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读写联动——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

合集下载

北师大三年级下语文知识点

北师大三年级下语文知识点

北师大三年级下语文知识点在北师大三年级下,学生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北师大三年级下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

1.朗读与默写朗读和默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朗读课文和诗歌,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同时,根据老师的要求与辅导员的指导,完成默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拼写能力。

2.文言文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将开始学习文言文。

文言文是汉字表意文字的古代汉语表达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分析和翻译文言文的文章和诗歌,理解其中的含义,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

3.作文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的重要形式。

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通过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4.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课文、文章和故事中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5.诗词鉴赏学生将学习和鉴赏古代和现代的经典诗词作品。

通过学习不同诗歌的创作手法、意境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总结起来,北师大三年级下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朗读与默写、文言文学习、作文训练、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学生将得到语言表达、文字组织、阅读理解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这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读写联动——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读写联动——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

语⽂北师⼤版三年级下册读写联动——通过⼈物语⾔和⾏为表现⼈物性格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单元“尊重与平等”读写联动——通过语⾔和动作描写表情达意⼀、单元教学内容:1、本单元共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最美的花束》、《元帅的故事》;两篇⾃读课⽂——《苏珊的帽⼦》、《爱因斯坦与⼩姑娘》。

诗歌《最美的花束》表达不同种族友好相处,没有种族歧视的美好理想。

《元帅的故事》有两篇短⽂,其中《朱德的扁担》写朱德同志和红军战⼠⼀起挑粮的往事;《这个规矩不能有》写彭德怀同志反对特权、坚决不搞特殊化的事。

两个故事展现了⽼⼀辈⾰命家与群众同⽢共苦的风范。

《苏珊的帽⼦》叙述了⼀个患病的⼩⼥孩苏珊的⽼师为了保护孩⼦的⾃尊⼼,想办法让同学们和苏珊⼀起戴帽⼦上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与⼩姑娘》讲述了爱因斯塔与⼩姑娘平等相处、互相帮助的故事。

通过诗歌和伟⼈的故事,教育学⽣在社会⽣活中学会尊重别⼈,树⽴与⼤家平等的思想。

从体裁上看有诗歌,有故事;从内容上看,虽围绕⼀个共同的主题,但⼜各有侧重。

《最美的花束》通过⽐喻侧重⼈与⼈之间应该平等;《“这个规矩不能有”》是以故事的形式侧重领导与普通⼈民之间的平等。

⽽《苏珊的帽⼦》则以学校的事迹阐述尊重与爱。

语⽂天地中《爱因斯坦与⼩姑娘》体现的便是伟⼤⼈物与普通⼈物的尊重与平等。

2、语⽂天地:①继续做字词句的积累练习;②练习仿写句⼦,先叙述说的话,再记叙⾏为;拓展认识⼈与⼈之间关系的范围的句⼦,加深理解“尊重与平等”。

③“畅所欲⾔”和“笔下⽣花”合起来是⼀项综合活动,引导学⽣发现他⼈的长处,留⼼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

通过板报的形式写出对同学的赞美,从中体会⼈与⼈之间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

3、“⾦钥匙”:旨在培养学⽣勤练笔的习惯——“我随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师夸我有勤练笔的好习惯。

”4、提⾼学⽣的表达能⼒,唯⼀的途径是多实践,勤练笔。

把关注点放在量的积累上。

激发写作兴趣:①习作与阅读结合,如:仿写、续写、改写、⼩评论、⼼得。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学写人物对话》优质课课件_21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学写人物对话》优质课课件_21

① 刘老师大声询问:“同学们,你们看过《疯狂
动物城》吗?” 提示语在前
② “看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提示语在后
③ “你们喜欢看吗?” 无提示语
④ “喜欢!”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兴奋,争先恐后
地答道。
⑤ “这么多同学都喜欢看《疯狂动物城》!”刘老
师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故弄玄虚地继续说道,
“那今天我们就走进《疯狂动物城》之学写人物对
话!”
提示语在中
XX说:“
。” 提示语在前 冒号引号紧相连
“ 。”XX说,“ 。”提示语在中
说后紧跟小逗号
“ 。” XX说。
提示语在后 说后紧跟小句号
“ 。”
直接写对话
只用引号真方便
① 刘老师大声询问:“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你们看过《疯狂
动物城》吗?” ② “看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③ “你们喜欢看吗?” ④ “喜欢!”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兴奋,争先恐后 地答道。 ⑤ “这么多同学都喜欢看《疯狂动物城》!”刘老 师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故弄玄虚地继续说道, “那今天我们就走进《疯狂动物城》之学写人物对 话!”
“我希望你能帮我查个车牌,我 们的时间特别
特别紧迫。”
“好啊……”“车牌号……是……什么……” “29THD03!” “2……9……T ……” “THD03!” “……H……” “D03!!” “……D……” “03!!!”
“我希望你能帮我查个车牌,我 们的时间 特别特别紧迫。”
“好啊…… ”“车牌号……是…… 什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习作指导
学写人物对话
① 刘老师大声询问:“同学们,你们看过《疯
狂动物城》吗?” ② “看过!”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③ “你们喜欢看吗?” ④ “喜欢!”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兴奋,争先恐 后地答道。 ⑤ “这么多同学都喜欢看《疯狂动物城》!”刘 老师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故弄玄虚地继续说道, “那今天我们就走进《疯狂动物城》之学写人物 对话!”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我的爷爷,那可是个十足的“怪老头”。

爷爷走路总是一阵风似的,脚步又急又快。

每次出门散步,他就像个被拧紧了发条的小木偶,手臂大幅度地摆动着,两条腿迈得飞快,活脱脱一个正在急行军的士兵。

我和他一起出门,得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的节奏。

这急性子的走路方式,就像他的性格一样,直来直去,从不拖泥带水。

爷爷吃饭的时候更是有趣。

他坐在餐桌前,眼睛紧紧盯着饭菜,就像一只饥饿的老狼盯着猎物。

一旦开始动筷,那速度简直惊人。

他会迅速地伸出筷子,准确地夹起一块肉或者一筷子菜,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像只小松鼠。

他嚼东西的速度也很快,腮帮子快速地蠕动着,“吧唧吧唧”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里格外响亮。

爷爷吃饭不讲究什么细嚼慢咽,在他看来,吃饭就得干脆利落,这也反映出他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

爷爷看电视的时候就更好玩了。

他坐在沙发上,身子前倾,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屏幕,好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要是看到他喜欢的节目,他会兴奋地用手拍着大腿,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好!好啊!”那声音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

如果他觉得节目里的人表现不好,就会皱着眉头,不停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这演的啥呀,真不行。

”他的情绪全都写在脸上,就像一个单纯的孩子,喜怒哀乐都那么直接。

爷爷的这些动作,无不展现出他那爽朗、直接、充满活力的性格特点。

虽然他有时候像个“怪老头”,但就是这样的他,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通过一件事写人》优质课教案_3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通过一件事写人》优质课教案_3

通过一件事写人习作目标: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抓住一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要点阐述:1.本次习作是让学生练习写人,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写真人真事,说实话。

2.写自己的同学。

写的时候姓名、年龄、相貌、个性、兴趣爱好、优缺点都可以写,但一定要简单明了。

重点是通过一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3.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是不是写的像你的同学。

课前活动:1.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说说我的同学”的活动。

2.课前活动时,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的同学的某一特点的素材,然后学生自愿组合。

3.通过活动,同学们相互交流,敞开来说自己眼中的同学是什么样的人。

活动提示:1.阐述的同学要善于观察,抓住特点,不要只讲同学的外貌,还要讲他的性格特点或有关他的小故事。

2.同学的长相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特长?在他身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你喜欢他吗?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做好准备。

学习重点:认真观察同学的外貌,了解同学的性格特点以及爱好,选择一件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要有重点的介绍。

学习难点:抓住有趣的事,写出同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习作。

同学们,在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的三年里,你一定认识了不少的同学,他们个性不同,也许他是个好学的孩子,也许他乐于助人却淘气顽皮,也许他活泼可爱却不爱学习,因为一起的学习生活,你一定非常熟悉并全面了解他了。

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你真实的同学吗?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同学的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表达你的真实情感,好吗?三、课件出示图片1、观察,说说写人记事的作文应注意什么?2、课件出示写作要求。

二、同学互说,介绍自己的同学。

(一)要求:1.性格、爱好以及他的优缺点,主要是通过你们之间的一件事或与他有关的一件事来描述。

2.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说真话,说真事,夸夸自己的同学,介绍同学外貌要抓住他(她)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叙述,说说他的特点时要抓住与他有关的一件事来叙述,才能突出中心。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景物、道理知识点人物积累1. 刘翔(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百折不挠)2.小女孩(懂事、孝顺)3. 朱德总司令(爱民如子、为民着想、关心藏胞)4. 李广(神勇无比、力大无穷、臂力惊人、武艺高强)5. 王勃(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出类拔萃)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6. 萧伯纳(举世闻名、谦虚自律、平等待人)7. 李白(斗酒百篇、才华横溢、风华正茂)8. 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9. 大尖哥和水社姐(为民造福,见义勇为、不畏艰难、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10. 农夫(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愚蠢无知)11. 鹬和蚌(争论不休、不知退让)12. 兄弟俩(浪费时机、争论不休)13. 王大伯(远近闻名、家喻户晓)14. 汤姆父子(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15. 槐乡的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16. 苏联小姑娘娜塔莎(天真可爱)17. 放飞雪儿的小姑娘(爱护鸟类、心地善良)。

景物积累1.长城(雄伟壮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举世闻名)2.运河(银光闪闪、风光秀丽、举世闻名、历史悠久)我国的名胜古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的乐山大佛3.南沙群岛(星罗棋布、资源丰富、风光迷人)4.庐山(景色秀丽、云遮雾罩)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幻无常、气象万千、千变万化)5.大海(碧波浩渺、海波不惊、风平浪静、波浪滔滔、一碧万顷)6.荷花(含苞待放、亭亭玉立、千姿百态)7.庐山瀑布(一泻千里,蔚为壮观、飞流直下)【想到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春(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夏(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秋(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冬(天寒地冻、冰天雪地)9. 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10. 日月潭(风景优美、青山环抱、树木葱茏)11. 民间传说《嫦娥奔月》《梁祝》《白蛇传》《宝莲灯》12. 历史故事《卧薪尝胆》《刮骨疗毒》《三顾茅庐》《精忠报国》13. 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郑人买履》《叶公好龙》14. 含有“看”意思的词语:远眺、张望、注视、俯看、扫视、凝望东张西望、目不转睛15. 极短时间内变化多的成语:瞬息万变、风云变幻、白云苍狗16. 时间极短的词语:一瞬间、转眼间、一转眼、弹指间17. AABC:栩栩如生、蠢蠢欲动、飘飘欲仙、翩翩起舞、井井有条、落落大方18. ABCC:青烟袅袅、得意洋洋、兴致勃勃、银花朵朵、生机勃勃、大腹便便、小心翼翼、气势汹汹、波浪滔滔、波光粼粼19. 【一三字反义】东张西望:南辕北辙、出生入死、天长地久、东逃西窜、天寒地冻20. 【二四字反义】铺天盖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冰天雪地、声东击西、昏天暗地、瞻前顾后、天南海北、出生入死、舍生忘死、半信半疑、转危为安21. ABB: 白茫茫、喜盈盈、甜丝丝、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黑乎乎、白花花、绿油油、红通通2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通过动作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作文
我老爸是个典型的急性子,他的那些动作呀,就像快进的电影画面一样。

就说早上起床这事儿吧。

闹钟刚响,他就像被弹簧弹起来似的,“噌”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

那动作快得呀,被子都被他掀得飞到了床角。

他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趿拉着拖鞋,“噼里啪啦”地冲向卫生间。

这脚步声重得呀,感觉整个地板都在颤抖。

进了卫生间,那动静就更大了。

他刷牙像是在和牙齿打仗,牙刷在嘴里横冲直撞,“刷刷刷”,不到半分钟就结束战斗。

洗脸呢,毛巾在脸上胡乱一抹,就跟龙卷风扫过似的,水珠子溅得到处都是,镜子上、洗手台上都是斑斑点点的水渍。

老爸穿衣服也像在参加什么比赛。

他抓起衣服就往身上套,有时候衣服前后都能穿反。

扣扣子的时候,那手指就像在键盘上快速打字一样,“哒哒哒”,要是有一个扣子不听话,他就会用力一拽,好像在对扣子说:“你还敢不听话,给我老实点!”
吃早饭的时候更是不得了。

他端起碗,拿起筷子,就像饿了好几天似的,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食物。

腮帮子鼓得像只大青蛙,还没等嚼碎就咽下去,一边吃还一边含糊不清地催我:“快点吃,快点吃,磨磨蹭蹭的像什么样子!”那嘴巴一张一合的速度,就像机关枪在扫射。

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旅游。

在车站等车的时候,老爸不停地看表,走来走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车刚一进站,还没停稳呢,他就拉着我们往车上冲,嘴里还喊着:“快点,快点,不然没座位了!”车上的人都被他这急性子的举动吓了一跳。

你瞧,我这老爸的急性子都体现在他这些风风火火的动作里了,不过也正是他的这种急性子,让我们家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活力和热闹的气息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 期中阅读复习专题07 人物性格品质分析(部编版,有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 期中阅读复习专题07 人物性格品质分析(部编版,有答案)

专题07 人物性格品质分析常考题型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2.XX体现了他什么精神/品质?课程框架1.知识讲解2.知识梳理3.技巧巩固教学环节一、知识详解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同时还不能忽视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1、透过描写分析人物外貌: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语言:语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动作:动作同样能反映个性。

一些特别的动作,又会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心理:直接反映内心世界,鲜活、生动的人物个性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

神态: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件事物的反应。

例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问题: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2、通过事件分析人物枣核(节选)县官叫着说:“快给我绑起来!快给我绑起来!”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衙役们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县官说:“把他塞进钱裕里,背到大堂去!”县官坐了大堂,把惊堂木一拍,说:“给我打!”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县官鼻子都气歪了,脸涨得通红,嚷道:“多加几个人,多拿几条棍,给我狠狠地打!”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读写联动——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性格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读写联动——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表情达意一、单元教学内容:1、本单元共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最美的花束》、《元帅的故事》;两篇自读课文——《苏珊的帽子》、《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诗歌《最美的花束》表达不同种族友好相处,没有种族歧视的美好理想。

《元帅的故事》有两篇短文,其中《朱德的扁担》写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往事;《这个规矩不能有》写彭德怀同志反对特权、坚决不搞特殊化的事。

两个故事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风范。

《苏珊的帽子》叙述了一个患病的小女孩苏珊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想办法让同学们和苏珊一起戴帽子上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讲述了爱因斯塔与小姑娘平等相处、互相帮助的故事。

通过诗歌和伟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树立与大家平等的思想。

从体裁上看有诗歌,有故事;从内容上看,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但又各有侧重。

《最美的花束》通过比喻侧重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这个规矩不能有”》是以故事的形式侧重领导与普通人民之间的平等。

而《苏珊的帽子》则以学校的事迹阐述尊重与爱。

语文天地中《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体现的便是伟大人物与普通人物的尊重与平等。

2、语文天地:①继续做字词句的积累练习;②练习仿写句子,先叙述说的话,再记叙行为;拓展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的句子,加深理解“尊重与平等”。

③“畅所欲言”和“笔下生花”合起来是一项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留心观察同学的优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并根据这些内容,练习设计板报。

通过板报的形式写出对同学的赞美,从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

3、“金钥匙”:旨在培养学生勤练笔的习惯——“我随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感,老师夸我有勤练笔的好习惯。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唯一的途径是多实践,勤练笔。

把关注点放在量的积累上。

激发写作兴趣:①习作与阅读结合,如:仿写、续写、改写、小评论、心得。

②习作与活动相结合。

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学校活动都是习作素材。

③习作与生活结合:可以写日记、随笔和各种应用文。

二、学情分析:本班大部分孩子具备了课前独立预习的习惯和能力,能根据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在理解词语上,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

但是在意思表达上准确度还不够,语言不够精炼。

本册写人的课文较多,除了三单元写小动物,11单元书信,12单元景物,其他单元都有涉及人物的描写。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形象。

一单元和八单元相似度更高,都是通过同时叙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一种情感或者心情,从而映射出人物的品质。

概括能力是本期阅读训练的重点。

学生懂得抓中心句和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较为准确、简明地概括是难点。

通过阅读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句群,感受人物心情和情感,能够用简洁的词语写出也是一种概括能力。

另外,学生在叙事习作中,初步具有一定的意识,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把过程写具体。

8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夸夸同学。

这就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同学的言行举止,从而发现同学的长处,对同学优点既有整体的感知,也能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

一单元和八单元的语言形式都可以进行借鉴。

所有的表达都应该从阅读中去获取范本。

因此,本课时读写联动还是要从阅读入手。

二、单元教学目标:1.独立识字,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认字17个,写字15个,学习三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平等意识。

3、理解并积累词语,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初步体会文章中重点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5、4、练习记叙,先写人物说的话,再写人物的行为。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唯一的途径是多实践,勤练笔。

把关注点放在量的积累上。

激发写作兴趣:①习作与阅读结合,如:仿写、续写、改写、小评论、心得。

)5、把对同学的真心实意的赞美写下来,办板报。

6、培养学生“勤练笔”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核心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最美的花束》。

2、理解并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3、理解并练习记叙,先写人物说的话,再写人物的行为。

4、把对同学的赞美写下来,办板报。

四、本课时核心目标:1、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抓住人物行为..和语言..理解人物心情,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表现人物的心情,塑造人物形象。

3、嵌入资料:《同步拓展阅读》8单元——《马背上的小红军》(复印)8单元自读课文:语文天地——《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五、教学流程:(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

(备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出示课题,齐读:“这.个规矩...不能有”。

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彭德怀、彭总)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在介绍彭总的身份?齐读第一自然段。

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彭总的身份是:(板书:著名将领、副总理、国防部长)2、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默读课文,思考:“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用......勾出重点词句。

全班交流。

教师强调:“闭园接待首长”指的就是“这个规矩”。

(小结:真能干,能够联系上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对待这个规矩,彭总是什么态度?用——勾出彭总说的话;用~~~勾出彭总的行为。

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彭总怎样的心情。

(愤怒、生气)。

(三上2单元金钥匙:读人物对话时,要依据说话人的心情读出语气。

)出示句群: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不能有!”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

(先写彭总发怒时说的话,再写彭总发规矩..怒时的行为)老师小结:这里的语言和行为同时表现出了彭总愤怒的心情。

感知人物形象:作为一名战功累累,身居国家要职的伟人,彭总完全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

为什么彭总认为这个规矩不能有,你觉得彭总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不搞特殊、严于律己(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理解彭总的高贵品质)老师小结:人物的情感表现在他说的话和行为上,阅读时抓住人物说的话和行为就可以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的情感。

(二)嵌入阅读,深化认识:语言和行为描写的作用。

1、对比读(男女生对读两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这两组句子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异同?①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上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前面写奶奶的动作,后面写奶奶说的话)②“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彭总返身走出了公园。

(冬冬的吐白:先写彭总发怒时说的话,再写彭总发怒时的行为)(小结:这里的语言和行为同时表现出了彭总愤怒的心情。

)比较异同:两组句子都写出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都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同一人物的一种情感或者心情。

第一组是先写人物的语言,再写人物的行为。

第二组则是先写行为,再写语言。

2、嵌入阅读,体会人物情感。

PPT:默读《马背上的小红军》,①勾出用语言和行为同时表现出人物同一种心情的句子。

②想一想,这些句子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在句子下面用词语标出来.③在小组内交流,再带着你们的理解读一读勾出的句子。

全班交流。

老师小结:人物的情感表现在他说的话和行为上,阅读时抓住人物说的话和行为就可以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的情感。

同样,我们在描写一个人时,通过描写他的语言和行为,就可以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和情感。

(三)仿写训练:1、读一读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心情。

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写出人物的心情,再尝试补充人物的行为,表现出同一种心情。

《装满昆虫的口袋》——(先说说你从这一处语言描写里感受到人物怎样的心情:兴奋、快乐。

再试着补充人物的行为。

)①(兴奋、快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法布尔(手里举着一只全身翠绿的纺织娘,冲着妈妈喊起来。

)。

②(生气)“你今天哪儿也别去了,先把作业做完,再去好好反思!”爸爸(怒气冲冲地走出去,关上了房门。

)1、根据情境,用语言和行为描述人物的心情。

①张明在计算比赛中获奖,他非常高兴..。

仿1:“太好啦!我在计算比赛中得奖啦!我得奖啦!”张明手里举着奖状,激动得手舞足蹈。

②李强课间在楼道里狂奔,没有文明休息,老师让他在全班道歉,他很难过..。

仿2:“我今天不遵守纪律,影响了班级荣誉,对不起,请大家原谅我!”李强站在讲台上,低着头,满脸通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