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计量学及其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对网络信息计量的几点研究

对网络信息计量的几点研究

对网络信息计量的几点研究摘要:本文试图从一些特定的领域来阐述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发展成果和可供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了搜索引擎、网页分布以及网络信息的计量(即影响因子)等方面。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网络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对网络信息的计量显得困难重重,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网络信息计量学仍然可以取得长足发展并付之实践。

笔者同时认为网络信息计量的前提是对网络结构的计量研究,其中,图论和拓扑结构是很重要的工具。

关键词:网络信息计量;搜索引擎;影响因子;图论分类号:G350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互联网的性能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于初期将其命名为网络文本研究,它主要是把现在信息计量学运用于互联网信息的内容、链接构成以及搜索引擎等方面。

1997年正式将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网络信息计量学,英文名称为“webometrics”或“cybermetrics”[1] 。

本文阐述了最近业内对网络信息搜索的研究,并对网页的链接和网络文献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而且笔者还简述了图论与拓扑学在网络结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1网络搜索引擎的查准率与查全率的研究搜索引擎是网上的导航工具,它是通过采集、标引众多网络站点来提供全局性网络资源控制与检索机制,并对全球网络中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集合、整理和分配,方便用户查找所需的信息。

虽然搜索引擎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完善,但查全率、查准率、可到达性等都不能尽如人意。

这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计量的研究结果加以改善。

1997年12月,AltaVista、HotBot、NorthernLight、Excite、Lycos和Infoseek 六个商业网络搜索引擎全面运行,共索引了32亿个网页,但这同时也表明了任何一个网络搜索引擎的检全率都爱到极大的限制,单个搜索引擎最多只能检索网页总量的1/3[2]。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例如搜索引擎对本站服务器的深入访问必将受到该网站的结构的限制,不同的检索策略与不同的检索词也会关系到搜索引擎的检全率。

试论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试论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信息,叉涉及集文字 、图像和声音为一体 的多媒体信息等 ; 信
如以字节为单 位的信 息世 和流量 的计量 等 ;② 网上 文献 、 化 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的计量 问题 ,如 网上 电子期 刊 、 与

论文 、图书 、报告等各种类 型的文献 ,以及文献 的分 布结 网
利用等进行定量 描述和统 计分析 ,以便揭示 其数量特征 和 内在规律的- I 新兴分 支学科。它主要 是由网络技术 、网 -' q
构 、学科 主题 、关键词 、著者信 官、出版信 息等 的 汁量 , 建 既涉及 网上一次文献 ,又包括二 次、三次文献 的计量 问题 ; 设 ③网络结构单元的信 息计量 问题 ,如 网络站点 的文献信 息
增 i、学科分布、信息传 递 ,以及站点 之问 的干 互引 证和 = ∈ 只

是加强和改善网络 管理 的迫切需要 。随着网络化 的 E 益普 l 及 ,加强 网络管理 已成 为当务之 急,而 实施定量 化管理 则 是其 主要 的途径之 一。网络信息计量 学的研究成 果必 然会 为网络管理 的定量化 和科 学化 提供 理论 指导和 定量 依据 , 分类号]G 5 . [ 33 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02 20 )1 —05 一o 08 8 1(06 1 09 3 2 O世纪 9 年代 中期 ,伴 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 0
的 基 础 和条 件 ,而且 还 产 生 了迫 切 的 实 际 需 要 ,从 而 推 动
维普资讯
20 06年 1 月 第 1 期 1 1
No e e . () . 1 v mb r 2X6No 1
试 论 网络信 息 计量学 的应用 研 究
刘 丹
( 湖南邵阳学院,邵阳 420) 200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计量管理领域的重要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网络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探讨了数字化网络在计量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监控和反馈等方面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数字化网络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以及在提升计量管理效率和精度、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方面的价值意义。

通过研究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计量管理,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加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实现计量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将为计量管理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 计量管理, 应用, 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数据分析, 决策支持, 监控, 反馈, 发展趋势, 效率, 精度, 价值, 创新, 发展.1. 引言1.1 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计量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提高计量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计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反馈,支持计量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网络还可以实现计量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分析,为计量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服务。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它不仅可以提升计量管理的效率和精度,还可以推动计量管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数字化网络,计量管理可以实现全面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促进行业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计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数字化网络在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计量管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网络在提升计量管理效率和精度方面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数字化网络在推动计量管理行业创新和发展方面的意义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网络远程计量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探讨

网络远程计量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探讨

网络远程计量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互联网远程计量校准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在计量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将思想创新放在了网络和传统计量校准的有效结合上。

网络上的远程计量校准指的是在传统的现场计量校准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对现场计量校准进行支持,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计量校准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从远程计量校准的优点着手,对网络的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剖析,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计量校准;远程计量;互联网作者简介:姚旭(1989.6-),男,汉族,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校准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领域对计量和校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如高精度、低成本等,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计量和校准技术已逐步显露出来,并对其精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品质变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量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将互联网技术与计量技术、通信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计量技术领域逐步朝着远程计量校准和计量系统控制的方向发展,为节省成本、提高计量校准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而使计量的精度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二、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的优点(1)技术先进性。

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其技术特点是以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

将先进技术与计量校准技术结合起来,大幅地提升了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的精度和速率,可以更好地完成远程技术的目标,对提升校准效率有所帮助。

(2)自动控制性。

遥测与定标技术无需手动跟踪,直接在试验室内完成定标,可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计量偏差。

远程计量校准技术仅仅需要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一个正确的网络接口,以及一个特殊的程序来作为它的支持,它可以将数据发送到上级部门进行校准,进而完成校准工作。

因此,远程计量校准技术拥有的是一种自动控制性的技术,不需要人为地干预。

三、远程计量校准的实现模式(1)基于网络技术的现场检定校准。

网络信息计量学-文档资料

网络信息计量学-文档资料
•16
•.
2.2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实证研究多于和先于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 实验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网上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变得十分复杂。
•17
•.
发展趋势
1.信息计量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将消除和缓解 网络时代信息无序带来的知识积累与利用间 的矛盾激化,使各学科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
•15
•.
(三)基本状况:
基于实证和应用的研究较多,而对理论方法 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许多方面 至今仍然没有成熟。 基于某一方面和专题的研究较多,而从整体 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较少,缺乏系统的研究。 基于一般性的问题介绍较多,而对某一方面 的深入研究较少,目前还缺少具有普遍规律 意义的认识。
•.
第十四章 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 ---网络信息计量学
•1
•.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与发展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方法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 案例
•2
•.
1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述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概念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意义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特征
•29
•.
(5)可视化方法
信息可视化技术是帮助人们表现数据或 蕴含信息的手段,目的是辅助人们得出某种 结论性观点。
其特点主要有:①交互性、②多维性、 ③可视性。
•30
•.
(6)数据挖掘法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集合中自动发现隐含 的、有意义的知识,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 的行为的一种方法。
功能主要有:①预测趋势和行为、②关 联分析、③聚类、④概念描述、⑤偏差检测。
意义之二:有助于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6

我国近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综述

我国近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综述

我国近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综述作者:常倞玮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09期摘要:为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得到其主流研究是理论、方法、应用研究,研究热点是共链分析、算法和评价指标,研究趋势是与信息挖掘、人工智能和数学的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综述一、导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由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组成的“三计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信息计量学在网络时代应运而生。

在国外学者逐渐统一认可“Webometrics”这一新的学术名词并将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后不久,徐久领等将其译作“网络计量学”引入我国[1]。

2000年,邱均平等首次将“Webometrics”译为“网络信息计量学”[2]。

邱均平等对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定义如下:“从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看,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它主要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

”[2]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我国近五年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以期得到其研究现状,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理论研究学者们对网络信息计量学本身或者说研究本身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

赵蓉英、魏明坤发现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计量学在Web2.0环境下存在着进行科技评价时有局限性、无法全面衡量研究人员的影响力、对社交网络无法准确分析等不足之处,在Web2.0基础上提出Altmetrics 指标对网络信息计量学进行补充和完善[3]。

他们通过将网络信息计量学和 Web 挖掘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都是基于网络数据的分析,只是前者注重现象与结构研究,而后者注重算法与试验性研究;前者侧重于学术领域的研究,对科研领域的贡献较大,而后者侧重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以商业利益为导向[4]。

网络信息计量学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研究

网络信息计量学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研究
集合 、 整理和分 配 , 方便 用户查找所需 的信息 。常用的搜索 引擎有新 浪、 搜
狐 、 易 、 虎 、 游 、 xi 、 yO 、 b—Ca l 、 h V s 网 雅 悠 E ce LCS We t rwe A a it 。例 如 , 们 r a等 我 分 别 利 用 网 易 、 浪 和 2 3的 搜 索 引 擎 搜 索 包 含 “ 游 ” 相 关 网站 , 出 新 6 旅 的 检
1 网络 信 息计 量学 的 产 生 和 发展
最早 进行 网络信息计 量研究 的是 伍德 鲁夫 。1 9 9 6年他向在 巴黎召开 的第五次 国际万维 网大会 提交了一篇题 为 “ 关于万维 网文献的 研究”的论
文 ,首 次 对 网络 特 征 作 了 计 量 研 究 。 而 网络 信 息 计量 学 最 早 由 T C . .阿 曼 德 ( . . l n ) 于 19 T C Amid 9 7年 提 出 , 英 文 为 “ e tc” ,A m n w bmer s i l id在
“ n o ma in An l sso h I f r to a y i n t ewww t o oo ia p o c e o’ b me r s ” Meh d l g c lAp r a h st we t c ’ i

网站数分 别是 64 8、 6 537个 , 明相 关站点很 多 。但是 , 5 54 9、 0 说 经过 1 9 97
万维 网中的超文本 信息量已呈现 出指数增长 , b服务 器数量 的指数 We 化 增长 , 也使万维 网站点和 We b页迅速增加 。在互联 网上 , 某一特定 的信 息 在网站上 的分布也是 既集 又分散 , 即某些 少数 网站对该 信息的载有量 特别高 , 而大量 的网站载有量较低 , 则载有量 特别高 的便是核心 网站 , 载有

网络信息计量论文:基于网络信息计量方法的信息可近性研究

网络信息计量论文:基于网络信息计量方法的信息可近性研究

网络信息计量论文:基于网络信息计量方法的信息可近性研究摘要针对网络信息组织和服务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信息计量学加强网络信息可近性研究的一般思路。

将信息可近性研究推广到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范畴,从网络信息组织的可近性和网络信息服务可近性两个方面探讨了网络信息计量与信息可近性相关特征,进而从网络信息分布规律、网络信息资源质量特征和网络用户信息计量与描述等方面提出了网络信息计量对信息组织可近性改进和对网络信息服务可近性改进的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计量信息可近性信息组织信息服务自1969年8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所(ARPA)将四个交换节点连成ARPANET,产生第一个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到今天的Internet,不到40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已进入鼎盛时期,将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

全球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资源可谓盛况空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网络信息生产输出膨胀化与网络信息服务利用多元化的同时突显出了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的庞杂性和低成本获取网络满意信息的困难性,如信息垃圾、信息不对称、不适用和不友好等。

网络信息的可近性不高,用户对网络信息服务满意度低等客观状况依然存在。

笔者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网络信息加工、生产和发布的开放性与网络信息可近性研究、介入和应用的滞后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手段及方法还比较薄弱。

《老子》第22章“多则惑,少则得”可以理解为信息的纷繁庞杂容易造成真假难辨。

为实现网络信息的“多而不惑”,使庞杂的信息有序化,完善信息组织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信息的价值,迫切需要一种技术和方法增强网络信息组织的可近性。

笔者认为,基于网络信息计量方法加强网络信息可近性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

1网络信息的可近性可近性(accessibility)是著名情报学家F.W.兰卡斯特在其著作《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率先引入情报学中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邱均平 陈敬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430072)网络信息计量学及其应用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the evolution of informetrics ,webmetircs is booming rapidly as a new branch.After introducing the genesis and definition of webmetrics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objects ,methods and tools of the webmetrics study and points out 5main applica 2tions of webmetrics.K eyw ords :network ;application study/webmetrics ;cybermetrics1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兴起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网上数字信息的计量研究也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直接促成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诞生。

目前所知道的关于网络信息计量的最早研究是伍德鲁夫(Woodruff )对网络文献特征(例如HTML 文档的大小与数目)的测度[1]。

1997年,阿曼德(T. C.Almind )和英格维森(Peter Ingwersen )提出了用“webmetrics ”一词来描述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于万维网(WWW )上的研究[2]。

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在其有关网络空间的信息计量研究中使用了“webmetrics ”一词。

此外,另一个意思与此相近的词是“cybermetrics ”。

目前在因特网上已经出现了以“cybermetrics ”命名的电子期刊和网上学术论坛(网址:http ://www.cindoc.csic.es/cybermetrics/),它是由西班牙科学信息与文献中心主办的。

webmetrics 和cybermetrics ,其直译分别是“网络计量学”和“赛柏计量学”(或“电脑计量学”),但由于其实际研究内容并不涉及网络与电脑的物理结构的计量,而主要是对网络与电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的计量,因而意译为“网络信息计量学”和“网上信息计量学”更为贴切。

2 网络信息计量学概论从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网络信息计量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网上信息的计量研究,为网络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3]。

211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现阶段的研究状况来看,其研究对象十分广泛。

笔者认为,网络信息计量学并不仅仅是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上的简单应用,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以下3个层次或组成部分。

1)网上信息的直接计量问题。

如对集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数字信息的计量方法研究,对以字节为单位的信息量和流量的计量研究等[3]。

作为因特网主要存取方式之一的万维网,目前有上百万个站点和上亿个文件,如何统计万维网上的信息是一个新的课题。

在1997年召开的第63届国际图联大会上,美国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 )的奥尼尔提交的论文《万维网可存取之信息的特点》对万维网信息的统计指标、统计类型及其它问题进行了讨论。

奥尼尔认为,目前可以讨论的内容包括:站点的数量、静止的网页数、静止网页的平均规模、交互式网页的数量等;其它的统计内容还包括语言的分布、出版地、网页的平均寿命等[4]。

2)网上文献、文献信息及其相关特征信息的计量问题。

如网上电子期刊、论文、图书、报告等各种类型的文献,以及文献的分布结构、学科主题、关键词、著者信息、出版信息等的计量,既涉及网上一次文献的计量,又涉及网上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计量问题[3]。

3)网络结构单元的信息计量问题[3]。

网络结构单元包括站点、布告栏、聊天室、讨论组、电子邮件等,对以上网络结构单元中的信息增长、信息老化、学科分布、信息传递,以及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引证和联系等的计量研究,将是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由于网络信息计量学被看成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在网络上的应用的一门学科,因而在文献计量学、科学—161—・情报理论与实践・ITA !理论与探索#计量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书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定量方法将在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必将不断得到改进与发展。

可以说,网络信息计量研究的兴起给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活力。

就引文(citation )分析的应用而言,罗纳德・罗索(Ronald Rousseau )提出了“sitation ”的新概念来描述网站(site )之间相互链接的行为[5]。

同时,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所用的工具更为先进,研究途径更为多样。

大多数的研究都用网络搜索引擎(特别是功能强大的AltaVista )来搜集研究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处理原始研究数据。

一些学者还引进了数学、统计学中比较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埃格黑(L 1Egghe )在其《超文本的分形和信息计量》一文中引进了分形理论,研究了超文本系统的分形特征,并建立了其与信息计量参数的联系,进一步提出了超文本系统每页的超链接的分形计算公式[6]。

213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工具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 )所编的引文数据库为文献计量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为引文分析创造了条件,它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

与此相似,因特网上最主要的搜索引擎之一———AltaVista 能够提供关于网站链接的搜索功能,可为网络信息计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源。

例如,拉森(Ray rson )研究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科学和卫星遥感方面的网站,所采用的检索式为:“link :pubweb.parc.xe /map AND link : ”,表示搜索,同时包含通向网址为“http ://pubweb.parc.xe ”和“http :// ”的网站的两个链接的万维网文本[7]。

AltaVista 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限制检索,如主机名限制、超链接限制、域名限制、Link 限制、文件类型限制、新闻组限制、主题限制等。

此外,AltaVista 还提供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字段限制检索、日期限制检索、范围限制检索、动态分类检索、指定语种检索、位置检索等多种检索功能。

由于AltaVista 检索功能强,检索途径多,能满足多种计量的需要,因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

迄今为止的网络信息计量研究几乎都使用AltaVista 来收集研究数据。

不过,尽管AltaVista 在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但采用AltaVista 的搜索结果作为计量研究数据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英格维森指出,利用AltaVista 进行布尔逻辑组合检索时,具有相同逻辑含义的两个检索式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检索结果[8]。

对此,阿拉斯戴尔・史密斯(Alastair Smith )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采用了两个逻辑含义相同的检索式:“link :/and domain :nz ”和“domain :nz and link :/”,命中结果分别为152589和150176,误差为116%。

此外,史密斯还发现,利用AltaVista 对网站的链接情况进行检索时,网站的外部链接量加上自链接量并不等于其总链接量,而它们在逻辑上应该是相等的[9]。

他认为,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稳定性,在使用AltaVista 进行检索时,应该尽量避免AltaVista 的使用高峰期[9]。

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且许多信息都是动态的、即时的,这使网上的信息获取和分析仅靠人力难以完成。

因此,各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成为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从目前的研究实践来看,应用较多的软件可分为两类:①数据处理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用于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

②网上动态跟踪软件和交互式调查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用于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例如朱存威(Chun Wei Choo )等在研究用户的上网行为时,就使用了一个用户跟踪软件记录每位试验参与者的网上行为[10]。

3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网络信息计量学在研究因特网上的学科知识结构、指导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主要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信息组织的角度研究因特网的知识结构,探索网络信息的特点与组织方法,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建设。

因特网在全球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并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对于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及其信息资源的发展状况,我们却知之甚少。

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兴起为我们确切把握因特网的发展状况,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提供了可能。

对于因特网的知识结构,国外已有学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的是根据主题特征进行计量,有的是根据国别特征进行计量。

在这方面,阿曼德(T 1C 1Almind )和英格维森将信息计量学方法应用于万维网上,利用AltaVista 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对丹麦在网上的可视性(visibility )及其科学数据库的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得出了丹麦的网络发展严重落后于其他北欧国家的结论[2],其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信息交流,探讨各学科发展趋势,分析建立新的科学发展指标,为有关科技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因特网上的有关各学科的站点、讨论组、电子期刊等的计量分析,可以掌握科学信息在网络上的分布;通过对相关网站之间的链接用于被引分析乃至利用专用软件分析特定对象的电子邮件使用情况,可以了解网上的科学信息交流情况。

例如,尼泊尔学者戴哈尔(T 1M 1Dahal )将科学计量方法用于Web 上的科学信息交流和科技信息指标分析,他运用了引文分析(包括对超链—261—・第24卷2001年第3期・!理论与探索#ITA接的分析)方法,还将信息计量学的重要定律用于对网上信息分布规律的分析,从而对因特网对科技研究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信息流动和科技政策实施的影响作了探索性的研究[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