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相对分散, 形态往往 呈带状
聚 团聚型、棋盘式格 落 形态 局,分布较集中, 特 形态较规整 征
人口
较多
较少
高频考点讲练
聚落 半坡 塔里木盆地 兰州 名称 村落 的绿洲 河谷 山前冲积扇、 分布 阶 洪积扇的中 黄河谷地 地形 地上 下部 城区南北 两侧山峦 接近 地形相对平 对峙,城 坦、土壤肥 水 市主体集 沃,水源条 源, 中于河谷, 成因 件好,人口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 高三质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 景观分布图以及P、Q两区域 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 题。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
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高频考点讲练
例2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单位:米),若在甲、乙两城 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 和B线两种方案,B线方案与 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 件是( )
高频考点讲练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 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 效益大
案 例 分 析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一般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和政治因素等。其中自然因素除地形 外,还包括河流、气候、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工农业生产水 平、交通条件、科学技术等;政治因素 往往指政治中心的变革(如迁都)。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 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 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 之一。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聚 团聚型、棋盘式格 落 形态 局,分布较集中, 特 形态较规整 征
人口
较多
较少
高频考点讲练
聚落 半坡 塔里木盆地 兰州 名称 村落 的绿洲 河谷 山前冲积扇、 分布 阶 洪积扇的中 黄河谷地 地形 地上 下部 城区南北 两侧山峦 接近 地形相对平 对峙,城 坦、土壤肥 水 市主体集 沃,水源条 源, 中于河谷, 成因 件好,人口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山东省济宁市 高三质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 景观分布图以及P、Q两区域 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 题。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
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高频考点讲练
例2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单位:米),若在甲、乙两城 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 和B线两种方案,B线方案与 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 件是( )
高频考点讲练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 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 效益大
案 例 分 析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因素是多方 面的,一般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 素和政治因素等。其中自然因素除地形 外,还包括河流、气候、矿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工农业生产水 平、交通条件、科学技术等;政治因素 往往指政治中心的变革(如迁都)。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 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 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 之一。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共39张ppt)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勇于探究,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2.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地 制宜等基本的地理观念,增强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聚落形态
呈狭长的 条带状
地区 山区
平原
聚落分布
洪积扇、冲 积扇和河漫 滩平原
原因分析
地势平坦,地下水 或地表水资源比较 丰富,并淤积有肥Biblioteka 沃土壤,适宜聚落 发展聚落形态
明显的条带状 或蜿蜒分布于 山前或沿河流 两岸发展
聚落分布最 密集区
土壤肥沃,水资源 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更适 宜聚落发展
区位因素 水文 地质
气候
主要影响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 少桥涵总长度
应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 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 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 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 暴雨强度来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 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课件(共39张ppt
)
2020/8/18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 的影响。 3.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进 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提高学 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PPT课件 课件8 湘教版

形
活动三:
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 以南北走向为主?请简要说明其发展过程。
山 脉
山
脉
兰州属于河谷城市,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 区和交通干线沿河谷延伸.
活动四:
C A
向阳庄
李庄
应用探究
在向阳庄和李庄间
需要修一条公路,
有A、B、C三种交
通线路方案,它们
各有优缺点,你该
B
如何向决策者推荐 所拥护的方案?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 我国地势不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 高原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2: 不同阶梯的交通线路密度有何差别?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线路密度
第一阶梯 高原 小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较大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最大
小结: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人口城镇 经济水平 线路密度
活动三:
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 以南北走向为主?请简要说明其发展过程。
山 脉
山
脉
兰州属于河谷城市,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城 区和交通干线沿河谷延伸.
活动四:
C A
向阳庄
李庄
应用探究
在向阳庄和李庄间
需要修一条公路,
有A、B、C三种交
通线路方案,它们
各有优缺点,你该
B
如何向决策者推荐 所拥护的方案?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 我国地势不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 高原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2: 不同阶梯的交通线路密度有何差别?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线路密度
第一阶梯 高原 小
第二阶梯 高原盆地
较大
第三阶梯 平原丘陵
最大
小结:
地势阶梯
主要地形 人口城镇 经济水平 线路密度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PowerPoint 演示文稿

(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修建公路 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地经过城镇, 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迂回前进 大于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成本高,难度大, 山区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 才是铁路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成本高,难度大, 山区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 才是铁路
2山地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地址选 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2山地对交通线路选址的影响
在山区,人们通常把线路地址选 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山区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
• 山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 要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P76
“之”字型
陡坡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 山谷 跨过河流时修建桥梁
连接居民点,方便 人们出行 沼泽
应避开沼泽地
•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 地带,公路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 点,方便人们的出行,说明人口和聚落的 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因素。
• 13.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 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 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据图完成 下列问题。
•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 个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 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 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_____。A~B和C~D的直 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 ___________C~D线路。
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 PPT

气候(自然灾害)
4、交通线路的选线方法
经济
①区域人口密度 经济发达程度(工农业) ②干线公路适当照顾沿线重要居民点 ③借助原有路线 投资少
社会: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革命
社会
老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完善交通网
技术 科技是保障
生态 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请同学们总结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区位因素
兰新高铁东起兰州,途径西宁、张掖 等城市,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全长1776 公里,已于2014年年底通车。读兰新 高铁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兰新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 是( )
A、地形B、资源C、文化D、经济
2、影响兰新高铁运营安全运营 的主要自然灾害:
A、滑坡B、风灾C、泥石流D、地震
作业:课时作业115-116,117页3、4、7、8、9; 118页4、7 创新与探究67——69页做完,课时作业119-120页
• 探究一:依照材料,分析京沪高铁在建设过程 中估计遇到的自然限制条件。
• 探究二:京沪高铁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经济:连接两大经济圈,促进长三角与环渤海地 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沿途地区的经济 发展。
交通:缓解我国南北运输压力,实施客货分离。 技术: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京沪高铁的建设
成为估计。
地形条件制约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地形条件制约着交通运输线的走向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
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地形因素对 交通线路的走向、施工难度、投资、质量等方面影响特别大。例如, 同因此交通线建设时尽估计利用有利地形,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
平原地区选线的 原则: 平原地区,农田密 布,灌溉渠道纵横 交错,城镇居民点 与工业设施多。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小结: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平原交通线路
布局:受地形限制很少
山区交通线路
布局:沿山谷、 河谷延伸
形态: 网状分布
形态: “之”字型 条状
自主学习: 1.四川省大致 可分为哪两个 地形区?
西部是川西高原
平原 少 山区 多
网状
大
低
分布
小
呈“之” 高 字形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李庄,向阳庄发 展为向北京,上海那 样的大城市时你认为 最佳方案是哪条?
横贯于崇山峻岭中的京九铁路
长桥卧波, 龙归大海!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2.盆地中部平
东部是四川盆地
原地区和川西 高原交通线路
形态差异及原
因?
3.简述四川盆
地,川西高原
交通线路布局
特点的差异及
原因?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 区交通线路形态 特点? 交通线路稠密, 呈网状分布
西部川西高原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 路形态特点及原 因? 交通线路稀疏, 呈“之”字形分 布
出运河开凿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方便C村居民出行,增
加线路货、客流量,提 在该位置开凿,运河的里程短,工程
高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益 。
量小,工程造价低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逍林中学 周丰杰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应用探究一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河谷阶地 平原
如果在这三种地形中要选择 一处建房,你会选择在什么 地方? 高原
一、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
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 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 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 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 这样的地形上? 河谷阶地上 高亢平坦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 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南澳大桥全长11.8公里,连接南澳岛和莱芜半岛 是广东省最长的跨海大桥,从95年开始兴建, 投资20亿元,将于2012年全线通车。
既接近水源, 便于灌溉,又不会 被洪水淹没,同时 河流有防御作用。
甲
乙
比较甲乙两图中村落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人口 规模 密度 山地、丘陵 平原
少 多 小 大
格局
分散式 团聚型、棋盘式
小
大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始 建于南宋末年,发源于城北象 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 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 巷,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 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 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1986年国务 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 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国首批受类共同承担保 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 往的10个城市”!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形,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河谷阶地 平原
如果在这三种地形中要选择 一处建房,你会选择在什么 地方? 高原
一、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
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 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 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 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 这样的地形上? 河谷阶地上 高亢平坦
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 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 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 36 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
英法海底隧道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 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南澳大桥全长11.8公里,连接南澳岛和莱芜半岛 是广东省最长的跨海大桥,从95年开始兴建, 投资20亿元,将于2012年全线通车。
既接近水源, 便于灌溉,又不会 被洪水淹没,同时 河流有防御作用。
甲
乙
比较甲乙两图中村落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人口 规模 密度 山地、丘陵 平原
少 多 小 大
格局
分散式 团聚型、棋盘式
小
大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始 建于南宋末年,发源于城北象 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 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 巷,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 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 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1986年国务 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 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全国首批受类共同承担保 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 往的10个城市”!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形,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工程造价 低
高
• 2.我国地势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 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 布,交通线路的分布也表现出西疏东密 的特点。
• 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
平原
山区
影响
限制程度 少
多
线路分布 密集
稀疏
线路形态
布
网状分
“之”字形 分布
工程造价 低
高
• 4.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对交通运输 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科学技 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 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 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题。地
形
类 型
土石方 桥梁 隧道
(104m3) (延长m)
(延长 m)
造价 (万元)
A 3—5 24
无 60~70
B 11—12 45
106
170~ 20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 形 , ________ 为 平 原 地 形 , ________ 为山地地形。
• (2)在________(填字母)处修路受地 形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 ________分布;在________(填字母)处 修路限制性因素较多,交通线路建设要 尽 量 与 等 高 线 ________ , 多 呈 “________”字形。
• (教材P92) • 从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中可 以看出,不同的地形区,不仅交通线路 的布局特征不同,而且交通线路的形态 也有差异。西部的川西高原,交通线路 稀疏,大都沿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分布; 东部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稠 密,基本上呈网状分布。
• (教材P93) • 1.(1)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 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阔,地势相对平 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 兰州市沿黄河谷地分布。(2)受地形和城 市形态的影响,市区主干道以东西走向 为主,城市的地域形态为条带状。(3)该 案例可以说明,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 的影响很大,它影响着聚落和交通线路 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许多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4页活动
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线路图,从地 形和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
历史上,由于科技水平低,自然条件中 地形因素往往成为影响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修路十分困难。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地形对交 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人们可通过修建 隧道、桥梁穿越高山和峡谷。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 自然: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等
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特点 :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讨论分析: (2)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
还是以南北走向为主?
以东西走向为主
.
应用探究
C A
向阳庄
交通选线
李庄
B
孙家凹
在向阳庄和李庄间 需要修一条公路,有 A、B、C三种交通线 路方案,其中相对合
理的是 C 方案。
若在图中河谷地区 有一聚落孙家凹, 则应选择 B 方案?
.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 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 影响,交通线路的选线方法
①选择有利地形, ②避开不利地段, ③尽可能降低造价, ④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不断降低
科技
比如: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我国的成 昆铁路和青藏铁路、英法海底隧 道等,都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影响 越来越重要。
平原交通线路
山区交通线路
布局:受地形限制很少 形态:网状分布
布局: 沿山谷、 河谷延伸
形态: “之”字型
.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讨论分析: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开 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
中国部分交通线
.
知识链接:
冻土 是指在寒冷的季节,土壤中所含的水结
成冰的状态。冻土地带,在温暖的季节会融化下 降,寒冷的季节则冻结膨胀,这一起一降会严重 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性。青藏铁路将穿过这样的 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清水河特大桥采取陆地上架桥的方式预留出藏羚羊 迁徙通道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采取人工移植草皮的方式以保护当地的草场资 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的专项经费将达12亿元,在工 程设计中采取绕避自然保护区、设置野生动物迁徙通 道、避免改变河流湖泊径流环境、减少占用草原草甸 面积等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青藏铁路拉萨河段设计图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
课堂练习
左图是我国某 地区水系和铁路分 布图。该地区铁路 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基本上( A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
格尔木
拉萨
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影路响最因长素的主高要原有铁: 路。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生态因素
.
技术措施
建设 “陆上桥” 等工程措施来穿过550多公里 的冻土地区。
91页活动
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 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 路密度。
交通线路第三级 阶梯最大,第一级 阶梯最小。
2.讨论我国地形大势 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之间的关系,并分析 其原因。 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因而交通线路多;而第一级阶梯 是高寒地区,海拔最高,因而交通线路最稀疏。
.
西部山地高原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四川省大致可分为哪两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点?
.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区 交通线路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稠密, 基本呈网状分布
.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路 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稀疏,沿 山谷、河谷延伸, 多呈“之”字形分 布
.
小结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94页活动
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线路图,从地 形和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以及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
历史上,由于科技水平低,自然条件中 地形因素往往成为影响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修路十分困难。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地形对交 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人们可通过修建 隧道、桥梁穿越高山和峡谷。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 自然: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科技等
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特点 :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讨论分析: (2)你认为兰州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
还是以南北走向为主?
以东西走向为主
.
应用探究
C A
向阳庄
交通选线
李庄
B
孙家凹
在向阳庄和李庄间 需要修一条公路,有 A、B、C三种交通线 路方案,其中相对合
理的是 C 方案。
若在图中河谷地区 有一聚落孙家凹, 则应选择 B 方案?
.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 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 影响,交通线路的选线方法
①选择有利地形, ②避开不利地段, ③尽可能降低造价, ④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 线路的影响不断降低
科技
比如: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 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我国的成 昆铁路和青藏铁路、英法海底隧 道等,都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影响 越来越重要。
平原交通线路
山区交通线路
布局:受地形限制很少 形态:网状分布
布局: 沿山谷、 河谷延伸
形态: “之”字型
.
实例探究
兰州地形与交通布局
结合课本P93《活动》1中的文字和图片,讨论分析:
(1)为什么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
兰州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开 阔,地势相对平坦,黄河水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1.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2.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分析说明山区和平原内交通线路的布局密度和形态特征。
.
中国部分交通线
.
知识链接:
冻土 是指在寒冷的季节,土壤中所含的水结
成冰的状态。冻土地带,在温暖的季节会融化下 降,寒冷的季节则冻结膨胀,这一起一降会严重 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性。青藏铁路将穿过这样的 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清水河特大桥采取陆地上架桥的方式预留出藏羚羊 迁徙通道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采取人工移植草皮的方式以保护当地的草场资 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青藏铁路全线用于环保的专项经费将达12亿元,在工 程设计中采取绕避自然保护区、设置野生动物迁徙通 道、避免改变河流湖泊径流环境、减少占用草原草甸 面积等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青藏铁路拉萨河段设计图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
课堂练习
左图是我国某 地区水系和铁路分 布图。该地区铁路 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基本上( A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
格尔木
拉萨
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影路响最因长素的主高要原有铁: 路。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生态因素
.
技术措施
建设 “陆上桥” 等工程措施来穿过550多公里 的冻土地区。
91页活动
1.对比分析我国地势 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 路密度。
交通线路第三级 阶梯最大,第一级 阶梯最小。
2.讨论我国地形大势 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之间的关系,并分析 其原因。 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因而交通线路多;而第一级阶梯 是高寒地区,海拔最高,因而交通线路最稀疏。
.
西部山地高原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四川省大致可分为哪两个地形区? 地形有何特点?
.
东部四川盆地
思考:
盆地中部平原地区 交通线路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稠密, 基本呈网状分布
.
川西山地高原地区
思考:
多山地区交通线路 形态特点? 交通线路稀疏,沿 山谷、河谷延伸, 多呈“之”字形分 布
.
小结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