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免疫调节教案 (3)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重要性;2.理解免疫调节在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3.掌握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免疫调节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意义和作用2.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免疫调节的机制–免疫调节的方式3.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4.免疫调节的技巧–减压和放松–学会管理情绪–正确使用药物和保健品–合理运用免疫增强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由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总结;–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
2.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发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兴趣。
2.讲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提示学生思考:什么是免疫调节?为什么免疫调节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讲解免疫调节的定义和重要性。
3.探讨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15分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方式;–汇报和总结:组间分享并进行总结。
4.探讨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15分钟)–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能提高我们的免疫调节能力?–讲解良好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对免疫调节的影响;–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的方法。
5.分析免疫调节的案例(20分钟)–提供一些免疫调节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6.总结和讨论(10分钟)–总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收获;–讨论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观点。
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包含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2.免疫调节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文献。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3.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了解本文说明方法,学习使用典型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文本大体内容。
2.参照课后“学习建议”,检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揭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朗读课文。
2.探讨课题的理解: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
三、整体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以美国引进葛藤、中国引进水葫芦为例,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原因和结果。
告诉人们引进物种是好的,但不要“不顾国情、不讲科学地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总(生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分(举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态平衡,及其后果)━━━━总(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维护生态平衡)四、具体探究1.“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经济发展、(威胁人类健康)2.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些危害的?通过典型例子3.小组讨论:本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据)它们有怎样的作用?举例子:增强文章的说服性,使说理更充分、更真实。
列数字:使说理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小组合作:本文语言有何特点?本文语言既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又具有小品生动有趣的特点。
五、知识拓展1.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物入侵”的例子吗?2.幻灯片展示其他“生物入侵”的例子。
六、师生小结1.字词积累。
2.就文章主旨和科学小品等方面谈谈你学习本文的收获。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免疫调节的原理,了解免疫反应的过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免疫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a. 免疫与免疫系统的定义b. 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意义2. 免疫系统的组成a. 免疫器官b. 免疫细胞c. 免疫分子3. 免疫调节的原理a.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b. 免疫反应的过程c. 免疫调节的机制4. 免疫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 疫苗免疫预防b. 免疫治疗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调节的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免疫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免疫调节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及实例。
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材、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3. 实例:收集一些免疫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及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免疫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免疫调节的类型1. 自我耐受:免疫系统如何区分自身和非自身物质,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2. 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对某些无害物质产生的免疫反应降低,以避免过度反应。
3. 负反馈调节:免疫系统通过调节免疫反应,使其达到适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七、免疫调节的关键分子1. 免疫球蛋白:抗体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包括其种类和功能。
2. 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3.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如何引导免疫细胞移动,并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八、免疫调节的细胞1. 调节性T细胞:描述调节性T细胞的类型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免疫调节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大班

免疫调节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了解免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
3.学习并实践一些调节免疫系统的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二、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方法。
3.如何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
三、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2.知识讲解:a. 免疫系统的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并抵御各种外界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
b.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保护我们的身体: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我们出生时就具备的免疫反应能力,而获得性免疫则是通过接触到外界的病原体后产生的免疫反应能力。
c. 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免疫调节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抵御病原体的入侵,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d. 免疫调节的方法: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卫生习惯等都是调节免疫系统的重要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免疫调节对健康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应对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健康问题。
4.课堂活动:a.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一些调节免疫系统的方法,并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答案。
b.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提高免疫力。
c.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与免疫调节相关的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如填字游戏、谜语解答等。
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方法1.扎实基础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免疫调节对健康的影响。
3.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思维。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教案教案主题:免疫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免疫调节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免疫调节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免疫调节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
2.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免疫调节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第二步:讲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1. 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讲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强调免疫调节在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和防止疾病发生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步:讲解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介绍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包括饮食调节、生活习惯调节、药物调节等。
2. 分析每种调节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
第四步:实践与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为小组,讨论一种免疫调节方法,并设计一个实际操作的方案。
2. 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免疫调节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要求学生针对免疫调节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列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改进方向。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方案设计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反思是否存在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安排学生实际参与一项免疫调节活动,如健康饮食促进会等。
免疫调节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免疫调节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 了解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免疫调节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2. 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免疫调节的概念和意义a. 免疫调节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b. 免疫调节在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c.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2. 免疫调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a. 免疫增强i. 饮食与营养:合理膳食搭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ii. 运动与锻炼:适度运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iii. 睡眠与休息: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对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强化有益。
iv. 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b. 免疫抑制i. 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理和适应症。
ii. 免疫调节细胞疗法:干细胞和免疫调节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iii. 免疫抑制与疾病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3. 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a. 自然界免疫调节物质:植物提取物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
b. 免疫调节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免疫调节治疗。
c. 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主要方式和方法,以及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免疫调节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免疫学教材和专业书籍。
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关注热点激趣导入】
教师:以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引入,展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就是因为什么呢?
【阅读教材建构概念】
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利用生活经验,实例介绍免疫器官,如裸鼠、淋巴结、白血病、扁桃体发炎。
以血常规检查介绍免疫细胞,白细胞包括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B淋巴细胞与
T淋巴细胞。
病原体感染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可提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淋巴细胞数量上升一般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一般为病毒感染,为医生开提供依据。
介绍AIDS,即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病毒感染引起。
T细胞就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HIV 病毒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中,引发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免疫的三道防线。
①抗体就是受抗原刺激之后产生的。
②抗体只能特异性的消灭相应的抗原。
师生总结:
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特异性消灭抗原的球蛋白。
分布: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中( 如乳汁中)
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区分抗原抗体:
过渡:既然抗原可以刺激机体让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被消灭,但就是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为什么会死亡呢?
【资料分析小组竞答】
①HIV侵入人体后浓度有什么变化?
②HIV侵入人体引起T细胞浓度有什么变化?
③T细胞减少对人体免疫功能有什么影响?
④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与艾滋病患者的死因有什么关系?
⑤人体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
人体可以随时预防病原体的侵入,清除进入身体的病原体,并且监控者自身病变的细胞以防癌变。
【资料分析突破重点】
体液免疫
第一环节:瞧图交流讨论;
学生观察教材37页2-16体液免疫过程图,思考问题:
①B细胞如何识别到抗原的?有几个途径?
②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
③最后抗原就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④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
分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环节:全体学生画体液免疫的概念图,自评自改合作学习;
师生一起小结体液免疫过程,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概念。
过度:抗体能否直接进入细胞去消灭细胞内的抗原?引出细胞免疫的学习。
细胞免疫
第一环节:瞧图交流讨论
①效应T细胞能否消灭抗原?
②效应T细胞有什么作用?
③抗原最后就是在哪里,怎样被消灭的?
第二环节:展示图解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就是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出来被体液中的抗体结合,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第三环节:归纳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概念
【知识拓展能力提升】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解,归纳其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深刻理解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反馈练习总结提高】
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查漏补缺。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D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2.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就是 ( C )
A.抗原处理、呈递与识别的阶段
B.形成浆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3.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就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C )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
D.抗体
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就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
5.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就是( B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6.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就是( B )
A.氨基酸与核糖体
B.氨基酸与高尔基体
C.核苷酸与核糖体
D.核苷酸与高尔基体
7.为使移植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该药物的作用就是( B )
A.激活免疫系统
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C.抑制术后感染 C.保证植入器官的血液供应
7.手足口病就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
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C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
师生共同总结这两节课所学的免疫调节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八、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系统对内:监控与清除功能
2.免疫系统对外:防卫功能
三、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