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浅析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及美学特色

方圆之美文紫砂壶外观造型的设计源自生活中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想。
它既有“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的几何美,又有花鸟虫兽造型的神态美。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给大众带来了无尽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美感。
一、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从造型上划分,紫砂壶可分为光货(圆形紫砂壶、方形紫砂壶)和花货(筋纹壶、花壶)。
(一)圆形紫砂壶圆形紫砂壶产品在行内属于“光货”。
从壶身到壶盖几乎都是圆形的,唯美的弧线,给欣赏者以圆润饱满之感,壶身与壶盖结合之处线条流畅,严丝合缝,尽显曲线的魅力。
圆形紫砂壶中的“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点。
圆,在古人眼里有团圆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美、亲人团聚的希望。
圆,也代表着处事圆滑,不刻板。
以圆形紫砂壶待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之感。
另外,在紫砂壶中,有“圆不一相”的说法,它指圆的形状不拘泥于圆形本身,而是圆形给人的观感,壶可以似一粒珠,呈正圆状;也可以似龙蛋,呈椭圆状;亦可以似桶,呈圆柱状。
圆形紫砂壶关于圆的艺术表达源自于对生活事物的理解和刻画,而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
但是不管是半圆、椭圆还是圆柱形,都讲究作品的外观形态与尺寸统一、协调。
(二)方形紫砂壶在众多造型中,当属方形紫砂壶艺术价值、制作工艺要求最高。
方形紫砂壶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匠人的全手工制作,每块面、每条线都倾注着匠人的灵感。
由于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过程中不易爆裂,因此,古人在制作方形紫砂壶时主要通过镶身筒成型法完成。
从泥片的打切到镶身筒,再到上底片、上满片,最后到[摘 要] 紫砂壶作为民间古老的艺术,其中蕴藏的艺术美不仅仅体现在视觉审美上,更体现在风格迥异的造型上。
从紫砂壶的外观分析紫砂壶的造型艺术。
并从色彩美、功能美、款识美、工艺美分析紫砂壶的美学特色。
[关键词] 紫砂壶 ;造型艺术;美学特点《陶缘》6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方圆之美做盖、做钮、装嘴,其中包含的工序达二十多项。
宜兴紫砂文化的魅力

宜兴紫砂文化的魅力宜兴紫砂文化的魅力宜兴紫砂文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
其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
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合、神形兼备。
宜兴紫砂艺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
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它情有独钟,古今有多少诗人、画家对它的喜爱达到痴迷的地步。
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现在紫砂学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即把紫砂茗壶进行划分归属。
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讲究内在文化底蕴,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风貌,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切茶、切景诗出为三绝称之为“文人壶”。
第二类是有富丽鲜亮、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
在砂壶上用红、黄、蓝、黑等泥料绘制山水人物,草木虫鱼做纹饰,或镶铜包银,此类称“民间壶”。
第三类作品是将砂壶进行抛光处理,镶以金口金边,造型风格迎取西亚及欧洲人的审美趣味,有明显的外销风格,称“外销壶”。
第四类是不惜工本精雕细琢,讲究豪华典雅的宫廷御用紫砂茗壶称“宫廷壶”。
而此类器物则代表了当时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另外,宜兴紫砂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
自明迄今,有诸多文人参与设计、书法、题诗、绘画、刻章,与陶艺师共同完成每件作品。
题诗镌刻的内容已经完全提升到文学性的高度,以壶寄情,曾一度发展到“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的境地。
其中较著名的有陈继儒、董其昌、郑板桥、陈曼生、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唐云、冯其庸、亚明等等,这对宜兴紫砂文化内涵的扩展和深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这一现象是其他工艺领域中所罕见的。
而其中影响较深远的则首推陈曼生。
陈曼生,字子恭,号曼生,名鸿寿,浙江钱塘人(1777-1822)“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善画山水,讲究简淡意远,疏朗明秀效果,诗词文赋造诣精深,他一生酷爱壶艺,是一位杰出的陶艺设计家,曾设计壶样十八式,多与杨彭年兄弟、邵二泉等人合作,他所设计的壶多受文人雅士的喜欢,称“曼生壶”。
浅谈紫砂壶的艺术美

浅谈紫砂壶的艺术美作者:尹锡英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2期摘要:紫砂壶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真正形成了浑厚的独特内涵,它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有着多层面的联系,创作时要始终坚持“紫砂壶整体设计的和谐美”。
关键词:紫砂壶;内涵;和谐美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031-01作为茶道、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宜兴紫砂壶,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真正形成了浑厚的独特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说,紫砂壶的设计、创作与制作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紫砂从艺陈营、从艺群体,有高品位的设计理念、艺术主张就显得十分重要。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史,自明清以来紫砂壶的传世作品,也就是一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
明代的时大彬,他把日常用的、粗糙的紫砂大壶改变成精制的、采用线条表达壶艺形象,既实用又可供人们玩赏,可谓前所未有。
由于这一变化,从而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紫砂壶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两重功能,从此紫砂进入了艺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是紫砂壶艺的独创性。
紫砂壶作为日用品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它作为包含艺术要素的日用品,作为观赏对象,作为装饰艺术,甚至作为精神的象征物,其优势显得十分突出,它独特的艺术功能始终未被其它艺术所取代。
那么,紫砂壶在何种意义上作为艺术和审美对象而存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回答:什么是艺术?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类似于“什么是美”的问题,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界定。
我们可以说某个具体的作品具有艺术性,比如一个陶罐,一个瓷瓶,一尊陶塑,可以指出它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是如何表现的等等。
美学家李泽厚的看法是深刻的,他认为:“艺术作为各种艺术作品的总和,它不应看作只是各个个体的创作的堆积,它更是一个真实性的人类心理——情感本体的历史建造。
如同物质的工具确证着人类曾经现实地生活过,而且也是后代物质生活的必要前提一样;艺术品也确证人类曾经精神地生活过,而且也是后代精神生活的基础或条件。
浅谈紫砂壶“留香四季”的田园情趣

4 “ 留香四季壶" 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石 榴 与 松 柏 是 老 百 姓 日常 生 活 中最 常见 的 事 物, 石 榴 意 味着 子 孙 满 堂 , 松 柏 意 味着 延 年 益季 壶 ” 的制 壶 标 准是 “ 源 自自然 而 高 于 自然 ” , 以 自然 为创 作 灵感 的紫 砂 壶种 类 丰 富。而 此
有 完全按 照 古人 制作 提梁 的方 法 .而是 大 胆地 将 提
梁做 成 了松 树枝 丫的形状 。远 远 观之 , 苍劲 有 力 ; 细 看之 。 精 妙绝 伦 , 松枝 寄 寓 了美好 的祝 福 , 其 吉 祥 的
寓 意令人 欣喜 。 在石 榴籽 上悬挂 提梁 , 使得 整个壶 的
视 觉 中心都 得往 上移 , 仿 佛石 榴 高高地 悬 挂 于树 . 整 图 1 留香 四季 壶
简 约却不 失 应有 的 美感 。最 为特 别 的是 壶 身 的石 榴
造型 , 石 榴 籽颗 颗 饱 满 圆 润 , 极度逼真 , 仿 佛秋 日成
熟 的石榴 , 别有 一 番 生 趣 与 风 味 , 极 具 田园 的情 趣 。
紫砂 “ 留香 四季 壶 ” 整 体 色 泽生 动 . 造 型在 虚实 之 间 变化 , 石 榴装 饰部 分 真实逼 真 . 别有一 番韵 味
者 都充 满着 对 于使用 者 的美好 祝 福 。紫砂 壶 已经 发
展五、 六百 年 , 是 当之无 愧 的 中华 文化 中的精 华 。紫 砂 壶虽 是艺 术 品 .但 也 存在 于寻 常百 姓 的 田埂 茶几 之列 , 或是 文人 墨 客 的书房 之 中 , 故雅 俗共 赏是 紫砂 壶 最 重要 的一 个特 点 .每一 把壶 都需 要 制 壶者 巧心 ( 下转 第 2 9页)
论紫砂壶“三友”的造型艺术和人文韵味

PURPLE CLAY论紫砂壶"三友"的造型艺术和人文韵味张文惠江苏宜兴宜兴214221【摘要】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紫砂的时候,是从外形入手 的,紫砂的圆器、方器、仿生器等等都各具特色,令人眼花 缭乱、目不暇接。
紫砂艺术作品"三友壶"采用了浑方的形 态设计,把松、竹、梅的元素结合起来,共同演绎出紫砂历 史之上非常经典的题材造型和艺术审美,让我们在喝茶品茗 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雅趣横生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 力。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采用了比较简约的捏塑装饰和 浑方形态的结合,从制作的工艺难度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 的,浑方器型在紫砂圈里面就是考量一位紫砂匠人基本功力 扎实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再结合花器的手法,可谓是独具匠 心。
端握此壶细细欣赏,不仅仅能够感受到在寒冷冬天里的翠 绿和鲜红,同时仿佛能够嗅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清香。
【关键词】紫砂壶.三友;造型艺术;人文韵味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是山明水秀、风景秀美之地, 有着“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陶的古都”之 美誉,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游玩,同时也对神秘的紫砂 一探究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被紫砂的迷人魅力深 深地吸引了。
在我们刚幵始接触紫砂的时候,是从外形 入手的,紫砂的圆器、方器、仿生器等等都各具特色, 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实,紫砂器的第一要素是 泥料,正宗的紫砂泥料只蕴藏在宜兴的地下,经过高温 烧制之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所以用来冲泡茶叶最为合 适。
其次就是看紫砂器的做工,如果是在细节的处理方 面都比较精致的话,那么这一把壶整体上也不会差到哪 里去;最后就是看气韵的流畅,这虽然是一个不可量化 的感觉,但是可以从整体的和谐度、端握的舒适感、装 饰的贴合度等等元素来衡量和感受,当我们花费一定的 心思在这三个方面的时候,经过经验的积累,就可以真 正地品鉴紫砂艺术了。
1、紫砂壶“三友”的造型艺术紫砂艺术作品“三友壶”(见图1)采用了浑方的 形态设计,把松、竹、梅的元素结合起来,共同演绎出 紫砂历史之上非常经典的题材造型和艺术审美,让我们 在喝茶品茗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雅趣横生和紫 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品四方开泰,赏紫苑文雅——浅析《四方开泰》的造型特色

气 势 挺 拔 ,力 度 透 彻 , 制 品 长 期 以 来 盛 销 不 衰 , 在 市 场 竞 争 中 赢 得 一 席 之 地 。 清 朝 乾 隆 皇 帝 六 次 下 江 南 ,对 宜 兴 紫 砂 壶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认 为 宜 兴 紫 砂 壶 沏 茶 , 香 醇 芬 馨 ,韵 味 无 穷 ,赞 之 为 “世 上 茶 具 宜 兴 称 为 首 ” 。 紫 砂 方 器 壶 , 是 紫 砂 壶 中 独 特 的 造 型 结 构 之 一 , 古 朴 稳 重 , 棱 角 藏 锋 ,刚 寓 于 柔 , 好 的 方 壶 ,均 收 放 自 如 , 融 通 练 达 。 其 造 型 看 似 简 单 , 宴 则 制 作 难 度 很 大 。方 壶 方 方 正 正 ,犹 如 做 人 之 道 。
紫 砂 方 器 的 线 条 一 般 较 为 刚 劲 、笔 直 ,但 也 不 乏 方 器 中 有 “方 非 一 式 ” 、 “方 圆 相 济 ” 的 形 体 , 比 如 传 炉 这 样 的 经 典 器 形 就 是 既 有 曲 、又 有 直 ,方 器 中 多 运 用 到 长 短 直 线 的 。因 为 方 为 点 、线 、 面 的 结 合 ,所 以 方 器 需 要更 加 注重 比例和 镶接 的 力度 。因此 方器 讲究 的是 线面 挺 括 , 气 势 硬 朗 ,转 折 有 棱 有 角 , 表 现 出 阳 刚 的 美 感 , 做 到 直 而 不 僵 ,刚 中带 柔 。
一 把 方 壶 存 手 ,也 许 认 为 是 一 把 紫 砂 壶 而 已 . 其 实 , 这 方 壶 的 制 作 工 艺 很 复 杂 的 . 每 一 把 壶 都 得 来 不 易 。 方 壶 。 在 制 作 过 程 中 , 成 品 很 少 ,如 耍 制 作 出 一 把 大 家 都 能 认 可 的 ,在 制 作 和 烧 制 中 能 得 到 一 把 完 美 的 方 壶 。难 度 就 更 大 了 , 紫 砂 业 内有 “一 方 抵 四 圆 ” 之 说 , 而收 藏 界 有 “一 方 抵 十 圆 ” 之 说 , 《四 方 开 泰 》就 是 一 把 典 型 的 方 壶 。
浅谈紫砂“三友壶”的造型艺术风格
浅谈紫砂“三友壶”的造型艺术风格作者:许均良来源:《佛山陶瓷》2021年第08期摘要: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其巧夺天工的造型设计、庄重沉稳的艺术内涵使人爱不释手,富饶的江南之地----宜兴,孕育了神奇的紫砂泥料,聪明勤劳的匠人运用紫砂泥料制作出了艺术品紫砂壶,在宜兴山水的环抱间,每一件紫砂作品都富有灵性,散发着一股和谐之美,它既可作为一件让人欣赏的艺术品,又可以作为一件实用的器皿,静静地散发着紫砂的魅力。
关键词:紫砂;三友壶;造型;艺术风格1 前言宜兴紫砂壶艺术起源于宋朝,历经明、清两代艺人的传承,到今天制壶技术的日趋成熟,都离不开每一代制壶艺人对于紫砂壶造型艺术的探索,这直接会影响制壶艺人的创作构思,宜兴紫砂巧妙地引入大自然的景观作为创作主题,不仅展示了独特的造型艺术,还将自然界的物体形象地展示出来,融入紫砂艺术,造就了陶瓷艺术中独有的一份魅力。
这把“三友壶”(见图1)以梅、松、竹“岁寒三友”为创作题材,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着作者对于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与赞美。
2紫砂“三友壶”的造型设计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创作的时候都喜欢寄情于大自然,借大自然的景象与事物来抒发作者心中的美好品格与追求。
从傲立雪中的梅花到挺拔翠绿的松柏和节节攀升的翠竹,无一不展示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作者在创作“三友壶”的时候将梅、松、竹这三种植物拟人化,将他们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中来,展示着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
紫砂壶“三友壶”是纯手工制作而成,壶器借助梅、松、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壶身像一段树桩,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嵌入壶身内部,形象注重意蕴,做工精致,造型艺术恰到好处,制壶艺人雕刻出树枝状的壶钮、壶把和壶嘴,壶身的一面是梅花,另外一面是竹叶,俊秀潇洒,造型朴素逼真、生动灵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岁寒三友”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作者将这三种常见的植物运用到紫砂壶的创作中来,也是颇具挑战力的,既要照顾到紫砂壶生动的表现力,又要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把“三友壶”在造型的设计上都具有一种美感,相互呼应、协调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羊开泰,壶纳吉亨
三羊开泰,壶纳吉亨作者:邵沛华来源:《江苏陶瓷》2016年第02期“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珍贵无比的紫砂泥造就了宜兴紫砂辉煌的历史,也促成了人们品茗赏壶的生活雅趣。
紫砂壶是陶瓷艺术门类中极富特性的一种,有“东方明珠,华夏瑰宝”的美誉,它不施釉,完全以水到渠成的造型装饰来实现艺术效果,对技艺的要求极高,它包罗万象,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露出高雅的文化气息。
紫砂壶“三羊开泰”(见图1)通过简洁而不失美感的造型,相得益彰的羊纹装饰,传递出深厚的文化情结。
尤其是整把壶将线条的艺术特征发挥到极致,使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更富有灵动的生命力,并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三阳开泰的寓意融为一体,流露出祥瑞吉亨的美好气息,一目了然且给人以亲近感。
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十分丰富,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发展至今可大致归为几何形体、筋纹形体、自然形体三大类。
其中,几何形体又可细分成圆器和方器两类。
造型百变不离其宗,而圆器更是传统造型中的典范,自古以来,历代制壶艺人都热衷于制作圆器紫砂壶,精品佳作更是层出不穷。
紫砂壶“三羊开泰”的整体造型秉承了传统圆器的制作特点,讲究“圆、稳、匀、正”缺一不可,其轮廓简练、曲线流畅、骨肉亭匀、精气神十足;含蓄与张扬并存,表现出古朴淡雅的质感,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壶身饱满,壶腹鼓出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一捺底设计使壶身更显圆润。
壶肩与壶颈合一,虽较矮,但与壶身搭配和谐。
圆形壶盖宽大简洁,盖面微鼓,盖沿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而流畅。
壶钮为桥状,精致小巧,横跨于盖面,与壶身风格巧妙呼应。
一弯流胥出自然,飞把纤细倾斜,端握舒适。
相对于壶身主体而言,壶底三足则表现出更为丰富的艺术风格,三足较高,承托壶身,提升了壶的整体重心,富有灵动的视觉美感。
整壶将圆器的造型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圆润精巧、骨肉亭匀、收放有度,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同时,其线条流畅、比例恰当、精巧优雅,简单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颇有柔美的气质。
浅析吉祥动物图案在紫砂壶上的应用
有喜气 洋 溢之感 , 壶体 F b 羊 纹 图案合 成 , 视觉 作 源泉 , 并 吸取 了中国其他工 艺美术 和传统艺 术 的特点 。 饰 朱红 泥 , 疏 密巧合 , 壶底 三足鼎 立 。壶 嘴为羊 精 心设 计 了数 以千计 的各 式壶 、 盆、 瓶 等 的造型 . 且 又各 变 化为三个 如意纹 , -/ 1 , .  ̄似羊 具 特色 , 真可谓 “ 方 非一式 、 圆不 一 相 ” 。在 这 些 造 型 中 , 紫 首 .壶把 与壶 体结合处 点缀羊 绒毛 ,把下 置- 此壶造型俗称 “ 三羊开泰 ” 。 砂艺人们 巧妙地借 用 中国传 统吉祥 图案 中的动物 图案来 尾 , 鱼 因与余 同音 ,故 在传 统习俗 中它常 用来 比喻 富余 设 计 壶 形 。因 为 自古 以来 , 人 们 多 以吉 祥 动 物 图 案 和 谐 音 寓意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 吉庆和幸福 。现代何挺 初制作 的双 鱼戏水 壶 , 壶身 扁 圆 , 上半 身雕琢 鲤鱼 纹 , 下部 刻水 波纹 , 一 捺底 简 洁 明了 , 单 V I 、 压盖 、 刻水波旋 波纹 , 泛起 一 圆水珠作钮 , 直 流短 如鱼 嘴, 整个壶很好地 体现 了吉庆有余 的喜庆气 氛。
狮 也是 中国传 统 的吉祥 图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代 潘持平 所制青 狮
壶, 以紫褐 中泛青 的调 砂泥制 作 , 与青 狮 主题 相 吻合 。壶
呈 长方款式 , 以起 伏 带 线 装 饰 , 底 足外敞 , 挺 括 有 力 。肩 方
的, 有邵 大亨 、 黄玉麟 、 朱 可心 的鱼化龙壶
与龙齐名 的是虎 , 虎勇猛威 武 , 素 称“ 兽 中之王 ” 。中 国古代 敬虎为神 , 被列 为 四方神之一 。常 以兽面形装饰 在 青铜 器 、 铺首 、 瓦 当等 器场上 。紫砂艺 人将虎用 于紫砂 艺
浅谈紫砂壶之美
浅谈紫砂壶之美作者:张秀芳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要求形象结构完美,还要审视纹样、装饰、制作的手法。
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
关键词:紫砂壶;鉴赏;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30-01“吾好紫砂一青衫,与君相逢淡香来。
不靠酒肉续旧事,唯以素雅能释怀。
”宜兴紫砂自闻名以来,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
而宜兴本身就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砂壶宜茶的好地方。
紫砂壶起于宋元,盛于明清。
在明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那到底什么样的紫砂壶才是一把好的紫砂壶呢?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我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去谈下:材质美、造型美、工艺美、功能美、寓意美。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
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要求形象结构完美,还要审视纹样、装饰、制作的手法。
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
材质美,也就是材料的质地美。
紫砂陶所有的紫砂泥料产于岩石之中,该泥料为宜兴丁蜀地区所特有,从大类上分有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紫砂泥中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合理的矿物质,可塑性能好,相比于其它陶瓷粘土,更加听话,允许成型范围极宽,经高温烧成(1150—1180摄氏度)不易变形,成品与坯体收缩率仅为10%,并在高温烧成之后,能保持2%的吸水率与2%的气孔率,能经受冷热急变,冬天泡茶不爆裂,传热慢,使用抚摸不炙手。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这说明了茶壶质地的优劣与是否能泡出一壶好茶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紫砂壶从造型可分为:光壶、花壶、筋囊壶。
光壶: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作者:丁洪顺
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5期
摘要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睐,正是因为它以纯正的紫砂泥为原料,并采用了独特的成型工艺。
因此,紫砂壶在众多茶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工艺品,一出世就显示了它的鲜明特性。
紫砂壶早期为原始的茶具,通过工艺技法的运用,工具的逐步改进,逐步向艺术性过渡,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寓意,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羊开泰壶;紫砂;装饰;艺术魅力
紫砂壶是极佳的茶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
在丰富多彩的紫砂壶体造型中,许许多多都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紫砂胎体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它的形象美,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品茶即读人生,在饮茶之际,会不知不觉地领略到生命的味道,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不能长久拥有,在生命中也总有一些心愿无法实现,当为之深深扼腕叹息的时候,不如饮一杯清茶,就会在沉默的怀想中慢慢地修整疲惫的心,去忘却一些苦痛,开始另一种别样风情的生活。
现以这款紫砂“三羊开泰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壶装饰的艺术魅力。
1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材质为红泥粗砂,色泽红艳。
全壶以四块泥片镶接而成,壶体曲线流畅,线条饱满敦实、挺括周正、变化合度,器型章法纯正,做工精湛,富有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壶盖下镶进壶身,壶盖合闭后,盖面与口沿相齐,严丝合缝;壶嘴似方,贴身胥曲流畅;细方壶把透出灵气,口盖严密;束颈,肩部凸起线条,延伸至壶嘴,与把手在视觉上保持了平衡;上小下大的两个倾斜块面突出中间线条的优美,使之过渡到壶嘴上成为阴阳分割之界,连接到壶把上端下沿,充分体现线条的美感,使整个造型简练而又挺拔。
紫砂“三羊开泰壶”挺健舒展而稳定,曲折中富有变化、柔美中显出劲韧,老辣干练、蔚然可观。
此壶最引人注目的是四方形壶盖上的绵羊雕塑壶钮,它悠然自得,与壶腹雕塑的羊头相呼应,构成了“三阳开泰”的吉祥寓意。
2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线条艺术
紫砂“三羊开泰壶”属于四方造型,然而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符合四方器型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要求。
此方器除了壶口、壶盖、壶把、壶嘴应与壶体相对称以外,还做到了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的效果。
紫砂“三羊开泰壶”猛一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然而细细品之,把它放到中华美学思想的环境中去考察,用中国人特有的“恍惚”之智慧去品赏,似乎可以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在传统之
中看到新意的华彩。
紫砂“三羊开泰壶”看起来圆不圆、方不方,它的方圆朦胧,线面模糊,说白了有点“四不像”。
正是这“四不象”,使它同传统壶型款式拉开了距离。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四不像”,正说明它从传统的方圆清晰、线面规矩中走出来了,寓指做人不能太圆滑,也不能太方正,暗合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之道。
3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寓意
紫砂“三羊开泰壶”以雕塑的羊头和全羊作为壶器的装饰,具有“三阳开泰”的吉祥之意,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三阳开泰”是中国羊年春节人们互致问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原意是指“冬去春来之意”,《汉语成语词典》道:“《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
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
后作新年开始的祝颂语。
”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释是《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
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在《易经》64卦中,“泰卦”是好卦,故有“否极泰来”的成语。
“阳”和“羊”同音同调,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
从古代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了“吉羊”。
在古汉语中,“羊”和“祥”通假。
《说文解字》说:“羊,祥也。
”此外,“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
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三者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泰”是卦名,乾下坤上,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所以大吉大利。
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
羊,即祥也,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
人们常说的“三阳开泰”为吉祥话之一,羊在汉族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
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此外,汉族民间喜用的“三阳开泰”是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
紫砂“三羊开泰壶”正是因为有了羊头和全羊的雕塑装饰,才使得它多了丰富、美好的涵义。
4 结论
使用紫砂“三羊开泰壶”沏一壶好茶,茶,饮前清香怡人;饮后使人清醒、纯正。
红尘本如梦,人淡恰似菊。
莫如此时,一杯清茶,慢慢的品着其中滋味,不用理镜中谁人憔悴,不用管彼岸花什么时候会开,不会被浮华的世事所湮没,才会少了些被钱财恩怨浊蚀的负担,少了些患得患失后的落寞寂寥,只要用心聆听茶的呓语,灵魂才会无怨无愁,神情淡然,悠远而自在。
茶唤醒了人的悟性,纯化了人的心灵,端正了人的品行,坚定了人的信仰。
茶品、茶性、茶德是相互搀扶的,是茶文化纯真善良内涵的阐述,激发着人们本性中修身养性、返本归真的慧根,在短暂匆忙的人生路上凭添几分清醇和智慧。
在品茗时欣赏紫砂“三羊开泰壶”的雕塑,领悟它的美好寓意,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参考文献
[1]李丽等.谈谈“三羊开泰”与《周易》[J].汉字文化.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