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病人转运交接考核表(急诊入院、转科、院内检查治疗)

病人转运接考核表(急诊入院、转科、院内检查治疗)
科室 项目 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根据病情正确处理静脉通道及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剂等药物使 转 用 运 前 气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吸痰 准 备 保护病人隐私,注意保暖 向陪检员交待注意事项 陪同人员位于病人头部、脚朝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部最高位 遵医嘱观察并记录病情、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等 途 留置管道保持通畅、连接良好无滑脱 中 观 察 便携式氧气筒氧流量合适 平车使用护栏、轮椅使用约束带确保卧位安全 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核对腕带信息、确认病人身份 交接呼吸道通畅性、及时吸痰、正确调节氧流量 转 运 交接病人诊断、治疗、皮肤、管道、带入药品、物品及病历等并 后 记录 交 接 妥善处置管道、在位通畅、有效引流 病人取舒适、安全卧位 1-1 样本量 考核内容 检查时间 得分 分值 2 2 3 3 3 3 5 3 3 2 2 5 5 3 3 3 缺陷记录
新生儿转运考核评分表

2
安全舒适
10
新生儿转运箱转移到救护车上时,切记锁好安全扣,防止转运路途颠簸造成患儿不适及意外发生,插上救护车电源
10
8
6
4
操作过程
40
1到达外院后协助医生完成院外救护,认真核对患儿姓名、性别、穿好衣服,包好包被,防止着凉
2接到患儿后轻轻打开温箱门,置患儿于转运箱内(头部向后)
3患儿如要吸氧,打开氧气阀门,调节好氧浓度。吸痰时打开吸痰机的按钮,调节吸痰机的负压
2转运箱使用方法正确、熟练
5
5
4
4
3
3
2
2
总分
100
科室: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核成绩:__________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儿转运评分表
项目
总分
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
实际得分
备注
A
B
C
D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4
3
2
评估
10
检查转运箱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各电源线接触良好。检查急救箱用物备
10
1备好患儿的床单、枕头、被子
2出车前先开启直流电源,做好温箱的预热(32℃-34℃)
5
5
4
4
3
3
4如有气管插管的患儿应先按顺序接好呼吸机并固定。(医生调好参数)转运过程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5
5
10
20
4
4
8
15
3
3
6
10
2
2
搬运技术及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表

搬运技术及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将患者及时、迅速、安全地转运至安全地带,防止再次受伤。
评估要点1、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心理状态。
2、受伤部位、程度、受伤原因和环境。
3、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
操作人员: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操作准备物品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
3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评估患者。
52)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 3)担架搬运法:由3-4人组成一组,将患者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向高处抬时,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使患者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抬时,则相反。
104)徒手搬运法(1)单人搬运法:A:扶持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侧方;②患者一手臂搂住救护者肩部;③救护者用外侧手牵患者的手腕;④救护者内侧手扶持患者腰部,扶其行走。
B:抱持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侧方;②一手托患者背部,一手扶住大腿;③将患者抱起或背于肩上;C:背负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面前,微弯背,将患者背起;②患者不能站立时,救护者躺在患者的一侧,一手握住患者的肩,另一手抱住腿,将患者背在背上,然后慢慢站起。
10(2)双人搬运法:A:椅托式:①两人分别以左膝和右膝跪地;②两人各以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下,两手互握;③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患者的背部,将患者抬起。
B:拉车式:①救护者1人站在患者头部,两手插入患者腋下,将患者抱在怀中;②另1人站在患者两足中间;③2人步调一致抬起患者,让患者卧式而行。
C:平抱法和平抬法:①救护者2人并排或一前一后、一左一或站立;②将患者平抱或平抬。
10(3)三人或多人搬运:①3人并排,将患者抱起;②步调一致前进,也可多人面对面站立将患者抱起。
55)特殊伤员搬运方法:(1)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将伤员双腿屈曲,腹肌放松,防止内脏继续脱出。
切忌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以免造成感染。
运转病历检查评分表与标准2011版

6.体格检查项目齐全,记录全面系统,有专科重点检查。
7.精神检查不漏项,发现异常时要有客观、准确的文字描述。
8.辅助检查(入院时已获得)结果抄录正确。
9.诊断确切,依据充分,主次排列有序。
10.主治医师在48小时内有审核签字。
入院记录未按时完成。
20
一般项目填写不全
2/项
必要的辅助检查空缺
3
诊断不确切、依据不充分
10
主要诊断漏诊或误诊
10
应有而无修正诊断
2
无医师签字
2
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2
首次
病
程
记
录
10分
1.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病例特点、生命体征记录、专科检查情况、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诊疗计划等。
2.精神科病历需供史者签名。
5.疑难、危重病例有病情讨论记录。
6.交接班或转科必须有记录。
7.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的要有阶段小结。
8.抢救记录必须及时完成,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抢救后6小时内补记。
9.特殊检查(治疗)操作应及时记录。
未按规定时间书写病程记录
2/天
病程记录内容不全面,遗漏躯体疾病的情况处理、无阳性检查结果记录或分析不正确
2/项
抢救病历无抢救记录
5
抢救记录内容有缺陷(指病情变化、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人员姓名、职称)2/项Βιβλιοθήκη 无交接班记录、无转出、转入记录
2/次
无阶段小结
2/次
缺特殊检查(治疗)记录
5
特殊检查(治疗)记录有缺陷
2
缺已会诊记录单
5/次
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查检表

24
交接患者心理状态、阳性体征
25
交接物品、药品、护理记录等
26
交接完毕双方填写转运交接单,并签名
27
护理人员知晓支持性文件内容
编号:hlzljcbz-bf-01-018
7
用物、仪器、设备准备齐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
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随行
9
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配合
10
通知接诊科室及急救电梯,做好相关准备
11
掌握转运途中出现意外的处理预案和措施
转运中
12
专人负责转运,危重患者应由医生、护士共同陪同转运,护士站位正确(头位)
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
13
搬运患者符合操作规范
14
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查检表
科室: 检查者: 检查日期:
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评价结果
是
否
支持性 文件
1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与流程
查阅资料
2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3
转运交接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转运前
4
核对患者信息、确定患者身份
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
5
全面评估转运患者的病情及相关风险,以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转运
6
规范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
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体位
1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6
输液通畅、滴数符合要求、无渗漏
17
各种管道护理符合规范要求
18
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9
使用绿色通道、减少转运时间
20
主动与患者沟通,重视患者主诉
交接
21
与接诊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 科室对查对病人转运制度落实情
考核
况有定期检查、改进
查记录
20
10
人,告知病人的情况以及需要的
准备。并通知责任护士
合理选择转运工具(包括约束带
的使用),按病人病情安排人员
5
护送
转运前要检查转运工具和医疗设
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要准备好转运途中必须的急
10
救药品及医疗设施
转运途中(或外出检查时),应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制度 执行
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 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转运过 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应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
查记录、 查病历、 现场检查
10
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事后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为病人遮盖、 保暖,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5
到达转运科室后,双方医护人员
必须按规定履行共同确认患者身
10份手续,并认真填写向院外转运危重病人时,转运途
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救治并记
10
录《病人转运病情交接记录表》
检查日期 :
项目
检查标准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方法 分值
科室
检查人:
根据本科室情况和特点,建立相 建立 应的病人转运制度和流程 查文件、
10
制度
现场访谈
相关人员知晓转运的制度、流程
10
转运前提前了解、沟通接受医院
或科室的基本情况,设备、床位
、医疗条件等是否有能力接受病 人或者是否愿意接收转出的病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评估使用表.docx

精品文档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初步判断
身份识别:病人自答□家属带答□腕带□其他
生命体征T ℃ HR ( P)次 /min R(□自主□人工 )次 / 分 BP /mmHg
转护理体验神智瞳孔左mm 右 mm对光反射 SPO 2血糖浓度mmol/L
运静脉输液□有(□留置针□头皮针□输液泵□无)血制品□有□无
前
深静脉置管□有部位□无体位□正确□舒适
评
估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皮肤情况□异常□无异常□压疮伤口处理□包扎□止血□固定□缝合转运工具□准备□正确
静脉采血□有□无动脉采血□有□无
转运风险告
□已告知□已签字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
知□简易 R 囊人员准备医师名护士名其他人员名
转联系科室□通知相关辅助检查科室□通知相关收治病房□ ICU□手术室
运
急救物品□呼吸机□监护除颤仪□吸痰机□氧袋□氧气瓶□输液泵□其他前
准急救药品 1. 2. 3. 4. 5.
备(备用)
管道夹闭□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其他
安全防护辅助检查医疗文件
□护栏□约束带□头颈部固定□肢体保护□保暖用具□其他
□门诊病历□外院病例相关资料□ X片□ B超片□ CT片□ MR片□转运交接单□其他
开始转运时间年月日时分
转时间意识HR/P呼吸血压SPO病情及处理
2
运
中
监
测
到达科室时间年月日时分
护送医生护送护士时间年月日时分
备注: 1. 转运为重病人辅助检查护理人员须如实填写此表。
2. “□”内打勾的以
表示执行。
3. 转运完毕后此表由急诊科保存。
运行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

***医院运转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轮转医师病历书写评分表)科室:住院号:患者姓名:病历书写者:主要诊断:住院时间:年月日检查时间:年月日评审人员:实质总得分:各项分数医嘱单 (10 分 ): 1、长久医嘱有专业护理惯例、级别、病重危见告、饮食、必需的监测、及协助治疗举措等。
( 2 分)2、写药品通用名,注明剂型、剂量、用量、门路和详细方法,成组用药右边划斜线,斜线右边书写用法。
( 2 分)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切合指导原则。
( 2 分)4、暂时医嘱用药不超出24 小时,各样检查、治疗性操作书写要规范。
( 2 分)5、每行左顶格对齐,撤消方式正确。
( 1 分)6、会诊、转科、改正床位、出院、等要写医嘱( 1 分)住院记录 (20 分 ):1、患者住院24 小时内达成住院记录(2 分)2、按规定书写再次或多次住院记录(1 分)3、患者一般项目填写齐备(2 分)4、主诉: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连续时间,多症状时准时间次序写。
(2 分)5、现病史:发病状况、主要症状特色及发展变化、陪伴症状、诊断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影响等方面的详尽状况,仍需治疗其余病另起一段记录,准时间次序写。
(2 分 )6、既往史:包含健康、疾病史,传得病、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输血、药物过敏史 (1 分 )7、个人史:包含出生、居留地,职业、居住特色,烟酒喜好、生活习惯等。
(1分 )8、婚姻史:成婚年纪、爱人健康状况、夫妇感情。
9、月经及生育史:月经、孕育状况。
(1 分 )10 、家族史:三代人(父亲母亲、兄妹、儿女) 健康状况、死亡原由、有无同类疾病。
(1 分)11 、体格检查:按身系统统和器官次序写。
(2 分)12 、专科状况(病历摘要):各专科可依据需要记录专科特别状况。
(1 分)13 、辅检:住院前及住院 24 小时内所作与疾病有关的检查及结果。
有标题、日期、外院地点、内容 (1 分 )14、诊断:住院医师写初步诊断、主治医师写住院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右侧,修正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左边由(含)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上司医师修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人,告知病人的情况以及需要的
准备。并通知责任护士
合理选择转运工具(包括约束带
的使用),按病人病情安排人员
5
护送
转运前要检查转运工具和医疗设
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要准备好转运途中必须的急
10
救药品及医疗设施
转运途中(或外出检查时),应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制度 执行
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 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转运过 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应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
检查日期 :
项目
检查标准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方法 分值
科室
检查人:
根据本科室情况和特点,建立相 建立 应的病人转运制度和流程 查文件、
10
制度
现场访谈
相关人员知晓转运的制度、流程
10
转运前提前了解、沟通接受医院
或科室的基本情况,设备、床位
、医疗条件等是否有能力接受病 人或者是否愿意接收转出的病
查记录、 查病历、 现场检查
10
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事后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为病人遮盖、 保暖,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5
到达转运科室后,双方医护人员
必须按规定履行共同确认患者身
10
份手续,并认真填写
向院外转运危重病人时,转运途
中发生病情化应及时救治并记
10
录《病人转运病情交接记录表》
检查 科室对查对病人转运制度落实情
考核
况有定期检查、改进
查记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