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内容及方法一.
大龄聋童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大龄聋童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提高,听力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助听设备更加精密。
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父母,从经济上有了为孩子配备助听设备的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聋儿家长选择给孩子选配助听器或做人工耳蜗手术,其中不乏已经错过语言发展关键期的聋儿。
对于大龄耳聋学生的语言训练,成为了目前很多聋教育机构及语言训练机构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我校聋人班四、五年级部分学生为例,通过三年的康复训练实践,研究制定了以下内容和方法:第一,听力训练
(一)听觉察知阶段(训练时间一个月):目的是察知声音的有无。
训练内容:非言语声(家禽家畜、自然环境等),言语声(三音节词、双音节词、单音节词)。
1.听音乐并举手:用身后不同频段的各种乐器的声音刺激学生,听后举手。
2、听音拍手:利用各频段声音刺激间断发音,让学生听音拍手,听到几下拍几下。
本阶段的实际沟通培训:点名培训
训练方法:老师在每一位同学得身后说他自己的名字,听到后举手。
聋儿康复家庭教程

聋儿康复家庭教程一、适应期聋儿的康复训练1.听音乐目的:让孩子喜欢戴助听器听声音。
准备:选择音色清晰、节奏舒缓的音乐录音磁带、录音机和孩子喜欢的一件玩具(娃娃或绒毛玩具)。
步骤:在安静的环境中,与孩子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告诉他现在要玩一会儿,让他注意好。
给孩子戴上助听器,其音量开小一点儿。
让他看着你打开录音机,指示他甲耳朵听,并跟随音乐摆弄手中的玩具。
对于感知声音困难的孩子,可引导其用手触摸录音机的喇叭,感觉声音的振动。
变化形式:听节奏欢快的儿童歌谣,做相应的动作,玩会发声的动物玩具。
建议:如果您的孩子还不习惯、不愿意戴助听器,应将该活动每天进行2~3次,一次的时间要根据孩子的注意力而定,如愿意玩就可以继续玩下去,不愿意的便暂停,等下一次。
如果你的孩子已懂事,则可让同龄的儿童配合,耳朵上戴饰物,让你的孩子模仿。
如果你的孩子已习惯了助听器,将戴助听器的时间延长,熟悉环境中的声音,做以下听觉训练。
2.小猫喵喵叫目的:鼓励刚开始训练的孩子喜欢发音,锻炼发音器官。
准备:小猫的电动玩具一个(或绒毛玩具)、小猫头饰两个、录有小猫叫声的磁带和录音机。
步骤:给孩子戴上助听器,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
出示电动玩具,告诉他:“这是小猫。
”“小猫会叫。
”打开开关,听小猫的叫声。
模仿小猫:“喵—喵—喵。
”重复一遍。
和孩子一起都戴上头饰,在床上或地毯上边爬边模仿小猫“喵喵”叫。
变换形式:可和孩子一起共同饲养一只小猫,和小猫一起玩,观察小猫的外观、习惯及叫声等,在玩中建立正确概念,学习发音。
可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小狗、小鸭叫等等,让孩子喜欢张口发音。
建议:刚开始,只要孩子发出音来就及时给予鼓励。
随着发音训练的进行,对于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可重点适当纠正,但不要字宇加以纠正,以免挫伤孩子发音积极性。
该项活动适合于2~3岁、刚开始语训的聋儿。
如你的孩子已能够发出声音,应每天进行如下发音训练。
3.认识小白兔目的: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的生活习性,理解有关的语言含义,学会说名词“小白兔”。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听障儿童的关注和重视也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实现更好的康复,家庭康复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指导内容,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培养他们的孩子。
1. 提供良好的听觉环境听障儿童对于听觉刺激的需求更高,因此家庭中的听觉环境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良好的听觉环境:- 减少噪音干扰:尽量避免家中的噪音,保持安静的环境,以便听障儿童更好地聆听声音。
- 使用辅助听力设备:根据听障儿童的需要,使用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设备,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听觉体验。
2. 提供有效的沟通方式听障儿童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家长需要提供有效的沟通方式,以便与他们进行交流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方式:- 手语:学习和使用手语是与听障儿童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 唇读:教导听障儿童通过观察口型和面部表情来理解他人的话语。
家长可以通过慢慢清晰地说话,帮助孩子学会唇读。
3. 提供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听障儿童在语言和学习方面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训练。
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供适当的教育和训练:- 寻求专业帮助:咨询听力专家、语言治疗师或特殊教育教师等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制定适合听障儿童的教育计划。
-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听障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包括参加听力训练课程、阅读书籍、参与艺术和体育活动等,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 建立支持网络家庭康复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和亲朋好友的支持。
家长可以积极寻求支持网络,包括以下方面:- 加入听障儿童家长群体: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和资源,互相支持和鼓励。
- 寻找社区资源:了解当地的听障儿童康复机构、社区组织和支持团体,获取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5. 关注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听障儿童可能面临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战,家长需要关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建立积极的自尊心:鼓励听障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听障儿童康复技巧

听障儿童的康复需要综合的技巧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早期干预:尽早开始对听障儿童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语言、听力和社交技能。
寻求专业的听力康复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 听力技术:根据听障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听力技术,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
确保设备的正确佩戴和维护,以获得最佳的听力效果。
3. 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听障儿童康复的核心。
通过与语言治疗师的合作,帮助孩子学习口语、发音、理解和表达。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手势和口语相结合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
4. 家庭支持:家庭在听障儿童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提供支持和鼓励。
与孩子进行频繁的互动,包括阅读、讲故事、玩游戏等,促进语言和认知发展。
5. 社交互动:帮助听障儿童融入正常的社交环境非常重要。
参加亲子活动、儿童团体活动或特殊教育班级,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互动,培养社交技能和自信心。
6. 音乐和律动:音乐和律动可以对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与音乐治疗、律动活动或学习乐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对声音的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7. 持续评估和调整: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评估孩子的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与专业团队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康复计划的有效性。
每个听障儿童都是独特的,康复技巧和策略需要根据他们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
与专业团队和家长密切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爱,将有助于听障儿童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如何做好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协作
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 机制,统一意见和方法,避免出
现不一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动关 系,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求,让孩子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和鼓励 ,共同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和 困难,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
03 掌握声音的来源
训练孩子通过声音判断来源和方向,提高他们的 空间感知能力。
听说结合训练
01
02
03
听说互动游戏
通过与孩子进行听说互动 游戏,如猜谜语、讲故事 等,培养他们的听说结合 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进行 自然的沟通,让他们在真 实的语境中理解和学习语 言。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力。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评
05
估与调整
评估孩子的康复效果
观察孩子的表现
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如语 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 交互动等,可以评估孩子的康复
效果。
使用评估工具
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语言能力 评估表、听力测试等,可以更客观 地评估孩子的康复效果。
定期评估
定期进行评估,如每周或每月进行 一次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进 步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听障儿童家 Nhomakorabea康复训练的资
06
源与支持
寻找合适的康复机构和专家资源
了解当地听力障碍康复中心或 相关机构,包括公立和私立机 构,选择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 需求的机构。
寻找专业人士,如听力学家、 言语病理学家或听力语言康复 师,他们可以提供评估、指导 和支持。
参加相关的家长交流会或研讨 会,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和资 源,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听力残疾康复指导内容

听力残疾康复指导内容
好的,以下是 9 条关于听力残疾康复指导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就像学走路要一步一步来,听力康复也得循序渐进呀!每天试着找一些安静的时间,闭上眼睛,专注地听听周围的声音,哪怕是很细微的,比如钟表的滴答声。
例子:就像小明,他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这么做,现在对声音可敏感啦!
2. 哎呀,和人交流真的超重要的!别害怕开口说话,也别怕别人听不清,耐心点呀。
例子:你看隔壁的王奶奶,哪怕说得慢点,但大家都乐意和她聊天呢!
3. 给自己找些有趣的声音来听呀,比如鸟儿的叫声、水流的声音。
这难道不是像发现宝藏一样有趣吗?例子:小李就常常去公园听鸟叫,他说那感觉太棒啦!
4. 可别小瞧了那些辅助工具,像助听器这些呀,它们可是你的好帮手呢!例子:小张一开始还排斥,后来戴上了助听器,生活都变得不一样啦!
5. 为什么不试试跟着音乐打节拍呢?这既能让你感受节奏,又能训练反应呢。
例子:小红就经常跟着喜欢的歌打节拍,现在节奏感可强了!
6. 多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呀,在那里大家热热闹闹的,你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声音环境。
例子:那次社区的聚会,小王虽然听不太清,但玩得可开心啦!
7. 对自己要有信心呀,康复的路虽然可能有点长,但一定能走得好呀!例子:想想那些成功康复的人,你也可以做到的呀!
8. 把听声音变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都听听周围有什么不同的声音。
例子:就像小赵每天走路都留意各种声音,进步可大了呢!
9.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多重要呀!让他们多和你说话,多鼓励你。
例子:小军就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听力一点点变好的呢!
我觉得只要你有耐心,坚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听力残疾的康复是完全有可能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呀!。
聋儿康复家庭教程之康复训练

聋儿康复家庭教程之康复训练1.听音乐目的:让孩子喜欢戴助听器听声音。
准备:选择音色清晰、节奏舒缓的音乐录音磁带、录音机和孩子喜欢的一件玩具(娃娃或绒毛玩具)。
步骤:在安静的环境中,与孩子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告诉他现在要玩一会儿,让他注意好。
给孩子戴上助听器,其音量开小一点儿。
让他看着你打开录音机,指示他甲耳朵听,并跟随音乐摆弄手中的玩具。
对于感知声音困难的孩子,可引导其用手触摸录音机的喇叭,感觉声音的振动。
变化形式:听节奏欢快的儿童歌谣,做相应的动作,玩会发声的动物玩具。
建议:如果您的孩子还不习惯、不愿意戴助听器,应将该活动每天进行2~3次,一次的时间要根据孩子的注意力而定,如愿意玩就可以继续玩下去,不愿意的便暂停,等下一次。
如果你的孩子已懂事,则可让同龄的儿童配合,耳朵上戴饰物,让你的孩子模仿。
如果你的孩子已习惯了助听器,将戴助听器的时间延长,熟悉环境中的声音,做以下听觉训练。
2.小猫喵喵叫 目的:鼓励刚开始训练的孩子喜欢发音,锻炼发音器官。
准备:小猫的电动玩具一个(或绒毛玩具)、小猫头饰两个、录有小猫叫声的磁带和录音机。
步骤:给孩子戴上助听器,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
出示电动玩具,告诉他:“这是小猫。
”“小猫会叫。
”打开开关,听小猫的叫声。
模仿小猫:“喵—喵—喵。
”重复一遍。
和孩子一起都戴上头饰,在床上或地毯上边爬边模仿小猫“喵喵 ”叫。
变换形式:可和孩子一起共同饲养一只小猫,和小猫一起玩,观察小猫的外观、习惯及叫声等,在玩中建立正确概念,学习发音。
可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小狗、小鸭叫等等,让孩子喜欢张口发音。
建议:刚开始,只要孩子发出音来就及时给予鼓励。
随着发音训练的进行,对于孩子不正确的发音, 可重点适当纠正,但不要字宇加以纠正,以免挫伤孩子发音积极性。
该项活动适合于2~3岁、刚开始语训的聋儿。
如你的孩子已能够发出声音,应每天进行如下发音训练。
3.认识小白兔 目的:认识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的生活习性,理解有关的语言含义,学会说名词“小白兔”。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内容及方法一.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内容及方法一.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内容及方法(一
1、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家庭的康复是指听障儿童在家庭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主
导作用,利用医疗手段使听障儿童获得有效的听力补偿,在康复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听觉言语交往能力,从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过程,而家长是同听障儿童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也是最关心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会使家长全身心投入,同时,家长“一对一”或者“几对一”的训练模式可以更快的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的发展。
家庭康复可以为听障儿童提供与现实生活更贴近的语
言环境。
听障儿童除学校以外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家中为听障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听障儿童
的学习热情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家中的生活细节,如做饭、吃饭、睡觉、看电视、各种生活用品的名称、买卖东西,玩耍………等等,都可做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情景,做中学,学中用,不断积累,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模式。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有意的创设一些情景,给听障儿童提供学习语言的机会,并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实践中,如,故意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把杯子拿过来好吗?”、让他们自己去买东西、鼓励他们与别人交流、参加各种活动
等,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在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障儿童家庭康复的内容及方法(一
1、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家庭的康复是指听障儿童在家庭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主
导作用,利用医疗手段使听障儿童获得有效的听力补偿,在康复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听觉言语交往能力,从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康复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过程,而家长是同听障儿童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也是最关心他们的第一任老师,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会使家长全身心投入,同时,家长“一对一”或者“几对一”的训练模式可以更快的促进听障儿童语言的发展。
家庭康复可以为听障儿童提供与现实生活更贴近的语
言环境。
听障儿童除学校以外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家中为听障儿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激发听障儿童
的学习热情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家中的生活细节,如做饭、吃饭、睡觉、看电视、各种生活用品的名称、买卖东西,玩耍………等等,都可做为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情景,做中学,学中用,不断积累,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学习模式。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有意的创设一些情景,给听障儿童提供学习语言的机会,并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实践中,如,故意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把杯子拿过来好吗?”、让他们自己去买东西、鼓励他们与别人交流、参加各种活动
等,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在丰富生活经历的过程中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