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计算说明书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注: 医院采用全新风二、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机的参数。
三、建筑物热负荷的估算a-修正系数例:有一住宅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有效面积为25平方米),高度为2.9米。
冬季房间温度要求达到20℃,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为-5℃。
根据方程①计算出建筑物墙壁供暖热负荷:①代入数值:Qn=*(30*)**(20+5)=1751w根据方程②计算出建筑物通风热负荷:②代入数值:Qf=*(30*)**(20+5)=住宅建筑物总的供暖热负荷为:1751w+=如果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和墙壁上的门、窗失热问题,总供热负荷应为2376w*=3327w。
1)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水系统,则风机盘管可选用。
参数:风量50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4200w对于25平方米的房间来说,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4200w / 25平方米=168w / 平方米(145大卡)2)如果采用氟系统的室内机与水系统风机盘管同样的风量、制冷量,则制热量就相差很大。
如:RPI-28FSG1Q风量780m3 / h 、制冷量:2800w、制热量:3200w,制冷配置为:2800w / 25平方米=112w / 平方米(96大卡)制热配置为:3200w / 25平方米=128w / 平方米(110大卡)水机与氟机在相同的制冷量前提下,显然氟机不能满足冬季供热的需要。
因为水机的制热量要比氟机的制热量大出倍。
中央空调如果采用氟系统,冬季环境温度-5℃时,系统的制热功率将衰减到。
这就要求制热配置在168w的基础上增加28%,为215w /平方米。
这样氟机的制热配置就要比水机制热配置大出倍。
即215w/平方米*25平方米=5375w(4623大卡)因此,这个25平房的建筑物选用氟系统中央空调就制热而言,要获得与水机同样的制热效果,制冷配置为:4634w / 25平方米=185w/ 平方米(159大卡)制热配置为:5375w / 25平方米=215w/ 平方米(185大卡)室内机要选用RPI-50FSG1。
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冷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可是制冷领域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要搞清楚这个公式,咱们得先从一些基础的概念说起。
咱们平常说的制冷量,简单来讲,就是制冷机在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或空间中移走的热量。
那怎么来计算这个制冷量呢?这就需要用到特定的公式啦。
一般来说,常见的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制冷量 = 冷冻水流量 × 4.187 ×温差 ×系数。
这里面的冷冻水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制冷机的冷冻水的体积。
温差呢,就是进出水的温度差。
而这个系数,会根据不同的制冷机类型和工况有所不同。
比如说,我之前在一个工厂里调试制冷设备的时候,就碰到了计算制冷量的问题。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工厂里的生产设备因为温度过高,老是出现故障。
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叫我们去解决。
我们到了现场,先测了一下冷冻水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发现温差还挺大。
然后又通过仪器测量了冷冻水的流量。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怎么确定这个系数呢?我们查了设备的说明书,又结合了实际的运行情况,最后才确定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系数。
经过一番计算,得出了制冷量。
然后根据这个结果,对制冷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终于让工厂里的温度降了下来,生产设备也能正常运转了。
再来说说这个公式里的每个因素。
冷冻水流量的测量要准确,如果流量测量不准,那算出来的制冷量可就差得远了。
还有温差,哪怕是一点点的测量误差,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环境温度、湿度、负载情况等等,都会对制冷量产生影响。
有时候,明明按照公式计算出来的制冷量应该是足够的,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这就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公式进行适当的修正。
总之,冷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要真正准确地计算和应用,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测量、认真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让制冷机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舒适和便利。
不知道您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过需要计算冷机制冷量的情况呢?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制冷计算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任务已知所需总耗冷量为1350kW,要求冷冻出水温为5℃,二、原始资料1、水源:蚌埠市是我国南方大城市,水源较充足,所以冷却水考虑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2、室外气象资料:室外空调干球温度35.6℃,湿球温度28.1℃。
3、蚌埠市海拔21米。
三、设计内容(一)冷负荷的计算和冷水机组的选型1、冷负荷的计算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0%。
Q= Qz(1+12%)=1350×(1+10%)=1485kW2、冷水机组的选型(1)确定制冷方式从能耗、单机容量和调节等方面考虑,对于相对较大负荷(如2000kw 左右)的情况,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选择空调用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单机名义工况制冷量大于1758kw时宜选用离心式;制冷量在1054-1758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离心式;制冷量在700-1054 kw时宜选用螺杆式;制冷量在116-700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往复式;制冷量小于116活塞式或涡旋式。
本设计单台容量为500KW,选择螺杆式(2)冷水机组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制冷机组3台,而且3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1485÷3=495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名称:开利水冷式半封闭式双螺杆式冷水机组型号:30 XW 0552冷冻水进口温度:10℃冷冻水出口温度:5℃冷却水进口温度:26℃℃冷却水出口温度:31℃(二).水力计算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利用假定流速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出水管的直径:冷冻水流量Q=106×3=318m3/h=0.088m3/s假定流速V=1.8m/s横截面积A=Q/V=0.088/1.8=0.049㎡=πD2/4∴直径D=0.249m,D’取250mm,V’=1.8m/s(满足要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吸水管的直径:根据上表可选流速V=1.4m/s横截面积A=Q/V=0.088/1.4=0.063=πD2/4∴直径D=0.282m,D’=300mm,V’=Q/A=1.25m/s(满足要求)单台水泵时:冷冻水流量Q=106m3/h=0.029 m3/s假定流速V=1.8m/s横截面积A=Q/V=0.029/1.8=0.016㎡=πD2/4∴直径D=0.143m,D’取150mm,V’=1.64m/s(满足要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吸水管的直径:根据上表可选流速V=1.1m/s横截面积A=Q/V=0.029/1.1=0.026=πD2/4∴直径D=0.183m,D’=200mm,V’=Q/A=1.0m/s(满足要求)补水量是冷冻水流量的1%,即Q补=318×1%=3.18m3/h=0.O088m3/s,选择管径为25mm。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含工程计算

实用标准文档制冷空调常用计算公式序号 名称 单位计算公式1 总热量 Kcal/h QT=Qs=Q LQT(Q 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空气冷却: QT =0.24 §*L*( 1- 2)2 显热量 Kcal/h 空气冷却: Qs=Cp*§*L*(T 1-T 2)Qs(Qs-空气的显热量 L- 室内总送风量m3/hCp-空气比热 0.24 Kcal/h ℃ 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3潜热量 Kcal/h 空气冷却: QL =600 §*L*(W 1-W 2)QLQL-空气的潜热量 L- 室内总送风量m3/h4 冷冻水量L/s V1=Q 1/4.187* △ T1 V1 Q1-制冷量( KW )△ 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 5 冷却水量L/s V2=Q 2/4.187* △ T2V2 Q2-冷凝热量 (KW)△ 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6制冷效率 -EER=制冷能力 (Mbtu/h)/ 耗电量 (KW)COP= 制冷能力 (KW)/ 耗电量 (KW)7 部分负荷 KW/ NPLV= 1性能 NPLVTR0.01/A+0.42/B+0.45/C+0.12/DA-100 %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B-75 %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8 满载电流 AFLA=N/ 、 3UCOSO(三相) (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 FLAU- 机组电压KV )9 新风量 Lm3/hL0=nV换气次数 * 房间体积10 送风量 L m3/h 空气冷却:)L=QS/Cp* §*(T -T1 211 风机功率 KWN1=L1H1/102n1n2N 1L1-风机风量 L/s H1-风机风压 mH 2O水泵功率 KW 12N2备注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Jg 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Jg §-空气比重(1.25Kg/ m3) @20℃W 1- 空气的最初水分含量 Kg/KgW 1- 空气的最初水分含量 Kg/Kg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C-50 %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D-25 %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OSO- 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T1-空气初始温度℃T1-空气最终温度℃(直联时 n2=1, 皮带传动n2=0.9 )n3- 水泵效率=0.7~0.85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L2- 水流量 (l/s) n4- 传动效率Γ-比重(水或所用液体)=0.9~1.0H -水泵压头( m.H O)2 213水管直径mm= 35.86√ L2 L2- 水流量(l/s)D D=√ 4x1000.L 2 V-水流速( m/s)π V V14风管面积m2 L1-风机风量F F=a.b.L1/1000μ(l/s )μ - 风管风速(m/s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水机国家规范)室内参数每人换气冷量估算 w/m2夏季冬季标准次数中国美国香港设计场所温度相对温度相对新风纽约℃湿度℃湿度量次/h(%) (%) L/S酒店大堂23-25 50-65 18-20 30-45 -- -- 200 240 -- 单人客房24-26 50-65 20-22 30-45 14 0.5-1 110 150 140 双人客房24-25 50-65 20-22 30-45 14 0.5 110 150 140 中餐厅23-26 50-65 16-18 30-45 7 10 180-350 530 460 西餐 `咖啡厅23-26 50-65 16-18 30-45 7 10 160-200 450 370 舞厅22-26 50-65 16-18 30-45 9 8 250-350 470 460 一层商场24-26 50-65 18-20 30-45 4 8-10 150-250 230 240 四层商场24-26 50-65 18-20 30-45 4 8-10 150-250 210 210 健身房24-26 50-65 18-20 30-45 6 8 240 -- -- 保龄球场22-24 50-65 16-18 45-55 6 -- 100-200 每球道5200写字楼-- -- -- -- -- -- -- -- -- 25%玻璃窗23-26 50-65 20-22 40-50 10 6 100-120 150 150 50%玻璃窗23-26 50-65 20-22 40-50 10 6 120-150 170 170 100%玻璃窗23-26 50-65 20-22 40-50 10 6 150-210 210 210 内部无窗区23-26 50-65 20-22 40-50 10 6 90 -- 95 电脑机房23-26 50-65 22-24 30-45 6 6 -- -- -- 剧院22-24 50-65 20-22 40-55 7 12 180-350 250 250 百货公司22-24 50-65 20-22 40-55 4 20 250-300 210 170 医院 * 22-24 50-65 20-21 40-50 10-14 6 120-150 190 170 银行营业区24-26 50-65 18-20 40-50 7 6 120 210 170 会议室24-26 50-65 18-20 40-50 24 12 180-280 210 240 图书馆24-26 50-65 20-22 40-50 6 6 120 240 150 美容室24-26 50-65 18-22 50-60 7 15 -- 130 200 公寓豪华间24-26 50-65 20-22 40-55 10 6 120 190 170公寓普通间24-26 50-65 20-22 40-55 7 6 100 140 140 注: 医院采用全新风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二、建筑物冷负荷分解概算指标建筑物冷负荷 w / m 2逗留者照明送风量显冷负荷总冷负荷m2/人w / m 2L/sm 2办公室中部区65 95 10 60 5 周边110 160 10 60 6个人办公室160 240 15 60 8会议室185 270 3 60 9学校教室130 190 2.5 40 9 图书馆130 190 6 30 9自助餐厅150 260 1.5 30 10公寓高层、南向110 160 10 20 10 高层、北向80 130 10 20 9戏院、大会堂110 260 1 20 12实验室150 230 10 50 10图书馆、博物馆95 150 10 40 8医院手术室110 380 6 20 8 公共场所50 150 10 30 8卫生所、诊所130 200 10 40 10理发室、美容院110 200 4 50 10百货地下150 250 1.5 40 12商店中间层130 225 2 60 10 上层110 20 3 40 8药店110 210 3 30 10零售店110 160 2.5 40 10精品店110 160 5 30 10酒吧130 260 2 15 10餐厅110 320 2 17 12饭店房间80 130 10 15 7 公共场所110 160 10 15 8工厂装配室150 260 3.5 45 9 轻工业160 260 15 30 10此设计参数的冷量估算为水机的设计参数,氟系统中央空调的冷量估算可以参照水机的参数。
《制冷与低温技术》课程和设计说明书

《制冷与低温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换热器的设计系别: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业:低温制冷专业姓名:赵学号:04144725指导教师:刘2010年06 月12 日目录摘要 (3)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4)1.1设计时间及地点 (4)1.2设计目的和要求 (4)1.3设计题目和内容 (5)第二章氟利昂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设计计算 (5)2.1管型选择 (5)2.2估计传热管总长 (6)2.3确定每流程管数z,有效单管长l及流程数N (6)2.4传热管的布置排列及主体结构 (7)2.5传热计算及所需传热面积确定 (8)2.5.1水侧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8)2.5.2氟利昂侧冷凝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8)2.6冷却水侧阻力计算 (10)2.7连接管管径计算 (10)第三章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零部件及设计 (10)3.1传热管、传热管的布置及与管板的固定方式 (10)3.2壳体、管板及其连接方式 (11)3.3端盖 (12)3.4支座 (13)3.5连接管 (14)第四章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整体结构 (14)总结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7)摘要换热器是制冷装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其传热效果直接影响到制冷机重量和体积的大小,以及其运行特性和经济性。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制冷机必不可缺少的换热器,它们是制冷机中得到重要组成部分。
而冷凝器是制冷装置相制冷系统外放出热量的换热设备。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最为广泛的应用在大、中、小型氨和氟利昂制冷装置。
对于氟利昂壳管式冷凝器的换热器的换热管选用导热系数高的铜管,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率,减小设备的体积。
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汽从冷凝器的壳体的上部进入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换热管外表面上冷凝,凝结成液体后从壳体的底部流出进入储液器。
对于小型制冷装置,为了简化设备,冷凝器的下部少装几排换热管,冷凝器的下部作为储液器。
冷凝器的冷却水从冷凝器一端的端盖下部进入冷凝器的换热管内,两个端盖的内部有隔板,以便使冷却水在换热管内可以多次往返流动,冷却水从一个端头向另一个端头流一次称为一个流程。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电冰箱设计方案电冰箱方案图设计一台直冷式BCD—195中温型电冰箱。
1.电冰箱的总体布置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冰箱箱体尺寸见下表。
箱体尺寸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545mm*545mm*l332mm(宽*深*高)。
绝热层用聚氨酯发泡,箱体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箱体结构图2.电冰箱热负荷计算.电冰箱各面的绝热层厚度(mm)2。
1冷冻室热负荷Q F(1)箱体的漏热量Q1冷冻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Q1=4.296+5。
98+3.275+2.98+4。
218=21。
379W(2)门封漏热量Q2Q2=0.0406·L·(t o—t i)=0.0406×2(545+356)×10—3[32-(18)]=3。
66W(3)除露管漏热量Q3Q3=(L D/1。
79)×0。
2294×(t D—0.84t o-0。
16t F)×P r={[2(545+356)+545] ×10-3/1.79}×0。
2294×(120—0.84×32—0。
16×(—18))×35%=10.1W冷冻室总热负荷Q F=Q1+Q2+Q3=21.379+3。
66+10。
1=35.14W2。
2冷藏室热负荷Q R(1)箱体的漏热量Q1冷藏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Q1=-1.94+10。
07+6.219+3。
89+3。
05=21。
289W(2)门封漏热量Q2Q2=0。
0406·L·(t o-t i)=0.0406×2(865+545) ×10-3(32-5)=3。
1W冷藏室总热负荷Q R=Q1+Q2=21.289+3。
1=24。
389W电冰箱总热负荷为Q=1。
2(Q F+Q R)=1.2(35.14+24。
389)=71.43W(考虑一定的热负荷余量,乘以一个放大系数1。
2。
)3.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箱体外表面凝露校核也分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
制冷技师计算公式

单级压缩机制冷计算公式:1、单位质量制冷量: q0=i蒸出-i蒸进 kj/kg (kcar/kg)压缩机产冷量: q0=i压进-i蒸进 kj/kg (kcar/kg)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q0V吸kj/m³ (kcar/ m³)计算制冷量Q0公式:3、制冷剂流量:G=Q0q0kg/h4、压缩机实际输气量:Vs=Q0qvm³/h计算耗功AL公式:5、压缩机单位理论耗功 Al=i压出-i压进 kj/kg (kcar/kg)6、压缩机总理论耗功 AL=G×Al kj/kg (kcar/kg)计算散热量Qk公式:7、冷凝器单位理论散热量: qk=i冷进-i冷出 kj/kg (kcar/kg)8、冷凝器总理论耗功: Qk=G×qk kj/h (kcar/h)计算电机功率理论制冷系数公式:9、压缩机电机理论功率: Nt=AL3600kw (按千焦计算)10、理论制冷系数:εh=Q0AL =q0Al计算理论输气量公式:11、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Vh=Vsλ m³/h (λ:压缩机输气系数)为0.7左右功率计算公式:12、压缩机指示功率: Ni=Ntηikw(ηi指示功率一般为0.8~0.9)13、轴功率: Ne=Niηm =Ntηi·ηm=Ntηekw(ηm机械效率一般为0.8~0.9)(ηe总效率一般为0.64~0.8)14、轴功率: Ne=Ni+Nm kw15、电机需配功率: ND=(1.1~1.2) Ne kw16、冷凝器实际散热量:Qks=Q0+Ni kw17、换热器换热量Q计算公式: Q=K·F·Δtm kj/h(kw)(kcar/h)18、传热系数K计算公式: K =11+δ+1kj/m²h℃ kw/m² ℃(λ:导热系数;δ:厚度;α1:管传热阻;δλ:管壁传热阻;α2:管内传热阻)19、对数平均温差△tm计算公式:△tm =Δt大-Δt小2.3lgΔt大Δt小20、水、空气传热Q计算公式: Q=CWΔt kj/h(kw)(kcar/h) C:比热(水:1kcar/kg=4.19kj/kg;风:1kcar/kg=4.19kj/kg;冰:1kcar/kg=4.19kj/kg)W:水量21、指示功率:ηi=T0+bt0 氨机b=0.001 氟机b=0.002522、摩擦功率: Nm=αVh氨机α=0.6 氟机α=0.423、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Vh=πD²4·S·Z·n·60 m³/h S:单位为米24、实际制冷系数:εs=Q0Ne相当于COP25、逆卡诺循环制冷效率:εc=T0Tk-T0(T0:蒸发绝对温度;Tk:冷凝绝对温度)26、系统热力完善度: n =实际制冷系数εs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ε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设计任务
已知所需总耗冷量为1350kW,要求冷冻出水温为5℃,
二、原始资料
1、水源:蚌埠市是我国南方大城市,水源较充足,所以冷却水考虑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2、室外气象资料:室外空调干球温度35.6℃,湿球温度28.1℃。
3、蚌埠市海拔21米。
三、设计内容
(一)冷负荷的计算和冷水机组的选型
1、冷负荷的计算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0%。
Q= Qz(1+12%)=1350×(1+10%)=1485kW
2、冷水机组的选型
(1)确定制冷方式
从能耗、单机容量和调节等方面考虑,对于相对较大负荷(如2000kw 左右)的情况,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选择空调用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单机名义工况制冷量大于1758kw时宜选用离心式;制冷量在1054-1758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离心式;制冷量在700-1054 kw时宜选用螺杆式;制冷量在116-700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往复式;制冷量小于116活塞式或涡旋式。
本设计单台容量为500KW,选择螺杆式
(2)冷水机组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制冷机组3台,而且3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1485÷3=495 kW 根据制冷量选取制冷机组具体型号如下:
名称:开利水冷式半封闭式双螺杆式冷水机组型号:30 XW 0552
名义制冷量KW530
冷
凝
器型式卧式壳管式
压缩机
数量1水压降Kpa59配给功率Kw91
水流量m³
/h
106
使用制冷剂R22管径mm2-DN125制冷剂填充量
Kg
65×4
蒸
发
器型式卧式壳管式
外型尺寸长mm2746水压降Kpa48
宽mm970
水流量m³
/h
91
高mm1693管径mm2-DN125
冷冻水进口温度:10℃
冷冻水出口温度:5℃
冷却水进口温度:26℃℃
冷却水出口温度:31℃
(二).水力计算
1、冷冻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利用假定流速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出水管的直径:
冷冻水流量Q=106×3=318m3/h=0.088m3/s
假定流速V=1.8m/s
横截面积A=Q/V=0.088/1.8=0.049㎡=πD2/4
∴直径D=0.249m,D’取250mm,V’=1.8m/s(满足要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吸水管的直径:
根据上表可选流速V=1.4m/s
横截面积A=Q/V=0.088/1.4=0.063=πD2/4
∴直径D=0.282m,D’=300mm,V’=Q/A=1.25m/s(满足要求)单台水泵时:冷冻水流量Q=106m3/h=0.029 m3/s
假定流速V=1.8m/s
横截面积A=Q/V=0.029/1.8=0.016㎡=πD2/4
∴直径D=0.143m,D’取150mm,V’=1.64m/s(满足要求)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冷冻水水泵吸水管的直径:
根据上表可选流速V=1.1m/s
横截面积A=Q/V=0.029/1.1=0.026=πD2/4
∴直径D=0.183m,D’=200mm,V’=Q/A=1.0m/s(满足要求)补水量是冷冻水流量的1%,即Q补=318×1%=3.18m3/h=0.O088m3/s,选择管径为25mm。
2、冷却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冷却水出水管管径计算:
假定流速V=2.2m/s
流量Q=91×3=273m3/h=0.076m3/s
横截面积A=Q/V=0.076/2.2=0.035㎡=πD2/4
求得D=211mm,选择D’=250mm,
则V’=1.55m/s(满足要求)
冷却水吸水管管径计算:
假定流速V=1.4m/s,
流量Q=91×3=273m3/h=0.076m3/s
横截面积A=Q/V=0.076/1.4=0.0.054㎡=πD2/4
求出D=263mm,选择D’=250m
则V’=1.55m/s(满足要求)
同理求出单台冷却水泵时
冷却水出水管管径计算:
假定流速V=1.8m/s
流量Q=91m3/h=0.025m3/s
横截面积A=Q/V=0.025/1.8=0.014㎡=πD2/4
求得D=133mm,选择D’=150mm,
则V’=1.51m/s(满足要求)
冷却水吸水管管径计算:
假定流速V=1.1m/s,
流量Q=91m3/h=0.025m3/s
横截面积A=Q/V=0.025/1.1=0.0.023㎡=πD2/4
求出D=170mm,选择D’=200m
则V’=0.8m/s(满足要求)
(二).设备选择
1. 冷冻水和冷却水泵的选择
1)冷冻水水泵的选择
扬程估算:冷水机组的阻力:取80kPa;
管路阻力:取制冷站内的除污器、分、集水器及管路等的阻力为50 kPa;取空调水系统管路沿程阻力约60 kPa;局部阻力为沿程阻力的50%即30 kPa,则空调水系统管路阻力为:60+30+50=140 kPa;
空调末端装置阻力:组合式空调器的阻力取45,空调机组取30 kPa;
二通调节阀的阻力:取40 kPa;
水泵扬程:(80+140+45+40)ⅹ1.1=335 kPa =33.5m
流量=106m3/h,根据扬程和流量,可选择冷冻水水泵如下:
2)冷却水水泵的选择
扬程H=局部损失+沿程损失+富裕量=25m
,流量=91 m3/h,根据流量和扬程,可选择冷却水水泵如下:
2. 软化水箱、定压罐及补水泵的选择
1)软水器根据济南龙源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在网上发布的德国JUDO全自动软水器
其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JUDO-Q-3672/I
处理水量 14.0~18.0 t/h
进出口口径(英寸) 2
罐体尺寸D*H mm 900*1800
树脂量 L 675
安装空间 m 2.5*2.0*2.0
2)补水量是冷冻水流量的1%,即Q补=318×
1%=3.18m3/h=0.O088m3/s,选择管径为25mm。
扬程=33.5m,根据扬程和流量=3.18 m3/h,选择补水泵如下:
三、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方式
1、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方式
水源充足的地区应采用水冷冷凝器,由冷却塔循环供水;湿球温度较低、缺乏水源的地区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干球温度较低、缺乏水源的地区,或不便采用水冷却的中小型系统,可采用风冷式冷凝器。
本设计位于蚌埠。
水源较为充足,采用水冷冷凝器,由冷却塔循环供水。
2、冷却塔选型与布置
对于冷却塔的确定可以根据冷负荷的量确定
1)、对于冷却塔的确定可以根据冷负荷的量确定
总冷却水量=91*3=273 m3/h,根据总冷却水量,可选用三个冷却塔,每个冷却塔的制冷量为100 m3/h,故选用型号为CDBNL3--100系列超低噪声型逆流玻璃钢冷却塔。
其规格如下:
选用三台同型号CDBNL3系列超低噪声逆流玻璃钢冷却塔,参数如下:
2)、冷却塔的管径选择,
冷却塔的进出口管径和冷水机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