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统合

合集下载

感觉统筹

感觉统筹
感觉统合的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训练,可细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具体介绍如下:
▲触觉训练
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弹跳训练
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对于感觉,人们一般比较关注视觉、听觉和嗅觉,但实际上人类自下而上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和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来探索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固有平衡训练
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统合五大方面。

感统教育

感统教育

何谓感觉统合?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觉包括听知觉、前庭平衡觉、本体感觉、触觉和视知觉。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导的不同感觉在脑干部份做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

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成熟时)、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有芬芳的气息,味觉告知我们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

综合了这些个客观的感觉,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孩子透过这样的认知,知道橘子是圆的,可以当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二、感统训练的概念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原则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过程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要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感觉统合训练因人而异,让孩子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感觉统合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具体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

◎何谓感统失调?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theory),简称感统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在1972年提出的。

感统教师培训资料

感统教师培训资料

•感觉统合教育训练师理论培训资料•第一章感觉统合概述•第一节感觉统合的定义一、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

就好比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并做出适当反应。

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

二、认识感觉统合剥桔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它有芬芳的气味;味觉让我们知道它是酸酸甜甜的;当我们以手掂它的重量时,本体觉告诉我们它是重重的。

三、感觉统合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学习,由于人类大脑发展特别快,婴幼儿时期的感觉统合学习几乎占据了一生的80%,因此,儿童的感觉统合学习对其身心发展起着其他任何学习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感觉统合是以提高儿童的能力为主,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吸收知识的工具----能力。

第二节、感觉统合理论的演变一、1920年起源,人们以神经生理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组织的过程。

二、1949年,D.O.Hebb研究发现人类的脑部随着感觉与动作系统的交互作用,发展出有功能性的行为,如:思考、知觉、观念构成。

三、1950年初,感觉统合的创始人Ayres开始致力于感觉统合理论的研究。

四、Ayres在1972年,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

第三节、感觉统合教育现状一、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儿童感统智能训练会馆”的方式普及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在台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已成为每个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在国外“儿童智能训练俱乐部”比成人“健身俱乐部”多7倍。

二、80年代初,感觉统合教育理念传入亚洲,90年代初传入香港。

至96年为止,香港感统智能训练在幼儿园中普及率达到93.2%,并于当年由香港教育局规定感统智能训练产品为当地幼儿园必配设施。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统知识介绍感统知识介绍“感统”,即感觉统合,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在1972年创导的。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借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愈来愈强。

“感统智能训练”也是由爱尔丝博士等12位世界级儿童心理专家首次开发的感觉统合智能训练系统,最大的特点是能让1-14岁孩子在玩乐中通过本系统的数十种训练器械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本体、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发展,促进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提升心理素质,从而起到矫正作用。

实践证明,越早发现、越早纠正会对儿童的成长越有利。

如果错过了矫正时机,轻则学业受挫,重则人格分裂,误其终生!从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以“儿童感统智能训练会馆”的方式开始普及感觉统合训练系统。

在国外,每100个幼儿园就有95家幼儿园内设有“儿童感统智能训练机构”.80年代初,感统训练系统传入亚洲,90年代初传入香港。

至96年为止,香港感统智能训练系统在幼儿园中普及率达到93.2%,并于当年由香港教育局规定感统智能训练产品为当地幼儿园必配设施。

每100家大型社区内便有80个设有大型的“儿童感统智能训练会馆”;在国外“儿童智能训练俱乐部”比成人“健身俱乐部”多7倍,参加“儿童智能训练俱乐部”训练的儿童比成人健身还多6.2倍。

96年一年,感统智能训练器材在香港销售额超过2.4亿港元,全球器材销售额突破200亿美元。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谢远之指出:感统智能训练系统作为一种科学的儿童训练兼游戏系统,比较国外的普及速度来看,2008年之前中国社区将达到80%的普及率。

什么是感觉统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嗅、触、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要素1、身心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印刻效应2、持续、丰富的环境刺激/“狼孩”“沙袋育儿”感觉统合能力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影响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吃糖果”•影响个体的学习活动——“聪”•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成功经验”•影响个体间的人际交往——“跳皮筋”•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感觉统合理论的起源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1972•她在研究愈来愈多的行为问题儿童时,发现有的孩子看着聪明,却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有的看着懂事,却脾气急躁,粘人爱哭闹;有的看着可爱,却胆小害羞,缺乏自信;有的看着伶俐,却动作不协调等等。

•由此种种现象,Ayres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触觉的接收和功能•借助全身皮肤的神经细胞–感觉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肌肉及心理放松–传递个体间情感–奖惩功能前庭平衡觉的接收和功能•通过内耳的三个膜半规管和耳石–维持正常的姿势–运动发展的基础–促进大脑发育–维持个体清醒和警觉状态–影响情绪行为及社会交往本体觉的接收和功能•通过肌肉、筋腱(韧带)及关节周围的神经接受器–感受运动状态–促进运动发展,提高行为表现力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触觉过分敏感:•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感觉。

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怕剃头、怕打针。

•这些孩子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J.Ayres)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

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

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

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

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我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接收外界信息,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使我们能够有效地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感觉统合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协调、情绪调节、认知发展等多个方面。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身体协调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身体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幼儿可以更好地协调自己的身体动作,提高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例如,一些简单的游戏如爬行、跳跃、抛接球等,都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当幼儿能够熟练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时,他们会更自信地探索周围世界,参与各种活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往往比较容易波动,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在训练过程中,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身体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情绪稳定性。

例如,在柔软的垫子上翻滚、在秋千上摇摆等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到放松和愉悦,从而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感觉统合训练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情绪变化。

四、感觉统合训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促进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和情绪有影响,还对他们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和身体运动,幼儿可以更直接地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比如,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幼儿可以了解到软、硬、光滑、粗糙等概念;通过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将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方法要有效地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活动。

对于较小的幼儿,可以通过简单的亲子游戏来进行,如抚触、摇晃、拥抱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感觉统合发展。

感觉统合知识基础

感觉统合知识基础

四、听觉统合失调
• • • • • • • • 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 4、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对别人的话 听而不闻,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9、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二、前庭感觉失调
• 2、前庭网膜失调:表现多为视觉不平顺, 喜欢斜眼看东西;注视、追视能力弱,数 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原地打 圈很久不觉头晕。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 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 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 等。
三、视觉统合失调
• 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 2、喜欢看手发呆。 • 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 执(如:广告纸、报纸)。 • 4 4、喜欢将物品排队。 • 5、喜欢斜眼看东西。 • 6、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 7、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8、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 9、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爱尔丝博士简介
感觉统合的区域及生理基础
前庭系统(前庭觉和平衡觉) 内 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身体的骨架 触觉系统 皮肤 本体觉系统 关节、肌肉、肌腱
感觉的分类
• • • • • • l、本体感觉 2、前庭感觉 (口腔触觉属于前庭感觉) 3、平衡感与前庭平衡感 4、视觉 5、听觉的原因
• • • • • 1、都市化生活 2、小家庭制度 3、孕期失误 4、哺育不当 5、教养方式有误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 一、本体感觉失调
包括:左右脑平衡失调、 动作协调不良 左右脑平衡失调: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 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 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 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协调能力差,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知觉,再指挥身体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吸收有效信息和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即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二、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还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限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

如看到了笔,想把它拿到自己手里,但却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手来完成拿笔的动作。

三、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这在不同程度上消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其无法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活动。

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障碍,推迟了孩子的社会化进展,最终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2)、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等方面问题。

(3)、性格上的障碍。

(4)、推迟孩子的社会化进展。

(5)、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素质状况。

四、感觉统合失调的初步判断
(1)、活动量大,不能持久静坐,注意力不集中。

(2)、动作协调性欠佳、平衡能力较差。

(3)、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刺激有厌恶感。

(4)、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攻击性强。

五、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

(2)、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六、感觉统合训练常用的器械有哪些
(1)、前庭平衡觉训练
前庭平衡觉训练活动包括摇晃和旋转的活动,
例如:玩吊桶、荡秋千、晃平衡板、滚圆筒、玩大陀螺等;滑板活动,例如:
爬滑板、冲滑板、滑板推球等;
(2)、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训练活动包括关节按压、推小车、攀岩、跳床、双人转大笼球、羊角球、圆形平衡板等。

(3)、触觉训练
触觉训练活动包括大龙湫压滚游戏、球池游戏、平衡触觉板等。

(4)、听动统合训练
听动统合训练活动包括寻找声源、配对声音、听觉统合训练等。

(5)、视动统合训练
视动感统训练包括钻小洞、吹肥皂、玩大陀螺、躲猫猫游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