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七)《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七)《化学实验》(海淀区)1.配制银氨溶液并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银镜反应可以检验醛基B. 滴加稀氨水后沉淀溶解,是因为形成了[Ag(NH 3)2]+离子C.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洗掉试管上的银镜D. 将乙醛换成蔗糖,同样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东城区)2.X 为含Cu 2+的配合物。
实验室制备X 的一种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发生反应:23224Cu 2NH H O Cu(OH)2NH +++⋅==↓+ B .在①和②中,氨水参与反应的微粒相同C .X 中所含阴离子是24SO -D .X 的析出利用了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海淀区)3. 实验小组探究双氧水与KI 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I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B.对比②和③,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KI的速率更大C.对比②和③,②中的现象可能是因为H2O2分解的速率大于H2O2氧化KI的速率D.实验②③中的温度差异说明,H2O2氧化KI的反应放热(东城区)4.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有白色沉淀产生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AgSCN)结论正反应放热白色沉淀一定是BaSO3待测液中含有C1-和24SOAg+与Fe2+不反应(丰台区)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目比较Mg、Al金属研究浓度对化学比较23Na CO、比较碳酸、醋的性的强弱平衡的影响3NaHCO与酸反应的快慢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方案(朝阳区)6.下列做法或实验(图中部分夹持略),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防止铁管道被腐蚀检验产生的SO2制备并收集NH3精炼粗铜A B C D (海淀区)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向某补血口服液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该补血口服液中一定含有Fe2+B 用蒸馏水溶解CuCl2固体,并继续加水稀释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蓝色[CuCl4]2-+4H2O[Cu(H2O)4]2++4Cl-正向移动C 将25℃ 0.1mol·L-1Na2SO3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溶液的pH逐渐减小温度升高,Na2SO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 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气体中一定含有SO2(房山区)8.某同学为探究AgI是否可以转化为AgCl,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步骤电压表读数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aⅱ.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b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 (s) cⅳ.重复ⅰ,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s)av.重复ⅰ,再向A中加入适量AgNO3 (s) d已知: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原理》(海淀区)1. 氯碱工业是化工产业的重要基础,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酸盐副产物需要处理。
已知:当pH升高时,ClO-易歧化为ClO3-和Cl-。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ClO3-产生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ClO3-主要在阴极室产生b. Cl-在电极上放电,可能产生ClO3-c. 阳离子交换膜破损导致OH-向阳极室迁移,可能产生ClO3-(3)测定副产物ClO3-含量的方法如下图。
①加入H2O2的目的是消耗水样中残留的Cl2和ClO-。
若测定中未加入H2O2,则水样中ClO3-的浓度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②滴定至终点时消耗V3mL酸性KMnO4溶液,水样中c(ClO3-)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4)可用盐酸处理淡盐水中的ClO3-并回收Cl2。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处理ClO3-时,HCl可能的作用是:ⅰ.提高c(H+),使ClO3-氧化性提高或Cl-还原性提高;ⅱ.提高c(Cl-),__________。
③用右图装置验证ⅰ,请补全操作和现象:闭合K,至指针读数稳定后__________。
(朝阳区)2.以次氯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应用广泛。
电解NaCl溶液制备NaClO溶液的装置示意如下。
资料:i.次氯酸钠不稳定:a.2NaClO = 2NaCl+O2↑ b.3NaClO = 2NaCl +NaClO3ⅱ.将次氯酸盐转化为次氯酸能更好地发挥消毒功能,次氯酸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制备】(1)产生NaClO:①生成NaClO的反应包括:2Cl--2e- = Cl2↑、2H2O+2e- = H2↑+2OH-、__________。
②测所得溶液pH,试纸先变蓝(pH≈10)后褪色,说明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1.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常涉及化学知识。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咀嚼米饭时,越嚼越甜,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B. 向食盐浓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 铁锅用水清洗后,出现铁锈,因为潮湿环境中铁锅会发生电化学腐蚀D.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因为减小压强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2. 硒代半胱氨酸含C、H、N、O、种元素是一种氨基酸,其分子空间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IA族B. 图中最大的球代表SeC. 硒代半胱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手性碳原子D. 硒代半胱氨酸难溶于水,易溶于苯3.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可添加试剂,可重复使用不合理的是( )A. 盛放NaOH溶液,选用③B. 用和固体制备氨,选用②C. 配制溶液,选用⑤D. 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并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用①④4. 下列指定微粒或化学键的个数比为1:2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B. 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C. 晶体中的硅原子和共价键D. 溶液中的和5. 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将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 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 将氯化铜溶液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6. 关于下列4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的晶体为共价晶体B. ①与②完全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C. 室温时,②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D. ③和④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数不同7. 咖啡酰奎尼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咖啡酰奎尼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 至少有7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C.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D. 咖啡酰奎尼酸能与7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8.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推测,其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溶液和溶液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B. 把钠放入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C. 向酸性溶液中加入,溶液紫色褪去D.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降低9.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四)《热化学 电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选择题(四)《热化学 电化学》一、热化学(朝阳区)1.在T ℃,HCl 气体通过铁管时,发生腐蚀反应(X ):反应X:Fe(s)+2HCl(g) FeCl 2(s)+H 2(g) (K =0.3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降低反应温度,可减缓反应X 的速率B .在HCl 气体中加入一定量H 2能起到防护铁管的作用C .反应X 的可通过如下反应获得:Fe(s)+Cl 2(g) FeCl 2(s)H 2(g)+Cl 2(g)2HCl(g) D .T ℃时,若气体混合物中c (HCl )=c (H 2)=0.5 mol·L -1,铁管被腐蚀(丰台区)2.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0H ∆>B .1molS (g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小于2968kJC .213H H H ∆=∆-∆D .16gS (s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1484kJ二、电化学(海淀区)1.用铁粉在弱酸性条件下去除废水中NO 3-的反应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条件下加入的Fe 能完全反应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O 3-+8e -+9H +=== NH 3 + 3H 2OC.FeO(OH)的产生与Fe 2+被氧化和溶液pH 升高有关D .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不会影响NO 3-的去除率(东城区)2.热激活电池是一种需要达到启动温度才开始工作的电池。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放电后的产物为Li 7Si 3和LiMn 2O 4。
已知:LiCl 和KCl 混合物的熔点与KCl 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 +向b 极区移动B .放电时,a 极的电极反应是134733Li Si 11e 4Li Si 11Li -+==-+C .该电池中火药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D .调节混合物中KC1的物质的量分数可以改变电池的启动温度(西城区)3.ORP 传感器(如下图)测定物质的氧化性的原理:将Pt 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Pt 电极、 Ag/AgCl 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测得的电压越高,。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与性质》(海淀区)1.硅是地壳中储量仅次于氧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1)基态硅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硅、金刚石和碳化硅晶体的熔点从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
(3)晶态SiO2的晶胞如右图。
①硅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②已知SiO2晶胞的棱长均为apm,则SiO2晶体的密度ρ=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4)硅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原硅酸(H4SiO4)。
资料:原硅酸()可溶于水,原硅酸中的羟基可发生分子间脱水,逐渐转化为硅酸、硅胶。
①原硅酸钠(Na4SiO4)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会生成H4SiO4,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__________。
②从结构的角度解释H4SiO4脱水后溶解度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朝阳区)2.以NaOH、CuSO4和HCHO为主要成分的镀液可在某些材料上镀铜,原理如下:Cu2++2HCHO+4OH-Cu+2HCOO-+2H2O+H2↑(1)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根据反应原理分析①镀铜反应中,利用了HCHO的_________性。
②选择HCHO 进行化学镀铜的原因之一是它易溶于水。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 .HCHO 、H 2O 均属于极性分子b .HCHO 与H 2O 之间能形成氢键c .在醛基的碳氧双键中,电子偏向碳原子(3)镀液中的、HCHO 、H 2O 三种微粒,空间结构为三角形的是_________。
(4)为防止Cu 2+与OH -形成沉淀,可加入EDTA 使Cu 2+形成配合物。
EDTA 能电离出H +和EDTA 4-。
EDTA 4-中除部分O 外,还能与Cu 2+配位的原子是_________。
(5)铜—镍镀层能增强材料的耐蚀性。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人大附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2.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A.硅胶B.六水合氯化钙C.碱石灰D.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3.利用电解法制取Na2FeO4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Y 是外接电源的正极,Fe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Ni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4e-== O2↑+4H+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OH-由B 室进入A 室D.电解后,撤去隔膜,充分混合,电解液的pH 比原来小4.已知:p[()c HXc(X)-]=-lg[()c HXc(X)-]。
室温下,向0.10 mol/L HX溶液中滴加0.10 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p[()c HXc(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B.c点溶液中:c(Na+)=10c(HX)C.室温下NaX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4.75D.图中b点坐标为(0,4.75)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1mol氯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①12.0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1N A①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的O原子数为N A①17g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①1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 A①20mL1mol/LFe2(SO4)3溶液中,Fe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小于N A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苯甲酸中少量硝酸钾可以用重结晶法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甲基活化了苯坏C.不能用水鉴别苯、溴苯和乙醛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7.25 ℃时,将0.1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加到10mL 0.10mol·L-1NaOH溶液中,lg-33c(CH COO)c(CH CO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6,1.7)。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推断》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推断题》(海淀区)1.靛蓝类色素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
靛蓝(化合物X)和多环化合物Y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部分反应条件或试剂略去)。
已知:i.(1)A的名称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由A制备B时,需要使用浓硝酸和浓硫酸b. D中含有的官能团只有硝基c. D→E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实现(3)E→G的化学方程式是。
(4)I的结构简式是。
(5)J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X、乙酸和水,生成物中化合物X和乙酸的物质的量比是。
(6)K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K的结构简式是。
(7)已知:ii.ⅲ.亚胺结构()中C=N键性质类似于羰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类似i的反应。
M与L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Y的一种路线如下图。
写出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式、。
(朝阳区)2.药物Q能阻断血栓形成,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已知:i.ii.(1)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B的分子式为C11H13NO2。
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3)M→P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M能发生银镜反应。
M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
(5)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6)W是P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i.包含2个六元环,不含甲基ii.W可水解。
W与NaOH溶液共热时,1 mol W最多消耗3 mol NaOH (7)Q的结构简式是,也可经由P与Z合成。
已知:合成Q的路线如下(无机试剂任选),写出X、Y、Z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东城区)3. 伐伦克林是一种拮抗剂,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ii.iii.(1)邻二溴苯(A)只有一种结构,是因为苯环中除了 键外,还有_________键,使得其中碳碳键完全相同。
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考一模考试 化学 试题(含答案)

【3题答案】
【答案】C
4.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核酸检测就是检测新冠病毒的R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B. 核酸和蛋白质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
D. 一定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可使新冠病毒中的蛋白质变性
B.在碱金属元素中,锂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C.依据对角线规则,锂元素和镁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
D.原子光谱的产生与电子跃迁有关,可利用原子光谱中的特征谱线来鉴定锂元素
【2题答案】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分子中均含有s-p 键
B. 和 的VSEPR模型和空间结构均一致
C.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3)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I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J→K的反应过程需要控制 不过量
b.G与 溶液作用显紫色
c.普卡必利中含有酰胺基和氨基,能与盐酸反应
(7)K→L加入 的作用是_______。
已知:CuCl和CuSCN均为白色不溶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产生白色不溶物的可能原因是Cu+Cu2++2Cl-=2CuCl↓
B. 由③可知②中白色浑浊不是Cu2+与SCN-直接反应生成的
C. 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Fe3+被完全消耗了
D. 实验表明:Ksp(CuSCN)<Ksp(CuCl)
【14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各区2022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科学探究》
(海淀区)1.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KMnO4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配制1.0×10−3 mol·L−1 KMnO4溶液、0.40 mol·L−1草酸溶液。
将KMnO4溶液与草酸溶液按如下比例混合。
【设计实验】
序号V(KMnO4) /
mL
V(草酸)
/mL
V(H2O) /mL 反应温度
① 2.0 2.0 0 20 o C
② 2.0 1.0 1.0 20 o C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甲认为上述实验应控制pH相同,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盐酸
b. 硫酸
c. 草酸
【实施实验】
小组同学将溶液pH调至1并进行实验①和②,发现紫色并未直接褪去,而是分成两个阶段:i. 紫色溶液变为青色溶液,ii. 青色溶液逐渐褪至无色溶液。
资料:(a) Mn2+在溶液中无色,在草酸中不能形成配合物;
(b) Mn3+无色,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Mn3++2C2O42-[Mn(C2O4)2]−
(青绿色)后氧化
性减弱;
(c)MnO42-呈绿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迅速分解产生MnO4-和MnO2。
(3)乙同学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阶段i中可能产生了MnO42-。
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深入探究】
进一步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Mn(C2O4)2]−,反应过程中MnO4−和[Mn(C2O4)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4)第i阶段中检测到有CO2气体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实验②在第ii阶段的反应速率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据此推测,若在第ii阶段将c(H+)调节至0.2 mol/L,溶液褪至无色的时间会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结论与反思】
(7)上述实验涉及的反应中,草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结论:反应可能是分阶段进行的。
草酸浓度的改变对不同阶段反应速率的影响可能不同。
(朝阳区)2.某小组验证“2Fe3++2I-2Fe2++I2”(反应A)存在限度,并探究外加试剂对该平衡的影响。
(1)从正反应方向探究
实验.取5mL 0.01mol·L-1 KI溶液,加入2mL 0.01mol·L-1 FeCl3溶液(pH =1),溶液呈棕黄色,不再发生变化。
①通过检测出_________,证实反应A存在限度。
②加入CCl4,振荡,平衡向_________移动。
③除反应A外,KI还发生_________(写方程式),促进Fe3+与I-的反应。
(2)从逆反应方向探究
实验.向碘水(含淀粉)中加入酸性F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未检出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