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噪音控制程序

1、目的为有效控制噪音对环境的危害,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活区及施工场所施工现场噪音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GB/T24001—2004标准和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3.1 dB——分贝,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和标准声压之比的常用对的二十倍。
4、职责4.1安全质量部负责本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计试中心负责噪声的监测和测量。
4.3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噪音的管理。
5、工作程序5.1噪声的管理5.1.1对于有明显施工场界时,施工场界噪声限值:5.1.2对无明显施工场界且周围有居民区、工厂、学校等人口密集区时,如铁路、公路、城市轨道工程施工,项目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有关规定要求制定合理噪声限值和工序安排。
5.1.3对非居民区或非人口密集区施工时,项目部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噪声的管理。
5.1.4对于在居民区或人口密集区施工的隧道(洞),在进口施工时,应控制风枪、空压机、凿岩台车、盾构掘进机的噪声,进洞后可结合实际情况控制设备噪声。
5.1.5噪声源易产生噪声的有以下施工机械和施工活动: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风枪、空压机、桩基设备、振捣器、混凝土拌合设备、电锯、钢筋切割机、发电机、沥青混凝土拌合楼、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拌合站、稳定土拌合站、架桥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等。
施工活动:打桩、倾倒建筑垃圾、支拆模板、搭拆脚手架、模板修理、砼浇筑等。
5.1.6噪声控制措施(1)进场使用的施工机械要进行检验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
(3)禁止夜间使用噪声比较大的施工机械。
(4)尽量使用环保型机械。
(5)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应尽量降低人为产生的噪声,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
(6)使用噪声较大设备时,应采取隔音措施,必要时设立专用工作间,以降低噪音。
噪音污染控制程序

噪音污染控制程序修订记录﹕制定部门﹕制定﹕审核﹕核准﹕1 目的﹕加强对噪音源的管理,以便控制和预防噪音产生的污染。
2 范围﹕适用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噪音的控制。
3 定义﹕噪音: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称为噪音。
4 职责﹕4.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噪音源进行控制。
4.2 EHS专员负责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定期进行厂界噪音监测及噪音污染防治的管理和日常监督。
5 作业流程﹕5.1 公司作业现场噪音管制标准为≦90dB,但≧85dB即需戴耳塞﹐≧95dB即需戴耳罩。
5.2 控制对象和要求﹕5.2.1 公司施加控制的噪音源主要有﹕空压机(4台)、中频电炉(5台)、金属切割机床(121台)、冷却塔(2套)、离心机(7台)、砂轮机(3台)、震动落砂机(1台)、抛丸清理机(2台)、自硬砂连续混砂机(2台)、风机(2台)、除尘式砂轮机(3台)、机械加工设备(14台)、钣金、冷作时打击声、安裝设备及故障维修时产生的噪音污染等。
5.2.2 所有设备应在无异常噪音的状态下工作5.2.3 厂界噪音管理标准为﹕白天≦65dB(A); 夜间:≦55dB(A).5.3 管理措施﹕5.3.1 每年一次由EHS专员请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对公司厂界区域的噪音进行检测。
5.3.2 对超出噪音控制标准的噪音源进行隔音降噪的相关措施﹐以使其达到控制标准范围內。
5.3.3 空压机房操作人员需配戴耳塞﹐以減少噪音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5.3.4 变电间需准备耳罩。
5.3.5 油漆车间打磨、铸造车间离心浇铸和钣焊车间钣金工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需配戴耳塞﹐以減少噪音对听力造成的损害。
5.3.6 进入公司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防止产生噪音污染。
5.3.7 冲压机运行时其工作人员需配戴耳塞﹐尽可能保持隔音箱门窗关闭﹐以減少噪音对听力造成损害。
5.3.8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风机采取隔震和安装消音器。
动力设备均采用钢砼隔震基座,管道、阀门采取缓动及减震的桡性接口。
噪声管理程序

x有限公司x CO.,LTD.编号:FDH-QP-PW-4410 版本:1.1修订日期:2013.07.28拟案单位:x课发行章:修订记录一、目的本程序通过对噪声源的控制,以达到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并使噪音符合国家、地方规定的要求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类噪声源的控制。
三、定义无四、职责4.1公司最高管理者:对噪音控制、执行进行监督。
4.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噪声源控制,做好机器的正常保养活动。
4.3工务课:负责公司环境厂界噪音及公司岗位噪音进行监测。
4.4生产部:负责对设备噪音超标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噪音五、内容5.1噪音来源及产生参见《噪音来源及产生一览表》。
5.2噪音的监测标准:5.2.1厂界噪音控制要求,厂区东、南、西面必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即:昼间:60DB,夜间50DB。
5.2.2生产场所8小时日间测量工业噪音的平均音量不可超过85分贝。
5.3噪音的控制和防护:5.3.1由于噪声源主要是各类机器的设备,各使用部门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噪音的影响,并注意安装、维护、保养。
5.3.2 吸风机、空调机、空压机等工作时可采取适当措施,如:隔离、减震等方法控制噪音。
5.3.3 各部门负责其作业人员需要时(生产场所噪声超过85分贝)佩带耳塞。
人资课教育培训应对产生或控制噪声污染岗位的人员根据培训计划定期进行有关噪声污染控制的培训,提高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操作能力,按公司《教育训练作业程序》执行。
5.4噪音的监测:5.4.1本公司噪音监测均为委外监测。
5.4.2厂务对厂界噪音每年委外监测一次,工务课对岗位噪音每年委外监测一次,并做好《环境监测报告》。
5.4.3委外测定机构,应有相应检测资质。
5.4.4监测记录保存于文管中心,保存期为5年。
5.5不合格处置:5.5.1若委外监测数据超出噪音排放标准,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降低噪音,如隔音叶窗,减震或其它消音防护材料。
三体系-污水、废气、噪声污染控制程序

﹡﹡﹡受控文件禁止影印、翻印。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扩散﹡﹡﹡1.0 目的为了加强污水、废气、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程序。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污水、大气污染物及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工作3.0 组织与权责3.1 厂建小组在建厂时应充分考虑排水管的合理安排,使全厂污水能有效集中,以便于厂内集中处理或集中排放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污水处理单位,从而实现再生利用或达标排放。
3.2 行政课:3.2.1 应在排水口多设栅栏,并安排人员定期清理废水悬浮杂物,在各部门多设废油回收桶,防止油污随意排放,以及及时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理污水。
3.2.2 与相关部门一起确定需作废气净化处理的车间或设备,了解其中主要污染物成份、排放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标准的符合程度)。
3.2.3 确认公司产生噪音的工序及设备,了解其中的排放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标准的符合程度),并逐项建立档案。
3.2.3 对各部门污水排放、废气净化运行、噪音管理的稽核,检验其运行是否符合规定中的要求。
如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对其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2.4 组织识别各项目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有效地组织监督管理、安排监测任务、分析监测结果,如有不符合则采取相应措施,并监督其纠正直到符合。
3.3 相关部门3.3.1 各生产部门遵循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在部门内大力倡导,以使各位同仁能严格按污水排放规范作业。
3.3.2 负责管辖区域内废气净化设施的运行,确保其按相关的工作要求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国家及地方法令要求。
3.3.3 有关排放噪音的部门负责人应按联系行政课评估采取降噪措施,将噪音降到最低。
3.3.2 如出现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3.3 部门主管应分析不符合原因,确定是否需修改作业指导书,或提出进一步改善目标,如有必要应填写《纠正与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上报管理者代表。
公司噪音污染管理制度

公司噪音污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噪音污染管理,维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噪音源划分根据噪音源的性质和来源,将公司内部噪音源划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设备噪音: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产生的噪音;2. 人为噪音:包括员工聊天、电话响铃、办公设备响声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噪音;3. 建筑结构噪音:包括楼梯脚踏声、门关声等建筑结构本身产生的噪音;4. 外部环境噪音:包括街道车辆噪音、附近建筑工地噪音等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噪音。
四、噪音测评公司将定期对各类噪音源进行测评,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和处理。
若发现存在超标噪音源,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五、噪音治理1. 机械设备噪音管理:公司要求采购低噪音化设备,以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于已有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噪音产生;2. 人为噪音管理:公司鼓励员工文明用语、文明行为,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的噪音;同时,应提供合适的办公环境和设施,减少噪音传播;3. 建筑结构噪音管理:公司应加强建筑结构管理,减少建筑结构本身产生的噪音;同时,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传播;4. 外部环境噪音管理:公司应与周围环境协商合作,减少外部环境噪音的影响;同时,对于无法避免的外部环境噪音,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其对公司的影响。
六、员工保护公司将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对噪音暴露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有噪音危害的岗位进行相应的防护培训和防护设施配置,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七、责任追究公司将建立噪音治理的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噪音管理责任,对于噪音治理不力或造成重大影响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违纪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公司保留对制度的修改或调整权利,未尽事宜由公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调整。
噪声管理程序

噪声管理程序编号:ZT/XQ-002 版次/修改状态:AZ实施日期:2023/4/12 修改日期:2023/4/7==============================================================================1. 目的根据噪声源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巡检操作人员不受噪声的危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运行部、设备部、循环经济部、质量管理部在石膏破碎系统、煤破碎系统、水泥磨系统,生料磨系统、煤磨系统、窑系统、罗茨鼓风机机房、空压机、汽轮机等工作点位的活动。
3. 职责3.1 生产运行部、循环经济部、质量管理部和设备部负责噪音区(源)的控制,减小外排噪声强度。
3.2 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负责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并督促检查其合理佩戴。
3.3 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对噪声区的监测和巡检人员的职业性健康体检。
4. 程序内容4.1 噪声源本程序适用的噪声源主要包括:石膏破碎车间等生产线上噪声超过85分贝的场所。
4.2 管理依据根据《水泥工业劳动安全质量、工业卫生设计规定》,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应满足三类标准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4.3 噪声源管理4.3.1 生产运行部各工段巡检工严格依据各自的作业指导书巡检、润滑,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3.2 罗茨鼓风机、空压机、汽轮机等单独厂房内,室内可考虑采取消声、隔声措施,罗茨风机进出管及旁路管道装设消声器,并保持其有效使用状态。
4.3.3 粉磨工段负责水泥磨及生料磨生产过程中厂房门窗的关闭。
4.3.4 包散工段负责水泥库底罗茨风机运行过程中厂房门窗的关闭。
4.3.5 循环经济部原料供应工段负责石膏破碎机生产过程厂房门窗的关闭。
4.3.6 烧成工段负责煤磨罗茨风机运转过程中厂房门窗的关闭。
4.4 噪声防护4.4.1 安全质量环境保护部负责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发放耳塞、耳罩等噪声防护用品。
2024年吹管噪声控制程序(三篇)

2024年吹管噪声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发电厂吹管噪声的特性、来源进行分析,对其造成的危害加以控制,把吹管噪声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华电工程项目蒸汽吹管噪声控制。
3定义3.1噪声污染指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3.2噪声级是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
借助噪声计来测量,将声压级和频率信号转变为电压,经过处理后用电表指示出噪声分贝dB(A)数。
3.3吹管噪声火力发电厂锅炉点火进行蒸汽吹管时产生的强烈噪声,在吹管方向施工厂区噪声级可达120-140dB(A)。
3.4吹管主要是对锅炉、主蒸汽、热段、冷段等设备及系统进行蒸汽吹扫,目的是保证设备及系统的内部清洁度。
4职责4.1施工单位负责安装调试消音器,并编制吹管降噪措施。
4.2工程管理部负责收集电厂吹管降噪技术信息,审核吹管噪声措施,并对可能产生的顾客投诉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4.3工程管理部将吹管噪声控制措施提交业主方或地方环保部门批准,并对噪声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4.4施工单位负责厂界噪声的监视测量,并将测量情况及时传递给工程管理部。
4.5安全管理部负责吹管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和安全监控工作。
5工作程序5.1措施编制5.1.1施工单位组织编制吹管措施(或作业指导书),确定吹管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持续时间、吹管标准和吹管方式等,按规定的渠道提交审批。
5.1.2当业主方或设计单位提供吹管方案时,由工程管理部组织方案的评审。
5.2临时系统安装施工单位根据吹管措施方案和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确定吹管临时管道的走向和布置,提交项目部审查。
落实吹管临时系统所需材料,组织临时管道和设备的安装、调试。
5.3消音器的安装5.3.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降噪要求,选择适合的消音器。
常规电站吹管用消音器的主要参数为:消音器出口气体流量300kg/s、流速65m/s、压力不大于1.1大气压。
5.3.2消音器布置于汽机房外侧,且对周围区域进行隔离。
噪声控制程序

噪声控制程序1.目的将厂界及生产工序上的噪音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使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全公司厂界噪声和安全职业卫生噪声的控制。
3.权责3.1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工作。
3.2 管理部联系市环境监测站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噪声监测。
3.3 当噪声超标时,管理部负责跟进改进维护、改善及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提出改善并作记录。
3.4 管理部对全公司的噪声源进行评估。
4. 内容及要求4.1 噪音来源4.1.1 各生产工序生产设备的机械传动部分如生产车间设备运转噪声等是噪声的主要来源。
4.1.2 厂房的排风机、空压机等设备发出噪声。
4.2 噪音控制要求4.2.1 公司厂界噪声控制标准为≤65dB(分贝);4.2.2 公司安全职业卫生噪声控制标准为≤85dB(分贝)4.2.3 当监测发现噪音≥85dB时,外界监测应向有关部门反映,着手改进;4.2.4 当噪音>95dB时,噪声产生部门应着手改进生产线设备机械传动部分,如更换配件,加润滑油等,并填写好“设备维修记录表”;生产维修部应着手改进与本部门相关的厂房的排风机、房顶风机、空压机、冷气系统等;4.2.5 当噪音>115dB时,应停止生产,立即改善。
4.3 安全措施4.3.1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的员工听力会受损害,重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应严格控制噪声使之符合要求;4.3.2 处于85dB以上噪音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必须佩戴耳塞。
4.4 噪声控制标准室内:≤85dB(A)(在同一工种连续工作超过8小时以上)厂界:白天≤65dB(A);晚上≤55dB(A)(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4.5 厂界噪声监测4.5.1 厂界噪声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由管理部联系市环境监测站进行;4.5.2 厂内车间操作现场噪声每年进行监测一次,则管理部联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进行;4.5.3 管理部负责建立并保管噪声监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无4、0职责4、1行政部负责公司办公场所噪声的监控以及噪声排放超标的改善组织工作,负责对公司环境噪声排放的监测进行管理。
4、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4、2、1负责噪声整治方案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4、2、2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对制造部各班组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3 模具部负责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4采购部负责对购置设备噪声进行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选购低噪声设备。
5、0 工作流程5、1本公司主要环境噪声源有:a.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c.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5、2环境噪声的预防5、2、1 采购部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评估其噪声的影响,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5、2、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少夜间生产的时间,对破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采取围闭措施,以减少噪音的污染等。
5、2、3 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噪声,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在八时至二二时,若可行时,生产作业尽量在白天。
4、2、4 对于机动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预防见《车辆管理规定》5、3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治理5、3、1 行政部负责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机构发出的“噪声监测结果报告”。
若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则组织提出整治方案,公司进行落实整治改造。
5、3、2设备部设备管
理员通过对生产车间日常巡视,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不能及时改正的隐患时,应及时发出“环境整改调查处理单”,责任部门在要求期限内把执行情况回复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证,严重时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5、3、3 行政部和生产部、模具部分别负责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噪声防治效果的保持,做好防治设施、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经常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隐患时,要立即进行检修。
6、0支持性文件和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2《车辆管理规定》6、3噪声监测结果报告6、4环境违章整改调查处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