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 3.3.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课件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氮循环(PPT课件)

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
D 一种化肥(
)
A.氯化钾 B. 硫酸钾 C. 过磷酸钙 D. 尿素
9. 国外施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农田,它的动机
是( C )
①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利;②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值; ③有利于土壤的Ca2+、Mg2+被植物吸收;④加速光合 作用进行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③正确
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 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较慢 但较长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 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棉花你的叶子为什么变黄了? 因为我缺氮!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磷肥,作物矮小瘦弱,分枝少,叶片暗绿色,叶缘、 叶柄出现紫色。
壤中较少,而植物摄取量又较多的是哪些元素?
N、P、K
氮肥
磷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肥料
化学肥料
钾肥 复合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
农家肥料:如厩肥、人粪尿、绿肥等。
对比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的一些特点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
常含多种营养元素,营
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
养元素含量较少
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 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
5、铵盐不能跟( K2CO3 ) 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否则会 降低肥效。
CD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NH4Cl
B. NH4NO3
C. KH2PO4
D. KNO3
D 7.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气的是( )
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第一册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经典课件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化学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
01
学新知 素养奠基
02
解疑难 素养提升
03
固双基 素养达标
04
提智能 素养发展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2
课程标准 1.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 验探究,了解氮气的主要性质,认识合成 氨在氮的循环及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的氧化物的主要 性质,结合真实情境认识氮的氧化物在生 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释
在放电条件下,N2 与 O2 反应生成 NO,NO 立即被氧化为 NO2, 化学方程式为N__2_+_O__2_=放_=_=电_=_=_2_N_O__,__2_N_O__+__O_2_=_=_=_2_N_O__2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8
②氧化性: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N_2_+__3_H_2_高__温催__、化__高剂__压___2_N_H__3 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3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O 与 NO2 可以相互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NO →NO2:_2_N_O__+__O_2_=_=_=_2__N_O__2 ___; ②NO2→NO:__3_N_O__2_+__H_2_O__=_=_=_2_H__N_O__3+__N__O__ (工业制取硝酸的关键步骤)。
2.氮的固定
(1)含义:将空气中___游__离__态_____的氮转化为_含__氮__化__合__物___的过程。
第3节 氮的循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化学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
01
学新知 素养奠基
02
解疑难 素养提升
03
固双基 素养达标
04
提智能 素养发展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2
课程标准 1.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 验探究,了解氮气的主要性质,认识合成 氨在氮的循环及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的氧化物的主要 性质,结合真实情境认识氮的氧化物在生 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释
在放电条件下,N2 与 O2 反应生成 NO,NO 立即被氧化为 NO2, 化学方程式为N__2_+_O__2_=放_=_=电_=_=_2_N_O__,__2_N_O__+__O_2_=_=_=_2_N_O__2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8
②氧化性: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N_2_+__3_H_2_高__温催__、化__高剂__压___2_N_H__3 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3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O 与 NO2 可以相互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NO →NO2:_2_N_O__+__O_2_=_=_=_2__N_O__2 ___; ②NO2→NO:__3_N_O__2_+__H_2_O__=_=_=_2_H__N_O__3+__N__O__ (工业制取硝酸的关键步骤)。
2.氮的固定
(1)含义:将空气中___游__离__态_____的氮转化为_含__氮__化__合__物___的过程。
3.3.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教学课件)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盐化合物;NO2和碱反应化合 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二者均不是酸性氧化物。 (2)N2和O2反应,不管量和条件如何变化,均只能生成NO。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谢谢观看
酸,氨基酸最后转化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
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
微生物分解成
NH
4
、NO
3
、和
NH3,又回到土壤、大气和
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
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随降
水转化成硝酸等进入土壤和水体中。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 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 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 如盐、硝酸)。某些含氮化 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燃烧、 农作物的秸秆燃烧等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入土 壤和水体,参与氮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
。
②NO2→NO: 3NO2+H2O===2HNO3+NO 。
氮气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氮气的密度与空气的接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N2 能与 H2、O2、Mg 等发 生化学反应。
①氮气与氢气反应:
,该反应是工业合
成氨的原理。 ②氮气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2NO。 ③氮气与镁反应:3Mg+N2=点==燃==Mg3N2。
人工固氮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氨的工业合成。大多数植物只能吸 收化合态的氮元素,而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经过大量 的实验研究,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可以直接 化合生成氨,而氨的水溶液及氨形成的盐含有能被植物吸收的 铵态氮。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有催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氨。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谢谢观看
酸,氨基酸最后转化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物而获得植
物蛋白,并将其转化为动物蛋白。动植物遗体中的蛋白质被
微生物分解成
NH
4
、NO
3
、和
NH3,又回到土壤、大气和
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另外,在放电条件下,空气
中少量的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随降
水转化成硝酸等进入土壤和水体中。
影响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另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活动。人 们通过化学方法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再根据需要 把氨转化成各种含氮化合物( 如盐、硝酸)。某些含氮化 合物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中进行转化。化石燃料燃烧、 农作物的秸秆燃烧等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入土 壤和水体,参与氮的循环。
二、氮循环中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转化
。
②NO2→NO: 3NO2+H2O===2HNO3+NO 。
氮气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氮气的密度与空气的接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N2 能与 H2、O2、Mg 等发 生化学反应。
①氮气与氢气反应:
,该反应是工业合
成氨的原理。 ②氮气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2NO。 ③氮气与镁反应:3Mg+N2=点==燃==Mg3N2。
人工固氮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氨的工业合成。大多数植物只能吸 收化合态的氮元素,而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经过大量 的实验研究,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可以直接 化合生成氨,而氨的水溶液及氨形成的盐含有能被植物吸收的 铵态氮。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有催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氨。
氮的固定(课件)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堂练习
NO与NO2中氮元素的价态均处于中间价态,则NO与NO2均既有氧化性又
有还原性。
(1)NO极易与氧气反应表现__还__原__性,化学方程式为__2_N_O__+__O_2_=_=_=_2_N__O_2; 在一定条件下与氨气发生归中反应生成N2,其化学方程式为_4_N_H__3+__6_N__O_ _=一_=_=定_=_=条_=_件=__=_5_N_2_+__6_H_2_O_。 (2)NO2可发生自身歧化反应,NO2与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3_N__O_2_+__H__2O____ _=_=_=_2_H__N_O__3+__N__O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1_∶__2___,NO2与
··N⋮⋮N·· N≡N
1、氮气分子中存在 氮氮三键 。 2、破坏氮气分子中氮氮三键需要很大能量,所以氮气分子 很 稳定,通常情况下氮气与大多数物质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01 氮的固定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可以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镁
N2+3M g=点==燃==M g3N2
01 氮的固定
氢气 氧气
高温 高压
+ 放电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雨水中的硝酸渗入土壤后与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其中的硝酸根 离子被植物的根系吸 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0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物质 NO
颜色 _无__色__
NO2 _红__棕__色__
状态 气体
气味 _无__味__
毒性 水溶性 有毒 _不__溶于水
03 合成氨和氮循环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德国科学家哈伯和博施
N2(g)+3H2(g)
2019 2020新教材高中化学331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的固定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知识拓展】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的其他方法 (1)原子守恒法 4NO2+O2和4NO+3O 2从组成上均相当于 2N2O5的 组成,都与N2O5+H2O====2HNO 3等效。当NO、NO2、O2的混 合气体溶于水时 ,利用混合气体中 N、O原子个数比进行 分析判断。
(2)电子守恒法 NO与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 :2NO+O 2==== 2NO2、3NO2+H2O====2HNO 3+NO,在这当中 ,存在着NO向 NO2转化、NO2向HNO3转化的同时又生成 NO的循环反应。 但总体来讲 ,NO HNO 3,N的化合价升高是由于被 O2氧化, 因此可写出
第3节 氮 的 循 环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一、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氮元素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 _____态和_____态。
化合
游离
2.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3.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的影响
二、氮气的性质及氮的固定 1.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_无__色__ 气体 _无__味__
3NO2+H2O====2HNO 3+NO
【微思考】 (1)NO 和NO2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说明原因。 提示:常温下NO能与O2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NO2能与 水反应生成 NO,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NO 2转化为NO的反应中,NO2只能作氧化剂吗 ? 提示:NO2与水反应转化为 NO的反应中 ,NO2既作氧化剂又 作还原剂。
2.氮的固定
(1)含义:使空气中_______ 的氮转化为 ___________ 的过
程做氮的固定。 游离态
高中化学课件【氮的固定】

2NO+O2=2NO2
小知识条: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氮的固定——闪电固氮
实验探究(二)
实验步骤:
小贴士
1、经检测,NO2与 H2O反应只生成一种酸 性物质。 2、常见的酸性含氮物 质有HNO3和HNO2
1、抽1~2针管空气注入吊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2、抽1~2针管水注入吊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2NH3
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下 课
大气中的N2
生 物 固 氮
大气中氮气→硝酸 盐或含氮化合物→
闪 氨基酸→植物蛋白 电 质→动物蛋白质→
铵根、硝酸根、氨
固 气→大气、土壤等
氮
氮气、氧气→氮
氧化合物→硝酸
等→土壤、水体
NH3
NO3-
NH4+
氮的固定——闪电固氮
N2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不活泼。
应用:氮气可用作保护气,充填灯泡,防止食品腐烂。
N2 NH3 NO NO2 HNO3 NH3·H20 NH4+ NO3—
大气中的N2
NH3
NO3-
NH4+
氮素化肥
二氮的固定 (1)定义:
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作氮的固定。
(2)方式:
自然固氮 氮的固定
闪电固氮:闪电 10%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 90%
人工固氮
三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2.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角度说明 有关物质的转化路径及氮的循环。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说明氮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发展 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或寻求相关证据 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 3.3.1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氮的固定

催化剂
氧化性: 4NH3+6NO=加热=5N2+6H2O
总结:有利有弊
(1)NO结合血红蛋白能力比CO还强,造成人体缺氧 (2)作为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 (3)在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三、氮的氧化物
3.NO2
①物理性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1918年
博施
发明了N2和H2 直接合成氨的方法
1931年 改进了反应条件,实现
氨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埃特尔 2007年
发现了合成氨 的反应机理
二、氮的固定、氮气的性质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液化空气得到
颜色 气味 无色 无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气态 难溶于水 比空气略小
液氮作制冷剂是利用 N2汽化吸热
2.氮气的化学性质
8mL 6mL
D.试管内液面上升
余2mL
例2.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反应停 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
(2) 若 剩 余 的 是 O2 , 则 有 10 mL - 2 mL = 8 mL NO2 和 O2 的 混 合 气 体 按 反 应 4NO2+O2+2H2O 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4/5=6.4 mL,O2的体积为10 mL-6.4 mL=3.6 mL。 答案:若剩余的气体是NO,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9.2 mL和0.8 mL;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NO2 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 mL和3.6 mL。
联想·质疑
俗语说“雷雨发庄稼” “一场雷雨一场肥”, 这隐含着什么原理?
2019_2020版教材新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和氮的氧化物课件鲁科版

(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反应分析 2NO+O2 2NO2① 3NO2+H2O 2HNO3+NO② 由①+②×2 得 4NO2+O2+2H2O 当体积比V(NO2)∶V(O2)
< 4 ∶ 1 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 4 ∶ 1 恰好完全反应
4HNO3,
> 4 ∶ 1 NO2过量,剩余气体为 NO (过量 NO2与H2O 反应生成 NO)
别为 6.4 mL 和 3.6 mL。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1.下列属于人工固氮的化学反应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被O2氧化成NO和H2O D.由NH3制备化肥NH4HCO3 答案:A
解析:固氮的方式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为人工固氮,
合气体按 4NO2+O2+2H2O 4HNO3 进行反应。所以 NO2 的体积为
8 mL×1+44=6.4 mL,O2 的体积为 10 mL-6.4 mL=3.6 mL。 答:若剩余的是 NO,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的体积分别为 9.2
mL 和 0.8 mL。若剩余的是 O2,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的体积分
3NO2+H2O 2HNO3+NO
①
4NO2+O2+2H2O 4HNO3
②
4NO+3O2+2H2O 4HNO3
③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的体积:
序号 气体
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拓展】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的其他方法 (1)原子守恒法 4NO2+O2和4NO+3O2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N2O5的 组成,都与N2O5+H2O====2HNO3等效。当NO、NO2、O2的混 合气体溶于水时,利用混合气体中N、O原子个数比进行 分析判断。
(2)电子守恒法 NO与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2NO+O2==== 2NO2、3NO2+H2O====2HNO3+NO,在这当中,存在着NO向 NO2转化、NO2向HNO3转化的同时又生成NO的循环反应。 但总体来讲,NO HNO3,N的化合价升高是由于被O2氧化, 因此可写出
所列方程
0<x< 4
3
O2过量,剩余气 体为O2
V(NO) =4 V(O2) V剩 3
x=
V(NO) V(O2)
x= 4
3
x> 4
3
反应情况 所列方程
恰好完全反 应,无气体剩 余
V(NO)=4 V(O2) 3
NO过量,剩余 气体为NO
V(NO) V剩 =4 V(O2) 3
【迁移·应用】 1.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2、H2O 、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 火箭喷出大量红色烟雾。产生红色烟雾的原因是
1 mol 2 mol
a mol
(1-0.4) mol
a=0.9
故NO与NO2体积比为1∶9。
(2)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中两者体积之比为1∶1,试 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为使整个试管充满水,需通 入多少 O2?
提示:0.5。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 ×0.5 mol+ 0.5 mol=0.5 mol。
3NO2+H2O====2HNO3+NO
【微思考】 (1)NO和NO2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说明原因。 提示:常温下NO能与O2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能与 水反应生成NO,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NO2转化为NO的反应中,NO2只能作氧化剂吗? 提示:NO2与水反应转化为NO的反应中,NO2既作氧化剂又 作还原剂。
向充满NO2气体 气体逐渐减少,颜色_由__红__棕__ 的试管中注入 _色__变__为__无__色__,得到_无__色__
水
溶液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O与NO2可以相互转化,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①NO NO2: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关NO键2 一N步O:)_。___2_N_O_+_O_2_=_=_=_=_2_N_O_2;_______(工业制取硝酸
2.氮的固定
(1)含义:使空气中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的过
程叫做氮的固定。 游离态
含氮化合物
(2)分类。
【巧判断】 (1)氮的固定中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 ) 提示:×。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
(2)雷雨天含氮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氮的固定。( ) 提示:×。雷雨天只有反应N2+O2 =放=电== 2NO属于氮的固定。
4
4
【补偿训练】 1.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 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 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 ) A.1∶1 B.1∶2 C.1∶3 D.3∶1
(2)将10 mL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 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 中O2为多少毫升?
提示:①若剩余的是NO,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 剩余的NO2体积为2mL×3=6 mL。则原有O2体积为 (10 mL-6 mL)× =0.8 mL。
密度
密度与空 气接近
溶解性 _难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①还原性:
稳定
a.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给硬质玻璃管两端的电 极上通电,在硬质玻璃 管内能产生火花
现象
气体颜色_由__ _无__色__变__为__红__ _棕__色__
b.结论:在放电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NO,NO立即被氧 化__为__N_O_2_,_化__学__方__程_。式为:_N_2_+_O_2 _=_放=_电=_=___2_N_O_,_ ②_2_N氧_O_+化_O_2性_=_=:_=N_=2_2与_N_OH_22_反__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
【情境·思考】 氮气保护技术通常应用于珍贵文物的保存和保护,国内 外不乏先例。美国的《独立宣言》就密封在氮气环境 中;中国博物馆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纪念馆也是应用氮 气保护法;北京房山云居寺“99石经回藏”也是氮气保 护的成功典范。
为什么氮气可以作为保护气? 提示:氮气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故 用作保护气。
三、NO和NO2 1.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NO _无__色__ NO2 _红__棕__色__
状态 气味 毒性 气体 _无__味__ 有毒 气体 _刺__激__性__ 有毒
水溶性 _难__溶于水 _易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现象
向充满NO气体 的试管中通入 O2
气体颜色_由__无__色__逐__渐__变__为__ _红__棕__色__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
【思考·讨论】 (1)要使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让 水充满试管,必须按什么样的体积比混合?
提示: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 4NO2+O2+2H2O====4HNO3,即当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时 可完全溶于水。
世纪金榜导学号
①1.2 mL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建模】解答有关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混合气体通 入水中后剩余气体计算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
【解析】选D。4NO2+O2+2H2O====4HNO3。若剩余的气体
是8 mOL2,=则4 Vm(LN。O2若)=剩4余×的(1气2-体2)是mNLO=(82 V(O2)= ×(12-56) mL=1.2 mL。
【易错提醒】(1)NO不能和碱反应,是不成盐化合物 ;NO2和碱反应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二者均不是酸性 氧化物。 (2)N2和O2反应,不管量和条件如何变化,均只能生成NO 。
【典例2】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 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
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 )
②若剩余的是O2,则1 有10 mL-2 mL=8 mL NO2和O2的混合
气体参加反应,按4 反1应4NO2+O2+2H2O====4HNO3进行,所
以NO2的体积为8 mL×
=6.4 mL,O2体积为
10 mL-6.4 mL=3.6 mL。
4 4 1
【案例示范】 【典例1】(2018·南阳高一检测)下列对NO、NO2的描 述中正确的是 ( ) A.NO是酸性氧化物 B.NO2可用排水法收集,且可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到
4
4
【规律方法】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 (1)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 4NO2+O2+2H2O====4HNO3,其计算如下表:
x= V(NO2)
V(O2)
反应情况
0<x< 4
1
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所列方程
V(NO2) =4 V(O2) V剩 1
x=
V(NO2) V(O2)
与氧气 2NO+O2==== 反应 2NO2
与水 反应
不反应
NO2 红棕色、有刺激 性气味、 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
不反应
3NO2+H2O====2HNO3+NO (自身氧化还原)
物质 NO
与氧气、
水
4NO+3O2+2H2O
同时作 ====4HNO3
用
有氧化性,但通 氧化性 常情况下表现出
还原性
对环境 有毒,大气污染 的影响 物之一
3.其他性质 (1)NO。 ①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 ②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扩张血管、提 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NO2。 ①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 ②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情境·思考】 某山谷经常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但树木、灌木、草等 植被非常茂密,很少有人敢进入这个山谷。你能解释该 山谷植被茂密的原因吗?
反应情况
所列方程
x= 4
1
x> 4
1
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 剩余
V(NO2) 4 V(O2) 1
NO2过量,剩余气体为 NO
V(NO2) 3V剩 4
V(O2)
1
(2)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 4NO+3O2+2H2O====4HNO3,其计算如下表:
x=
V(NO) V(O2)
反应情况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为 4NO2+O2+2H2O====4HNO3。由总反应可知:
(3)NO、NO2和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再加 上原来混合气体中的NO体积,再按(1)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