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物流十三五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物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储存、运送和分销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物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网络的完善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物流服务质量方面,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物流服务标准化、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评价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供应链效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架构,提高区域物流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冷链、干线、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在物流综合实力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对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业迅速发展,物流交通体系变得愈发重要。

“十三五”期间,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交通高效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推进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十三五”期间,政府要以“建设制度先行、技术领先、投资优先、运营重点、维护协同”五大原则为指导,加快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建设内蒙古以外的省际高速公路,优先完善国道、省道和重点城市城市通勤网络,加快推进普铁结合、综合交通、共享出行等发展。

二、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十三五”期间,政府要重点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鼓励开发航运能力强、投资小、经营效益高的运输船舶,完善运营管理制度,提高航运业服务水平,推进航行通路建设,提升船舶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航道建设,实现全国水上交通网络的有效运行。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定,实行统一的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保证运输安全有序。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期间,政府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道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码头运营管理系统,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加大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加大对公路、桥梁、河流航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大规模公路建设,实施再生交通项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强调系统整体性规划、重点发展城市交通、推动全国统一管理和持续投入的重要举措。

未来,政府将继续把握其时代性和波及面广泛的特点,重点在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距离、改善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城乡交通网络优化、跨越式发展,推动交通运输投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促进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修改稿)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三、发展目标 (12)(一)总体目标 (12)(二)预期指标 (12)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一、布局依据 (13)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五、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六、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功能转型工程 (21)七、逆向物流工程 (21)八、应急物流工程 (21)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22)一、进一步强化物流政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物流业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北京市也不例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物流业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态势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趋势。

一、当前情况1.市场规模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北京物流市场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

2018年,北京市物流行业实现了总收入1008亿元人民币的佳绩。

2.物流企业北京市的物流企业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物流企业近2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000余家。

除了传统的物流企业,大量新型物流企业也不断涌现,如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

3.运输网络北京市拥有完善的运输网络。

市内的地铁线路覆盖了全市大部分地区,为“快递到家”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此外,北京市机场数量众多,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更是居全球第二忙碌机场的位置,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未来趋势1.物流服务多样化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物流配送服务,近年来,自提、到店、智能快递柜等多种新型物流服务也应运而生,这些服务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数据化运营未来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将更加强调数据化,数字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例如,传统的配送方式将逐渐被智能配送所代替,这些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自动识别、路径规划、智能派单等。

3.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未来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对空气污染的重视,北京市物流业将逐渐向“绿色物流”转变,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建立可持续的物流体系等。

同时,政府也会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环保监管。

4.物联网技术应用未来物流业还将更广泛地应用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运营整个过程的监管和管理,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智能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库内货物的实时监测,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掌握货物信息。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趋势一:行业迎来政策春天若物流运行更有效率,则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业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和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业也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关注: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及后续的56、57号文,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国内物流公司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契机。

从政策层面看,自2013年3月至今,多个政府部门已发布多个文件,有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也有专项性的园区规划、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凸显政府决心。

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于早前政策的梳理和升级,涵盖范围从现状目标到保障实施,明确提出了4个目标、3个重点、7项任务、12项工程、9项保障措施。

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安排及时间进度,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安得智联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更细的利好政策出台,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趋势二: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将是趋势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因此,《规划》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安得智联表示生产企业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还能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

“十三五”铁水联运战略研究

“十三五”铁水联运战略研究

“十三五”铁水联运战略研究王修华【摘要】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is a critical period in China i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lso the time to catch up and surpas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depends 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to improve efficiency. The author uses SWOT method to analyze and put forward the system of rail-waterway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persp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land polic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ransport capacity support, rules and regulations. Rail and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pricing mechanism and allow the pricing to play the regulating role of the market. Internet plus technologies shall be brought into pla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rail and waterway bi-modal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 all related information systems.%“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决胜期,同时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赶超和跨越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 .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               .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来源:不详作者:佚名日期:2009年06月01日访问次数:物流业物流业是现代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环节。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超大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交通压力巨大,虽然北京物流业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并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

提升北京市物流总体水平,推动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物流发展现状,掌握物流发展规模和经营结构数据资料,北京市商委、北京市统计局于2002年10月—2003年1月联合进行了一次物流业现状专项调查。

调查范围涉及专业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业、仓储业和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等具有物流业务的企业4500多家。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物流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物流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物流资源充足、分布基本合理、平衡性仍需调整北京的物流设施和资源的分布基本上符合从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合理分布要求。

四环以外的仓库数量占76.9 %,其中位于朝阳区、海淀、丰台、房山、大兴、顺义区域范围内的仓库个数占60%,仓储面积占总面积的57.4%。

除了仓储资源的分布以外,其他如装卸设备、货运车辆和仓库资源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似的。

北京市物流资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如朝阳区与丰台区之间的仓储面积比是2.9:1,而两个区的仓储量大致相等;朝阳区与石景山区的货运车辆数量大致相等,而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之比为1:4。

(二)主营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有待进一步发展在调查的企业中,主营物流企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仅为21.46%。

虽然北京物流行业中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企业的比例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但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任务仍应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修改稿)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三、发展目标 (12)(一)总体目标 (12)(二)预期指标 (12)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一、布局依据 (13)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五、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六、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功能转型工程 (21)七、逆向物流工程 (21)八、应急物流工程 (21)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22)一、进一步强化物流政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物流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加大物流业的人才引进及培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言物流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推进首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首都综合服务保障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有了较快发展,物流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费用不断下降、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高端物流和总部型经济有一定基础,聚集效应逐渐体现。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的成功举办,北京市重大活动物流保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城市保障功能逐渐完善,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重视资产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重视城市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建设、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城市环境与物流效率双赢的城市物流系统,突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在物流的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实现与世界城市相适应的物流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作出贡献。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

规划期限为2011至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和平谷马坊等物流基地以及一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物流基地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专业化的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干线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

截至2009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755.2公里,比2006年增长了39%;公路线路9636条,增幅156%。

2009年末,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2724.7万平方米,比2006年末增长63%;拥有货运车辆4.16万辆,比2006年增长54%,其中专用车辆增长32%;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为3.03万台,增长33%。

(详见表1-1、表1-2)。

表1-3 2009年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未找到2006年投资对外交往、城镇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2009年,全市物流总额达38442.7亿元,物流需求系数为3.16,随GDP的稳步增长,物流产业规模将逐年扩大。

2009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27.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4.7%。

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等传统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26.1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业等高附加值物流业实施增加值101.6亿元,且较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呈快速增长趋势为64.4%。

表1-5 2009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图1-1 2009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从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来看,其中,外省市流入货物占44%、进口货物占30%、工业品占25%。

说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地支撑了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支持了外向型经济以及重点产业发展。

随着物流产业规模扩大,进一步带动了就业。

我市物流从业人员47.5万人,比2006年增长12%,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736.5万人的6.45%,占全市从业人员的 4.8%。

其中,代表高附加值物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传统物流业有较大的增长,增幅为14%,对带动整个物流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北京市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下降到2009年的14.8%,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呈下降趋势,物流效率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对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找到各年物流费用占GDP 的比重,无法描绘逐年下降趋势图。

未找到各地区上述数据,无法用图表说明。

)(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加快进行城市物流体系建设,随着城市物流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有利的保障了2008年奥运会以及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汲取奥运及国庆等重大事件保障物流的宝贵经验,我市在应对恶略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应急物流方面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北京市的市内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一级市场配送网络建设发展显著,专业化物流配送体系如食品、药品、农产品、冷链等逐渐建立,城市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北京产业高端化倾向凸显,截止2009年末,本市外商企业驻京机构数量达15147家,与2006年的7660家相比增幅近1倍;同时跨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世界五百强入驻数量北京已位居世界第三名,仅次于东京和巴黎,北京对外经济在数量迅速发展的同时质量也有很大提升。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增多,与国际物流相关的设施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北京空港物流基地、马驹桥物流基地和北京丰台货运口岸、北京朝阳口岸以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马坊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特别是天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使本市逐步具备了国际分拨中心的基本条件,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渐提升。

(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物流企业主体在不断壮大,“2008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有15家注册地为北京的物流企业在列,其中位居前10的有5家。

而在2007年的评选中,进入前100强的注册地在北京的物流企业共21家,进入前十名的企业共5家。

“十一五”期间我市物流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

2009年,我市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299.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986.1亿元,占总量的76%。

全市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789家,其中大型企业23家、中型企业76家、小型企业690家。

23家大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442.0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4.8%;76家中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91.3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9.6%;690家小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52.8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25.6%。

表1-7 2009年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按规模划分物流业务收入情况个,亿元,%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物流领域引进了外资,多少大的外资品牌新进入的,大型快递也行。

物流总部经济可以做一条。

总部经济形态成为北京的一大特色,冯处。

国美的分拨中心,总部经济带动了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高。

(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第一次发布实施了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