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家乡的描写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绘本《我的家乡》。

2. 教具:PPT、幻灯片等。

3. 材料:学生们事先准备好的关于家乡的图片或文字。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述一篇关于我们家乡的作文。

首先请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家乡的认知和感受。

2. 学习绘本《我的家乡》:教师出示绘本《我的家乡》,并让学生自己阅读。

教师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美丽景色、人文历史等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听写关键词: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或PPT上,让学生听写并补充完整。

4. 学习句型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学习一些关于家乡的句子表达,例如:“我家乡的天气常常晴朗。

”、“我家乡的风景非常美丽。

”、“我家乡的人们友善热情。

”5. 分组讨论写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同学的家乡进行讨论,以展开写作。

让学生们合作讨论,互相补充,搜集关于家乡的素材和信息。

6. 个人写作: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回到座位上进行个人写作。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比如:写一写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等。

7. 互评与反馈:学生们完成作文后,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作文。

8. 作品展示:选择几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们朗读或背诵,并展示在教室的墙上或公示栏上,让更多的人欣赏学生们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互评过程中,也锻炼了与人合作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最后,通过展示作品,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促进个性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基本框架:开头、中间、结尾2. 写作技巧:观察、想象、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2. 讲解作文基本框架:开头、中间、结尾,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写作技巧:观察、想象、表达,并进行实践演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7.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作文,互相借鉴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案例:收集一些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讲解写作技巧。

2. 作文素材库:提供一些作文素材,如人物、事件、景色等,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一些写作指导书籍,让学生课后自学,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2. 教学步骤:见上文教学过程。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框架和写作技巧。

2. 阅读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写作特点,并结合自己的作文进行改进。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

现象类作文公开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掌握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观察、分析和总结现象。

2. 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文字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现象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包括,观察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 实例分析(20分钟)。

教师选择一个具体的现象,例如校园里的垃圾分类现象,进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这一现象,从而为写作做准备。

4. 写作指导(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确定主题、分析现象、归纳总结、展开论述、得出结论等。

5. 作文练习(3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现象,自行进行写作练习,老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导。

6. 作文展示和点评(1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7. 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现象类作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也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对现象类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时能够主动思考并进行文字表达。

八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八年级上册作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八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一、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和写作能力;2. 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3. 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2. 如何准确表达想法和观点;3. 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或议题,如“我的家乡”、“我的偶像”、“保护环境”等;2. 学生准备:学生带上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提问或展示一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学习热情。

2. 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作文的基本要素:标题、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

通过示范作文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每个部分的特点和重要性。

3. 给出写作任务(5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电影的文章”,并解释任务的要求和限制。

4. 指导学生写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标题的要求展开思路,组织好文章的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词汇的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更准确、流畅的思维。

5. 交流分享(10分钟)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选择向同桌或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提出建议和交流写作心得。

6. 评价作文并给予反馈(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写作中不断提高。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然后带到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学生在交流分享环节中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和提供意见。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避免过度等级化评价。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作文公开课教案《击鼓传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击鼓传花游戏,激发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游戏环节:击鼓传花2. 写作环节:以击鼓传花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有趣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击鼓传花游戏的规则,并演示游戏过程。

2. 游戏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3. 写作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以击鼓传花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有趣的故事。

4. 分享环节:学生互相交换作文,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学生作文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写作水平。

3. 学生对作文修改和评价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师在写作环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在评价环节是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4.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2. 教学用具:鼓、花、纸张、笔3. 教学材料: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说明、作文评价标准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击鼓传花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和体验。

难点:1.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有趣的故事。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八、教学策略:1. 游戏教学法:通过击鼓传花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作。

3. 同伴互助法:学生互相评价作文,促进彼此的进步。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语文作文公开课教案-记叙性文体写作技巧

语文作文公开课教案-记叙性文体写作技巧

语文作文公开课教案-记叙性文体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好词佳句丰富作文内容。

4.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提炼素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方法的运用4. 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5. 好词佳句的积累与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记叙方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应用。

2. 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丰富作文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要素。

2.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展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写作,教师指导修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框架。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重点介绍记叙方法、修辞手法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修改作文。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等,以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作文,关注其对记叙文结构和要素的掌握程度,以及记叙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分享写作心得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优秀记叙文范文:用于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写作水平。

2. 写作素材库: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提炼写作素材。

3.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辅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初中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

2.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进行写作。

2.难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合理组织作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纸笔。

2.学生准备:纸笔、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作文课的学习内容,复习作文的基本要素。

2.讲解作文的基本要素(约10分钟)a.主题:作文的主题是写作的出发点,要突出一个中心思想。

b.结构:作文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每个部分的内容需要相互衔接。

c.语言:作文要用恰当、生动的语言表达,注意修辞手法的应用。

d.逻辑:作文的内容要合乎逻辑,思路要清晰、连贯。

3.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约15分钟)a.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作文的主题。

b.正文:分段论述,每段都要紧扣主题,有明确的论点和论据。

c.结尾:总结全文的观点,并给予读者以启示。

4.示范写作(约2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作文题目,提供一段开头,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开头进行写作。

5.学生练习(约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互评与讨论(约1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活动,让他们学会欣赏和批评他人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写作心得和体会。

7.总结与展示(约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按照教授的写作要点和技巧进行写作,并在下节课前交上作业。

六、板书设计:初中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写作要素。

2.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三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初三作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初三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三作文教学的重要性;2. 掌握初三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初三作文的基本要求;2. 初三作文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写作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2.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作文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例子引发学生对初三作文的兴趣。

2. 讲解通过讲解初三作文的基本要求,包括题目的审题,材料的选择和论证,结构的安排等,使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3. 练习3.1 模仿写作教师给出几篇模范作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熟悉写作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3.2 主题写作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

3.3 同桌互评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同桌进行互评,提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4. 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并完成作文写作的检查表,以便学生自我评价和检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初三作文的基本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练习和互评,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想象大门
一、导入: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冰在最快的时间内变成水?
(答案:去掉两点水。

不少同学围绕用什么高温使冰变成水这一表面在思考,没有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二、过渡讲解:写作最重要的是形象思维,想象能力不可或缺,这
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打开想象大门。

(板书课题)
三、用一块砖敲敲想象大门:想一想,砖头有哪些用途?
(答案多样化,但大多同学停留在砖头用来盖、建等层面,如盖房子,盖塔,建桥等,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答案如:用砖头打坏蛋,当垫脚石,藏私房钱,练铁头功等)
四、想象大门已被打开,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间古老的精美小屋,
小屋墙面刻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按钮,当你把这些符号想象
成什么的时候,摁下按钮,你就会得到这些物品,你想得到什
么?
(符号参考:$ @ & # 可以随手绘几个)
五、经历这一环节,因为大家的积极思考,大家收获都很多,但同
时也发现大家的收获有些杂乱,现在提供三个布袋,让大家把
这些收获物品归类收集起来。

(A布袋,B布袋,C布袋)
A布袋用来装相关联想的物品,B布袋用来装相似联想的物品,C布袋用来装相反联想的物品。

六、穿过古老小屋,来到后花园,在花坛最中央,花海簇拥着一朵
光彩四射的七色花,正如你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一样,七色花旁边的石碑上记载着:每一朵花瓣都可以幻化成你想要得到的神奇之物,前提是它与花具备一定关联性,请每位同学珍惜这个机会,在小纸条上写下你所联想到的,按条列好,老师抽取板书黑板。

如:鲜花瓣——(A布袋)泥土,蝴蝶,小草,太阳,园丁……
(B布袋)蚂蚁的小船,脸膜,气球,一滴水……
(C布袋)凋零,早逝的生命,臭虫,污染的空气……
七、小结:看到作文题目,站在不同角度去审题、立意,收获也会
像今天这样丰盛。

只有平时多动脑子,才能保证写出来的作文不老套。

老套举例:(笑话A——有没有同学写过捡钱(老掉牙的素材)?老师以前带的一个学生,他最擅长的就是捡钱,一写记事文,不管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还是《最难忘的事》、《最有意义的事》,统统都是捡了钱然后交还失主。

老师有次开玩笑打电话告诉他妈妈:你家孩子最近进步可大了,上次他写作文只捡了十块钱,这次捡了三十多块!)
(笑话B——有没有同学写过扶老奶奶过马路(老掉牙的素材之二)?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个同学写作文的时候总写这个题材,老师要他立意新颖一点,大家猜猜他怎么创新的?考试的时候,他又写扶老奶奶过马路了,不过这回他是这么写的:看到一奶奶在街边守望,
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奶奶扶过马路后,那老奶奶气急败坏地说:我在那边等车,你把我硬拽过来干嘛?)
换汤不换药,还是没有跳出旧思路的框子,我们一定不能像笑话中的小朋友一样,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新鲜的素材才会源源不断。

八、总结:今天的课堂是各年级综合在一起上,也许不能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基础层面,但正式开课后,竹君作文是按年级分班因材施教,严格控制在二十人以内小班授课的,而且还会当堂吸收完成作文,老师会一对一地批改指导孩子作文,如果有个别同学哪个环节没有听懂,请不要担心。

竹君作文的教学模式是“管——扶——半扶半放——放”,办学十年来,已培养了上万学子,我们一直承诺,经历过这四个阶段的孩子作文没有任何进步,我们无条件全额退费,但从来没有出现过退费的情况。

没有哪一个培训机构能做到竹君作文一样,如此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每一堂课,我们都要经过老师备课、说课、教务长审课、修改,最后交给创始人吴竹君老师过目,不合格的教案,吴老师是坚决不允许教师敷衍课堂的。

高品质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有一句话叫“美丽不打折”,教育事业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

学好作文对将来学习任何学科都有重大意义,小学六年是孩子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学没有效果,哪怕学费只有一百块,孩子所浪费的时间远远不是这百把块、千把块钱的事。

竹君作文为什么十年来一直站在高端作文品牌的最前沿,而且得到那么多家长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培养出那么多获奖学员和优秀学子,我想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展示《竹君作文》书、书包袋、成长手册、作文本等,重点介绍作
文书和成长手册,报名者当堂发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