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冷热疗法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参考答案

38.(B)39.(E)40.(E)
【A2型题】
41.(E)42.(A)43.(C)44.(E)45.(A)46.(B)47.(D)48.(C)49.(A)
50.(C)
【A3型题】
51.(D)52.(B)53.(C)54.(E)55.(D)56.(A)57.(C)58.(B)59.(B)
【A2型题】
38.(E)39.(A)40.(A)41.(B)42.(D)43.(B)44.(E)
【A3型题】
45.(A)46.(C)47.(C)48.(D)49.(A)50.(E)51.(C)52.(D)
53.(C)54.(D)55.(E)56.(D)
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A1型题】
1.(B)2.(D)3.(A)4.(B)5.(C)6.(C)7.(E)8.(A)9.(A)
43.(E)44.(C)45.(A)46.(B)47.(B)48.(E)49.(E)50.(B)51.(C)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技术
【A1型题】
1.(B)2.(B)3.(A)4.(E)5.(B)6.(C)7.(E)8.(B)9.(E)
10.(B)11.(B)12.(A)13.(D)14.(D)15.(C)16.(E)17.(A)18.(B)19.(A)20.(D)21.(C)22.(D)23.(B)24.(B)25.(D)
【A2型题】
36.(E)37.(E)38.(A)39.(C)40.(D)41.(E)42.(C)43.(D)44.(A)45.(B)
【A3型题】
46.(B)47.(B)48.(C)49.(E)50.(C)
冷热疗技术

第二节 热疗技术
【注意事项】 2.意识不清、局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有 瘢痕等患者,照射时应增加灯距,防止烫伤。 3.由于眼内含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一 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可引发白内障。因此照射面 部、颈部、前胸部时,应给患者戴有色眼镜或用湿纱 布遮盖双眼。 4.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功率的烤灯。 5.红外线多次照射后,照射部位的皮肤可出现网状红 斑、色素沉着。
【计划】 1.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无对流风 直吹,酌情关闭门窗或遮挡患者。 2.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1)红外线灯或鹅颈灯 (2)治疗车上层:必要时备有色眼镜或湿纱布,手 消毒液。 (3)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 4.患者准备 了解使用烤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及配合要点。
一、概述 (三)冷疗的禁忌证 1.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3.组织损伤、破裂 4.对冷过敏者
第一节 冷疗技术
5.禁忌冷疗的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 用冷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 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 律不齐、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3)腹部 用冷易引起腹痛、腹泻。 (4)足底 用冷易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 影响散热或反射性地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第二节 热疗技术
【注意事项】 1.炎症部位热敷时热水袋灌水l/3满,以免压迫局部 引起疼痛。 2.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感觉迟钝、末稍循环不良 、麻醉未清醒等患者使用热水袋时,水温应控制在 50℃以内,热水袋布套外包裹毛巾,防止烫伤。 3.使用热水袋的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检查热水袋有无 破损、漏水。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局部皮肤情况。
第二节 热疗技术
(二)烤灯的应用 【目的】 消炎、消肿、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和肉 芽组织生长。 【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体温、自理能力、意识状况 2.患者局部皮肤或开放性伤口的情况,有无感觉障 碍,对热的耐受情况等。 3.患者对使用烤灯的认识、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第12章 冷热疗技术

降低体温
机制:头部用冷,可降低脑细胞
代谢减少脑细胞的需氧量 临床用于: 高热、中暑患者降温 机制:冷直接和皮肤接触 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脑外伤、脑缺氧等患者 通过传导作用散热 减少脑细胞的损害 防治脑水肿 降低体温 利于脑细胞的恢复
三、影响冷、热疗 法效果的因素
方 法 时 间
温 度
面 积
部
解除疼痛
临床适用 用热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 改善血液循环,以加速 松弛肌肉、肌腱和 消除水肿,以解除对 奋性,以提高疼痛阈值 肢体的局部感染、关节、肌肉 组胺等止痛物质的排出 韧带组织,以解除 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 紧张所致的疼痛如肠痉挛、 肌肉痉挛和关节疼痛
腰肌劳损、慢性扭伤、肾绞痛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注意 事项
化学冰袋的使用
目的
降温、镇痛、止血
· 使用前将化学冰袋置于冰箱内吸冷4h ,每 注意事项
次使用大概维持2h
· 使用过程中每10~15min更换一次部位。 · 注意化学冰袋的塑料袋有无漏液,一旦嗅到
氨味,应立即更换。
冷热疗技术
知识拓展
一次性化学制冷袋
·特制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 ·分隔装有两种化学物质:碳酸钠和硝酸铵 ·使用时:取下隔离夹,挤压塑料袋,使两 种化学物质充分混匀,约3 min后化学冰袋 温度降至0℃左右,可持续使用30~60 min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
冰袋的使用
砸人头部
冰袋的使用
注意观察用冷部位的 用冷时间正确,最长 如为降温,冰袋使用 血液循环状况,如出 注意观察冰袋有无漏 不得超过 30分钟,休 后30分钟需测体 温, 现皮肤苍白、青紫或 水,冰块融化后,应 息 60分钟后再使用, 并做好记录,当体温 有麻木感,须立即停 及时更换。 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 降至39℃以下,即可 止用冷。 间。 取下冰袋。
基础护理学冷热疗法

使用前应检查热水袋是否漏水,使用时应避免过度挤压,以免破裂。使用后 应及时将水倒出并清洗干净。避免在伤口或炎症部位上使用热水袋,以免引 起感染或加重炎症。
冷热疗法操作流程
PART 04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冷热疗 法的适应症。
选择合适的冷热疗法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适当的 冷或热疗法。
热疗法种类及应用
PART 03
局部热疗
热水袋热敷
将热水袋放在疼痛区域,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烤灯
利用红外线等物理效应缓解疼 痛,促进炎症消散。
热敷贴
将热敷贴贴在疼痛区域,持续 发热,缓解疼痛。
全身热疗
热水浴
全身浸泡在热水中,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 疲劳。
蒸汽浴
在蒸汽浴室中,利用蒸汽的温热作用,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准备物品
根据所选的冷热疗法,准备相应的物 品,如冰袋、热水袋、毛巾等。
告知患者
向患者解释冷热疗法的目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合作。
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冷疗法
将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放在患者疼痛或肿胀的部位,每次持续20-30分钟 ,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注意事项: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随时 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
记录患者在接受冷热疗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过敏反应、烫 伤等,以便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分析与反馈
分析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冷热疗法对患者疼痛、肿胀、舒适度及生理功能等方面 的改善情况,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反馈调整
根据效果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冷热疗法的治疗方案,如调整治疗时间、温度 等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将患者的反馈意见纳入治疗方案的 调整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冷热疗法PPT课件

知识准备
f. 时间:全程20 min。 g. 擦干皮肤,撤物,穿衣裤,撤热水袋。 h. 测温撤冰袋。 ②酒精擦浴 【原理】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同时因 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散热作用较强,降温效果好。 【禁忌】 血液病病人、新生儿及乙醇过敏者。 【用物】 25%~35%酒精200~300 mL(温度30 ℃),其他用物及实施步骤同温水擦浴。 2. 热疗法的应用 (1)热水袋
知识点精讲
冷疗的作用、影响因素、禁忌证和冷疗方法
(单选题)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 )
A. 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 B. 降低脑组织代谢
C. 减轻头疼和头昏
D. 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单选题)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 )
A. 发生寒战 B. 体温骤降
知识准备
2. 热疗禁忌证 (1)面部危险三角区化脓感染时 (2)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前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 h内) (5)其他 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急性炎症、皮肤疾病、孕妇腹部、感觉障碍、意识不清者。 四、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 1. 方法 2. 部位 3. 时间 4. 面积 5. 环境温度 6. 个体差异
真题再现
简答题 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的因素有温度、面积、时间、方式、部位。 【解析】考查对影响冷疗的因素的理解。
人体哪些部位禁用冷疗? 【答案】禁忌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解析】考查对冷疗的禁忌证的理解,特别是对禁忌部位的内容的掌握。
冷热疗法课时教案及反思

冷热疗法课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冷热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冷热疗法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3. 学会使用冷热疗法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和疼痛症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冷热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冷热疗法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运动损伤模拟器。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冷热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5分钟)。
通过PPT和视频资料,介绍冷热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包括冷疗和热疗的适用范围和作用机制。
第三步,讲解冷热疗法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15分钟)。
详细讲解冷热疗法在不同疾病和症状下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让学生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冷热疗法,以及何种情况下需要注意避免使用。
第四步,演示冷热疗法的操作方法(20分钟)。
老师现场演示冷热疗法的操作方法,包括冰敷、热敷、热水浴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第五步,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实物模型和运动损伤模拟器进行冷热疗法的操作练习,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六步,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冷热疗法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冷热疗法的基本原理、作用、适用范围和禁忌症,通过PPT、视频资料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学生对冷热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演示和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掌握了冷热疗法的操作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冷热疗法的禁忌症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使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冷热疗法禁忌症的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冷热疗法。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冷热疗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
同时,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掌握冷热疗法的应用技能。
1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概述冷疗法的应用热疗法的应用概述(一)概念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1.生理效应冷、热疗法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发应,其效应是相对的。
2.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
因此,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让组织有一个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的生理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1.方式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同样的温度,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进行选择,同时注意防止冻伤、烫伤。
2.面积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
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疗法的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
但须注意使用面积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且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大面积热疗法,导致广泛性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若血压急剧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晕厥;而大面积冷疗法,导致血管收缩,并且周围皮肤的血液分流至内脏血管,使病人血压升高。
3.时间冷、热应用的时间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其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4.温度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
其次,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传导散热被抑制,而在干燥冷环境中用冷,散热会增加,热效应会增强。
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冷热治疗可产生相对的生理效应,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冷热疗法的技术。
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冷热疗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
使用的目的是通过冷或热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一)生理效应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局部生理反应如下:生理效应热疗效应冷疗效应细胞代谢增加减少需氧量增加减少血管扩张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增加血液流动增快减慢淋巴流动增快减慢结缔组织伸展性增强减慢神经传导增快减慢体温上升下降(二)继发效应机体为了组织免受损伤而产生的防御作用,转换机体对冷或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用,而出现的短暂的相反的作用,称为继发效应。
因此,病人用热或用冷 30 分钟后应停止,给予 1 小时的复原时间后,再按规定反复应用。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1 .方法:应用湿冷、湿热比干冷、干热疗法的效果好。
2 .部位:皮下冷感受器比热感受器多,故浅层皮肤对冷较敏感。
另外,皮肤薄或经常部暴露的部位对冷热有明显的反应。
3 .时间:时间过长所产生的继发效应会抵消治疗作用,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4 .面积:应用冷疗热疗的面积大,机体的反应就较强,反之,则弱。
5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散热效果减低。
6 .个体差异:个体对用冷或用热的耐受性不同,反应也不同。
第二节冷热应用的应用一、冷疗法(一)目的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组织的肿胀与疼痛、减轻局部出血、控制炎症扩。
(二)冷疗的禁忌1.冷疗的禁忌血液循环不良时、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时、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不用冷。
2.冷疗的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发冻伤;心前区:用冷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腹部:用冷易引发腹痛、腹泻;足底:用冷易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同时也可能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三)冷疗的应用方法冷疗方法分局部法与全身法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12-4 热水袋的使用法
【目的】 消炎、保暖、解痉、镇痛。 【操作前的准备】 (1)评估患者 (2)环境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热水 水温要求: 一般患者为60~70℃; 老年、小儿、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者 不超过50℃。)
【操作规程】 (1)热水袋准备,测水温后将其灌入热水袋中,排气、拧紧 塞子、倒提抖动,如无漏水,装入布套中。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 (3)置热水袋于所需部位,治疗时间不超过30min,使用中注 意观察。 (4)用毕清理用物,嘱患者休息。 【注意事项】 (1)对老年人、小儿、昏迷、局部感觉麻痹、麻醉未清醒者, 水温不超过50℃,并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以 防烫伤。 (2)加强巡视,定时检查局部皮肤情况,一旦发现皮肤潮红、 疼痛等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 皮肤。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操作规程】 (1)准备冰袋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3)置冰袋于所需的部位:如扁桃体摘除术后将冰袋置于颈 前、颌下。 (4)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有无融化、布 袋是否潮湿,必要时及时更换。 (5)治疗时间为15~30min。如为降温,使用后30min测体 温,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取出冰袋,防产生继发效应。 (6)及时记录,将降温后的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 (7)用毕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8)用物整理:如冰袋,将袋内水倒空,倒挂晾干,吹入少 量空气,夹紧袋口备用,布套送洗。
拍拭方法及顺序
将大毛巾垫于拭浴部位下,小毛巾浸乙醇后缠于手上, 以离心方向拍拭两上肢、背部、双下肢,每个肢体与背部各 拍拭3min。其方法如下: (1)上肢:颈外侧→上臂外侧→手背; 侧胸部→腋窝→上臂内侧→手掌。 (2)背部:分三部分进行拭浴。 (3)下肢:髂骨→大腿外侧→足背; 腹股沟→大腿内侧→内踝; 股部→大腿后侧→腘窝→足跟。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 掌握冷热疗的目的、影响因素、禁忌症。 掌握冰袋、热水袋、温水擦浴、红外线 灯、湿热敷、热水坐浴的技能操作。 难点: 冷热疗作用的比较及应用。
基本知识
一、rapy) 是利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 身,以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的治疗方法。 局部冷疗:如冰袋、冰囊、冰帽、冰槽。 全身冷疗:如温水擦浴、乙醇擦浴。
技术12-2
冰槽的使用法
【目的】 降温、防止脑水肿。 【适应症】 高热中暑患者、脑外伤、脑缺氧患者。 【操作前的准备】 (1)评估患者 (2)环境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操作规程】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 (2)保护床单位,将橡胶单、治疗巾铺在床头上。 (3)将患者头部置于冰槽中,后枕部、双耳廓垫海绵,双耳塞不 脱脂棉球,双眼盖凡士林纱布,患者除面部外,头部都埋在盛 有冰块的冰槽中。 (4)观察患者用冷的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立即停止使 用,并做好记录。维持肛温在33℃左右。 (5)用毕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肛温不低于30℃,以防出现心室纤颤 并发症。
技术12-3 乙醇拭浴法
【目的】 利用乙醇易挥化及具有刺激血管扩张的作用降低体温。 【适应症】 高热患者。 【操作前的准备】 (1)评估患者 (2)环境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操作规程】 (1)核对解释 (2)置冰袋与热水袋:头部→冰袋,足底→热水袋。 (3)拍拭 (4)取下热水袋,嘱患者休息 (5)清理用物并记录:拭浴后30min测体温,如降至39℃以 下取下头部冰袋。 【注意事项】 (1)在拭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应适当延长时 间,以利散热。 (2)禁忌拍拭枕后、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 良反应。 (3)拭浴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出现寒战、面色苍白、 脉搏及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3、各种脏器出血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48h以内 5、其他情况: (1)治疗部位有恶性肿瘤者 (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3)皮肤湿疹 (4)急性炎性反应:如牙龈炎 (5)孕妇 (6)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 (7)有金属移植物的部位
基本技能
12-1 冰袋、冰帽、冰囊的使用法
【目的】 降温、止血、镇痛、消炎以及预防脑水肿。 【操作前的准备】 (1)评估患者 包括患者的病情、意识、心理状态、局部组 织循环情况,对冷疗的目的、注意事项的了解及合作程度。 (2)环境准备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基本知识
热疗技术(thermotherapy) 是应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炎、解痉、止痛、舒适 等的方法。 干热法:如热水袋、红外线灯。 湿热法:如湿热敷、热水坐浴、局部浸泡。
二、冷热疗的目的
冷 疗 法
1、控制炎症扩散
热 疗 法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
3、减轻疼痛 4、降低体温
2、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和肿胀
3、缓解疼痛 4、促进伤口愈合
5、保暖与舒适
三、影响冷热疗的因素
冷 疗 法 热疗法 1、用冷的方法:湿冷优于干冷 1、用热的方法 2、用冷的部位:躯干优于四肢 2、用热的部位 3、用冷的时间:一般15~30min 3、用热的时间
第十二章 冷热疗技术
教学目 标
知识目标
正确说出冷疗和热疗的作用、影响因素、并能对两者进行比
较。 说出冷疗和热疗的禁忌症。 操作前能正确评估病人的治疗目的、部位、方式、时间、温 度、面积和有无禁忌症。 正确说出冷热疗法的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 正确完成下列操作:冰袋、热水袋和红外线灯的使用;擦浴、 湿热敷、热水坐浴。操作严谨、态度认真、关心病人。
4、用冷的面积:正比关系 5、环境温度 6、个体差异 4、用热的面积 5、环境温度 6、个体差异
四、冷热疗的禁忌症
冷疗法
1、血液循环障碍
热疗法
1、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
2、慢性炎症或深部组织有化脓病灶 2、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
3、组织损伤、破损
4、冷过敏者 5、其他冷疗的忌用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部 (2)心前区 (3)腹部 (4)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