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的选配要求

合集下载

正规评审茶具基本要求

正规评审茶具基本要求

正规评审茶具基本要求
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品质直接影响到饮茶的口感和品味。

为了确保茶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评审茶具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材质:茶具的材质应选用优质的陶瓷、玻璃、不锈钢等食品级材料,并通过相关检测认证。

2.工艺:茶具的工艺应精细、严谨,无任何瑕疵和缺陷。

例如,陶瓷茶具的釉面应平整、无气泡、无划痕等。

3.设计:茶具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易于操作和清洁。

例如,茶壶的手柄应符合人手握持的习惯,茶杯的边缘应平滑,不易割伤口腔。

4.安全性:茶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害无毒,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玻璃茶具应选用高硼硅玻璃,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5.品质:茶具的品质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品质保证。

总之,评审茶具的基本要求是材质优质、工艺精细、设计合理、安全无毒、品质可靠。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茶具才能够成为优质的茶具。

- 1 -。

茶具选配

茶具选配

茶具选配 2009-12-17 9:20:20(一)茶艺器具的名称及用途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 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3)茶盅 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 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茶台选购注意事项

茶台选购注意事项

茶台选购注意事项
选购茶台是一项需要仔细考虑的任务,因为茶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体验和寿命。

以下是一些选购茶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材质选择:
茶台的材质有多种,包括实木、人造板、不锈钢等。

实木质感好,但对环境湿度和温度敏感;人造板成本较低,但要注意防潮;不锈钢耐腐蚀,易清洁。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质。

2.尺寸和空间:
在购买之前要测量好安放茶台的空间,确保茶台大小适中,不会显得太大或太小。

合理的尺寸能够更好地融入家居环境,方便使用。

3.结构稳固:
检查茶台的结构是否稳固,框架是否结实,连接处是否牢固。

品质好的茶台结构坚实,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使用寿命更长。

4.抽屉和储物空间:
如果茶台有抽屉或储物空间,要检查抽屉滑轨是否顺畅,储物空间是否足够大,是否易于整理和清洁。

这将影响到茶具和茶叶等物品的存放。

5.台面设计:
台面是茶台的主要工作区域,要选择易于清洁、耐磨的材质。

特别是对于喜欢冲泡茶叶的人来说,选用防水、防滑的台面会更加实用。

6.颜色和风格:
茶台的颜色和风格应该与家居装饰风格相协调。

可以选择与家中其他家具相搭配,形成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

7.品牌和口碑: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品牌,可以更有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可以在购物平台上查看用户的评价和评分,了解其他购买者的使用体验。

8.价格和预算:
根据自己的预算合理选择茶台,注意不要追求过于昂贵的款式,而忽略了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购买茶台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茶具基本知识

茶具基本知识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 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 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 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 杯底之残水。
4、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 竹、木、金属、搪瓷等均 可制作。
5、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 茶碗、茶具、茶食等,恭 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 净而高雅。
6、茶匙:从贮茶器中取 干茶之工具,或在饮 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 用,常与茶荷搭配使 用。
二、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中最常见的是紫 砂茶具,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紫 砂茶具最好。
●紫砂茶具,烧结密致, 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具有 透气性能,既利于保持茶的原 香、原味,又不会产生熟汤气, 即使在盛夏,壶中茶汤也不会 变质发馊。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 工艺精湛超俗,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紫砂茶具使用年代越久, 色泽越光亮照人、古雅润滑, 常年久用,茶香愈浓,所以有: “饮后空杯,留香不绝”之说。
●茶海与茶壶形状和 色彩应搭配得当。
●容量与壶相同,也 可扩大到壶的1.5-2倍, 可将泡2-3次的茶汤混 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茶海的断水功能要 好。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 汤并饮用的器具。
●杯口、杯身需平整。
●大小、容量要与壶匹 配,小壶配20-50ml的 小杯,大壶配100150ml的大杯。
●杯外侧色泽与壶的一 致,内壁一般用白色。
4、彩瓷茶具
是在白瓷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彩瓷茶具的品种花 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 具最引人注目。
四、漆器、竹木茶具 1、漆器茶具 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
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 的器件。
漆器茶具表面晶莹光洁, 嵌金填银,描龙画凤,光彩 照人;其质轻且坚,散热缓 慢。虽具有实用价值,但这 些制品红如宝石,绿似翡翠, 犹如明镜,光亮照人,人们 多将其作为工艺品陈设于客 厅、书房。

陶瓷茶壶设计说明

陶瓷茶壶设计说明

陶瓷茶壶设计说明
陶瓷茶壶是一种传统的茶具物品,具有多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陶瓷茶壶设计说明:
1. 外观设计:陶瓷茶壶可以拥有不同的外观设计,如方形、圆形、长方形等。

它们也可以有不同的装饰,如手工绘制的图案或纹路,或者是采用了瓷器特有的手工雕刻技术来实现。

2. 材质选择:陶瓷茶壶的材质可以是瓷器、陶器等多种不同材质。

其中,瓷器材质颜色通常洁白,质量轻盈,陶瓷则相对较厚重。

像景德镇瓷器这种吸水性很低的材质一般会用于制作茶壶。

3. 容量选择:陶瓷茶壶容量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

一般
而言,陶瓷茶壶的容量通常在150-500ml之间。

4. 配件选择:陶瓷茶壶还可以添加配件,如茶漏、花盖等。


些配件可以根据茶壶的实际情况,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便利。

5. 功能性:陶瓷茶壶也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例如,某些茶壶可
以通过孔洞来调节水的流速,或者设置过滤孔,以排除茶叶茶渣等杂质,为茶爱好者提供更加纯净的茶汤。

总之,设计一件陶瓷茶壶不仅需要考虑美观和材质,还应该考虑
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以提供更好的茶文化体验。

不同茶叶如何选择茶具

不同茶叶如何选择茶具

不同茶叶如何选择茶具你喜欢喝茶吗?你知道茶叶有些什么种类吗?不一样的茶叶也应该选择不一样的茶具哦。

下面就随店铺一起来了解下不用的茶叶应该如何选择茶具吧!不同茶叶应如何选择茶具1、绿茶配玻璃杯高档绿茶水温不宜过高,碧螺春等细嫩绿茶要采用“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放茶的方法。

玻璃杯可以体现茶叶在水中的优雅姿态,色彩也更好。

2、花茶配盖碗瓷器传热不快,保温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3、铁观音、普洱可选紫砂乌龙茶、普洱茶要先“洗茶”。

之后还要以沸水冲泡。

茶香浓郁持久。

紫砂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4、选好茶器泡对茶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

茶叶到底多少种1、茶是如何分类的?铁观音、龙井、花茶、普洱……事实上,茶叶只分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

其区别主要在于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

2、绿茶绿茶的代表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

是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

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3、花茶花茶其实不属于目前常见的六大茶中。

茉莉花茶,要经过采茶、制茶等近15个步骤。

其中,让茶、花的味道能合二为一的关键步骤就是窨制工艺。

4、红茶红茶的代表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5、乌龙茶乌龙茶的代表有: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近年来很多人选用乌龙茶作为瘦身的首选。

新旧茶如何区分1、取样在鉴别茶叶的过程中,一般会将茶叶放入不同的茶盘中,茶盘编号会有不同,准备好后由鉴别者对不同样品进行鉴定。

2、外观鉴别新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陈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处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

学习情景二任务二茶具的选择

学习情景二任务二茶具的选择

七仙之二
唐代: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称。
白瓷茶具
北宋-江西景德镇:质地光润,白里泛青,雅致 悦目而异军突起,技压群雄——中国瓷都。 明、清两代: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 如磬” 。
3、黑瓷茶具
• 宋代,茶色贵白,所以宜用黑瓷茶具
陪衬。 • 黑瓷以建安窑(今在福建省建阳市)所
产的最为著名。所生产的兔毫盏,釉
三才杯
• 碗(盏) • 杯托 • 天、地、人共同化育甘露之美。

7、盖置:
• 放置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 • 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 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 支撑式:圆柱状,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二)泡茶辅助用品
• ——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 感,方便操作。
4、玻璃茶具 古称之为“琉璃”,我国起步较早,但至唐代, 随西方琉璃器的传入,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至近 代玻璃茶具才大量出现。 特点:质地透明,光泽夺目,造型多样,价格 低廉。但传热快,易碎。 它的性能特别适合冲泡细嫩名优绿茶,以及高 档黄茶、白茶,极富观赏性。
竹 木 茶 具
竹木质地朴素无华且不导热,用于制作茶具有保温不烫 手等优点。 竹木还有天然纹理,做出的茶具别具一格,很耐观赏。
经管系旅游管理教研室 陈彦吉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
有好茶,须要:妙器 + 真水。
“宜砂景瓷”
紫砂壶以宜兴产的较好,瓷器以景德镇产的最好。
茶具的定义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狭义的 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盏, 茶托,茶盘等饮茶用具。广义的茶具泛 指与饮茶相关的各种器具。它是融造型 艺术、文学、书法、绘画等于一体的一 门综合艺术。

选配茶具的“四因”原则!

选配茶具的“四因”原则!

选配茶具的“四因”原则!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

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如何,成了人们选择时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选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品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即潮汕风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

选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以此反映人们的不同地位与身份。

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

另外,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受,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选配茶具要因茶制宜? 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

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昧,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

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

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

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选配茶具要因具制宜? 选用茶具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实用性;二是要有欣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本文版权归(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作者:华祥苑茗茶首发:(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文章出自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具的选配要求作者:文章来源: 2006年05月05日浏览次数:1190壶、船、盅、杯、托、碗等所构成的主茶具,一定要符合泡饮茶的功能要求,如果只有玲珑的造型、精美的图案和亮丽的色彩,而在其功能上有所欠缺,则只能作为摆设,失去了茶具的真正作用。

不同茶具的功能要求尽管不同,但终究以实用、便利为第一要旨。

现分述如下:1.茶壶(l)茶壶的功能要求:一把茶壶是否适用,取决于用之置茶、泡茶、分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无滴漏。

首先,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所成角度应小于45℃,易于掌握重心;三则出水流畅,不漏水,壶嘴可断水,无余水沿壶流外壁滴落。

其次,细察各处,分别有以下标准:①壶口:为便于置放茶叶及夹取茶渣,壶口直径不宜小于3.5厘米,即可伸入并拢的双指。

若是嵌盖式壶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壶口内侧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则不利于去渣、涮壶。

为加大壶口与壶嘴的高度差,避免倒茶时水从壶口先出,可将壶嘴方的壶口上扬,并做一块挡水板。

②水孔:茶壶的水孔有单孔、网状孔和蜂窝孔三种。

一般小壶为单孔,易被浸泡后的叶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畅,尤以喇叭状小孔为甚,冲泡时需常用茶针疏通,故其"流"为直形。

网状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单孔外加金属网,避免叶底入"流"堵塞,但仍易为单片叶底粘住,出现水流不畅。

最佳水孔为蜂窝状,即将水孔处制成一半球状,向壶身内凸起,凸面上面满蜂窝状小孔,即使有单片叶粘着,也只是盖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会滑落,不易堵塞,但制作难度较大。

③壶嘴:要求出水顺畅、流速适中、水注成线,特别是"断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后,壶嘴的水能马上回落,不会沿"流"的外壁滴于杯外。

"断水"功能与壶盖是否密封有关,选购时应注水试用。

④壶把:作为壶的提握部位,壶把的重心十分关键。

冲满水的茶壶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对则未斟茶时已洒出茶水。

前文已述,侧提壶之"三平"等原则应牢牢记住。

从把的形状来看,固定的提梁壶把,必须加大梁的高度和宽度,使掀盖、置茶、去渣方便,但斟茶时又显笨拙,可改用活动壶把,则可扬长避短。

一般多用侧提壶,泡茶时操作方便,姿态优雅。

⑤壶形:壶形的种类很多,同类壶的大小、高低与直径的比例、装饰花纹等千变万化。

壶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时的动态美观,方便实用的壶用来得心应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艺的美感。

在泡茶之前,可专门用一段时间用于赏具,如举行无我茶会时,首先由各茶人彼此观摩茶具,从每人所备之茶具的风格,可想见其人的文化层次、个人修养、茶艺造诣等等。

所以,在选择壶形时,应摒弃华而不实的装饰,以质朴取胜。

如冲泡绿茶之壶,为保持其特有的色泽,除控制水温外,须选用口大(有的大到与壶身直径相同)、壁薄(易传热,与质地也有关)的扁腹形壶,取其散热快的长处,令茶汁色碧而清洌;若冲泡乌龙茶,则应选口小、壁厚或多细密气孔、高度与直径相仿者,盖取其保温性好,使茶汤浓香诱人,余味不绝。

上述五点,只指茶壶的一般功能要求,至于从欣赏角度谈壶形,则人各有所好,尚无定论。

一般鉴赏紫砂茶壶,当从其神韵、形态、色泽、意趣、文心、适用等方面一一考评。

笔者认为,在实用便利的基础上,壶形应以自然流畅、气定神闲者为佳,切忌矫揉造作、匠气十足。

古人尝以佳人比佳壶,推崇布衣荆钗,不掩天姿国色,是以一把佳壶不可多色多饰,须以浑然天成为最高追求境界。

(2)壶的整修:前面谈了如此繁复的选壶要求,一般读者必会产生畏难情绪。

的确,古往今来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堪称制壶大师,其作品流传至今者更是凤毛麟角,一壶值千金,非一般消费层次者可染指。

尤其是现代工厂化生产条件下,市卖者多为大批生产出来的商品,当然不是艺术品,要符合如许要求显然是苛求了。

其实,在选购时挑选基本符合前述条件的新壶,然后可通过整修,成为一把理想的合用之壶,并且因为是亲手参与,会有一份特别的乐趣。

整修工具为细圆棒形钻石锉刀,辅料为金刚砂、肥皂和水。

整修时先在金刚砂内倒入少量水,并在壶盖沿上抹些肥皂,再抹上湿润的金刚砂,把壶盖盖在壶口上,一把握钮倒托壶,另一手将翻向上的壶底按住,两手作反方向的反复旋转,使壶盖沿与壶口轻轻摩擦,直至密缝。

如气孔太小或有微粒堵塞,用锉刀慢慢锉大锉平即可。

检验是否整修完毕有两法:其一是测试断水、放水的灵敏度,即按住气孔壶嘴不出水,放开气孔则马上出水;其二是测试壶的密封性能,将盛满水的壶按住壶嘴倒提,壶盖不会掉落,松开壶嘴则盖落。

一般用前一方法测试,以免壶盖打碎。

经整修后合用的新壶在泡茶前须除异味,可用粗老茶叶放入壶中,待吸尽异味后再用。

2.茶船茶船除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冲泡水溅到桌面外,有时还作为"湿壶"、"淋壶"时蓄水用,观看叶底用,盛放茶渣和涮壶水用,并可以增加美观。

选择时应注意:(1)形状: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者更优于碗状。

这是因为盘状茶船无法蓄盛废水,碗状可蓄,但壶的下半部浸于水中,日久天长会令茶壶上下部分色泽有异。

有夹层的茶船既可以下层蓄废水,又可以上层实现茶船的各个功效,十分利于操作与日常养壶。

(2)大小: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宽处,若是碗状、有夹层的茶船,因要用来蓄水,所以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3)造型与色彩: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的效果。

3.茶盅茶盅除具均匀茶汤浓度功能外,最好还具滤渣功能。

(l)形状和色彩:盅与壶搭配使用,故最好选择与壶呼应的盅,有时虽可用不同的造型与色彩,但须把握整体的协调感。

若用壶代替盅,宜用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两壶,以有主次之分。

(2)容量:盅的容量一般与壶同即可,有时亦可将其容量扩大到壶的1.5~2.0倍,在客人多时,可泡两次或三次茶混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3)滤渣:在盅的水孔外加盖一片高密度的金属滤网,即可滤去茶汤中的细茶末。

(4)断水:盅为均分茶汤用具,其断水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均分茶汤时动作的优雅,如果发生滴水四溅的情形是极不礼貌的。

所以,在挑选时要特别留意,盅不一定有盖,断水好坏全在于嘴的形状,光凭目测较为困难,以注水试用为佳。

4.茶杯茶杯的功能是用于饮茶,要求持拿不烫手,啜饮又方便。

杯的造型丰富多样,其实用感觉亦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挑选时一般的准则。

(l)杯口:杯口需平整,可倒置平板上,两指按住杯底左右旋转,若发出叩击声,则杯口不平,反之则平整。

通常翻口杯比直口杯和收口杯更易于拿取,且不易烫手。

(2)杯身:盏形杯不必抬头即可饮尽茶汤,直口杯抬头方可饮尽,而收口杯则须仰头才能饮尽,可根据各人喜好选择。

(3)杯底:选择方法同杯口,要求平整。

(4)大小:与茶壶匹配,小壶配以容水量在20~50毫升的小杯,过小或过大都不适宜,杯深不应小于2.5厘米,以便持拿;大茶壶配以容量100~150毫升的大杯,兼有品饮与解渴的双重功能。

(5)色泽:杯外侧应与壶的色泽一致,内侧的颜色对汤色的影响极大,为观看茶汤真实的色泽,宜选用白色内壁。

有时为增加视觉效果,一些特殊的色泽也可以,如青瓷有助于绿茶茶汤"黄中带绿"的效果,牙白色瓷可使桔红色的茶汤更娇柔,紫砂和黑釉等本色,则不易观看汤色的色泽、明亮度,但一般饮用时可使茶汤显得更加醇厚。

(6)杯的只数:一般均以双数配备杯子,在购买成套茶具时,可在壶中盛满水,再一一注入杯子,即可测知是否相配。

在用于泡茶时,茶叶会占去壶体积的20%~30%。

斟茶时杯中茶汤七八分满即可。

一壶一杯,宜独坐品茗、感悟人生;一壶三杯,宜一二知己煮茶夜谈;一壶五杯,宜亲友相聚、吃茶休闲;若人数再多,则宜用几套壶具或索性泡大桶茶,也其乐融融。

在购买时,最好能买些备用的杯子,可用杯子破损后的替补。

5.杯托杯托是承栽茶杯的器具,虽是小小一物,却也有一段佳话: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杯烫着手指,遂命丫鬟以小碟托杯,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杯子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后又请人依样做成漆器。

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从此便流传开来,延用至今。

因此,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1)高度:托沿离桌面的高度至少为1.5厘米,以便轻巧地将杯托端起,如呈一平板状,端取极不方便,只能起垫子作用,避免烫伤桌面而已。

因此,即使是盘式的杯托,也应有一定高度的圈足。

(2)稳定度:杯托中心应呈凹形圆,大小正好与杯底圈足相吻合,特别是光滑材料如金属制成的杯托,常在中心做出一个圈形,才能充分嵌住杯子。

(3)平整度:托沿和托底均应平整,可作检测杯口方法进行检测。

(4)防粘着:饮茶时,除盖碗常连托端起外,一般仅持杯啜饮。

若杯底有水或杯底升温使托与杯底间空隙部减压,造成杯与托粘连,端杯时会将托带起,稍后即掉落,发出响声或打碎,故茶托不宜过于光滑。

分茶时勿滴水入托。

取杯时一手扶住托沿,一手拿取,也可避免失手。

6.盖置盖置的功用是保持壶盖的清洁,并防止盖上的水滴在桌上,所以盖置要有集水功能。

支撑式盖置是筒状物,只能支撑住盖子的中心部位,因此盖子也要设计成有集水功能的,使盖上的水集到中心再滴到筒内蓄积,高度以略高于杯为宜,亦可用直筒杯代之;托垫式盖置可用各种盘子或用各式茶托。

( 1) 形制:盖置可能用来放置壶盖、盅盖、或是水壶盖,目的是预防这些盖子的水滴滴到桌面,或是接触到桌面显得不卫生,所以多采取「托垫式」的盖置,且盘面应大于上述这些盖子,并有汇集水滴的凹槽。

若遇到水方(存放泡茶用水的容器)这种大口径的盖子,或是使用「釜」作为煮水器时,这种大面积的盖子,就要以「支撑式」的盖置,斜靠在水方或炉子的旁边。

如果无法这么做,只好平放在盖置上,这时「水方盖不会有水滴的问题,然「釜盖」就要制成往中间集水的形制,而盖置也要设计成支点式,使盖底水滴汇集到中心点后滴落到盖置的储水槽内。

( 2) 高度:太高、太凸显的盖置会使茶具景观变得复杂,托垫式的盖置高度与杯相同即可,支撑式的盖置可以略高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