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篇一: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实验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日期:2013 年12 月 3 日星期二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
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 实验原理(1)用照度计测量: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p 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即: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p=ep/e 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 e 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 ,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式中:I---被测表面的亮度,cd/m2 ; e —被测表面的照度,lx。
2. 测量内容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
每种材料面随机取 3 个点测量 3 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 测量方法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 )开关拨至“ 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 batt 字”样,则需要换电池;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 )开关拨至适当位置,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 )。
建筑光学研究报告

建筑光学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全面探讨了建筑光学的定义、原理、重要性、主要研究内容、应用领域、设计方法与策略、技术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建筑光学在塑造舒适、高效和美观的建筑环境方面的关键作用。
一、引言建筑光学是建筑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天然光和人工光在建筑中的传播、分布和利用,旨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同时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光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二、建筑光学的定义与原理(一)定义建筑光学是研究光与建筑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光在建筑中的传播规律、光对人的视觉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光来营造理想的建筑空间。
(二)原理1.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
2.视觉感知人眼对光的强度、颜色、对比度等特性有特定的感知和反应。
3.照度和亮度照度表示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亮度则是指发光表面或被照射表面在某一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三、建筑光学的重要性(一)满足视觉功能需求提供足够的照度和良好的光分布,使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进行各种活动。
(二)营造舒适的环境避免眩光和阴影,减少视觉疲劳,提高人们在建筑内的舒适度。
(三)节能与环保合理利用天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光污染。
(四)增强建筑的美学效果通过光的塑造,展现建筑的形态、质感和空间层次,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四、建筑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天然采光1.采光设计确定建筑的朝向、窗口位置和尺寸,以最大程度地引入天然光。
2.采光计算通过模拟和计算,预测室内天然光的分布和照度水平。
3.采光控制利用遮阳设施、反光板等调节天然光的进入量。
(二)人工照明1.照明灯具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场所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和光源。
2.照明布局合理布置灯具,实现均匀的照度分布和良好的照明效果。
3.照明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时间调节照明亮度。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2024年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
验
引言概述: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是为了研究建筑室内光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建筑物理光学实验中的采光实验一,通过对建筑室内光照进行量化和分析,为建筑设计和改善室内照明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实验内容。
正文:
1.实验目的
1.1 了解建筑物理光学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2 知晓采光实验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2.实验原理
2.1 介绍光的自然特性和传播规律
2.2 解释光的入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基本现象
2.3 介绍光照度和照度计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实验器材和场地
3.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测量参数和位置
3.3 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4 对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评估
3.5 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4.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展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
4.2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室内光照质量
4.3 探讨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
5.实验总结
5.1 总结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
5.2 评估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5.3 探讨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总结:。
建 筑 光 学 实 验

建筑光学实验班级:建筑学1101班实验报告:程鑫 201131013实验测量:孙福云 201131008兰斐而 201131001孙梦溪 201131032罗茜 201131017实验环境:测量日期:2014.6.1 & 2014.6.3天气状况:全阴天温度:18℃-25℃测量地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楼1606教室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楼外实验仪器:照度计实验原理:照度计用硅光电池(或硒光电池)作为感光元件,当光照射到光电池上时,便产生了光电流,照度愈大光电流愈大,经放大器放大后由指示表直接读出照度大小。
实验一采光系数测量采光系数:室内照度与同一时刻室外照度的比值。
根据采光系数的定义,我们在测定室内工作面上天然采光的照明水平时就不能只测定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值,还要同时测定室外无遮挡的空旷地面的水平面照度值,才能据此计算出相应的采光系数。
测量条件:天气条件应选全阴天。
所谓全阴天是整个天空被云遮蔽,看不到太阳所在位置时的天空状况。
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咋雨、雪天测量。
测量时间要选在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那一段时间内,最好选择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为宜,而早晨和傍晚前后照度变化大,不宜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测量。
室外照度的测量:需要测取的室外照度是指全天空扩散光在室外水平面上产生的照度,因此要选择室外的一块空地作为测点,靠近空地周围没有房屋和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远处的建筑或其他遮挡物与测点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即距离L与遮挡物高度h之比要大于6。
室内照度的测量: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的建筑物中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典型剖面与工作面的交线上布置一组测点。
教室各点照度:教室照度曲线分布图 教室照度折线图室外天空照度:实验结论:窗与墙之间采光效果最佳,窗与门之间采光效果较好,墙与墙之间采光效果一般,墙与门之间采光效果最差。
但墙与墙之间的采光在测试点5处于较大值,经分析,因该点处于两扇窗户之间,故采光较好。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

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凯学号: 01111318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秋玲实验日期:14.5.9 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2014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2014.5.9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4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并非全阴天)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6.8+2.1+1.5+0.8+0.66+0.22+0.22)/7=1.8采光均匀度Uc=0.22/1.8=0.12B-B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64+2.2+1.1+0.66+0.44+0.33+0.22)/7=1.08采光均匀度Uc=0.22/1.08=0.2C-C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3.0+2.09+1.32+0.66+0.33+0.33+0.22)/7=1.13采光均匀度Uc=0.22/1.13=0.19D-D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31+1.76+1.1+0.66+0.33+0.33+0.22)/7=0.96 采光均匀度Uc=0.22/0.96=0.22E-E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5.28+2.31+1.43+0.77+0.55+0.33+0.22)/7=1.55采光均匀度Uc=0.22/1.55=0.14F-F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0.44+1.1+0.99+0.55+0.33+0.33+0.22)/7=0.56采光均匀度Uc=0.22/0.56=0.39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剖F5 120 130 130 41900 41400 41700 0.33% F6 120 110 100 40200 39400 39200 0.33% F7 60 60 60 26 700 27800 27400 0.22%C-C剖D-D剖F-F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2

建筑光学系列实验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一:检验侧窗采光房间的实际采光效果一、实验目的:学会用照度计检测侧窗采光的实际照度值,计算照度均匀度和侧窗采光系数。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ZDS-10照度计2台,光接收器2只。
5~7.5m钢卷尺一把。
照度计的使用见照度计使用说明书,并对两台照度计进行校准。
三、原理简述及实验步骤:1、采光系数C:它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2、采光照度均匀度=室内照度平均值最低值在假定工作面上的照度或=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室内采光系数最低值3、测试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二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2m 布置一测点,距两端墙面距离为0.5m (如图1)。
侧窗1侧窗2测量线1测量线2测量线34、测量方法:(1)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
如无阴天,选朝北房间进行测量。
时间最好在9时至16时,因为这时窗外照度变化较小。
(2)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以上。
读数时间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可以用手机联络两台照度计分别在室内或室外同时读取数值)。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桌面或支架水平面上。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根据测得数据即可整理绘制成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粗略绘制出教室平面采光系数的等值线。
(画出采光系数图)。
四、数据记录及计算1、室内外照度值记录表(每个点测三次,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室外参考点照度记录表:2、室内照度均匀度= =3、采光系数曲线图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实验二:外窗透光系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外窗透光系数的测量,认识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厚度玻璃的透光性能,了解外窗透光系数对室内采光质量的影响。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广州大学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建筑092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实验名称:建筑光学实验学号姓名:周挺0916010022布伟洵0916010020麦健涛0916010024梁广鸿0916010030余嘉文0916010025邓诗茵0916010021杨佐一0816010048 指导教师:汤国华成绩: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光环境实验实验目的:学会室外光环境主要评价指标亮度和照度以及材料反光系数的测量实验时间:2012年12月1日实验地点: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理科北楼六楼室内实验仪器全数字亮度计(型号XYL—Ⅲ)、照度计(型号MODEL ZDS-10)、照相机实验内容:一、教室光环境测量实验:1、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理论依据:ρ=E(反)/ E(入);τ=E(透)/ E(入)测量:墙体、黑板、门板、地面、窗玻璃(单层、双层、加窗帘)、木桌面注意:1)所有测量对象都要注明颜色和材料。
2)测量反光系数时,传感器的接收面要与被测面平行慢慢离开,到数据稳定为止。
2、窗口采光系数C的测量理论依据:C= E(内)/ E(外)选一侧窗(打开),垂直窗方向取测量点,间距50㎝,高度与桌面齐,同时测量室内外水平面照度注意:1)E(外):同一时刻室外水平面扩散光照度,如有太阳直射光,则要适当遮挡。
2)实验人员不要挡住窗的入射光线3)采光系数的C除列表格表达外还要画曲线表达:纵坐标为C值,横坐标为至窗距离值。
3、照度均匀度δ的测量理论依据:δ=E(最大)/E(最小)注意:1、要尽快把教室各座位的照度测量,以达到同时性,如果室外天空亮度变化大,则测量各座位的采光系数代替照度值。
2、先关灯测量,后开灯测量,看开灯后均匀度提高多少。
4、室内眩光现象的测量理论依据:亮度超过3000cd/㎡或L(光源)/L(背景)≥10视为“眩光”。
方法:把教室分前、中、后、左、中、右6区,分别看黑板,测量开灯和关灯情况下视野的亮度分布和光源与光源旁边的亮度对比三、实验数据与结果一、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1)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反光系数ρ的测量单位:反射光——lx; 入射光——lx;(2)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透光系数τ的测量单位:透射光——lx; 入射光——lx;备注:玻璃为透明白色玻璃窗帘布为灰色棉质。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引言概述:建筑光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光线设计建筑的学科。
利用光线可以改善建筑内外空间的舒适度、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节能性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建筑光学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其效果。
正文内容:1.光线与建筑环境1.1太阳辐射和建筑1.1.1太阳辐射的组成和特性1.1.2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1.1.3太阳辐射的调控技术1.2自然光的利用1.2.1自然光的分布和变化1.2.2自然光在建筑中的应用1.2.3自然光的调控技术2.光线与建筑材料2.1光线的透射、反射和折射2.1.1光线的基本性质2.1.2光线在建筑材料中的传播2.1.3建筑材料的透光性能2.2玻璃和光线2.2.1玻璃的透光性能和分类2.2.2玻璃的反射和折射特性2.2.3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3.光线与建筑设计3.1光的视觉效果3.1.1光的颜色和亮度对人视觉的影响3.1.2光线的投射、散射和反射特性3.1.3光线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2光线的舒适性和节能性3.2.1光线对环境的舒适性要求3.2.2光线的节能设计原则3.2.3光线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4.光线与建筑照明4.1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4.1.1照明的定义和分类4.1.2照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4.1.3建筑照明的主要技术手段4.2光线照度和照明设计4.2.1光线照度的测量和计算4.2.2建筑照明设计的步骤和考虑因素4.2.3照明设备和光源的选择5.光线与建筑模拟5.1建筑光线模拟的意义和方法5.1.1建筑光线模拟的意义和应用领域5.1.2建筑光线模拟的方法和技术5.1.3光线模拟软件的应用和发展趋势5.2建筑光线模拟实验5.2.1实验目的和方案5.2.2实验步骤和装置搭建5.2.3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总结:建筑光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将光线的特性和建筑设计相结合,为我们创造了更舒适和更节能的建筑环境。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了解了光线与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照明和建筑模拟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
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
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
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测量时间应选择一天中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段,一般多在10:00AM-14:00PM为宜,不宜在早晨傍晚测量。
3.测量位置
测室外照度的光电池应平放在周围无遮挡的空旷地段或屋顶上,且无日照影响,离开遮挡物的距离L至少在光电池平面以上是遮挡物高度的6倍远,如图所示。
测量人员离开测点一段距离,蹲下读数。
室
外照度测点位置选择示意
六实验过程
测量人员将光接收器水平放置在测点处,在测量前与室内外测量人员约定好,何时开始读数,每隔5秒或10秒读一次数。
读数前,应将接收器曝光2分钟以上;室内每个测点测量3次,然后换一个测量,测点轮换次序与室外测量数据一一对应。
教室测点分布图
七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窗间墙剖面1
剖1采光系数平均值C(%)=(2.6+1.0+0.73+0.50+0.38)/5=1.04
采光均匀度Uc=0.38/1.04=0.37
剖面2
剖2采光系数平均值C(%)=采光均匀度Uc=
八实验分析
教室亮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教室不同地点的亮度分布情况。
二实验原理及仪器
一、遮筒式亮度计原理
遮筒式亮度计是根据亮度与照度的关系的立体角投影规律的原理而制作的。
该定律揭示,某一亮度为L的发光面在被罩面上形成的
发光表面的亮度L与发光表面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立体角在被照面上的投影的乘积,即;
这个定理表明,照度仅和发光表面的亮度及其在被罩面上形成的立体角有关,而跟发光表面面积的绝对值无关。
当立体角固定时,就可以从待测表面亮度形成的照度推算出该物体表面的亮度,把亮度转化为照度测量。
二透镜式亮度计
当被测目标较小,或距离较远时,要采用另一类透镜式亮度计来进行测量,这类亮度计通常设有目视系统,便于测量人员瞄准被测目标,光辐射由物镜接受,并成像于带孔反射板,光辐射在带孔反射板上分成两路,一路经反射镜反射进入目视系统;另一路通过小孔、积分镜进入光探测器,透镜式亮度计的光路系统如图所示。
透镜式亮度计的原理是光电测定法,构造上采用透镜和光阑。
从光源的小面积出发把在一定的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投射到光探测器上,如下图所示,用透镜在测定面上成像,通过光阑的光投射到光探测器上
三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2013年11月3日
地点:教学东楼D座
五实验方法
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
1.先选定一个工作地点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各种表面,都选做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2.测量时间选择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条件和最不利条件(例如有阳光直
射进入室内,阳光直射窗外浅色建筑时)
3.3.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0.5米,离地高1.2米(坐姿)或1.5米(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室内为天然采光时,亮度计朝窗放在通过有窗间墙的中轴线上,离内墙0.5米,离地1.2米或1.5米。
4.将测得的数据直接标注在以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的室内照片上,或以测量位置为视点的透视图上。
数据记录:将测量的数据数据直接记录在以测量点为视点的教室透视图上或者平面图上。
总结:
实验名称:材料光反射系数测量
实验器材:照度计
实验目的:通过测试了解不同材料表面的反射性能
实验原理:光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其一部分光通量被材料吸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透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算出材料的光反射
系数为:i E E ρρ=
实验步骤:
1.首先选取3种不同的被测材料,我们选取了抹灰墙面、靠窗地面和玻璃;
2.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面,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紧贴被测表
面,测得入射照度i E ;
3.再将光敏面对准测点,逐渐平移开,照度计读数将随之而变,待读
数稳定后,即为反射光照度
ρ
E 。
由下式求出光反射比:
i E E ρρ=
;
4.每个被测面一般应选取 3 个测点,然后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光反射比。
测量过程中,应使被测表面照射状况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数据记录:
结论:同种材料的光透射系数都是相同的,以上数据证明了这一结论。
除了测量靠窗地面时的第三组数据存疑外,其它数据基本上佐证了这一观点,经计算此种抹灰墙面的光反射系数是0.6,教室门的光反射系数是0.10,靠窗地面的光反射系数是0.32(排除第三组数据)。
实验名称:教室玻璃光透射系数测量 实验器材:照度计
实验目的:通过对普通玻璃的光透射系数的测量,了解玻璃的透光性能以及玻璃窗光透系数大小都市内采光质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光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其一部分光通量被材料吸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透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算出材料的光透射系数为:i E E τ
τ=
实验步骤:在天空扩散光条件下,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贴在窗玻
数据记录:
结论:同种玻璃的光透射系数都是相同的,以上数据证明了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