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2药厂(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GMP车间、GMP实验室安装及装修工程,净化区域车间面积约为500m2,其中包括更衣间等辅助车间。
工程地点在##。
GMP车间包括:医疗器械净化车间、诊断试剂车间、无菌室、干细胞实验室等等。
二、设计依据: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50073-2001);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3.《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7. 业主提供的现场实际情况及有关要求。
三、工程内容:1.洁净车间彩钢板结构和天花装修工程;2.洁净车间净化通风空调工程;3.洁净车间照明电气工程;4.洁净车间地板工程。
四、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标准⑴.洁净车间洁净度:十万级;(详见设计图纸).照度:洁净车间为250 Lx-300 Lx,更衣室、普通办公区域为150 Lx -200Lx ,;⑵.洁净车间噪声:净化区≤65dB(A);⑶.吊顶高度:2.8m⑷.室内正压:净化房间与普通空调房间保证正压>10Pa;非净化空调房间与室外保证正压>5Pa;⑸.空调净化系统的新风量是为维持室内正压并且应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二者中取其中的大值。
⑹换气次数大于15次⑺温湿度:18-26度,40-65%⑻沉降菌合格。
五、设计说明:净化系统:本工程净化系统是经过粗效过滤的新风及回风初中过滤加压,通过送风管道及高效送风口送入洁净车间。
(详见设计图纸)⑴.各种过滤器性能要求如下:初效:粒径≥5μm,大气尘效率>60% (G4);中效:粒径≥1μm,大气尘效率>85% (F8);高效:粒径≥μm,大气尘效率>% 。
3、气流组织:顶送侧下回(紊流);4、结构装修:洁净车间、更衣室内围护隔断和天花采用50mm厚的净化彩钢板,吊顶高度为米。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引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车间设计是制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的GMP车间设计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GMP车间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工艺流程设计1.1 确定产品的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确定产品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生产操作、包装和质检等环节。
1.2 确定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确定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例如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3 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布局: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布局,包括设备的摆放位置、物料的流动路径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二、洁净区域设计2.1 确定洁净区域的级别:根据产品的要求和GMP标准,确定洁净区域的级别,例如100级、1000级等。
2.2 设计合理的洁净区域布局:根据洁净区域的级别和生产要求,设计合理的洁净区域布局,包括空气流动、过滤设备、洁净室的尺寸和布局等,以确保洁净区域的洁净度。
2.3 确保洁净区域的维护和清洁:制定相应的清洁和维护程序,确保洁净区域的洁净度能够持续保持在要求的级别。
三、环境控制设计3.1 确定环境参数的要求: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确定环境参数的要求,例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等。
3.2 设计合理的环境控制设备:根据环境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环境控制设备,例如空调、除湿机、洁净室等,以确保环境参数的稳定性。
3.3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环境参数的稳定性和符合要求。
四、设备选择和布局设计4.1 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例如不锈钢材质、易清洗、无死角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2 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要求,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包括设备的摆放位置、连接管道的布置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引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车间设计是制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要求。
一个合理的GMP 车间设计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GMP车间的设计原则、环境控制、设备配置、人员流动和清洁管理等五个部分详细阐述GMP车间设计的要点。
一、GMP车间设计原则1.1 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GMP车间设计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认证标准等,确保车间设计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
1.2 考虑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GMP车间设计应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1.3 考虑安全和环保要求:GMP车间设计应考虑安全和环保要求,如防火、防爆、通风、排污等,确保车间环境安全、卫生和符合环保标准。
二、环境控制2.1 温度和湿度控制:GMP车间设计应考虑药品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空调、加湿、除湿设备,确保车间内的温湿度处于合适的范围。
2.2 空气净化:GMP车间设计应配备空气过滤设备,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确保车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3 噪声和振动控制:GMP车间设计应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水平,避免对药品生产过程造成干扰,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三、设备配置3.1 合理布局:GMP车间设计应合理配置设备,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适中,方便操作和维护,避免交叉污染。
3.2 设备选型:GMP车间设计应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如不锈钢制造、易于清洁、无毒无害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3.3 设备维护:GMP车间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设置设备的维修通道和保养区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人员流动4.1 人员通道设计:GMP车间设计应合理设置人员通道,确保人员流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和混乱。
GMP-2药厂(车间)设计

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国家方针政策等方面 的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设计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
报告、厂址的选择、总布置图 设计中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 阶段、施工设计阶段 设计后期工作阶段: 施工、验收
作用:减少或消除管道受热而产生的应力。 应用:一般使用温度低于100℃,ф<Dg50
管道可不进行热应力计算。ф大,管段长, 壁厚的要进行计算。 方法: 1、自然补偿:利用管道敷设时形成的转 弯吸收热伸长量的方法。有L形、Z形两种类 型。 2、补偿器补偿:方型、波型、填料涵。
一、车间管道 布置设计的任 务和原则 二、车间管道 布置设计的内 容 三、制药厂车 间管道布置的 特点
根据公称压力Pg,公称直径Dg,
查表确定管壁厚度。 如果工作压力和温度过高,则应 进行公式验算。
目的
1、校核所选的泵。 2、确定自流输送设备的标高。 3、选择管径。 含义: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遇到各种阻 力造成的压力损失,以至使流体总压头减小。 种类 1、沿程阻力:指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 管时,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阻力。 2、局部阻力:指流体遇到某些局部障碍 所引起的压头损失。
移动式总混料筒是一个全不锈钢
方形筒。 在制粒后,将经过整粒的干颗粒 全部装入这一筒内,该筒移至总 混设备的机架上进行总混合,然 后再将筒移出,送至压片、充填 工序。 在这一过程中,仅有一个筒,一 次进料,一次出料。
新的料筒混合、运输工艺路线及设备:采用
移动式总混料筒的方法,可达到既总混又运 输、加料的目的,使整个过程均为一个筒作 业,这的确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工艺路线。 若从密封方面加以考虑,即可做到封闭式物 料输送,即防止粉尘飞出,避免交叉污染, 不会造成人员的健康问题。同时,也降低了 劳动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达到了文明生 产的要求。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引言概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车间设计是指在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中,按照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对车间进行设计和布局。
这种设计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控制,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污染和交叉感染风险。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GMP车间设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点。
正文内容:1. GMP车间设计的目标1.1. 卫生和安全:GMP车间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这包括合理的通风系统、防尘措施、消毒设备等,以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流程优化:GMP车间设计还旨在优化生产流程,使得物料和人员的流动更加顺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2. GMP车间设计的要点2.1. 区域划分:GMP车间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步骤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如原料存储区、生产区、包装区等,以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料和人员流动的分离,避免交叉污染。
2.2. 设备布局:GMP车间的设备布局应符合工艺流程和操作流程的要求,确保设备之间的合理间距和通道,方便操作和维护,并且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2.3. 空气质量控制:GMP车间应配备适当的空气净化设备和过滤系统,以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质的浓度,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和卫生标准。
2.4. 卫生设施:GMP车间应配备洗手间、更衣室、消毒设备等卫生设施,以满足员工的个人卫生需求,并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5. 物料流动:GMP车间的物料流动应按照一定的规定和程序进行,包括物料的接收、储存、分配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物料的质量和纯度。
总结:综上所述,GMP车间设计在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设备布局、空气质量控制、卫生设施和物料流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控制。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潜在的污染和交叉感染风险,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GMP车间设计是指遵循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的原则,对车间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GMP车间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清洁程序和人员流动等方面。
一、车间布局1. 车间布局应符合GMP的要求,包括生产区域、辅助区域和洁净区域的划分。
2. 生产区域应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布局,确保生产操作的顺序和流程合理。
3. 辅助区域应包括原料储存区、成品储存区、废弃物处理区等,确保物料的正确存放和处理。
4. 洁净区域应设立洁净室,以满足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
二、设备选型1. 设备选型应符合GMP的要求,包括设备的材质、结构和功能等。
2. 设备应易于清洁和消毒,能够防止交叉污染。
3.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 设备应具备可追溯性,能够记录关键参数和操作过程。
三、环境控制1. 车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和质量。
2. 温度和湿度应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控制,确保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3. 光照应适宜,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和产品的质量。
4. 噪音和振动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四、清洁程序1. 车间应制定清洁程序,包括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2. 清洁程序应包括设备、工具和操作区域的清洁要求。
3. 清洁程序应定期进行验证和验证,确保清洁效果符合要求。
4. 清洁记录应详细记录,以供审查和追溯。
五、人员流动1. 车间应设立合适的人员流动通道,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操作的顺利进行。
2. 人员应按照GMP的要求进行培训和操作,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3. 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个人安全和产品质量。
4. 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和无传染病。
综上所述,GMP车间设计应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清洁程序和人员流动等方面的要求。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一、背景介绍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制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
GMP车间设计是为了满足GMP的要求,确保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控制。
二、设计原则1. 卫生安全:设计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车间环境无尘、无菌,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微生物污染。
2. 流程合理性:车间布局应合理,便于物料流动、人员流动和设备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3. 设备合规性:车间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合规性,包括符合GMP要求的设备选择、设备布局和设备维护。
4. 空气质量控制:车间应具备有效的空气净化系统,以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和有害物质,确保生产过程的洁净度。
5. 温湿度控制:车间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三、车间布局设计1. 分区设计: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GMP要求,将车间划分为原料区、生产区、包装区和储存区等不同区域,以确保物料流动的顺畅和交叉污染的防止。
2. 通道设计:车间内应设有宽敞的通道,便于人员和物料的流动,同时应设置清洁通道和非清洁通道,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
3. 设备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要求,合理布置设备,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足够,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4. 洁净区域设计:对于需要洁净环境的工序,应设立洁净区域,采用洁净室或者洁净流体流等技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洁净度。
5. 排污系统设计:车间应设有合理的排污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以保护环境和人员的健康。
四、设备选型和配置1.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分离设备、干燥设备、灭菌设备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2. 设备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操作要求,合理布置设备,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足够,以方便操作和维护。
3. 设备维护:车间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维护要求,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和定期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
GMP车间设计

GMP车间设计一、背景介绍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车间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GMP车间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等方面。
二、车间布局设计1. 车间面积:根据药品生产的规模和工艺流程确定车间的面积,确保各工作区域的合理布局和流线性。
2. 工作区域划分:根据药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将车间划分为原料存放区、制剂区、包装区等功能区域。
3. 通道设计:确保车间内通道宽度合理,方便人员和设备的通行,并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需求。
4. 设备摆放: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合理安排设备的摆放位置,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三、设备选型与配置1. 设备选型:根据药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产品要求,选择符合GMP要求的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 设备配置:根据车间布局和工艺要求,合理配置设备,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 设备安装:确保设备的安装符合GMP要求,包括设备之间的距离、通风系统、防尘设施等。
四、环境控制1. 温湿度控制:根据药品生产的要求,确保车间内的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对药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 空气洁净度控制:根据药品生产的要求,确保车间内的空气洁净度符合GMP要求,避免对药品的污染。
3. 照明设计:确保车间内的照明充足且符合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避免操作错误和事故发生。
4. 废物处理:确保车间内的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操作规程与培训1. 编制操作规程:根据药品生产的工艺要求,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卫生要求等,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培训操作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GMP要求、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