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摘要:“一通三防”问题就是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不重视的几个安全问题,主要内容为通风问题、防尘问题、防瓦斯问题以及防火问题。

为了避免“一通三防”问题影响煤矿的正常工作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生产场所的通风系统完善,制定合理防尘、防瓦斯、防火的相关措施。

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远比传统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一通三防”问题的防御工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一通三防”的问题依旧存在,煤矿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中也存在较为严重安全隐患,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因素存在。

所以,针对煤矿的“一通三防”问题的分析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危险源分析;策略引言安全隐患问题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尤其是作为地下开采任务环节开始后,会威胁煤炭开采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煤矿企业需要不断的升级和优化安全保障性能,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降低,减少因自然危害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事故问题。

一通三防这项项目能够在安全保障和维护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将矿井通风的发展状况以信息化的传导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可以从多角度有效的降低瓦斯和粉尘等因素的干扰。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避免事故发生而进行的整体生产管理。

在整体煤矿开采生产作业中,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最为重要,是煤矿企业避免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保证。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管理者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作业流程,包括设备、人员、工序等全部环节,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协调和严格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时刻将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有效推进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率。

同其他生产作业相比,煤矿生产作业在自身工作性质上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旦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事故,就会给极大范围内的人员造成伤亡。

“一通三防”危险源识别共24页word资料

“一通三防”危险源识别共24页word资料

1 瓦斯事故危险源评估及防范措施1.1 瓦斯事故1.1.1事故类型及危害(1)事故类型:瓦斯事故(2)事故危害1)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1850°C~2650°C之间,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财产损失等还可能引起火灾。

2)瓦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气压力的聚然增大,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业或瓦斯的连续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

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瓦斯爆炸产生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可能引起火灾和二次爆炸。

3)瓦斯爆炸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尤其是爆炸后产生的高浓度一氧化碳直接导致井下人员伤亡。

4)瓦斯爆炸可能引发煤尘爆炸事故。

1.1.2 事故原因分析发生瓦斯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5%~16%;2)氧气浓度不低于12%3)有650°C~750°C的引爆火源存在。

在这三个条件中,氧气无法进行控制,所以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取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遇到引爆火源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1.1.3 事故易发生的场所瓦斯事故易发地点为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盲巷、高冒区、综采面上隅角等。

1.2瓦斯事故树第 2 页瓦斯事故事故树事件符号事例顶上事件、中间事件符号,需要进一步往下分析的事件; 基本事件符号,不能再往下分析事件; 正常事件符号,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事件; 省略事件,不能或不需要向下分析的事件;或门,表示B 1或B 2任一事件单独发生(输入时),事件都可以发生(输出); 与门,表示B 1、B 2两个事件同时发生(输入时),事件才能发生(输出);X36非防爆车排气高温M1M9M10X3X2M3M4X7X6X5局部风机随意开停风机机械故障、电 路故障电网停电局部通风 机停风贯通未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冒顶区瓦斯积聚X10X9X8通风断面小串联通风进回风巷共用通风系统 不合理X19X18X17X16X15X15X14密闭损坏系统短路风门敞开系统短路局部通风机循环风 掘进工作面风筒超距离风筒脱节风筒漏风严重工作面通风能力不足采掘工作面 风量不足采空区或盲巷瓦斯积聚X4X13X12X11采空区冒落瓦斯突然涌出遇地质构 造涌出 量增大地面大气压力变化瓦斯涌出 量增大瓦斯积聚X35X34M6X33X32X31X30X29X28封泥不足电雷管不合格 炸药不合格放炮器 失爆抵抗线 不足放明炮 糊炮X41X40X39X38非防爆车使用电马达带电检修电气设备失爆电缆损坏X26X25M5M3M2井下电焊井下吸烟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摩擦、撞 击火花明火爆破火焰引爆火源M7M12X1X21X20X24X23X22瓦斯报 警断电功能失效瓦检员漏检、假检瓦斯监测系统故障瓦斯监测失效M8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瓦斯排放 不及时一风吹排放瓦斯未按规定排放瓦斯氧气T 0图1 瓦斯事故树1.3瓦斯事故防范措施1.3.1采取通风措施,防止瓦斯超限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力求通风系统、通风网络简单、消灭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扩散通风和采空区通风。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指煤矿安全监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一通风、二防尘、三控温。

它的目的是保障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下面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分析和预控探析。

风流量不足是煤矿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危险源。

当通风系统的风流量不足时,矿井内的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无法有效地排除,从而造成空气污染,对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预控方法是通过加装风机、调整风门、清理通风道等手段,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提高风流量。

煤尘是煤矿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当煤矿作业面产生大量煤尘时,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预控方法是使用湿法喷淋、覆盖、雾状喷射等方法对煤尘进行抑制,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扩散。

高温是煤矿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矿井作业面不仅存在着高温环境,还存在着高温地带的隐患,如热矿体、高温蒸汽等。

高温不仅会对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预控方法是增加通风量、提高通风效果,降低矿井内的温度,同时加强防热措施,尽量避免高温地带的作业。

煤矿的爆破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源。

爆破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容易引发气体爆炸和冲击波等事故。

预控方法是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爆破参数的准确控制,同时加强煤矿防爆设备的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

煤矿的电气设备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电气设备的故障和缺陷容易引发火灾和电击等事故。

预控方法是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漏电检测,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主要包括风流量不足、煤尘、高温、爆破作业和电气设备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如增加通风量、抑制煤尘、降低矿井温度、严格控制爆破参数、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等,从而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工作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管理,综合预防,全面治理的安全工作措施,主要包括防控瓦斯、防控煤尘和防控顶板三个方面。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通三防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需要进行分析和预控,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防控瓦斯、防控煤尘和防控顶板三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

防控瓦斯方面,瓦斯是煤炭生产中常见的危险性较高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煤层、顶底板和煤体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气体,还可能通过地下水和大气的入渗进入矿井。

其中,煤层中的瓦斯是最主要的来源,因此控制煤与瓦斯的接触是降低瓦斯浓度的一种有效措施。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危险源,例如:瓦斯爆炸、瓦斯突出和瓦斯火灾等等。

其中,瓦斯爆炸是最为严重的安全事故之一,主要是由于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一定标准时,一旦受到火种或者电火花等能量源刺激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一些有效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提高通风设备及设施的使用效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内应布设足够数量的瓦斯检测仪器,实时对瓦斯浓度进行监测;同时,对相关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操作规范,保证作业安全。

防控煤尘方面,煤尘是煤炭生产中另一个常见的危险源。

在煤炭采运作业中,煤与煤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煤尘是很难避免的,而煤尘如果达到一定浓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还易发生爆炸和火灾。

因此,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防控煤尘措施也很重要。

在实施防控煤尘过程中,下列问题需进行预控:1)自然气流的流速不够大,煤矿内煤尘过多;2)采掘机、運輸機和中控室等设备的密封性不好;3)乱炖乱堆煤炭不仅影响采煤效率,还容易形成积尘;4)部分工人对煤尘危害认识不足,随意抽烟、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控:做好采风、通风等措施以降低煤尘浓度;对于煤炭挖掘等重要节点及设备进行封闭和隔离处理,以防止煤尘外溢;设置封闭的堆放场所,使堆煤块维持整齐的状态,防止煤炭散乱,从而降低煤尘生成;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工人的危害意识,规范工人的行为。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_2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_2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发布时间:2021-11-29T01:59:18.03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14期作者:夏彤[导读] “一通三防”中“一通”指矿井通风,“三防”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

“一通”与“三防”的联系比较紧密,夏彤河南能源永煤公司顺和煤矿河南商丘 476600摘要:“一通三防”中“一通”指矿井通风,“三防”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

“一通”与“三防”的联系比较紧密,譬如,矿井通风和瓦斯治理工作,开展矿井通风主要是为了保证矿井内部能够持续的流入气体,保证外界气体能够和矿井内部的气体进行互换。

基于此,以下对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危险源分析;预控探析“一通三防”既是煤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也是一项安全管理技术,“一通”是保持煤矿通风“三防”是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

“一通”和“三防”两者相互结合,也就是把保持矿井通风和三防工作两者紧密联系,才能保障煤矿井下空气清新,排除有毒有害气体,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推动各项煤矿安全工作。

因此,煤矿企业要将“一通三防”工作贯彻到整体作业中,分析潜在危险源,制定预控措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1“一通三防”概述1.1“一通”——通风工作“一通三防”作为一项安全管理工作,应全面落实到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中。

“一通”是指矿井通风,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稀释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

故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2“三防”——防瓦斯、防煤尘、防火灾“三防”是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和防治火灾,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摘要:“一通三防”中的“一通”指通风,“三防”指防火、防尘、防瓦斯。

在矿井开采中,必须有良好的通风系统,科学地采用防火、防尘、防瓦斯方案。

一通三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井施工安全,需不断改善优化。

本文重点论述了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一通三防;风险;防范措施“一通三防”是煤矿开采中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关系到全体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日常生产中,要完善及规范“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

“一通三防”是煤矿工作的前提,是职工生命安全保障,必须严格贯彻落实。

只有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保证煤矿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的重要性矿井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政府围绕矿井施工制定了多项标准,旨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因过于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施工安全性的情况。

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工人人身安全,科学合理地开展防范工作,结合原因,切实落实及强化安全生产主体意识。

安全生产能保障矿井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无论是煤矿生产企业还是实际开采工人,都需施工流程顺利、安全地进行,开采环节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施工工人生命、财产安全。

需高度重视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流程的安全,从而全面提高煤矿开采单位的安全管控水平,确保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进而有效提高社会效益。

长期以来,矿井开采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是由于一通三防开展不到位造成的,而且其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广。

因此,在煤矿施工中,安全控制主要内容是确保一通三防工作质量,有效规避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矿井施工的顺利开展。

二、煤矿“一通三防”事故特点1、突发性。

煤矿发生一通三防事故毫无迹象可循,一般工作人员察觉不到。

在无思想准备及防护措施下,不仅破坏性严重,而且给工作人员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阴影,难以采取有效方法预防事故的产生。

“一通三防危险因素辨识

“一通三防危险因素辨识

库房屋面漏雨或建筑存 建筑设施维修不及时 在其它险情 专用 储存库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库房内照明不合规
习惯性违章
严格按规定标准选用器材、架设照明线路
用残缺的器材运输箱发 习惯性违章 放爆破器材 避雷设施残缺或效验不 习惯性违章 定期 器材流失社会 管理不善
专用箱不合不发 完善避雷装臵并督促定期效验 加强爆破器材贮存保卫工作,增加现场监控设施、出现被盗及时追查或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发放爆破器材应做好登记工作,做到“账、物”相符,
雷管可能延时爆炸引发伤亡事故。 雷管延时爆炸会引发伤亡事故,另 外,爆破未进行安全确认,残暴、 瞎爆未排除即进行工作,可能会造 成爆破伤人。 重新检查处理时不将放炮母线短 接,可能诱发爆炸事故,造成人员 伤亡
进入爆破地点检查处理,等待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同时,应将母线短接。
放炮后作业人员立即进 入放炮区域
采面收作期间,及时采取局扇通风。 确保局部通风质量可靠,不再使用的独头巷道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禁止人员入内。 建立正规、稳定、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配风;严格实行“以风定产”,杜绝突击生产和超 通风能力生产;对突出煤层采掘面应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不安全不生产。
瓦斯超限或积聚
主要或总回风巷风量不足; 存在采掘工作面因生产原因 造成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大; 或采区内部有采掘面瓦斯与 易造成瓦斯、煤尘事故。 煤(岩)突出。 采区内部发生了瓦斯与煤 (岩)突出。 会诱导瓦斯、煤尘事故,扩大灾 害,使矿井遭破坏,会产生大量的 有毒有害气体,使大量人员窒息, 同时,也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
爆破采用正向装药。 雷管脚线及爆破母线在爆破前应随时扭结短路,装炮后雷管脚线还应悬空吊挂,不得与支柱、链 板机等导电体接触。 装药前应用掏勺或压风将炮眼内粉尘清除干净。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摘要:在矿山安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一通风三防”流程是矿山安全风险控制和排除体系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风险控制流程。

矿井一次通风与三项预防措施之间的工作关系必须相对紧密,必须相互结合。

例如,煤矿通风控制和矿井瓦斯控制必须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

只有同时提供矿井通风控制效果,才能完全保证从矿井内部持续稳定地注入净化空气,确保与矿井内部排出的有毒和芳香气体相互作用。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危险源分析;预控探析在煤矿生产和开采活动过程中,瓦斯事故、火灾事故、煤尘事故是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风险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

通过改进矿井工作面周围的密闭通风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消除矿井生产中的大量有害气体,防止大型矿井工作面内大量有害气体聚集,形成良好的密闭工作通风环境。

1一通三防中存在的危险源分析1.1通风条件差,危险源较多测风设备的工作机制中存在了如下一些缺陷。

安装在矿井工作面中的各种通风速度调节和监测装置以及设备中使用的其他通风设备,未能自动将通过有效测量和记录产生的所有相关技术参数信息传输给相关的安全生产和技术条件监测和管理人员现场维修。

在正常通风条件下,系统无法通过风速计直接监测矿井巷道风场中产生的最大风速。

矿山公司施工通常根据安装人员的需要、当地设计或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以及现场各种机电仪表测量的标准通风数据来确定安装风速计。

风速计的基本性能类型也可分为低、中、高、超高风速计。

1.2对"一通三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对安全预防性建设的投资一般只能通过间接管理产生实际效益,一些煤矿公司领导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会较低,这可能间接导致公司采用的安全建设控制措施标准不科学,甚至有的会直接照搬、借用其他企业的施工控制措施标准,因此,容易造成一些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出现无法立即处理的可能影响矿山安全稳定的外部条件。

所有矿山公司可能存在不同的生产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2017年5月“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总工程师:通风副总:编制人:煤矿生产办二〇一七年五月一日利民煤矿“一通三防”相关系统风险评估五月份矿井基本生产状况:1、I0309采区回风下山、辅运下山、I030901回风绕道及华煤副斜井辅助运输石门正常掘进,辅运下山掘进与I030904回顺联络巷贯通;2、I030901回风顺槽冒顶区域扒通后,向前边支护边延伸风筒排放瓦斯,逐步恢复工作面独头巷的通风工作;一、通风系统1、通风系统基本情况当前主要通风机叶片安装角为0°,主通风机排风量为7528m3/min,矿井回风量为7283m3/min,矿井负压890Pa,矿井等积孔5.004m2,矿井外部漏风率为3.3%,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6.2%;矿井所需风量为6405 m3/min。

2、通风系统评估(1)通风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评估利民煤矿建立了健全的通风管理机构,有专职的通风领导、安全管理人员、通风技术人员作为“一通三防”的管理和技术保障力量,人员配备满足工作需要。

设有生产办通风组、生产指挥中心监测监控组、通风队等“一通三防”职能单位。

特殊工种均经过培训,取得资格证,做到了持证上岗。

制定了健全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并能严格执行落实,每年组织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一通三防”相关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的适用性、有效性;通风安全检测仪表数量满足工作要求,并按要求定期送检。

(2)主要通风机及附属装置评估矿井所需风量为6405 m3/min,主通风机排风量为7528m3/min,矿井回风量为7283m3/min,实际风量满足计划需要,能够满足井下作业人员稀释瓦斯、降温、风速等要求。

风机各项装置、部件齐全完好,性能可靠;每月进行一次主通风机切换工作,每月对主要通风机全面检修一次,记录齐全;回风立井防爆盖及地面、井下反风设施齐全有效,设有专人定期维护检查;机房附属装置均完好,使用正常;在线监测系统监控有效,监测主通风机运行的开停传感器、主通风机停机报警系统、风门位置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齐全完好;监测风道内全压和静压的U型压差计、风速和负压传感器齐全完好,各类安全防护到位;主要通风机双回路供电,能够保证主通风机风机连续不间断运行。

(3)井下通风系统评估利民煤矿通风系统基本合理,当前生产的I0309采区和II0116采区实现了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及机电硐室、采区变电所等基本实现独立通风,井下用风地点、巷道的风速、风量均符合要求,无超风速、微风、无风地点,且无有害气体超限现象;矿井无串联通风情况,无不符合规定的角联通风、扩散通风等现象。

所有在用的局部通风都实行“双风机双电源”,并能够自动切换,每天进行一次切换,现场留有切换记录;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装置灵敏可靠;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风量充足、风流稳定,无风机循环风现象。

井下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门、风桥、风墙、风窗及密闭等设施建设均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

四月份可能涉及的巷道贯通为一次小贯通,系统变动不大,只需关闭局部通风机并在I030903回顺联络巷设置一道永久调节风窗或调节风门,这里不作为重大系统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辨识,三月份辨识出的以下几个危险源继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1)危险源/危害因素: I030901回风顺槽工作面回风不独立,未直接引入回风巷中。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一旦I03090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火灾事故,将影响到I0309皮带下山下部及回风下山下部区域的作业人员,导致事故灾害扩大。

管理标准:必须保证I030901回风顺槽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将工作面乏风直接引入到采区回风巷中。

管理措施:①I030901回风绕道已经开始施工,计划6月中旬完成。

②在未形成I030901回风顺槽独立回风前,I030901回风顺槽严禁生产作业。

③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督办,今后在进行采掘设计时,优先保证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的前提下进行采掘作业。

2)危险源/危害因素:我矿当前“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兼做II0116采区变电所”,未实现独立回风。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变电所所产生的废气将进入到采区中,导致有害气体超限或积聚。

管理标准:采区变电所及实现采区变电所功能的中央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管理措施:将II0116采区变电所由二水平中央变电所倒至一水平变电所(独立回风),实现采区变电所的独立通风系统。

机电副总和机电业务部门负责督办。

由于华煤恢复生产,涉及系统调整,本月中可能新增以下危险源:3)危险源/危害因素: 矿井配风不合理。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对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不清,可能出现井下风量分配不合理,用风地点配风不符合要求等现象,可能出现某地点瓦斯超限或积聚,造成人员缺氧窒息、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粉尘爆炸。

管理标准:①测风员对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采掘工作面以及其它通风巷道,地面风硐,局部通风等地点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②测风结束后必须编制测风报表报通风主管领导、总工程师签字审批,风量有变动或异常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③根据井下计划新增用风点及系统调整方案计算当前矿井风量是否满足计划要求,如不满足,需及时编制调风方案,调整主要通风机供风量。

管理措施:①通风队领导、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对3月份配风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将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考虑周全;②结合2月底矿井实际测风量来比较,看当前主要通风机供风量是否满足用风需求,不满足时及时上调主要通风机风量。

(4)日常通风管理方面评估。

通风队严格按规定进行矿井风量测定工作,按计划对矿井各用风地点进行配风,确保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每周按规定至少安排专职人员对井下所有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有检查记录;通风管理人员、瓦斯检查员每天对自己所负责区域内的通风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做到了及时处理,保证了通风设施的动态达标。

在风筒日常管理中做到了吊挂平直、逢环必挂、拐弯处使用骨架风筒、风筒接头严密、破口及时粘补,风筒出口与工作面距离、出口风量等情况均符合各地点《作业规程》的规定要求。

井下所有风门都已经安设语音报警装置和闭锁装置,并安装风门开关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

全矿井和各采掘地点均有通往安全出口的避灾路线。

3、通风系统评估结论利民煤矿通风系统基本合理,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独立通风,矿井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通风设施稳定可靠,各类图纸齐全,技术资料较完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要求,评估结论为合格。

二、瓦斯防治系统1、瓦斯防治系统基本情况利民井田所采煤层位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煤的工业牌号为不粘结煤,在煤的变质过程中,产生的瓦斯量较少,属低瓦斯矿,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我矿经连续几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都为低瓦斯矿井。

其中2016年测定结果显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04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7509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353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5632m3/t。

2、瓦斯防治系统评估(1)瓦斯管理制度评估利民煤矿建立了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检员请示汇报制度、瓦检员交接班管理制度、瓦斯检查管理制度、瓦斯报表审批管理制度、排放瓦斯管理制度、停送风管理制度、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通风安全仪器仪表保管、维护、保养制度等,瓦斯防治相关制度及责任制健全,各采掘跟班干部、班组长、放炮员、流动电钳工、机动车司机、瓦检员等规程要求的人员入井均装备了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严格执行了“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对于瓦斯异常区域,瓦检员加强检测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瓦斯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当前人员充足,由于2月份辨识出的问题仍未解决,因此本月继续保留该问题:4)危险源/危害因素: 部分瓦检员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内部退养,当前瓦检员数量不满足2017年采掘计划最大时期的瓦检员配置数量。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瓦检员数量不足,可能导致个别采掘工作面无专职瓦检员,不能及时掌握巷道内有害气体情况,出现瓦斯超限或积聚,引发其他事故。

管理标准:瓦检员数量必须满足矿井生产需要,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专职瓦检员。

管理措施:①通风队必须根据2017年采掘接续计划,按年度最大生产任务时期计算配置好瓦检员,对短缺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公司请示增加人员。

②经营办需要及时对新增加人员进行培训,新增人员取得瓦斯检查工作业资格证后才可以上岗作业。

③通风队加强对新瓦检员的培训、教育、管理和考核工作,确保其能胜任瓦斯检查工相关工作。

(2)瓦斯管理系统评估矿井风量充足,井下各地点风量满足计划要求,能够满足井下稀释、排放有害气体的需要。

井下各地点严格按规范安设甲烷传感器,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的设置均符合规定。

传感器的安设数量和地点基本符合要求,吊挂位置和方式也基本正确,系统按规定进行了使用、维护和管理;矿采掘供电分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全部安装了风电、瓦斯电两闭锁装置。

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均采用了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加强了掘进工作面安全保障系统。

利民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与乌海能源公司及鄂旗煤管局均实现联网,并稳定上传。

但是由于近两年通过专项资金采购的传感器及电缆少,库存量不足,二月辨识出的问题依然保留。

5)掘进工作面监测传感器有时移设不及时或新增地点不能及时安设。

管理标准:井下各地点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安装、移设各类传感器。

管理措施:①必须按规程要求安装、移设、校正和拆除监测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的真实有效,监测合理稳定。

②2016年通过专项资金申报的监控电缆量不足,当前利民煤矿监控线路短缺,和公司其他矿井协调外调数量有限,所以偶尔出现线路不够,导致不能及时移设或新增一些部分传感器的问题,我公司通过积极与上级公司相关部门协调来解决电缆短缺问题。

③分管监测监控相关领导必须熟悉矿井采掘计划,对于可能要新增设分站及传感器的地点、数量、线路等要超前计划,及时采购,确保各地点需要的传感器能及时安设。

(3)瓦斯日常管理评估各瓦斯点采用巡回检查,重点瓦斯区域实行3遍汇报制,非重点瓦斯区域实行1遍汇报制,瓦检员井下现场交接班。

矿井每月编制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由矿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执行。

临时停风、排放瓦斯等均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瓦斯排放严格执行分级排放制度,编制瓦斯排放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操作执行。

瓦斯检查和监测相应的记录齐全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也满足要求。

生产办作为“一通三防”职能部门,对日常井下瓦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瓦斯防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