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病人的麻醉【高龄患者在腰

合集下载

超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60例护理配合

超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60例护理配合
齐鲁 护理 杂 志 2 0 1 3年 第 1 9卷第 2期
3 . 2 . 1 密切观察病情 变化 术后给 予心 电监护 及氧气 吸入 ,
者扶双拐下地不 完全 负重行 走 , 可 慢慢 坐起 ; 术后 1 O~1 2周 移去外 固定架 , 逐 渐开 始弃 拐负重 行走 。带 外 固定架 出院 的
心理特征 , 重点评估患者各脏器 代偿功能 , 以便采 取综合 的治 疗、 护理措施 。在与患者交流 时 , 要 注意尊重 患者 , 态度 和蔼 、
热情 , 语言亲切 、 耐心 , 进行 自我介 绍 , 用 通俗 的语 言解 释麻醉
2 0 0 9年 1月 ~ 2 0 1 0年 1 2月 , 我 们对 6 0例 超高 龄患 者采用 腰 硬联合麻醉 , 效果满意 。现报告 如下 。
科 学的护理 , 大 大提 高了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 T i l e M, H e l f e t D L , K e l l a m s J F . F r a c t u r e s o f t h e p e l v i s a n d a c e —
随着人 口的老龄 化 , 需要 麻醉 的超 高龄 患者人 数 呈逐 年
病房探望患者 , 详细 阅读病历或 询问患 A) 是 一种新 型推崇 的麻 醉方法 ,
它集 中了腰 麻和硬膜 外麻醉 的优 点 , 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
时 间长 , 身体局部 皮肤 长时 间受 压 , 骨突 处极 易 发生 压疮 , 常 见 于骶 尾部及双踝 。每 日早 、 中、 晚 3次对 患者 全身皮肤 行温 水擦浴 , 促进血液 回流 ; 保持床单元 的平 整 、 清洁 、 干燥并 及时 更换 ; 患者平卧于 气垫 床上 , 骶尾 部 、 双 足跟 分别 以美 皮康 及 自制水 波垫保护 , 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 3 . 2 . 4 功能锻炼 与康 复指 导 术 后第 2天 指 导患 者进 行足 趾 的屈 伸 、 踝关节 的跖 屈运动及等长 肌的收缩 运动 , 翻 身时应

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

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

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摘要】由于老年期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老年期麻醉风险发生率较年轻人升高。

寻找对老年期安全、有效及对生理干扰小的麻醉药物,对提高老年期麻醉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麻醉药物老年期麻醉方式任何一种麻醉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均有一定的危险。

选择的麻醉药物不仅需要尽量简单,以减轻麻醉本身对老年人的伤害,不干扰微循环的稳定,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要考虑麻醉方案能否有效的抑制手术中强烈刺激引起的过度应激反应。

合理应用各种麻醉技术和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有害的应激反应,做到以最小剂量的麻醉药达到最佳麻醉效果。

1高龄对麻醉用药的影响老年人通常反应迟钝,应激能力较差,对中枢性抑制药如全麻药、镇静药、催眠药及阿片类镇痛药均很敏感,所以麻醉用药剂量应较年轻人为少。

也应该尽量选用对老年期患者生理干扰少,停止麻醉后可以迅速苏醒却不影响中枢、循环等功能的药物和方法。

1.1静脉麻醉静脉麻醉诱导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静脉麻醉药的敏感性也相应的提高。

静脉麻醉不同于吸入麻醉可以迅速经肺排出,多数静脉麻醉药入血液循环后必须经过代谢及肝脏、肾脏排泄,而高龄病人肾脏清除率减低,无形之中延长了麻醉维持时间,使苏醒延迟,因此老年人应用静脉麻醉时应尽量选用短效麻醉药如丙泊酚,依托咪脂脂肪乳剂等,或麻醉药剂量酌减,同时要警惕药物蓄积作用,另外,也要特别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

1.2吸入麻醉高龄患者采用吸入性麻醉药时使最低肺泡气浓度降低,从而增强了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吸入性麻醉药较少代谢分解,且大部分以原型通过肺排出,苏醒也快,因此较适宜高龄患者的麻醉诱导。

有研究表明[1],吸入性麻醉药对于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2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药物的选择应该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特点,以及麻醉医师的经验和技术,选用的不同的麻醉方式,考虑到老年患者麻醉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虑。

高龄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高龄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高龄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肾功能衰竭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病人取患侧卧位头高15°,选择L3-4或L2-3穿刺,当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如脑脊液流出通畅,缓慢注入重比重液布比卡因6~8mg(0.75%布比卡因2m1+50%GS0.3ml+0.9%NaCl 0.7ml),注药速度为0.05ml/s。

退出腰穿针,置人硬膜外导管3cm,5分钟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T10以下。

严密观察血压、SpO2等各项监测指标。

手术过程中病人如有疼痛不适,可硬膜外导管追加1.5%利多卡因5ml。

术中补液主要以复方乳酸钠为主,输注速度10ml·kg-1·h-1,也可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当出血量大于300ml,可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

结果: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血压、心率还较平稳。

鼻导管吸氧SpO2都能维持在93%以上,术后无特殊并发症。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严密观察、精心管理,用于高龄肾功能衰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还是相对安全的。

【关键词】肾衰;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股骨头;置换【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16-02高龄尿毒症髋部骨折病人相对少见,这可能是由于尿毒症因素多伴发各系统疾病,能活到80岁以上就较少,再加上就医困难,所以手术就更少了。

高龄患者本身就易发生脆性骨折,其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再加上尿毒症因素,病人反应就更为迟缓,自愈能力差,遇到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折[1-2]。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医疗条件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年龄也逐渐增加。

髋关节置换是目前临床治疗各类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3],其不仅可以恢复患者功能,矫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防止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也有显著的作用[4-5],由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降低了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6],更方便于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

高龄病人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高龄病人手术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

麻醉医生面临的问题1 术前检查(1)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对病人进行全面临床评估。

因为一些严重的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及肾脏疾病术前可能尚未发现,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认知功能。

(2)尽管术前做了相关化验和物理检查,但也不能完全正确反映出病人的实际功能贮备状况。

2 麻醉方式选择老年高龄患者潜在的手术麻醉风险极大,其中心血管、呼吸、泌尿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功能减退是影响手术及麻醉选择的主要因素。

对于自主神经受损,动脉顺应性降低的老年人选择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易发生低血压,但术后意识障碍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少;若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病,选择全麻还是明智之举,这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性,所以麻醉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

有资料报道这两种麻醉方式在术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病死率相当。

3 药物选择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药量酌情减量至成年人的1/3~1/2。

因老年人心输出量降低影响肾血供,加之肾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减退也易发生缺血改变,这样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药物代谢减少;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功能损害,血中游离药物水平增高,毒性随之增大。

4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老年病人本身肺弹性、肺和胸壁顺应性、肺功能均降低,结果使肺泡萎陷,通气/血流比失调,低氧血症,所以围术期肺不张、肺栓塞、肺感染较常见,尤其是胸腹部手术,所以麻醉中避免或尽量少用影响和刺激呼吸道的药物。

而术后早期活动和良好的镇痛可减少肺呼吸道并发症。

5 拮抗肌松药和镇静剂全麻结束后一定用新斯的明和佳苏伦拮抗残留肌松药和镇静药,避免因药物重新再次分配入血后导致呼吸抑制,有条件尽量将病人放在ICU监护,完全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6 心血管系统高龄病人多因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存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左心室收缩功能及顺应性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另外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对低血容量的正常生理反应迟钝;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病人中相当多见可引起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性减退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麻醉时会引起血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尤其在血容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高龄病人骨科手术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龄病人骨科手术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龄病人骨科手术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老年人的骨科手术日趋增多,由于并发自身疾病及衰老过程中发生的器官生理功能改变的影响,老年人围手术期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青壮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高龄病人手术麻醉相关问题。

1 老年人应谨慎选择麻醉药 1.1 吸入性麻醉药由于功能残气量增加,吸入麻醉加深较慢,苏醒过程也会相应延长,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减低,40岁以后每10年减低4%,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抑制效应增强。

1.2 静脉麻醉药镇静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的敏感性增强。

高龄对依托咪酯、地西泮、丙泊酚的药效增强,半衰期延长。

丙泊酚一般诱导剂量是2.0—2.5/kg,而60岁以上需1.5—1.75mg/kg,清除率也降低,因而维持量要减少,对阿片类的作用增效更显著,所以对高龄病人使用剂量减少50%。

1.3 局麻药老年人局麻用药宜减少,可能是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改变脱水,局部血流减少和结缔组织疏松,使用药物易于扩散所致。

老年人硬膜外阻滞时因药液不易向椎间孔外泄而易于在椎间孔内扩散,故硬膜外局麻药宜减少。

1.4 肌松药年龄对肌松药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药代动力学,阿曲库胺是Holfman消除,所以很少受年龄增加的影响,琥珀胆碱为血浆胆碱酯酶水解,老年人的血浆胆碱酯酶活力明显下降,所以剂量也减少。

维库溴胺大部分原型从胆汁排出,经肾脏占20%,所以高龄很少增加药效,偶尔作用时间延长。

总之,老年人的生理学改变导致对麻醉药的反应性增强,作用时间延长,所以用药剂量宜减小,同时由于循环减慢,导致药物起效时限延长,麻醉者常会误认为剂量不足而重复给药,出现药物过量而抑制呼吸循环,所以要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值得提出的是老年人需要肌松药拮抗时剂量不减少,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2 高龄患者麻醉注意事项老年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症。

麻醉最糟糕的是严重的并发症 2.1 麻醉前评估围手术期患者常有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痴呆。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管致 险事件发 生率显 著增高 _ C E 2 S A可充分 发挥 S j 。 A和 E A的 优点 , 避其 缺点 , 醉药用 量小 、 用发 挥快 、 果确 切 , 松 麻 作 效 肌 充分 , 受手 术时 间限制 , 不 对循 环 、 呼吸影 响轻微 , 提高 了手术 质量 , 轻 了麻 醉医师 负担_ 减 3 j 。用 C E S A代替全 身麻醉 , 后呼 术
次性 腰 一硬联 合麻 醉包 , I 或 【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确认成功后 , 经 腰麻 针经硬膜外穿刺针 内腔行蛛 网膜下 隙穿
刺。针尖达蛛 网膜下隙后 , 抽出针芯 , 见脑脊液流 出即根据病人身高 、 体重注腰麻 药 1 2 ( . %布 比卡 因 2 + O mL O 5 7 mL l%葡萄
麻醉效果完善。阻滞平面最 高达 , 维持时间 5 1 8 i。 网 0 2 mn 蛛 膜下隙穿刺失败 1 , 例 主要为无脑脊液流 出, 1 %利多卡 因单 用 . 6
纯硬膜外麻醉顺利完成手术。患者麻醉前 、麻醉后 5 1 、0 i 、5 3 mn
报道 4 6例 高龄 下 肢 手 术 患者 采 用 腰 一硬 联 合 麻 醉 ( S A) CE
D PH B 、 R差异无显著意 义, 麻醉后 s 0 略高于麻醉前 。结论 对高龄下肢手术的患者采用腰 一硬联合 麻醉仍然安全 、 p2 有效。
[ 关键词】 ~ 腰 硬联合麻醉 ; 下肢骨 ; ; ; 骨折 手术 高龄 [ 中图分类号】 63 2 R 8. [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390 (080— 1— 2 17— 7 120 ) 160 6
由于老年病 人 的椎 间孔 闭塞 , 管狭 窄 , 麻药 的用 量较 椎 局 青少 年明 显减少 ,极少 容积 的局麻 药都 可能引起 极 广泛 的麻 醉平 面 。而且高 龄患 者大都有 不 同程度 的听力失 聪 甚至 老年 痴呆症 , 单纯 硬膜 外 阻滞 时患 者对 阻滞平 面陈述不 清 , 麻醉 使 诱 导 时间延 长 , 较难 掌握合 适的麻 药剂 量 , 并 致使麻 醉平 面过

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患者股骨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在超高龄患者股骨手术中的应用
B JAn et 1 8 5 :0 r a sh,9 3, 58 1
5邓 晓明, 肖文静 , 齐凤美 , , 儿深麻 醉喉罩通 气拔 除时异氟醚的 等I、 J
最 低 肺泡 有 效 浓 度. 中华 麻 醉 学杂 志 ,0 2 2 5 2 0 ,2:9
( 稿 E期 2 0 - 12 收 l 06 1- 0
与麻 醉 前相 比、 醉诱 导 时 、 麻 喉罩 置入 时 、 喉罩 拔 除
时有 明显 差异 ( < .5 , P O ) 手术 开始 时、 0 开始 后 1ri 5 n a 无 明显差 异 ( 00 ) .5 。见 附表 。
具有 苏 醒迅速[ 有一 定 的肌 松作 用 , 吸 入可 控性 3 1 。 且
江西医药 20 0 7年
第 4 卷 第 3期 2
随着人 口的老龄 化 ,需 要麻 醉的超 高龄 患者 的
大 , 理反 应平 稳 , 并 发 症 。结 论 腰 硬联 合 麻 醉用 于 超 高 龄患 者 股 骨 手术 , 有 麻 醉效 果 满 意 , 流 动力 学稳 定 等 优 点 。 生 无 具 血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 高龄 ; 超 股骨手术
中图分类号 :7 5 R 8
维普资讯
20 2 11 0 6.2: 1
间 长【 副作 用 多且 术 中维 持效 果不 佳 , 】 】 . 需要 复 合其
他静 脉药 : 丙泊 酚 、 米芬太 尼短效 的药物应用 效果 雷 好1 苏 醒 快 。 费用 高 , 有 呼吸抑 制 , 2 1 。 但 常 气道 管 理存 在风 险 .d,D 醉期 间呼吸功 能正常是保 持循 环功 ' 麻 J 能特 别是 心脏及 中枢调 节功能 的重要 支持 。麻 醉期 间严 重 的循 环 系统 意 外 多数 与 呼吸 管 理不 当有 关 , 因此 . 应严 格加 强呼 吸的管理 , 别是对 于需 要俯 更 特 卧位 的手术 气道 管理更 加 困难 者 。异氟 醚用于 d J ,L

高龄患者临床麻醉

高龄患者临床麻醉

高龄患者临床麻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高龄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麻醉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也需要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从高龄患者的生理特点、麻醉药物的选择、术前评估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麻醉实践。

一、高龄患者的生理特点高龄患者的生理特点与普通成年人相比,存在一系列的改变,例如心肺功能下降、神经系统处理信息能力减弱、肌肉骨骼组织萎缩等等。

由于各种体征参数发生变化,高龄患者的麻醉操作需要谨慎和细致。

1.心血管系统:高龄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功能下降,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血管壁变得僵硬,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等等。

应当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恰当调整,以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或者其他心血管事件。

2.呼吸系统:高龄患者往往肺活量降低,呼吸肌肉力量下降,吸气量减少等等。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时需要考虑到其影响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以避免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情况。

3.肾脏系统:高龄患者往往肾功能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腎小管对药物的处理能力下降等等。

麻醉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上进行相应调整。

4.神经系统:高龄患者的神经系统处理信息能力减弱,对于镇静剂和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增加。

因此,在麻醉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以避免意识障碍、运动抑制等不良反应。

二、麻醉药物的选择针对高龄患者的生理特点,麻醉医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以达到应有的镇痛效果,同时控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1.全麻: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对心血管、呼吸系统做出不良影响的药物。

常用的麻醉药物如异丙酚、丙泊酚等,具有快速起效、快速恢复的优点,但是需注意药物的剂量、麻醉的深度,避免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下降。

2.局麻:局麻药物在外科手术和疼痛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

尽可能使用渗透麻醉(peripheral nerve block),避免直接进入中枢系统的神经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龄病人的麻醉【高龄患者在腰
近几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临床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呈每年递加趋向。

可是高龄患者因其机体状况相对复杂,并常多伴有肺部病理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或许意识和感情阻
碍等,所以对麻醉的要求拥有必定的特别性,与年青人对比要求也相对要高,对麻醉用药剂量和麻醉方法的选择则更要谨慎,本实验选用在2011 年 9 月份到 2011 年 12 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 60 例为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 30 例察看组(腰 - 硬结合麻醉组)和 30 例比较组(硬膜外组),后进行统计和察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成效,现总结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患者60 例均经病理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拟行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此中男 27 例 ,女 33 例 ,年纪 62~80 岁,均匀 (68.8 ±2.9)岁; 60 例患者中有冠芥蒂者 4 例,轻中度高血压者 19 例,糖尿病者8 例,陈腐性心肌堵塞者3 例;全部有患者均赐予药物等治疗, 待病情稳固后或获取改良后再行手术。

两组年纪、性别、病程、骨折
程度及并发症等基本资料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比较。

1.2 方法术中均惯例赐予两组患者鼻饲给氧 ,同时开放静脉 ,将乳酸
钠林格氏液 500ml 输入 ,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血氧饱和
度等生命体征。

察看组(腰- 硬结合麻醉组):使用腰麻- 硬膜外结合穿刺针 (BD 企业生产 ),经 L3~4 或 L2~3 空隙穿刺至硬膜外腔后 ,经硬膜外针将 26G 腰穿针穿入蛛网膜下腔 ,将布比卡因约 1.5ml(浓度
0.75%)注入 ,退出腰穿针 ,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 4cm。

麻醉阻滞平面调整并控制在 T10 以下。

2 小时后经硬膜外导管加注利多卡因 5ml
(2%)。

比较组(硬膜外组):经 L2~3 空隙用 18G 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至硬膜外 ,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管 4cm,注入利多卡因 5ml (2%),
察看患肢痛苦减少状况 ,无腰麻表现后将布比卡因7ml( 0.5%)注入。

1.3 察看指标统计和察看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硬膜外
用药量、阻滞平面、镇痛成效的状况。

1.4 统计学办理采纳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 SPSS19.0对我们检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 t 查验计量资料,χ2查验计数资料,如结果显示 P <0.05,则表示有明显性的差异。

2结果
察看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硬膜外用药量、阻滞平面、镇痛效
果的状况均显然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详尽情
况见表 1。

3议论
高龄患者各器官及其生理功能经常有减退表现,易发生骨质增生及脊椎棘间黄韧带、韧带钙化现象,以致硬膜外穿刺会增添必定的难度,不可以获取理想的麻醉成效,常常需借助旁入法方能获得成功,个别患者则需改换空隙或多次穿刺达到麻醉目的。

腰- 硬结合穿刺麻醉拥有麻醉成效显然、操作简易的特色,防备出现全麻所致的肺部并发症等。

临床实践均证明,对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方法
选择腰 - 硬结合麻醉是最有效合理的。

腰- 硬结合麻醉包括了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各自长处,术中真实发挥了麻醉起效快、
用药剂量小、阻滞完美、优秀的镇痛成效、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和可持
续给药等的特色和作用。

因为腰- 硬结合麻醉中所用的腰穿针比较细,术后患者未发生头痛等并发症。

高龄患者麻醉平面因为椎间孔狭小而
易于扩散 ,术中应尽量减少用药量,而腰 - 硬结合麻醉能够知足这一要求,同时经过硬膜外置导管加注利多卡因的方法在腰- 硬结合麻醉中能够起得手术麻醉时间长久及术后镇痛长久的成效,在临床中被宽泛应用。

综上所述 ,只需掌握 CSEA的麻醉特色和作用体制,亲密察看术中各生命体征的监测,高龄患者在腰- 硬结合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获得理想、安全的麻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