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课(序言)教程文件
八年级物理序言课教案

《科学之旅》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
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
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二、进行新课例:我们去超市购物,收营员会扫商品的条形码,通过计算机识别商品的种类和价格,我们有些智能手机也同样具有扫描条形码的功能,同样也可以获取商品的信息,条形码就是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在水中的筷子感觉折了。
例:洗衣机能甩干湿衣服、神舟九号飞船上天,都运用到了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
(引导学生发言,讲述其所熟知的物理现象,并归类哪一些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物理现象,也都是物理学要研究的内容。
物理学就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一)有趣的物理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谜底揭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自然是欢畅的。
在这众多的谜中,有许多就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到时不仅能揭开谜底,而且还能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增长我们的才干。
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
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诉大家,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实验一:让学生在椅子上坐正,背靠椅子的靠背,双手交叉在胸前,就保持这种姿势起立。
实验二:在啤酒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敲击瓶子,听瓶子发出的声响。
实验三:双手将两块纸片平行放置,向纸片中间吹气(解释飞机飞行原理)。
实验四:在水杯的上方,放置一张纸片,在纸片上放上一个鸡蛋,迅速的抽动纸片,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解释汽车的安全带)。
实验五:向矿泉水瓶中倒入烧开的开水,然后倒掉水,迅速的拧紧瓶盖,观察瓶子的变化。
实验六: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口放置一张纸片,倒置玻璃杯,观察水是否会流出。
实验七:摩擦塑料绳,观察塑料绳的张开情况。
八年级物理第一课序言

欢迎同学们 听物理课!
序 言 •
内容提要
• 致词:要善于提出问题
一、有趣有用的物理
㈠有趣 ㈡有用
•
1. 2. 3.
二、怎样学习物理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播放媒体
• •
探究物理的过程
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设计实验; 4实验观察;5归纳总结;6交流、评价。
一、有趣有 用的物理
• ㈠物理是有趣的 • 演示: ①纸片托杯水 ②不听话的塑料绳 ③瓶吸水 ④书吸焰 ⑤隔瓶吹焰 • 互动: ①拧瓶子 ②水托曲别针 ③放大镜总放大吗?
返回
㈡物理也是有用的
1. 生活中的应用 ⑴拖拉机上坡——车头站人 ⑵电的发明使用 电-电灯-电器-计算机 2. 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⑴马车——内燃机——汽车 ⑵水车——电动机——水泵 3. 科技应用 ⑴色散-天空蓝、落日红-彩色电视机 返回 ⑵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载人飞船-
用好物理课本
致词:要善于提出问题
• 大海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
——要善于提出问题 •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 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 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返回
• 不曾“异想”,哪能“开 天”!
观察 收集和处理事实、数据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预言
实验、调查 收集证据、形成结论 修 改 理 论
返回
结论支持预言
结论不支持预言
用好课本:
返回
再见
二、怎样学习物理
1.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⑴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 ⑵多动手,多实验。 2.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⑴力求理解; 播放媒体 ⑵多问为什么。 3.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⑴解释 ⑵应用 Nhomakorabea返回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序言》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解释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思考。
1.3.2 介绍物理学科的定义讲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1.3.3 解释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介绍物理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推理等。
1.3.4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与物理学科相关的问题,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等。
第二章:物理量和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制。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物理量单位和进行单位转换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解释单位制和单位转换的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引发学生对物理量和单位的思考。
2.3.2 介绍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讲解常见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让学生了解不同物理量的大小和计量方式。
2.3.3 解释单位制和单位转换介绍国际单位制和单位转换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2.3.4 练习使用单位转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单位转换,巩固所学知识。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些与物理量和单位相关的练习题,如单位转换、物理量计算等。
第三章:观察和实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观察和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技能。
3.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讲解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的重要规律,引发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的思考。
初中物理第一课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实验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物理学的实验性和概括性。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实验器材。
2. 编写实验演示剧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物理学吗?你们认为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2.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认识物理”。
二、教学内容的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课堂讨论,撰写一篇关于物理学认识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演示、课堂讨论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在实验演示环节,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了物理现象,增强了直观感受和兴趣。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锻炼了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教案5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第一节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第一节教案1§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λ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λ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λ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λ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λ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λ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5、影子与像的不同:三、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5篇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5篇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注重观察和实验,提倡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材分析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举出应用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新课引入教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三、进行新课1.光反射的规律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
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
并在黑板上画出图: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实验一:1.按照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理解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掌握物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3. 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规则。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例子,如自行车、汽车、电灯等,并让学生思考其与物理学的关系。
2. 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教师板书,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理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内容。
同时,介绍一些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如力学、光学、热学等。
3. 探讨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电视机、电梯、电脑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背后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4. 引入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规则(10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实验室仪器等,向学生介绍实验室安全知识,如穿戴实验室服装、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遵守实验室规则等。
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实验室规则。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如让学生回家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写一份观察报告。
教学辅助手段:1. 幻灯片或教师板书2. 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实验室仪器的图片或实物3. 学生练习笔记纸和笔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情况。
2. 学生观察报告:检查学生回家观察报告的完成情况,并对报告进行评价。
3. 口头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与思考。
教学扩展: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物理学的认知和兴趣,可以请一位物理学爱好者或物理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给学生做一次科普讲座。
八年级物理序言第一节讲学稿

八年级物理序言第一节讲学稿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情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难点】: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具准备】:蜡烛2支,光口玻璃瓶罩1个;带水烧瓶1只,小金鱼2条,酒精灯1个,打火机1只;玻璃杯(带水),玻璃板、塑料板、薄铁片、磁铁、小铁钉等物品【方法指导】实验认知法、阅读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试一试你的身手1.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1)夏天,撒在地面上的水会________ ;(2) 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若汽车突然刹车,你看到乘客向________倾倒;(3)在室内打开香水瓶盖,过一会可闻到香气的地方是_____。
(填“满屋子”或“瓶口处”)2.分别向手心吹气和呵气,你的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个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建构】—你最棒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物理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能传递各种信息……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奇妙的物理现象—[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的颈部,不金鱼会怎样?(见课本图0—2)[想一想]金鱼为什么没有被迅速烫着?你能说出理由吗?[做一做]: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多方向观察,看到的现象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试一试]:给塑料板、玻璃板、铝片和课本等,放在条形磁体与铁钉之间,吸引力会有什么变化?对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互动探究】—比比看哪个小组先完成1.为什么玻璃罩里的长、短蜡烛会先后熄灭?如果玻璃罩较大而口径又大一些,蜡烛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温度高而先上浮,然后又从玻璃罩四周下降,温度也逐渐降低,下部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沉聚在玻璃罩下部,从而使短蜡烛先熄灭.2.为什么长颈烧瓶颈部的水烧开了而烧瓶中的小金鱼会安然无恙呢?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当长颈烧瓶颈部的水烧开了,而烧瓶中的小金鱼仍然在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是因为烧瓶中的水温还未怎么上升.【达标检测】—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1.在做教材上图0—1实验前,你的猜测是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物理要有良好的习惯, 贵在坚持。
习惯一:课前预习坚持好
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而且 还使自己的学习进度走在老师的前面,在上 课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关注自己不太清楚的问 题,这里要注意的是:在预习教材之后,需 要动手做一做相关的练习,这样既能检测自 己预习的效果,还么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PS:千万别与邻桌同学讲闲话或不会排除干扰。
习惯四:巧记笔记要勤动手
上课先把老师讲的听懂,然后将复杂的或自 己认为较难的问题的解答过程的几个关键步 骤记下来,并留好空白,待下课后获仔细时 间将笔记补全,如这时补全笔记有困难,说 明上课未听懂,一定要借此机会搞懂为止。 有些简单的笔记可直接记在书上。切记千万 不可上课时只埋头记笔记,而忽略了老师的 讲解分析。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细心、有耐心、有信心; 学习物理要有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压 坏了路面
福岛核泄 漏
福岛无耳 兔
温室效应带来的水灾 干旱
咱们携手向物理的险峰进发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心态,思 想,精神,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消极的 思想像阴天,初一十五都不亮,而积极的思 维和心态则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米卢 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他说,态度决定一切。 确实,常常,态度是可以决定一切的。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Hale Waihona Puke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学习物理要细心、有耐心、 有信心。
• 同住的同窗见了忙问何故。书生想反正就 要回去了,说出来也无妨。便如实相告。 同窗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恭喜恭喜。书 生又不解。敢问喜从何来啊。同窗便说。
此乃高中的先兆哇.把菜种到墙头上去了 ,这种菜的地方可真是够高啊,高种者,
高中也.所以,家还是不急着回,和我一 起去考,肯定高中。后来书生听从劝说, 果然皇榜高中。
习惯三:课堂学习要高效
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学习的 主阵地丢了,那么就无法谈学习的效率,怎样 提高我们课堂效率:首先要听课专注;其次是 要动手,只有动手去写、算,才能促使自己动 脑,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再次是在课堂讨论 的学习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与 同学交流,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很有好处。
PS:课前预习最大的障碍时不能长期的坚持 下去。
习惯二:课前准备应充分
现在的课堂只有40分钟,稍不注意,时间就 跑得无影无踪,因此要珍惜课堂的40分钟, 为了让自己能在课堂40分钟有较高的效益, 务必做好课前准备数学的课前准备有:
1、准备好书和文具。
2、准备好老师要求的相关资料。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外界干扰, 用愉悦的心情迎接物理课堂的学习。
怎样学习物理?
一个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
态度决定一切
从前有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考前,一个晚
上他断断续续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大概是这样 的,他梦见自己在种青菜,但是这菜呢,是种 在墙头上的。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每二天他便 去请教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倒是一个老实人 ,长叹一口气说,算了算了,你这钱我也不收 你的了,这次大考你是没有一点希望的啦,赶 快卷铺盖回家吧。书生不解。算命的说,种菜 种到墙头上去了,你这不是找错地方了吗没戏 没戏。回家去吧。书生觉得很有道理,就收了 铺盖要回家。
习惯六:复习巩固常记忆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 提醒我们要时时主动复习巩固。对所学 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把有联系的知识 连成线,形成体系。总结常见的解题规 律和方法,举一反三,记住一些常见的 结论。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怎样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第一课(序言)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1.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了?为什么?想知道 原因吗?
不吹会掉,越吹越不掉!
2.物理是有用的
采集圣火
磁悬浮列车
神舟飞船
风力发电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牛顿
•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 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
• 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 、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 。
• 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一次实验:为了计 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 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
• 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 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 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PS:光记笔记而不去温习笔记等于没记笔记!
习惯五:完成作业高质量
作业与当天的学习内容联系紧密,应对自己提出高 要求,力争正确率达到100%。同时力求书写工整、 规范,对作业的错误切不可轻视,要及时修正。独 立完成作业,不要轻易问同学、家长、老师,应多 动脑,培养自己爱动脑的好习惯!写作业时要达到 巩固当天学习内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