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课 蜀道难——谪仙的天才之作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凫.(fú) 怒号.(háo) 巉.岩(chán) 飞湍.(tuān)B .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黄鹤.(hè)C .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参.星(shēn) 万壑.(hè)D .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B .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C .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D .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 .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 .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危.乎高哉危.楼高百尺B.⎩⎪⎨⎪⎧以手抚膺.坐长叹义愤填膺. C.⎩⎪⎨⎪⎧ 连峰去.天不盈尺虎丘去.城可七八里D.⎩⎪⎨⎪⎧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问君西.游何时还B .朝.避猛虎C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 .砯.崖转石万壑雷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难于上青天B.但见悲鸟号古木C.雄飞雌从绕林间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2.4蜀道难附答案新37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2.4蜀道难附答案新374

《蜀道难》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咙言(lóng)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g)吮吸(shǔn)黄鹄(hú)C.崔嵬(wéi)峥嵘(zhēng)参(shēn)万壑(hè)D.猿猱(náo)秦塞(sè)咨嗟(jiē)趑趄(zī j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倚缺壁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萦岩峦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蚕丛鱼凫仰胁息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

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蜀气势磅礴忧虑与关切B.蜀秦气势磅礴忧伤与无奈C.秦蜀气贯长虹忧虑与关切D.蜀秦气贯长虹忧伤与无奈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①山从人面起②见说蚕丛路③云傍马头生④芳树笼秦栈⑤春流绕蜀城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蜀道难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

2.4 蜀道难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

第4课 蜀道难——谪仙奔放沉郁的咏唱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蜀.道(shǔ) 蚕丛.(cōnɡ) 鱼凫.(fú) 钩.连(ɡōu ) B.峨.眉(é) 石栈.(zhàn) 黄鹤.(hè) 猿猱.(náo) C.攀.援(pān ) 抚膺.(yīnɡ) 巉.岩(chán) 雄雌.(chí) D.凋.零(diāo ) 瀑.流(pù) 喧豗.(huī) 峥嵘.(yón 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湍.瀑流争喧豗 湍:急流 B.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D.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危.言危行 B.⎩⎪⎨⎪⎧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 剑阁峥嵘而.崔嵬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从词的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地崩山摧.壮士死B.雄飞雌从.绕林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5.下面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不然,籍何以至此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6.名句默写。

(1)噫吁嚱,危乎高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一)课时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一)课时训练(含解析)

第4课蜀道难(一)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鱼凫(fú)嗟叹(jiē)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ɡ)吮吸(shǔn)黄鹄(hú)C.崔嵬(wãi)峥嵘(zhēnɡ)栈桥(zhàn)万壑(hâ)D.猿猱(náo)秦塞(sâ)扪参(mãn)趑趄(zī jū)2.下列对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之地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高标:可作为一方标志的最高峰C.青泥何盘盘盘盘:山路曲折、盘旋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语助词,无意义3.成语中某些语素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横线的字与诗句中加横线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海纳百川——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B.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济宁市区再也看不到过去的那轮珠圆玉润的月亮,天空灰蒙蒙一片,不远处的节日礼花也只是一团模糊的闪光。

C.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D.3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许多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太阳一号”发电站被认为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中式太阳能发电项目,占地面积约有2.5 多平方公里,发电能力达100 兆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蜀道难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练习:第二单元 第4课 蜀道难 含答案

评测练习1、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2、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世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3、精彩语段阅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⑴、“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⑵、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起到了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⑶、这一段话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附:参考答案:1、A 2、D 3、⑴指送别的友人。

也可能是虚拟的人物。

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承上“畏途”,接下“其险也如此”⑶“但见”四句运用衬托,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渲染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惊险气氛。

高中语文 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秦塞.(sài)石栈.(jiàn)扪.参历井(mén)B.怒号.(hào)猿猱.(náo)砯.崖转石(pīng)C.崔嵬.(wéi)喧豗.(huī)飞湍.瀑流(tuān)D.巉.岩(chán)咨.嗟(zhī)磨牙吮.血(shǔn)【答案】C(A.栈:zhàn;B.号:háo;D.咨:z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A.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莹回楹联B.一夫挡关豺狼之心望帝啼鹃崔嵬C.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辑盗湍急D.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遐迩咨嗟【答案】D(A.莹—萦;B.挡—当;C.辑—揖)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天梯石栈相钩连..B.然后C.剑阁峥嵘..而崔嵬D.枯松倒挂倚绝壁..【答案】B(然后:古代是两个词,“然”,当“这”讲,代上句话,“后”是“以后”的意思。

今天是一个词,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 4.从词的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地崩山摧.壮士死B.雄飞雌从.绕林间C.砯崖转.石万壑雷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答案】C(题干与C都是使动用法)5.诗中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句子,作者的用意是( )A.诗人一开篇就以此句极言蜀道之难,用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豪放的基调;以下反复出现,使它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B.诗人反复使用这样的句子,是为了突出蜀道之难,加大全诗的气势。

C.诗人以这句诗作为发语词,以便为下面写各个景点作铺垫。

D.在诗的感情转折处,诗人用此句拓展出蜀道上的奇丽景色。

语文 第4课 蜀道难课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语文 第4课 蜀道难课后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课 蜀道难——谪仙的天才之作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凫.(fú) 怒号.(háo) 巉.岩(chán) 飞湍.(tuān)B .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黄鹤.(hè)C .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参.星(shēn) 万壑.(hè)D .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B .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C .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D .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 .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 .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危.乎高哉危.楼高百尺B.⎩⎪⎨⎪⎧ 以手抚膺.坐长叹义愤填膺.C.⎩⎪⎨⎪⎧ 连峰去.天不盈尺虎丘去.城可七八里D.⎩⎪⎨⎪⎧ 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问君西.游何时还B .朝.避猛虎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砯.崖转石万壑雷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难于上青天B.但见悲鸟号古木C.雄飞雌从绕林间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高B.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着D.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渡过2.下列各句中加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边塞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C.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倘若3.下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与秦塞通人烟塞:边塞B.锦城虽云乐云:说C.危乎高哉危:危险D.连峰去天不盈尺去:离开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B.雄飞雌从绕林间C.砯崖转石万壑雷D.势拔五岳掩赤城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D.猿猱欲度愁攀援6.下列加线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7.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不然,籍何以至此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言危行B.尔来四万八千岁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剑阁峥嵘而崔嵬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10.对下列加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B.所守或匪亲(有时)C.但见悲鸟号古木(只)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1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助词,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12.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13.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人教必修3第4课《蜀道难》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噫吁嚱(xū)秦塞(sài)石栈(zhàn)抚膺(yīng)B.鱼凫(fú)崔嵬(wéi)巉岩(chán)吮血(shǔn)C.咨嗟(zī)猿猱(róu)岩峦(luán)瀑流(pù)D.万壑(hè)喧豗(huī)飞湍(tuān)萦回(yíng)2.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崔天梯石栈扪参历井千沟万壑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壁立千仞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一夫挡关D.磨牙吮血抚鹰长叹鹤汀凫渚协从不问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渺茫遥远的样子)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4.对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5.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6.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7.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8.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9.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

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蜀气势磅礴忧虑与关切B.蜀秦气势磅礴忧伤与无奈C.秦蜀气贯长虹忧虑与关切D.蜀秦气贯长虹忧伤与无奈课内精读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0.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11.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1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岩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13.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14.“西游”“西望”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矛盾?课外提升(一)阅读李白的《登太白峰》,回答问题。

登太白峰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15.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16.“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二)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回答问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7.诗篇前四句写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表现出反常的举动,“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19.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入手,分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诗。

高考链接(2018·浙江卷)奉陪郑驸马韦曲【1】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2】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2】禁:消瘦。

2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1.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

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

(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

(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

(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王象巽《游曲江》)2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C【解析】猿猱(náo)2.D【解析】A.地崩山摧 B.冲波逆折 C.一夫当关 D.抚膺长叹、胁从不问3.D【解析】抚摸着胸口。

4.A【解析】A.也:句中停顿。

5.AD【解析】A.何:多么 D.愁:发愁,对……发愁 B.尔:自那时以来/你。

C.当:在/把守6.D【解析】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7.D【解析】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8.A【解析】A.“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

9.A【解析】李白25岁出川,天宝初年,再入蜀。

第一、二空排除BD两项。

与“乐章”呼应的是“气势磅礴”。

排除CD。

10.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地亘古闭塞的状况。

第二层描述秦蜀间崇山峻岭的地貌,是闭塞的原因。

第三层叙述蜀道由来,以神话表现劳动人民开凿蜀道时的悲壮惨烈、可歌可泣。

11.“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难;“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

诗人着重描写青泥岭曲折盘桓、随山萦回的险道和峻危的山势,尤其是人们手扪星辰、紧张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惧惶悚,表现了蜀道之难。

12.不重复。

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三段写社会环境险恶铺垫过渡。

13.“但见”“又闻”句渲染了凄清恐怖、幽静孤寂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险气氛。

14.不矛盾。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模拟蜀人口气,以诫友人慎入蜀,意味尤为深长。

15.前者为山峰名字,后者是星宿名称。

作者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

16.太白山高峻,但诗人攀登到夕阳在山也要登上峰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17.“停”“投”侧重写诗人无心宴饮的苦闷。

“拔”“顾”是前两个动作的升级,既写不甘安于现状的激愤,又写走投无路的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人(抒情主人公“我”)的举动往往与自己的特定心情有关。

从标题“行路难”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等诗句中,不难理解这是诗人走投无路时的茫然、激愤的表现。

18.采用了象征手法,“黄河”“太行”象征作者追求的宏大理想。

用“冰塞川”“雪满山”写道路艰难,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艰难处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上下文来看,这两句写诗人的理想受阻。

结合“路”“行路”通常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可考虑象征手法的运用。

19.①反复,“行路难”的两次出现,强调了诗人的无助苦闷。

②反问,这是无助之时的悲情呐喊,把诗人坎坷失意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同时涉及对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评价。

这个诗句使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经历、时代背景解答。

需注意“多歧路”三字的所指。

20. C【解析】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

21.BE【解析】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当年燕子知何处”和“韦曲杜陵文物尽”均是在感慨当初繁华如今已经不再,因此答案容易获得,余下三句均为袭用杜甫原句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

22.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

(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解析】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