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精)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
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
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
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
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
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
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
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
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
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
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
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
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
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
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1.天干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
“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精)

八、运气制方
(一)提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的组方原则 由于疾病有轻重缓急,所以方剂的组成也 有大有小。运气七篇中对方剂分类基本有 两种方法。
其一,将方剂的组成分为大、小、缓、急、
奇、偶、复七类,正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所论 “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
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
四、气化理论
运气学的基本原理是气化原理,气化理论是
中医运气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运气学说的一切基
本理论无不产生于气化,中医的一切理论无一不 和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气化,指气的运动变化。运气学说强调 气化渊源于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正如《素问· 天
元纪大论》所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九
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
第三章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
一、亢害承制 二、升降出入 三、标本中气 四、气化理论 五、六淫致病 六、运气病机 七、运气治则 八、运气制方 九、五味用药 十、司岁备物
一、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内容。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不 断地运动和变化,无一例外。所以生化和制约现 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界,从而保证世间万 物及其相互间的相对平衡。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
(三)运气胜复的治则
胜复之气均为非正常六气,即均属于淫气。 胜气,指淫胜的司天之气及在泉之气或反胜(复
气)岁运太过不及导致的胜气,总之为亢盛之气
。 复气,指某气不足,则所不胜来乘,本气之子气 来复之意。复气往往出现于复气主令之际,其气 候特点与胜气相近。
胜复之作,可导致六淫病证,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 中提出了六淫治则,即: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 之。”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 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 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祖国医学中的运气学说(续)

祖国医学中的运气学说(续)作者:李琳等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2年第3期五运五运乃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运行的统称。
五运包括三方面内容:大运(中运)、小运(主运)、客运。
每一种运有每一种运的不同内容和推算方法,下边分别叙述之。
一、大运(中运)(一)概念大运统主每年的岁运,木、火、土、金、水各运分别统主一年的时间,每五年循环一次,用以说明各年的主要气候特征。
古人把相对的时间阶段的气候和生物活动规律,应用五行属性名之,并依照五行相生的规律向下推移,因为统主的时间较长,所以相对于小运而言名曰大运。
因为大运主要候天地气交的中气,所以又称为中运。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随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
”即所谓天气在上,地气在下,运居于天地之中,气交之分。
(二)推算方法推算大运主要根据天干确定,所以称做天干取运。
天干有10个符号,结合五行每五年循环一次,所以每一运主两个天干。
根据第一种天干配五行的方法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即言凡逢甲年或己年该年的大运乃为土运;凡逢乙年或庚年其大运就是金运;凡逢丙年或辛年其大运就是水运;凡逢丁年或壬年其大运就是木运;凡逢戊年或癸年其大运就是火运。
甲年为土运,依靠五行相生规律,依次为金运年乙、水运年丙、木运年丁、火运年戊五年循环完毕,第六年为己年又是土运,然后再依照五行相生规律依次为金运年庚、水运年辛、木运年壬、火运年癸、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由此可见,在推算大运时只要看每年的干支年序符号,根据上边天干和五行的第一种配法,便很快能知道该年大运属性。
如2011年辛卯年,因为丙辛化水,所以可以知道去年大运是水运。
(三)大运的太过和不及大运的太过和不及是根据年干符号的属阳还是属阴而确定的。
凡年干符号属阳(奇数)那么这一年的大运为太过,凡年干符号属阴(偶数)那么这一年的大运为不及。
2011年年干为辛序号为8属阴,所以去年的大运是水运不及。
运用运气学说进行体质辨证施护的方法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医中,运气学说被运用于体质辨证以及施护的方法中。
体质辨证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而施护则是在明确了患者的体质特点之后提供相应的治疗和保健建议。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运气学说在体质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方法。
一、了解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五运六气、阴阳五行等内容。
其中,五运指的是五行学说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理论,六气是根据五运推演的气象变化规律。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进行体质辨证和施护的基础。
二、运用运气学说进行体质辨证1. 根据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分析患者的体质特点。
阳盛阴衰的体质会在炎热的天气中容易出现不适,而阴盛阳衰的体质则在寒冷的气候中容易出现问题。
2. 结合阴阳五行理论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认患者的体质类型。
如果患者喜欢食用辛辣食物且容易口干舌燥,可能属于阳盛体质。
3. 在体质辨证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特点,从而为接下来的施护提供依据。
三、施护方法1. 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阳盛体质的患者在夏天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或针灸来进行治疗。
2. 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并根据体质特点提供相应的饮食调理建议。
阴虚体质的患者可以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糯米、梨子等。
3. 提供饮食禁忌建议,告知患者哪些食物会对其体质造成不良影响。
阳虚体质的患者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4. 指导患者进行适合自己体质的运动方式,帮助其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健康程度。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体质辨证施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运气学说的基本概念,运用其进行体质辨证,再结合具体的施护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方案。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为对中医学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就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与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人与自然界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
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
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
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
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就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
从人体水液代谢与调节上,可以瞧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
这就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就是必需的条件。
但就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
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
运气学说与治病用药的规律五运六气详解辨证施治+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悟五运六气

运气学说与治病用药的规律五运六气详解辨证施治+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悟五运六气运气学说与治病用药的规律五运六气详解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疾病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强调“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所以,“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凡治病而逆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所谓违天者不祥,医之罪也”(《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
兹将根据运气学说治病用药的规律介绍如下:(一)主气客气致病的治疗厥阴风木主气所致之病,以酸泻之,以辛补之。
木性升散,酸味收敛,逆于散发,故以酸泻木气之味。
辛味散发,合于木性,助其发生之气,故为补。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
厥阴风木客气所致之病,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辛补酸泻之义同上。
肝主木,“肝苦急,急食甘缓之”(《素问·脏气法时论》)。
故以甘缓肝气之急迫。
所以说,“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少阴君火主气所致之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以咸补之。
火性急速猛烈,甘味则反其性而缓其急,故以甘为泻。
君火之邪气属心,心欲软,咸可软坚,从心所欲,故以咸为补。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素问·脏气法时论》)。
少阴君火客气所致之病,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补泻之义同上。
酸味使火气收敛,故以酸收之。
少阳相火主气所致之病,少阳相火之补泻与君火同,虽心非少阳,而君相皆火,故其味同。
所以说,“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咸:明抄本‘咸’作‘酸’。
林校云:按《脏气法时论》云,‘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此云以咸收之者误也)收之”:少阳相火客气所致之病,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坚。
中医运气理论与临床应用讲解

火
心肾脾
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 郁冒朦昧,心痛暴瘖,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 而痛,髋髀如别,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 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 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 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
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 脑户痛,囟顶发热,口疮,心痛 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膕月耑股膝 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跗肿,寒疾 于下,腹满浮肿,筋骨并辟,肉瞤瘛,目视目巟 目巟,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
(四)岁运不及与气候
全年气候表现为本气不足、所不胜之气偏
胜的特征,还可能会出现制约胜气的复气的气 候特征。
《素问•气交变大论》: “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复则炎暑流 火,湿性燥,……。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 用,……复则埃郁,大雨且至,……。岁土不及,风
乃大行,化气不令,……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
第四章 中医运气理论与临床应用
一、推测气候变化规律
每年的气候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般的气候变化可用主运、主气的变化规律 来推测,特殊的气候变化可以根据各年的值 年岁运的变化规律来推测。
(一)主运与气候
初运木运,在大寒日起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木在天 为风,每年春季在气候变化上以风气变化较大; 二运火运,春分后十三日交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火 在天为热,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上以逐渐转热为其特点; 三运土运,在芒种后十日交运,相当于每年的夏秋之间, 土在天为湿,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便是雨水较多;
二、预测疾病发生与流行规律
(一)主运与疾病
主运是用来推测每年疾病流行的一般情况。 初运为木运,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通于肝,故春季
中医运气学

五运六气理论主要记载于:
《素问· 天元纪大论》、《素问· 五运行大论》、 《素问· 六微旨大论》、《素问· 气交变大论》、 《素问· 五常政大论》、《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素问· 至真要大论》——“运气七篇大论”
《素问· 六节藏象论》、《素问· 刺法论》、《素 问· 本病论》以及《灵枢》的《九宫八风》等篇中。
3、运气学的组成:
运气学主要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
五运,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 的运动规律。它是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 素。
六气,研究存在于空间的风热火湿燥 寒六种气候变化要素的变化规律,它是气 候变化的空间因素。
二、运气学与《黄帝内经》
如果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皇冠, 那么,运气七篇则是那皇冠上的明珠,欲 想摘取明珠者,只属于那些在攀登科学的 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杨力
在研究月地关系时,认为月亮运动对 地球的阴阳消长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月亮运动规律主要有两个,即月相晦 朔弦望变化规律和月亮在恒星背景中的运 行规律。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反复强调了 朔望月周期对地球及人体生理病理的作用。
(4)运气学的历法——五运六气历 五运六气历的全部历谱是用干支五运 阴阳系统推求出来的。 它揭示了日月地三体运动的最小相似 周期为六十年,其中还包含着五年、六年、 十年、十二年、三十年多个调制周期。 阐明了六十甲子年中天度、气数、气 候、物候、疾病变化规律等,从时空角度, 研究了天地人的统一性。
太 一 游 宫 图
(2)二十八星宿:是天体中二十八个相对 不动的恒星群,分阵四方,以拱北斗。二 十八星宿共周天365度,由于其相对稳定, 故成为划分天体星空区域的标志,并以此 为标志研究行星运行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亢害承制 二、升降出入 三、标本中气 四、气化理论 五、六淫致病 六、运气病机 七、运气治则 八、运气制方 九、五味用药 十、司岁备物
一、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内容。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不 断地运动和变化,无一例外。所以生化和制约现 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界,从而保证世间万 物及其相互间的相对平衡。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
《素问· 六微旨大论》中所论:“气之升
降,天地之更用也。”
(一)自然界升降出入运动是自然界生物生命的普遍 规律,万物的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升降出入的运 动,它贯穿于万物运动的始终。 升降,是指内环境的升降运动。 出入,是指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交运动。 升降的实质是阴阳气化的升降,升降出入是气的运 动形式,可以说升降出入运动是运气的集中表现形 式,在自然界表现为阴阳气交运动。由于阴阳互根, 阴之所以生,是因为阳之温升;阳之所以降,是因 为阴之凉降。有升始有降,有降方有升;降中寓升, 升中寓降。
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一)五运阴阳是气化的总纲
五运阴阳,指在阴阳气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五
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
《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指出了有阴阳气化才有五运五行, 才有气化物化和一切变化,说明五运阴阳是气化 的总纲,气化是物化产生的基础。
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此段原文明确指出,一年之中六气的变化分属 于五行,并受五行的制约。 一方面强调六气不亢是由于受到下承者的制 约,另一方面阐明亢则害物、制则生化的自然规 律。 说明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因而自然 界中的物化现象才能长期地保持着相对稳定,也 就是“承乃制,制则生化”之意;而自然变化过 于亢盛,若超过了极限,就会成为自然灾害,自 然气候变化及物化现象就会出现反常,也就是 “亢则害,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之意。
(二)六化是气化的基本内容
所谓六化,是指风化、热化、火化、湿化、燥
化及寒化。在六化的基础上再产生各种气化。如
《素问· 至真要大论》指出:
厥阴风木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 化,间气为动化。 风化:风高气远,云飞物扬,风之化也。 酸化:木司地气,物化从酸。
亢或不及,便会破坏这种平衡,而产生出一系列
变乱。人体生命的整个过程同样也存在着这种生 化制约现象。
正如《素问· 六微旨大论》所论: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 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 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 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
四、气化理论
运气学的基本原理是气化原理,气化理论是
中医运气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运气学说的一切基
本理论无不产生于气化,中医的一切理论无一不 和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气化,指气的运动变化。运气学说强调 气化渊源于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正如《素问· 天
元纪大论》所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九
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
(二)升降出入的主要内容是升清降浊
升降,是升清阳,降浊阴; 出入,是出浊阴,入清阳。 清阳,是指清阳升发之气,为精微物质的清轻部 分; 浊阴,既可指精微物质的浓厚部分,在某种概念 上也可指糟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 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 肢,浊阴归六府”的论述。
三、标本中气
标本中气理论是运气理论的重要内容, 与运气学的其它理论一样,离不开日月五星运
动的天文背景。在《素问· 天元纪大论》、
《素问· 六微旨大论》、《素问· 阴阳离合论》、 《素问· 五运行大论》、《素问· 至真要大论》 等篇中均有阐述。
(一)标本中气的基本原理
标本中气理论是六气理论,是六气变化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从标本中气的角度概括 了六淫对人体病机影响的规律,在中医病机分析 及辨证论治方面有一定意义。 本,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标,指三阴三阳 。中,为中气。 标本中气从化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六气之间 的气化关系,体现着三组承制关系。即:燥湿调 和,水火既济,风火相助,从而维持着六气的自 我调节机制。
亢害承制理论在运气学说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
研究及发挥,并作了极其精辟的阐发。这
对于探讨异常气候变化对疾病影响及其规
律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
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原理也是运气学的重要基本
理论之一。无论是天体,还是人体,其气
化都是以升降出入为气化形式的,正如
(三)运气气化升降及其病机 运气气化升降是指客气六步位置的升降。升,指 客气六步的上移。降,指客气六步的下移。表现 为: 迁正:指上一年的司天左间气下一年迁移为司天 之气,上一年的在泉左间气,下一年迁为在泉之 气。 退位:指司天和在泉的退移,即上一年的司天退 居为下一年的司天右间,上一年的在泉退居为下 一年的在泉右间。 不迁正:指左右间气不能轮升为司天、在泉之位。 大多发生于岁运不及,即阴干之年,属于“至而 未至”的年份。
不退位:指前一年的司天、在泉之气滞留不降位 于左右间气。大多发生于岁运太过,即阳干之年, 属于“未至而至”。 升降不前:正常情况,司天右间应降,在泉右间 应升,升降不前则指左右四间气当升不升,应降 不降,这种情况又被称为“刚柔失守”。 运气气化升降不前,主要导致“暴郁”(指暴烈 的郁气,其结果是气化反常,轻则使人体脏腑气 机升降失常,重则导致郁气。)以及温疫的发生。
(二)标本中气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机分析方面:根据六气的三条从化规律,结 合症状表现,确定其病在本、在标,还是中见, 从而决定治疗方向。如太阳表寒证就可分析病机 为出于本,而太阳表热证则为病出于标,阳明病 出现太阴湿证者就可分析为病在中。 2、确定治疗方向:根据病机分析,病生于本,则 求之于本;病生于标,则求之于标;生于中气, 则求之于中气;而病生于标本者,则标本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