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管理演进与利益结构_基于进化博弈分析
《2024年基于博弈论的流域水资源利用冲突及初始水权分配研究》范文

《基于博弈论的流域水资源利用冲突及初始水权分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冲突日益突出,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本研究以博弈论为工具,深入探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冲突及其初始水权分配问题。
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策略和决策过程,寻求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水权分配机制。
二、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冲突1. 水资源分配的竞争性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中,不同的用水主体间往往存在水资源分配的竞争性。
这些用水主体可能为城市居民、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部门。
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需求差异巨大,有限的流域水资源如何公平、高效地分配给各个部门成为了一大挑战。
2.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在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上下游地区间常常出现水资源供需矛盾。
上游地区在享受用水权益的同时,也可能影响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而引发一系列冲突。
三、博弈论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主体行为互动的理论。
在流域水资源利用中,通过引入博弈论,可以更好地分析各用水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决策过程。
具体而言,博弈论可以用于分析各用水主体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的竞争和合作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协商和谈判达成水资源分配的均衡状态。
四、初始水权分配的博弈模型为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冲突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初始水权分配的博弈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了各用水主体的水需求、水资源的总量、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在模型中,各用水主体被视为博弈的参与者,他们通过互相竞争和合作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分析该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初始水权分配的均衡解,从而为水权分配提供参考依据。
五、初始水权分配的策略与建议根据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初始水权分配的策略与建议:1. 综合考虑各用水主体的需求和贡献。
在分配水权时,应充分考虑各用水主体的需求和贡献,确保水权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 制定科学的水权交易机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合同变更申报中诚信原则及其责任管理探析

一
特殊情况 , 不应高于同 比概算水平 。 但
实际情况是变更单价不仅远 高于同期 平均水平投标报价 ,而且还超过 同 比
部原 因造成 隧洞工程 开挖滞后 ,为增
大工作 面 , 加快工程进度 , 经现场建管
单位批准 ,将竖井开挖方案改 为垭 口
明挖方案 。该变更所涉及 的主要 内容 包括: 土石方 开挖 、 边坡 支护 、 口加 洞
责任缺失 、 审核不作为等 隋况 。 在南水北 调中线 干线工程实施过
作 为理性 的承包人 ,是不会违背利益 最 大化 的原则 作 出保 护层 开 挖抉 择 的, 但承包人在计算变更单价时 , 却摊
销 了保护层石方开挖费用 。
4增 加 石 渣 二 次 外运 项 目并 虚 增 .
工程 量
身的利益 。 但本案例 中 , 承包人以不恰 当的方式主张其利益诉求 ,既违背了 合 同法 中所确立 的诚实 守信的原则 , 也不符合相关计价规则。
互相制约作 用 , 这种现象 在 中线 干线
工程 变更 与索 赔 管理 中不 同程 度地 存在。 市场 经济的基础 是诚信 , 同双 合
方是 以诚 实信 用 原则 为基 础签 订合
同。将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 中承包人
因此构成重复计费 。
三、 审核 结 果
的信誉考核 纳入工程招 标评标体 系 ,
入巢 湖 , 引江线路总长 1 5k 1 m。本次 保 护建 制镇 广 大人 民群众 的 生命 财
基于演化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利益冲突分析

四、结论
流域生态补偿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 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通过构建基于演化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可以深入分 析这些利益冲突的根源和演化过程,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未来,需要进一步 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演化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 利益冲突分析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流域生态补偿与 演化博弈
三、基于演化博弈的
03 流域生态补偿利益冲 突分析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 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严重。流域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保护和资源 管理机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和应用。然而,在实施流域生态补偿 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和协调不当,往往导致生态补偿的效果不尽如人 意。因此,对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当 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漓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的利益均衡问题进行了 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了实现漓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均衡,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和经 济效益;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以满足各方利益诉求;三是建立健全有效 的监督机制,化博弈过程中,参与方会根据其他方的策略选择和收益情况调整自身策 略。当某些策略的收益高于其他策略时,参与方会选择这些策略。随着时间的推 移,参与方的策略会逐渐趋同,形成稳定的均衡状态。
4、利益冲突的解决途径
通过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可以找到解决利益冲突的途径。一是制定合理的 政策法规,规范各方行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生态 补偿政策的执行和效果的实现;三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 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污染成本的内部化;四是加强公众参与,提高 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认识和参与度。
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背景出发,分析了项目管理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创新管理的思路和实践方法,旨在为类似大型工程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项目自2002年开工以来,历经多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创新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对于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挑战1. 项目进度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多个施工标段,施工难度大、工期长。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确保项目进度按计划推进,成为一大挑战。
2. 项目质量管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
3. 项目安全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众多高空、水下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如何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4. 投资控制: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巨大,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投资,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
三、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实践1. 创新项目进度管理:采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的三维可视化,提高进度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引入智能化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2. 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责任,严格质量监督;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3. 创新项目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4. 创新投资控制:采用全过程造价管理,加强工程招标、合同管理;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投资控制水平。
四、结论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对南水北调工程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南水北调工程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其建设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供水的成败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决定于其管理的成功与否,以及调水能否顺利实施。
因此,本文就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相关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标签: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全世界现有水利工程中规模最大的,通过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串联起来,构成“三纵四横”的中国大水网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南北调剂、东西相接。
工程建成后,有助于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于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涉及面广,涉及内容较多,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保证其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南水北调工程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配套工程必须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不仅使水资源的利用符合现在的用水要求,还要保证未来的用水要求。
通过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调度、分配,逐步规范水资源的使用,缓解各地区用水不足的现状;通过水价调节等机制,不断引导居民强化节水意识,促进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善水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釆,保证天然水源不因其被开发利用而逐渐衰竭,通过工程建设、合理用水、需水管理、节水措施等相互配合,使其长期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
实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统筹配置原则。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进行,并且都有相应的配套工程,他们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密不可分。
从外部看,为实现配套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配套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必须与主体工程相衔接,协调外部的来水量。
从内部看,(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涉及全省11个地级市,34个县(市),涉及面广,工程建设复杂,需要各有关市县的配合、支持,同时在管理运营、水资源综合开发等方面也需要他们的支持,必须照顾各市县的利益。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

基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摘要:作为国家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型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随着规划论证工作的深入,管理正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约束性课题,特别是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以及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未来的运营管理必须结合建设提前考虑,在事权划分明晰的基础上,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保障的合同化管理将是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南水北调管理水权合同abstract: as the state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of large project,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lready included in the country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2010 long-range planning. with the planning of the demonstration deeply, management is becoming on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binding subject,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s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the future operation management must be combined with construction to think ahead, in divided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clear,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security of the getonghua means managementwill be effective means.key words: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water right contract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水资源管理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基础保障1.水权制度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保障手段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特别是北方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已使尽快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管理演进与利益结构_基于进化博弈分析

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是南水北调中线干
线工程的项目法人,负责干线主体工程的筹资、建设、运 行、管理和还贷,待条件具备时,改组成南水北调中线干 线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合同管理体 系,具体有项目法人直接管理、代建制、委托制 3 种管理 模式,且彼此相互结合[6]。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 司与干线工程调水有限责任公司一样,是独立的法人公司, 双方是平等的原水买卖关系,在政府必要的管理与指导下, 通过供水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共同保证南水北调 供水市场的稳定。
(2)南水北调工程的建管体制特殊,它既不同于一般的 企业管理体制,也不同于传统的大型工程建管体制。南水 北调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 机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委员会规 定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 理体制。其管理体制在总体上分为 3 个层次[5]。第一个层 次: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国务院领导任组 长,成员由有关部委和省、直辖市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利部,负责日常工作。第二个层 次:由中央政府授权的出资人代表和地方政府授权的出资 人代表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承担主体工程的建设、 运行管理,直接对国家负责。第三个层次:沿线各省承担 供配水任务的供水公司,承担省内配套工程的建设、运行 管理,负责向用户供水。现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 公司和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建设责任主体 已经到位并开始履行项目法人职责。
组织间网络理论视野下的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

关 键词 : 织 间 网络 ; 多方共 治 ;南水 北调 ;联 席 会议 组
中图分 类 号 :F 0;C 3 2 96 文 献标 识码 :A
T eMa a e n f h r —o— o t ae r nfrP oet rm eP rp c v f h n g me t eNot t — uhW trT a s rjc o t e set eo ot h— S e f h i
组织的产生缘于时代的要求 ,它按社会时尚和需
要演 变 其模 式 而生 存 或 消 灭 。组 织 间 网 络 (n rr . Itog e a
nzt n l ew r ) 理 论 的 提 出 ,一 方 面 是 由 于 随 着 ia o a N t ok i
固的宏观经济背 景下实施 的,工程距 离长 、投 资大、
cniet e et up ss nef t temaae n o e r etsh rcs o trs ofc, aac n - o s t nf roe.I f c,h n gmet fh o c i tepoes fneet cnl t blneada sn b i p e t p j i s i
jc acrigt tefa r o tr gnzt nl e ok et codn t e fne rai i a nt r. oh eu i o ao w K yw rs neognzt nlntok o mo oenn e h o h—t e od :it rai i a e r;cm n gvrac ;T eN a r ao w o—S u tr rnf r et jit ot Wa a s rPo c; on h eT e j
me t ei ng
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工程的项目法人,负责干线主体工程的筹资、建设、运 行、管理和还贷,待条件具备时,改组成南水北调中线干 线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合同管理体 系,具体有项目法人直接管理、代建制、委托制 3 种管理 模式,且彼此相互结合[6]。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 司与干线工程调水有限责任公司一样,是独立的法人公司, 双方是平等的原水买卖关系,在政府必要的管理与指导下, 通过供水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手段,共同保证南水北调 供水市场的稳定。
(2)南水北调工程的建管体制特殊,它既不同于一般的 企业管理体制,也不同于传统的大型工程建管体制。南水 北调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宏观调控、市场 机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委员会规 定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 理体制。其管理体制在总体上分为 3 个层次[5]。第一个层 次:成立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国务院领导任组 长,成员由有关部委和省、直辖市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利部,负责日常工作。第二个层 次:由中央政府授权的出资人代表和地方政府授权的出资 人代表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承担主体工程的建设、 运行管理,直接对国家负责。第三个层次:沿线各省承担 供配水任务的供水公司,承担省内配套工程的建设、运行 管理,负责向用户供水。现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 公司和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建设责任主体 已经到位并开始履行项目法人职责。
收稿日期:2009–07–27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17) 作者简介:石智雷(1984–),男,山东济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与城市经济;杨
诚(1972–),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2)假设 a>c,d>b;a´>c´,d´>b´;a+a´>d+d´,h>0,h´>0。
h 表示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决策和管理需要花费的成本;h´ 是当前的项目决策者构建利益相关者管理平台和机制需要 花费的成本。a 和 a´代表博弈双方都希望采取利益相关者管 理时的双方总收益;c 和 c´表示博弈双方采用不同管理模式 时的双方总收益,这时,项目管理者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参 与的平台,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不愿意参加项目决策和管理, 造成资源浪费 h´;b 和 b´是在项目管理者坚持自上而下管 理而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争取参与决策时各方的总收益, 显而易见,由于策略不一致和利益冲突,项目难以达到正 常运营,这时 d >b ,d´>b´。大量理论研究表明,对于大型 工程,利益相关者管理更加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实现总效 益最大化,所以 a+a´>d+d´。
是社会领域中最普遍、最敏感,同时也是最易引起关注的 问题。利益的巨大冲突,必然导致竞争和博弈的异常激烈。 针对以往大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不足,国内学者提出了 利益相关方管理模式。在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社会评价时, 李善同和许新宜[1]引入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并初步对工 程涉及到的利益群体进行了界定和分类,认为项目社会评 价的目的是保证参与项目的各类群体都能参与项目的实 施,进而保证各类群体今后都可持续发展。朱东恺[2]利用 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过程中各利 益主体利益冲突的根源和博弈关系,并对工程管理制度演 化作了简单分析,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参与推进了 制度演化,水利水电工程制度就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互 动的结果。杨云彦[3]提出了一个以利益相关方分析法为基 础的规范分析框架,研究大型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应, 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考察其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 响。他认为大型项目建设应跳出传统的评价理念和方法, 更加全面关注对相关区域和相关人群的绝对影响和相对影 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本文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 角度,对南水北调工程施工中及建成后所涉及到的各利益 主体进行界定,并就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 讨,然后运用进化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
第 27 卷 第 13 期 2010 年 7 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7 No.13 Jul. 2010
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 管理演进与利益结构
——基于进化博弈分析
石智雷 1,杨 诚 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人口与区域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3;2.梧州大学,广西 梧州 543002)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衡,在不影响丰水地区发展的前提下,缓解黄淮地区水资 源短缺问题而修建的准公益性、基础性大型工程,因其投 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和影响地域范围广,对地区环境变 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工程的 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利益攸关方众多,在水源地与输入 地之间,在项目法人、各级地方政府、施工单位与工程移 民之间将发生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其中包含了相当复杂 的利益分配、发展冲突以及社会公平等方面的问题。利益
1 研究背景
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因其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和 总体规模巨大等特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进行项目管理、 战略投资和干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但在以往的工程项 目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对重大工程项目 的评价注重经济效应,忽视社会效应,在经济效应评价中, 又主要强调其巨大的投资总量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拉动作 用,忽视了对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影响;在决策过程中, 重行政和精英主导,缺乏公众参与等等。其结果是政府财 政负担过重,工程利益相关者矛盾积压,也无法实现政府 的投资目标。因此,重大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成为社 会公众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3 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管理进化博弈 分析
3.1 基本假设与博弈模型的建立 大型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否采取利益相关者模式,可以
看作是工程管理的当前决策者(用 d 表示)和利益相关者(用 l 表示)两大群体长期博弈的结果。当前决策者即传统的项目 管理者,由各级政府安排代表组成,其管理目标主要侧重 于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各项管理活动均围绕这三大目 标展开。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介入项目活动,其利益可 能由于项目执行或项目成功完成与否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 的个人和组织。记两博弈群体的战略空间为 Sl=(sy,sn), Sd=(sу,sn)。其中 Sl 为 l 群体的战略空间,Sd 为 d 群体的战 略空间;sу 表示倾向于采用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sn 表示支 持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构造博弈矩阵见图 2。
2性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被应用于公司治理、企 业伦理、项目管理等诸多领域。一般来说,大型工程建设 及运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也可以借鉴比较成熟的企业管理 理论和方法,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应该看到大型工程利益 相关者及其关系的特殊性。
(1)南水北调工程的性质是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准公 益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跨流域特大规模的供水工程, 更是基础性的资源配置工程和生态工程,采用多元化、多 层次、多渠道投资方式,既有财政投资,又有金融贷款; 既有中央政府投资,又有地方政府投资。按照规划,东、 中线主体工程的政府投资占 80%,银行贷款占 20%。在政 府投资中,中央投资占 60%,地方投资占 40%。从工程的 筹资、运营和建管等方式来看,该项目是兼具公益性和经 营性的准公益性工程。准公益性大型工程的管理,对合作 的需求往往比企业组织更为迫切,因为项目最终能在多大 程度上实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项目各参与方自身的 努力,更取决于它们之间合作的成效。
第 13 期
石智雷,杨 诚: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管理演进与利益结构
· 25 ·
利益相关方管理的条件及利益结构,以为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的综合管理及整个流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 南水北调工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及 管理演进
当前,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已经成为国际上投资项目 领域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项目管理视角的利益相关者, 即项目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介入项目活动,其利益可 能由于项目执行或项目成功完成与否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 的个人和组织[4],其在项目进行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彼此交换信息、资源和成果。关于企业管理向利益相关者 模式的演进在学术界已经有一些研究,但是,大型工程利 益相关者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
图 2 博弈矩阵
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为简化分析过程,我们 作假设如下:
(1)前提假设:信息是不完全的,并且博弈双方是有限 理性的。由此,博弈方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都能找到最 优的均衡点,每个参与人都通过与其他人行为互动的学习 过程来改变其策略,通过特定的方法来修正对其他参与人 行为的预期,以实现最优战略。
(3)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相对较多,利益关系更加 复杂。依照查克汉姆的利益相关主体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 性合同关系,我们可以将南水北调项目利益相关者分为契 约型利益相关者(Contractual Stakeholders)和公众型利益相 关者(Community Stakeholders)[7]。前者包括投资主体、工 程项目法人、项目单位员工、分销商、材料供应商、贷款 人;后者包括全体消费者、其它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 媒体、水源区居民、工程移民。其中一些利益相关者关系 维系的时间相对较短,一旦项目建设完成,这种利益纽带 很可能即告结束,如工程设计者、材料供应商等。
政府和市场的交互作用,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 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特性,要求探索和创造政府与市场联 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呈现
· 26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年
多元化趋势,投资者可能是国家,可能是集体,也可能是 个人。与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无偿拨款建大型准公益性工 程投资体制相比,股份公司是由几个投资方利用本企业的 部分资本金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的,所有资金都要偿还。 国家、项目法人、地方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责任、 权力、利益出现新格局,需要重新定义、调整和协调。在 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公平性、协调各相关方利益关 系方面,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也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