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的最佳方法!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合集下载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2篇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2篇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2篇第一篇:煎中药的正确方法煎中药是中医药疗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中药的功效大多数需要通过煎制来释放。

正确的煎药方法能让中药的功效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不能马虎。

下面是煎中药的正确方法:1. 温水焯煮法温水焯煮法是最简单的煎药方法。

先将药材放入药锅中,并倒入适量的温水,让其煮沸后转小火煮数分钟即可。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温和的药材,比如淮山、白术等。

温水焯煮法不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而且对于需长时间炖煮的药材,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2. 冷水煮法冷水煮法是中医药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这种方法需要药材能够耐煮,一般适用于一些药材,如人参、黄芪、田七、麦冬等。

将药材洗净后,将其放入空锅里,加适量的冷水,慢慢加热煮沸,煮到药液呈现白色后,用文火煮数小时。

由于冷水煮出的药液清澈清香,能够更好的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

3. 入药前炒制法入药前炒制法是通过炒制破坏药材的一些毒性成分,同时还能够增强药材的功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有毒性药材,如附子、广陈、砒霜等。

入药前先将药材进行干煸或油炸,炒制5-10分钟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老人等人群,不要轻易使用此种方法。

4.化脆法药材或中药配方中含有难煎熬药材的情况下,可采用需用水浸泡后翻煮的方法,其煎制的方法就是化脆法。

首先将干制草药放入药锅里,加凉水,浸泡1小时左右,以便煎制时更快更彻底的将药材的有效成分煎出。

接着开火,煮至水沸后立即关火的煮药方法。

以上是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煎药的水质也非常重要,建议使用纯净水或矿泉水,不能使用自来水等含氯过滤物的水源,否则会对药材的有效成分带来影响。

同时,在煎药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火候,防止煮干烧锅,选择合适的药锅和煤气灶,以防手不停站、锅不停转的情况的出现,而在使用天然燃料如木火炉时,也不要随意调整温度,以免火候过大烧坏锅,或者过小浸泡时间不足而不煮透。

保持好煎药的环境,既能提高中药的疗效,也能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一、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中药熬制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旨在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良好的疗效,并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首先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选用新鲜优质的中草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去除杂质和腐败部分。

同时,选择合适尺寸和结构的容器,如玻璃容器或不锈钢锅等。

2. 水质选择:水质对中药熬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采用纯净水或者泉水效果较好。

市面上购买到的自来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而这些可能会影响中草药有效成分释放和保持。

3. 烹调时间与温度:根据不同的草药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熬制。

通常情况下利用小火进行慢慢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可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但不应将草药过度加热造成损失。

4. 合理搭配与使用:不同中草药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制约或协同作用。

正确的搭配和使用可以增强中草药的疗效。

中医方剂常采用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遵循医生建议下进行操作。

5. 熬制后处理:完成熬制后,应将煎煮得到的液体过滤出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并适时取用。

若暂时没有使用需求,则可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内放入冰箱储存以保持新鲜度。

二、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中药煎煮是一种通过加水和温度处理中草药以提取有效成分的常见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与处理: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各类中草药,并进行必要处理如洗净或切碎等。

为了保证较好的效果,建议选用质地柔软且无损伤、蛀虫等情况发生的新鲜中草药。

2. 水质选择和准备:中草药煎煮需要使用适量的清水。

与中药熬制一样,然而不同的是这里的水量通常较多。

建议选择纯净水或泉水,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水量,以免过度稀释中药效果。

3. 烹饪时间与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和要求可以合理设置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材料要求长时间焖煮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而有些则要求快速高温沸腾后立即停火。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熬中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仔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注意事项。

下面将介绍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选择好质量好的中药材,最好去正规的中药店购买,并且要看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如锅、勺子、火源等。

3.清洗干净所有器具,以免污染中药材。

4.将所需的中药材按照配方比例称好,并用干净的纱布包好。

二、熬制过程
1.先将锅加水烧开,然后放入包好的中药材。

2.用小火慢慢地煮,不要让水沸腾太快,也不要让水位太低或太高。

3.根据不同的配方,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不同时间长短的煮制。

一般情况下,需要至少一个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在煮制过程中需要经常看水位是否足够,并适时加入适量清水。

同时还需要时常搅拌以防止中药材粘锅。

5.煮制完毕后,将中药渣过滤掉,取出中药汁液即可。

三、注意事项
1.在熬制中药的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以免中毒或者影响呼吸。

2.不要随意更改配方比例,否则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3.在熬制过程中不要离开锅边,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4.在煮制过程中需要适时加入适量清水,并且注意火候和水位的控制。

5.在使用中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者副作用。

6.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现象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

熬中药注意事项和方法

熬中药注意事项和方法

熬中药注意事项和方法
1. 熬中药可别随便搞哦!就像做饭一样,得掌握好火候。

比如说熬个鸡汤,火大了汤就干了,药也一样,火太大会熬干的呀!所以一定用小火慢慢熬。

2. 药材可不能乱放呀,就像搭积木,得按顺序来。

你想想,要是积木乱堆能搭好吗?熬药时要把药材放对顺序呀,别弄错咯!
3. 水加多少很重要哇!这就跟泡茶似的,水多了茶淡,水少了又太浓。

熬药也是,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得恰到好处才行。

4. 熬药的锅也有讲究呢,可不是什么锅都能用!那可不能像随便拿个碗就吃饭一样,要用专门的砂锅,不然会影响药效的哟,可别不当回事儿!
5. 熬药时间也要掌控好呀,你炒菜还知道炒多久呢,熬药也一样!时间短了药没熬透,时间长了又不行,得把握好那个度呀。

6. 嘿!熬药过程中可别跑开不管啦!这又不是洗衣机洗衣服,能自动停。

你得盯着点,不然一不小心就熬坏了,那多可惜呀。

7. 药熬好了,怎么保存也得注意哟!不能就随便放那儿不管了,那不就跟把宝贝扔在一边一样嘛,得妥善保存好啊。

8. 喝药的时候也别愁眉苦脸的呀,虽然不好喝但为了身体好呀!就像吃不太喜欢的蔬菜一样,虽然不喜欢但对身体有好处呀,咱得乖乖喝药才行呢!
我觉得熬中药这些注意事项和方法真的很重要,只有都做到了才能让中药发挥最好的效果,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呀!。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煎煮是中药制剂的常见方式。

正确的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发挥最佳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煎煮容器应该选择能够适应中药材数量的容器,保证药材可以充分地受热。

2.洗净煎煮器具:在开始煮药前,应该彻底清洗煎煮器具,确保没有污垢和异味。

二、煎煮方法1.正确的水药比: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处方要求,掌握好水药比的比例。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药比为10:1,即10倍的水与中药材的重量。

但也会有例外,根据中医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先水后药的顺序:在煎煮过程中,首先将水加入到煎煮容器中,然后再加入中药材。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充分释放药效。

3.材料浸泡:在水材比和顺序确认后,将中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吸收水分。

4.冷水、热水两次煎:将浸泡后的药材隔水加热,煮至沸腾后,可以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冷水、热水两次煎的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5.火候控制:在进行煮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

一般来说,首次加热时采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煮药的时间和火候根据处方要求进行控制。

6.过滤煎汁:煮药完成后,需要将药渣过滤掉,只保留煎汁。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干净透明。

三、注意事项1.遵照中医师的处方:中药煎煮的操作方式和火候都有可能因处方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应该遵照中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操作。

2.药材质量检查:在进行煎煮前,一定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潮、发霉或者有害物质等情况。

3.避免受潮: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受潮,应该避免受潮。

可以事先用纱布包好,避免接触水气。

4.避免过度煎煮:煎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要根据处方要求控制煎煮时间,避免过度煎煮。

正确的中药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在服药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一体电煎药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使用一体电煎药壶熬制中药的正确方法:
1. 根据处方用量,提前把中药材洗净,准备好装入煎药壶。

常用中药可以提前处理,不常用的减少样品直接放入。

2. 检查一体煎药壶电源连接是否准备就绪,水箱要提前加满适量净水。

确认各个按钮、显示正常。

3. 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壶内壶,一般占据内壶容积的2/3为宜。

关闭盖儿。

4. 连接电源,按下开关键开启煎药壶,先选择“洗药”模式,用水浸润中药15分钟左右。

5. 洗药结束后舀掉多余水分,然后选择“煎药”模式,显示屏选择熬煮时间,一般选择1-2小时。

6. 等待煎药壶自动煮制中药,中途要留意检查水量,防止干烧。

若要添加水,须在关闭电源的状态下进行。

7. 煎好后,选择“保温”模式,可以将中药维持在一定温度下,方便后续多日分次取用。

8. 每次取药时,用量必须精准,取出后要及时关闭保温,并旋紧盖子,保存剩余中药。

9. 使用当天煎好的中药效果最佳。

隔夜中药可以加少量水重新微煎食用。

10. 使用后及时清洗内壶,每周用清水煮沸消毒一次,保持煎药壶清洁卫生。

按正确工艺操作,一体电煎药壶可以方便安全地煎制中药,获得最佳的药效。

6步煎(熬)中药的方式

6步煎(熬)中药的方式

6步煎(熬)中药的方式中药治疗要选对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多加留意,其中,煎药是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煎得不好,药性就过了,因此,掌握科学的煎药方法是关键。

一、煎中药的器具选择熬中药时选择合适的器具熬中药的器具一般用瓦罐、砂锅最好,也可以用搪瓷、不锈钢器具,但一定不能用铝器、铜器、铁器,因为金属在高温下易与药物产生反应,不但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中间产生的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二、步骤及方法2.1 浸泡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浸满药物,浸泡半小时或一个小时。

冬天用二十至三十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熬药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

2.2 洗药:有些人买回中药有洗的习惯。

但用水先洗可使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流失,也可使粉末类药材流失,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或可致局部药材辅料流失。

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添加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是易溶于水的,若先用水洗,也会导致局部辅料损失。

如土大,煎好倒出药汤,澄清一会,杂质就积淀了。

2.3 加热:一般在药物煮沸前用大火,煮沸后宜改为小火。

但一些治疗外感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火的大小,继续用大火熬五分钟左右。

2.4 熬药时间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

一般来讲,开始时以沸腾计时需三十分钟,一般药物第一煎 20- 30 分钟,第二煎 15- 25 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 40- 60 分钟,第二煎 30 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 6- 15 分钟,第二煎 5- 10 分钟。

2.5 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 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 1/4- 1/2,即 50- 150ml。

2.6 中药煎药次数一般是 2- 3 次。

一剂药煎 3 次,最少应 2 次。

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而后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在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在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

在家熬中药的正确方法在家熬中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正确的中药熬制方法:1. 选择好的中药材:首先要确保选购到新鲜、质量好的中药材。

购买中药时,最好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药房购买,并查看药材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确保药材的品质。

2. 准备熬制工具:在熬制中药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熬制工具,如砂锅、陶罐、冰糖、小火炉等。

3. 熬制过程:将选购好的中药材洗净,根据药方的要求或个人需要,将药材加入到砂锅中,然后加入足够的水,水量一般是药材的4-5倍。

之后,将砂锅放在小火炉上,用文火慢慢煮沸。

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保持煮沸状态30-60分钟,使药材充分煎煮出药效。

期间需要不断观察水位,保持足够的水量。

4. 加入调味品:根据个人口味和药方要求,可以在中药煎煮的最后加入一些调味品,如冰糖、蜂蜜等。

这些调味品可以提升中药的口感和服用的舒适度。

5. 过滤和储存:中药煎煮完成后,需要将中药液过滤出来。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将药渣滤出。

可以多次重复过滤,以确保中药液的干净无杂质。

之后,将中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6. 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中药煎剂的服用方法一般是温热服用。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剂量。

在服用中药煎剂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以了解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熬制中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不宜一次熬煮过多:由于中药的特性,熬制时一次煎煮不宜过多,一般每次熬制的药量应大约等于1-2剂量的药量。

过多的中药煎煮可能会导致药效不足或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

2. 注意水量:在熬制中药时,需要不断观察水位,保持足够的水量。

如果煮沸后水量不足,应及时添加适量的水,以防止中药煎煮过程中的烧焦或糊锅现象。

3. 温热服用:中药煎剂一般是温热服用的,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和药方要求,在服用前稍加加热。

当然也要避免过热,以免烫伤口腔。

4. 遵循药方和药时:在熬制中药时,应按照药方的要求选择药材并掌握煎煮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熬中药的最佳方法!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引导语:现在虽然西药已经很普遍的被运用,但是还是很多人对中药深信不疑。

尤其对慢性病,很多人还是选择中药治疗。

很多大医院都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殊不知为了提高煎药的效率,很多都只熬一次装袋了事,浪费了药材。

在家自己熬中药,放心又省钱。

如何选择熬药的锅
1.熬中药最好的是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好。

2.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3.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前的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

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
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熬药方法
1.先把药放在砂锅里面,根据药的多少加水,加的水必须漫过中药(千万不要加少了,否则熬中药容易靠干)。

大约泡20分钟左右。

泡的过程中最好不时用搅拌棒搅一下,这样泡的均匀一些。

天热时可以加凉水泡,天冷时用凉水要延长浸泡时间,或者可用温水,这样效果更好邮箱。

2.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面开始熬制。

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

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

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

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3.第二遍熬制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应是第一次的一半。

也是熬20分钟左右,熬完看看药汤多不多,如果不多就可以直接倒出来。

若药汤较多,可以再多熬一会儿。

4.有时间的话可以熬第三遍,加的水是第二遍的水的一半。

但是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5.在倒中药时,一定要小心烫手。

盛中药的器具最好是陶瓷的或不锈钢的,这样中药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反应。

煎煮时间
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

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延长。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小贴士
1.中药在熬得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再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

这一点很重要,熬中药时一定记好时间,应该有人专门在旁边看着。

2.中药很苦,喝完后可以吃块冰糖。

但熬制中药过程中不要加糖,那样很影响药效。

最好憋着一口气喝完,这样感觉就不那么苦了。

3.喝中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等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编后语:中药对人体没什么副作用。

中药因为较为麻烦的煎煮方式不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实际上中药的煎煮并不是那么复杂。

但还是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