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1.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为了确保苹果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NY/T441-2013 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生产操作规程:一、园址的选择(一)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平地上。
地块周围无任何畜牧场和化工厂,空气清新;灌溉用水充足,水质清洁卫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无任何有毒有害重金属残留,周边生产环境良好,交通方便,无任何工农业污染。
(二)建园:果园的建立按事先规划好的设计进行。
1. 种植区采用:1公顷为一小区,6小区为一作业单位,3个作业单位组成了种植区,便于管理;2. 道路系统设为:一条主路贯穿全园,生产路是园内小区的界线,直通主路,便于运输;3. 灌排系统选用:灌水与排水管道兼用,做到灌水有水源,排水有出处,便于作业;4. 生态系统采取:绕园栽植了宽10米,长4000米的防护林,并在林下建造配套禽舍,进行禽畜散养,便于增收。
二、果树栽植(一)良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耐贮运的XX苹果品种。
该品种具有(特点……例如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果形好,果个大,色泽鲜红光亮,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富含糖、Vc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好,市场销量高)。
(二)果树栽植,采取“密株不密行”的栽植摸式,株距3米,行距4米,每公顷栽植820株左右。
秋季挖穴,来年春季定植。
穴深0.8米,长、宽各1米。
以腐熟好的农家肥做底肥,浇足水,填足土,并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1的比例配置。
定植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三)定植管理,苗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指定专人逐棵松土并扶正倒苗、歪苗。
发芽前,在距地面1米左右给苗木进行剪截定干。
当新梢长到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50克尿素,以后每隔20天追施一次。
按时浇水除草,及时防止病虫害,以保证树苗的健壮生长。
三、土肥水管理1、土管理:在秋季全园釆取扩穴深翻,改良土壤。
深翻时,必须与施有机肥、土壤熟化相结合,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施入40厘米土层范围内;回填时,必须把熟化的表土填在穴的底层,而底土覆在上层。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一、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
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
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
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
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
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
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
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
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
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
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
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渤海湾苹果产区果园起垄生草土壤管理制度技术规范

果园杂草种类众多, 以稗类 、 马唐 等单子叶草最易建立稳定草被 , 且易与商业草种
般草种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春末夏初或雨季前期 , 温暖地 区或越冬性强 的草种也可 以秋播 ( 如鼠
茅草) 。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块 , 在春末夏初雨季趁墒播种。
2 4 播种量 .
用种量可参照建植草坪或牧草生产推荐的播种量 , 当地杂草数量较多的适当减量。一般可按照如
下标准播种: 黑麦草 2 g・l 早熟禾 1 m~, 5 I~, l 5g・ 白三叶 6g・ m~, 红三叶 6g・ m一。
6
2 5 播种 方 法 .
落
叶 果
树
第4 卷 4
2 5 1 自然生草 ..
整地后让 自然杂草 自由萌发生长 , 适时拔除( 或刈割) 豚草、 苋菜、 苘麻、 藜、 蓓草等
高大恶性草。 2 52 人工补种 自然生草不能形成完整草被的地块需人工补种 , .. 增加草群体数量。人工补种可 以 种植商业草种 , 也可种植当地习见单子叶乡土草( 如马唐、 光头稗 、 稗、 狗尾草等) 。 采用撒播的方式 , 事先对拟撒播 的地块稍加划锄, 播种后用短齿耙轻耙使种子表面覆土, 稍加镇压 或踩实, 有条件的可以喷水 、 覆盖稻草、 麦秸等保墒 , 草籽萌芽拱土时撤除。
型果形 , 无畸形果或有少量畸形果。果面要求鲜艳光洁 , 无磨伤、 果锈 、 污斑、 日灼 ; 带有完整新鲜果梗 , 不脱落 ; 无裂果 , 无病虫害等。深色品种 , 一等及 以上果要求具有该品种的典型色泽 , 着色全面 , 二等果 颜色可略浅 ; 浅色品种 ( 那翁、 雷尼等) 4级果的着色面分别在 2 3以上、/ / 12以上 、/ 13以上和略有着 色。 包装 可用纸箱、 纸盒 、 塑料箱或塑料盒等包装。一般容量有 lk 、k、 .k 、k 等不 同规格的 O g5 g25 g lg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17-2018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山东省果树所、天津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纪祥龙、张宪、冯世勇、魏树伟、孟浩、裴宗飞、张凤媛。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生产废弃物处理、贮存与包装和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南部及西部、胶东半岛和泰沂山区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质量环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选择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源充足的园地。
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的质量均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品种选择4.1选择原则优先选择适合渤海湾地区生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4.2选择品种推荐品种:珊夏、嘎啦、美国8号、王林、金帅、红将军等早、中熟品种,以及烟富3、烟富10、龙富等晚熟品种。
4.3砧木按照“适地适砧”的原则,做到品种、砧木、环境的统一,以海棠果、西府海棠、三叶海棠、小海棠等为主。
4.4栽植挖长条沟,沟宽、深为0.8m×0.8m,按照每亩5000kg腐熟有机肥做底肥,将有机肥与挖出的表土混合回填坑底,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底距地表层生土,填至30cm~40cm左右,然后灌水待其下沉后再栽树。
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42-2018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陕西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陕西省园艺蚕桑工作站、青海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毅哲、张宪、林静雅、李文祥、王周平、倪莉莉、蔡全军、鲍小明、于培杰、王林。
1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生产操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北方地区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的产地环境、设施类型、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贮藏、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及生产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赤峰、辽宁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绿色食品设施辣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5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连续三年未种植过茄果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pH为6.5~7.0的壤土或沙壤土,田间排灌方便;基地应相对集中成片,且距离公路主干线100m以上,交通方便。
4设施类型北方地区常见的设施类型包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小拱棚(遮阳棚)等。
5栽培季节温室栽培:早春茬播期在先年12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秋冬茬播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冬春茬播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

园艺园林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李早永*,隋春青,吕 文,江 伟,刘华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400)摘要:以“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及管理为抓手,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为突破口,增加有机肥料,实现降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学农药使用量,尽可能减少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
本文选用绿色食品标准为事例,具体记录描述整个生产过程,实践总结出从而达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富士苹果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和结果期管理、病虫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
2 引用、参照标准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844—2017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3 园地选择与规划3.1 园地选择按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园地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
3.2 园地规划充分考虑果园管理的需要,规划好园区道路,利用道路将整个果园划分为6个作业小区。
配套建设排灌系统和防风林等。
根据乔化苹果的生长特性,及机械化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栽植株行距为5米×6米。
4 品种选择和砧木选择4.1 品种选择适合于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烟富3号、国光、名月、威海金等,并配置冬红果、红玛瑙等为授粉树。
4.2 砧木选择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确定,选择适合温带苹果生长的八棱海棠为砧木。
5 栽植于秋冬季,用机械开挖定植沟,按设计株行距进行栽植,定植后立即浇水、覆土。
6 土肥水管理6.1 土壤管理第一,深翻改土。
栽植前延行向挖宽1米,深0.8米的定植沟,以后每年秋季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在定植沟外沿挖条状沟,沟宽0.4~0.6米,深0.6~0.8米,直至将果园土壤全部深翻。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栽培的立地条件选择、品种和砧木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临沂市境内苹果的生产栽培,盛果期苹果园667m2产2500kg~3000kg,果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以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9847 苹果苗木GB/T 10651 鲜苹果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983 苹果贮运技术规范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NY/T 1555 苹果育果纸袋NY 5013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T 1086 苹果采摘技术规范NY/T 1778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NY/T 1793 苹果等级规格3 立地条件选择3.1 土壤条件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pH值5.5~7.5,但以6.0~6.5微酸性为宜,有机质含量最好不少于10g/kg,盐分含量不大于1g/kg,地下水位在1.0m以下。
不在重茬地建园。
3.2 环境条件水质和大气质量应符合NY 5013规定。
4 品种和砧木的选择4.1 品种的选择应选用商品性能高、易丰产、易管理、市场畅销的品种,目前可选用的品种有:秦阳、藤木一号、珊夏、蜜脆、华硕、美国8号、红露、元帅短枝、新红将军、凉香、优系富士、粉红佳人等。
4.2 砧木的选择一般选择长势强健、抗性强、易丰产、早产、品种嫁接亲和良好的砧木如八棱海棠、平邑甜茶,也可实行矮化(M26、M9、M9T337、SH等)栽培,常用的组合为:品种/八棱海棠、品种/平邑甜茶、品种/M26/八棱海棠、品种/M9T337、品种/SH等。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采收、包装、储运要求和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红富士品种,其它品种可以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3-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2-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9847-2003 苹果苗木-国家标准规范3 产地环境苹果产地选择远离河道、城市、工业污染区,距离生活养殖区800米以外,无污染、排水良好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 品种与砧木苹果选择红富士系列品种长富2号、长富6号、秋富1号、沂源红、烟富10号等新培育的优质变异品种,砧木选用平邑甜茶、山定子、海棠等,可以配合矮化中间砧M26、MM107、MT337等。
5 育苗苹果育苗选用沙壤土、生茬地培育,苗床肥料以生物菌肥为主,亩苗床使用300-800公斤海藻生物菌肥,耙匀备播,种子采用25克/升咯菌腈种衣悬浮剂包衣后,层积处理、早春2月出芽播种。
接穗采集从专业采穗圃采集品质优良的品种树,夏初或秋后芽接。
苗木要求:符合GB 9847-2003 苹果苗木-国家标准规范。
6 栽植品果栽植:根据树形设计,预挖条带宽100厘米,深80-100厘米,回填作物秸秆、充分腐熟有机肥,或全园深翻,施用标准生物有机肥,株行距4*2-4,5*3-4等,起垄、穴施肥料(优质海藻生物菌肥2-4公斤每株)、小水、大水、地膜覆盖技术。
授粉树配置,红富士苹果授粉树以金帅、维纳斯黄金、新红星等,按照8:1或者10:1比例,交叉栽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17-2018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山东省果树所、天津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纪祥龙、张宪、冯世勇、魏树伟、孟浩、裴宗飞、张凤媛。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生产废弃物处理、贮存与包装和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南部及西部、胶东半岛和泰沂山区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质量环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选择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源充足的园地。
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的质量均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品种选择4.1选择原则优先选择适合渤海湾地区生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4.2选择品种推荐品种:珊夏、嘎啦、美国8号、王林、金帅、红将军等早、中熟品种,以及烟富3、烟富10、龙富等晚熟品种。
4.3砧木按照“适地适砧”的原则,做到品种、砧木、环境的统一,以海棠果、西府海棠、三叶海棠、小海棠等为主。
4.4栽植挖长条沟,沟宽、深为0.8m×0.8m,按照每亩5000kg腐熟有机肥做底肥,将有机肥与挖出的表土混合回填坑底,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底距地表层生土,填至30cm~40cm左右,然后灌水待其下沉后再栽树。
栽植时要挖长、宽、深各50cm的定植穴,穴内不施肥。
按照10: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
5土壤管理5.1果园生草果园生草主要有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也可两种方式结合进行。
5.1.1人工生草在果园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或早熟禾、高羊茅、白三叶、紫花苜蓿、长毛野豌豆、毛叶苕子等优良草种。
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撒播或条播,播种量为每亩1.5kg~3.0kg,播后喷水2~3次。
人工生草果园第一年需要给草补施1~2次速效化肥,每次每亩施入尿素10kg~15kg,施肥后浇水,也可趁雨撒施。
5.1.2果园行间不进行中耕除草由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当地优良野生杂草自然生长,及时拔除豚草、苋菜、藜、苘麻、葎草等恶性杂草。
5.1.3刈割管理当草长至40cm左右时,进行机械或人工留茬15cm左右刈割。
一般每年刈割3~4次。
割下的草覆盖于树冠下,3年后翻土。
5.2果园覆草果园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用麦秸、干草等覆盖于树冠下,厚度为15cm~20cm,上面压少量土。
连盖3~4年后浅翻一次,亦可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6肥水管理6.1水分管理6.1.1灌水时期一般气候条件下,分别在苹果萌芽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前及土壤封冻前进行灌水。
采收前灌水要适量,封冻前灌水要透彻。
6.1.2灌溉方法(1)小沟交替灌溉。
在树冠投影处内两侧,沿行向各开一条深、宽各20cm左右的小沟,进行灌水。
(2)滴灌。
顺行向铺设一条或两条滴管,为防止滴头堵塞,也可将滴管固定在支柱或主干上,距地面20cm~30cm。
一般选用直径10cm~15mm、滴头间距40cm~100cm的碳黑高压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的灌管和流量稳定、不易堵塞的滴头。
流量通常控制在2L/小时左右。
6.1.3排水保持果园内排水沟渠通畅,确保汛期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6.1.4水肥一体化在果园滴灌系统上添加施肥装置即可实现水肥一体化。
按照“数量减半、少量多次、养分平衡”为原则,注入肥料,一般为土壤施肥量的50%左右;肥料配比要考虑可溶性肥料之间的相溶性;固体肥料要求纯度高,无杂质,在灌溉水中能充分溶解。
6.2肥料管理6.2.1施用原则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6.2.2基肥(1)肥料种类。
以有机肥为主,添加适量化肥。
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人粪尿、厩肥、堆肥和沤肥等农家肥,以及商品有机肥;化肥为氮磷钾单质或复合肥以及硅钙镁肥等。
(2)施肥时期。
基肥最佳施用时期是9月中旬~10月下旬,晚熟品种可在采收后尽早施入。
(3)施肥数量①成龄果园。
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kg左右,或商品有机肥500~800kg。
化肥用量按每100kg产量,施用尿素1.0kg~1.5kg、过磷酸钙1kg~1.5kg、硫酸钾0.2kg~0.4kg,可根据土壤肥力和树势适当增减。
土壤pH低于5.5的果园,每亩施入硅钙镁肥100kg~200kg。
②幼龄果园。
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1000kg左右,或商品有机肥100kg~200kg。
化肥用量,1年生树每亩施用尿素12kg、过磷酸钙33kg、硫酸钾10kg确定,2年生加倍,3年生后根据产量确定。
(4)施肥方法。
沿行向在树冠投影内缘挖施肥沟,沟深40cm~50cm,将有机肥、化肥与土壤混匀后施入,施肥后及时浇水。
6.2.3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为主。
在树冠下挖5cm~10cm深的条沟,将化肥均匀施入并覆土和浇水;也可在降雨前或灌溉前地表撒施。
(1)成龄果园。
追肥主要时期为果实套袋前和果实膨大期。
一般按每100kg产量,追施尿素0.6kg~1kg、过磷酸钙0.25kg~0.4kg、硫酸钾1.0kg~1.8kg。
套袋前和果实膨大期的追肥量各占一半。
果实膨大期采用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则。
(2)幼龄果园。
追肥时期为萌芽前后和花芽分化期。
1年生树每亩施入尿素12kg、过磷酸钙33kg、硫酸钾10kg。
2年生树施肥量加倍,3年生后根据产量确定。
萌芽前后和花芽分化期的追肥量各占一半。
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具体措施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7.2防治措施7.2.1农业防治休眠期及时清园,剪除病虫枝和僵果,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翘裂皮,带出园外深埋;生长季节及时清理落地病虫枝、叶、果,集中深埋,消除病虫害传播源。
7.2.2生物防治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蜘蛛、捕食螨等天敌防治害虫。
使用性诱剂防治金纹细蛾、迷向丝等防治梨小食心虫等。
每亩地可放置3~5个性诱剂诱捕器。
7.2.3物理防治利用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缚草把等诱杀害虫。
杀虫灯每30-50亩一个,放置于果园路边,高度应高于树冠0.3m;用白酒、红糖、醋、水按1:1:4:16混合配制糖醋夜悬挂到果园内或边上防治如梨大小食心虫、金龟子、卷叶虫等。
黄色粘虫板板主要用于防治烟粉虱、白粉虱、潜叶蝇、蚜虫、梨茎蜂、黑翅粉虱及多种双翅目害虫;蓝色粘虫板板防治蓟马、叶蝉等,粘虫板应在害虫发生初期悬挂防治。
树干束草或捆绑麻袋、碎布等编织物,诱集害虫,定期检查销毁。
每年春季树干扎塑膜胶带,涂粘虫胶。
7.2.4化学防治苹果病害包括枝干病害、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主要虫害有苹果黄蚜、苹果瘤蚜、山楂叶螨、苹果叶螨、二斑叶螨和食心虫,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
8整形修剪8.1整形(1)高纺锤形。
适用于株距1.2m以内的果园。
干高0.8m~1.0m,树高3.2m~3.5m,中干上直接着生25~40个侧枝。
侧枝基部粗度不超过着生部位中干粗度的1/3,长度60cm~90cm,角度大于110度。
(2)自由纺锤形。
适用于株距2.0cm~2.5m的果园。
干高0.6m~0.8m,树高3.5m~4.0m,中干上着生20~35个侧枝,其中下部4~5个为永久性侧枝。
侧枝基部粗度小于着生部位中干的1/3,长度100cm~120cm,角度90°~110°。
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结果枝组的角度大于侧枝的角度。
8.2修剪一般采取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的方式。
冬季修剪以整形、调整结构为主,疏除过多的密集枝、徒长枝、细弱枝和多余的梢头枝,缩剪衰弱冗长的结果枝组,稳定结果部位;生长期修剪要剪除树冠内旺枝、密生枝以及剪锯口处的萌蘖枝等,增加树冠内的通风透光度,还要进行刻芽、环剥(割)、扭梢、摘心及拉枝等措施。
8.2.1矮化自根砧树的整形修剪(1)定植当年:带侧枝苗中干延长枝不短截,对粗度超过着生部位中干1/3的侧枝,全部采用马耳斜极重短截,其余侧枝角度开张至110°以上。
控制竞争新梢生长,保持中干优势,对当年新梢角度开张至110°以上。
(2)定植第二年:春季修剪时,主干距地面80cm以下的侧枝全部疏除;80cm以上的侧枝,枝轴基部粗度超过着生部位1/3的,根据着生部位的枝条密度进行马耳斜极重短截或疏除,其余侧枝角度开张至110°以上。
对于当年形成的新梢处理方式与第一年相同。
(3)定植第三年后:基部直径超过2cm的侧枝,根据其着生部位的枝条密度进行马耳斜极重短截或疏除,但单株疏除量一般每年不超过2个。
对于当年形成的新梢处理方式与第一年相同。
侧枝长度控制在60cm~90cm。
8.2.2乔化砧和矮化中间砧树的整形修剪(1)定植当年:栽植后,疏除全部侧枝,保留所有饱满芽定干。
萌芽前进行刻芽,即从苗木定干处下部第五芽开始,每隔3芽刻1个,刻至距地面80cm处。
生长期间,及时控制竞争新梢生长,其他新梢开张角度。
(2)定植第二年:发芽前一个月,对中干延长枝短截至饱满芽处,并进行相应的刻芽。
对中干上的侧枝,长度在20cm以下的,根据其密度疏除或甩放,20cm以上的全部马耳斜极重短截。
对基部粗度超过中干1/3的新梢再次进行短截;对侧生新梢拉枝开角至90~110度;对侧生新梢背上发生的二次梢及时摘心或拿梢,控制生长。
(3)定植第三年:发芽前一个月,围绕促花进行修剪,疏除基部粗度超过着生处中干1/3的侧枝,其余侧枝角度开张至90°~110°,同时对枝条进行刻芽,并应用必要的化学、农艺措施促花。
(4)定植第四年后:春季修剪时,不再对主干延长枝进行短截,冬季修剪的主要任务是疏除密挤枝。
同样情况下,疏下留上、疏大留小;树龄在10年以上的疏老留新。
修剪的重点放在夏季,主要采用摘心、拉枝、疏剪的方法,调整树体结构和长势,促进花芽分化。
9花果管理9.1授粉在初花前3d~5d采用壁蜂授粉,每亩放蜂100~200头;花期遇不良气候时应进行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应在铃铛花期采取花粉,贮存在低温(0℃~4℃,用氯化钙为干燥剂密封)处备用,待苹果开花时用毛笔点授中心花,每蘸一次花粉可授5~10朵花;授粉时应开一批花授一次粉,连续授粉2~3次。
9.2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可采用:以花定果,在花序分离期按20cm~25cm留一个壮花序(留中心花和1朵边花);以间距定果,按20cm~25cm留一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