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教育讲义
感觉统合教育讲义全共56页文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感觉统合训练讲义

当孩子从滑梯上滑下时,(1)从天花板悬垂一个球,使孩子在滑梯上滑行时可以碰得到,或在滑梯旁悬挂一个或几个标识物,如小布娃娃,绒布小动物等,孩子在下滑的过程中用手中的木棒后纸棒或塑料吹气棒击打悬挂在一旁的标识物。(2)用塑料积木在滑梯前堆成墙等障碍物,让孩子在滑下时推开。也可由两名指导者用旧报纸在滑梯的末端形成一面墙,让孩子滑下时穿过“墙壁”。
注意事项:
1、可以是排球大的球,让孩子双手抛
2、可以是小皮球,孩子可以用一只手拿着扔,可以一次扔一只,也可以双手同时扔两只到同一个篮子和纸箱。
3、双手分别扔两只球到不同的两只篮子或纸箱
游戏名称:(十二)坐姿滑滑梯(取物——扔物序列活动)
是将上述的拾物、扔物活动连贯起来而设计的游戏。当孩子从滑梯上滑下时,先让孩子从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抓取指定的小球或其他物品,再按注意事项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
注意事项:
1、注意应在孩子能较顺利地操作滑板后再进行这项游戏。
2、刚开始比较容易感到害怕,应在滑下的位置安放软垫。
3、指导孩子滑行时尽量保持身体及四肢与滑梯平行。
4、帮助触觉过分敏感的孩子停下来。
游戏名称:(二)俯卧滑滑梯(推球)
操作方法:
让孩子自己将滑板抱起,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身体俯卧在滑板上,头在前,脚在后,由指导者协助轻轻推动滑板,使滑板由滑梯上自然地滑下来,也可让孩子自己用双手抓住滑梯的两侧,同时用力往后拉,借用反弹力使滑板往前滑行,较快地从滑板的斜面滑下来。当孩子滑下时,指导者从前面讲皮球滚向他。
操作方法:
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从滑板两侧向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
感觉统合教育讲义

家长参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解决方案
家长对感觉统合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有 效的参与和支持。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感觉统合教育 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 学习过程。
挑战
解决方案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不畅,影响教学效果。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家长与教师的 互动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感觉统合发 展。
感觉统合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融合
尊重文化多样性
在感觉统合教育中融入不 同文化元素,尊重学生的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跨文化交流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 动,拓宽视野,培养跨文 化沟通能力。
多元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标准和方法, 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 力。
感觉统合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教育模式
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满足 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缺乏对感觉统合教育的深入理解 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实施教学。
解决方案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感觉统合 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定期组织教 师交流和分享经验。
挑战
教师对感觉统合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存 在误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
建立专业团队,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确保教师准确掌握感觉统合教育的理 念和方法。
触觉输入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 温度、形状的物品, 增强孩子的触觉识别 能力。
味觉输入训练
通过尝试不同味道的 食物或液体,提高孩 子的味觉敏感度。
嗅觉输入训练
通过闻不同气味的物 品或环境,增强孩子 的嗅觉辨别能力。
感觉整合训练
感觉与认知整合
通过将感觉信息与认知 能力相结合,提高孩子 的信息处理和记忆能力。
教育资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感统训练讲座PPT课件

2024/1/28
11
03
儿童感统发展特点与评估
2024/1/28
12
儿童感统发展特点
01 感觉器官发育
系统性原则
将训练内容划分为不同模 块,确保每个模块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趣味性原则
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激发 孩子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
2024/1/28
17
不同年龄段儿童训练方案
01
02
03
0-3岁婴幼儿
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通 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感 官刺激促进孩子感知觉发 展。
2024/1/28
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有序
02
避免过度刺激和混乱,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秩序感。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03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户外活动,有
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1
家长参与孩子感统训练方法
观察并记录孩子表现
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反应和表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未来感统训练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如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以提供更 加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
30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对感统训练的认识和理解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感统训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意识到了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02
学习到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讲座中学习到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并表示将在未来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讲课文档

1905年量表(由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 1908年修订,产生1908年量表(有59个个题目,按年龄分组, 首次提出“智力年龄”,建立了常模) 1911年修订,只是改变了几种年龄水平分组,扩展到成人组)
第十页,共55页。
(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
................................................................
第七页,共55页。
前庭觉能力测评表(部分) 7
表现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测验问题和标准回答
1. 这个指头叫什么? 大母指
2. 人有几个耳朵? 二个
3.狗有几条腿?
第二十六页,共55页。
(2) 填图测验
内容与功能:由26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说出或指出)缺失部分的名称。 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能力,对物体要素的认知能力,扫视后迅速抓住缺点的能力。 实施方法:7岁以下从第1项开始,8-16岁从第五题作起,每项时限20秒。 评分标准:每一正确回答记1分;要求部位正确,性质解释正确,最高26分。
中上
110-119 18.1
中等
90-109
46.5
中下
80-89
14.5
边缘状态 70-79
5.6
智力缺陷 <=69
2.9
第二十二页,共55页。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是国际公认通用的智力测验,许多国家都有修订本,在我国 林传鼎和张厚粲于己于1986年作了修订,称为WISC-RC; 龚 耀先和蔡太生于1993年作了修订,称为C-WISC.
感觉统合ppt课件完整版

04 家庭环境中感觉统合培 养策略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分析
家庭氛围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 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 的心理状态,为感觉统合 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有 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 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感 觉统合的良性发展。
家庭环境布置
合理布置家庭环境,提供 丰富多样的刺激,有助于 孩子感觉系统的正常发展 。
案例二
某中学的感觉统合教育创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生体验感。
案例三
某高校的感觉统合教育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 需求。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感觉统合定义及重要性
解释了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身体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 程,强调了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及原因
1 2
引领者
制定并执行感觉统合教育政策,推动相关教育改 革。
协调者
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和 辅助。
3
评估者
定期评估感觉统合教育成果,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
校园内资源整合利用策略探讨
设施整合
优化校园设施布局,创造适合感觉统合教育的物理环境。
课程整合
将感觉统合教育融入日常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展示:优秀训练方案剖析
案例一
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采用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 ,有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
成绩。
案例二
针对自闭症儿童,设计个性化感 觉统合训练方案,结合音乐、游 戏等元素,改善儿童的社交能力
和情绪状态。
案例三
针对多动症儿童,通过感觉统合 训练调整儿童的身体平衡和协调 性,减少多动行为,提高自控力
感觉统合讲义文本

感觉统合的概念关键词:接收传送组织整合各种感觉刺激有其专有的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及传送,各处传来的感觉会在脊椎与脑相接处的脑干部位进行适当的组织和整合。
这样,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够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这就是“感觉统合”。
感觉和知觉感觉(sensation):刺激带给个体的客观印象知觉(perception):当感觉通过神经系统传到脑部时,脑以过去的经验辨别,使客观的感觉附上主观的色彩,便是知觉。
感觉统合的发展出生前5周→发展触觉9周→发展前庭觉新生儿第一个月感觉系统发展成熟,尤其前庭觉眼睛和颈部的发展帮助进一步发展其他能力感觉统合的发展前六个月◎前庭觉促使颈部直立◎视觉追踪稳定◎4~6个月开始抓东西吃,双手在身体中线玩﹕视觉、本体觉、触觉整合◎6个月原始反射开始整合,主动动作开始,脱离反射影响后六个月◎开始有移动能力(爬),发展身体形象◎操控精细物品﹕触觉、本体觉、视觉、前庭觉整合更加优良◎听觉增加﹕开始发出声音,学习话语◎自我喂食﹕逐渐开始使用工具第二年◎走路进步,动态平衡控制精致化◎触觉分辨能力、精细动作控制更进步◎身体形象、动作计划能力更趋完善﹕有利姿势转换◎喜欢模仿以获得新的感觉经验◎开始思考怎么玩、怎么操作,动作计划能力进步◎自我概念发展更好,对环境更有影响力3-7岁◎神经可塑性的高峰期:各项能力更为进步◎有強烈內在驱力引导做出较高难度的适应性反应:高活动量◎产生胜任以及有自信的感觉◎视觉动作整合优良:剪贴、画图◎可以做事也可同时回答问题:各项感觉刺激整合良好,做出适应性反应感统失调的表现◎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抚摸;不喜欢理发、洗头或洗脸;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不喜欢触碰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意外流血或碰伤时,自己不能首先察觉;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过分喜欢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的行为(一再重复某个动作);◎害怕乘电梯;不喜欢玩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等;常有头晕或跌到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特别怕黑,在暗处会不知所措而哭闹;◎上课特别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差;◎动作笨拙,在活动中经常发生困难;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写字绘画有困难,或者会做,但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
《感统》ppt课件

感觉统合教育
4、听觉感不足。 不单是指是否听见,还包括以前 记忆中听过的和现在的声音能否有足够辨识的联系 能力。听觉能力不佳,会使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课堂上老师讲的无法完全掌握,常有漏听、漏题、 漏作业,听写困难、听而不全,造成信息部分丢失。 听觉感过于敏感的孩子,则任何杂音都可干扰,在 课堂上谁从窗外经过要看一看,别人小声讲话,要 听一听。有家长说,甚至掉一支针都会有反应。虽 然如此,但对声音的辨识力又不足,需刻意集中注 意力,却又经常失败,因而容易心躁焦急。同时, 听觉感不良的孩子,对大声吆喝和尖锐声常感到惊 慌或讨厌,如电锯声、鸣笛声、汽车刹车声。听觉 处理不佳的孩子,在成长期的学习中相当痛苦,经 常成为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6)组织力不佳,生活上杂乱无章:书包不整洁,玩具乱 七八糟,丢三落四。
(7)易激动。听故事、看相声、看电视常忍不住大叫大笑 或易感动。对中肯的批评当时能承认错误,转身很快义忘 掉,对有点点不中肯的批评就难以接受,情绪对抗,狂燥 不休。
感觉统合教育
3、视觉感不良,眼球视觉和视觉肌的协调能力不足。 它不同于眼的屈光度,而是眼球功能尚未完善,视觉 范围狭小,视觉空间判断不佳,方向和距离掌握有经 常性的差误。常出现眼球振颤、跳动的现象。当剧烈 旋转以后,可见眼球振颤,正常值为5秒~30秒,少于 5秒表明前庭觉迟钝,超过30秒为前庭觉敏感。眼球振 颤的孩子对动的画面容易注意力集中,如看动画片、 玩电子游戏机;而对静止的画面,如看黑板、看书、 写字则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无法流利地阅读,常 多字少字,漏行,写字跳字、偏旁颠倒、出格;抄错 题、看错符号、辨色力差、容易眼酸,害怕数学。在 生活上常会视而不见,常碰桌椅、门、墙;穿衣、穿 鞋常穿反。不喜欢视觉直接接触,常用手式表达其需 要,谈话时目光闪烁,对视物的追视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