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朱战力版)第1章

数据结构(朱战力版)第1章

内容安排
章 内 容 绪 论 学时 章 内 容 树和二叉树 图 排序 查找 学时
1 2 3 4 5 6
3 9 6 3 3 2
7 8 9 10
10 4 6 6 1264
7
线性表 栈和队列 串 数组 递归算法
11 上机(共六次) 12
合计
对学生的几点要求
1、上课认真听讲,适当做好笔记,按时交作业。
2、考试成绩分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上机实验)占 30%,期末成绩占70%。
渐进符号(O)的定义:当且仅当存在一个正的常
数 C,使得对所有的 n n0 ,有 f(n) Cg(n), 则: f(n) = O(g(n))
例:
3n+2=O(n) 因为 3n+24n for n2
6*2n+n2=O(2n) 因为6*2n+n2 7*2n
for n4
28
3 计算举例 例:分析以下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
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高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见课本P20) 常用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常用空间复杂度来衡量
26
2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如何表示?
多项式阶 时间复杂度T(n)按数量级递增顺序为:
复杂度低
复杂度高
注: 1) O()为渐近符号。 2) 空间复杂度S(n)按数量级递增顺序也与上表类似。
27
讨论: 1 什么是算法?如何评判算法的好坏?
2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如何表示?
3 计算举例
25
1 什么是算法?如何评判一个算法的好坏?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 的有限序列,是一系列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计算步骤。 好的程序设计:好算法+好结构 算法的基本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必有输出 算法评价指标: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开发周期、软件工程方法和原理、需求工程、软件设计原则等。

2. 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

3. 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环境、版本控制系统、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等。

4.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软件系统架构设计、设计模式、面向服务的架构、分布式系统等。

5. 软件项目管理:项目规划、需求管理、进度控制、资源管理、团队协作等。

6. 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网络协议、分布式系统概念、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

7. 数据库技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数据仓库等。

8. 软件安全与隐私保护:软件安全原理、漏洞和威胁分析、安全测试和评估、隐私保护技术等。

9. 软件工程实践:实际项目开发、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控制、软件维护与更新等。

此外,研究生期间还涉及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创新与创业、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同院校和专业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课程设置请根据相关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确定。

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软件开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技术基础知识。

2.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工程、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3.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敏捷开发、瀑布模型、融合模型等常见软件开发模型。

4. 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IDE、版本控制、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代码重构等常用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

5. 软件质量保障:软件测试、代码评审、软件度量等软件质量保障知识。

6. 项目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管理方法论、项目成本、资源管理等项目管理知识。

7. 软件安全:软件安全概念、安全威胁、安全风险管理等软件安全知识。

8. 软件市场化:软件需求分析、营销策略、竞品分析、用户体验设计等软件市场化知识。

以上是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软件工程师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以应对各类软件开发项目。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第7页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诞生于1942年
18800个晶体 管
70000个电阻 器
18000个电容 器
重量30吨
耗电140千瓦 /h
5000次加法/s
第8页
Pentium IV(2000)
42,000,000个晶体管 时钟频率1.5GHz 运算速度为1700 MIPS (MIPS 代表‘百万指令
第 26 页
软件工程概念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 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 与维护软件。
贯穿于这一学科的基本线索是软件生命期学说, 它告诉软件研制者和维护者“什么时候做什么以 及怎么做”。
软件生命期就象人的寿命一样,从出生算到死亡, 从产生开发要求算到软件报废为止。包括:软件 计划、需求分析、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四个时期。
汇编语言 为符号化的机器语言。它用助记 符和标识符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和地址码。
高级语言 是一种与具体的计算机指令系统 无关,独立于计算机类型,而且表达方式接 近于自然语言或数学语言,容易被人们掌握 和书写的语言。如C,Pascal,java。
第 17 页
举例
任务:x+1→x 机器语言
00111110 00001001 00111111B 或 3E 09 3FH
3、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软硬件独立原理和互动原理
独立原理:软件理论上能实现的功能本质上与 硬件是独立的(不管硬件是何种形式) 互动原理:软件实际能实现的功能受制于硬件, 硬件发展一个台阶,软件就能前进一大步
软硬件等效定律
简单的硬件+复杂的软件 简单的软件+复杂的硬件 最终都可以完成同一个任务,不同的只是时间!

软件技术知识基础-数据结构

软件技术知识基础-数据结构


总结词
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VS
详细描述
栈只允许在末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通 常用于实现函数调用、括号匹配等功能。 栈的优点是插入和删除速度快,缺点是空 间利用率较低。
队列
总结词
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
详细描述
队列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操作,在另一端进 行删除操作,通常用于实现任务调度、缓冲 区处理等功能。队列的优点是空间利用率高, 缺点是插入和删除速度较慢。
软件技术知识基础-数 据结构
目 录
• 数据结构概述 • 线性数据结构 • 非线性数据结构 • 排序与查找 • 数据结构的应用
01
数据结构概述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组织数据的方式,它定义了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 方式,它涉及到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感谢您的观看
04
排序与查找
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通过重复地遍历待排序序列,比较相邻元素的大 小,交换位置,使得较大的元素逐渐往后移动, 最终达到排序的目的。
插入排序
将待排序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序列中的适当位置, 使得插入后仍然保持有序,直到所有元素均插入 完毕。
选择排序
每次从未排序的元素中选取最小(或最大)的一 个元素,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末尾,直到所有 元素均排序完毕。
快速排序
采用分治策略,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序列分割 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元素均比另 一部分的元素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 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查找算法
线性查找
二分查找
哈希查找

大学软件技术学习计划

大学软件技术学习计划

大学软件技术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提高编程基础:掌握常用编程语言,熟练运用数据结构和算法,具备软件开发能力。

2. 深入学习软件工程:了解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掌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障技术。

3. 拓展前沿技术: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 掌握团队协作技能:了解敏捷开发、版本控制、团队协作等实践技能。

5.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软件设计原则和模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编程基础:学习C、C++、Java等常用编程语言,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深入研究数据结构和算法。

2. 软件工程: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学习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全过程,掌握敏捷开发、DevOps等实践方法。

3. 软件测试:学习软件测试的方法和工具,熟悉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等技术,了解质量保证体系和标准。

4. 前沿技术: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掌握相关开发工具和平台。

5. 软件设计:了解设计原则和模式,学习软件架构、设计模式、重构等技术,提高软件设计能力。

6. 项目实践:参与软件开发项目,掌握团队协作技能,熟悉版本控制、代码评审、文档管理等实践技能。

7. 解决问题: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问题定位、调试、性能优化等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方法1. 阅读书籍:选择经典的编程语言、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前沿技术等书籍,进行系统学习。

2. 参与课程:选修相关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课程。

3. 实践项目:参与学校或社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学习社区:加入技术社区,参与讨论、分享和交流,及时了解行业信息和技术动态。

5. 自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查找资料、学习文档、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计划1. 第一年(1)学习C语言和数据结构,掌握基本编程技能和算法思想。

(2)了解软件工程概念和方法,学习UML建模、需求分析等基础知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学时:7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6 上机学时:3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软件开发相关的应用性课程(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工程等)适用专业: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开课部门:信息工程与大数据学院一、课程的性质《数据结构》是面向软件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要求:熟练掌握线性表、栈和队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并能在相应的应用中正确地选用,培养学生用链式结构编写程序的能力;了解串和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掌握数组的存储结构,熟悉稀疏矩阵的两种压缩存储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了解树的存储结构及特点,掌握二叉树和图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算法,培养学生用非线性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各种查找、排序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已有排序方法的能力,开拓思路编写新的排序算法。

二、课程设计理念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兴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1、课程地位理念在许多类型的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

许多大型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

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

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

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

2、课程学情理念本课程开设在嵌入式系统工程专科第一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计算机基础、C语言基础等知识,本课程力图让学生学会在C语言环境下,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写规范的代码,实现经典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使学生初步具备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有的基本能力。

软件技术基础知识

软件技术基础知识

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1、算法和算法的特点2、数据结构:指相互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表示了数据的逻辑关系(前后件关系)。

按照逻辑关系的不同分为:线形结构和非线形结构。

物理结构:表示了数据在计算机上的存放形式,也称存储结构。

按照存放形式的不同分为: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3、线形结构的条件:4、线形结构通常称之为线性表。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线性链表。

5、对与空的数据结构可以为线性结构也可以为非线性结构。

6、顺序表和线性链表的特点。

7、栈和队列的特点。

8、栈和队列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

9、双向链表和循环队列。

10、树和二叉树11、二叉树的基本性质①第k层最多具有的结点数。

②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具有的结点数。

③任何二叉树对为0的结点数和度为2的结点数的关系。

12、满二叉树的特点。

13、完全二叉树的特点。

14、二叉树的遍历15、顺序查找适用的情况。

对长度为n的线形表进行顺序查找最坏的情况需要查找的次数。

16、二分法查找适用的情况。

对长度为n的线形表进行二分法查找最坏的情况需要查找的次数。

17、排序的分类。

交换类排序:冒泡排序法,最坏的情况需要比较的次数。

插入类排序法,堆排序法。

第二章1、编程的良好习惯要求: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注释,应该有良好的视觉组织,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可读性和清晰性,然后在考虑效率。

2、注释的分类: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

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

5、对象是属性和行为的封装体。

6、对象的基本特点:标识唯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摸快独立性。

7、类和实例之间的关系。

类是具有共同属性和方法对象的集合,是关于对象的抽象,一个具体的对象则称之为类的一个实例。

8、消息。

9、继承、多态性。

第三章1、软件的定义及软件的特点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

特点:2、软件危机是开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序表最大允许长度
class SeqList
{
public:
ElemType data[MAXSIZE]; // 存储数据的数组
int length;
// 顺序表当前长度
SeqList() { length=0; }
//构造函数
void ClearList() { length=0; } //将顺序表置为空表


i-2
a i-1
i-1
ai
i
a i+ 1


n
an


m a x size
序号
内容
0
a1
1
a2
2
a3


i-2
a i-1
i-1
x
i
ai


n
a n -1

an
m a x size
插入前
插入后
顺序表中插入元素前后状态
void SeqList::ListInsert( int i, ElemType x )
算法分析
1. 时间复杂度
一个算法花费的时间与算法中语句的执行次
数成正比,哪个算法中语句执行次数多,它花费 时间就多。
数据结构中数据元素个数n称为问题的规模, 当n不断变化时,语句的执行次数也会变化。一 个算法中的时间复杂度一般用语句执行次数的数 量级来衡量。
例如: for(i=1; i<=n; i++)
//在表中第 i 个位置插入新元素x
void ListInsert( int i, ElemType x );
int Find( ElemType x );
//在表中查找元素
};
(1)ElemType代表数组的某种类型。
(2)length表示线性表当前长度,初始长度 为0(空表),最大不超过maxsize。
{
if( i<1 || i>length+1 || length==MAXSIZE )
cout<<"插入位置错误或表满";
else {
for( int j=length-1;j>=i-1;j-- ) {
data[j+1] = data[j]; // 元素依次向后移动
2.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1.数据(data)
数据是指能够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识 别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2.数据元素(data element)
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数据元素是 一个数据整体中相对独立的单位。但它还可以分 割成若干个具有不同属性的项(字段),故不是 组成数据的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for(j =1; j<=i; j++)
O(n2)
d[i][j]=data[i][j]+1;
2. 空间复杂度
与时间复杂度类似,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 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占用的内存开销规模。但 我们一般所讨论的是除正常占用内存开销外的 辅助存储单元规模。讨论方法与时间复杂度类 似,不再赘述。
2.2 线性数据结构
算法(algorithm)
通俗地讲,算法就是一种解题的方法。更严格地说, 算法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有穷序列,它必须满足下述 条件(也称为算法的五大特性):
(1)输入: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的外界量(算法开始前 的初始量)
(2)输出:至少产生一个输出,它们是算法执行完后的 结果。
(3)有穷性:每条指令的执行次数必须是有限的。 (4)确定性:每条指令的含义都必须明确,无二义性。 (5)可行性: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都是有限的。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表
bool IsListEmpty() {return length==0;}
( 下页continue ….来自)( 接上页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满
bool IsListFull() {return length==MAXSIZE;}
//在表中删除第i个元素
void ListDelete( int i );
顺序表的主要算法
(1)在表中第 i 个位置插入新元素x
算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是: ① 判断插入位置的合理性以及表是否已满。 ②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向前,将每个元 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直到第i个元素为止。 ③ 向空出的第i个位置存入新元素x。 ④ 最后还要将线性表长度加一。
序号
内容
0
a1
1
a2
2
a3
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 数据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数据结构包含三个方 面的内容,即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贮结 构和对数据所施加的运算。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为:
• 数据的逻辑结构独立于计算机,是数据本身所固 有的
• 存贮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贮器中的映像, 必须依赖于计算机。
• 运算是指所施加的一组操作总称。运算的定义直 接依赖于逻辑结构,但运算的实现必依赖于存贮 结构。
线性表是由有限个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组 成的有序序列,一般记作(a1,a2,…,an)。 除了a1和an之外,任意元素ai都有一个直接 前趋ai-1和一个直接后继ai+1。 a1无前趋,an 无后继。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存储结构 和链式存储结构两种。
顺序表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它的数 据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放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 元中。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其存储位置也彼此 相邻。
假定元素a1的物理地址是Loc(a1),每个元素占d 个存储单元,则第i个元素的存储位置为:
Loc(ai) = Loc(a1) + (i-1) * d
length=n
a1 a2 … ai-1 ai ai+1 … an
01
i-2 i-1 i
n-1
maxsize
顺序表类描述
const int MAXSIZE=100;
数据结构中常用的存贮结构
(1) 顺序存贮
所有元素存放在一片连续的存贮单元中,逻辑上 相邻的元素存放到计算机内存仍然相邻。
(2) 链式存贮
所有元素存放在可以不连续的存贮单元中,元素 之间的关系通过地址确定,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 放到计算机内存后不一定是相邻的。
(3) 索引存贮(略)
(4) 散列存贮(略)
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
数据结构是一个二元组
Data_Structure=(D,S)
其中:
• 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 • S是D上关系的有限集合。 举 例 : 复 数 Complex=(C,R) , 其 中 : C 是 两 个
实数的集合,R是C中两个实数的偶对。
数据结构基本类型
• 线性结构 —— 通迅录、成绩单、花名册 • 树形结构 —— 电子字典、家谱、目录 • 图状结构 —— 交通线路、通信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