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第一章什么是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包括哪些?(1)定性调查研究① 确定疾病的自然史;② 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2)定量调查研究①调查:对群体的检查(筛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诊断性调查,借助快速试验或检查以鉴别未诊断出来的病例。
②③④⑤监测研究:包括实验研究、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建模:疾病的动力学和不同控制方法的效果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模拟的过程。
疾病控制:通过治疗、预防或消灭的途径达到。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1)描述流行病学(2)分析流行病学:用适当的诊断试验和病因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流行病学:观察和分析从动物组群得到的资料,研究对组群的控制和对实验因素的控制。
(4)理论流行病学:以数学模型模拟疾病发生的自然形式。
(5)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血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比较流行病学)4兽医流行病学的用途有些方面?(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并控制原先病因未知的疾病;(3)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4)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5兽医的三个诊断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6兽医流行病学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如何?共同点:同一区系,互相交织和发展,不可分开。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职业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预防,需要 共同努力不同点:人的疾病预防有称为社区医学,而动物更注重经济因素。
癌症对人医非常重要,而大多数食用动物, 不到中年即被宰杀,故这类疾病意义不大。
动物疾病研究多用直接明了的实验法证明,而人医受伦理、道德的限制,不能直接用以证明。
第二章1描述疾病发生流行的形式有哪些?(1) 地方流行:其一是某种疾病一段时间内发病频率相对稳定,其二指在一个地区动物群体中发生有一定规律和 能够预测。
地方流行一词并不表示发病水平的高低。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抽样方法概述

国畜禽业中种2020.1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抽样方法概述安珊孙天浩胡英(辽宁省抚顺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113006)摘要:在基层畜牧养殖业中,牲畜发生流行病的概率一直都是农业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内容。
而调查基层畜牧业流行病爆发概率基本都用抽样方法调查。
目前我国农业部门调查畜牧业流行病爆发率使用随机抽样或非随机抽样进行调查。
在抽样过程中基本按照规模大小比例成概率的抽样,或是基于风险进行抽样调查。
本文主要阐述每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兽医流行病;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适用分析作者简介:安珊(1985.7-),女,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1]付强民.猪肺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3):69.[2]苏廷.猪肺疫的诊断鉴别和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7):46-47.[3]赵欣.猪肺疫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9(1):80-81.[4]梁明荣,张俊丰.猪肺疫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12):38.[5]周学东.猪肺疫的流行与诊疗[J].兽医导刊,2015(2):110-111.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抽样调查是指在指定一个兽群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牲畜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
并且用这一随机抽取的疾病调查报告结果来推断整个兽群健康程度。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畜牧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但同时使用这种调查方法对整个兽群的疾病调查难以全面推算出总体特征,往往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所以抽样调查也随之细化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类。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可适用于不同的调查研究,使基层畜牧业疾病调查更科学、严谨,可以更好地判断出畜牧业中兽群流行病的发生概率。
1非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方法包括判断抽样,偶遇抽样,配额抽样3种方法。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传播的科学方法。
在兽医学和动物卫生领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通常是为了了解和预测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交叉研究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在动物群体中比较疾病发生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通过收集和分析疾病相关的数据,可以确定疾病的风险因素和暴露因素。
2.纵向研究法:对同一动物群体进行长期调查,观察和收集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以分析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3.报告病例法:根据收集到的动物疾病报告,对疾病发生的时间、地点、种类等进行分类和统计,以揭示疾病的流行规律。
4.病例对照研究法:通过比较已经发生疾病的动物(病例组)与没有患病的动物(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疾病的风险因素。
5.群体调查法: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动物群体,利用问卷调查、实地采样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动物群体的特点和相关的疾病情况。
6.圈养调查法:针对圈养动物进行的调查,往往涉及动物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
7.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探讨疾病发生的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从而预测未来疾病的发展。
8.追踪调查法:当发生疫情或疫情爆发时,通过追踪疾病的传播路径,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找出疫情的源头和传播途径,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9.实验研究法:通过在动物实验室或实地进行实验,模拟疾病发生和传播的过程,观察和分析疾病传播的机制和规律。
10.数学模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疾病传播的过程,从而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灾害规模,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上述方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还可以结合多种研究手段,如实验室检测、分子流行病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通过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为疾病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措施的科学。
在兽医学领域中,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对于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几种常见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行动。
一、兽医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原理兽医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它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在研究动物疾病时,流行病学家关注四个主要要素: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和环境因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识别出疫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性疾病:许多动物疾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消化道、虫媒传播等途径传播。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对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2. 高发季节:很多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特定季节繁殖迅速,容易引发疫情。
了解高发季节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危害。
3. 疫情分布特点:不同地区的动物疾病分布情况会有所不同。
某些疾病可能在特定地理区域更加普遍,因此,对于疫情的空间分布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监测和控制策略。
三、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但是,要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免疫计划管理。
2. 消毒和环境控制:对于一些通过环境传播的疾病,如禽流感等,定期的消毒和环境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降低传播的风险;环境控制可以减少宿主的接触,阻止疾病的传播。
3.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要措施。
只有准确掌握疫情信息,才能做好防控工作。
4. 健康管理和饲养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动物健康监测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关键。
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方案

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方案一、引言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毒力强、发生急剧等特点,给动物农业和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至关重要,可以及早发现疫情,采取措施控制和预防疫病的扩散。
本文将提出一套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方案,以帮助畜牧业部门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
二、流行病调查流行病调查是指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病原体的分布、感染源、传播途径、敏感群体、疫情规律等信息。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流行病调查方法:1.样本采集:根据疫情和动物种类,采集合适的样本,如血液、粪便、组织和分泌物等,用于实验室检测和病原鉴定。
2.病例报告:建立畜牧兽医信息系统,及时记录和上报疫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病例调查:对发病动物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发病日期、症状、死亡情况、养殖环境等,建立病例数据库,帮助分析和比对数据。
5.对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通过实验室检测,鉴定病原体的种类和亚型,了解病原体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三、监测方案监测是指对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和监测,以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和趋势。
1.建立监测网络:建立国家、省、市、县等各级监测中心,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和信息汇总。
监测中心应与各地动物卫生监测机构和实验室进行密切合作,保证监测网络的有效运行。
2.监测指标和标准:确定监测指标和标准,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病原体检测阳性率等,制定相应的监测标准和流行趋势判定标准,以便及时判定疫情的严重程度。
3.监测方法和频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定点监测和流动监测,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监测频率应根据疫情和地域特点进行调整,重点监测易感动物和疫情高发区域。
4.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报告,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并向相关部门和养殖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建议。
5.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分享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经验,加强对跨国传播疫病的监测和防控。
鸡的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措施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0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 和检测结果分析的结果,兽医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02
防控措施包括:隔离病鸡、消毒鸡舍和周围环境、提供营养均
衡的饲料和水源、给予免疫接种等。
在实施防控措施后,需要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措施的
03
有效性和可行性。
鸡的疾病诊断的基 本方法和程序-流行 病学调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 •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 流行病学调查的程序 • 流行病学调查的难点和挑战 • 案例分析:某鸡场禽流感的诊断与防控
01
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
了解病史
了解鸡的品种、年龄 、性别、饲养环境、 饲养管理方式等。
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和治疗效果等。
03
流行病学调查的程序
确定调查目的和问题
01
明确调查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 题,例如,了解疾病的分布和严 重程度,确定病因和传播途径等 。
02
提出假设和预期结果,以指导调 查的设计和实施。
设计调查方案
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 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
确定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包括调 查人员、交通工具、采样器材等
案例报告
总结词
通过收集和整理鸡群疾病的典型案例,总结其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
详细描述
案例报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详细情况,为诊断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 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疾病的潜在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室检测
总结词
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等特征。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测包括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 以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性等特征,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篇一:2015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15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一、总体要求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 -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标要求,国家重点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马鼻疽、马传贫等优先防治病种,血吸虫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以及非洲猪瘟、疯牛病等重点防范外来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疯牛病监测计划另行下发)。
本计划涉及的其他动物疫病病种,各地应按照国家动物疫病防治指导意见做好监测工作。
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优先防治动物疫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做好马传贫达标验收和马鼻疽无疫认证。
国家设立固定监测点,对固定监测点,增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新城疫等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
固定监测点实施方案另行下发。
推进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净化与评估。
加强动物疫情风险分析评估,密切关注外来动物疫病、新发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科学研判防控形势,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推动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一)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
各地要继续做好动物疫病的主动监测,科学设计监测实施方案,主动获取科学真实的监测数据;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被动监测,强化对各地自下而上发现并上报监测信息的汇总分析。
逐步探索将动物诊疗单位和养殖企业执业兽医诊断报告信息纳入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系统。
根据各区域动物疫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分析,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二)病原监测与抗体监测相结合。
国家和省级监测以病原学监测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和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病原学监测。
中央下达经费重点用于开展口蹄疫(A型、亚洲Ⅰ型、O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学监测和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监测。
加强固定监测点的定点监测,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病原分布状况,分析疫病流行趋势。
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第四章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一、填空1.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2.描述疾病的分布,一般是计算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畜禽群中的频率,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表示。
3.疾病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4.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________疾病,二是为了________疾病。
5._____________是对群体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的调查,又称全面调查。
6.在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检测者掌握的检测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使观察结果倾向性地偏大或偏小,这叫_________误差。
7.疾病分布是________ _____的简称,它指的是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况,又称_____________ 。
二、单选题1.___________是指动物群体因某病死亡动物数占该动物群体总头数的百分比。
①淘汰率②病死率③死病率④死亡率2.____________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以指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或偶而出现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
①地方流行②慢流行③区域流行④散发流行3.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
①样本误差②整体误差③系统误差④抽样误差4.抽样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①个体②群体③时间④空间5.下列不属于动态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患病率②发病率③病死率④死亡率三、判断题1.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2.抽样误差是由于群体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3.流行病学常常受到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特征变化的影响,因此是动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填空
1.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2.描述疾病的分布,一般是计算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畜禽群中的频率,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表示。
3.疾病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4.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________疾病,二是为了________疾病。
5._____________是对群体中的所有成员进行的调查,又称全面调查。
6.在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检测者掌握的检测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使观察结果倾向性地偏大或偏小,这叫_________误差。
7.疾病分布是________ _____的简称,它指的是疾病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状况,又称_____________ 。
二、单选题
1.___________是指动物群体因某病死亡动物数占该动物群体总头数的百分比。
①淘汰率②病死率③死病率④死亡率
2.____________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以指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或偶而出现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
①地方流行②慢流行③区域流行④散发流行
3.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
①样本误差②整体误差③系统误差④抽样误差
4.抽样误差是由于____________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①个体②群体③时间④空间
5.下列不属于动态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患病率②发病率③病死率④死亡率
三、判断题
1.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与总体结果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2.抽样误差是由于群体的变异性引起的,在调查中往往难以控制。
3.流行病学常常受到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特征变化的影响,因此是动态过程。
4.流行与病例的绝对数有关,表示高频率和相对量。
5.1周龄内仔猪感染仔猪黄痢和3-6周龄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高峰说明疾病的性别分布。
6.某些呈隐性感染的动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学、血清学及实验方法检测动物是否感染。
7.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检测者掌握检测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偏大或偏小称抽样误差。
8.对于群间差异较小的总体可按地理位置将动物总体分群,即不同的农场,然后以农场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对抽到农场的动物进行普查。
四、简答题
1.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2.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卫生防疫中的用途有哪些?
3.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有哪些?
4.疾病的畜群分布包括哪些内容?
5.疾病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6.疫情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7.描述地区分布,更直观的方法是用地理基线图。
常见的地理基线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