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运动兴趣

第三章 运动兴趣

第三章运动兴趣第一节运动兴趣一运动兴趣界定1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兴趣与注意关系密切。

一般,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另外,还与良好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具有向往的心情。

2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验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与体验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人们一旦对体验运动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对与体验运动有关的事物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不是对某项体验运动的表面关注或简单参与,任何一种兴趣的产生基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某种获得所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满足。

只有当一个人对所参加的体验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学生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时,才会产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该体验运动或体验学习。

3 运动兴趣与爱好: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验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验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验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一)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

当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时,他的意识就常常倾向于参与这种运动,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相关的运动总是与技能,在课外也设法在体育学习上取得成功,获得好成绩,而这种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让学生更加喜欢这项运动。

不同人的运动兴趣所指向的方向和内容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方法,充分揭示体育运动的内在美,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育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

每个人的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不同的。

当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广泛兴趣时,他会将所学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的应用到该项目的训练和练习中,这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获得健康的身体。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体育心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上篇试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下篇参考答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第二章体育学习的心理基础第三章运动兴趣第四章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第五章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第六章运动归因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第九章注意与运动表现第十章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概述第十三章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第十四章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第十五章体育运动中的凝聚力第十六章体育运动中的领导心理问题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第十八章运动技能的学习精心整理第十九章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第二十章体育教学中的个别差异方法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和。

1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
• 运动需要的满足
• 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 成功体验的获得
• 融洽的师生关系
运动动机
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里动因
运动动机的功能
• 发动功能
运动动机的种类
• 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选择功能
• 强化功能 • 维持功能
•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运动兴趣的品质
• 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运动兴趣的分类
• 根据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 兴趣 • 根据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 接兴趣 • 根据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 心兴趣 • 根据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 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 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 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提高学生的内、外部动机) • 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 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 及时反馈,肯定评价 (运用多种反馈形式;恰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 端正体育态度
课后思考
前段时间,国内网络热议“战网魔”的杨永信教授,他以他的“电击厌恶疗法”支撑着一所网瘾戒治中心引发了社 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网瘾”一词似乎也成为了过去,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今天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易、点餐、看新闻、学单词、交作业。 智能手机的一代代更新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苹果手机自带的健康板块基本可以较为全面的检测我们 的身体壮况,包括每天的运动情况、心率、膳食情况等。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是相继推出了“计步”功能,可以看 到在自己的人脉关系之间,谁一天的行走步数比较多。 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到这种参与的感觉,甚至每天都会想着去刻意刷一段步数来与朋友们一较高低,甚至 是为了登顶步数排行榜而刻意去带上手机运动,这是一种社会性运动动机,在此类运动中是否不存在运动兴趣。 而专门的健身类APP也出现在了各大应用商城里,制定健身计划、提醒达成每日目标、目标完成每日打卡,也帮助 了很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可以较为系统的制定锻炼计划。 除了健身类APP,还有一类APP将很多年轻人包括学生群体带离了房间,而这一类手机APP却恰恰是游戏。两个月 前,国外发售了一款名为《PokemonGo》的游戏,这是一款对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宝可梦进行探索捕捉、战斗以及 交换的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精灵,进行抓捕和战斗。为了让自己的训练师变得更加强大, 玩家们必须走上街头对游戏中的召唤兽“宝可梦”(国内最早翻译“宠物小精灵”)进行捕捉。该游戏引爆全球, 街上四处可见拿着手机四处寻找的玩家,即便是在深夜的街道上也是如此,而他们为了捕捉自己心仪的召唤兽每天 也需要走上万步甚至更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玩家是参与了运动,但他们的运动兴趣并非运动项目 本身,而是手机游戏;在这类事件中我们如何确定运动动机是什么? 在以上两个事件中,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与动机

影响因素
运动兴趣受到个人体验、挑战 性、社交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个 体更好地培养和维持运动兴趣。
动机理论和运动动机的分类
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论 成就动机理论 期望理论
运动动机分类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挑战性动机 任务导向型、大我导向型 期望成功动机、期望回报动机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培养运动兴趣和动机的 方法
设定目标、提供支持和创造 有趣的环境是培养运动兴趣 和动机的关键手段。
实例分析:运动兴趣和 动机的关系
篮球、足球和游泳等不同运 动项目展示了兴趣和动机对 运动表现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 趣与动机
在体育心理学的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运动兴趣和动机对个体运动表现的重 要性,并提供培养运动兴趣和动机的方法。
运动兴趣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运动兴趣指个体对参与某项运 动活动的喜爱程度。它可以受 到个人兴趣、父母影响、社会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特点
运动兴趣具有个体差异性,可 以受到年龄、性别、文化背景 等因素的影响。它可以是稳定 的,也可以随时间和经验的积 累而发生变化。
对于一位热爱足球并以成就为导 向的运动员来说,他会设定高目 标,努力训练并追求比赛中的胜 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
游泳运动
对于一位对游泳兴趣浓厚并以期 望成功为动机的运动员来说,她 会通过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游泳 技巧的进步,从而取得出色的运 动成绩。
结论和要点
运动兴趣和动机对表现 的重要性
运动兴趣和动机可以显著影 响个体在运动中的表现和持 久性。
1 提高动力
运动兴趣和动机可以激发个体的热情和努力,提高他们在运动中的动力。
2 增强专注力
对运动感兴趣和有明确动机的个体更易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运动表现。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圣才出品】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圣才出品】
4.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1)运动需要的满足 ①运动需要的概念 运动需要主要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 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运动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激发运动兴趣。
4 / 25
圣才电子书

②启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运动兴趣效能高低主要表现在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及起作
用时间的长短上。
③意义
培养学生高效能的运动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体育运动,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
以及发展其个性。
3.运动兴趣的分类 (1)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划分
2 / 25
圣才电子书

②中心兴趣
中心兴趣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有特
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③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的关系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学生首先要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通过从事多种体育活动来锻炼自己,为以后的 发展打下扎实的体能和技能基础。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运动兴趣将逐渐得以稳定。
②意义
稳定的运动兴趣可以让学生持续地坚持体育锻炼,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促使学生获得
好的成绩。稳定的运动兴趣对于完成复杂而又艰巨的体育活动任务来说十分必要,往往使人
能够获得别人难以掌握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4)运动兴趣的效能
①概念
运动兴趣的效能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根据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
①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获得成功的动力,而体育学习的成功又是激发和提高运动兴趣的
主要因素之一。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第1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区别三门学科分别对应于不同研究领域,因此其各自研究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不尽相同。

①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②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③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体育心理学概述(1)概念的界定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①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②研究任务a.理论任务第一,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二,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b.实践任务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③学习目的a.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时的生理表现。

b.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和幸福。

3.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

其优点在于可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观察,且可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动兴趣和动机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41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匹配题(该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1.2.二、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3.运动兴趣的__________直接影响到运动兴趣的性质。

A.广泛性B.有效性C.倾向性D.稳定性4.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是__________。

A.运动动机B.体育习惯C.运动兴趣D.体育态度5.学生的运动活动行为具有特定的内容,趋向一定的活动目标。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__________功能。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6.运动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__________为基础。

A.运动需要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技术基础7.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__________。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8.__________是兴趣发展必备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

A.乐趣B.广泛兴趣C.有趣D.直接兴趣9.指向于运动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结果的动机,是__________。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10.运动动机对学生的运动活动和锻炼行为起着动力和__________的作用。

A.驱动B.引诱C.阻碍D.定向11.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活动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

这是运动动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所发挥的__________功能造成的。

A.发动B.选择C.强化D.维持12.__________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A.运动兴趣B.运动爱好C.运动诱因D.运动需要三、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
倾向性
广泛性
稳定性
兴趣效能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三、运动兴趣的分类
兴趣内容 倾向性 广泛性
稳定性
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广泛兴趣 中心兴趣
有趣 乐趣 志趣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四、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 运动需要的满足 ➢ 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 ➢ 成功体验的获得 ➢ 融洽的师生关系
6.3 唤醒理论 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
提出唤醒理论(Arousal theory),该理论指出:人 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 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 减少驱力,而是增加驱力。)
刺激水平与偏好的关系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自我效能理论
,是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 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 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结果期待
效果期待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兴趣
一、运动兴趣的定义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 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 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P53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五、动机与兴趣
5.1 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
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 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 兴趣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当兴趣不是指向认识的对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 ,这种动机叫爱好。
果机制的驱力概念。 驱力(drive)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
态,它能激发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
赫尔(C.L 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 个体想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提供机体力 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驱力减少。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六、动机的理论
■动机
六、动机的理论
6.5 认知理论 动机归因 归因(attribution)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
的内在动力因素。 海德(Heider,1958)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
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 的原因。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趣素 存 、( 在 态能 于 度力 人 。、 体 )努 本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动机
一、运动动机的定义
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加与 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P62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动机
二、运动动机的功能
发动功能 选择功能 强化功能 维持功能
二 运动兴趣和动机 ■运动动机
力身 、的 兴因
内 部 原 因
行 为 的 原 因
外 部 原 因
韦纳(Weiner,1971)系统提出 动机的归因理论
、、 环 运外 境 气部 因 等的 素 。奖 ( )励 任
与务 惩难 罚度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稳定性 不稳定性
内控
外控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两维的归因模式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五、动机与兴趣
5.2 兴趣的品质
兴 趣 的 广 度
兴趣的效能
兴 趣 的 中 心
兴趣的稳定性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六、动机的理论
6.1 本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90)提出本
能论(instinct theory),他指出人的行为依赖 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 能以外,还具有社会本能。
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 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 ★ 没有客体、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 重要源泉。
■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 需 求 层 次 理 论 )
NEED-HIERARCHY THEORY
(优选)体育心理学第三章运 动兴趣与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 动机
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动机与需求、行为、兴趣 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种类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motive)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
动机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 和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 ★ 动机必须有目标。 ★ 动机要求活动,生理和心理的活动。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
激 活 功 能
指 向 功 能
维 持 和 调 整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三、动机与需要
3.1 需要的涵义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主导动机
从属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动机
行为
效果
是否良好的动机就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消极的动机就只能产生消极的行为结果? 请举例说明: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4.2 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
作效率的关系上。
耶克斯和道德森(Yerkes & Dodson,1908)提出 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指出: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 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 作效率下降。
麦独孤(W. McDougall,1871-1938)系统提 出动机的本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 以本能为基础。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麦独孤(W. McDougall,1871-1938)
人的本能
逃避
合群性
拒绝
自卑
好奇心
建设
好斗
获取

六、动机的理论
6.2 驱力理论 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
3.2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三、动机与需要
3.3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
时,需要就成为了人的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案例
■动机
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
■动机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4.1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D 行为
A 动机
A 动机 B 动机 C 动机 B 活动 C 活动 D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