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有理数拓展提高试题与答案一
专题118 有理数的乘法(拓展提高)(解析版)

专题1.18 有理数的乘法(拓展提高)一、单选题1.﹣34是下列各算式中( )的积. A .﹣312×(﹣314)B .34×(﹣56)C .(﹣112)×49D .45×(﹣1516)【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而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A 、﹣312⨯(314-)7332144=⨯=,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34⨯(56-)58=-,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112)43429293⨯=-⨯=-,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45⨯(1516-)34=-,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有理数ɑ、b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则下式成立的( ).A .0a b +>B .()b a a -⨯>0C .()b a a -⨯<0D .0b a -<【答案】C【分析】结合题意,根据数轴的性质,得1a <-,01b <<;再结合有理数运算的性质,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1a <-,01b << ∴0a b +<,0b a -> ∴()0b a a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轴、有理数运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3.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有理数为a ,则表示有理数“2a -”的点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答案】D【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可得112a -<<-,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即可得. 【详解】由数轴的定义得:112a -<<-, 则122a <-<,因此,表示有理数“2a -”的点是点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4.已知|x|=2,|y|=3,且x·y >0,则x -y 的值等于( ) A .5或-5 B .-5或-1C .5或1D .1或-1【答案】D【分析】首先根据|x|=2,可得x=±2,根据|y|=3,可得y=±3;然后根据xy >0,分两种情况讨论,求出x-y 的值等于多少即可. 【详解】解:∵|x|=2, ∴x=±2; ∵|y|=3, ∴y=±3; ∵xy >0,∴x=2,y=3或x=-2,y=-3, (1)当x=2,y=3时, x-y=2-3=-1(2)当x=-2,y=-3时, x-y=-2-(-3)=1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5.法国的“小九九”从“一一得一”到“五五二十五”和我国的“小九九”是一样的,后面的就改用手势了.下面两个图框是用法国“小九九”计算78⨯和89⨯的两个示例.若用法国的“小九九”计算79⨯,左、右手依次伸出手指的个数是( )A .2,3B .3,3C .2,4D .3,4【答案】C【分析】按照法国的“小九九”的算法,大于5时,左手伸出的手指数是第一个因数减5,右手伸出的手指数是第二个因数减5,即可得答案.【详解】∵计算78⨯和89⨯时,7-5=2,8-5=3,9-5=4,∴法国的“小九九”大于5的算法为左手伸出的手指数是第一个因数减5,右手伸出的手指数是第二个因数减5,∴计算79⨯,左、右手依次伸出手指的个数是7-5=2,9-5=4,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法国“小九九”伸出手指数与两个因数间的关系. 6.下表被称为“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其规律是:从第三行起,每行两端的数都是“1”,其余各数都等于该数“两肩”上的数之和.表中两平行线之间的一列数:1,3,6、10,15,…,我们把第一个数记为1a ,第二个数记为2a ,第三个数记为3a ,…,第n 个数记为n a ,则6199+a a 的值为( )A .19900B .19915C .19921D .19934【答案】C【分析】这一列数的规律是:从第一个数开始,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3,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大4,依此类推,第n个数比第n-1个数大n;所以从特殊入手,a1=1,a2=1+2,a3=3+3=1+2+3,a4=6+4=1+2+3+4,…,由此得出一般规律:a n=1+2+3+4+…+n,从而可求得结果.【详解】这一列数的规律是:从第一个数开始,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大3,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大4,依此类推,第n个数比第n-1个数大n,所以a1=1,a2=1+2,a3=3+3=1+2+3,a4=6+4=1+2+3+4,…,a n=1+2+3+4+…+n.所以a6=1+2+3+4+5+6=21,a199=1+2+3+4+5+…+198+199=1199+11992⨯⨯()=19900,从而a6+a199=19900+21=19921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个规律探索题,对于这类题,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并找出规律,这对学生的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填空题7.1202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答案】2021【分析】直接利用倒数、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12021-的倒数为:-2021,则-2021的相反数是:2021.故答案为:202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8.乘积为240-的不同五个整数的平均值最大是__________.【答案】9【分析】显然是要使得负因数的绝对值尽量小,且正因数尽量大,符合的负因数只能为-1,然后正因数为1,2,3,40,再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求出五个整数的平均值.【详解】解:∵要求乘积为-240的不同五个整数的最大平均值,又∵-1×1×2×3×40=-240,∴平均值最大的五个因数为-1,1,2,3,40,∴五个整数的平均值为(-1+1+2+3+40)÷5=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本题确定负因数为-1是解题的关键. 9.规定*是一种运算符号,且*2a b ab a =-,则计算()4*2*3-=_______. 【答案】-16.【分析】按照新定义转化算式,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2*3232(2)-=-⨯-⨯- =64-+ =-2,()4*2*3-=()4*24(2)24-=⨯--⨯=88-- =-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解题关键是把新定义运算转化为有理数计算,并准确计算. 10.已知21x y -=-,且,a b 互为倒数,那么620132x aby y -+-=______. 【答案】2010【分析】利用倒数的性质得到ab =1,代入原式计算后,提取公因式变形,将2x−y =−1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由题意得:2x−y =−1,ab =1,则原式=6x−2y−y +2013=3(2x−y )+2013=−3+2013=2010. 故答案为:2010.【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倒数,熟练掌握倒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1.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e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325a b cd e +-+=______. 【答案】-2【分析】根据已知求出a+b 、cd 、e 的值,代入代数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e 为绝对值最小的数, ∴a+b=0,cd=1,e=0,∴3(a+b )-2cd+5e=3×0-2+5×0=-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代数式求值,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b、cd、e的值,此题是一道容易出错的题目,但题型较好.12.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有理数a*b=3ab,如2*(﹣4)=3×2×(﹣4)=﹣24.则16*(﹣2*5)=_____.【答案】﹣15【分析】根据a*b=3ab,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a*b=3ab,∴16*(﹣2*5)=16*[3×(﹣2)×5]=16*(﹣30)=3×16×(﹣30)=﹣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新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3.某班级课后延时活动,组织全班50名同学进行报数游戏,规则如下:从第1位同学开始,序号为奇数的同学报自己序号的倒数加1,序号为偶数的同学报自己序号的倒数加1的和的相反数.如第1位同学报(111+),第2位同学报1(1)2-+,第3位同学报1(1)3+……这样得到的50个数的乘积为_______.【答案】-51【分析】先确定每位同学所报之数,再列算式,确定积的符号为负,再算积即可.【详解】解:第1位同学报(111+),第2位同学报1(1)2-+,第3位同学报1(1)3+,第4位同学报1(1)4-+,…,第49位同学报1(1)49+,第50位同学报1(1)50-+,列式得(111+)1(1)2⎡⎤⨯-+⎢⎥⎣⎦1(1)3⨯+1(1)4⎡⎤⨯-+⨯⨯⎢⎥⎣⎦1(1)49+1(1)50⎡⎤⨯-+⎢⎥⎣⎦,=21-32⨯43⨯54⨯⨯⨯50495150⨯,=51-.故答案为:-5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特别是负号的确定,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是解题关键.14.已知a 是不等于1-的数,我们把11a +称为a 的和倒数.如:2的和倒数为11123=+,已知211,a a =是1a 的和倒数,3a 是2a 的和倒数,4a 是3a 的和倒数,…,依此类推,则31212a a a a ⋅⋯⋅=______.【答案】1233【分析】根据和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出a 1、a 2、a 3、…a 12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a 1=1,a 211112==+,a 3121312==+,413a 2513==+,515a 3815==+,618a 51318==+,7113a 821113==+,8121a 1334121==+,9134a 2155134==+,10155a 3489155==+,11189a 55144189==+,121144a 892331144==+, 则a 1•a 2•a 3…a 12=1123581321345589144123581321345589144233233⨯⨯⨯⨯⨯⨯⨯⨯⨯⨯⨯=.故答案为:1233【点睛】本题为新定义问题,理解和倒数的定义,并根据定义依次计算出a 1,a 2,a 3,a 4,a 5…a 12的值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 15.计算 (1)5116()()()6767+-+-+-; (2)(﹣20)﹣(﹣18)+(﹣14)﹣13; (3)111(8)()842-⨯-+; (4)(﹣8)×(﹣43)×(﹣0.125)×54.【答案】(1)﹣13;(2)﹣29;(3)﹣3;(4)﹣53【分析】(1)原式化简后,相加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求出值;(3)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 (4)原式结合后,相乘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1)原式=56﹣16﹣17﹣67=23﹣1 =﹣13;(2)原式=﹣20+18﹣14﹣13 =﹣47+18 =﹣29;(3)原式=﹣8×18﹣8×(﹣14)﹣8×12=﹣1+2﹣4 =﹣3;(4)原式=﹣8×0.125×43×54=﹣53.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计算. 16.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2,求a 234bm cd m++-的值. 【答案】1或-7【分析】根据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2,可以求得a +b 、cd 、m 的值,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因为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3, 所以a +b =0,cd =1,m =±2. 当m =2时,a 234b m cd m++-=223142+⨯-⨯⨯=0+4﹣3=1; 当m =﹣2时,a 234b m cd m++-=()0223142+⨯--⨯⨯=0﹣4﹣3=﹣7. 所以a 234bm cd m++-的值是1或-7.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倒数的意义、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明确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7.已知x ,y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 *y =xy ﹣5例如:1*2=1×2﹣5=﹣3(1)请仿照上面的例题计算下列各题:①2*(﹣3);②(4*5)*(﹣16);(2)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分别填入下列□和〇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多次重复以上过程,你发现:□*〇〇*□(用“>”“<”或“=”填空).【答案】(1)①﹣11;②﹣152;(2)=【分析】(1)①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②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2)设□和〇的数字分别为有理数a,b,利用新定义,分别计算□*〇与〇*□,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①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2×(﹣3)﹣5=﹣6﹣5=﹣11;②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4×5﹣5)*(﹣16)=15*(﹣16)=15×(﹣16)﹣5=﹣52﹣5=﹣152;(2)设□和〇的数字分别为有理数a,b,根据题意得:a*b=ab﹣5,b*a=ab﹣5,即a*b=b*a,则□*〇=〇*□.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利用运算律计算有时可以简便例1:256172651782214-+-+=--++=-+=;例2:()99999910019900999801⨯=-=-=. 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1)1112322+--; (2)计算:()221546463737-⨯-⨯+⨯--⨯.【答案】(1)-3;(2)-10【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计算 .【详解】(1)原式1113252322=--+=-+=- (2)()221546463737-⨯-⨯+⨯--⨯.()212544663377=-⨯+⨯--⨯-⨯2125463377⎛⎫⎛⎫=-⨯+-⨯+ ⎪ ⎪⎝⎭⎝⎭461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简便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律是解题关键.19.小明家想要从某商场购买洗衣机和烘干机各一台,现在分别从,A B 两个品牌中各选中一款洗衣机和一款烘干机,它们的单价如表1所示.目前该商场有促销活动,促销方案如表2所示. 表1:洗衣机和烘干机单价表表2:商场促销方案你认为有哪几种购买方案?请通过计算为小明家选择支付总费用最低的购买方案.【答案】①购买A 品牌的洗衣机与烘干机各一台;②购买B 品牌的洗衣机与烘干机各一台;③购买A 品牌的洗衣机一台,购买B 品牌的烘干机一台;④购买A 品牌的烘干机一台;购买B 品牌的洗衣机一台;方案①的总费用为13272元,方案②的总费用为12820元,方案③的总费用为12872元,方案④的总费用为14020元,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方案②.【分析】由表1可得购买方案有四种,再根据表2的优惠方案分别计算四种方案的购买费用,通过比较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购买方案为:①购买A 品牌的洗衣机与烘干机各一台;②购买B 品牌的洗衣机与烘干机各一台;③购买A 品牌的洗衣机一台,购买B 品牌的烘干机一台;④购买A 品牌的烘干机一台;购买B 品牌的洗衣机一台;所以一共有四种方案.方案①:()70000.8113%110000.8400⨯⨯-+⨯-4872880040013272=+-=(元)方案②:()75000.8113%100000.8400⨯⨯-+⨯-5220800040012820=+-=(元)方案③:()70000.8113%100000.8⨯⨯-+⨯4872800012872=+=(元)方案④:()75000.8113%110000.8⨯⨯-+⨯5220880014020=+=(元)由12820<12872<13272<14020,所以选择方案②购买B 品牌的洗衣机与烘干机各一台总费用最低.【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数学分类思想的应用,掌握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0.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后,老师给同学们这样一道题目:计算:2449(5)25⨯-,看谁算的又快又对,有两位同学的解法如下: 小明:原式=12491249452492555-⨯=-=-; 小军:原式=24244(49)(5)49(5)(5)24925255+⨯-=⨯-+⨯-=-;(1)对于以上两种解法,你认为谁的解法较好?(2)受上面解法对你的启发,你认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有,请把它写出来; (3)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计算:1599(8)16⨯-. 【答案】(1)小军的解法较好;(2)还有更好的解法;解法见详解;(3)见详解;【分析】(1)根据计算判断小军的解法较好;(2)把244925写成15025⎛⎫- ⎪⎝⎭,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3)把151916写成12016⎛⎫- ⎪⎝⎭,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1)小军的解法相对来说更简便一些,所以小军的解法较好;(2)还有更好的解法,()()()()241114495=505=5055=250=24925252555⎛⎫⨯--⨯-⨯--⨯--+- ⎪⎝⎭ ; (3)()()()()151111198=208=2088=160=159********⎛⎫⨯--⨯-⨯--⨯--+-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主要是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把带分数进行适当的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1)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 大于秒.(1)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2)求当等于多少秒时,点到达点处?(3)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4)求当等于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答案】(1)1(2)解:[6-(-4)]÷2=10÷2=5(秒)答:当t=5秒时,点P到达点A处.(3)2t-4(4)解: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2t=3,则t=1.5;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2t=7,则t=3.5.综上所述,当t等于1.5或3.5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解:(1)依题意得,点C是AB的中点,故点C表示的数是: =1. 故答案是:1;( 3 )点P表示的数是2t-4.故答案是:2t-4;【分析】(1)根据x c=可求解;(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可求得AB的距离,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求解;(3)根据题意可得点P表示的数=点P运动的距离+X B可求解;(4)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① 当点P在点C的左边时,由题意可列关于t的方程求解;② 当点P在点C的右边时,同理可求解.2.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3.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2,b=6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②当a=﹣2,且AM=3BM时,小安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老师点评:你的演算发现还不完整!请通过演算解释:为什么“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答案】(1)2(2)解:①当m=2,b>2时,点M在点A,B之间,∵AM=2BM,∴m﹣a=2(b﹣m),∴2﹣a=2(b﹣2),∴a+2b=6,∴a+2b+20=6+20=26;②小安只考虑了一种情况,故老师点评“小安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当点M在点A,B之间时,a=﹣2,∵AM=3BM,∴m+2=3(b﹣m),∴m+2=3b﹣3m,∴3b﹣4m=2,∴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当点M在点B右侧时,∵AM=3BM,∴m+2=3(m﹣b),∴m+2=3m﹣3b,∴2m﹣3b=2,∴代数式2m﹣3b也是一个定值.【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得出,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2,故答案为:2.【分析】(1)首先根据数轴的性质,即可得出中点对应的数值;(2)①首先判定点M 在点A,B之间,然后根据等式列出关系式,即可得解;②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点M在点A,B之间和点M在点B右侧时,通过列出等式,即可判定.4.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表示数a的点,数b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有理数--拓展提高难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拓展提高试题友情提醒:试卷较难,请耐心想一想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的值为( )A.-1B.0C.1D.22、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则a 2004是----------------------------------------------------( )A.最大的负数 B.最小的非负数 C.绝对值最小的整数 D.最小的正整数3、若0ab ≠,则a b a b+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0 B.1 C.2 D.-24、当x=-2时, 37ax bx +-的值为9,则当x=2时,37ax bx +-的值是( )A 、-23B 、-17C 、23D 、175、如果有2005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3、2、1、2、3、4、3、2、1……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5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 )A 、1B 、2C 、3D 、46、若|a|=4,|b|=2,且|a+b|=a+b, 那么a-b 的值只能是( ).A.2B. -2C. 6D.2或67、 x 是任意有理数,则2|x |+x 的值( ).A.大于零B. 不大于零C. 小于零D.不小于零8、观察这一列数:34-,57, 910-, 1713,3316-,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 A.4521 B.4519 C.6521 D.65199、若14+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10、3028864215144321-+⋅⋅⋅-+-+-+-⋅⋅⋅+-+-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请将3,4,-6,10这四个数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括号组成结果为24的算式(每个数有且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 ______ ; 12. (-3)2013×( -31)2014= ; 13.若|x-y+3|+()22013y x -+=0,则yx x 2-= . 14.北京到兰州的铁路之间有25个站台(含北京和兰州),设制 种票才能满足票务需求.15.设c b a ,,为有理数,则由cc b b a a ++ 构成的各种数值是 16.设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 │b-a │+│a+c │+│c-b•│=__ _ ;17.根据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1,8,27,64, ,216;18、 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2+3+4+5+…+100”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501(21);n n =-∑又如“333333333312345678910+++++++++”可表示为1031n n =∑,同学们,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 ;(2)计算:521(1)n n =-∑=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word完整版)初一年级有理数提高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1]
![(word完整版)初一年级有理数提高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eb5e78bb852458fb760b5685.png)
有理数提高训练、选择题1已知|a|=2 , |b|=3,且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b的点在a的左边,贝U a- b的值为()A. - 1B. - 5C. - 1 或-5D. 1 或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 - 1的倒数是-13、如果a和2b互为相反数,且b M0,那么a的倒数是()J_ 丄2A.上B. -C. -D.4、如下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厂【占■ I【•|A BA. —4 B . —2 C . 0 D . 45、如果:与1互为相反数,则」」等于()A. 2 B . —C . 1 D .6、已知a,b是有理数,若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匚■讥,有以下结论:①_匸;②—;③卜"一’;④「牡;“则所有正确的结论是()A.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①②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卜⑷是正数B. —a是负数C.—⑷是负数D.卜讷不是负数9、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 a + b=0,则|a|=|b| ②若|a|=a,则 a > 0③若|a|=|b|,则a=b ④若a 为有理数,则a 2=(-a ) 2A.1个B.2 个C.3 个D.4 个10、 在一次智力竞赛中,主持人问了这样的一道题目:“匸是最小的正整数,丄是最大的负整数的相反 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请问:、三数之和为多少?”你能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吗?其和应 为( )A 、一 1B 、0C 、1D 211、 若T ■;:八:〔,则 的大小关系是 ()—<a a12、 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b o ca图1A.a+b<0B.c+d>0C.|a+c|=a+cD.|b+d|=b+d13、 如图,:、□、「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4、对于有理数,如果; 1 ■■-,贝U 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 迎cd 上<0a <0,6 > 0r 且同€& D Q uQ 且*J A 位15、a,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口 < — A. -把a,-a,b,-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A -b v -a v a v bB -a v -b v a v bC -b v a v -a v bD -b v b v -a v a二、填空题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 |a-2|=0,|b|=3,求 a+b 的值 :17、 绝对值不大于10的所有整数的和等于 ____ ,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为 _______ .18、 在数轴上,若A 点表示数工,点B 表示数一5,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7,贝庐= ____________________19、已知:'=0,贝U ■' 1 的值为=1,那么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 0, v 0,且卜KT ,用“v”号把戈、一二、=、一:连接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一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的数值,判断墨迹盖住的整数共有 _________ 个.23、用“=”与“=”表示一种法则:(a= b ) = - b ,(a= b ) = - &,如(2匸 3) = -3,丄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0v a v 1,则a, a 2,丿的大小关系是 .25、 水位上升用正数表示,水位下降用负数表示,如图,水面从原来的位置到第二次变化后的位置,其 变化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L 7 +乃26、已知丨a-3 | + | b-4 | =0,求"的值.20、 原水曲 4 -次 ?;->[-;.|----・・乍27、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 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 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已知点A ,B 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下图并思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拓展提升练习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拓展提升练习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的值为( )A.-1B.0C.1D.22、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则a 2020是----------------------------------------------------( )A.最大的负数 B.最小的非负数 C.绝对值最小的整数 D.最小的正整数3、若0ab ≠,则ab a b+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0 B.1 C.2 D.-24、当x=-2时, 37ax bx +-的值为9,则当x=2时,37ax bx +-的值是( )A 、-23B 、-17C 、23D 、175、如果有2005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3、2、1、2、3、4、3、2、1……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5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 )A 、1B 、2C 、3D 、46、若|a|=4,|b|=2,且|a+b|=a+b, 那么a-b 的值只能是( ).A.2B. -2C. 6D.2或67、 x 是任意有理数,则2|x |+x 的值( ).A.大于零B. 不大于零C. 小于零D.不小于零8、观察这一列数:34-,57, 910-, 1713,3316-,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 A.4521 B.4519 C.6521 D.65199、若14+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10、3028864215144321-+⋅⋅⋅-+-+-+-⋅⋅⋅+-+-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1-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请将3,4,-6,10这四个数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括号组成结果为24的算式(每个数有且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 ______ ;12. (-3)2013×( -31)2014= ; 13.若|x-y+3|+()22013y x -+=0,则yx x 2-= . 14.北京到兰州的铁路之间有25个站台(含北京和兰州),设制 种票才能满足票务需求.15.设c b a ,,为有理数,则由cc b b a a ++ 构成的各种数值是 16.设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 │b -a│+│a+c│+│c -b │=____ _ ___;17.根据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1,8,27,64, ,216;18、 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2+3+4+5+…+100”表示为1001n n =∑,这里“∑”是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501(21);n n =-∑又如“333333333312345678910+++++++++”可表示为1031n n =∑,同学们,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请解答下列问题:(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 ;(2)计算:521(1)n n =-∑=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最新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同学们都知道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 ________.(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得.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值有________(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是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最大值或最小值是多少?有最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1)7(2)-3,-2,-1,0,1,2;(3)最小;3【解析】【解答】(1)原式=|5+2|=7.故答案为: 7;(2)令x+3=0或x-2=0时,则x=-3或x=2.当x<-3时,- (x+3) - (x-2) =5 ,-x-3-x+2=5,解得x=-3(范围内不成立)当-3≤x≤2时,(x+3) - (x-2) = 5,x+3-x+1=4,0x=0,x为任意数,则整数x=-3,-2,-1, 0,1,当x>2时,(x+3) + (x-2) = 5,x=2(范围内不成立)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整数x有: -3, -2, -1, 0,1,2.故答案为:-3,-2,-1,0,1,2;(3) 由(2) 的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有最小值为3,令x-3=0或x-6=0时,则x=3,x=6当x<3时,-(x-3)-(x-6)=-2x+3﹥3当3≤x≤6时,x-3-(x-6)=3,当x>6时,x-3+x-6=2x-9>3∴对于任何有理数x,有最小值为3【分析】(1)直接去括号,再按照去绝对值的方法去掉绝对值就可以了;(2)要求x的整数值可以进行分段计算,令x+3=0或x-2=0时,分为3段进行计算,最后确定x的值.(3)根据(2)方法去绝对值,分为3种情况去绝对值符号,计算三种不同情况的值,最后讨论得出最小值.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知识解题:(1)点A在数轴上表示3,点B在数轴上表示2,那么AB=________.(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那么a=________.(3)如果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和2之间,那么|a+4|+|a﹣2|=________.(4)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1(2)1或-5(3)6(4)解:∵|a-3|+|a﹣6|表示a到3与a到6的距离的和,∴当3≤a≤6时,|a-3|+|a-6|= =3,当a>6或a<3时,|a-3|+|a﹣6|>3,∴|a-3|+|a﹣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解析】【解答】(1)AB= =1,故答案为:1( 2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 =3,∴-2-a=3或-2-a=-3,解得:a=1或a=-5,故答案为:1或-5( 3 )数a位于﹣4与2之间,|a+4|+|a﹣2|表示a到-4与a到2的距离的和,∴|a+4|+|a﹣2|= =6,故答案为:6【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4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2的点的距离的和,又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故该距离等于数轴上表示数字-4与表示数字2的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得出答案;(4)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3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表示数字6的点的距离的和,从而分当3≤a≤6时,当a>6或a<3时三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3.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数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一步地,如果数轴上两个点A、B,分别对应数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1)求a,b的值;(2)求线段AB的长;(3)如图①,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是方程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当N在B的右侧运动时,请直接判断的值是不变的还是变化的,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其值,如果是变化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且,解得,,;(2)解:(3)解:存在.设M点对应的数为m,解方程,得,点C对应的数为,,,即,①当时,有,解得,;②当时,有,此方程无解;③当时,有,解得, .综上,M点对应的数为:或4.(4)解:设点N对应的数为n,则,,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点Q对应的数为:,点P对应的数为:,,①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变化;②当时,,此时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不变化.【解析】【分析】(1)根据“若非负数和等于0,则非负数均为0”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便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便可;(3)根据已知线段的关系式,列出绝对值方程进行解答便可;(4)用N点表示的数n,列出关于n的代数式进行讨论解答便可.4.若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c满足|a+5|+|b﹣2|+|c﹣3|=0.(1)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P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着数轴正方向运动经过t秒后,试问AB﹣BC的值是否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a,b,c满足|a+5|+|b﹣2|+|c﹣3|=0,∴a=﹣5,b=2,c=3.设点P对应的数为x.当x<﹣5时,﹣5﹣x+2﹣x=3﹣x,解得:x=﹣6;当﹣5≤x<2时,x﹣(﹣5)+2﹣x=3﹣x,解得:x=﹣4;当2≤x<3时,x﹣(﹣5)+x﹣2=3﹣x,解得:x=0(舍去);当x≥3时,x﹣(﹣5)+x﹣2=x﹣3,解得:x=﹣6(舍去).综上所述: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得PA+PB=PC,点P对应的数为﹣6或﹣4.(2)解:AB﹣BC的值不变,理由如下: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t﹣5,点B对应的数为3t+2,点C对应的数为5t+3,∴AB﹣BC=3t+2﹣(t﹣5)﹣[5t+3﹣(3t+2)]=6.∴AB﹣BC的值不变.【解析】【分析】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b,c的值.(1)设点P对应的数为x,分x <﹣5,﹣5≤x<2,2≤x<3及x≥3四种情况考虑,由PA+PB=P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找出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对应的数,进而可求出AB﹣BC=6,此题得解.5.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数,点表示数,点表示数,是最大的负整数,且、满足与互为相反数.(1)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则点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3)点、、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和点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秒钟过后,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①请问:的值是否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②探究:在(3)的情况下,若点、向右运动,点向左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答案】(1)解:-3;-1;5;(2)3;(2)3(3)解:① ,,.故的值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② ,,.当时,原式,的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当时,原式,的值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解析】【解答】(1)∵,∴,,解得,,∵是最大的负整数,∴ .故答案为:-3,-1,5.(2) ,对称点为, .故答案为:3.【分析】(1)由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a、c,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b=-1;(2)折叠后AC重合,A、C的中点即为对称点,再根据对称点求出跟B重合的数;(3)①用速度乘以时间表示出运动路程,可得到和的表达式,再判断的值是否与t相关即可;②同理求出和的表达式,再计算,分情况讨论得出结果.6.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1)计算: ________, ________.(2)若,则 ________ (填入“ ”或“ ”).(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求的值.【答案】(1)19;(2)(3)解:由数轴可得,,,则,,∵,∴,∴,∴,∴.【解析】【解答】(1),;(2)∵,,,∴,或综上可知,【分析】(1)根据定义计算即可;(2)分别根据定义计算a b和b a,判断是否相等;(3)由定义计算得到|a+b|=5,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判断a+b<0,再计算[(a+b)(a+b)][a+b]7.已知多项式,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A 表示数a,点B表示数b.(1)数轴上A、B之间的距离记作,定义:设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时,直接写出x的值.(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小蚂蚁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小蚂蚁乙从点B处以2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一同学观察两只小蚂蚁运动,在它们刚开始运动时,在原点O处放置一颗饭粒,乙在碰到饭粒后立即背着饭粒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甲、乙两只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所对应的时间t. 【答案】(1)解:由多项式的次数是6可知,又3a和b互为相反数,故 .当C在A左侧时,,,;在A和B之间时,,点C不存在;点C在B点右侧时,,,;故答案为:或8.(2)解:依题意得:.点P对应的有理数为 .(3)解:甲、乙两小蚂蚁均向左运动,即时,此时,,,解得,;甲向左运动,乙向右运动时,即时,此时,,依题意得,,解得, .答:甲、乙两小蚂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是秒或8秒【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2,b=6;然后分当C在A左侧时,在A和B之间时,点C在B点右侧时,三种情况用x表示出|CA|和|CB|的长度,利用“|CA|+|CB|=12”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答案;(2)向左运动记为负,向右运动记为正,由点P所表示的数依次加上每次运动的距离列出算式,进而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算出答案;(3)分甲、乙两小蚂蚁均向左运动,即时,甲向左运动,乙向右运动时,即时两种情况,根据到原点距离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8.如图,点A、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3、1、5。
最新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1)(【初步探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 )⑤=________;(2)【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 ) ⑩=________.Ⅱ.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Ⅲ.算一算:12²÷(- )④×(-2)⑤-(- )⑥÷3³.________【答案】(1);-8(2);;;;解:【解析】【解答】解:(1)【初步探究】,故答案为:,-8;( 2 )【深入思考】Ⅰ.;;故答案为:;;;Ⅱ.【分析】(1)①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②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①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由此分别得出结果;②结果前两个数相除为1,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则aⓝ=a×()n−1= ;③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2.阅读下面的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设点A在原点,如图①|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1 )如图②,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2 )如图③,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 ﹣b|( 3 )如图④,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综上所述,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请用上面的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为________.(3)当|x+1|+|x﹣2|=5时的整数x的值________.(4)当|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2;4(2)x+1;1或-3(3)-2或3(4)-1≤ x≤2【解析】【解答】(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4)|=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故答案为:2,4(2)数轴上x与-1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或-3;故答案为:|x+1|,1或-3(3)解方程|x+1|+|x﹣2|=5,且x为整数.当x+1>0,x-2>0,则(x+1)+(x-2)=5,解得x=3当x+1<0,x-2<0,则-(x+1)-(x-2)=5,解得x=-2当x+1与x-2异号,则等式不成立.故答案为:3或-2.( 4 )根据题意得x+1≥0且x-2≤0,则-1≤x≤2;【分析】(1)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的意义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由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可知,|x+1|+|x−2|表示点x到−1与2两点距离之和,由于,2与-1之间的距离是3小于5,故表示数x的点,不可能在-1与2之间,然后分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字1的点的右边及数轴上表示x的点在数轴上表示数字-2的点的左边两种情况考虑即可解决问题;(4)由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可知,|x+1|+|x−2|表示点x到−1与2两点距离之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3.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用A、B表示出1和3的两点(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3)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1、3、x,那么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4)若将数轴折叠,使得表示1和3的两点重合,则原点与表示数________的点重合【答案】(1)解:如图所示,(2)2(3)(4)4【解析】【解答】解:(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2;(3)由题意得,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故答案为:;(4)在数轴上,1和3中点的数为:,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由题意得:, ∴x-2=±2,解得x=0或4,∴则原点与表示数4的点重合,故答案为:4.【分析】(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1、3点,分别用A、B表示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3)根据题意,把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表示出来即可;(4)首先求出1和3中点表示的数,再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根据题意列式求出x 即可.4.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1)当t=1时,d=________;(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BQ=2×3=6,即Q运动到A点,此时d=PQ=PA=3;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AP=1× =,则d=PQ=AB﹣AP﹣BQ=6﹣﹣3=.故d的值为3或(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①如果AP=AB=2,那么t==2,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则d=PQ=0;②如果AP=AB=4,那么t==4,∵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d=PQ=AP=4.故所求d的值为0或4(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①P与Q相遇之前,∵PQ=AB﹣AP﹣BQ,∴6﹣t﹣2t=5,解得t=;②P与Q相遇之后,∵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d=AP=t=5.故所求t的值为或5.【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5.【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 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1)若AC=3,则AB=________;(2)若点D也是图①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点C),则AC________BD;(填“=”或“≠”)(3)【解决问题】如图②,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若点M、N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MN的长;(4)图②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答案】(1)3+3(2)=(3)解:∵d=1,∴c=d=,∴C点表示的数为:+1,∵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离O点近,且OM=x,则CM=x,∵OC=OM+ MC,∴+1=x+x,解得:x=1,∴OM=CN=1,∴MN=OC-OM-CN=+1-1-1=-1.(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①若CD=OD,如图1,∵OC=OD+CD,∴+1=x+x,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②若OD=CD,如图2,∵OC=OD+CD,∴+1=x+,解得:x=,∴点D表示的数为;③若OC=CD,如图3,∵CD=OD-OC=x--1,∴+1=(x--1),解得:x=++1,∴点D表示的数为++1;④若CD=OC,如图4,∵CD=OD-OC=x--1,∴x--1=(+1),解得:x=2+2+1,∴点D表示的数为2+2+1;综上所述:点D表示的数为:1、、++1、2+2+1.【解析】【解答】解:(1)∵AC=3,BC=AC,∴BC=3∴AB=AC+CB=3+3.故答案为:3+3.(2)∵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BC=AC,AD=BD,设AC=x,BD=y,则BC=x,AD=y,∵AB=AC+CB=AD+DB,∴x+x=y+y,∴x=y,∴AC=BD.故答案为:=.【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得BC长,再由AB=AC+CB即可求得答案.(2)根据题意可得BC=AC,AD=BD,由此设AC=x,BD=y,则BC=x,AD=y,由AB=AC+CB=AD+DB即可得AC=BD.(3)根据题意可得C点表示的数为+1,根据M、N都是线段OC的圆周率点,设点M 离O点近,且OM=x,则CM=x,由OC=OM+ MC列出方程+1=x+x,解之可得OM=CN=1,由MN=OC-OM-CN即可求得.(4)设点D表示的数为x,则OD=x,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①若CD=OD,②若OD=CD,③若OC=CD,④若CD=OC,根据题中定义分别列出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6.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多项式6x3y-2xy+5的二次项系数为a,常数项为b(1)直接写出:a=________,b=________(2)数轴上点P对应的数为x,若PA+PB=20,求x的值(3)若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移动;同时点N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移动,到达A点后立即返回并向右继续移动,求经过多少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答案】(1)﹣2;5(2)解:①当点P在点A左边,由PA+PB=20得: (﹣2 ﹣x )+(5﹣x)=20, ∴②当点P在点A右边,在点B左边,由PA+PB=20得: x ﹣(﹣2 )+(5﹣x)=20,∴,不成立③当点P在点B右边,由PA+PB=20得:x ﹣(﹣2 )+(x﹣5), ∴ .∴或11.5(3)解:设经过t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由运动知,AM=t,BN=2t,① 当点N到达点A之前时,Ⅰ、当M,N相遇前,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t+1+2t=5+2,所以,t=2秒,Ⅱ、当M,N相遇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t+2t﹣1=5+2,所以,t=秒,② 当点N到达点A之后时,Ⅰ、当N未追上M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t﹣[2t﹣(5+2)]=1,所以,t=6秒;Ⅱ、当N追上M后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2t﹣(5+2)]﹣t=1,所以,t=8秒;即:经过2秒或秒或6秒或8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解析】【解答】(1)∵多项式6x3y-2xy+5的二次项系数为a,常数项为b,∴a=-2,b=5,故答案为:-2,5;【分析】(1)根据多项式的相关概念即可得出a,b的值;(2)分①当点P在点A左边,②当点P在点A右边,③当点P在点B右边,三种情况,根据 PA+PB=20 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3)设经过t秒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故AM=t,BN=2t,分① 当点N 到达点A之前时,Ⅰ、当M,N相遇前,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Ⅱ、当M,N相遇后,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② 当点N到达点A之后时,Ⅰ、当N未追上M 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Ⅱ、当N追上M后时,M、N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几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7.观察下列两个等式:2﹣=2× +1,5﹣=5× +1,给出定义如下:我们称使等式a ﹣b=ab+1的成立的一对有理数a,b为“共生有理数对”,记为(a,b),如:数对(2,),(5,),都是“共生有理数对”.(1)数对(﹣2,1),(3,)中是“共生有理数对”的是________;(2)若(m,n)是“共生有理数对”,则(﹣n,﹣m)________“共生有理数对”(填“是”或“不是”);(3)请再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共生有理数对”为________;(注意:不能与题目中已有的“共生有理数对”重复)(4)若(a,3)是“共生有理数对”,求a的值.【答案】(1)(2)是(3)(0.-1)等(4)解:∵(a,3)是“共生有理数对”,∴a-3=3a+1解之:a=-2.【解析】【解答】(1)数对(﹣2,1)∴-2×1+1=-1,-2-1=-3-1≠-3∴数对(﹣2,1)不是“共生有理数对”;数对(3,)∴,∴数对(3,)是“共生有理数对”;故答案为:(3,);(2)∵(m,n)是“共生有理数对”∴m-n=mn+1∴-n-(-m)=m-n-n(-m)+1=mn+1∴-n-(-m)=-n(-m)+1,∴(﹣n,﹣m)是“共生有理数对”故答案为:是.(3)∵0×(-1)+1=10-(-1)=1∴(0,-1)是“共生有理数对”.【分析】(1)利用“共生有理数对”的定义:若(a,b)是“共生有理数对”,可得到a-b=ab+1,通过计算可作出判断。
【精选】七年级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点表示的数,点表示的数,是最大的负整数,且满足 .(1)求,,的值;(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与点重合,求与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3)点,,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其中以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以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以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当,相遇时,停止运动,求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解:∵是最大的负整数,∴b=-1,∵,∴a=-3,c=6(2)解:设当点与点重合时,对折点为D,则D点的坐标为(-2,0),∴此时与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是-10(3)解:由(1)和(2)可知,运动前BC=7,由题意可得,运动后,相遇时,可计算出经历的时间为7s,此时C点坐标为(-8,0),当A点向左运动时,此时C点坐标为(-24,0),可得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当A点向右运动时,此时C点坐标为(18,0),可得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6【解析】【分析】(1)根据是最大的负整数得出b=-1,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由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求出a,c的值;(2)设当点与点重合时,对折点为D,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点D所表示的数是-2,故CD=8,在点D的左边距离点D8个单位的数就是-10,从而得出答案;(3)由(1)和(2)可知,运动前BC=7,由题意可得,运动后,相遇时,可计算出经历的时间为7s,然后根据点A向左或向右运动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2.如图,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相距20米,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为-8,小乌龟从A地出发沿数轴往B地方向前进,第一次前进1米,第二次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数轴的一个单位长度等于1米)(1)求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若B地在原点的左侧,经过第五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点P,第六次行进后到达点Q,则点P和点Q到点A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理由;(3)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那么经过3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1)解:, .答: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或(2)解:令小乌龟从A地出发,前进为“+”,后退为“-”,则:第五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第六次行进后相对A的位置为:,因为点、与点的距离都是3米,所以点、点到地的距离相等(3)解:若地在原点的右侧,前进为“+”,后退为“-”,则当为100时,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点表示的为12.∴AB的距离为(米 .答:小乌龟到达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70米【解析】【分析】(1)由已知A,B两地在数轴上的距离为20米,且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8,可得到B地可能在A地的左边,也可能在A地的右边,然后列式可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有理数》拓展提高试题(一)
一、
选择题
1.某粮店出售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 (25 ± 03)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 ,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 0.8kg
B. 0.6kg
C. 0.5kg D . 0.4kg 2、有理数a 等于它的倒数,则a
2004
是( )
A.最大的负数 B.最小的非负数 C.绝对值最小的整数 D.最小的正整数 3、若0ab ≠,则
a b
a b
+的取值不可能是( ) A .0 B.1 C.2 D.-2
4、当x=-2时, 37ax bx +-的值为9,则当x=2时,3
7ax bx +-的值是( ) A 、
-23 B 、-17 C 、23 D 、17
5、如果有2005名学生排成一列,按1、2、3、4、3、2、1、2、3、4、3、2、1……的规律报数,那么第2005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6、若|a|=4,|b|=2,且|a+b|=a+b, 那么a-b 的值只能是( ).
A.2
B. -2
C. 6
D.2或6 7、 x 是任意有理数,则2|x |+x 的值( ).
A.大于零
B. 不大于零
C. 小于零
D.不小于零
8、观察这一列数:34-
,57, , 1713,3316-,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9
10
-
A.4521
B.4519
C.6521
D.6519 9、若1
4
+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0、
30
28864215
144321-+⋅⋅⋅-+-+-+-⋅⋅⋅+-+-等于( )
A .41
B .41-
C .21
D .2
1-
二、填空题
11.请将3,4,-6,10这四个数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括号组成结果为24的算式
(每个数有且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 ______ ; 12. (-3)
2013
×( -
3
1)2014
= ; 13.若|x-y+3|+()2
2013y x -+=0,则
y
x x
2-= .
14.到的铁路之间有25个站台(含和),设制 种票才能满足票务需求. 15.设c b a ,,为有理数,则由
c
c
b b a a +
+ 构成的各种数值是 16.设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则 │b-a │+│a+c │+│c-b•│=____ _ ___;
17.根据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1,8,27,64, ,216;
18、 读一读:式子“1+2+3+4+5+…+100”表示从1开始的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由于上述式子比较长,书写也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将“1+2+3+4+5+…+100”表示为
100
1
n n =∑,这里“∑”是
求和符号,例如“1+3+5+7+9+…+99”(即从1开始的100以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
50
1
(21);n n =-∑又
如“3333333333
12345678910+++++++++”可表示为10
3
1
n n
=∑,同学们,通过以上材料的阅读,
请解答下列问题:
(1)2+4+6+8+10+…+100(即从2开始的100以的连续偶数的和)
用求和符号可表示为 ; (2)计算:5
2
1
(1)n n
=-∑= (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三、解答题 19、计算:⎪⎭⎫ ⎝
⎛
--+-⎪⎭⎫ ⎝⎛---32775.2324523(4分)
20、计算:5025249⨯⎪⎭
⎫
⎝⎛- (4分) 21、已知
02a 1b =-+-,
求
()()()()
()()2006200612211111+++⋅⋅⋅+++++++b a b a b a ab 的值 (7分)
22、阅读并解答问题 求200832
2 (22)
1++++的值,
解:可令S =200832
2......221++++,
则2S =2009432
2 (222)
++++ ,
因此2S-S =122009
-,
所以200832
2 (22)
1++++=1
22009-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200932
5 (55)
1++++的值
23. (8分)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1,b a +,a 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a
b
,b 的形式,试求20012000
b a +的值.
24、(8分)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K 0,第一步从K 0向左跳1个单位到K 1,第二步由
K 1向右跳2个单位到K 2,第三步由K 2向左跳3个单位到K 3,第四步由K 3跳4个单位到K 4,…,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K 100所表示的数恰是20,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K 0点所表示的数。
一、选择题 1、B
2、D
3、B
4、A 5 、 A 6、D 7、D 8、D
9、D 10、D 二、填空题
11、(答案不唯一)、12、3
1
13、670 14、702 15、1,-1,3,-3
16、-2c 17、125 18、(1)∑=50
1
n )n 2( (2)50
三、解答题
19、解:原式=15.175.56.4375.26.43
2
775.23246.4-=-=--=---++ 20、解:原式=()49825005025150105025110-=--=⎪⎭
⎫
⎝⎛⨯-⨯-=⨯⎪⎭⎫ ⎝⎛
-
- 21、
2008
2007
22、4
2152010-
23、解:由于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表示为1,b a +,a 的形式,又可以表示为0,
a b
,b 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两个数组的元素分别对应相等.于是可以判定b a +与a 中有一个是0,b a
b
与中有
一个是1,但若0=a ,会使a b 无意义,∴0≠a ,只能0=+b a ,即b a -=,于是1-=a
b
.只能
是1=b ,于是a =-1。
∴原式=2.
24、解: 设K0点所表示的数为x ,则K1,K2,K3,…,K100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x -,12x -+,
123x -+-,…,1234
99100x -+-+-+. 由题意知:123499100x -+-+-+=
20所以x=- 30.。