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与表达》论文摘要:纪念性景观是联接时间的空间场所,人们在这里追忆往昔、思索未来。
纪念性景观设计一个重要功能是传递纪念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要素及表达方式,并探索适合当代纪念性景观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表达方式“纪念”是人类的本能,通过对以往的人和事的回忆,唤起内心的缅怀与感悟。
通过感知历史,强化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认同。
纪念性景观具有纪念性的主体,也就是要纪念的人或事件及它们所象征的精神,通过物质性的建造和精神的延续,达到回忆与传承的目的。
纪念性景观是联接时间的空间场所,具有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并且将精神功能放在首位,在这里人们追忆往昔,思索未来。
纪念性景观的精神内涵和景观外在形式完美结合时,景观才具有“可读性”,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一、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要素纪念性景观是人类纪念性情感的物化形式,蕴含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意义,可以引发大量的联想和追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纪念性景观设计首先是为了传递纪念信息表达纪念性, 纪念信息通常是通过设计要素表现出来的,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包括以下几种。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要素。
纪念性景观作为一种饱含人文情感的景观,和场地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尊重原有的场地结构和地域特征,利用场地的开合凹凸等原始自然特征组织场所关系,在原生场地进行纪念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通过地形的起伏和沉降可以围合、分隔空间,控制视线。
根据纪念内容和性质,或藏、或露、或开放、或含蓄,呈现出景观应有的性格特点。
我国古代陵寝历来有“筑陵以象山”,或依山为陵的风尚。
秦汉以来帝王之墓以封土做坟为主,这种泥土仿造自然山丘的帝王陵墓,是一种非常崇尚自然的纪念性形式,期望能象山一样永恒。
唐陵的特点为“依山为陵”,不像秦汉陵墓那样采用人工修筑的封土高坟, 而开“山陵”之先河。
十八座唐陵中, 仅献陵、庄陵、端陵三陵位于平原,其余均利用天然山丘, 建筑在山岭的顶峰之下, 踞高临下, 形成“南面而立, 北向为朝” 的形势。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安徽省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片土地上涌现了众多英雄人物和重要的红色历史事件。
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旅游景点,以其红色历史遗迹和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以下是安徽省八大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的介绍。
1. 皖南事变纪念馆皖南事变纪念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皖南事变的发生地。
这个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皖南事变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安徽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感受到党的领导和人民斗争的伟大精神。
2. 三河坝革命旧址三河坝革命旧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农革命根据地之一。
这个旧址保存了党的重要会议场所、红军指挥部和红军驻扎点等,展示了安徽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片段。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艰苦奋斗的历史场景,了解到安徽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奉献。
3. 黄山革命旧址黄山革命旧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中国党的早期工农革命根据地之一。
这个旧址保存了党的地下机关、红军指挥部和红军战斗纪念馆等,展示了安徽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景观。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感受到安徽人民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4. 皖西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皖西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这个纪念馆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红军战斗遗址,展示了安徽人民和红军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了解到安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对抗日斗争的偉大奉献。
5. 苏区首府革命旧址苏区首府革命旧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区,是中国党的早期工农革命根据地的标志性地点之一。
这个旧址保存了党的地下机关、游击队司令部和党的临时中央所在地等,是安徽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见证。
红色旅游景点的风景名胜

红色旅游景点的风景名胜红色旅游景点是指那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这些地方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景观风貌。
红色旅游景点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历史的追溯和认知,更能够感受到当年英勇斗争的激情和伟大事迹的感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景色名胜。
1.延安革命纪念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
在这里,可以参观到毛主席故居、中央大礼堂、杨家岭革命旧址等重要景点。
这些地方保存完整,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辛和英勇。
2.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江西小黄山”的美誉。
登上井冈山主峰南风岭,可以俯瞰整个井冈山景区,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3.长征纪念馆长征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而建。
这里以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为主题,展示了长征历史的壮丽景象和英勇的红军队伍。
参观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雕塑等形式全面了解长征的过程和意义。
4.南昌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起地。
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南昌起义的背景、起义的过程和各位革命先烈的事迹。
5.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是纪念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立的纪念性公园。
这些陵园常常位于战场或者是革命领导人的故居附近,以庄重肃穆的氛围吸引人们前来瞻仰革命先烈。
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沂蒙烈士陵园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烈士陵园。
6.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献身国家和人民事业的英勇烈士而设立的纪念馆。
这些纪念馆常常通过展柜、展板、影像资料等形式展示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奋斗历程,以及他们的家乡、学校、家庭背景等,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烈士的精神和贡献。
红色旅游景点的风景名胜众多,在国内各地都能够找到。
这些地方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够欣赏到迷人的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和革命精神的影响。
《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特点》

《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特点》发表时间:2020-12-22T08:07:21.937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25期作者:谢文璇[导读] 纪念性景观是记录历史和记忆的景观,能够引发群体回忆和联想。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市 101601论文摘要:纪念性景观是记录历史和记忆的景观,能够引发群体回忆和联想。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与思想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传达给观者,并激起观景者的情感共鸣。
本文主要从空间的尺度和空间的序列等方面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特点,以期能从景观空间设计的角度梳理出纪念性景观的设计规律,并对设计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纪念性景观空间特点一、纪念性景观纪念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活动,通过对过往的人或事的追忆,来唤起怀念和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纪念性景观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出现,是记录历史和记忆的景观,具有纪念的主体和它们所象征的精神,并且能够引发群体回忆和联想。
纪念性景观的表现形式也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演变,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为陵墓景观、纪念碑和纪功柱景观、纪念性雕像景观、纪念性景观门、纪念性公园等。
主要表现为对神秘的营造、对英雄的歌颂、对永恒的追求等。
当代纪念性景观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的纪念性情感需求,并纪念有意义或有影响力的事件或人物等,如奥林匹克纪念园、澳大利亚国家突发事件纪念碑、爱滋病病人纪念碑等,纪念主体呈现出广泛与多元的特点,不再只表现崇高和伟大,而是呈现出理性反思的特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纪念性景观通过物质性的建造来达到精神的延续,成为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场所。
二、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特点纪念性景观的主题与思想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传达给观者,并激起观景者的情感共鸣。
其中景观空间充当着重要的纪念性情感沟通的媒介。
空间是为使用者服务的,应当综合考虑,下文将结合纪念性景观的特点从空间的尺度与向度以及空间的序列等方面加以分析。
空间有许多形态,如正方形给人庄重、稳定的感觉,适宜观景者驻足停留。
红色文化纪念性景观空间研究——以宁乡刘少奇故居纪念园景观为例

2020·02一、纪念性景观概念(一)纪念性景观的概念作为承载历史的实体空间,每个城市都会有各种形式纪念性空间以表明人类的纪念需求,这类实体空间能够给人以精神意义。
纪念性景观包括用于标志某一事物或使后人记住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能够引发人类群体联想和回忆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以及具有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的物质性或抽象性景观。
(二)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简介刘少奇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也被称为花明楼景区。
花明楼景区总用地达690多亩,景区中包含门楼广场、刘少奇同志铜像、纪念馆、少奇同志故居、花明园等几个部分,现在已是湖南省内最为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地与著名的AAAAA级旅游风景区。
二、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一)纪念性景观的空间结构景观空间结构即为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是指景观组成要素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及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配置情况。
景观功能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空间结构的布局由其空间功能来决定,而纪念性景观的主要功能为纪念或缅怀某段历史、某个故事或某个人物。
基于纪念性景观功能要求,常用的空间结构有规则式布局、自由式布局和混合式布局三种。
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由入口门楼广场起至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采用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布局,而后段景观空间则采用自由式布局,基于此两种布局相互搭配,刘少奇故居纪念园的空间结构采用的是混合式布局。
前段以入口的门楼广场为起点直至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形成一条东西贯穿长度约为1000米的空间结构主轴线,并在主线轴上布置了门楼广场、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
而后段的自由式布局中则有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文物馆、刘少奇同志故居以及花明园为主的空间节点。
(二)纪念性景观的空间序列纪念性场所不仅是实体物质场所,也是承接人们缅怀沉思的精神场所。
游览者在场所内可以充分感受到空间序列带来的氛围,而在纪念性景观中这种氛围一般都会选用大型建筑或超于常规尺寸的雕塑、纪念碑等构筑物来体现。
刘少奇纪念园空间序列的重心为刘少奇铜像,整个园区以铜像为空间结构轴线的中心点展开,铜像的基座抬高于中心广场地面,设置在中心,同时广场以大面积的自然山林为背景,使得参观者视觉焦点为铜像。
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
一、纪念性景观的起源
谈到纪念性景观的起源就不能忽视古代埃及创造的伟大文明以及它们文明的遗物。
埃及于公元前4世纪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造了人类最早的巨型纪念性建筑物。
古代埃及建筑以庞大的规模、简洁稳定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达到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埃及古代建筑3个主要时期:1、古王朝时期建筑。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前22世纪)的主要建筑是著名的金字塔。
2、中王国时期建筑。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2—公元前16世纪)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
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够建筑比较宽敞的内部空间。
3、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6—公元前11世纪)以祭奉阿蒙神的的神庙取代陵墓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
神庙形制大致相同,除大门外有3个主要部分:周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允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人造景观与未知而博大的宇宙自然相联系,犹如爱尔兰的纽格莱齐陵墓冬至日的阳光沿着黑暗墓道照亮墓穴最深处,以及墨西哥的奇骞扎伊金字塔庙的阶梯犹如蛇神盘绕一样,神秘的灵光打动人心并且如同未知对探究之心的诱惑一样,经久不息。
景观雕塑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

景观雕塑所在城市环境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景观雕塑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
一、纪念性景观雕塑:纪念性景观雕塑,必须有雕塑,而且必须以雕塑为主。
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
纪念性景观雕塑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
所有环境要素和总平面设计都要服从雕塑的总立意。
纪念性景观雕塑根据需要可建造成大型和小型二种。
大型纪念性环境有前苏联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而建立的“祖国—母亲”纪念性景观雕塑。
纪念性景观雕塑并不一定都是大型的,比较小型的纪念性景观雕塑更为普遍。
二、主题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是指通过主题性景观雕塑在特定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
主题性景观雕塑同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雕塑和环境的特殊作用。
这样可以弥补一般环境缺乏表意的功能,因为一般环境无法或不易具体表达某些思想。
主题性景观雕塑最重要的是雕塑选题要贴切。
一般采用写实手法。
三、装饰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性景观雕塑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
装饰性景观雕塑调整可丰富环境特色。
四、陈列性景观雕塑:陈列性景观雕塑是指以优秀的雕塑作品作为环境主体的内容。
红色旅游景点感受革命历史的气息

红色旅游景点感受革命历史的气息红色旅游景点是指那些与革命历史相关的地点,以纪念、追思和学习革命先烈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景区。
在这些景点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领略英勇斗争的英烈精神以及共和国的无限魅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并分享我在这些地方游览时的感受和体验。
一、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党的历史重要节点,延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根据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市中心,是向世人展示延安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在参观纪念馆时,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展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记录着毛泽东等伟大领导人在延安时期的革命事迹和思想理论。
通过观看展品和听导游讲解,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重要性和红军长征的艰辛。
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等革命先烈在这里开辟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独立自主的游击队,奠定了红军战略基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井冈山风景区内,是纪念井冈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大量关于井冈山革命的图片、文件和实物展品,感受到了当年革命斗争的殷红血脉。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顽强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三、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中央苏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位于江西革命圣地井冈山景区内,是向人们展示红军长征精神和中央苏区历史的重要场所。
游览纪念馆时,我留心倾听了解说员的讲解,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中央苏区人民的顽强抗争。
纪念馆内的陈列品和图片都充满着浓厚的氛围,让我对中央苏区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四、南京中山陵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风景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建筑庄重肃穆,寓意着中山先生的伟大业绩和伟大事业。
我静静地走在中山陵的石阶上,心中充满敬意和敬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克· 米兰(Mc ·MIllian) 的“风筝规划”(Kite Planning)平面 (1)美国国会大厦 (2)托马斯· 杰斐逊纪 念堂 (3)F· D罗斯福纪念 园 (4)亚伯拉罕· 林肯纪 念堂 (5)肯尼迪表演艺术 中心 (6)白 宫 (7)乔治· 华盛顿纪念 碑
从竖向的图腾树立在广场 中间,众多的竖向线条就 给人以强烈的紧张感,而 此时墙面为保持整体统一 仍然选用花岗岩石为材料, 但是在选材上明显比一区 要精细很多,以突出拘谨 的感觉。
•
哈普林在这个空间中通过一组雕塑集中表达当时的政 治事件和社会环境。第一个雕塑是一个名叫“乡村夫妇” 的主题雕像,描绘的是一对绝望的美国阿巴拉契亚乡村夫 妇,站立在倒闭了的农庄前,神情麻木,显得孤立无援; 其右边的第二个雕塑是一名叫“等待面包的队伍”的铜像, 描绘了5个身穿大衣和皱帽的工人排成一列,等待政府的 救助,他们全然不顾人格的尊严,只求一点施舍来度日, 这个雕像集中反映了从1930年以来席卷全美的经济大萧条 时期人民的生活现状和政府的积极援助措施。
在这组雕像后面是一组表达对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社会改 革措施的纪念柱和墙体, 墙体上还可有反映新政改革措施 的浅浮雕, 如工具和工人劳动的场景等。五个独立的纪念 柱用凹形浮雕重现墙上的景象, 通过虚实对比引发人们去 触摸、探寻、思索的欲望。一个名叫“田纳西河谷流域水 利工程”的大型叠水瀑布用来象征新政改革中最大的水利 工程。穿过一个有条石铺装的曲尺式的过渡空间即来到第 三个空间。
开端 空间一:空间简洁,氛围轻松宁静
发展 空间二:雕像述说故事,纪念性空间氛围逐渐浓
郁
高潮 空间三:散乱堆放的大石块和轰鸣的叠水瀑布预示着高潮的 来 临,“送葬者的队伍”浮雕墙将纪念性氛围推向最高潮
尾声 空间四:欢快的叠水和开敞的空间环境预示着新的时代的到来, 也成为整个纪念性空间序列的尾声。
视线的安排与组织
而水的应用则展现了积极 向上的乐观与活力。在表达缅怀、 纪念之情的同时也为参观者提供 了一个亲切、轻松的游赏环境。
• 哈普林将罗伯特· 格拉哈姆设计的名为“第一次就职”的 罗斯福半身雕像和同样象征第一次总统就职的一个喷泉瀑 布设为这个室外空间的主景, 整个空间简洁、朴素。
二区─经济恐慌
图腾与雕像所呈现当 时全球经济大恐慌所带 来的失业、贫穷、社会 无助与金融危机等种种 亟待解决的问题,柱式 的图腾与墙面的青石浮 雕,一幕幕的纪录前人 齐心为度过经济萧条, 各行各业艰困打拼的百 态。该区除了从浮雕、 图腾的图案展现当时经 济恐慌的紧迫感。
罗斯福纪念公园场地分析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市中心有一条河叫波托马克河,河的东面 是波托马克公园。这个公园定义为美国国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和名人的纪念园 用地。罗斯福纪念园正位于潮汐湖与波托马克河之间的西波托马克公园内的一个 狭长的地段上。在其周围已经坐落了三位美国总统的纪念园。罗斯福总统纪念园 的选址是在整个大的规划指导原则下确定的,横向延展,自由灵活的布局使得整 个纪念园空间与狭长的地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华盛顿市中心的一处优美而 独特的风景。
倒映池(静水)
瀑布(倾泻而下的动水)
瀑布(倾泻而下的动水)
跌水(欢快雀跃的溪水)
墙体
花岗岩墙体的运用在整个纪念园纪念空间的构成、纪念空 间氛围的营造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墙体的设置和布局 也极具艺术特色,它自身就如同一个艺术精灵:时而突兀、 时而平缓;时而赫然在目、时而消因于大地,再加上平面布 局上的凹凸有致、曲折向前,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个跳跃的 精灵、空间的劲舞者,极有韵律和节奏感。墙体将纪念园主 体空间划分成四个小的室外空间,这些小空间之间彼此互相 掩映,层层渗透,通过墙体质感的变化和水声的不同效果将 空间氛围逐渐引向高潮,让人们在这些流动的空间中逐步抛 开杂念,慢慢进入到具有强烈纪念意义的空间氛围中来。这 些墙体就像导游一样将游人带进了一个历史的故事空间之中, 默默地述说着故事、表达着情感。
十三、空间与活动、体验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空间的设计,它对 纪念性这一主题的表达与以前历史上很多名人的纪念园、 纪念馆最大的区别在于:罗斯福总统纪念园是由一系列空 间组合而成的雕塑事件的形式,像一个个舞蹈排练场,游 人是剧中的一个角色演员,人们只有通过亲身的参与、交 流去体验剧情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体会出剧情的内涵。
使用者和使用状况分析
罗斯福纪念园与众多纪念园呈规则状分布在白宫附近, 不仅为游人和居住在其周围的人们游览、观赏,更作为美国 政府的标志性纪念性园林给予政府官员启示和警惕。
布局
整个纪念园的平面布局是狭长的、曲尺形蜿蜒伸显得很细碎、自由。展 的,与基地的现状结合得非常完美。纪念园的设计从平面形式上看没有规 整的广场、笔直的纪念大道和统筹全园的构筑物。从纪念园西侧进入园内, 一侧是曲折向前的花岗岩墙体,一侧是自然种植的乔木和灌丛,两者之间 的铺装场地分布着的浮雕墙、雕像、浮雕柱与一侧石墙上的跌水、瀑布和 石壁内的一系列雕塑等纪念要素一起构成了纪念性空间的主体。这些时而 壁立于场地中央、时而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墙体成为整个纪念性空间的划分 者和空间的引导者,这一侧的墙体和另一侧的植物一硬一软两种要素围合 出主要的纪念空间序列。Fra bibliotek景观分布
空间分布
空间一 (1933年-1936年)空间二 (1937年-1940年) 空间三 (1941年-1944年)空间四 (1945年)
3 2 1
4
第一区─罗斯福总统上任初期
人们一进入公园的印象 就是从岩石顶倾泻而下的水 瀑,平顺有力,象征罗斯福 就任时所表露的那种乐观主 义与一股振奋人心的惊人活 力。
与传统纪念性空间视线安排突出中轴线不一样,园中没有一 个明显的视觉轴线,墙体、树木和灌丛将整个纪念空间安排得 非常引人入胜,人们在时而凹进、时而凸出曲折向前的墙体的 引导下,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时,由于墙体、树木和雕 塑的遮挡,人们的视线总是时断时续,隐隐约约,有一种期待 感,而这种视线的引导是在非常自然的空间布局下完成的,人 们可以随意选择行进路线,参观者可以随着墙体的引导从一个 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参观,也可以选择位于潮汐湖边的游步路和 公园中的小道来参观,这种多视角、多种游览路线的安排让人 们在轻松自然的空间氛围中完成对纪念园的参观,达到了解历 史、传承伟人精神的游览效果,而不是在威严冷峻的视轴线景 观和令人敬畏的建筑空间氛围中被动地接受历史故事和人物精 神,这与罗斯福总统的崇尚民主的精神内涵是非常一致的。
第一部分是一个较小的安静的空间, 一面墙上的浮雕名为“送葬者的队 伍”,讲述的是罗斯福去世人们为其哀悼的场面, 正下方是一个小小的长方 形倒影池, 静水通常被视为是逝者世界的象征, 而浮雕倒映在水面上, 与墙 上的浮雕形成虚实对比, 引人深思, 更突出了该空间的氛围。第二部分是个 相对较大的开敞空间, 是设计的重点和高潮, 主要内容是大型跌水和广场, 象征着经过了艰难、动乱的战争年代, 人们迎接和平新生活的欢快心情。在 这第四个空间中, 为了隐喻这种乐观、和平的氛围, 哈普林再次运用水景叠 水的设计来表达, 建造了一个象征“四种自由”的叠水在这个空间中营造一 种自由、快乐、祥和的空间氛围。
四区─和平富足
历经经济恐慌与二次大战的浩劫后,转之而来就是战后建设全 面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舒适的弧形广场空间作开放辽阔 的效果,对角端景是动态有秩的水景衬以日本黑松,产生一种和谐 太平的景致。 该区也有水景,但是与一区相比既有前后呼应的作用,又显出 不同。一区的水欢快愉悦,而该区的水则更为平静,这也是为了展 现在人生不同时期,随着经历的不同而心态有所不同。二战以后, 一切都变得平静和谐,也更成熟了。 此处植物既有墙外的 ,也有墙内的,除了常用到的乔木外, 还有红叶的树种,与女贞等低矮灌木想搭配,显得更有生机。
设计师劳伦斯· 哈普(Laurence· Halprin) 设计作品风格特点
1.对自然形态的钟爱
他设计的波特兰系列广场从平面形式到空间特征给人的都是 一种自然活泼的感觉;哈普林在深深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 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 而不是对自然简单地移植或模仿; 2. 对公共空间中人的参与和行为体验活动的关注 他认为室外空间就好像是一个舞台,参与其中的人及其活动 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作品就不完整,风 景园林师在此时的作用就如同一个舞蹈编排者,去安排、组织 空间中人的活动。在他的广场作品中,喷泉、混凝土平台、挡 墙等不仅仅是景观要素中用来给人观赏的,更重要的是给人们 提供一处休息的场所,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从中受益,这时 景观要素实现了与人的互动。
• 哈普林曾说:“与华盛顿其他纪念园中那种光滑的精细 花岗岩材料相比,罗斯福总统纪念园中由这些原始自然 的花岗岩构成的空间本身就具有永久的原始品质。”而 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风雨的侵蚀,岁月的痕迹会 使这些原始的特质愈发变得突出起来,这种原始空间的 品质会让人联想到在人类的远古时期,人们用巨大的石 柱、石块等垒成阵列、图形来祭拜自然之神的那种空间。
材料
运用原始的自然材料,自由的空间形式等,其中最主要的 就是:参观者是在通过运动的过程中去体验纪念性空间的 ,是在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空间里穿行时慢慢获得纪念 性情感的体验的。由此哈普林首先选择了外形粗糙、凹凸 不平的看上去非常自然原始的花岗岩石材作为墙体的贴面 材料,从而为整个空间的环境氛围奠定的一个原始、质朴 、自然的基调。在这样一个整体的空间氛围中,哈普林充 分发挥了他运用墙体的创造才能,他用墙体将整个纪念空 间围合成一些列的凹凸有致的小空间,并通过雕塑、水景 、植物、铺装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流动的空间序列。这 样人们便仿佛走进了一个远古的纪念空间环境中,在一个 个自然原始的空间中穿行,在运动中体验历史,慢慢经历 纪念性情感的高潮以至最后的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