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合集下载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作业
1. 联系家乡的实际情况,说明所在地区聚落 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地形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2. 围楼是分布 在闽东南山区的 一种聚落,请收 集有关围楼的资 料,说明其分布 的特点并简析原 因。
制作群
刘 金 李琼婵 陈敏玲 廖丽鹏 林 彦
蔡信涛 叶 青 沙少芳 姚丹虹
翁信聪 柳 斌 吴夏雯 潘齐云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生产设施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生活设施
(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3. 聚落的分类:
地形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乡村 ►城市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乡村
城市
人口
规模 联系
农业人口
较小
非农业人口
较大
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案例1 半坡原始村落
窑址 地形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公共墓地 壕沟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课堂测验
地形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3. 山区村落的规模小而分散,其中最主要 的影响因素是( C )
A.地形起伏大,坡度陡 B.气候条件恶劣 C.地块小,耕作距离远而不便 D.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课堂测验
地形对聚落分 布的影响
4. 我国北方与南方相比( B
居民点 地形对交通线 路分布的影响 河流
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示意
活动:
1) 半坡村落布局在什么地形之上?该地形有什么特点? 2) 当时先民选择这样的居住环境,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 来了哪些方面的好处?
(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案例2 平原和山区 聚落的差异

地理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地理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因素对城市交通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地理角度来看,地形、气候、水系等地理特征都会影响城市交通的规划和运行。

本文将探讨地理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地形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地形是城市交通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城市的地形决定了道路的布局和交通的流动性。

例如,山区地形会产生许多弯曲的道路,交通线路的建设和修复难度较大,同时也会增加行驶的风险。

相比之下,平坦的地区在交通规划上更加容易,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交通通畅性较高。

在山区城市中,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隧道、连续下坡路段等措施,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此外,对于山区城市,发展轻轨、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也能减少单车通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压力。

二、气候因素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气候因素也对城市交通产生重大影响。

恶劣的气候条件,例如强风、大雨、暴雪等,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困扰。

这些天气条件可能导致道路结冰、道路湿滑、视线不良等情况,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减缓了车辆的行驶速度。

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城市交通管理者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例如,在道路冰雪天气条件下,及时铺设融雪剂,加强清除危险路段积雪等工作,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另外,及时修复和维护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设施,以提高车辆驾驶员的可见性。

三、水系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水系是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

对于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渡运和桥梁建设,都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

水系对城市的交通连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城市交通运输带来一定的限制。

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规划者需要合理规划桥梁的数量和位置,确保交通流动的连贯性。

此外,建造隧道和引桥等工程,可以缩短交通路径,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完善水域交通网络,例如建设渡船、电动船等水上交通工具,不仅可以缓解陆上交通压力,还能提供一种环保的交通方式。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详细描述
山地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环境恶 劣,因此聚落分布较为分散,规模相 对较小。交通线路通常沿山谷或山脊 延伸,以降低修建难度和成本。
平原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
详细描述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因此聚落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大。交通线路通常呈网格状分布 ,以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水文条件还对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建设成本产生影响。例如,在河流上架设桥梁或 隧道需要考虑到河流水位、流速、河床地质等因素,因此建设成本较高。此外, 水库的建设也会对周围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产生影响。
气候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特 征。气候条件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交 通出行的需求上。例如,在寒冷地区 需要考虑到冬季封路、雪崩等风险, 而在炎热地区需要考虑到道路热浪、 沙漠地带行车困难等问题。
VS
气候条件还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方 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聚落和交通线 路的分布。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合 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而在 湿润地区则需要防止水患灾害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
04
实际案例分析
山地地区的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总结词
受山地地形限制,聚落和交通线路分 布相对分散且规模较小。
河谷与聚落分布
总结词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交通受限,聚落分布多呈带状。
详细描述
河谷地区地形狭窄,河流流经形成的水系对聚落分布有一定影响。因此,河谷地 区的聚落分布多呈带状或沿河谷地带分布,规模较小。
02
地理地形与交通线路分布
山地与交通线路分布
01

高考地理微专题4.2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高考地理微专题4.2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微专题地形对交通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地形对交通的影响1.地形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4(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自然障碍较少,不仅交通运输方式可选择性大,而且速度快,运输量大,交通运输效率要高。

(2)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较多,运输线路在建设和维护时成本较高,而且在运行时要确保安全。

相对而言,交通运输效率较低。

二、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分析境破坏要小。

四、图解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3分)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3分)【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1.D 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 最后一读 班级 姓名8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 ——有利条件:地势较低(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如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

(2)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 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造 ,其次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通常选线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地带;在山岳地区选线往往迂回前进,呈“ ”字形,弯曲程度大于平原地区;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冷暖交替)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影响:(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 趋势;(2)主要人为原因: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 上升将被迫举国迁移。

试分析其原因。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不利:干旱加重,作物减产; 不同地区: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③对水分(水循环)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 ;(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主要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策有:②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采用固碳技术等; ③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利用方式 ,利用率越来越 。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 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 多呈“之”字形弯曲
原因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 件相对较好,呈“之”字形弯曲可 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
线路 走向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 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 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 的路程要尽量短些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多发地区
3.制定总体设计方案难度很大 4.建设目标要求高施工组织与运行管理难度大 工程施工作业点多、战线长,存在同步作业、交叉作业工序,施工组织难度大, 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资金控制难度大。 台风、大风、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雾及雷电等气象水文条件 ,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控制与运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当然,上面提及的陡坡地段公路呈“之”字形弯曲只 是对一般公路而言,如果是高等级公路,则需要通过开凿 隧道以缩短通行路程。
海盐郑家埭
水路湾
杭州湾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指的是横跨海峡,海湾等海上的桥梁,这类桥梁的 跨度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对技术的要求较高,是顶尖桥梁技 术的体现。 2008年5月1日 载有:双向六车道 省份:浙江省 跨越:杭州湾 地点:嘉兴市海盐和宁波市慈溪 设计结构:跨海大桥 最长跨距:325米 总投资约:118亿元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经纬度:北纬30度27分,东经121度08分 杭州湾跨海大桥属于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该国 家高速全长3710公里,由不同省(市)多段高速公路组成。
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保证 运输安全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 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 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 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些,成 本也较低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3
案例分析
山区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聚落分布特点
山区地势起伏大,聚落多位于山谷地带,沿河流 或山脊呈条带状分布。
交通线路分布特征
受地形限制,交通线路多呈带状或树枝状分布, 以适应地势变化,连接不同聚落。
影响
山区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聚落 规模较小,交通不便,但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
平原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案例
为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提供 参考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水网地区
交通线路较为密集,主要沿着河流和湖泊发展。由于水网 密布,交通线路的布局相对较为复杂,以桥梁和水上交通 为主。
气候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寒冷地区
冬季漫长且寒冷,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抵御寒冷 ,一些地区的交通线路采用了地下方式或者特殊的保温技术。
热带地区
气候炎热多雨,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和维护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高温 和降水,一些地区的交通线路采用了高架方式或者特别的排水系统。
河流流域
聚落分布沿河流两岸较为 密集,交通线路也相对较 为稠密。
气候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温暖湿润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密集,且规模较大 ,交通线路相对较为稠密。
寒冷干燥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 ,交通线路相对较为稀疏。
自然资源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资源丰富地区
聚落分布较为密集,且规模较大,交 通线路相对较为稠密。
度较短。
平原、盆地等平坦地形地区的聚 落规模较大,交通线路密集且长 度较长。
03
地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
04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工程造价 低

• 2.我国地势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 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交通线路的分布也表现出西疏东密 的特点。
• 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
影响
限制程度 少

线路分布 密集
稀疏
线路形态

网状分
“之”字形 分布
工程造价 低

• 4.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对交通运输 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科学技 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 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题。地

类 型
土石方 桥梁 隧道
(104m3) (延长m)
(延长 m)
造价 (万元)
A 3—5 24
无 60~70
B 11—12 45
106
170~ 20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 形 , ________ 为 平 原 地 形 , ________ 为山地地形。
• (2)在________(填字母)处修路受地 形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 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处 修路限制性因素较多,交通线路建设要 尽 量 与 等 高 线 ________ , 多 呈 “________”字形。
• (教材P92) • 从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中可 以看出,不同的地形区,不仅交通线路 的布局特征不同,而且交通线路的形态 也有差异。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 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 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稠 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 (教材P93) • 1.(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 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 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 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2)受地形和城 市形态的影响,市区主干道以东西走向 为主,城市的地域形态为条带状。(3)该 案例可以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 的影响很大,它影响着聚落和交通线路 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许多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在平原地区, 建筑高速铁路时多 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B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 C .缩短运营里程 D .保护野生动物
高速铁路运行地区是平原、耕地多,地价高
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 影响
2020/8/18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
活动: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交通线路的布局特 点和形态特征。
西部山地高原 东部四川盆地部四川盆地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 区交通线路形态 特点?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 路形态特点?
地形 限制因素
线路形态
平原
较少
网状分布,路较直
山区
较多
数量少,呈“之” 字形,线路曲折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一:北京至济南公路段(招标价格3500万元/公里 )
二:北京至太原公路段(招标价格3500万元/公里 )
如果你是承包商,你会选择承包那一段?你
我国山区和平原地区修建6车道高速公路平均每 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2006年6月)
(2011全国大纲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 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 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 速运行,高速铁路 运线时首要考虑的
自然元素是 A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地形影响高速铁路造价、运行速度
(2011全国大纲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 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 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
地形类型
土石方( 104m3 )
桥梁
(延长m )
隧道
(延长 m)
造价
(万元 )
平原地区 30~50
56
无 2800
山岳地区 180~220 350
206 5700
平原交通工程造价<山区交通工程造价
中国地形的分布
中国铁路分布图
中国公路分布图
中国的铁路和公路网分布特点?为什么会 呈现这样的特点?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图
什么是交通线路密度?
为什么东部交通 线路密度大?
例: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岛铁路形状为“ 环形”,说明其最主要
的地形是:(B)
A.平原 C.高原
B.山地 D.盆地
城市 铁路


简述山东省各类交通线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地 图举例说明地形条件对交通路线建设的影响。
交通线避开较高的丘陵山地,多选择平原地形;沿 海岸线分布;联 系更多的城市居 民点。沿海狭窄 平原有利于交通 线建设;较高的 丘陵和山地不利 于交通线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