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

中药熬制和煎煮的正确方法一、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中药熬制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旨在提取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确保中药良好的疗效,并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介绍中药熬制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首先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选用新鲜优质的中草药,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去除杂质和腐败部分。
同时,选择合适尺寸和结构的容器,如玻璃容器或不锈钢锅等。
2. 水质选择:水质对中药熬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采用纯净水或者泉水效果较好。
市面上购买到的自来水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而这些可能会影响中草药有效成分释放和保持。
3. 烹调时间与温度:根据不同的草药材料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熬制。
通常情况下利用小火进行慢慢加热并持续一段时间可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但不应将草药过度加热造成损失。
4. 合理搭配与使用:不同中草药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制约或协同作用。
正确的搭配和使用可以增强中草药的疗效。
中医方剂常采用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遵循医生建议下进行操作。
5. 熬制后处理:完成熬制后,应将煎煮得到的液体过滤出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并适时取用。
若暂时没有使用需求,则可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内放入冰箱储存以保持新鲜度。
二、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中药煎煮是一种通过加水和温度处理中草药以提取有效成分的常见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药煎煮的正确方法。
1. 材料准备与处理:首先选择需要使用的各类中草药,并进行必要处理如洗净或切碎等。
为了保证较好的效果,建议选用质地柔软且无损伤、蛀虫等情况发生的新鲜中草药。
2. 水质选择和准备:中草药煎煮需要使用适量的清水。
与中药熬制一样,然而不同的是这里的水量通常较多。
建议选择纯净水或泉水,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的水量,以免过度稀释中药效果。
3. 烹饪时间与温度控制:根据不同材料特性和要求可以合理设置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材料要求长时间焖煮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而有些则要求快速高温沸腾后立即停火。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

中药材的煎煮方法与保持药效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煎煮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充分激发中药材的药效,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煎煮方法,并探讨如何保持药效,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一、水煎法水煎法是中药材煎煮的基本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的中药材、清水和瓦制煎药壶。
2. 清洗煎壶:先将煎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研磨药材:将中药材用刀或研钵研磨成粉末,以增加药物溶解度。
5. 加水煎煮:将研磨后的中药材放入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面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持续煮沸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液呈现黄褐色。
6.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
二、蒸煮法蒸煮法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药效的中药材,通常用于提取药材的挥发性成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清水和蒸锅。
2. 清洗蒸锅:先将蒸锅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蒸发。
4. 水蒸煮:将切碎后的中药材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使水位稍高于药材表面。
在大火下蒸煮30分钟至1小时,直至药材熟软。
5. 提取药液:将蒸熟的药材取出,用纱布包裹,轻轻挤压药渣,将药液收集起来。
三、酒煮法酒煮法多用于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药材。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材料:取适量中药材、白酒和玻璃煮药容器。
2. 清洗煮药容器:先将煮药容器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卫生。
3. 切碎药材:将中药材切碎成小块,以利于药材的充分浸泡。
4. 酒煮药材:将切碎的中药材放入煮药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酒,使酒液稍高于药材表面。
盖紧容器盖子,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浸泡3天至1周,期间需摇动容器使药材均匀接触酒液。
5. 过滤取药液:用纱布过滤药液,去除药渣,并将药液收集起来。
保持药效的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中药材:优质中药材的药效更佳,因此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品质。
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熬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煎煮方法,正确的熬药时间和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
首先,正确的熬药时间是指在煎煮中药时的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熬药的时间
应该根据不同的中药而定,一般情况下,熬药的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为宜。
对于一些药材较为坚硬的中药,熬药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其次,正确的熬药方法包括煎煮的火候和水量。
在煎煮中药时,火候的掌握非
常重要。
一般来说,中药煎煮时火候应该适中,避免用大火煮沸,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同时,水量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过少的水量会导致中药煎煮不足,而过多的水量则会导致中药煎煮过度,从而影响中药的药效。
此外,熬药的正确时间和方法还需要注意药材的处理和搭配。
在熬药前,需要
对药材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杂质,以确保中药的纯净度。
同时,不同的药材搭配也需要根据中药的配伍禁忌来进行合理搭配,避免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最后,熬药后的保存和服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熬药后的药液应该及时过滤和保存,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在服用时,应该根据医嘱和药物说明进行正确的用药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总之,正确的熬药时间和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
在严格按照正确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熬药,才能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发挥最大的药效。
希望大家在熬药时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熬中药的方法和步骤

熬中药的方法和步骤
熬中药是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以下是熬中药的常见方法和步骤:
1. 准备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选择需要的中药材,一般为干燥的草药、树皮、植物的根或种子。
按照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和剂量要求,将药材适量称取。
2. 研磨药材(可选):一些药材需要研磨成细粉,以便更好地释放药效。
使用研磨机或者传统
的石磨将药材细磨。
3. 准备煎药器具:选择陶瓷或不锈钢的煎药壶,漏网、滤网等。
将煎药器具彻底清洗消毒,保
持卫生。
4. 煎药前的处理:对于一些药材,需要提前处理。
比如用水浸泡、炒煮、研磨或切割等步骤,
以增加药效和减少毒性。
5. 加水煮药:将药材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为药材的10-12倍量的水。
将药
材浸泡片刻,然后开始加热。
6. 煎药:将煎药壶放在火上,使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一般先使用大火将药材煮开,然后改用小
火持续煎煮,一般约20-30分钟。
期间需不断搅拌和观察,以防止煮沸溢出。
7. 过滤:待药液煮沸后,使用漏网或滤网将药渣过滤出去。
可以多次过滤以保证药液的纯净度。
8. 提取: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方,将提取的药液保留或根据需要继续煮浓。
9. 装药:将提取的药液装入密封的药碗或药瓶中,注意保持卫生,并进行必要的标记。
10. 储存:根据具体要求和药方,将装好的药液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注意避免阳
光直射和异味干扰。
请注意,如果你没有经验或相关训练,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定药材的用
量和具体操作方式。
如何熬中药的方法如下

如何熬中药的方法如下
中药熬制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熬制方法可以
保证药效的最大发挥,下面将介绍一下如何熬中药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药材和工具。
药材要选择质量好、干净无
杂质的,最好是经过正规渠道购买的。
工具则包括砂锅、清水、火
源等。
其次,对药材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需要将药材洗净,然后放
入砂锅中。
如果是草药,需要将其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熬制,以
便使药材充分展开,释放药效。
然后,开始熬制。
在砂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文火慢慢
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药材粘底或糊锅。
同时,要注意火候,不能让水煮干,也不能煮得太久,以免药效损失。
最后,对熬制好的中药进行处理。
熬制好的中药一般会有一定
的药渣,需要用纱布或滤网进行过滤,得到纯净的药液。
药渣可以
再次加水熬制,提取药效,但需要注意不要熬制过多次,以免药效
减弱。
总的来说,熬制中药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细心和耐心。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熬制方法,才能保证中药的药效得到最大的发挥。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熬制中药顺利,药效显著。
中药熬煮的方法

中药熬煮的方法
中药在煎制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
以下是中药熬煮的一般方法:
1. 清洗:将所需中药洗净,清水冲洗2-3次,去除泥沙等杂质,然后用凉水浸泡30分钟,待药材吸水后可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2. 准备药锅:将药锅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是10倍于药材重量的水),放入药材,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以上。
根据中药的不同性质,煮制时间也有所不同。
3. 煮制:在煮制过程中,要注意药锅的火候,火力不能过大,以免煮干水分。
同时,药锅盖子要盖紧,以免有效成分挥发。
4. 去渣:煮好后,先用滤网过滤出渣,再将药汁倒入容器中。
5. 调味:根据需要,可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使药汁更易入口。
以上是中药熬煮的基本方法,不同药材和处方也有一些特殊的煎制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煎制中药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切勿使用铅、铜等有毒金属制作的药锅。
- 1 -。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煎煮是中药制剂的常见方式。
正确的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发挥最佳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煎煮容器应该选择能够适应中药材数量的容器,保证药材可以充分地受热。
2.洗净煎煮器具:在开始煮药前,应该彻底清洗煎煮器具,确保没有污垢和异味。
二、煎煮方法1.正确的水药比: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处方要求,掌握好水药比的比例。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药比为10:1,即10倍的水与中药材的重量。
但也会有例外,根据中医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先水后药的顺序:在煎煮过程中,首先将水加入到煎煮容器中,然后再加入中药材。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充分释放药效。
3.材料浸泡:在水材比和顺序确认后,将中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吸收水分。
4.冷水、热水两次煎:将浸泡后的药材隔水加热,煮至沸腾后,可以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冷水、热水两次煎的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5.火候控制:在进行煮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
一般来说,首次加热时采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煮药的时间和火候根据处方要求进行控制。
6.过滤煎汁:煮药完成后,需要将药渣过滤掉,只保留煎汁。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干净透明。
三、注意事项1.遵照中医师的处方:中药煎煮的操作方式和火候都有可能因处方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应该遵照中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操作。
2.药材质量检查:在进行煎煮前,一定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潮、发霉或者有害物质等情况。
3.避免受潮: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受潮,应该避免受潮。
可以事先用纱布包好,避免接触水气。
4.避免过度煎煮:煎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要根据处方要求控制煎煮时间,避免过度煎煮。
正确的中药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在服药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保证中药的疗效,而错误的煎煮方法则可能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因此,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中药煎煮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煎煮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首先是中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其次是煎煮器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煎药壶或者煎药罐等器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清水和火源,确保煎煮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其次,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药效。
首先是水量的控制,一般来说,中药的煎煮水量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水量要能够覆盖所有的药材,并且留有一定的余量。
其次是火候的掌握,煎煮中药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来控制火候,一般来说,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煎煮一定的时间。
最后是时间的控制,不同的药材和用途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煎煮时间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首先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避免药味过重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专心,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
另外,煎煮后的药液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保存和使用,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总之,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备工作、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确保中药的疗效。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中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煎煮和使用,保障自己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熬中药真的是一门学问,说难真的不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很轻松的熬出最好的中药。
相信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平常人想问但是又不敢问的。
今天我们特地请教了我们的神农中医馆馆长曹教授,让他给我们讲讲如何如法熬药、服药,药效翻倍。
首先曹教授跟我们谈起,确实现在有多数药店都提供代煎中药服务,一般花费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机器熬好的中药,拿到中药后可以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
但是呢,这样搞出来中药虽然效果不错,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毕竟这样搞出来的药效估计只有90%左右。
因为熬药是有很多细节,代煎服务不一定给你全部都注意到,除非她真的很用心在做。
熬药的步骤:
一:买回中药,别急着就把中药洗完就拿去熬药,可以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
需要先煎、后下或者一些粉末状的药材则不用浸泡。
二.第一次熬药:用大火先把中药煮开,再用文火煮20-30分钟,然后就把熬出来药导入大碗中。
后下药则在第一次熬药中的最后几分钟放下药煲里面。
三.第二次熬药:在上面的药渣中加入水,用大火煮开,然后用文小火煮跟第一次熬药时同样的时间,然后熬出来的要倒入碗中。
四.把上面两次煎熬出的中药混合,混合均匀,分2次喝完。
熬药小技巧
一.我们在熬药的时候,一定要用陶瓷制的药煲,千万不能使用金属器物。
毕竟基本很多中药材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制的器皿是能改变中药材的药性。
而土生万物,陶瓷制的药煲属土。
二.我们每次熬药的水量我们曹教授是推荐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这样能保障药的药效,每一次熬药的时候,保证加水的量,千万不能边熬药边加水,这跟煲汤是同样的道理。
三.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二十到三十分钟。
总的来说中药熬的时间太长,反而会降低中药的药效。
四.我们一般来说,中药最好是熬两次就可以了,再熬一次的话药效会降低很多。
但是呢,曹教授特别跟我们说明,其实也熬三次的,但是有前提:
A.我们第三次熬出来的中药,味道是比较清淡的,味道清淡则就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
B.中药材中含有龟板等贵重,滋阴的中药药材,我们一般是推荐再去熬第三次,一来省钱,而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C.还有就是,如果是用于皮肤科的中药,第三次搞出来的中药是可以用来擦洗身体的,对皮肤病是很有效的。
D.还有种特殊情况,就是我们有时有些药可以煲第三次,导出来的药液可以用来做下一副药的煲药水。
五、曹教授特别强调是有些中药是需要另外去熬:例如贵重药材,避免造成浪费,像我们经常说的人参啊,西洋参啊,藏红花啊。
有些中药是需要先包起来的:例如滑石、米糠、旋复花等,因为这些中药材他们可能会引起中药浑浊,一定要先包起来再去熬药;车前子因为自身原因会沉底,容易粘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
一般用纱布包裹。
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
还有一些需要冲服的中药药: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
即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
一些需要烊兑的中药: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
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
服药的时间
曹教授说,如果我们的病是在上半身,则最好是饭后喝,如果是在下半身,则是饭前喝。
不要喝隔夜药
中药最好是当天药当天喝,非密封的情况下切忌喝隔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