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蜜蜂.蜜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名师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名师教案

《蜜蜂》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闷、几、尽”。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课前准备:1、生字卡。

2、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兴趣导入:(出示蜜蜂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文题目:蜜蜂),你对蜜蜂了解多少?说一说。

2、资料介绍: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

(课件出示法布尔的资料)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

“测”和“阻”是平舌音;“试”“超”“证”是翘舌音;“证”是后鼻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字,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字形。

(教师重点强调“试”右边没有撇;“概”左边是“木”,做偏旁时捺变成点,中间不要写成“艮”;“论”的右边不要写成“仓”;“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

)(3)教师板书示范“试”“概”“论”的书写,学生练习。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2、围绕试验,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想做试验试验过程得出结论)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蜜蜂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蜜蜂PPT课件
14.蜜 蜂
法布尔做 了一项什么试 验?
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的试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 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体会
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不轻信 盲从的求实态度
这个试验过程一共分为 哪几个步骤?
(1)我在我家花园蜂窝里捉了20只蜜蜂 放在纸袋里。 (2)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3)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守着。 (4)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 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放出来。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呢?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验证问题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20只蜜蜂飞回来了17只,另外3只呢?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造五百克蜜,一只 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四 圈。蜜蜂一找到蜜源,就会飞回去蜂巢,告诉同 伴关于蜜源的信息。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 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 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选自家花园的蜜蜂----便于观察 给蜜蜂做上记号------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开。走 很远的路----------更好地证实蜜蜂的辨认能力。 叫女儿守在窝旁------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法布尔把蜜蜂放出来后,看到 了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分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 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
圆舞
摆尾舞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相关作文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相关作文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相关作文6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相关作文一: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去花圃观察蜜蜂。

我看见一只勤劳的蜜蜂飞来飞去,在花丛中传播花粉。

我还看到有一只蜜蜂可能是太累了,就躺在花蕊里呼呼大睡。

蜜蜂用它的6只小脚像抱西瓜一样抱住花蕊,再用小嘴上的尖刺,刺向花蕊,吸取蜂蜜。

我走近一看——哇!蜜蜂身上的条纹黑白黑白的,就像披着一件最小号的豹子皮。

嘻嘻!豹子皮可是今年最流行的哦!我从书里知道:蜜蜂是无脊椎昆虫,而且它的大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并且它还长着3对足和2对翅膀。

虽然从书上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不如我们亲眼目睹的精彩!啊!我喜欢勤劳的蜜蜂。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相关作文二:大年初一,我去外婆家拜年,到了外婆家,我对外婆说:“祝您新年快乐!”“乖孩子给你”外婆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红纸包和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布包。

我想:这个红布包是什么啊!我在沙发上拆开了红布包。

啊!竟然是个玩具小蜜蜂。

我心里有点纳闷,又很扫兴,心想:外婆您真是老糊涂了吧!怎么会给我一个幼儿园的孩子玩的东西啊!还给外婆吧,这样又不礼貌。

我只好拿着放进妈妈的包里就和妹妹,弟弟们去玩了。

回到家里我把玩具小蜜蜂拿出来,仔细观察:小蜜蜂有圆溜溜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惹人喜爱,弯弯的触角闪着金光,双眼盯着我,月牙似的小嘴好像在对我笑,金黄色的身子上有一对晶莹剔透的翅膀,翅膀下有红黑镶嵌的脚。

我好奇地打开开关。

哇!小蜜蜂动起来了,它的脚一划一划的,屁股一扭一扭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真可爱,触角一摆一摆的,翅膀一扇一扇的,好像一边跳舞一边歌唱呢!看着小蜜蜂,我仿佛看到一群蜜蜂,清早起来为了找到百花盛开的地方,飞过海洋,飞过平原,飞过河流,“嗡……”钻到花心里传花粉,采花蜜,不怕困难,不辞辛劳为人类造福,它的品质多么高尚啊!这时我的心里豁然开朗,外婆送这样的礼物是让我学习蜜蜂不怕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以后也要像小蜜蜂一样采百蜜,博览群书,从小打好基础,为国家做贡献。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示例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示例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示例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一:校园里有许多花坛,一到夏天,各式各样的花都开了,它们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招来一群群蜜蜂。

星期一课间活动,我来到花坛边看花,看着看着,忽然听到了一阵嗡嗡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只蜜蜂。

这是蜜蜂把我吸引住了,我已无心看花。

我仔细地观察那几只蜜蜂,只见它们飞来飞去,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采蜜,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采蜜,实在是忙忙碌碌的。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的老师,他(她)们也不正像勤劳的蜜蜂在为我们、为社会不停地采蜜吗?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在窗下辛勤工作的身影,看到了老师那花白的头发和那布满了血丝的眼睛……蜜蜂对人们无所求,可是给人们酿造出来的是极好的东西。

它们在酿蜜,更是在酿造甜蜜的生活。

蜜蜂是渺小的,可是它的精神是崇高的。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上课铃声才让我想到了进教室,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花坛。

再见了,勤劳的蜜蜂。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二:昆虫世界,多姿多彩,它们会用气味传播信号,用声音告诉同伴们发现了是食物……连一只不起眼的小蜜蜂也会有很多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微风,踏着青草,走进蜜蜂的世界吧!谁说只有人类会跳舞!蜜蜂可是一个舞蹈大师.仔细观察,在蜂房里就有很多的小蜜蜂跳着华丽而又神秘的舞蹈.它们姿态不一,有的在蜂房顶上转圈,似乎有许多忧伤,有的却在无规律的乱飞,从样子来看,它一定好不自在.我凝视了一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跳舞”的蜜蜂跳得越久、越乱,跟来的蜜蜂也就越多,而且它们在一起跳同一种舞蹈,连发出的声音也一样,总之就是为了吸引更多蜜蜂到这儿来.待聚集到一定数量的蜜蜂后,它们就一起向花园进发,开始今天的劳作.虽说蜜蜂的舞姿优美,但是这些“小花农”们也不把心思全花到这件事上,更多的就是照顾自己的孩子.蜂房外围的洞口里,“妈妈”们正在用蜂胶给蜂虫们进食,那些又白又胖的蜂虫吊着圆圆的肚子,吃得好不自在.工蜂们是一个十足的“大力士”,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明显看见它的腿上有几层厚厚的花粉,这对我们而言,就像吹掉落在手心的一根毛这样容易,可是它们如此的小,就别说还要飞上很远的一段路程,并且顺利的把采来的花粉运回蜂房,这多难啊!这样一群小精灵,用汗水和智慧完成了一件件困难的任务,用行动见证了一个个对它们而言不可能的传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蜜蜂作文三:你能想象全身爬满蜜蜂的感觉吗?2004年9月26日在河南东安路就有个男子王俊成的头上、脸上、耳朵上、脖子里、肩上、胸前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蜜蜂,还有一群的蜜蜂在他身子周围飞舞打转,不肯离去。

小学三年级语文《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蜂》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蜂》⼀诗,借对蜜蜂⾟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样贡献了⼀⽣,不求名利,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蜂》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蜂》原⽂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尖, ⽆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苦为谁甜。

注释: ⼭尖:⼭峰。

⽆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指采取花蜜。

译⽂: ⽆论在平原还是在⼭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

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苦为谁甜? 【篇⼆】⼩学三年级语⽂《蜂》教案 教材分析 《蜂》⼀诗,借对蜜蜂⾟勤劳作的描写及其意义的反思,赞颂那些象蜜蜂⼀样贡献了⼀⽣,不求名利,为⼈类所造福的劳动者。

教学⽬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古诗。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作者简介。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新课 1、谈话导⼊。

⼩蜜蜂为酿蜜⽽劳苦⼀⽣,积累甚多⽽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墨客为之赞叹。

为赞美蜜蜂,诗⼈罗隐也创作了⼀⾸优美的诗。

板书题⽬:《蜂》,并指读。

(点评:创设良好的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学习古诗的兴趣。

) 2、简介作者 (⼆)⾃读诗⽂,启迪质疑 1、⽤学过的⽅法,⾃读,思考: (1)这⾸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 (2)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3)学⽣⼩组试讲,逐句理解。

2、精读训练,连贯讲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三年级上册14课《蜜蜂》

三年级上册14课《蜜蜂》
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的结论。
学习课文
默读课文:
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 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
辨 分辨 辨认 辩 争辩 辩论 辫 扎辫子
善于思考
求实
听说 蜜蜂有辨别方向 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 想做个试验。
1.读一读:思考作者想做一个怎样的试验。 2.想一想:默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3.说一说:“听说”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三、收获阶段
一、准备阶段我做了哪些事? 捉 —— 带着—— 守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
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
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 怎 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 么 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 做
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 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 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1.你成天闷( mēn )在家里也不嫌闷 ( mèn )得慌?
2.茶几( jī )上放着几( jǐ )个 苹果。
3.尽( jǐn )管这次比赛我没有取得好 成绩,但我已经尽( jǐn )力了,所 以我不后悔。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 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证 (zhèng) 误 (wù)
阻(zǔ) 途(tú)
试验 纸袋 阻力 遥远 沿途 陌生 准确无误
证实 飞散 几乎 大概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超常 本能 记忆力 确确实实
多音字
{ jī( 几乎)
几 jǐ( 几个)
{ mēn( 闷热 )
闷 mèn (闷闷不乐)
{ jǐn ( 尽管)
尽 jìn ( 尽力 )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

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蜜蜂》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蜜蜂三年级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蜜蜂》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天都快黑了,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飞回来。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蜜蜂》说课稿一、说教材《蜜蜂》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这篇课文语言严谨,层次清楚且逻辑性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蜜蜂》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蜜蜂》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

《蜜蜂》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种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有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蜜蜂》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蜜蜂》三年级课文知识点详解一、生字组词蜜mì(蜜蜂、甜蜜、蜜月)蜂fēng(蜂王、蜂拥、蜂窝)辨biàn(辨认、辨别、明辨是非)阻zǔ(阻力、阻挡、推三阻四)跨kuà(跨进、跨过、移山跨海)括kuò(包括、括号、概括)检jiǎn(检查、检测、检讨)查chá(查验、查看、查字典)确què(正确、确实、确有其事)误wù(错误、误导、准确无误)途tú(沿途、途中、路途)陌mò(阡陌、陌生、视如陌路)二、多音字闷mēn(闷热)mèn(愁闷)几jī(几乎)jǐ(几个)尽jǐn(尽管)jìn(尽力)散sàn(散步)sǎn(散文)三、近义词辨认—辨别寻找—寻觅推测—猜测超常—特殊大概—大约激动—兴奋包括—包含准确—精确陌生—生疏确确实实—的的确确四、反义词大概—肯定减少—增加遥远—附近超常—一般大约—准确逆风—顺风陌生—熟悉阻力—动力五、理解词语辨认:分析辨别并做出判断。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阻力: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跨进:进入。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准确无误:形容非常精准,没有误差。

准:标准,精确。

误:错误,误差。

超常:超过一般的;高于平常的。

解释:分析阐明。

六、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写“我”想试一试蜜蜂辨认方向能力。

第二部分(2-6):介绍了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第三部分(7):实验的结论。

七、句子解析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我想做个试验。

作者只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这是做试验的原因;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无误】正确,没有差错。
辨认——识别
包括——包含
推测——推断
证实——证明
寻找——寻觅
大概——大约
减少——增加
陌生——熟悉
准确——错误
阻力——动力
激动——平静
超常——一般
整体感知
• 边朗读课文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围绕着试验,课文写了哪几方
面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做了一个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 方向的能力的试验。
第1段:
交代作者想做试验的目的。
第2-5段:试验过程。
第6段:
试验结论。
课文解读
仔细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试验是如何进行的?最后结果如何?你从中感
悟出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
听说:没有亲见。 试验:验证,有试一试的意思。
板书设计
写作方法 用数字说明事理: 数字说明也叫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 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 具说服力。
方法指导:
1.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 绝对不能用。 2.所列举的如果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 据,并用“大约”“将近”“左右”等词并力求 与实际数据接近。
勤劳的蜜蜂 人们常说“勤劳的蜜蜂”,这一点也不夸张。在晴朗 的天气里,蜜蜂总是在野外忙碌着。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
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蜜蜂一
找到蜜源,就会飞回密巢,告诉同伴关于蜜源的信息。
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他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
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表现了作者求实的态度以及用词的严谨。
试验进行了吗?作者是怎样做的呢?
一天,我(先)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 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再)为了证 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 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 旁等着,(还)自己带着做了记 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 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满身花粉”结合后 文你知道了什么? 蜜蜂还采了蜜。
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 小蜜蜂飞了两里多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 的时间。 请在下列句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不改变原意。 也就是说,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两只 小蜜蜂(不仅)飞了两里多路,这( 还) 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字词学习
论、试、验、
证、概、减、 阻、测、括、
袋 上下 结构 _________ 途、超 半包围 结构 _________
确、误
左右 结构 _________
lùn 讨 论
shì yàn 试 验
dài zhènɡ 口 袋 证 实
zǔ 阻 塞 cè 推 测
ɡài kuò jiǎn 概 括 减 少 què 确 实 wù 错 误
tú chāo 征 途 超 常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证实】证明其确实。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
【阻力】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14 蜜蜂
R 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 试验、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作者验证蜜 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过程及结论。(重点)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难点)
新课导入
走近作者
作家名片:法布尔(1823—1915),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他童年时代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 草虫鸟,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 活情况。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 学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昆虫记》《自然科学编 年史》等。
知识备查
蜜蜂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 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生物学家弗里希用一 系列实验证明,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 他指出蜜蜂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 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说明作者的试验成功了,照应了文 章的开头,同时也说明作者有严谨的科 学态度。表现出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 赞叹之情。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 不是 而是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思考: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 最后一段说明了作者试验得出的结
论是蜜蜂真的有一种本能,能认识回家
的路,而不是靠记忆力。
拓展延伸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还在它们背上做上记号呢? 捉自家花园的蜜蜂是为了便于观察。
做记号是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
证明这些蜜蜂是作者放飞的。
思考:作者为什么在两里外放飞蜜蜂, 还让小女儿等在蜂窝旁?这一系列试验 过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作者在两里外放飞蜜蜂,是因为路稍远一 些,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守在蜂窝旁, 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这一系列试 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蜜蜂对人类的第一大贡献是为植物授粉。当蜜
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采集花粉时,就起到了植
物授粉的作用。据研究,果树、蔬菜及其他农作物,
有蜜蜂授粉,可以使产量提高20%-35%,朱德元帅
曾经称赞小蜜蜂是“月下老人”。蜜蜂对人类的第 二大贡献,是为人类酿造和提供了蜂蜜、蜂王浆、 蜂胶等自然界中完美的天然保健品!
归纳概括试验步骤为: 1.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观察。 2.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分。 3.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
来的时间。
4.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 问题。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 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 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 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说这番话时,应该是什么语气? 惊讶,喜悦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了十五只背 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说明了什么?
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作者看到这一幕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 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 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 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思考:“确确实实”一词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