰化物、砷、挥发酚、六价铬、氟化物、汞、镉、铅、铜、锌和石油类共18项。

一、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本月评价黄河流域重点断面138个,其余8个断面无水未测。

其中黄河干流45个,支流93个。

Ⅰ~Ⅲ类标准的断面51个,占37.0%;Ⅳ~Ⅴ类标准的断面42个,占30.4%,劣Ⅴ类标准的断面45个,占32.6%。

山东黄河水环境及保护措施分析探讨

山东黄河水环境及保护措施分析探讨

1 山东黄 河水 环境 概 况
水环境是指 自然界 中水 的形成 、 分布和转化 所 处 空 间 的环 境 。 水 环 境 是 人 类 社 会 赖 以 生存 和
发 展 的 重 要场 所 , 也 是 受 人 类 干 扰 和 破 坏 最严 重 的领 域 。环 境 好 ,水 质 优 ,环 境 差 ,水 质 差 。 山 东 黄 河 水 量 主 要 来 自上 中 游 及 下 游 河 南 境 内 伊 洛 、沁 河 ,山东 境 内 的大 汶 河 通 过 东平 湖 陈 山 口 注 入黄河 。 高 村 水 文 站 是 黄 河 进 入 山东 省 的 省 界

氨 氮
挥 发 酚 石 油 类
2 5 . 9 2
0 . 4 9 6 l
3 . 1 7 1 7
0 . 1 6 4 1 0 . 5 9 3 5
0 . 3 8 3 8
0 0 . 0 0 7 6
2 9 . 4 7 5 5
0 . 6 6 0 1 1 . 6 0 l 1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化 学需氧 量、石 油类 、挥发 酚等 。
( 2 )老 王 府 排 污 口 。老 王 府 入 黄 排 污 口位
于济南市长清 区平安店镇老王府 村附近 , 主要排 放 长 清 区生 活 工 业 废 污 水 ,每 年 进 入 黄 河 的污 水 量约为 5 0 5万 r n 3 ,主 要 污 染 物 是 化 学 需 氧 量 ( C O D) 、氨氮及 其他有机污染物等 。 ( 3 )东平 县 旧县 乡 粉 条 加 工 区 。东 平 县 旧
于济 南市平 阴县城 关镇翟庄村 , 平 阴县城所有工 业废 水及生活污水 平时存放在县城西洼地 内, 污 水通 过 明渠输 送 到 翟庄 闸 , 然 后 通 过 田 山一 级 泵 站抽 排进 入 黄 河 ,年 排 放 量 大 约 为 8 0 0万 m3 ;

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收稿日期:2016-06-15.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业经费项目 黄河及其河口渔业资源评价和增殖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 (N o :201303050). 作者简介:师吉华(1968-),女,高级工程师,从事渔业生态环境修复与研究. 通讯作者:jh s 680923@s i n a .c o m.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客 涵,刘 超,王亚楠*(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摘 要:根据对2013年4月㊁5月㊁7月㊁8月㊁10月及2014年的2月的黄河水质监测数据及对以往的文献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山东段的水环境历史发展趋势及质量状况.依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 L I )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的7个监测站点综合营养指数很低,为中营养,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10月>2月>4月>8月>5月>7月;依内梅罗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等级为Ⅵ级,重度污染,10月污染等级为Ⅲ级,其余月份为Ⅵ级;主要污染因子为T N ㊁石油类㊁悬浮物及高锰酸钾指数;依据渔业水质标准,石油类超标40%,重金属及有机物含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该研究从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为有效控制和治理黄河山东段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状态及对黄河山东段的增殖放流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黄河;水环境质量;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内梅罗指数;渔业水质标准中图分类号:X 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569(2017)03-0229-070 引言黄河山东段从河南兰考流入,起于东明县,止于垦利县河口,呈北偏东流向,流经山东的菏泽㊁聊城㊁济南㊁泰安㊁德州㊁济宁㊁淄博㊁滨州㊁东营等9市25个县,最后注入渤海,河道全长628公里,河道自东明到河口分别属于游荡型河段㊁过渡型河段和弯曲型窄河段,是黄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 1.为了较准确地反映黄河山东段水环境现状,从水体使用功能和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出发,于2013年4月-10月在黄河山东段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站点,分5个批次,主要从物理环境㊁化学环境㊁污染物等不同方面分析总结了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为有效控制和治理水体污染和营养化状态及黄河山东段增殖放流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断面设置与监测黄河山东段地处黄河最下游,为客观反映黄河山东段水环境状况,在遵循代表性原则的基础上,在干流河段设置7个固定监测断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东明县高村断面(1#)㊁鄄城县孙口断面(2#)㊁东阿县艾山断面(3#)㊁济南市泺口断面(4#)㊁高青县高青断面(5#)㊁利津县利津断面(6#)及黄河入海口清八浮桥断面(7#),艾山至泺口区间有长平滩区污水排入黄河.1.2 实验方法分别于2013年的4月㊁5月㊁7月㊁8月和10月及2014年2月在7个站点采集水样.使用5L 有机玻第38卷第3期2017年09月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B o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38,N o .3S e p.2017璃采水器采取水体表面0.5m 深度的水样,现场测定T ㊁p H ㊁D.O ㊁盐度㊁T D S ㊁电导率及电阻率等,其它监测项目现场固定,送回实验室分析测定,测定水体营养,重金属及有机磷和有机氯共计28项.1.3 监测与评估标准测定方法参照‘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水质分析方法“及‘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评价方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 3838-2002)Ⅲ类标准 4㊁内梅罗指数法和‘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程“ 5中的T L 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2 结果与分析2.1 单因子分析黄河山东段调查站点水体的T ㊁pH ㊁D O 和C h l -a 季节变化(见表1).检测结果表明,各站点p H 含量非常接近,符合Ⅰ类标准.D O 平均含量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黄河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一般水体不同,泥沙含量高,水生植物几乎没有,浮游植物种类少,生物量低,所以季节差异不明显,但是也表现为冬春秋季节含量高,夏季含量低的趋势.C h l -a 的含量极低,而7月份的C h l -a 的含量仅高于2月份,这主要和7月份的调水调沙有关.与一般水体不同,黄河由于泥沙含量高㊁水体浮游植物含量太少,导致C h l -a 含量极低,因为自然水体中,C h l -a 的含量与浮游植物含量呈正相关.电导率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反映出水中电解质存在的程度.根据水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则溶液导电程度也不同.溶液的电导率和离子的种类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监测结果表明,黄河水体平均电导率分别为2月(1057.75μS /c m )>4月(917.86μS /c m )>10月(873.13μS /c m )>9月(864.10μS /c m )>5月(845.07μS /c m )>7月(777.13μS /c m ).7月水温最高,按常规电导率也应该高,但恰恰相反,7月的电导率是全年最低的,这与7月的调水调沙有关.调水时,水量大,相比较而言,水中电解质的浓度降低,导致电导率降低.T N 和T P 含量季节差异明显(见表1).T N 年平均含量4.436m g /L ,月均含量4月(5.52m g/L )>5月(5.09m g /L )>8月(4.17m g /L )>7月(4.02m g /L )>10月(3.94m g/L ),各站点含量远超地表水Ⅲ类标准值,均属劣Ⅴ类水质.T P 年均含量0.041m g /L ,月均含量5月(0.06m g /L )>10月(0.049m g /L )>4月(0.035m g /L )>7月和8月(0.031m g/L ),2月份含量最高,介于Ⅳ和Ⅴ之间;5月份及10月份的6#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站点,接近Ⅲ类水标准,其余站点在Ⅰ类和Ⅱ类之间,有些月份存在超标.据各断面监测结果,高村㊁孙口㊁艾山㊁泺口㊁滨州和利津断面总磷的超标率分别为66.7%㊁58.3%㊁41.7%㊁33.3%㊁50.0%㊁和41.7%,若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各断面水质均超地面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均为Ⅳ类水质,总磷的污染不容忽视.黄河水体的可溶性磷酸盐含量极低,只有5月份的1#㊁4#和6#点以及7月份的全部站点检出,4月份㊁8月份和10月份及2月份全部站点未检出,7月份含量范围为0.004~0.024m g /L ,为地表水Ⅰ类.7月份也许和调水调沙有关,调水调沙能搅动原来沉于河底的泥沙,而磷酸盐容易絮凝沉于水底,经搅动,又溶于水中.C OD M n 是监测指标中季节差异最明显(见表1).年均含量为4.60m g /L ,含量范围为2.8~11.9m g/L ,月平均含量7月(10.59m g /L )>8月(3.45m g /L )>4月(3.04m g /L )>10月(2.88m g /L )>5月(2.68m g /L ),季节差异显著;7月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全部在地表水Ⅳ类-Ⅴ类之间,其余月份都为Ⅰ类,7月份的高含量与调水调沙有关.332第3期 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等: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表1 2013年黄河调查水体各指标均值及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站点月份p H 值D OC OD T P氨氮T NH gZ n石油类C h l aI等级1#2#3#4#5#6#7#4月8.168.313.00.0450.415.940.190.020.021.984.27Ⅳ5月7.796.083.150.0880.585.050.720.070.112.525.21V7月7.916.5211.90.040.144.180.170.250.102.133.07Ⅳ8月8.437.763.650.030.073.830.350.070.017.522.82Ⅲ10月8.347.132.80.010.163.88<0.050.060.142.022.83Ⅲ4月8.267.993.20.040.365.310.210.0080.0551.583.84Ⅳ5月8.076.502.550.0790.624.790.490.0290.0272.33.68Ⅳ7月7.87.6811.20.0350.103.970.310.0390.0532.12.9Ⅲ8月8.916.403.40.0240.1054.010.370.050.0765.663.33Ⅳ10月8.656.952.40.0370.1643.71<0.050.30.182.083.07Ⅳ4月8.468.003.050.0250.324.390.180.0060.0332.033.95Ⅳ5月8.116.122.600.1040.673.800.40.0510.0622.763.60Ⅳ7月7.707.563.950.0320.0867.26<0.050.0140.0162.232.83Ⅲ8月8.386.803.350.0380.113.650.080.050.0119.382.80Ⅲ10月8.407.193.450.0150.0993.47<0.050.060.221903.57Ⅳ4月7.987.993.050.0320.253.050.120.0060.0041.723.81Ⅳ5月8.0056.4952.80.0510.73052.80.3750.00950.0382.9453.78Ⅳ7月7.8157.67511.20.03350.11111.20.240.01950.02552.173.39Ⅳ8月8.346.3953.750.03650.1263.750.1150.10.0089.352.96Ⅲ10月8.356.952.750.0390.1832.750.10.010.111.7352.78Ⅲ4月7.987.882.950.0310.2982.950.250.0080.1253.534.04Ⅳ5月8.165.882.700.0450.7052.700.430.0640.0613.223.92Ⅳ8月8.177.133.100.0280.0333.100.250.0350.0093.123.00Ⅲ10月8.467.193.050.0650.0863.050.100.1000.1011.762.97Ⅲ4月8.037.7153.050.0340.2643.050.410.03650.0543.4054.09Ⅳ5月8.775.612.40.030.8142.40.530.02650.4623.1657.37V 7月7.795.7910.70.02450.20210.7<0.050.02050.0551.172.79Ⅲ8月8.1856.9953.30.02750.0993.30.0750.0650.0482.723.00Ⅲ10月8.57.0852.650.12650.14152.650.1050.030.11651.9152.81Ⅲ4月8.207.073.000.0380.2183.000.280.0070.0654.623.92Ⅳ5月8.235.632.400.0250.8042.400.370.1130.3772.886.91V 7月7.576.269.550.0240.0969.55<0.050.0150.0491.432.75Ⅲ8月8.476.223.650.0330.1023.650.070.0600.0132.453.19Ⅳ10月8.786.973.050.0470.1033.050.100.0600.1351.933.17Ⅳ4月均值8.157.623.040.0350.35.520.230.0130.0552.693.94Ⅳ5月均值8.185.792.660.060.715.090.470.0520.162.833.64Ⅳ7月均值7.756.4710.940.0310.124.090.240.0530.0511.883.52Ⅳ8月均值8.416.593.460.0310.0944.140.190.0610.025.743.03Ⅳ10月均值8.57.082.880.0490.143.340.10.0490.141.92.83Ⅲ月超标率(%)4月00000100100035.71023.57Ⅳ5月00000100100064.29026.43Ⅳ7月001000010028.57050027.86Ⅳ8月0000010057.14014.29017.14Ⅳ10月0000010035.710100023.57Ⅲ年超标率(%)020010064.29052.86023.71Ⅳ各指标I0.60.760.770.210.284.562.630.0461.750.31.96Ⅱ432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8卷注:n .T.表示该类物质在水体中未检出;D O ㊁C O D ㊁T P ㊁铵态氮㊁T N ㊁Z n 和石油类单位为m g /L ,H g 和Ch l -a 单位为μg /L ;总磷和叶绿素a 参照控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特定项目的标准值,叶绿素a 因G B 3838-2002未作详细规定,故参照G H Z B 1-1999中标准重金属㊁石油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显著.检测结果表明各站点C u 含量4月㊁5月全部属于地表水Ⅰ类,7月份除了1#点外,都为地表水Ⅰ类,9月份的1#㊁3#属于地表水Ⅰ类,其余为Ⅰ类和Ⅱ之间,但更接近Ⅱ类,10月份的7#点介于地表水Ⅰ类和Ⅱ之间,其余站点都属于Ⅰ类,全年检测最高值为出现在9月份,除了9月份外,其他季节差异性较小.Z n 含量除了个别站点(如7月份的1#㊁9月份的4#及10月份的5#)在地表水Ⅰ类和Ⅱ之间,其余都属于Ⅰ类.H g 含量4月份变化范围为0.00013~0.00042m g/L ,均值为0.00026m g /L ;5月份变化范围为0.0003~0.00077m g /L ,均值为0.00047m g /L ,含量为全年最高,4月㊁5月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7月份有4个点㊁9月份4个点㊁10月份4个点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A s 含量季节差异性很小,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有机磷㊁有机氯含量极低,全部符合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重金属除个别站点外,基本符合淡水渔业标准.石油类污染物含量4月份变化范围为未检出0.128m g /L ,均值为0.055m g /L ,5#点(高青浮桥)最高属Ⅳ类(0.125m g /L ),4#点含量未超过0.005m g /L ,其余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5月份为全年含量最高的月份,变化范围为0.027~0.64m g /L ,均值0.199m g /L ,7#(清八浮桥)含量最高达0.64m g /L ,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7月份变化范围为0.022~0.067m g /L ,均值0.054m g /L ,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8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的月份,变化范围为0.001~0.048m g /L ,均值为0.021m g/L ,1#点外,其余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10月份是全年含量最高的月份,变化范围为0.10~0.22m g /L ,均值0.14m g /L ,全部超过地表水Ⅲ类,在Ⅲ类与Ⅳ类之间.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对石油类的规定为ɤ0.05m g /L ,即地表水Ⅲ类,因而对水中鱼类有一定影响.2.2 水环境质量评价2.2.1 综合营养指数评价水体综合营养指数见表2.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全年水环境质量为中营养,综合营养指数在34.02~48.20之间,既没有贫营养水体(ɤ30),也没有富营养化水体(ȡ50).从月份来看,5月份营养化水平最高,指数为46.78;8月份最低,为36.42;从站点分析,2#点全年综合营养指数相对较高为41.36,但各个站点差异不明显.纵观全年,黄河水质尚可,主要污染因子为T N ㊁T P ㊁石油类和高锰酸钾指数,其他检测项目含量均未超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石油类和C O D M n 两项只有个别站点属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绝大部分都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表2 调查水体营养状态分级样点T L I (Σ)营养级4月5月7月8月10月周年4月5月7月8月10周年1#43.0946.4539.5534.0240.7640.71M M M M M M 2#40.3746.1138.5435.4940.3741.36M M M M M M 3#41.2145.8538.1537.1840.4439.82M M M M M M 4#41.4046.8339.5337.0340.2636.51M M M M M M 5#42.3448.2040.4035.9440.9838.01M M M M M M 6#42.7747.4040.7236.9141.5239.83M M M M M M 7#40.6046.6040.7238.3441.0639.07M M M M M M 周年41.6846.7839.6636.4240.7739.33MMMMMM注:O-贫营养(O l i g o t r o p h e r ),M-中营养(M e s o t r o p h e r ),L E-轻度富营养(L i g h t e u t r o ph e r )㊁M E-M i d d l ee u t r o -p h e r ,H E -重度富营养(H y p e r e u t r o ph e r ).2.2.2 水质内梅罗评价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见表1)表明,黄河水环境质量受到污染,周年污染等级为Ⅳ类,4月㊁5月㊁7月532第3期 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等: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632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和8月污染等级为Ⅳ级,10月为Ⅲ级,平均污染指数4月>5月>7月>8月>10月,水体总氮和汞污染相比较而言较重,周年污染指数分别为4.56和2.63,周年超标率为100%和64.27%,其次是石油类和高锰酸钾指数,周年污染指数分别1.75和0.77,周年超标率分别为52.86%和20%,其它监测指标无超标现象.重金属除H g外,含量都远低于标准值.其他监测项目基本无污染现象,且I值均较低.3讨论3.1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据霍家喜㊁扈淑娥等 4,5 调查发现,黄河山东段1980年以前,水质状况良好,水环境质量为地表水Ⅰ-Ⅱ类,80年代后水质下降到Ⅱ-Ⅲ类 6 ,进入90年代Ⅳ类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1996年Ⅳ类水占33%, 1997年占71%,2000年占75%,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7 .此阶段水环境质量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氮㊁磷及高锰酸钾指数等含量呈急剧上升之势,二是超标水在时间分布上快速延长 8 .2002年由于河水量偏少甚至偏枯,入黄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污径比较高,导致水环境质量极差.据扈淑娥等 4 2002~2004年对高村㊁利津和泺口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分析,2002年3个监测断面水质都为Ⅴ类,高村甚至为劣Ⅴ类,而劣Ⅴ类水则基本失去使用功能.对2001~2002年监测的有机污染项目分析总结后发现,2001年主要超标物质为非离子氨㊁高锰酸钾指数和亚硝酸盐;2002年以后主要超标物为氨氮㊁化学需氧量㊁5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姜东升等 9 对黄河的连续调查监测结果与霍家喜基本相同.以氨氮为例,分为三个阶段, 1992年以前,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1993~1998年水质处于明显持续恶化阶段,氨氮含量超过1.0m g/L,已不符合地表水Ⅲ类;1998~2003年,水质出现反复,其主要原因是黄河来水量减少,而污染物入黄量增加,污径比较高导致水质恶化.自2003年至今,由于黄河水统一调度,黄河水量丰沛(以泺口为例,2002年断面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2011年达200亿立方米),含氮量明显回落,表明水质状况好转.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2013~2014年对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水体总氮和汞污染较重,周年污染指数分别为4.56和2.63,周年超标率为100%和64.27%,其次是石油类和高锰酸钾指数,周年污染指数分别1.75和0.77,周年超标率分别为52.86%和20%,其它监测指标无超标现象;重金属H g除外,其他含量都远低于标准值,且I值均较低.由于黄河山东段各监测断面间距较小,自净能力相对较低,在断面间无纳污的情况下,上游断面污染物含量高的项目,在下游断面一般也表现为含量高,反之亦然.同样上游断面超标严重的项目,在下游断面也超标;而超标较轻的项目,经过一段流程的自净后,在下游断面表现为不超标.据本院2013~2014监测结果,高村断面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超标率分别为23%和29%,艾山为12%和18%,泺口为20%和23%,利津为30%和8%.超标率艾山低于高村,利津低于泺口(氨氮),是河水沿程逐渐自净结果;泺口高于艾山是由于长平滩区向黄河排污所致,化学耗氧量利津高于泺口是沿程有机物加入造成.泺口低于高村,说明尽管有长平滩区向黄河排污,但该两项污染主要来自高村以上.3.2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特点3.2.1汛期水质优于非汛期由于年内黄河水量分配极不均匀,一般情况下汛期(丰水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之多,非汛期(平枯水期)最多占到40%,而来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黄河水环境质量.多年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汛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明显好于非汛期.以2013~2014年监测结果为例(见表2),7㊁8月份的综合营养指数明显低于其他月份(8月较7月低);有机污染中以氨氮和总氮为例(见表1),7㊁8月份各站点的氨氮及总氮平均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石油类7㊁8月份均值在全年最低(8月份最低,仅为0.02m g/L,见表2),说明在丰水期(调水调沙期间)水质明显优于非汛期.主要原因为汛期水量充足,水环境容量大,污径比相对较小,污染浓度得到稀释,使得水质好转;非汛期水量小,相应的水环境容量也小,污径比增大,水环境质量恶化.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4月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非汛期).3.2.2 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的影响黄河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以来,到2016年已经15年.据统计,1986~2001年是黄河下游1919年以来的第二个枯水期,期间高村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只有3次超过5000m 3/s ,多数年份3000m 3/s左右 9.由于调水调沙的作用,输水输沙能力的增强,水环境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以2013年为例,变化最大的水化因子为C O D M n (见表1),调水前后相差近3倍,如5月份的C O D M n 均值为2.66m g /L ,而7月份均值为10.94m g/L ,为5月份的3.83倍.多年监测结果表明,C O D M n 含量与泥沙含量呈正相关,即含沙量增大,C O D M n 含量亦增大 10.主要是丰水期水体含沙量和有机物含量急剧增加所致;其次变化较大的是溶解氧(D.O ),全年均值为9.67m g /L ,最高值为1月份,均值为13.07m g /L ,而7月份最低,仅为5.83m g /L ,单从溶解氧判断,水质直接从Ⅰ类变为Ⅲ类.C O D M n 与溶解氧的含量总呈负相关.调水调沙对营养盐输送通量在年内的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11,12,以氨氮为例5月均值(0.71m g /L )较8月均值(0.094m g /L )高出0.62m g/L ,是7.55倍,分析原因是平枯水期含量高是由于该期气温低㊁流量小,稀释能力降低所致;而调水调沙期间水量急剧变大,稀释能力瞬间增强,使其含量降低幅度较大.总磷的变化也非常明显(除艾山外),7月份调水调沙期间,全部呈下降趋势,河水高含沙量的絮凝作用,致使磷含量急剧降低;生化需氧量各个时段无明显变化.4 结论通过对黄河以往文献资料及水质监测数据分析,黄河水环境质量存在时空差.从有系统监测数据记录以来,可分为几个阶段:80年代以前无水体污染均较少,水质良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个别项目甚至能达到Ⅰ类;80年代后至2002年,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有些站点甚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劣Ⅴ类,水体使用功能受到影响;2002年以后由于黄河实行水资源统一调控,入河污染物的减少,水环境质量在逐步好转.周年水环境质量,由于汛期水量大,水体有机污染浓度得到稀释,加上调水调沙,水环境质量明显好于非汛期,无论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还是内梅罗指数评价都证明了这一点.参考文献:1 孔祥磊.黄河山东段河道治理与工程质量控制研究 D .山东:山东大学,2012.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 3838-2002 S .北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3 金相灿,屠红英.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2版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4 扈仕娥,张广海,杨凤栋,等.黄河山东段水环境污染状况及防止措施 J .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2005:529-533.5 霍家喜,苏拥军,耿蕊,等.黄河河口段近期水质状况分析 J .海洋湖沼通报,2010(4):101-105.6 霍家喜,姜明星.黄河河口段水环境因子演变分析 J .科技世界,2015(6):324-325.7 苏国良.黄河山东段水污染状况分析 J .山东环境,1999(3):44-45.8 姜东升,闫永新,王静,等.调水调沙对山东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 J .人民黄河,2015,37(12):6-8. 9 姜东升,赵信祥,孙芳,等.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对山东河段水质影响 J .山东水利,2011(9):55-56. 10 程进豪,王宁,李景芝,等.黄河山东段水环境污染动态分析 J .水资源保护,1995(1):48-53. 11 姚庆祯,于志刚,王婷,等.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营养盐变化规律的影响 J .环境科学,2009(12):353-354.12 白光明,兴安,朝鲁门.黄河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研究 J .北方环境,2013,29(1):124-126.732第3期 师吉华,李秀启,董冠仓,等:黄河山东段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832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Q u a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o fw a t e re n v i r o n m e n t o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i nS h a n d o ng s e c t i o n S H I J i-h u a,L IXi u-q i,D O N G G u a n-c a n g,K E H a n,L I U C h a o,WA N G Y a-n a n(S h a n d o n g F r e s h w a t e rF i s h e r i e s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J i n a n25001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s c i e n t i f i c s u p p o r t s f o r r i v e r s e c o l o g i c a lm a n a g e m e n t o f t h eY e l l o wR i v-e r,15w a t e r q u a l i t y p a r a m e t e r s o f7m o n i t o r i n g s i t e s a l o n g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 i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w e r e m e a s u r e do nA p r i l,M a y,J u l y,A u g u s t a n dO c t o b e ro f2013a n dF e b r u a r y o f2014,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d a t aw a su s e dt oa n a l y z e t h ew a t e r q u a l i t y a n d i t sv a r i a t i o nt r e n d s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i n c l u d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so ft i m ea n d d i f f e r e n t m o n i t o r i n g s i t e s.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w a t e r q u a l i t y o f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 i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w a s a t t h e s t a g e o fm e s o t r o p h e r u s i n g T L Im e t h o d,a n da l l t h e t r o p h i cs t a t u s i n d e xw e r ev e r y s m a l l i nd i f f e r e n tm o n i t o r i n g s i t e sw i t h t h e mv a r y i n g a sO c t o b e r>F e b r u a r y>A p r i l>M a y>J u l y.T h ew a t e r q u a l i t y o f 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w a s a t t h e s t a g e o fm e s o t r o p h e r u s i n g T L Im e t h o d,a n d a l l t h e t r o p h i c s t a t u s i n d e x w e r e v e r y s m a l l i nd i f f e r e n tm o n i t o r i n g s i t e sw i t h t h e mv a r y i n g a sO c t o b e r>F e b r u a r y>A p r i l>M a y >J u l y.T h ew a t e r q u a l i t y w a s a t t h e s t a g e o f s e v e r e p o l l u t i o nu s i n g N e m e r o i n d e xm e t h o d,a n d t h e p r e-d o m i n a n t p o l l u t a n t f a c t o r sw e r eT N,t h e p e t r o l e u m,S Sa n dC O D M n.A l l t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o r g a n i cm a t t e r a n dh e a v y m e t a l s b e l o n g e d t o t h eⅢc l a s s o f t h e f i s h e r y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sw i t h t h e p e t r o l e u mc o n-c e n t r a t i o nb e i n g f o u n do v e r40%o f t h eⅢs t a n d a r d.K e y w o r d s:t h e Y e l l o w R i v e r i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w a t e r q u a l i t y;T L I;N e m e r oi n d e x;W a t e r q u a l i t y s t a n d a r d f o r f i s h e r i e s。

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趋势分析

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趋势分析

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趋势分析作者:韩艳利靳会妓高天立孙晓娟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03期摘要:基于2010-2014年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成果,结合水功能区分布、水体功能属性、污染程度及治理水平、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变化等情况,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相关评价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4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及变化趋势,表明2010-2014年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趋于改善。

针对2010-2014年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评价信息系统、开展重要水功能区本底及背景值专项调查与研究、优化监测站网设置、合理制定监测方案等建议。

关键词: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趋势分析;黄河流域中图分类号:X824;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3.0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2011年年底国务院以国函[2011]467号文批复了《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确立了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15年达到60%、2020年达到80%的总体目标。

2012年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纳污红线考核制度等。

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是在黄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技术依据,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现状基本信息调查及水质达标评价成果将服务于纳污红线目标考核管理,也为水利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供支持。

1 黄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概况1.1 重要水功能区划分情况黄河流域列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的一级水功能区共171个、二级水功能区234个,其中重要一、二级水功能区共计346个(见表1)。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近年来,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其水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2023年黄河水的水质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水质检测。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的结果和分析。

一、水质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多种水质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对黄河水样进行了采集,并使用了现场检测仪器对其进行了常规指标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和总磷等指标的测试。

其次,我们还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细菌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二、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经过检测,2023年黄河水的pH值为7.2,处于中性偏碱性的范围内,符合灌溉水的要求。

溶解氧含量为8.5 mg/L,表明黄河水中溶解氧充足,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浊度为15 NTU,说明水中悬浮物较少,对农田灌溉不会造成堵塞。

然而,黄河水的氨氮含量为 2.5 mg/L,超过了灌溉水标准,可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磷含量为0.3 mg/L,属于轻度污染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

三、重金属检测结果对黄河水样进行的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2023年黄河水中汞、铅、镉和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未超过安全限值,不会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然而,镉元素的含量略高于国家标准,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相关治理措施,以保障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四、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对黄河水样进行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2023年黄河水中农药残留物含量较低,大部分农药的检出率不超过10%,无明显的农药污染问题。

但仍有少量农药残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以减少农药对农田灌溉水质的潜在风险。

五、微生物检测结果黄河水样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水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未超过安全限值,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威胁。

然而,水中的藻类含量较高,可能会导致水质变绿,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

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

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

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3.27•【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7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7号《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已于2024年3月27日经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3月27日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2024年3月27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管控第三章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四章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五章防汛与工程安全第六章污染防治第七章高质量发展第八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第九章保障与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类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黄河流域,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黄河干流、支流和湖泊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菏泽市、济宁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南市、德州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的相关县级行政区域。

第三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流域管理与属地管理、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组织、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加强跨省河流的水资源保护,有利于水体污染的界定,根据黄 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安排,黄河在高村、利津,金堤河在柳屯、范县 城关、台前桥设立省界断面。 1998 年 3 月进行金堤河柳屯、范县城关、 台前桥三断面的勘查、选址工作,8 月份开始监测。 2000 年 1 月撤销柳 屯、范县城关两断面,保留高村、利津、台前桥三断面。 1.3 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监测断面
为配合基本水文站进行的水量统一调度测验,根据黄河流域水资 源保护局的安排,自 2000 年 5 月开始,进行水量统一调度水质监测工 作。 每年非汛期(1-6 月和 11-12 月),进行水量统一调度水质监测,监 测断面为高村、泺口、利津三个断面。 1.4 其它断面
除完成上述三项水质监测外,根据上级的临时指示还进行了引黄 济津应急水质监测、调水调沙水质监测。 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的指示精神, 黄河山东水环境监测中心于 2000 年 10 月-2001 年 2月, 2002 年 10 月-2003 年 1 月,分别进行了两次引黄济津应急水质监测, 监测断面为高村、孙口、位山闸下三个断面。 于 2002 年 7 月进行了调 水调沙水质监测,监测断面为泺口断面。
所有分析项目均采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GB3838-88)《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6-10-10 发 布]和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 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自 2005 年通知常规项目中, 总氮一项停 止监测。 其它项目仍继续监测。 2.2 省界水体监测
采样点为当水深小于 5m 时, 在水面下 0.5m 处设 1 个采样点;当 水深在 5-10m 时,在水面下 0.5m,河底上 0.5m 处各设 1 个采样点;当 水 深 大 于 10m 时 ,在 水 面 下 0.5m,0.5 相 对 水 深 ,河 底 以 上 0.5m 处 各 设 1 个采样点。
各条垂线及采样点采样均用横式采样器采样,采样方法为左、中、 右各条垂线等比例混合法。 2.1.2 监测参数与方法标准
黄河干流高村、利津断面,金堤河的柳屯桥、范县城关、台前桥断 面每月采样一次,采样垂线与测点的布设同常规监测,用横式采样器 采样,采样方法为左、中、右各条垂线等比例混合法。
【关键词】监测断面;分布;监测参数;方法标准。
0 前言
山东黄河水质监测是对设立的水质监测断面所取水样进行化验 分析,依据监测规范规定的各项参数 ,判断水质的类别。 自 1986 年以 来,进入山东黄河来水量偏少,突发性的水质污染事件不断,给沿黄各 地的引水带来影响,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及时准确地监测了每次污染水 质,并在职权范围内对污染单位进行了查处,有效地保护了黄河水资 源。
1986-1998 年 泺 口 、利 津 、陈 山 口 3 个 断 面 监 测 参 数 为 :流 量 、水 温、pH 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悬浮物、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 化碳、钙离子、镁离子、钾钠离子、氯化物、硫酸根、碳酸根、重碳酸根、 离子总量、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 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氰化物、砷化物、挥发酚、六价铬、 汞、镉、铅、铜、铁、锌、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37 项。 根据 1999 年任务书 {1999 年水质监测任务书(山东水文水资源局)}规定,从 1999 年开始取 消氧化还原电位、游离二氧化碳、侵蚀性二氧化碳、钙离子、镁离子、钾 钠离子、碳酸根、重碳酸根 、离 子 总 量 、矿 化 度 、总 碱 度 等 项 目 。 19861999 年 高 村 、艾 山 2 个 断 面 监 测 参 数 为 :溶 解 氧 、氨 氮 、亚 硝 酸 盐 氮 、 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氰化物、砷化物、挥发酚等 24 项。 自 2003 年 1 月起,高村、利津两断面恢复钙离子、镁离子、钾钠 离子、碳酸根、总硬度、矿化度项目的测定 。 每 年 2、6、8、10 月 份 的 10 日左右采样监测。
2013 年 第 3ຫໍສະໝຸດ 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河务专论○
科技信息
山东黄河水质监测断面分布与监测参数研究
刘存功 刘 敏 孙佳秀 刘运生 李彦邦 (黄河水利委员会 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 1986 年至 2005 年期间黄河山东段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分布、采样断面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上述期间设置的 断面、采样垂线和采样点至今仍然采用。 详细分析了 山东黄河不同时期 的水质监测参数及采用的方法标准。 对于今后山东黄河水 质监测事业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水质监测
2.1 常规监测 2.1.1 采样频次与方法
山东黄河干流高村、艾山、泺口、利津,支流大汶河经东平湖入黄 的 陈 山 口 5 断 面 为 每 年 采 样 12 次 ,采 样 时 间 为 每 月 10 日 前 后 ,采 样 垂线 为 当 水 面 宽 小 于 50m 时 ,在 中 泓 处 设 1 条 垂 线 ;当 水 面 宽 在 50100m 时,在断面的左、中、右设 3 条 垂 线 ;当 水 面 宽 在 100-1000m 时 , 除在左、中、右设 3 条垂线外,岸边有污染带应增加岸边两条垂线;当 水面宽大于 1000m 时,在左、中、右设 3-5 条垂线,岸边 有 污 染 带 时 可 增加到 7 条垂线。
1 水质监测断面分布
1.1 常规监测断面 自 1986 年以来,黄河干流设有高村、艾山、泺口、利津 4 处监测断
面,在主要支流大汶河东平湖入黄口陈山口设 1 处监测断面。 根据在 城市供水水源地需要进行水质监测的规定,山东省滨州市已在黄河滩 区建成了引黄河水用于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为此 ,2005 年 1 月 在 水 源 地附近的干流上,即滨州大桥下游设立了一处常规监测断面,该断面 命名为滨州断面。 监测项目与频次与泺口断面相同,取样方法在桥面 上系绳悬吊采样器取样,按左、中、右三线等比混合。 1.2 省界水体监测断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