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合集下载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治经验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治经验

冯世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冯世纶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经方家胡希恕等人,四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经方研究。

曾在国内率先提出《伤寒论》是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著有《经方传真》、《张促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书,在运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处方常药简效速。

现将冯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简介如下。

冯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是20~40岁青壮年的常见病,具有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

中医若能准确辨证论治,多有较好的疗效。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或因纵欲不节或所愿不遂,气滞血瘀与相火灼伤精血,败精流注,而成精浊;或因体内湿热蕴积流注下焦或病后气弱阴虚,余邪引动下焦湿热,精室被扰;或因不洁性交,淫毒经生殖道逆行内侵,精室受犯,气机被遏,分清泌浊功能失调,精离其位,造成精浊等等。

冯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从独特的经方理论来看,临床辨证不是从病因病机推理,而是分析临床症状得出辨证,从所辨之证中方中测得病机。

前列腺炎的辨证亦是如此,即要详审其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从客观的症状来进行六经八纲辨证,也就明确了具体的病因病机,继而细拟方药,则疗效多能满意。

2、辨证施治2.1 猪苓汤方证适应症特点:小便不利,尿时尿道灼热或涩痛,口干思饮,心烦失眠等。

此证乍看是湿热下注,或肾阴虚相火旺,且黄柏、苦参、木通等苦寒清热利湿,又加以知母、地黄等滋阴补肾,则必致阳气、津伤而湿饮更盛。

冯师认为此为病久津血阴液虚而水湿盛,治疗唯有用甘淡渗湿、养血生津之法,才能使邪去正复。

药用: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阿胶10g、滑石12g。

2.2 桂枝龙骨牡蛎白薇附子汤合猪苓汤方证适应症特点:小便不利,欲尿不尽,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有蛋清样粘液溢出,时伴见心悸、盗汗、眠差、遗精、早泄等,用肾气丸治疗常无效,而用苦寒药治疗后常加重。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十九)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十九)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十九)一、王久源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王久源从事男科临床工作多年,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他辨治慢性前列腺炎,主张探求病机、追本溯源其用药精粹,匠心独具,临证病证结合,中西互补,疗效满意。

(一)探求病机,追本溯源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精浊、白淫、劳淋等的范畴,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

朱丹溪也说:“大凡小肠有热则小便痛。

”王氏认为,根据临床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是以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标本相兼为患,互为影响。

究其根源,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脾肾功能虚损密切相关,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酗酒暴饮,恣进厚味等,而七情过极或其他因素亦可影响脾胃功能,如大怒、思虑、劳累过度等。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频繁性交、手淫或忍精不射,劳伤精气,以致肾精亏损;脾胃受损则运化失调,湿热内蕴。

脾肾气伤则精易下泄,以致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湿浊不分而发为本病;或因性事不洁,湿热邪毒相搏而成。

多数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药物治疗,伤及脾胃,更多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日久肝气郁结,进而及脾,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之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

因此,中医有“多一分胃气亦多一线生机”、“脾旺四季不受邪”之说,加倍重视脾肾功能的调理,应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关键,所以治疗时以健脾益肾为主,佐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二)用药精粹,匠心独具王氏熟研本草,临床用药颇具特色。

主要表现在注意药物口感、以利长期服用,注意保护胃气,强调一药多用,辨识主证并重用君药,以及剂型灵活、方便患者几个方面。

1.注意药物口感,以利长期服用王氏对药物的四气五味俱悉,临床一般不选用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或过于酸涩之品,如必须使用,则尽量不用汤剂,而改为丸剂、胶囊等成药。

王氏认为药物的口感直接影响患者能否长期坚持治疗,与治疗效果休戚相关。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观察近3年来采用中医活血祛瘀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年龄25岁以下2例,25~55岁20例,55岁以上24例。

以中年人居多。

未婚3例,已婚43例。

学生1例,工人13例,农民15例,职员17例。

职业在发病方面无显著差异。

主要临床表现:①尿道与排尿方面的症状,尿道内有灼热感15例,外尿道口有分泌物9例,轻度尿频,尿急,尿道痛,排尿不畅者13例。

②疼痛:为本组的主要症状。

病例均表现有程度不同的疼痛,如腰痛、下腹痛、尾骶部疼痛,有的表现为睾丸痛、精索痛、阴囊潮湿、睾丸发凉感。

症状时轻时重、时好时犯、病程迁延数年至十数年,患者身心极为痛苦。

③性功能方面:仅13例有性功能异常的表现,如阳萎、性欲减退、早泄、不排精或遗精等。

诊断根据:本组除上述临床症状以外,主要是结合直肠指诊和根据前列腺液检查而确诊。

①直肠指诊:前列腺稍大,压痛明显,或腺体缩小,坚硬,表面不规则。

绝大多数病例,按摩后有乳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滴出,收集此种液体1~2滴作显微镜检查。

少数病例由于纤维性变较重,按摩后无液体滴出。

②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每个高倍镜视野的白细胞超过10个或有成堆的白细胞集团。

本组有8例,前列腺按摩后无液体滴出,对这种无液体滴出的病例,立即排尿进行常规检查,镜检发现尿中的白细胞增多而确诊。

治疗方法:均采用以中药为主的综合疗法。

药配方:王不留行25g,黄芩15g,白术15g,赤芍15g,延胡15g,木香10g,甘草6g,黄柏15g,败酱草25g,蒲公英25g,丹皮15g,穿山甲15g,皂角刺15g。

水煎取汁400ml,分两次早晚各服1次,1付/日,辅以理疗与热水坐浴。

理疗选用超短波,每次15分钟,15天为1疗程。

结果疗效分析:25例服药5~6剂后,症状显著减轻,再继续服药6~9剂后,症状消失;18例服药9~15剂,症状减轻,3例服药6~9剂后,无明显效果,有效率90%。

包永辉中医医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早泄、遗精、尿频(慢性前列腺炎)

包永辉中医医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早泄、遗精、尿频(慢性前列腺炎)

病案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早泄、遗精、尿频(慢性前列腺炎)李某,男,48岁,建筑工人。

2006年7月12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初诊:腰痛10天,于10天前搬重物引发,痛如针刺,腰部中间两侧都痛,坐地上有十多分钟起不来,额头有冷汗流出,经工友扶起送医院急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住院治疗9天于昨日出院。

现仍疼痛难忍,故来求中医治疗。

刻见:腰两侧隐痛如刺,动则加重,夜间加重,伴腿脚无力,体乏,纳可,因疼痛寐差,口苦口渴,二便调,性功能差,偶有夜尿尿多尿频,查有前列腺炎症。

舌质暗红,舌下静脉暗紫稍粗,苔白厚干,脉左弦细,右小滑,双尺沉欠力。

曾有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病史。

中医五字辨证论治思维程序工作表病案号06071209患者信息李某性别男年龄48岁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早泄、遗精、尿频(慢性前列腺炎)备注咳喘悸眩呕膈闷积癫狂痫痛痹瘰病分五性气病虚余滞逆(肺肝胃)血病血虚血瘀出血精病睥肾痰病温清气咳结润湿病睥湿:化湿燥湿渗湿利湿风湿:表风湿风寒湿风热湿筋湿水饮病头身胸腹膝合位参性心肝脾胃肺肾/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上焦中焦下焦以气立机五不和病机气不顺血不活精不散痰湿不化水饮不利寒热夹杂(肝稍热,气虚肾虚)动静偏静(血瘀)舌脉舌质暗红,舌下静脉暗紫稍粗,苔白厚干脉左弦细,右小滑,双尺沉欠力机明法立凭五组方治法:一体多病,急治腰痛,后调理前列腺、性功能差等。

本例刻下病点:血瘀,肾虚。

当理气活血止痛,兼运脾补肾。

方药:(药方剂量单位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克,特殊药物的特殊用法按规定使用不作另外标注,下同)五和八味汤加减,配气弹四香调气散、血弹三破活血散加强。

柴胡3,枳实6,丹参20,炒麦芽15,葛根15,元胡15,断续12,桑寄生12,肉桂6,怀牛膝12,蜈蚣1条,细辛3,荆芥6,炙甘草9,白术10,苍术6,茯苓10。

水煎服*10天1日1副1日2次方义:气:柴胡、枳实+炒麦芽理气,气弹四香调气散加强血:丹参+元胡、蜈蚣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血弹三破活血散加强精:去山药+肉桂、断续、桑寄生、怀牛膝补肾,细辛入肾经、葛根入督脉白术、苍术+炒麦芽、枳实、炙甘草痰饮:茯苓、去泽泻入血分:荆芥引药下行,引血下行:怀牛膝2006年7月22日,二诊:服药后腰痛大减,夜间腰两侧仍有疼痛,腰酸无力好转,现无口苦口干,饮食睡眠尚可,舌暗红,苔变薄,脉细。

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清热 解毒 药[ / 荆] 治疗应用 补 肾药/ 治疗应 用 匡案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病 人均为 门诊 病人 。 年
液 常规正 常 。显 效 : 主要症 状消失 , 列腺液常规 前 基本 正常 或好转 。有 效 : 要症 状好 转 , 主 前列腺液 常规 改善 。无效 : 要症状 无改 善 , 列腺液 常规 主 前
疗 效 标 准 根 据 全 国第 3届男 性病 会议 的
《 前列腺诊 疗 标 准 》 痊 愈 : , 主要 症 状消 失 , 前列 腺 析》 中指 出 :浊证 , 脾 肾膀 胱者 居多 , 白如泔 , “ 肝 溺 澄也如 膏 , 虚而热 甚者 , 有带 赤色 的… …。据 血 亦 临证 所 见 , 便 赤浊 之证 , 是 湿热 最 多 , 寒证 小 确 但 亦非无 有 , 气虚者尤 不少 见” 兼 。本病初起 或 急性 发作 , 尿血 色鲜 , 为 内眼血尿 , 称 乃湿热下 注 , 伤 灼 脉 络 , 溢 于外 , 实证 为 多 。病程 日久 , 血 不 血 属 尿
无变 化 。
龄 2  ̄4 岁 , 均 年龄 3 岁 ; 程 短则 4月 , 5 7 平 1 病 最 长 2年 。 例 患者 均有不 同程度 的尿频 , ∞ 尿不尽 ,
会 阴下腹 痛 , 列腺液 ( P ) 前 E S 检盎 : 白细胞 1 个 / O HP, 卵磷 脂 小体减少 ; 列腺 触诊 : 前 表面不 平或 不
治 疗结果
痊 愈 1例 , 效 1 显 4例 , 效 3 有 1
对称, 并有 压痛 , 或前 列 腺液细菌 培养 阳性 多数
病 人伴有性 功能 障碍 , 抑郁失 眠等症 状 。 中医辨 证
例 。总有效 率 9 。 2 典型病 倒 范某 , , 1 男 3 岁 以“ 尿频 , 急 6 尿 月 ”于 20 , 0 0年 9月就诊 。查前 列 腺质 中 , 痛 明 压 显 ,P E S示 白细 胞 3 , + 卵磷 脂 小体 1 舌淡 、 +, 苜 白厚腻 , 滑 。 脉 于妇科 千金 片 口服 , 日 3 , 每 次 每次 3片 。 嘱其每 日坚 持坐 浴半 h 于 1 月 2 0 0日复诊 ,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

治慢性前列腺炎经典中医医案案例1于某,男,40岁,教师,初诊日期:2011年7月6日,因“尿频、尿急2年余,加重10天”就诊。

患者曾自行口服“三金片”、“普乐安片”,症状无明显改善,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尿频、尿急,夜尿3~5次,尿不尽感,尿线变细,伴腰酸痛,尿道口滴白,不欲饮水,纳眠可,大便调,尿色黄,舌暗红苔白滑,脉弦紧。

既往史:有饮酒史已戒1年。

EPSRt:白细胞2+,卵磷脂小体3+。

诊断: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证属湿瘀互结型。

治法宜利湿解毒通瘀,应用经验方CP1号方为基础方根据兼夹证加味:茯苓30g、泽泻10g、石韦15g、灯芯草6g、蒲公英30g、红藤20g、虎杖15g、川牛膝20g、橘核20g、菟丝子20g、冬葵子20g、炒川楝子15g、竹叶10g、益智仁20g、金樱子30g、炒白术20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

7月14日二诊:患者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较前改善,夜尿2-3次,腰痛有所减轻,尿道口滴白消失,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脉弦缓。

中药续前方减川楝子以防日久耗气伤阴,减益智仁、金樱子以防酸涩碍邪外出,14剂,水煎内服。

服药2月后,于9月4日复诊,症见尿频、尿急、尿线细明显改善,夜尿1~2次。

EPSRt:白细胞1+,卵磷脂小体4+。

继服上药巩固。

案例2刘某,男,42岁,经理,初诊日期:2011年9月15日,因“下腹部、耻骨会**疼痛8年,加重3个月”就诊。

患者八年前出现下腹部、耻骨会**疼痛,始终未经系统诊治;10个月前曾口服“前列通瘀胶囊”无明显效果,后就诊于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过口服西药(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3个月前上症加重伴排尿时尿道刺痛、阴囊潮湿,遂到我科就诊。

现症见:下腹部、耻骨会**疼痛,排尿时尿道刺痛,腰酸痛,神疲乏力,性生活次数减少,勃起硬度差,无法完成性生活,纳眠可,大便调,舌质偏黯苔微腻,脉涩。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现稳定,有吸烟饮酒史。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二十二)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二十二)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慢性前列腺炎(二十二)四、李俊彪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李俊彪认为湿热、气滞血瘀和肾虚是慢性前列腺炎病机的关键,临证他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肝经湿热、下焦湿热、湿热瘀阻、肝气郁结和肾元亏虚5种证型进行辨治,其疗效较好,同时他还强调要注意配合心理调治以增强疗效,减少复发。

(一)病因病机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病,分为慢性细菌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常迁延不愈,易于复一般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中医药治疗有一定发,一优势。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劳淋、精浊等的范畴,病因病机多为湿、热、血瘀、肾虚,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李氏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一为嗜食烟、酒、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酿生湿热,流注下焦;二为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正值气血旺盛期,由于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传媒刺激等影响,性欲得不到正常疏泄,频繁手淫、房事不节或不洁、忍精不泄,致使前列腺反复充血,败精瘀阻精室,蕴久酿毒,阻于经络;再者由于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久则血行不畅而致气血凝滞,气血凝滞又可加重湿热毒邪形成,两者互为因果。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位在下焦膀胱及精室,湿热、气滞、血瘀日久又会耗伤肾气致肾虚,因此,本病病机关键为湿热、气滞、血瘀和肾虚。

(二)辨证论治1.肝经湿热型症见尿黄短,尿道灼热涩痛,口苦,心烦易怒,少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本型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加重期,治宜清肝经湿热,方以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泽泻、生地、黄芩、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加减治疗。

西药可配合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泰利必妥、可乐必妥等)。

2.下焦湿热型症见尿频,尿灼热,尿余沥不尽,尿浊或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痒涩不适,口于,会阴坠胀,腰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此型炎症明显,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较多,治宜清下焦湿热方以四妙丸合导赤散(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梢、简称四导汤)加减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辩证论治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
证型
肾阳不足 肾阴亏虚 湿热淤滞
推荐方药
济生肾气丸 知柏地黄丸 龙胆泻肝汤
推荐中成药 中西医结合思路
龟龄集
以扶正祛邪为主,伴有ED/早泄者,可 加用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 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大补阴丸
以扶正祛邪为主
前列舒通胶囊
有明确感染可选氟喹诺酮或四环素口服, 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a-受体阻滞剂以及 NSAIDs等西药综合干预提高疗效
02
治疗现状
治疗现状
发病机制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其 发病机制,增加了慢性前列腺炎诊治与评价疗效的难度。
西医
目前,任何单一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 体类消炎药、α 受体阻滞剂等都不能取 得确切稳定的疗效。
中医
中药治疗可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 特点,并与外界环境、患者情志及体质 等多方面结合,实施针对性的遣方用药, 疗效可靠。
【2】陈桂枝. “异病同治”举隅[J]. 福建中医药, 1999(6):34-35.
【3】王省博, 卢子杰, 苏昀.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297-300.
THANKS
感谢您的聆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辩证论治
目录
CONCENTS
01 定义 02 治疗现状 03 中医病机认识 04 中医药治疗
01
定义
慢性前列腺炎 | 定义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中青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 约 50% 男性在一生中会受前列腺炎的困扰。主要表现 为腰骶、小腹处或前列腺区域的不适与疼痛、性功能下 降、排尿症状异常等,发病缓慢、症状复杂、病情顽固、 病程长、易复发、缠绵不愈、疗效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治疗;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其病程长,日久不愈,并发症多.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至今尚无有效根治方法。

我们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系在我院就诊的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其中30-40岁者35例,病程最短11个月,最长20年,其中1-10年者40例。

2诊断标准
1、症状:尿频、残尿感、会阴及肛门周围疼痛不适。

2、前列腺触诊:表面不平或不对称,可触及不规则的炎性硬结、压痛、质地失去了正常的均匀的弹性;
3、前列腺液检查:WBC﹥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前列腺PH值﹥6.8,前列腺液取不到时可以取精液检查。

WBC ﹥5个/HP。

即可诊断。

本组5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同时除外急性前列腺炎。

3治疗方法
本组50例均采用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基本方: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甘草6ɡ。

辩证加减:1、湿热证:加车前子12ɡ、扁蓄15ɡ、矍麦15ɡ、滑石30ɡ、木通10ɡ;2、肾虚证:加枸杞15ɡ、山药30ɡ、乌药10ɡ、益智仁10ɡ、莬丝子15ɡ、仙灵脾30ɡ;3、血瘀症:加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4、中虚证:加党参30ɡ、白术15ɡ、茯苓15ɡ、陈皮10ɡ、灸升麻6ɡ。

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约600ml分三次口服,3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歇休息2-3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4疗程标准
4.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间隔一周以上)正常,肛门指诊压痛消失。

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前列腺液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 减少1/2以上,肛门指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

3、无效:症状、体征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明显变化。

5治疗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本组50例经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12例(占24%),有效35例(占70%),无效3例(占6%)。

总有效率94%,对35例有效病人随访1年,30例无复发,5例复发中全部有饮酒行为,3例有不洁性交史,经用上述方法继续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

6典型病例
赵XX,男,35岁,自述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2年,经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多次:WBC(-),卵磷脂小体(+~++)。

一月前出现早泄,于2010年4月14日就诊,肛门指诊:前列腺体积稍增大,质地偏硬,有多个小结节,按摩后前列腺液少.伴头晕,乏力,腰骶及会阴部隐痛不适,舌质暗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涩.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为血瘀证.方以: 熟地20ɡ、知母15ɡ、肉桂10ɡ、当归12ɡ、白芍30ɡ、黄芪30ɡ、萆解25ɡ、蜈蚣2条、牛膝30ɡ、石菖蒲8ɡ、蒲公英30ɡ、三棱10ɡ、莪术15ɡ、荔枝核30ɡ、穿山甲10ɡ、王不留行10ɡ、元胡10ɡ、甘草6ɡ。

服药4剂后症状缓解,继续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7讨论
本病属中医“精浊”、“淋病”等范畴,求治于中医的患者,往往是在西医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转而求治于中医,其证候大多虚实寒热错杂,本病发病部位主要责之于肝肾二脏,肝主气血之疏畅,主筋、前阴为宗筋汇聚之所,肝脉绕阴器。

肾藏精,主发育生殖,开窍于前后二阴,笔者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之病理关键,总属本虚标实。

其病机则是下焦湿热蕴结不去,日久则瘀阻脉络,损伤肾气,肾气受损则气化不利,气不化水则更加助湿生热,气不行血更使脉络阻滞而为瘀,如此循环往复则使病程缠绵难愈。

其中肾元虚弱为病之本,湿浊痰瘀为病之标,病程缠绵难愈的根本在于肾虚气化障碍,故在治疗上应标本兼治,消补兼施,调补肝肾与清热化湿,通精化瘀相辅相成,发挥中医复方、大方的特长,方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方中熟地益肾固精,知母滋肾水而充阴,辅以肉桂助阳,阴得阳化,则膀胱气化有力,小便通畅,黄芪、甘草益气培本,以上诸药治其虚。

萆解为分清降浊之要药,蒲公英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当归、三棱、莪术、荔枝核、穿山甲、王不留行、元胡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蜈蚣味辛微温,主入肝经,“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为疏经活络,畅达筋脉之品,白芍养血柔肝,牛膝引诸药直达阴部,配伍熟地更能补肝肾,强腰膝。

因病灶在阴晦之处,非用香窜之品不能透达病所,故用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利九窍,逐痰消积”。

诸药合用,共奏通经化瘀,活血通络,畅达肝肾经脉之功,且方中诸药消补并行,祛邪力强又于正气无损,可谓切中病机,方证合拍,配合辩证加减最终使湿热去,肾关固,瘀血消而诸症可愈,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酌服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